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碛(qì)¹秋高苑马²肥,哀笳(jiā)一曲塞云飞。
译文: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悲哀宛转的笛声吹奏着。
注释:¹沙碛:沙漠。²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译文:南方的将士们应该想家了吧,如同远飞的大雁还未回家。

sàishàngwènshuǐ

cáoyuányòng yuándài 

shāqiūgāoyuànféi āijiāsàiyúnfēi 
nánérbèiyīngxiāngniàn guòjìnzhēnghóng鸿yóuwèigu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悲哀宛转的笛声吹奏着。

南方的将士们应该想家了吧,如同远飞的大雁还未回家。

注释

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曹元用

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后迁居汶上。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元文宗天历二年(1330年)去世,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 ▶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龙盘虎踞(jù)¹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bēng)²
译文:龙盘虎踞地势雄峻绿树一层层,哪怕高入浮云最终也是要坍崩。
注释:¹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峻险要。²崩:败坏。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一种¹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líng)²
译文:嬴政刘恒同样葬在青山秋草里,人们却只去祭拜汉文帝的霸陵。
注释:¹一种:一般,同样。²汉文陵:即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东郊的霸陵原上,距秦始皇陵不远。汉文帝生时以节俭出名,死后薄葬,霸陵极其朴素,受到后人称赞。

  始秦皇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雄伟,景象佳丽,有“龙盘虎踞”之势。并以“树层层”来烘托,更见其气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势如浮云”,在含意上应归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经“树草木以象山”,虽历千余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树层叠,高薄云天。总之前十一个字,或以“龙盘虎踞”状之,或以“树层层”烘托之,或以“势如浮云”陈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壮伟,气象万千,呈现了出来。可是后三个字“亦是崩”一出,如无坚不摧的神剑,轻轻一挥,直使眼前的庞然大物,骨化形销了。对于像山一样高大的墓堆,当时就有民谣说:“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显然这里还有弦外之音:“崩”者并非专指坟墓崩塌(实际坟墓也并未崩)或秦始皇驾崩,而包括有如传说的曾被项羽掘毁,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诗人的嘲讽尖锐泼辣,这三个字干脆利落,严于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气概。

  末二句继续深化其反对残暴政治的思想。同样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间的陵墓,行路之人经过时,却只恭敬地拜谒汉文帝的陵墓。汉文帝是汉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黄老之治,与民休息,艰苦朴素,曾欲建一露台,一核算工价需千金,相当于十户中人之产,汉文帝立刻停止这个露台的修建。他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够了解百姓疾苦的好皇帝,同样地,人们也只会纪念和缅怀这样的对百姓较好的统治者,而不会去对那残暴刻薄的秦始皇顶礼膜拜。民心所向,在这个小小的参拜陵墓的行为中显现得很清楚了。诗题是写过秦始皇墓,此处却着力写汉文帝陵,看似诗思不属,实际上在两种统治方式、两种对待人民的态度的对比之下,诗的主题更显突出。

  此诗浑厚有味,通过对比手法来对历史人物加以抑扬,反映了作者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诗意填密,可以规见作者的诗心。这首诗明白无误地表现出作者自己的历史观、是非观,可说是一首议论诗。但它的字挟风雷,却出之以轻巧疏宕,唱叹有情的笔墨,有幽美的艺术魅力,而不像是在评说是非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58-1059
2、 艾治平.历代绝句精华全解: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21-122

jīngqínshǐhuáng

hún tángdài 

lóngpánshùcéngcéng shìyúnshìbēng 
zhǒngqīngshānqiūcǎo rénwéibàihànwénlíng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癸卯四月二日,余¹游白岳毕,遂²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cù),在悬浴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³,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jiǎo)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léi)乃复作襁(qiǎng)(bǎo)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niè)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译文: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日,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浴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滑竿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用。”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笑,瘦弱的老人又重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注释:¹余:我。²遂:就。³仄险:崎岖而狭窄。⁴羸老:衰弱的老人;衰老。⁵缚:捆绑。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黄山有前、后海之名,左右视,两海并见。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¹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nì)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黄山有前、后海之名,左右视,两海并见。
译文: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来,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片云雾迷濛,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记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黄山有前海、后海的名称,从立雪台向左右看,前海、后海都看得到。
注释:¹重裘:厚毛皮衣。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áo)¹,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译文: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新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螯鱼,张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幸亏地上松针铺有二尺来厚,很软,可以坐。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オ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背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始信峰顶,脚趾头都露出二分在悬浴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掉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オ能到,完全可以再活一些时。可惜没有带着长绳吊下一块熟铁量一下,到底有多少尺深。”和尚大笑起来。
注释:¹鳌鱼: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干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弃,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党此身便已羽化。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jǐ),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méng)¹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cù)²,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hú)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nì),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干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náo)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弃,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zhuì)(lì)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党此身便已羽化。
译文: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地把武器库中的兵器仪仗散落地上。大概一顿饭的工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和尚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丝棉团,过了许久,浑然凝成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脂油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着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树顶上,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分别,并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傍晚时分,到西海门去看落日。山上草比人高,路又断了,叫来几十个工役把杂草割掉,然后再前进。东边山峰像屏风一样排列,西边山峰拔地而起,中间模模糊糊有几十座山峰,好像天台山的琼岛。红日快要落山,有一座山峰像用头顶着太阳,好像要吞下去,又像是捧着。我不能戴帽子,怕风将它掀掉;不能穿袜子,怕被水汽打湿;不敢拄拐杖,因为动不动就陷进软沙里;不敢抬头,怕山石崩塌压下。左顾右昐,前后探视,恨不得化成千万个身体,每一座山峰都走到。当“海马”背着我时,敏捷得像猿猴,向前直冲,千万山峰也学着人在奔跑,样子像潮水奔涌。低头看深谷、怪峰,在脚底下等待着。如果一失足,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心惊胆战也无济于事。如果叫“海马”走慢一点,自己觉得也太胆小了。没有办法,只好把性命交付他们了,任凭他走到哪里,觉得身体已经飘飘成仙了。
注释:¹濛濛:迷茫不清的样子。²簇簇:丛列成行的样子。
《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译文:《淮南子》有“胆气就是云”的说法,确实不错。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余里,人山凡七日。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余里,人山凡七日。
译文:初九日,从天柱峰后面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人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了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呜呼¹吾母,遽(jù)²而死。
译文:我深切哀悼我的母亲,她突然之间就过世了。
注释:¹呜呼:叹词,表悲痛。²遽然:急速匆忙。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译文:她享年五十三岁,曾生下过七个子女。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译文:七子中只剩下三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译文:<span style="color:#996633;">生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两个女儿两个男儿。
注释:<span style="color:#996633;">其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两个女儿两个男儿。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译文:养育我们三个兄弟,母亲真是历经艰辛。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译文:身体受到损害与磨难,并因此染上疾病。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译文:母亲此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全部是一部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¹
译文:我也不忍全都写出来,只待我慢慢和缓地吐露。
注释:¹温吐:回想倾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译文: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¹
译文:一个是她盛大的德性,一个是她的隐痛或抱恨。
注释:¹恨偏:愤恨不平。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译文:我母亲的高尚风格,首先予以推举的是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¹
译文:无论远近亲疏之人,她全都庇养照料。
注释:¹覆载:天覆地载,言其多之意。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kǎi)(cè)¹慈祥,感动庶汇²
译文:她慈祥而富于同情心,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注释:¹恺恻:平易诚恳。²庶汇:众人汇集。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译文:她的关爱所到之处,生本质就是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译文: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译文: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手泽¹所经,皆有条理。
译文: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
注释:¹手泽:手勤润泽,亲手操持。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头脑精密,劈(pī)理分情¹
译文:她头脑精确缜密,能够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
注释:¹劈理分情: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¹
译文: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
注释:¹物无遁形:凡物皆能见,是说看问题全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¹
译文: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
注释:¹戚里:亲戚邻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译文: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五德¹(luò)²,乃其大端³
译文:她仁义礼智信五德鲜明,这是做人的大节。
注释:¹五德: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为人的五种品德。²荦荦:明显。³乃其大端:就其大的方面来看。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¹
译文:整个看她的人格,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
注释:¹如在上焉: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¹
译文:她隐痛抱恨的地方,就是处于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的最后。
注释:¹三纲之末: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末指封建礼教的末期。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译文:有志向未能舒展,有希求未能获得。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译文:母亲精神上的痛苦,以这点最为突出。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译文:这究竟怪天呢还是怪人?悲痛得连大地也塌陷了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译文:生次她抱憾的是儿女们,要把他们养育成人。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译文:兄弟三人就像还未成熟的果实,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间。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译文:她在病中拉着亲人的手,内心酸楚愁肠百结。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¹
译文:她呼唤着儿子们,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
注释:¹各务为良: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译文:然后母亲所关怀的,就是至爱亲朋们。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译文:有的是平时给您恩惠的,有的是多为您劳苦的。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¹
译文:无论大小亲朋远友,都等待送物报答。
注释:¹赍:给物给人。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总兹¹所述,盛德所辉。
译文:总结这一切叙述,都是大德所放出的光辉。
注释:¹总兹:总起这些。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必秉悃(kǔn)(chén)¹,则效不违。
译文: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热情,效法她而不违背她。
注释:¹悃忱:诚恳热情。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译文:至于母亲的遗憾,必补上遗憾之处。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译文: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译文: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译文: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译文:悲哉我的母亲,母亲终究不会死的。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躯壳虽隳(huī)¹,灵则万古。
译文:躯体虽然毁灭,灵魂却万古常青。
注释:¹隳:毁坏。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译文:只要我活着一天,那么每一天都会报母亲之恩。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译文:只要我活着一天,都将陪伴在母亲身旁。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译文:今日说得太长了,生实时间却很短暂。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惟挈(qiè)¹大端,置其粗浅。
译文:因此这篇祭文只能提纲挈领,就主要方面简单陈述母亲的事迹。
注释:¹惟挈:只提着。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此时家奠¹,尽此一觞(shāng)²
译文:此时在家中祭奠,就聊敬你一杯酒吧。
注释:¹家奠:家中用酒食祭祀死者。²觞:古代喝酒的酒具。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译文:以后对母亲的陈述,将随着日月增长而增长。
尚飨!
尚飨¹
译文:请您享用酒食。
注释:¹尚飨:请您享用酒食。

  “祭文”就是祭奠亲人和好友而写的押韵的文辞。明代徐师曾在《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采用四言韵语,可说是一首四言诗。它重在叙事和抒情,歌颂了母亲的盛德和养育之恩,表达了自己对母亲逝世的无限悲痛之情。

  全文分五层来表述:

  第一层“呜呼吾母”至“待徐温吐”写母亲的早逝和辛劳养育子女,以致积劳遭疾。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先说母亲生有七子,仅存活三人,辛劳一生,如今匆匆而逝,仅享年五十三岁。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因患淋巴腺炎去世。此前两月,毛泽东还领母亲在长沙医院治疗,并扶母亲去照相馆同他们兄弟三人一起合影留念。不料母亲到家不久便去世,这怎不引起他的无限悲痛呢?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次写母亲的养育之恩。为了养育我们兄弟三人,备尝辛苦。摧磨劳累,以致得病。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再写对母亲的思念。母亲一生中历事千万,全是伤心之事。现在,我再也写不下去了,只有等待以后慢慢回忆倾吐。

  第二层“今则欲言”至“倾地一角”,追述母亲的“盛德”和“恨偏”。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提出追述之纲:现在要说的只就两点,一是母亲高尚的品德,一是她怨恨不平之事。接着,从“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到“合其人格,如在上焉”。集中再现母亲的“盛德”。表现在:她有博爱的胸怀,远近亲疏,一视同仁。她平易慈祥,感动了众人。她普施爱心,完全是出于真诚。她不说假话,更不存欺人之心。她正直谨慎,一点也不作假。她细心,经她手做之事,皆有条理。她头脑精密,“理”(智)“情”(感)分得很清。她计划周密,事无遗漏,观察事物也绝无不见之处。她爱洁净的习惯,传遍了亲戚乡里。她一尘不染,身心表里如一。仁、义、礼、智、信的“五德”规范,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些美德完全合乎母亲的人格,好像是上天赋予她的一样。毛泽东从博爱、真诚、整饬、洁净、“五德”等方面写出了母亲的高尚与伟大。再写母亲的“恨偏”。“恨偏”者,遗憾之事也。母亲之遗憾是什么呢?

  诗人写道:“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这就是说,母亲怨恨不平之事是封建礼教末期,妇女仍受多重压迫,有志不能施展,有追求不能实现。这就是母亲最大的精神痛苦。这是天意吗?人愿吗?好像“倾地一角”,无法填平!这里,诗人从母亲的角度对封建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第三层“次则儿辈”至“均待报赍”,写母亲对儿辈的关心及临终时的遗嘱。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是说我们弟兄三人虽已活命下来,但像没有成熟的果子,处在青黄之间。因此,母亲病时放心不下,总是“揽手”,拉着我们的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这是临终的遗嘱,一是希望儿辈“各自为良”,成为有用之才。二是对平素有恩于我们的或为我们帮过忙出过力的亲戚朋友,无论大小远近亲疏,都希望儿子为母报答他们。再次实现母亲的贤良美德。

  第四层“总兹所述”至“精禽大海”,写儿辈一定学习母亲的“盛德”,牢记母亲的“遗恨”,报答那些恩人。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心秉悃忱,则”效不违。至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总之,上述这些都是母亲美德放出的光辉。我们一定秉承母亲的诚恳热情,学习母亲的美德,决不违背。至于母亲的遗恨,我们一定为您弥补上。母亲,我们一想到您,您就仿佛出现在眼前。这种思念之心将永远不灭。您养育我们的大恩,如同春阳和晨雾,我们何时才能报答完呢?我们一定像精卫鸟衔石填海一样,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念母报母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层写母亲虽死犹生以及对母亲的悼念。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月俱长。尚飨!”唉,母亲的身躯虽然毁坏了,但她的美德却传万古,虽死犹生。我们有生之日,都是报答和陪伴母亲之时。现在话说长了,而时间又显得过于短暂。我只有把母亲的主要事迹写出,其余事迹只好留存在我们心里。此刻正进行家奠,请母亲喝下这杯酒。我们以后还会像太阳那样长久地有许多话向您陈说,表达对母亲的永远思念。母亲,享用酒食吧!悼亡深情,感人肺腑。

  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具有撼人心魄之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麓山子.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

yánshī ·wén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ránér 
shòu寿shísān shēngyǒu 
sān dōngmíntán 
 èrèrnán 
xiōng jiānxīnbèi 
cuīzhézuò yīngòu 
zhōngjiānwànwàn jiēshāngxīnshǐ 
rěnshū dàiwēn 
jīnyán zhǐyǒuliǎngduān 
shèng hènpiān 
gāofēng shǒutuīài 
yuǎnjìnqīnshū jiēzài 
kǎixiáng gǎndòngshùhuì 
àisuǒ yuǎnběnzhēnchéng 
zuòkuángyán cúnxīn 
zhěngchìchéngxìng guǐ 
shǒusuǒjīng jiēyǒutiáo 
tóunǎojīng fēnqíng 
shìsuàn dùnxíng 
jiéjìngzhīfēng chuánbiàn 
rǎnchén shēnxīnbiǎo 
luòluò nǎiduān 
rén zàishàngyān 
hènpiānsuǒzài sāngāngzhī 
yǒuzhìwèishēn yǒuqiúhuò 
jīngshéntòng wèizhuó 
tiānrén qīngjiǎo 
érbèi zhīchéngháng 
guǒwèishú jièzàiqīnghuáng 
bìngshílǎnshǒu suānxīnjiécháng 
dànérbèi wèiliáng 
yòusuǒhuái怀 hǎoqīnzhìài 
huòshǔēn huòduōláocuì 
xiǎoqīnshū jūndàibào 
zǒngsuǒshù shèngsuǒhuī 
bǐngkǔnchén xiàowéi 
zhìsuǒhèn quē 
niànzài xīnyuè 
yǎngshēnēn chūnhuīzhāoǎi 
bàozhīshí jīngqínhǎi 
 zhōngwèi 
suīhuī língwàn 
yǒushēng jiēbàoēnshí 
yǒushēng jiēbànqīnshí 
jīnyáncháng shíduǎn 
wéiqièduān zhìqiǎn 
shíjiādiàn jìnshāng 
hòuyǒuyánchén cháng 
shàngxiǎng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péisòngzhōngchéngchāngyǐn怀huái--bái

qīngjǐngnánlóufēngliúzàichāng

gōngàiqiūyuèchéngxìngzuòchuáng

lóngyínhánshuǐtiānluòxiǎoshuāng

xīnháiqiǎn怀huáizuìshāng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无家¹对寒食²,有泪如金波³
译文: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
注释:¹无家:没有房舍,没有家庭。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²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³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即指月光。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zhuó)¹月中桂²,清光³应更多。
译文: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
注释:¹斫却:砍掉。一作“折尽”。²月中桂: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³清光:清亮的光辉。此指月光。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娥。
(pǐ)¹放红蕊²,想像³(pín)青娥
译文:你的脸庞就像那娇艳的红蕊,思念故人使得双眉紧蹙。
注释:¹仳离:夫妻离散。²红蕊:红花。³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⁴嚬:同“颦”,皱眉,蹙眉,使动用法,使……蹙眉的意思。⁵青蛾:指嫦娥。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女¹漫愁思,秋期²犹渡河。
译文:牛郎织女愁思漫漫,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
注释:¹牛女:即牛郎与织女。²秋期: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此诗作于诗人困居长安时期,它同《月夜》一样抒发了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社会现实。全诗通过神话故事和浪漫想象,运用巧点题、偷春格等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悲伤之情,诗中神话的运用既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独具特色,堪称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佳作。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这两句诗是交待作者当时仍然被困在沦陷的长安,而妻儿却都在鄜州,不知生死,所以此处说“无家”实际上是指没有家人在身边,也不知家人生死的意思。诗中首句“寒食”二字与题目中的“一百五日”相互照应。第二句“有泪如金波”。“有泪”同上文的“无家”相对,表现出亲人离散的悲哀。“金波”指的是月光撒入水中犹如金波。在这一句中,杜甫实际上是借“金波”来说自己的泪水。月光入水而金光闪烁,自己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这也是诗人对安史之乱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无声控诉。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写的是自己思念妻子却不能与之相聚时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儿团聚的期望。

  “仳离却红蕊,想像颦青娥”句,清人仇兆鳌认为此处“青娥”应为“青蛾”。但联系前面所提到的“月波”“月中桂”,后面的 “牛女”“渡河”等词句可知作者处处在围绕“月”展开联想,叙写心怀,该句中的“青娥”也应是指与月有密切关系的嫦娥,暗指妻子,而不是“青蛾” 。再者,从句意来说,“想像颦青娥 ” 的意思是想念故人使得青娥蹙眉了,若做“青蛾”则无法与诗意相符。这句运用透过一层的写法,借自己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而忧伤不已的样子来表达夫妇分隔两地的愁苦之情。

  最后“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两句是借用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神话故事来反衬自己与妻子不能相聚的悲苦。在这首诗中,杜甫借用神话故事和想象将自己在寒食之夜对月思人的悲伤情怀书写的淋漓尽致。诗的结尾感叹牛郎织女尚能相聚,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亲人天各一方的苦难。

  这首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切入点的选择十分精当,即“顺时应月”。标题为“一百五日夜对月”便独具匠心。唐人诗中往往称“寒食”而不称“一百五日”。此处杜甫题为“一百五日”意在突出自己离开家人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寒食近清明,该是怀亲思祖之时,夜月可看人喜也可使人愁,于诗人而言,当时心处于伤感之期,离家之痛,流泪自悲乃为必然,因而诗首联是面临寒食自己却是有家如无家,令人难堪,潸然泪下,似月光之洒落挥下。既点了题,又引入了离愁思念,为下几句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艺术想象的运用奇特又浪漫。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吴刚伐桂表明自己的思念,用青娥长恨想象妻子的愁颜,用牛郎织女相会反衬自己的悲苦。诗人的想象始终与“月”挂钩,既要有美好的想象,又要与自己思念的闺中人联系起来。第三联想象尤为奇特而浪漫,此联分两个层次,一曰景,即诗人想象的境界中,一片丹桂花尽情绽却,呈现了满园春色的美丽情景,为下一句作伏笔;二曰想象中的闺中人,即在花色弥漫中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闺中人的思念遥远地乡亲人的愁容。诗中神话故事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闺中人一份更深的爱,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是巧妙的开脱与宽慰。杜甫毕竟在社会中得到沉浮磨练的诗人,不能因为被拘伏而自虐于悲愁之中,应在心理上找寻一种解脱,不让怨闷自服而伤己。末联两句说,诗人抬头望月,又见到了牛郎织女二星,他们是隔天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才能渡河相见,而仅是一次短暂重逢的机会,想来他们之间的悲伤离情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自己没有天河之隔,拘于长安也是短暂的羁束,相逢之日就在前面。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应该莞尔一笑感到一些宽慰。这就是诗人的巧妙开怀解脱。前人吴瞻泰说:“结用牛女,彼此双绾,用秋期倒应寒食,布局之整,线索之细,真所谓隐隐隆隆,蛛丝马迹也。”

  此外,偷春格手法的运用同样为人所称道。律诗中一般是颔联成对而首联随意,首联成对而颔联不对者就被称做“偷春格”,杜甫的这首诗首联是对句,颔联本应是对句却并非对句。这样的谋篇打破常规,别具一格。

  杜甫的这首《一百五日夜对月》正是通过神话故事,运用浪漫想象和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在寒食节之夜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它同《月夜》一样,是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好诗。

参考资料:
1、 陆坚.千里共婵娟: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0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