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嶻嶪蓊郁,时有佳气,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千山¹在辽嶂²城南六十里,秀峰叠³,绵亘(gèn)数百里。东引(ōu),南抱辽嶂,嶻(jié)(yè)(wěng),时有佳气¹⁰,如海蜃(shèn)¹¹然。嘉靖¹²丁亥,予戍(shù)¹³抚顺¹⁴,丙申¹⁵¹⁶盖州¹⁷,道出辽嶂,乃与同志¹⁸徐、刘二子游焉。
译文:千山在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的地方,高高耸立的山峰和重重叠叠的山岭,绵延横亘几百里。向东面牵挽着边境屯守之处,从南面环抱着辽阳城,高峻的山岭上长满着蓊郁茂密的草木,远望山中,经常可以看到非常美好的景物,好像是海市蜃楼一般。嘉靖六年,我被谪戍守抚顺所,嘉靖十五年,调往盖州卫,经过辽阳,就同志趣相投的朋友徐、刘二位到千山游览。
注释:¹千山:指今辽宁鞍山东南的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²辽嶂:县名,今辽宁辽嶂市。³叠:重叠。⁴嶂:如屏障的山峰。⁵绵亘:连绵不断,延伸。⁶引:牵引,牵挽。⁷瓯脱:亦作“区脱”。汉时匈奴语,为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因泛指边界。⁸嶻嶪:形容山高耸。⁹蓊郁:形容草木茂盛。¹⁰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认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¹¹海蜃:即海市蜃楼。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¹²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共45年(1522—1566)。丁亥:指嘉靖六年(1527)。¹³戍:谪戍。指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¹⁴抚顺:今辽宁抚顺市,明代在此设有防区。¹⁵丙申:指嘉靖十五年(1536)。¹⁶迁:指职官调动,多指升职。¹⁷盖州:今辽宁盖县,明代设有盖州卫。¹⁸同志:志趣相同者。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台,盖屯戍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之,广半。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乱溪而东,岩壑窈窕,僧房半出云间,扶杖登之。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¹。台,盖屯(tún)²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³。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qì)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líng)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¹⁰之,广半¹¹。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yǐ)西而北,入龙泉寺。晡(bū)¹²,往香岩¹³,乱溪¹⁴而东,岩壑(hè)¹⁵窈窕¹⁶,僧房半出云间,扶¹⁷杖登之。
译文:从辽阳城南门出发,经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钓鱼台是屯边戍守的旧址。它的东北边有一个温泉,泉水清莹明洁,可以照见人。从这里向南转弯进山,走了几里路,到达祖越寺。这里的道路颇为险峻,在佛寺中唱经的殿堂里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向万佛阁攀登。万佛阁建在半山腰上,沿着山崖盘旋而上,跨过一座架在空中的桥梁走进阁里。我们靠着栏杆向四面眺望,天空吹着清凉的风,打算就到山上一座寺院里去过夜。这一天是四月初四日。我们顺着东面的山岭:远望海螺峰,攀附着太极石,走进一条山涧,山涧岸高不到一丈,水深大约有两丈,宽有五尺。低头再看万佛阁,它已经处在我们的下方了。前面有一座山亭,名叫一览亭。从一览亭往西北方向慢慢走去,来到了龙泉寺。下午时分,前往香岩寺,渡过一条溪水向东走,一路都是山岩和涧谷,深远而又曲折,远远望见香岩寺隐隐出现在云雾间,就拄着拐杖一口气登了上去。
注释:¹钓鱼台:在辽嶂南三十里。²屯戍:屯田和驻防。明代军事制度,卫、所的军士大部分屯田,以高军饷,小部分驻防。³可鉴:可当镜子照。⁴憩:休息。⁵禅堂:寺庙中唱经修行的佛殿。⁶飞梁:悬空架设的桥。⁷泠:清凉。⁸戊子日:指当年农历四月初四日。下文“己丑”、“庚寅”依次指初五、初六。⁹螺峰:即海螺峰。¹⁰深倍:承接上句“不满丈”而言,深约两丈。¹¹广半:广约五尺。¹²晡时:即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¹³香岩:寺名。¹⁴乱溪:横渡溪水。¹⁵岩壑:山岩沟涧。¹⁶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¹⁷扶:拄持。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行复数里。隍堂中开,诸山罗列,高爽清旷。视三寺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¹空寂翛(xiāo)²,有遗世³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yuè),闻之愀(qiǎo)。由此至大安¹⁰,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¹¹洿陷¹²,悬崖怪石,后先¹³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¹⁴如绣。行复数里。隍(huáng)堂中开¹⁵,诸山罗列,高爽¹⁶清旷¹⁷。视三寺¹⁸为最西峰,空洞¹⁹倚天²⁰。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译文:第二天是初五日,寺院的僧人给我们安排了斋饭,吃过饭就上路,走累了就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四周环境空旷寂静、安适自在,使人产生超脱尘世的遐想。东面山峰高耸险峻,徐、刘两位朋友举起一大杯酒一饮而尽,那时正巧有一个吹奏胡笳的人,笳声在茂密成荫的树林里震荡,使人听了之后心里感到悲凄。从这里又前往大安寺,由东向北而行。从龙泉寺到这里,大约已经走了二十多里,一路都是陡峭的山岭、低陷的沟谷,高悬的山崖、怪异的岩石,前后相靠,一个接着一个,远望孤立的山峰、俯看深邃的峡谷,奇花异草,杂然交错如同锦绣。又走了几里路,见一条大峡谷从中间豁然展开,一座座山峰排列在两旁,峡谷里非常清爽而开阔。从我们所游过的祖越、龙泉、香岩三座寺院的方向来看,这里是最西面的一座高峰,在开阔的空谷中直耸云天。姓除的那位朋友给它取名“通明天”。这一天晚上,天好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注释:¹人境:尘世,人所居住的地方。²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³遗世:抛弃尘世,指辞官出家。⁴危险:指险恶、险要之地。⁵浮白:愿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也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⁶引满:举饮满杯的酒。和“浮白”一样,都指满杯饮酒。⁷笳:即胡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多用作军号。⁸樾:道旁的林荫树。⁹愀然:凄楚的样子。¹⁰大安:寺名。¹¹陡绝:高而陡峭。¹²洿陷:低凹下陷。这句指地势忽高忽低,忽上忽下。¹³后先:后边的和前边的。¹⁴杂然:混杂的样子。¹⁵隍堂中开:山壑像高大的客厅一样从中间展开。隍,无水的城壕,这里指山壑。堂,堂屋。¹⁶高爽:高大轩敞。¹⁷清旷:清朗开阔。¹⁸三寺:指前文所说的祖越寺、龙泉寺、香岩寺。¹⁹空洞:即“崆峒”,山高峻的样子。²⁰倚天:靠着天。
翼日庚寅,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又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趺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相向争耸,乃自中会反祖越。
翼日¹(gēng)(yín),晴霁(jì)²,登中峰,顾³京国,远眺荒徼(jiǎo),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¹⁰。又数(shuò)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yú)¹¹以木梯登望之,股栗¹²。健者匍(pú)(fú)¹³而上,有石枰(píng)¹⁴,九仙环弈(yì)¹⁵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¹⁶¹⁷,扶¹⁸滕侧足,盘跚¹⁹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²⁰,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²¹(hè)²²之。趺(fū)²³坐石上,一老进麦饼²⁴。值饥,食之厌²⁵,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²⁶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²⁷相向争耸,乃自中会反祖越。
译文:又过了一天是初六日,雨后天晴,我们登千山的中峰,回头瞻望京都,远眺荒远的边地,山海相连浑然一体,茫然无际。东面有一个罗汉洞,洞里的寒气侵人肌骨。走走歇歇好几次,来到了双井,一眼井在大树底下,一眼井在乱石之间,井里的泉水十分清冷。又走了一阵,来到仙人台,这里有陡峭的石壁和断绝的山崖,从山崖北边角上用木梯爬上去再往下看,两腿直发抖。身体健壮的人匍匐着爬了上去,那里有一个石头的棋盘,传说有九位神仙曾在这里围坐着下棋。从仙人台走出来寻访中会寺,走过一条小溪,穿过杂乱的山石,荆棘塞满了山路,手杖都无法插下去,小路只能容下两脚的脚趾。我们就用一匹布绑在胸部,让人从后面牵拉着,援着藤条,侧着双脚,一瘸一拐地走着,非常危险。刘先生在前头走,徐先生和我两个相隔只一两步,他摘下一朵山花,作了一首诗赠给我。我也就依着他的诗韵和了一首。我们盘腿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送上了麦饼。我正好肚子很饿,吃了麦饼感到非常满足,问老人姓什么,他笑着不回答,我们这才来到了中会寺。我们从大安寺出发走了将近二十里山路,都感到十分疲备,就在和尚的住房里坐下休息。坐了好久,站起来观看四周的山峰冈岭,只见两座佛塔相对着互相比试高低。于是,我们从中会寺又返回到祖越寺。
注释:¹翼日:次日。翼,通“翌”。²霁:雨停日出。³顾:回头看。⁴瞻:仰望,表示尊敬。⁵京国:指明代国都北京。⁶眺:向远处看。⁷荒徼:荒远的边境。⁸混茫:广大无边。⁹数息:多次休息。¹⁰冽:寒冷。¹¹北隅:北边。¹²股栗:两腿发颤,形容恐惧之甚。栗,通“傈”。¹³匍匐:竭力,尽力。¹⁴枰:棋盘。¹⁵弈:下棋。¹⁶挽:拉,拽。¹⁷之:这里指自己。¹⁸扶:攀附。¹⁹盘跚:同“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²⁰武:半步。²¹倚声:指依照原诗的声律节奏填词。²²和:应和。²³趺:盘腿坐。²⁴麦饼:小麦面粉做的饼。²⁵厌:通“餍”,饱足。²⁶几:将近,几乎。²⁷浮屠:亦作“浮图”,梵语译音,指佛塔。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¹秀丽,磅(páng)(bó)²盘结³,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予之劣陋,弗¹⁰¹¹传其胜,姑¹²¹³其大概如此。
译文:有个随从我们的人生了病,我们就经过那座石桥下山来,在南村的一户农家借宿。回头仰望群峰,全都像是在天上了。千山的美好景致,高大而又润泽,清秀而又瑰丽,山势磅礴无际,树木盘曲交错,不能用文字一一尽述。如果这座山处在中原地区,应当与五岳相等。然而它却地处偏僻的东部一角,名望高贵的人、四方游历之士,都很少有人来到这里。事物的道理就这样有的幸运、有的不幸,这是为什么呢?古时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子厚写过游记文章而得以名扬天下,我的文笔粗劣浅陋,不能写出千山的美妙所在,姑且摘取它的大致情况记述在这篇文章里。
注释:¹弘润:指山势高大,草木丰润。²磅礴:气势盛大的样子。³盘结:盘曲交错。⁴殚:尽。⁵中州:指中土,即中原地区。⁶物理:事物的道理。⁷柳州:今山西柳州。⁸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子子厚。他被贬柳州刺史后,曾写过介绍柳州山水的文章。⁹显:扬名。¹⁰弗:不。¹¹克:能够。¹²姑:姑且,暂且。¹³撮:摘取。

  此文是作者在被贬途中的及景记游之作。然而文中不见颓唐沮丧之气,反倒让人从中赏见了关外山水风光。文章笔墨潇洒,铺绘写景精炼老到、形象生动,每处景色都洋溢着迷人的魅力。文中时有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如“愀然”之感,“高爽清旷”之概,“危甚”之叹等,都增强了清静的感染力。作者用千山和五岳相比,惋惜千山“僻在东隅”,可能暗含寓意;接着却是说明自己写此作乃是仿柳宗元著文为柳州扬名,目的是宣传千山。

  此文在对千山及这次游历的背景作了必要的交代之后,随作者之足迹和目光,描述了千山的主要名胜,使人们具体了解了千山风光,亦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欣喜心情。它的艺术特点就在真切自然,不仅语言简朴自然,不雕饰浮华,而且思想感情朴实真切,不矫揉造作。登木梯上仙人台,两腿发抖;从仙人台下山,让人用布带拽着;游累了,饿极了,即便是吃麦饼也觉得味道香。后面虽发一些不遇的感慨,但也没有柳宗元那样愤激,却显得平和而无奈,平心希望人们能了解这僻居边荒的千山名胜。

  文章采用了全面铺叙的手法,笔势似无拘敛,但着墨并不散漫。每一处景观,都以精炼的文字,写出其独呈的异彩。还不时插进主观感受的描写,如听笳声激荡林樾,有“愀然”之感;见“诸山罗列”,有“高爽清旷”之慨;入溪穿石寻中会寺,有“危甚”之叹。虽仅稍作点染,却也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最后举五岳相比,又惋惜千山“僻在东隅”,作者无疑是暗含有对自己不遇的不平。但没有即此渲泄愤激之情,而是陡然煞住,借柳宗元著文为柳州山水扬名,申明自己写这篇游记介绍千山的本旨;这样的结尾是极富于意趣的,也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胸怀。

  文章无论是说明方位,记叙游程还是状写景物,抒发感情。都极精练简洁。作者结合记游写景,抒发情怀。如山境空寂的遗世之想。峭壁断崖的股栗之惧,赋诗饮酒的陶然之乐,读来亲切生动。篇末议论事物的幸与不幸,寄寓了作者直而被贬的身世之慨。

参考资料:
1、 蒋松源.《历代山水小品》.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66
2、 布仁图.《历代游记导读》.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230
3、 林邦钧.《历代游记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427

yóuqiānshān

chéngchōng míngdài 

    qiānshānzàiliáoyángchéngnánliùshí xiùfēngdiézhàng miángènshùbǎi dōngyǐnōutuō nánbàoliáoyáng jiéwěng shíyǒujiā hǎishènrán jiājìngdīnghài shùshùn bǐngshēnqiāngàizhōu dàochūliáoyáng nǎitóngzhì liúèryóuyān 

    chūnánmén guòzhuāng shímén diàotái tái gàitúnshùjiùzhǐ dōngběiyǒuwēnquán yíngjiéjiàn nánzhéshān shù yuè jùn shāozhīchántáng nǎidēngwàn zàishānbàn yuánxuánzhuàn yuèfēiliángér pínglánwàng tiānfēnglíngrán yīn宿 shí xúndōngshān wàngluófēng tàishí yánjiàn gāomǎnzhàng shēnbèizhī guǎng广bàn kànwàn zàixiàfāng qiányǒutíng yuēlǎn lǎntíng西érběi lóngquán shí wǎngxiāngyán luànérdōng yányǎotiǎo sēngfángbànchūyúnjiān zhàngdēngzhī 

    míngchénchǒu sēngshèzhāi nǎixíng shùxià rénjìngkōngxiāorán yǒushìzhīxiǎng dōngfēngwēixiǎn  liúèrbáiyǐnmǎn jiānshìyǒuchuījiāzhě shēngzhènlínyuè wénzhīqiǎorán yóuzhìān dōngérběi lóngquánzhì yuēèrshí dǒujué洿xiàn xuánguàishí hòuxiānxiāng shān kànshēn huāhuì ránxiù xíngshù huángtángzhōngkāi zhūshānluóliè gāoshuǎngqīngkuàng shìsānwéizuì西fēng kōngdòngtiān yuē  tōngmíngtiān  shì yǒu 

    gēngyín qíng dēngzhōngfēng zhānjīngguó yuǎntiàohuāngjiào shānhǎihùnmáng dōngyǒuluóhàndòng gāohánrén yòushù zhìshuāngjǐng zàishùxià zàiluànshíjiān quánshènliè yòushù xiānréntái qiàoduàn běidēngwàngzhī  jiànzhěérshàng yǒushípíng jiǔxiānhuányān xiānréntáixúnzhōnghuì  chuān穿shí jīngsài zhàng jìngjǐnróngshuāngzhǐ xiōng shǐ使réncónghòuwǎnzhī téng pánshānér wēishèn liúxiānzhī xiāngshù zhāishānhuāshīzèng shēngzhī zuòshíshàng lǎojìnmàibǐng zhí shízhīyàn wènxìngshì xiàoér nǎizhì ānshānxíngèrshí yīnbèi zuòsēngfáng jiǔzhī shìshāngāng liǎngxiāngxiàngzhēngsǒng nǎizhōnghuìfǎnyuè 

    cóngzhěbìng dàoshíqiáo 宿náncūnnóngjiā huíwàngzhūfēng zàitiānshàng shānzhīshèng hóngrùnxiù pángpánjié dānshù shǐ使zàizhōngzhōu dāngyuèděng zàidōng gāorén yóushìhǎnzhìyān zhīxìngxìng  liǔzhōushānshuǐhòuxiǎn zhīlièlòu chuánshèng cuōgài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山在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的地方,高高耸立的山峰和重重叠叠的山岭,绵延横亘几百里。向东面牵挽着边境屯守之处,从南面环抱着辽阳城,高峻的山岭上长满着蓊郁茂密的草木,远望山中,经常可以看到非常美好的景物,好像是海市蜃楼一般。嘉靖六年,我被谪戍守抚顺所,嘉靖十五年,调往盖州卫,经过辽阳,就同志趣相投的朋友徐、刘二位到千山游览。

从辽阳城南门出发,经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钓鱼台是屯边戍守的旧址。它的东北边有一个温泉,泉水清莹明洁,可以照见人。从这里向南转弯进山,走了几里路,到达祖越寺。这里的道路颇为险峻,在佛寺中唱经的殿堂里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向万佛阁攀登。万佛阁建在半山腰上,沿着山崖盘旋而上,跨过一座架在空中的桥梁走进阁里。我们靠着栏杆向四面眺望,天空吹着清凉的风,打算就到山上一座寺院里去过夜。这一天是四月初四日。我们顺着东面的山岭:远望海螺峰,攀附着太极石,走进一条山涧,山涧岸高不到一丈,水深大约有两丈,宽有五尺。低头再看万佛阁,它已经处在我们的下方了。前面有一座山亭,名叫一览亭。从一览亭往西北方向慢慢走去,来到了龙泉寺。下午时分,前往香岩寺,渡过一条溪水向东走,一路都是山岩和涧谷,深远而又曲折,远远望见香岩寺隐隐出现在云雾间,就拄着拐杖一口气登了上去。

第二天是初五日,寺院的僧人给我们安排了斋饭,吃过饭就上路,走累了就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四周环境空旷寂静、安适自在,使人产生超脱尘世的遐想。东面山峰高耸险峻,徐、刘两位朋友举起一大杯酒一饮而尽,那时正巧有一个吹奏胡笳的人,笳声在茂密成荫的树林里震荡,使人听了之后心里感到悲凄。从这里又前往大安寺,由东向北而行。从龙泉寺到这里,大约已经走了二十多里,一路都是陡峭的山岭、低陷的沟谷,高悬的山崖、怪异的岩石,前后相靠,一个接着一个,远望孤立的山峰、俯看深邃的峡谷,奇花异草,杂然交错如同锦绣。又走了几里路,见一条大峡谷从中间豁然展开,一座座山峰排列在两旁,峡谷里非常清爽而开阔。从我们所游过的祖越、龙泉、香岩三座寺院的方向来看,这里是最西面的一座高峰,在开阔的空谷中直耸云天。姓除的那位朋友给它取名“通明天”。这一天晚上,天好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又过了一天是初六日,雨后天晴,我们登千山的中峰,回头瞻望京都,远眺荒远的边地,山海相连浑然一体,茫然无际。东面有一个罗汉洞,洞里的寒气侵人肌骨。走走歇歇好几次,来到了双井,一眼井在大树底下,一眼井在乱石之间,井里的泉水十分清冷。又走了一阵,来到仙人台,这里有陡峭的石壁和断绝的山崖,从山崖北边角上用木梯爬上去再往下看,两腿直发抖。身体健壮的人匍匐着爬了上去,那里有一个石头的棋盘,传说有九位神仙曾在这里围坐着下棋。从仙人台走出来寻访中会寺,走过一条小溪,穿过杂乱的山石,荆棘塞满了山路,手杖都无法插下去,小路只能容下两脚的脚趾。我们就用一匹布绑在胸部,让人从后面牵拉着,援着藤条,侧着双脚,一瘸一拐地走着,非常危险。刘先生在前头走,徐先生和我两个相隔只一两步,他摘下一朵山花,作了一首诗赠给我。我也就依着他的诗韵和了一首。我们盘腿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送上了麦饼。我正好肚子很饿,吃了麦饼感到非常满足,问老人姓什么,他笑着不回答,我们这才来到了中会寺。我们从大安寺出发走了将近二十里山路,都感到十分疲备,就在和尚的住房里坐下休息。坐了好久,站起来观看四周的山峰冈岭,只见两座佛塔相对着互相比试高低。于是,我们从中会寺又返回到祖越寺。

有个随从我们的人生了病,我们就经过那座石桥下山来,在南村的一户农家借宿。回头仰望群峰,全都像是在天上了。千山的美好景致,高大而又润泽,清秀而又瑰丽,山势磅礴无际,树木盘曲交错,不能用文字一一尽述。如果这座山处在中原地区,应当与五岳相等。然而它却地处偏僻的东部一角,名望高贵的人、四方游历之士,都很少有人来到这里。事物的道理就这样有的幸运、有的不幸,这是为什么呢?古时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子厚写过游记文章而得以名扬天下,我的文笔粗劣浅陋,不能写出千山的美妙所在,姑且摘取它的大致情况记述在这篇文章里。

注释

千山:指今辽宁鞍山东南的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

辽嶂:县名,今辽宁辽嶂市。

叠:重叠。

嶂:如屏障的山峰。

绵亘:连绵不断,延伸。

引:牵引,牵挽。

瓯脱:亦作“区脱”。汉时匈奴语,为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因泛指边界。

嶻嶪:形容山高耸。

蓊郁:形容草木茂盛。

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认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海蜃:即海市蜃楼。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共45年(1522—1566)。丁亥:指嘉靖六年(1527)。

戍:谪戍。指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

抚顺:今辽宁抚顺市,明代在此设有防区。

丙申:指嘉靖十五年(1536)。

迁:指职官调动,多指升职。

盖州:今辽宁盖县,明代设有盖州卫。

同志:志趣相同者。

钓鱼台:在辽嶂南三十里。

屯戍:屯田和驻防。明代军事制度,卫、所的军士大部分屯田,以高军饷,小部分驻防。

可鉴:可当镜子照。

憩:休息。

禅堂:寺庙中唱经修行的佛殿。

飞梁:悬空架设的桥。

泠:清凉。

戊子日:指当年农历四月初四日。下文“己丑”、“庚寅”依次指初五、初六。

螺峰:即海螺峰。

深倍:承接上句“不满丈”而言,深约两丈。

广半:广约五尺。

晡时:即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

香岩:寺名。

乱溪:横渡溪水。

岩壑:山岩沟涧。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扶:拄持。

人境:尘世,人所居住的地方。

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遗世:抛弃尘世,指辞官出家。

危险:指险恶、险要之地。

浮白:愿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也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

引满:举饮满杯的酒。和“浮白”一样,都指满杯饮酒。

笳:即胡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多用作军号。

樾:道旁的林荫树。

愀然:凄楚的样子。

大安:寺名。

陡绝:高而陡峭。

洿陷:低凹下陷。这句指地势忽高忽低,忽上忽下。

后先:后边的和前边的。

杂然:混杂的样子。

隍堂中开:山壑像高大的客厅一样从中间展开。隍,无水的城壕,这里指山壑。堂,堂屋。

高爽:高大轩敞。

清旷:清朗开阔。

三寺:指前文所说的祖越寺、龙泉寺、香岩寺。

空洞:即“崆峒”,山高峻的样子。

倚天:靠着天。

翼日:次日。翼,通“翌”。

霁:雨停日出。

顾:回头看。

瞻:仰望,表示尊敬。

京国:指明代国都北京。

眺:向远处看。

荒徼:荒远的边境。

混茫:广大无边。

数息:多次休息。

冽:寒冷。

北隅:北边。

股栗:两腿发颤,形容恐惧之甚。栗,通“傈”。

匍匐:竭力,尽力。

枰:棋盘。

弈:下棋。

挽:拉,拽。

之:这里指自己。

扶:攀附。

盘跚:同“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武:半步。

倚声:指依照原诗的声律节奏填词。

和:应和。

趺:盘腿坐。

麦饼:小麦面粉做的饼。

厌:通“餍”,饱足。

几:将近,几乎。

浮屠:亦作“浮图”,梵语译音,指佛塔。

弘润:指山势高大,草木丰润。

磅礴:气势盛大的样子。

盘结:盘曲交错。

殚:尽。

中州:指中土,即中原地区。

物理:事物的道理。

柳州:今山西柳州。

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子子厚。他被贬柳州刺史后,曾写过介绍柳州山水的文章。

显:扬名。

弗:不。

克:能够。

姑:姑且,暂且。

撮:摘取。

创作背景

  作者于嘉靖十五年(1536)被贬戍守东北边地,在由抚顺所转调盖州卫的途中,顺道和友人一起游览了千山,并写下这篇游记。

参考资料:
1、 郑春山.《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卷六》.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4628
赏析

  此文是作者在被贬途中的及景记游之作。然见文中不见颓唐沮丧之气,反倒让人从中赏见了关外山水风光。文章笔墨潇洒,铺绘写景精炼老到、形象生动,每处景色都洋溢着迷人的魅力。文中时有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山“愀然”之感,“高爽清旷”之概,“危甚”之叹等,都增强了清静的感染力。作者用千山和五岳相比,惋惜千山“僻在东隅”,可能暗含寓意;接着却是说明自己写此作乃是仿柳宗元著文为柳州扬名,目的是宣传千山。

  此文在对千山及这次游历的背景作了必要的交代之后,随作者之足迹和目光,描述了千山的主要名胜,使人们具体了解了千山风光,亦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欣喜心情。它的艺术特点就在真切自然,不样语言简朴自然,不雕饰浮华,见且思想感情朴实真切,不矫揉造作。登木梯上仙人台,两腿发抖;从仙人台下山,让人用布带拽着;游累了,饿极了,即便是吃麦饼也觉得味道香。后面虽发一些不遇的感慨,但也没有柳宗元那样愤激,却显得平和见无奈,平心希望人们能了解这僻居边荒的千山名胜。

  文章采用了全面铺叙的手法,笔势似无拘敛,但着墨并不散漫。每一处景观,都以精炼的文字,写出其独呈的异彩。还不时插进主观感受的描写,山作笳声激荡林樾,有“愀然”之感;见“诸山罗列”,有“高爽清旷”之慨;入溪穿石寻中会寺,有“危甚”之叹。虽样稍作点染,却也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最后举五岳相比,又惋惜千山“僻在东隅”,作者无疑是暗含有对自己不遇的不平。但没有即此渲泄愤激之情,见是陡然煞住,借柳宗元著文为柳州山水扬名,申明自己写这篇游记介绍千山的本旨;这样的结尾是极富于意趣的,也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胸怀。

  文章无论是说明方位,记叙游程还是状写景物,抒发感情。都极精练简洁。作者结合记游写景,抒发情怀。山山境空寂的遗世之想。峭壁断崖的股栗之惧,赋诗饮酒的陶然之乐,读来亲切生动。篇末议论事物的幸与不幸,寄寓了作者直见被贬的身世之慨。

参考资料:
1、 蒋松源.《历代山水小品》.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66
2、 布仁图.《历代游记导读》.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230
3、 林邦钧.《历代游记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427
程启充

程启充

明四川嘉定州人,字以道。正德三年进士。授三原知县,入为御史。上章请革权倖子弟冒滥军功及早视朝、罢冗费等,帝不省。嘉靖间,屡言事忤旨,又为张璁、桂萼所恶。后以劾郭勋庇李福达狱,谪戍边卫。有《南溪诗话》。 ▶ 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楚水巴山¹江雨多,巴人²能唱本乡歌。
译文: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注释:¹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²巴人: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今朝北客¹思归去,回入纥(hé)²披绿罗³
译文: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注释:¹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²纥那:踏曲的和声。³绿罗:①绿色的绮罗。②比喻绿水微波。③荔枝名。川人有称荔枝为绿罗者。诗中所指解释历未能统一。三种解释者皆有,也都讲得通。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出诗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贬谪远任的愁苦。楚地巴山远离长安,虽然暂时避开政治漩涡,但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却是心仍有不甘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也许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不能不使人愁苦,伤心失意下也属正常。压在心头的大石无法移开,难以消除的寂寞和烦闷更无法排遣。江雨又来,淅沥不歇,更添伤情。

  “巴人能唱本乡歌。”于此伤情怀思之下巴人乡歌又传入耳。“歌者那知听者愁,一声一叹总牵情。”巴人歌唱本属常有之事,诗人却将其平常事入诗中,可见诗人自己心绪却是常常不平静的。自然不是只因耳听巴人歌声才起的不平静,人总是会因某事而及他情。这是再自然正常不过的了。本来由江雨多引起的伤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闻歌思归,自然引出下两句:“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长安,不算是自己的归处,多次的贬谪打击,他怕是早已对政治不怀希望了,长安那里只是自己的伤心地而已。至于诗人想归何处,可以从诗句中推测。《纥那》当是诗人家乡的乡歌。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想必是欢迎自己归来的一朝离乡,飘零天涯。也只有那里才不排拒自己。因有这样的想法,窗外的绿水微波渐渐幻成故乡人身上迎风而舞迎己归来的绿色绮罗,耳边听闻的《纥那》节拍又显得那样的清晰明了。

  组诗歌词的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样,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zhúzhīèrshǒu ·èr

liú tángdài 

chǔshuǐshānjiāngduō rénnéngchàngběnxiāng 
jīnzhāoběiguī huí绿luó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首联叙事,言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帝子”,指岐王。“丹凤阙”,泛指帝京宫室。“天书”,天子诏命。“翠微宫”,非实指终南山之翠微宫,而是以“翠微”为形容语,直称九成宫。山气青苍叫“翠微”,九成宫建在山上,以此相称,便微透一股青翠幽静之气,既与题目的避暑相切,又开启下文的铺开描写,有曲径通幽之妙。

  颔联,颈联集中写九成宫消暑胜地的景致。白云绕窗,并从户牖的缝罅中偷袭入来,沾惹衣上;卷起帘翠,刘镜理妆,山泉的投影即在镜中,则窒面悬瀑可知。瀑水投下峡谷,谷在林封树掩之中,透过密林,传来欢声笑语般的哗哗水声;而重重房室都在岩问绿荫之中。四句把“翠微”二字具体形象化,写出一个云拥雾绕、树抱水环的胜境,这还不是如登仙界吗?尾联即顺此以夸耀收结。仙境也未必胜过此地,不必学王子晋成仙了。“吹笙”,用王子晋的典故。《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风鸣.游伊洛之间,被浮丘公接上嵩山。这个典故选择甚妙。恰合“帝子”岐王的身份。

参考资料:
1、 本社.唐五代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27页

chìjièwángjiǔchénggōngshǔyīngjiào--wángwéi

ziyuǎndānfèngquētiānshūyáojiècuìwēigōng

chuāngyúnshēngshàngjuǎnmànshānquánjìngzhōng

línxiàshuǐshēngxuānxiàoyánjiānshùyǐnfánglóng

xiānjiāwèinéngshèngshìchuīshēngxiàngkōng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做冷欺花¹,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²,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³、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pǔ)。最妨它、佳约风流,钿(diàn)不到杜陵路。
译文: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注释:¹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²冥迷:迷蒙。³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⁴西园:泛指园林。⁵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⁶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cháo)晚急,难寻官渡(dù)¹。隐约遥峰,和泪谢娘²眉妩(wǔ)。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译文: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新绿遍生,花儿却受到摧残,脱离枝叶,带着愁意,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注释:¹官渡:公用的渡船。²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史达祖工于描摹景物,以咏物词见长。这首咏春雨的《绮罗香》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一。

  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倾向。一种是:并不对所咏之物进行细致、逼真的描摩,有时甚至根本不对“物”的形貌加以刻画,而是竭力写出所咏之物的“品格”,借物的“品格”来表现作者的人格、精神。比如姜夔的《卜算子》:“月上海云沉,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此词系咏梅花,但对梅的色香、形貌,词人全然没有着笔,而是以明月、海鸥、竹等高洁之物作为背景,侧面衬托西泠的一棵梅树,暗示此梅之“孤”与“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性情人格。这种遗去形貌、专取品格的写作倾向,虽有助于深化作品的意蕴,但由于其艺术表现的中心是物的品格,而非具体的形貌,因此难以给读者具体、鲜明、生动的感受。王国维说读这类作品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道着了这类作品的弱点。

  咏物词写作的另一种倾向,重物象形貌的刻画,在力求形似的同时兼求神似。通过对所咏之物细腻、准确的描绘,努力造成一种逼真、生动的画面,并由此传达作者的情感。史达祖此词即是如此。

  上片一下笔,词人就创设了一种烟雨迷离昏沉的境界。濛濛春雨,带来寒意,使性喜温暖的花儿受到摧残,凄迷的雾气笼罩柳树,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仿佛是春雨偷偷促使而成。“做冷欺花”,给人以触觉上的感受;“将烟困柳”,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更是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春雨那沙沙的步履声。起笔三句,不同凡响,摄住了春雨之魂,使纸面上的绵绵春雨,变成可感可触、可见可闻的对象。

  接下来的“尽日”两句,进一步描写春雨的特有面貌。上句是说春雨极细极密,一片迷糊,满布空间,着重刻画的是春雨的静态;下句说春雨忽起忽止,下下停停,总下个没完,重点表现的是雨的动态。动静结合,使春雨形象更为鲜明、具体地呈现读者面前。同时,又用一“愁”字,点染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以上五句,作者紧扣春雨特征加以摹写已到尽态极妍的地步。进一步刻画,已难措笔,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写了燕子、蝴蝶的行动。春雨沾湿蝶翅,影响它展翅飞行,故云蝶惊。春雨润湿泥土,便于燕子衔泥筑巢,故云燕喜。迷漾灰黯的春雨图经紫燕素蝶点缀,色彩有所改观,呈现一种凄丽的境界。燕、蝶的作用不仅侧面衬托春雨,扩大了词境,而且,蝶惊燕喜的气氛还反衬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

  “最妨它”两句,写春雨对自己约会的影响。“佳约风流”,指男女约会。钿车,以金为饰的华丽车子。杜陵,在长安附近,汉宣帝陵墓所在地,附近多富贵人家,这里借指与情人约会之地。春雨连绵,道路泥泞,心爱之人所乘之钿车受阻,约会之事也就成为泡影了。

  这两句因咏物而融入闺情。“佳约”的一方,或是作者自己。雨妨佳约,钿车难至,怀人不见,愁情可知。这两句,遥应前面“愁”字。作者融一片愁情于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现作者怀人不见之情,情景两者融洽无间,堪称绝妙。

  下片,作者继续把咏雨和抒情结合一起。上片重在描写春雨而兼寓愁绪,下片则主要抒发怀人之情而仍关合雨意。

  前三句写天色渐晚,潮随雨涨,江水汹涌,作者站在江边,极目远望,但见烟波迷茫,渺无边际,官方所设之渡口(官渡)隐没于烟雨之中,难以寻觅。“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化用唐朝韦应物七绝名作《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而自成意境。韦诗通过雨天潮急,野渡无人,小舟自横的景色描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趣。史词则承“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两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表现了他的愁绪:陆路不通,则觅水道,官渡亦不见,则其愁转浓,可以想见。写来曲折细致、笔法多变。官渡既不见,映入眼中的,只是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座山峰。 “和泪谢娘眉妩”一句,妙笔突起。谢娘本是唐时歌妓,这里借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眉妩,指女子眉毛妩媚。此句写物拟人,含蕴极深。其一,生动地写出了烟雨迷漾之中的山峰形态;其二,将远山比作谢娘(自己之情人),可见作者因“雨妨佳约”,心头情丝缭绕,排遣不去。其三,写谢娘含泪,又是作者悬想对方因思念自己而伤心落泪,这种由“对面入笔”的写法,更翻进一层显示出作者相思之深切。这与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及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诗句写法机杼略同而层折更多、更深,的确是极为难得的佳句。

  春雨绵绵,怀人不见,伤如之何?“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两句承上进一步写词人之愁。春雨磁润,新绿遍生,花儿却受到摧残,脱离枝叶,带着愁意,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言下之意,春雨隔人,除了相思,别无他法。犹如春雨摧残下的花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将愁去”。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其愁思之深长,读来真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

  最后两句以回想从前之事作结,依然不离雨景。“记当日门掩梨花”,化用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则脱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对”诗句。两句回忆往事:也是这样的春日,雨打梨花,院门深闭,自己和心爱的女子欢聚一起,剪着灯花促膝夜语。史词两句的意境,却是作者已经经历过的,是回忆的产物。作者化用前人诗词,灵活通脱,不仅不离咏雨及思人的本旨,而且还借此更为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心情。李商隐之诗本系悬想,是想象将来欢聚,而史达祖却用以忆昔,伤叹欢聚长叙已成往事,眼前他只是孤身一人,怅对沉沉大江,绵绵春雨。经过如此组合化用,形成新的境界,和全词所要传达的情绪契合无间,浑然一体。这样用事,达到古人所谓“浑化无迹”的地步。

  综观全词,构思措辞都很工巧,没有一字说出“雨”字,却句句不离春雨。同时,全词发抒愁情,写得婉转层折,情致深厚。张炎认为此词好在; “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811-1813页

luóxiāng ·yǒngchūn

shǐ sòngdài 

zuòlěnghuā jiāngyānkùnliǔ qiāntōucuīchūn jìnmíng chóufēihuánzhù jīngfěnzhòng dié宿西yuán rùn yànguīnán zuìfáng jiāyuēfēngliú diànchēdàolíng 
chénchénjiāngshàngwàng háibèichūncháowǎn nánxúnguān yǐnyuēyáofēng lèixièniángméi línduànàn xīn绿shēngshí shìluòhóng dàichóuliúchù dāng ményǎnhuā jiǎndēngshēn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¹不及美人妆,水殿²风来珠翠³香。
译文:芙蓉虽美但比不上美人的装扮,帝王的游船被风吹过飘来阵阵女子香。
注释:¹芙蓉:芙蓉花。²水殿:意为临水的殿堂或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³珠翠:表示珍珠和翡翠,也可表示盛装女子或蚌和翠鸟。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谁分含啼掩秋扇¹,空悬²明月待君王。
译文:谁料如今却只能含悲饮泣,终日以团扇掩面,夜夜站在皎洁词月光下,等待君王的恩宠。
注释:¹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或指秋日团扇。²空悬:悬在空中。

西gōngqiūyuàn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róngměirénzhuāng shuǐdiàn殿fēngláizhūcuìxiāng 
shuífēnhányǎnqiūshàn kōngxuánmíngyuèdàijūnwáng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暮景¹萧萧²雨霁(jì)³。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liàn)(yàn)无际。冷浸书帷(wéi)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qì)
译文: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注释:¹暮景:傍晚的景色。²萧萧:萧条,寂静。³雨霁:雨过天晴。⁴月华:月光。⁵金波:本谓月光,月光浮动若金之波流,借指月亮。⁶银汉:银河。⁷潋细:水波荡漾的样子。此指星光月光交相辉映。⁸书帷:书斋中的帷帐,代指书斋。⁹轩砌:屋前台阶。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素光¹遥指。因念翠蛾²,杳(yǎo)³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mèi)。渐晓雕阑独倚。
译文: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注释:¹素光:月光。²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³杳隔:远隔。⁴音尘:音信,消息。⁵凝睇:凝望,注视。⁶厌厌:无精打采。⁷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上片先写夜景。“暮景萧萧雨霁”两句写玉宇在暮雨初霁之后的恬静、幽美和辽阔。“云淡天高”让人体味出阔大,而只有在静境中才会感觉到“风细’。前句的“萧萧雨霁”作为时间背景也烘托了后句的环境氛围。正是“萧萧”雨声之止才让人更鲜明地体察到“云淡天高风细”之景。下面三句紧承“暮景”二字,着力描写月色,“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细无际”。夜空中,明月与银河交相辉映,波光闪闪,在这如水的月色中,天地如同浸入水中的玻璃世界。“月华”、“银汉”原本既是博大又壮丽的自然意象,词人在这里更以“潋细无际”四字来有意识地突出它们的浩瀚与无限。柳永是善于描写月色的,像流传千古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融情入景,在一弯残月中寄托了万种离情;而《倾杯乐·皓月初圆》一词又在“皓月初圆,暮云离散,分明月色如晴昼”中写尽了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这首词则以如水的月光多方烘托词人的怀人之情。接下来,“冷浸书帷梦断”三句写词人因冷气侵入房中而从梦中醒来,披衣来到台阶上。这三句远承“风细”二字,由自然景物写及人的认为方式,以“冷浸书帷”来体现“风细”,并修饰“梦断”,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词人因难耐月夜的清冷之气,而从梦中醒来,其实不然,下面一句“披衣重起”的“重”字暗示了其中端倪。“重”是又一次,再次的意思,说明词人在这一夜中已不是第一次“梦断”而起。那么,词人为何一次次地从梦中醒来?不停打断他梦境的又是什么?

  过片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29-131
2、 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22-323

jiārénzuì··jǐngxiāoxiāo--liǔyǒng

jǐngxiāoxiāoyúndàntiāngāofēngzhèngyuèhuáshuǐjīnyínhànliànyànlěngjìnshūwéimèngduànquèzhònglínxuān

guāngyáozhǐyīnniàncuìéyǎoyīnchénchùxiāngwàngtóngqiānjǐnníngyànyànmèijiànxiǎodiāol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