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
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 壑何当存。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 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 2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¹。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梁(qǐ)(yán)张。
译文:燕子双双归来,围绕画堂翻飞,好像在留恋如彩虹艳丽的雕梁。此时有清风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时光,更何况还有盛大的宴会呢?
注释:燕归梁:词牌名。五十三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三平韵。调见《珠玉词》,始创于晏殊。¹虹梁:如彩虹艳丽的雕梁。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云衫¹侍女,频倾寿酒,加意²动笙(shēng)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³
译文:侍女们身穿飘如白云的衣衫频频为宾客们倒酒,而且特意为大家献上乐曲。宴会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愿祝贺这样美好的时刻延绵长久。
注释:¹云衫:飘如白云的衣衫。²加意:注意,特意。³延长:从文渊阁苓为“筵”,非“延”。

  据《石林诗话》中载:晏殊“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节胜日,未尝辄废也”。这首词,正是他诗酒生涯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首描写盛宴之词。词的前二句“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一方面点出“燕归飞”之时,即为阳春之际,另一方面则是吟咏那富家气魄,因为穷人家是没有“画堂"和“虹梁"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晏殊作词所讲究的“气象”之意。去年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绕着那精美如画的厅堂穿来飞去,象是极为喜爱这美丽的虹梁一样。下面的“清风明月好时光”句,与上二句相互呼应。清风徐来、朗月空明,这本身就极为令人心情舒畅,更何况,在这时还有那华美的酒席开筵了。整个上片,以景而著称,以气象而称道。充满了畅快、轻松、富丽之感。

  下片,作者更加着意描绘盛宴之盛。那身着云一样美丽衣衫的侍女,频繁倾倒着美酒佳酿,身怀绝技的艺人们,鼓动着笙簧,演奏着优美的乐曲。玉炉中飘出阵阵的幽香,最后词人以“庆佳会,祝筵长”作结,从而预祝这种佳节盛会,这种喜庆美筵能够永存。

  词如词人所说:“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道:“美成(周邦彦)词多作态,故不是大家气象,若同叔(晏殊)、永叔(欧阳修)虽不作态,而一笑百媚生矣”。

参考资料:
1、 冯继魁著.唐宋诗词典故趣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07月第1版,第68页

yànguīliáng ·shuāngyànguīfēiràohuàtáng

yànshū sòngdài 

shuāngyànguīfēiràohuàtáng liúliànhóngliáng qīngfēngmíngyuèhǎoshíguāng gèngkuàng yánzhāng 
yúnshānshì pínqīngshòu寿jiǔ jiādòngshēnghuáng rénrénxīnzàixiāng qìngjiāhuì zhùyáncháng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游莫羡天池鹏¹,归莫问辽东鹤²
译文:遨游不要问南海大鹏,归去不要问辽东仙鹤。
注释:¹天池鹏:南海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²辽东鹤: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kuǐ)¹江山即寥廓。
译文:人生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宽广的世界。
注释:¹跬步:半步。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译文:希望你得到美酒不要少饮,和我一起痛饮看这王氏能远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醉捧勾吴匣(xiá)中剑¹,斫(zhuó)断千秋万古愁。
译文:待到微醺时小心翼翼的捧着吴地利剑,斩断那千秋万代的愁怨。
注释:¹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沧溟¹朝旭射燕甸(diàn)²,桑枝正搭虚窗面。
译文:旭日东升,光照燕京城郊;繁茂的桑枝重重叠叠好似掩映窗棂的窗面。
注释:¹沧溟:大海。²燕甸:指燕京城郊。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译文: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开正艳,东风吹过千千万万的花瓣在空中飘舞。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¹
译文: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落在谁家呢?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饮之不尽。
注释:¹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寄谢¹尊前望乡客,底须²惆怅惜天涯。
译文:寄语酒樽之前思乡的朋友,那何须惆怅伤感呢?
注释:¹寄谢:传告,告知。²底须:何须,何必。

  范梈当时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称元诗四大家。《王氏能远楼》是范梈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诗立意高远、表达了诗人看破红尘的高情逸志。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情绪是这首诗的主调。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为一意。

  开篇:“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天池鹏是南海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辽东鹤,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以上提到的,都是传说中的神鸟,非常人所能为。但是,诗人说到,我们凡人不必去羡慕它们,“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人生啊,都须自作自为,哪怕每次仅仅迈出的是半步,长久积累,就可以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志趣。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请君停留下来,和我一起痛饮王氏能远楼。勾吴匣中剑,指吴地制造的利剑。 “醉捧”与前一句中的“痛酌”的形象相呼应,我们仿佛看见诗人举杯痛饮后,小心翼翼的捧着利剑,酒意未散、步履摇晃的情态。诗的这一句,刻画出诗人摒弃世俗、孤高傲世的品格。“斫断千秋万古愁”,原来要用手中的利剑,斩断千秋万代的愁怨,语气上斩钉截铁。诗人痛饮美酒,及时行乐,才可一解胸中愁怨。他心中的愁怨又是什么呢?诗人所谓愁怨,主要是指生命有限和客游离乡。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沧溟”,意为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海上朝阳升起,光照大地; 日出了,窗棂为之生辉。此句还暗用“日出扶桑”的神话传说。“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昆仑池,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池上种有碧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昆仑池上的碧桃花,千千万万的花瓣在风中飘舞。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流霞是神话传说中的仙酒,这里代指美酒。这句话的意思是:可是那千千万万片桃花,究竟有哪一片落到了人间寻常百姓之家的呢?诗人希望能将那滔滔不绝的海水化作美酒,才能喝得尽兴。最后一句: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底须”意为何须,何必。“寄谢”意为传告,告知。寄语那些思乡的朋友,何须惆怅伤感呢?
 
  在诗中,诗人虚实相结合的描写出与友人登楼畅饮后所感。写意而不写事,是本诗重要特点。从天池鹏、辽东鹤、碧桃花的仙界虚景到“人生万事须自为”的人间凡境。诗人指出一切都是那么虚无飘渺,惟有及时行乐。

参考资料:
1、 仲联 等. 名家品诗坊元明清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2-24

wángshìnéngyuǎnlóu

fànpēng yuándài 

yóuxiàntiānchípéng guīwènliáodōng 
rénshēngwànshìwéi kuǐjiāngshānliáokuò 
qǐngjūnjiǔshǎoliú wéitòngzhuówángjiānéngyuǎnzhīgāolóu 
zuìpěnggōuxiázhōngjiàn zhuóduànqiānqiūwànchóu 
cāngmíngzhāoshèyàndiàn sāngzhīzhèngchuāngmiàn 
kūnlúnchíshàngtáohuā jìndōngfēngqiānwànpiàn 
qiānwànpiàn luòshuíjiā yuànqīnghǎishuǐliúxiá 
xièzūnqiánwàngxiāng chóuchàngtiān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为向东坡¹传语。人在玉堂²深处。别后³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lí)春雨。
译文:请代我,向东坡旧邻问候,就说我,羁绊在玉堂深处。问东坡:自从我走以后,又有谁来过?是否雪压小桥,这断了来路?我将归去啊,我将归去,徜徉东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注释:¹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²玉堂:指翰林苑。³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⁴压:覆盖。⁵小桥:指黄州东坡雪堂正南的小桥。⁶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中):中国书店,2007:966-968
2、 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462-463

mènglìng··yǒu--shì

wèixiàngdōngchuánrénzàitángshēnchùbiéhòuyǒushuíláixuěxiǎoqiáoguīguījiāngshàngchūn

楼锁轻烟,水横斜照,遥山半隐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
楼锁轻烟¹,水横斜照²,遥山半隐³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yǎo),簇(cù)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¹⁰
译文:楼阁笼罩在春天的轻烟之中,夕阳斜照着江水,远山半隐在一片忧愁的碧色中。一片孤帆离岸远去,在外的旅客路途遥远,天空中聚集着消散不去的寒色。几枝南方的梅花在雪中鲜艳绽放,向人报示着春天的讯息。人生如梦一般的短促,书信断绝,南北分飞的大雁,哀鸣声远。
注释:倾杯乐:倾杯乐,词牌名,又名“倾杯”“古倾杯”。以柳永《倾杯乐·楼锁轻烟》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¹楼锁轻烟:即轻烟锁楼,指楼阁笼罩在春天的轻烟之中。²斜照:斜阳,夕阳。³遥山半隐:远山隐约只现小一半的面容。⁴愁碧:山的绿色使人发愁。⁵行客:旅客。⁶簇:聚集。⁷楚梅:南方的梅花。⁸青春:春天。⁹年华梦促:人生如梦一般的短促。¹⁰飞鸿南北:鸿雁向南北而飞。
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但泪眼沉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梦难极。和梦也、多时间隔。
算伊¹别来无绪²,翠消红减³,双带长抛掷(zhì)。但泪眼沉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梦难极¹⁰。和梦也、多时间隔¹¹
译文:料想她也是自从分别后没什么心情,憔悴消瘦,衣服上的两根带子就抛去不用了。然而泪眼模糊,视线混乱。忧愁堆积起来。男女相爱之情,饮酒赏花之心,我都要辜负了。美好的梦难以昨晚,更甚者,连这短暂的梦境也多时没有了。
注释:¹伊:她,指所思念的人。²无绪:没有心情。³翠消红减:原指仡叶凋零,此处比喻女子因思念而消瘦。⁴双带:疑指衣带。则此句意为不整服饰。⁵沉迷:模糊。⁶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⁷雨意云情:男女相爱之情。⁸酒心花态:对酒赏花时的情意。⁹高阳客:指酒徒,此为自指。¹⁰梦难极:梦难尽,指不能将好梦做完。¹¹多时问隔:长时间才有一次这样的梦。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瘦竹¹藤斜挂,丛²花草乱生。
译文:瘦长的竹节上挂满了藤蔓,花草密集地生长在一起。
注释:¹瘦竹:形容竹节瘦长坚硬的样子。²丛:花草密集的样子。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林高风有态¹,苔滑水无声。
译文:由于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溪水从长满青苔的涧底流过,悄然无声。
注释:¹态:形状。这里指风吹林动的样子。

  这是写景之诗,而诗人很能捕住一系列富於特色的自然景物,把明丽而具动感的自然图景呈示读者眼前。

  首句写竹与藤,以“斜挂”两字把二者连在一起,竹为藤所绕,藤依竹而生,相依为命。次句写花草,一丛丛野花在幽僻的地方静静地开着,杂草亦随处乱生,花装点草,草映衬花。这二句,一个“瘦”字一个“幽”字,点出所在地的荒僻与恬静。一个“斜”字一个“乱”字则突显了山野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姿态。

  首二句是近景,三四句是远景。第三句写林与风,由於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末句写苔与水,由於青苔很滑,水从上面流过,了无声响,份外清幽。要是细察一下,这末二句写的景象都是以因果关系呈现的,而全诗四句是两两相对仗,十分工整!再说,诗人把八种自然景象通过有机的连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写出山居的清幽环境,真是妙手。所以,不选金代绝句则已,若选,则此诗总会获选。

shānshī ·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shòuzhúténgxiéguà cónghuācǎoluànshēng 
língāofēngyǒutài táihuáshuǐ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