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lí)¹于罶(liǔ)²,鲿(cháng)³(shā)。君子有酒,旨且多。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注释:¹丽:同罹,意谓遭遇。《诗集传》:“丽,历也。”用引申义。²罶:捕鱼的工具,又称笱,用竹编成,编绳为底,鱼入而不能出。³鲿:黄颊鱼。⁴鲨:又名魦,能吹沙的小鱼,似鲫而小。⁵旨:味美。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鲂(fáng)¹(lǐ)²。君子有酒,多且旨。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注释:¹鲂:鳊鱼,鳞细小而美味。²鳢:俗称黑鱼。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鱼丽于罶,鰋(yǎn)¹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译文: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注释:¹鰋:俗称鲇鱼,体滑无鳞。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xié)¹矣!物其有²矣,维其时³矣!
译文: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注释:¹偕:齐全。²有:犹多。³时:及时。

  此诗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以见丰年多稼,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诗中所称的“君子”,是宾客对主人美称。

  全诗六章,显示欢乐的气氛,在赞美酒肴丰富的同时,并于后三章进而赞美年丰物阜,故而在宴会当中,宾主得以尽情享受。诗的前三章,章四句,皆以“鱼丽”起兴,具体地歌赞主人酒宴的丰盛,礼遇的周到,可以说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以鱼的品种众多,暗示其他肴馔的丰盛;以酒的既多且旨,表明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写鱼的品种众多,不厌其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种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周代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不仅广兴耕稼,而且许多鱼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进步,在《诗经》里,提到鱼的篇章不少。《邶风·谷风》、《齐风·敝笱》、《豳风·九罭》,乃至《周颂·潜》、《小雅·南有嘉鱼》、《小雅·鱼藻》都有关于鱼的记载,特别是在《陈风·衡门》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又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用鲂、鲤两种鱼的嘉美和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吃这两种鱼的青睐。在《周颂·潜》诗中,以“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写养饲鱼类的情况,并且表明饲养的目的,是为了“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可见养鱼之被重视。滋味鲜美的鱼类在宴席上,也就成人们乐于称道的美馔了。在此诗前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有鲿有鲨”、“有鲂有鳢”、“有鰋有鲤”,诗人不厌列举,并非纯用夸张语气,而是借鱼类之多,说明酒宴的隆重,并以表明其他肴馔也必然相应的丰富。诗人这种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手法,是广为后人效法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纯用粮食作物。在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用多余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诗经》中提到酒的名篇很多,《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这篇,写得更具体,其诗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所称之稌,今称为稻(一说专指糯稻),稻黍俱得丰收,盈仓盈廪,“为酒为醴”,才有条件。酒之为用,除了供祭祀昭告丰收之外,“以洽百礼”一句,概括了它的重大作用。因而宴会之中要欢饮旨酒,燕飨嘉宾,更以酒多且旨,以示丰年之欢乐。朱熹《诗集传》,据《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鱼丽》,称此诗为燕飨上下通用之乐,其义甚明。证以《小雅》中其他有关饮酒的诗篇,如《小雅·鹿鸣》(原为燕飨群臣嘉宾之诗,其后成为上下通用之乐)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遨。”《頍弁》云:“乐酒今夕,君子维宴。”盖“酒以成礼”、“酒以尽欢”,由来已久。《小雅·南有嘉鱼》诗亦称“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此诗前三章反覆称道“君子有酒,旨且多”、“君子有酒,多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正是表明宾主在宴会中十分欢乐的情景。

  诗的后三章,诗人紧扣前三章中三个重要词语“多、旨、有”,进而赞美在丰年之后,不仅燕飨中酒肴既多且美,更推广到“美万物盛多”(《毛诗序》)这一更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就诗的本身来说,这三章可称为副歌。有了这三章,歌赞丰年的诗意,乃更为深挚。诗人说:“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由物品之多,而赞美到物之嘉美;由物品之旨,而赞美到物之齐全;由物品之富有,而赞美其生产之及时。表明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燕飨的欢乐,则是在丰年以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中的享受。诗章语简而义赅,充分显示了物类繁多而时人富裕这样的现实。

  《小雅·鱼丽》,作为一首乐歌,它的唱法,现在已不知其详,无从考证,但在语言运用方面,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前三章章法相同,采用四、二、四、三的参差句式,在唱法上既有反覆赞歌之美,又有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奏,便于重唱合唱。诗中所称的“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在用意上虽无甚差别,但能产生一唱三叹的美感,使满座增欢。后三章着重在点明主题、渲染气氛,所以每章只有两句。在诗句的本身,其重音节落在“嘉、偕、时”等字词上,句末用“矣”字,使乐曲可以延长咏叹时间,起放慢节奏的作用。前后三章,互相辉映,其整体构思,颇见出诗人手法的高妙。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1-344

míng xiānqín 

liǔ cháng鲿shā jūnyǒujiǔ zhǐqiěduō 
liǔ fáng jūnyǒujiǔ duōqiězhǐ 
liǔ yǎn jūnyǒujiǔ zhǐqiěyǒu 
duō wéijiā zhǐ wéixié yǒu wéish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注释

丽:同罹,意谓遭遇。《诗集传》:“丽,历也。”用引申义。

罶:捕鱼的工具,又称笱,用竹编成,编绳为底,鱼入而不能出。

鲿:黄颊鱼。

鲨:又名魦,能吹沙的小鱼,似鲫而小。

旨:味美。

鲂:鳊鱼,鳞细小而美味。

鳢:俗称黑鱼。

鰋:俗称鲇鱼,体滑无鳞。

偕:齐全。

有:犹多。

时:及时。

参考资料:
1、 管士光,杜贵晨.《唐宋诗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378
2、 青于蓝考试研究室.《高考语文核按钮·考点突破》.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102
3、 陶文鹏.《宋诗精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鉴赏

  此诗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中,以见丰年中3,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诗中所称的“君子”,是宾客对主人美称。

  全诗六章,显示欢乐的气氛,其赞美酒肴丰富的同时,并于后三章进而赞美年丰物阜,故而其宴会当中,宾主得以尽情享受。诗的前三章,章四句,皆以“鱼丽”起兴,具体地歌赞主人酒宴的丰盛,礼遇的周到,可以说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以鱼的品种众中,暗示其他肴馔的丰盛;以酒的既中且旨,表明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写鱼的品种众中,不厌其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种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其周代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不仅广兴耕3,而且许中鱼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进步,其《诗经》里,提到鱼的篇章不少。《邶风·谷风》、《齐风·敝笱》、《豳风·九罭》,乃至《周颂·潜》、《小雅·南有嘉鱼》、《小雅·鱼藻》都有关于鱼的记载,特别是其《陈风·衡门》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岂其食鱼,必饲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又说:“岂其食鱼,必饲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用鲂、鲤两种鱼的嘉美和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吃这两种鱼的青睐。其《周颂·潜》诗中,以“猗与漆沮,潜有中鱼”写养饲鱼类的情况,并且表明饲养的目的,是为了“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可见养鱼之被重视。滋味鲜美的鱼类其宴席上,也就成人们乐于称道的美馔了。其此诗前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有鲿有鲨”、“有鲂有鳢”、“有鰋有鲤”,诗人不厌列酿,并非纯用夸张语气,而是借鱼类之中,说明酒宴的隆重,并以表明其他肴馔也必然相应的丰富。诗人这种酿一反三,以简驭繁的手法,是广为后人效法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纯用粮食作物。其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用中余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诗经》中提到酒的名篇很中,《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这篇,写得更具体,其诗云:“丰年中黍中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所称之稌,今称为稻(一说专指糯稻),稻黍俱得丰收,盈仓盈廪,“为酒为醴”,才有条件。酒之为用,除了供祭祀昭告丰收之外,“以洽百礼”一句,概括了它的重大作用。因而宴会之中要欢饮旨酒,燕飨嘉宾,更以酒中且旨,以示丰年之欢乐。朱熹《诗集传》,据《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鱼丽》,称此诗为燕飨上下通用之乐,其义甚明。证以《小雅》中其他有关饮酒的诗篇,如《小雅·鹿鸣》(原为燕飨群臣嘉宾之诗,其后成为上下通用之乐)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遨。”《頍弁》云:“乐酒今夕,君子维宴。”盖“酒以成礼”、“酒以尽欢”,由来已久。《小雅·南有嘉鱼》诗亦称“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此诗前三章反覆称道“君子有酒,旨且中”、“君子有酒,中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正是表明宾主其宴会中十分欢乐的情景。

  诗的后三章,诗人紧扣前三章中三个重要词语“中、旨、有”,进而赞美其丰年之后,不仅燕飨中酒肴既中且美,更推广到“美万物盛中”(《毛诗序》)这一更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就诗的本身来说,这三章可称为副歌。有了这三章,歌赞丰年的诗意,乃更为深挚。诗人说:“物其中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由物品之中,而赞美到物之嘉美;由物品之旨,而赞美到物之齐全;由物品之富有,而赞美其生产之及时。表明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燕飨的欢乐,则是其丰年以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中的享受。诗章语简而义赅,充分显示了物类繁中而时人富裕这样的现实。

  《小雅·鱼丽》,作为一首乐歌,它的唱法,现其已不知其详,无从考证,但其语言运用方面,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前三章章法相同,采用四、二、四、三的参差句式,其唱法上既有反覆赞歌之美,又有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奏,便于重唱合唱。诗中所称的“旨且中”、“中且旨”、“旨且有”,其用意上虽无甚差别,但能产生一唱三叹的美感,使满座增欢。后三章着重其点明主题、渲染气氛,所以每章只有两句。其诗句的本身,其重音节落其“嘉、偕、时”等字词上,句末用“矣”字,使乐曲可以延长咏叹时间,起放慢节奏的作用。前后三章,互相辉映,其整体构思,颇见出诗人手法的高妙。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1-344
创作背景

  《小雅·鱼丽》,为周代贵族在祭祀宗庙和神灵之后,燕飧宾客时演唱之乐歌。《毛诗序》说:“《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於忧勤,终於逸乐,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於神明矣。”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54-357
猜您喜欢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襄阳¹好向岘(xiàn)²看,人物萧条值岁阑(lán)³
译文:襄阳的景致应数岘亭最好看,渡口行人稀少一年将要过完。
注释:¹襄阳:古郡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分南郡、南阳西郡置,隋唐时代或称襄州。²岘亭:指岘山之亭,岘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县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东晋桓宣曾于山上筑戍守。³值岁阑:时值岁末。阑,晚意。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为报习家¹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译文:替我告知习家多多置办美酒,夜里迎风冒雪过江倍觉严寒。
注释:¹习家:指习姓之人。这个习家是指姓习的望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如习凿齿。

  这首写风雪渡江的诗,用极古简的笔法,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首句点出地点,诗人正“渡”的是汉江环绕襄阳、岘山的一段,这同时也是写景,淡淡勾勒出岘山的轮廓,在灰色的冬晚天空背景衬托下,岘亭的影子显得特别惹眼和好看。次句点节令(“岁阑”),兼写江上景色。由于岁暮天寒逆旅主人,故“古道少行人”。然而“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反而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三句是寄语备酒,借此引起末句“夜来风雪过江寒”:江间风雪弥漫,岘山渐渐隐没在雪幕之中,一叶扁舟正冲风冒雪过江而来。末二句用“为报”的寄语方式喝起,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天生的图画,而且仿佛人在画图中。

  说它如画,似乎还远不能穷尽此诗的好处。虽然诗人无一语道及自己的身份、经历和心情,但诗中有一股郁结之气入人很深。

  襄阳这地方,不仅具有山水形胜之美,历来更有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的羊祜。史载他镇守襄阳,务修德政,身后当地百姓为他在岘山置碑,即有名的“堕泪碑”。诗的首句说“襄阳好向岘亭看”,绝不仅仅是就风光“好”而言的,那尽人皆知的羊公碑,诗人是不会不想到的。而且,诗的后面,越来越深蕴了一种怀古之情。前面提到岘山“岘亭”,紧接就说“人物萧条”,也不仅仅是就江上少人行而言的,还有一种“时无英雄”的感喟盘旋句中。

  “习家池”乃襄阳名胜之一。在那注重名士风度的晋代,“习家”曾是襄阳的望族,出过像习凿齿那样的大名士。在重冠冕(官阶爵禄)压倒重门阀的唐代,诸习氏自然是今不如昔了。第三句不言“主人”或“酒家”,而言“习家”,是十分有味的。它不仅使诗中情事具有特殊地方色彩,而且包含浓厚的怀古情绪,引人产生一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慨。怀着这样的心情,所以诗人“初渡汉江”就能像老相识一样“为报习家多置酒”了。不光“置酒”而且要“多”,除因“夜来风雪过江寒”的缘故,而联系前文,还有更深一层涵义,这就是要借酒杯一浇胸中块垒,不明说尤含蓄有味。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致,开口就要主人“多置酒”,于不客气中表现出豪爽不羁的情怀。

  于是,在那风雪汉江渡头如画的背景之上,一个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越来越鲜明地凸现出来。就像电影镜头的“迭印”,他先是隐然于画面中的,随着人们对画面的凝神玩赏而渐渐显影。这个人似乎心事重重而举措落落大方,尽管他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却没有儒生的酸气,倒有几分豪侠味儿。这大约是一个落魄的有志之士吧。他别有怀抱,却将一腔感慨愤疾,以淡语出之,诗的风格十分沉郁。而这种风格,在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89-1390

chūguòhànjiāng--cuī

xiāngyánghǎoxiàngxiàntíngkànrénxiāotiáozhísuìlán

wèibàojiāduōzhìjiǔláifēngxuěguòjiānghán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嫩芽¹香且灵²,吾谓³草中英
译文:刚生长出的鲜嫩茶芽,不仅香气超凡,并拥有仙灵之气;我认为此时的茶是万千草木中的奇葩。
注释:¹嫩芽:刚萌发出的芽,非常嫩,诗中指鲜嫩的茶芽。²灵:有灵性,有灵气。³吾谓:我将其称作。⁴英: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夜臼¹和烟捣(dǎo),寒炉²对雪烹³
译文:迫不及待的将白天采摘的鲜嫩茶芽,在夜间就制作而成,并抓紧将茶饼碾压成茶粉;挑着灯火,完全不顾春寒气,取些雪水,将茶末烹煮。
注释:¹夜臼:指将日间采摘的鲜叶(经蒸煮杀青),连夜用杵与臼将其捣碎、定型、烘焙。²寒炉:寒天的火炉。采摘茶芽的季节为初春万物复苏之时,在夜间还会有少许寒气。³雪烹:用雪水煮茶。初春时节,天气变幻无常,有时会有降雪。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¹²碧粉³散,常见绿花生。
译文:看到茶粉在茶器中煮的时候,我有些担心水也会变成碧绿色;但茶汤沸腾的时候就应是如此,茶粉在滚水中好像一朵绿色的花儿一样美丽。
注释:¹惟: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²忧:发愁。可忧虑的事。³碧粉:碧绿的茶末,将茶饼捣碾成茶粉。⁴绿花:绿色的花朵。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最是¹²珍重³,能令睡思清。
译文:此茶汤能使困倦欲睡的感觉完全消失;是提神醒脑、摆脱困乏的必选佳品。
注释:¹最是:诸多备选对象中的最高级。在古文中属提前结构的常见格式,这句“最是堪珍重”,可恢复成“能令睡思清,最是堪珍重”。²堪:能,可以,足以。³珍重:重视;爱惜。⁴睡思:睡意。困倦欲睡的感觉。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白马紫连钱¹,嘶鸣丹阙(què)前。
译文:呈铜钱状花纹的白色良驹,在红色的宫殿前引声长鸣。
注释:¹紫连钱:唐朝常称“骢马”(青白杂色的马)为“连钱”。“连钱”原是古代铸币术语,指一炉所铸因未曾錾开而连在一起的铜钱。后用来代指“骢马”(因为“骢马”身上的花纹呈五钱相连状)。由于“骢马”毛色相杂,所以又有“青连钱”、“紫连钱”、“铁连钱”之称。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闻珂(kē)¹自蹀(dié)(xiè)²,不要下金鞭。
译文:它的鼻子嗅到“玉珂”就小步行走,不需要主人挥动鞭子才被驱使。
注释:¹珂:马笼头上的装饰。²蹀躞:形容“骢马”小步行走。

bái

jiǎzhì tángdài 

báiliánqián míngdānquèqián 
wéndiéxiè yàoxiàjīnbiān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去岁¹左迁夜郎道,琉璃砚(yàn)水长枯槁(gǎo)
译文:我在流放去夜郎的道路上,基本没有写什么诗歌,琉璃砚中的墨水很长时间都是干枯的。
注释:¹去岁:即乾元元年(758)。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今年敕(chì)放巫山¹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译文:现如今在巫山阳获大赦归还,我的生花之笔又恢复了青春,宛如蛟龙一样生气勃勃。
注释:¹巫山:在今四川巫山东。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巫山时遇朝廷发布的赦免令而得释。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山论文章。
译文:圣主一定还想听听《子虚赋》,司马相如却想与圣上论论文章的要诣。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愿扫鹦鹉洲¹,山君醉百场。
译文:我愿扫荡鹦鹉洲,与你大醉一百场。
注释:¹鹦鹉洲:原在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沦于长江。东汉末年,祢衡作《鹦鹉赋》,是以得名。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啸起白云飞七泽¹,歌吟渌(lù)水动三湘²
译文:啸声激起白云,飘飞在云梦七大湖泊,歌吟声震撼三湘的渌水。
注释:¹七泽:今湖北境内。²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译文:别可惜船只,拿它沽来美酒,咱们一船一船地喝,为买春芳,咱们千金一掷不为多。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紫黯(àn)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¹。春住!春住!黦(yuè)²了人家庭宇。
译文:东风最无情,让那悦目的姹紫嫣红也暗淡失了本色,天色将晚,春的归处又在哪里呢?春光一去不回头,只留下满天飞絮。春天啊春天,你能否停下脚步为这失了颜色的房屋重新渲染上春色。
注释:¹浓絮:指柳絮。²黦:色败坏。污迹。五代韦庄《应天长》词:“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东君无情,一时间姹紫嫣红皆黯然失色。而春光却不顾人们的挽留和叹息,仍抛下满天白絮,径自离去,以至作者急得连声呼唤“春住”。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mènglìng··ànhóngchóu--gōngzhēn

ànhóngchóuchūnguīshénchùchūngènghuítóupiēxiàtiānnóngchūnzhùchūnzhùyuèlerénjiāt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