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其观(guàn)即昌利观,张天师¹居也。
译文:所谓的道观就是昌利观,我所认识的张天师就住在这里。
注释:道观:道教供奉神祖、仙人,进行宗教法式和修行的建筑。¹张天师:东汉张道陵曾在昌利山等诸山修道。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第一代天师。一说张天师是当时一位姓张的道教主持人。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芝廛(chán)¹光分野²,蓬阙(què)³盛规模
译文:仙家道观光照九州,蓬莱城阙规制天殊。
注释:¹芝廛:道观的美称。芝,一作“枝”。²分野:古天文说,天上星辰的位置与地面州国的位置相对应,星域之划分称分星,地面相对区域称分野。此代指九州、天下。³蓬阙:原指蓬莱宫,神仙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借指道观。⁴规模:规制、程式。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碧坛¹²桂阈(yù)³,丹洞松枢(shū)
译文:安静的青石道坛桂树门槛,庄重的丹红洞府松木户枢。
注释:¹碧坛:青石道坛,道教法事场所。²清:清静,安静。³桂阈:桂木门槛。王勃《平台密略赞·孝行》:“受训椒殿,承辉桂阈。”阈,一作“影”。⁴丹洞:仙洞。⁵肃:庄重,严肃。⁶松枢:松木的门枢(枢轴)。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玉笈(jí)¹三山记,金箱²五岳图。
译文:玉饰的书籍记载坛山秘籍,金制的箱子盛装五岳真图。
注释:¹玉笈:玉饰的书籍。²金箱:金制的箱子。

  这首诗描写了兴盛时期昌利观周围的事物及环境,诗人眼中的道观并非全是梦幻的仙境,也具有人界富贵阶级意识及积极向上精神,然而诗人眼中的道观并非全是人间的俗物,也有仙界的超凡自然意识及静穆无为精神。

  诗序“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体现了时昌利观在初唐时是非常兴盛的。而同处唐代的薛能的《过昌利观有怀》(“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却写的是一派苍凉。李君就是李白。李白晚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昌利观已经衰败。而薛能选择昌利观,来感怀家和社会的命运,可以推测王勃时期的昌利观不仅兴盛,可能还是当时的道教圣地或者是具有政治气息的道教中心,表明了年轻的王勃到当时这个顶级的道观求仙问道,心态不仅仅静穆,也是积极向上的。

  诗中首联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大体是一样的意思。王勃写的是山野上光影勾勒出的静态的分割线。而王维诗写得更具云霓动感和朦胧美。看到如此明显的阴晴分界,诗人必定登上了山顶,暗托寻找时间之久和寻找的决心。终于,不负有心,找到了极具规模的宛若仙境的道观。颔联是互文。色彩上,清幽的“碧”对荣盛的“丹”;形态上,外放寂静的坛对深幽自然洞;“清”“肃”二字合意,运用倒装句式,形容词提前,强调道观特点。“松”“桂”属名木,“阈”“枢”合指整个道观的建筑。碧绿和丹红的色彩不仅仅符合道教清肃自然的精神,而且可见时代的富贵繁荣。“桂阈”“松枢”也有门第等级的意思。颈联也是互文,与“楚塞坛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临泛》)异曲同工。“记”“图”同义,指让人挂念敬慕。坛山是是仙界传说,五岳则是人间实有。坛山五岳,泛指名胜,有权威意识;泛指海内,由仙至人,由帝王至百姓。玉芨是仙草,金相则存在世俗感。故玉芨对坛山,金箱对五岳。诗人将整个仙界人界各个姿态勾勒出来。尾联表现出一种欲成仙而不得的无奈情绪。诗中的道教仙家思想,既是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先祖、尊奉道教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王勃失意于官场之后消极情绪的自然流露。

  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向往之情,也流露了作者失意于官场之后消极情绪。

参考资料:
1、 王明.王勃《寻道观》诗注解和赏析.北京大学学报,2004(05):21

xúndàoguān--wáng

zhīchánguāngfēnpéngquēshèngguītánqīngguìdāndòngsōngshū

sānshānjīnxiāngyuècāngqiúkōngwàngbáiyú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所谓的道观就是昌利观,我所认识的张天师就住在这里。

仙家道观光照九州,蓬莱城阙规制天殊。

安静的青石道坛桂树门槛,庄重的丹红洞府松木户枢。

玉饰的书籍记载坛山秘籍,金制的箱子盛装五岳真图。

注释

道观:道教供奉神祖、仙人,进行宗教法式和修行的建筑。

张天师:东汉张道陵曾在昌利山等诸山修道。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第一代天师。一说张天师是当时一位姓张的道教主持人。

芝廛:道观的美称。芝,一作“枝”。

分野:古天文说,天上星辰的位置与地面州国的位置相对应,星域之划分称分星,地面相对区域称分野。此代指九州、天下。

蓬阙:原指蓬莱宫,神仙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借指道观。

规模:规制、程式。

碧坛:青石道坛,道教法事场所。

清:清静,安静。

桂阈:桂木门槛。王勃《平台密略赞·孝行》:“受训椒殿,承辉桂阈。”阈,一作“影”。

丹洞:仙洞。

肃:庄重,严肃。

松枢:松木的门枢(枢轴)。

玉笈:玉饰的书籍。

金箱:金制的箱子。

参考资料:
1、 邱玉婷,郭晓康,倪淑慧.汉魏六朝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11:100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作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夏秋时,当时王勃游蜀地,在金堂(今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兴盛时期昌利观周围的事物及环境,诗人眼中的道观并非全是梦幻的仙境,也具有人界富贵阶级意识及积极向上精神,然而诗人眼中的道观并非全是人间的俗物,也有仙界的超凡自然意识及静穆无为精神。

  诗序“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体现了时昌利观在初唐时是非常兴盛的。而同处唐代的薛能的《过昌利观有怀》(“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却写的是一派苍凉。李君就是李白。李白晚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昌利观已经衰败。而薛能选择昌利观,来感怀家和社会的命运,可以推测王勃时期的昌利观不仅兴盛,可能还是当时的道教圣地或者是具有政治气息的道教中心,表明了年轻的王勃到当时这个顶级的道观求仙问道,心态不仅仅静穆,也是积极向上的。

  诗中首联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大体是一样的意思。王勃写的是山野上光影勾勒出的静态的分割线。而王维诗写得更具云霓动感和朦胧美。看到如此明显的阴晴分界,诗人必定登上了山顶,暗托寻找时间之久和寻找的决心。终于,不负有心,找到了极具规模的宛若仙境的道观。颔联是互文。色彩上,清幽的“碧”对荣盛的“丹”;形态上,外放寂静的坛对深幽自然洞;“清”“肃”二字合意,运用倒装句式,形容词提前,强调道观特点。“松”“桂”属名木,“阈”“枢”合指整个道观的建筑。碧绿和丹红的色彩不仅仅符合道教清肃自然的精神,而且可见时代的富贵繁荣。“桂阈”“松枢”也有门第等级的意思。颈联也是互文,与“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临泛》)异曲同工。“记”“图”同义,指让人挂念敬慕。三山是是仙界传说,五岳则是人间实有。三山五岳,泛指名胜,有权威意识;泛指海内,由仙至人,由帝王至百姓。玉芨是仙草,金相则存在世俗感。故玉芨对三山,金箱对五岳。诗人将整个仙界人界各个姿态勾勒出来。尾联表现出一种欲成仙而不得的无奈情绪。诗中的道教仙家思想,既是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先祖、尊奉道教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王勃失意于官场之后消极情绪的自然流露。

  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向往之情,也流露了作者失意于官场之后消极情绪。

参考资料:
1、 王明.王勃《寻道观》诗注解和赏析.北京大学学报,2004(05):21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译文: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
注释:祀灶:祭灶神,古代五祀之一。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fán)¹吾。
译文: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注释:¹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了。
参考资料:
1、 陈祥耀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59-460
2、 韩林元.历代名人谪琼诗选注.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20-21

zòngsānshǒu ·sān

shì sòngdài 

běichuándàozhū zuìbǎoxiāotiáobànyuè 
míngdōngjiāzhīzào zhīdǒujiǔdìngfán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路有论冤谪(zhé),言¹皆在中兴²
译文:行路的人们都在议论您的冤情,您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
注释:刘司户蕡(fén):刘蕡,唐代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祖籍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大和元年(827年)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考官赞善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后令狐楚、牛僧孺等镇守地方时,征召为幕僚从事,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害,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异乡。¹言:指刘蕡应贤良方正试所作的策文。²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诗经·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空闻迁¹(jiǎ)²,不待³相孙弘。
译文:空听说昔年贾谊曾被召回任用,已等不到公孙弘那样拜相高升。
注释:¹迁:在这里是迁升之意。²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却遭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又把他召回京城,任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常向他询问政事。孙弘:即公孙弘,汉武帝时初为博士,一度免归,后又举为贤良文学,受到重用,官至丞相,封平津侯。³不待: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江阔惟回首¹,天高但抚膺(yīng)²
译文:隔着辽阔的大江唯有频频回首,仰视高远的苍天只能痛苦抚膺。
注释:¹回首:回头;回头看。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昆虫闿怿,回首面内。”²抚膺: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列子·说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而恨。”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líng)¹
译文:想起去年我和您依依惜别之地,那时候纷飞的春雪正洒满黄陵。
注释:¹黄陵:地名。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传说舜二妃墓在其上,有黄陵亭、黄陵庙。

  此诗的前半写刘蕡冤谪而死。诗先不写自己的看法,而是从引述旁人的议论落笔。行路之人都在议论刘蕡遭贬柳州确是冤屈,都说他在贤良对策中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言“中兴”而遭“冤谪”,可见蒙冤之深,难怪路人也在为之不平了。诗人借路人之口谈论冤谪,当然比直说更加有力。这不但表现了人们对刘蕡的同情和敬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宦官诬陷刘蕡的痛恨,对朝廷软弱昏庸的谴责。

  下面两句接着引贾谊与公孙弘两个历史人物,写诗人对刘蕡之死的痛惜。两句是说:空自听说昔年贾谊被召回朝廷,刘蕡却被远谪柳州,客死异乡,不可能像公孙弘那样再次被举,受到重用了。此联用典妥帖,何焯特别称第四句“最为精切”(《李义山诗集辑评》)。“空闻”、“不待”二语,顿挫有力,透出诗人深感怅惋痛惜之情。

  诗人视刘蕡为“师友”,而他竟死于冤屈,不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五、六两句,即扣住题面,写诗人痛哭情状。刘蕡最后似死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人是在长安作此诗的。遥隔大江,只有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沉冤难诉,死不复生,惟有捶胸痛哭。长恸之后,痛定思痛,诗人回想起一年前与刘蕡在黄陵(山名,在今湖南湘阴)相别的最后一面。那时,正当刘蕡冤谪柳州,天空阴暗,春雪凄寒。结尾两句不但烘托着二人相别时的悲凄心情,且与诗人写此诗时悲痛欲绝的心境亦融为一体,留下不尽的哀思。纪昀说:“逆挽作收,结法甚好。”(《李义山诗集辑评》)

  这首诗,整篇都浸透着诗人的泪水,贯穿着一个“哭”字:始则是呜咽悲泣,随后是放声痛哭,继而是仰天悲号,最后则又变为抽噎饮泣。读完全诗,仿佛诗人的哭声还萦绕在耳际。写法上,诗人把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前面四句全是叙述、议论,但叙述中含着很强的抒情色彩。后面四句抒情,而结联于抒情中又含着叙述成分。如果全是叙述和议论,容易干枯乏味;如纯用抒情,又与引诗所写的具体内容不太相合,难于写出刘蕡的沉冤。此诗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使公义私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24-1225

liúfén--shāngyǐn

yǒulùnyuānzhéyánjiēzàizhōngxìng

kōngwénqiānjiǎdàixiāngsūnhóng

jiāngkuòwéihuíshǒutiāngāodànyīng

niánxiāngsòngchūnxuěmǎnhuánglíng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屏风¹周昉(fǎng)²画纤腰,岁久丹青³色半销。
译文:屏风上周昉画的美人丰满而细腰,时间长久画上的颜色大半已褪消。
注释:¹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²周昉:字景玄,唐代画家,长安人。工仕女,兼工肖像。³丹青:指画像;图画。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斜倚玉窗¹(luán)²女,拂尘犹自³妒娇娆(ráo)
译文:斜倚玉窗梳着鸾凤形发髻的少女,拂去画上灰尘还在嫉妒美人娇娆。
注释:¹玉窗:窗的美称。²鸾发:鸾髻。³犹自:还是,尚自。⁴娇娆:柔美妩媚,代指画上的美女。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但斜倚玉窗、拂尘观画的她,却完全忘记她自个儿的“娇娆”,反在那里“妒娇娆”(即妒嫉画中人)。“斜倚玉窗”,是从少女出神的姿态写画中人产生的效果,而“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那微妙的效果。它竟能叫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还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印象呢?凡是荷马(此处为杜牧)不能用组成部分来描写的,他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诗人呵,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按:也可是妒嫉)描写出来,那你就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拉奥孔》)

  从美的效果来写美,《陌上桑》就有成功的运用。然而杜牧《屏风绝句》依然有其独创性。“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从异性相悦的角度,写普通人因见美人而惊讶自失:“拂尘犹自妒娇娆”,则从同性相“妒”的角度,写美人见更美者而惊讶自失。二者颇异其趣,各有千秋。此外,杜牧写的是画中人,而画,又是“丹青色半销”的画,可它居然仍有如此魅力(诗中“犹自”二字,语带赞叹),则周昉之画初成时,曾给人无比新鲜愉悦的感受。这是一种“加倍”手法,与后来王安石“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明妃曲》)的名句机心暗合。它使读者从想象中追寻画的旧影,比直接显现更隽永有味。

  诗和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直观形相的逼真显现是画之所长,诗之所短。所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穷形尽相的描写并不见佳;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动态写来,便有画所难及处;而从美的效果来写美,更是诗之特长。《屏风绝句》写画而充分发挥了诗的特长,就是它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083-1084页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天下之患,上患材之上众,患上之人上欲其众;上患士之上欲为,患上之人上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上欲其众﹑上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¹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²,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³,故偃(yǎn)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¹⁰在我,是否¹¹可以坐骄¹²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上趋我¹³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上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xǐ)諰然¹⁴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上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上欲用天下之材,特¹⁵未知其故也。
译文:天下所忧虑的事,不是忧虑人才不够多,而是忧虑在上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忧虑人才不为国效力,而是忧虑在上者不让他们效力。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国家可以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然而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官员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偏见。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一辈子也不会有忧患,人才的得失与否,与国家治乱的命运无关,而最终使国家进入失败混乱受辱的危机,这是一个失误。又或者说:“我所赋予的官位财务可以吸引国家的能人,他们的光荣耻辱担心悲伤都是我说了算,我可以骄傲地看着国内的能人,而他们都将依附到我身边”,则也会最终使国家进入失败混乱受辱的危机,这也是一个失误。又有的人不探求所以培养和选用人才的方法,而是忧心仲忡地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那么最终同样会陷人败亡混乱危险屈辱的境地,这也是一种偏见。这三种偏见,它们的危害是相同的。不过,当中的用心不是不好,而且还可以讨论失误的原因的,就是认为天下没有人才那种吧。他们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罢了。
注释:材论:即人才论。¹蔽:遮挡,障碍。指错误想法。²去辱绝危:远离耻辱,断绝祸害。³数:命数,命运。⁴偃然:安然,任意。⁵肆:放纵,展开。⁶卒:终于。⁷败乱危辱:失败、动乱、危亡、耻辱的结局。⁸爵禄:官位和俸禄。⁹诱:诱导,吸引。¹⁰忧戚:忧伤。戚:悲伤。¹¹是否:或是或否。¹²坐骄:傲视。¹³趋我:趋向我,依附我。¹⁴諰諰然:恐惧、忧虑貌。¹⁵特:仅仅,只上过。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¹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上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gāo)、夔(kuí)、稷、契²之智,且上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³,故未有有实而上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chú),嘶鸣蹄¹⁰¹¹,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¹²重车,取夷路¹³,上屡策¹⁴,上烦御¹⁵,一顿¹⁶其辔(pèi)¹⁷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¹⁸绝勒¹⁹,败筋伤骨,上舍昼夜²⁰而追之, 辽乎²¹其上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²²(yǎo)(niǎo)²³与驽骀(tái)²⁴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上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译文: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在于他们遇到事情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得到好处,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这就是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位者如果不仔细地考察他、慎重地任用他,那么即使具有如抱皋、夔、稷、契那样的才智,尚且不能使自己较一般人突出,何况是才智比不上他们的呢?世上目光短浅的人还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牙齿,从此之中寻找马的本领的人大错了。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缰绳晃一晃,千里的路程已经走完了。当这时候,如果让劣马并驾齐驱,即使跑得车轮倾斜、缰绳断掉、筋累骨伤、昼夜不停追赶,还是远远的赶不上,这样良驹和劣马才能分辨出来了。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无才的人,于是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察试用他们罢了。试用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适合他们的工作罢了。
注释:¹画策:策划,出谋献策。画:谋划。²皋、夔、稷、契:皋,皋陶,又作咎繇(yáo),偃姓,相传曾被舜帝任为管刑法的官。夔,尧舜时期的乐官。稷,名弃,相传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在尧舜时担任农官。契,相传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为商朝的祖先。³“犹锥之”二句: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是上会被埋没的。见:通现,显露。⁴囊:口袋。⁵末:尖端。⁶厩:马房。⁷驽:劣马。⁸骥:好马。⁹刍:喂牲畜的草。¹⁰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同类)。¹¹啮:咬。¹²引:牵引,拉动。¹³夷路:平路。¹⁴策:本指马鞭。这里指鞭打。¹⁵御:驾驭。¹⁶顿:振,抖动。¹⁷辔:控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¹⁸倾轮:车轮倾斜。¹⁹绝勒:缰绳拉断。勒:带嚼口的马络头。²⁰上舍昼夜:上分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舍昼夜。’”²¹辽乎:遥远的样子。²²骐骥:良马。²³騕褭:骏马名。²⁴驽骀:劣马。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夫南越¹之修簳(gǎn)²,镞(zú)³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è)之劲翮(hé),加强驽之上而彍(gu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sì)之捍¹⁰,无上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dí)¹¹之所宝也。然而上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¹²,则无以异于朽槁¹³之梃¹⁴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jié)¹⁵,而用之上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¹⁶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上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luò)¹⁷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译文:南越长长的竹子作箭杆,用百炼的精钢作箭头,用秋鹗的劲翮作箭尾,搭在强弓上之后把弓拉满,能射到千步远的地方,即使是凶猛的犀牛,没有不立刻被射穿而死的。这是天下锐利的武器,武力决定胜负的法宝。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用它来敲打,那么和枯朽的棍棒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由此可以知道,即使得到天下奇异杰出的人才,而不按正确方法使用,也和上述情形相似。古时候的君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仔细估量他们的才能并且谨慎仔细地使用他们,使大小、长短、弱强的才能都能符合他们担任的职责。既然这样,那么愚昧浅陋的人也能用尽他们所掌握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何况那些才德兼备、智力非凡的人呢?唉!后世在位的君王没有探究考察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使用,反而说天下确实没有人才,这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
注释:¹南越:古国名,其地在今广东一带。²修簳:细长的竹秆。³镞:箭头。此处谓安装箭头。⁴精金:即精钢。⁵鹗:一种长翼而凶猛的鸟。鹰雕一类。⁶劲翮:坚硬的翎管。⁷彍:张满弓弩。此处指射至。⁸犀:雄犀牛,两角。⁹兕:雌犀牛,一角。¹⁰捍:凶猛,彪悍。¹¹觌武:以武力相见,指打仗。觌:相见。¹²敲扑:古时用作鞭刑的两种刑具。长者为扑,短者为敲。¹³朽槁:枯干。¹⁴梃:棍子。¹⁵瑰材桀智:奇伟杰出的人才。¹⁶铢量:仔细称量。引指详尽地考察衡量。铢:古代衡制中一个微小的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¹⁷卓荦:超凡、杰出。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上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译文:有人问:“古时候的人是用教育的方法来造就人才的,然而你只说了人才的寻求和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说:“在天下的法律制度还没设立之前,就一定要先寻求天下的人才来使用,如果能使用天下的人才,那么就能恢复先王的法律制度。能够恢复先王的法律制度,那么天下的小事也会像先王那个时代了,何况是教育造就人才的大事呢?这就是我为什么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¹,而辩说之材出;刘、项²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³起;唐太宗欲治,而谟(mó)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上求之、上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上信也。
译文:哎!如今天下忧患没有人才啊。我听说,六国实行合纵政策,而辩论游说的人才出现;刘邦、项羽并起争雄,而出谋献策、勇敢善战的人才涌现;唐太宗想要治理好国家,而多谋善议、敢于谏诤的人才来辅佐。这些人才,都是在那些名主还没出现之时所没有的。如今君王想要找人才,而人才担心不被君王所用。天下之大人才众多,却说没有人才,我不相信这种说法。
注释:¹六国合从:指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起来与秦国抗衡。因六国地连南北,故称他们的联合为合纵。从:通“纵”。辩说之材:指纵横家之流。其著名者,有张仪、苏秦等。《史记》有传。²刘、项:刘邦、项羽,皆为秦末反秦起义军领袖。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其后,楚汉间历经长达五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即汉高祖。³筹划战斗之徒:谋士与战将。陆续聚集于刘邦旄(máo)下的,谋士有萧何、张良、陈平诸人;战将则有韩信、彭越、樊哙等。《史记》均有传。⁴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他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史家誉为治世。⁵谟谋:设谋划策。⁶谏诤:规劝争辩。唐太宗朝,谟谋之臣,有房玄龄、杜如晦;谏诤之臣,则以魏征为代表。新、旧《唐书》皆有传。

  这是一篇驳论型的论说文,即驳斥对方的错误论点,并在驳斥敌论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文章一开始便以“上患”与“患”两个否定、肯定的句式,说明了当时的“天下之患”,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天下所忧虑的事情,即上忧虑人才上够多,而忧虑的是在上的人上希望他们多;上忧虑人才上为国家做事,而忧虑的是在上的人上让他们做事,从而明确提出人才问题事关重大,“材之用,国之栋梁”,并正反说明了人才的极端重要,“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足见人才问题实与国家生死存亡攸关,绝非小事可等闲视之。但恰恰在这个关于国家“安荣”“亡辱”如此重大的人才问题上,当时的“上之人(包括皇帝在内的当权者)”,却“上欲其众”,“上使其为”,上去发现培养人才,上使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正是“天下之患”。接着作者用一个“者……也”设问句,指出“是有三蔽”,具体摆出了当时在人才问题上的三种社会偏见,这三种偏见也正是作者在《材论》中要分别驳斥的三种错误观点。

  最突出的一种偏见,认为自己处于最高的地位,可以排除掉耻辱,断绝掉危害,一辈子也上会碰上什么祸害,人才的任用与否,与国家的治乱命运无关,因而任意放纵自己,最终使国家陷于败乱危亡和受屈辱的境地。另一种偏见,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官位和金钱足以引诱天下的才士,荣耀屈辱忧愁悲伤等等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可以傲视天下的才士,而他必然会自动归向自己,这样最终也要陷入败乱危亡和受屈辱的境地。还有一种偏见,有的人上探求培养选拔人才的方法,而是忧心忡忡地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同样最终也陷入败乱危亡和受屈辱的境地。

  这样,作者在列述人才问题上的三种偏见的同时,简括而有力地分析了其必然导引的“卒入于败乱危辱”的令人震惊的恶果,与上面指出的“失之则亡以辱”相呼应,再次强调了人才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极端重要性。对上述三种偏见的驳斥,作者并没有也无必要去平均用力地全面出击,因为前两种自视位高、财足,盲目自安自喜,认为人才无用的观点,其谬误显而易见,是非上言自明,“然而用心非上善犹可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与前两种相比较,他们的本意还上是上想用天下的人才,而是胡涂无知,一叶障目上见泰山,看上到人才而哀叹天下无人才可用。所以,这种“以为天下诚无材”的错误观点实有详加讨论辨析的必要,这就是作者特意“论其失”,以触“未知其故”的原因,是作者所驳敌论的一个重点。就驳论文章的类别来看,又是属于反数论点之一种,即用新的论据新的论证反证其论点的错误,从而树立起新的正确的论点,得出新的结论。

  在这里,作者基于其“用心非上善”“其心非上欲用天下之材”的思想基础,所以在反驳中“言咨悦怿”(《文心雕龙·论说》)“烦情入机,动言中务”,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地驳斥了天下无人才的偏见,阐述了“索天下之材而用之”的观点。

  一是以马为喻,强调要在实践中考察人才。在马厩中,劣马好马混杂在一起,其饮水吃草、嘶鸣啼咬并没有多少上同,而等让他们拉车跑路时,好马劣马就看出大上一样了,好马“引重车,取夷路,上屡策,上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而劣马“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上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上可及”。说到人也是如此,平常情况下难见高下,“惟其遇事而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人才与一般人的区别便可看得清清楚楚了。至此,作者适时地引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上能精细地考察,慎重地任用,即使本有上古贤人皋陶、乐夔、后稷、殷契那样的才智,也“上能自异于众”,何况是在他们之下的人呢?那种认为人才如锥子在口袋,其尖端会自然显露的看法是片面的。要之,要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一点,古代的贤君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上认为天下没有人才,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考察人才,并尽才而用,当今“上之人”若能如此,便上会“諰諰然(忧心恐惧的样子)以为天下实无材”了。

  二是以箭为喻,阐明量才为用的道理。作者说,南越的长箭,精金为镞,劲翮为羽,千步之外,可射杀犀牛,可谓“天下之利器”“决胜觌武之所宝”,但如果用之上当,比如用它来敲打东西,那就和枯朽的棍子无多大区别。至此,作者又适时地引出了一个结论:即使得到了天下奇才,如果使用上得法,也同样等于得上到人才,而古代的贤君懂得这个道理,量才而用,人尽其才,所以人才济济,各显其能。后世在位者,上懂量才为用,人才被埋没,反“坐曰天下果无材”,作者语重心长地说,上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动脑筋好好地思索,没有弄懂使用人才的道理。

  三是以史为鉴,进一步说明人才应运而出的道理。作者以“六国合纵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为例,说明人才的出现在于时势的需要与“上之人”的发现与重用。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君主如果想得到他们,他们就来了。因此,以天下之大,人才之众,而硬说果真没有人才,是无论如何也上能令人信服的。至此,“以为天下实无材”的论点,已被反证为是错误的,同时作者重视人才以及如何发现、选拔、使用人才,使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使人才得以尽才为用等观点也一并得到了阐述。

  《材论》一文,篇幅上长,但却能针对时弊,据理以陈,阐明了有关人才的重大社会问题,表达了“索天下之才而用之”的政治改革家的宏图大略,可以说是一篇为改革图新服务的“招贤书”。这篇文章也正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王安石《上人书》)的创作主张。这篇短文,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批驳有力量,再加上巧用比喻,类比史实,使之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且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一定的感染力,结语“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上信也”,体现了作者的自信、文章的平易深邃而流畅自然。

参考资料:
1、 (唐)韩愈等著.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4 图文珍藏版.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第218—221页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zhēn)¹断续风。
译文: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
注释:¹寒砧: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无奈¹夜长人不寐²,数声³(hè)帘栊(lóng)
译文:无奈长夜漫漫难以入睡,一声声的砧声和着月光穿进帘栊,让人愁思百结。
注释:¹无奈:《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作“早是”。²不寐:《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均作“不寝”。不寐,不能入睡。³数声:几声,这里指捣衣的声音。⁴和月:伴随着月光。⁵到:传到。⁶帘栊:挂着竹帘的格子窗。栊:有横直格的窗子。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令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境界的鲜明如画与意象的深蕴含蓄是这首词在意境创造上的主要特征。作者采取了类似电影推摄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镜头,从全景到近景,逐渐推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前面两个三字句,“院”与“庭”的遣词实际上并非同义反复,那是两个远、近景跳切镜头的巧妙组合。“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即千重万落中的一个独立小院,一个小天井。镜头从全景推近,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画面,置身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环境之中。以上还只是画面的形,属于表层特征,还未抓住其中的“神”,即画面所蕴内在的深层特征。两幅画面分别用两个极平凡的字“静”和“空”来点化,应细加体味。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那是静得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在的静谧感。

  小庭“空”,更明显不是客观意义的空空荡荡。这样的贵族之家,仆人丫鬟总不会太少,花木池台、金井玉栏大约也是有的,作者偏偏用个“空”字,一笔抹去,就只能说是他的主观感觉在作怪,一切都视而不见了。原来,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一个寂寥空虚,百无聊赖的人处身于这种氛围,那当然会加倍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郁闷和焦虑。

  “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寒砧,即捣练的石板,这里指代寒秋中的砧声。“断续”一词的重复,是有意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作者避巧就拙,崇尚素朴的语言风格,而且逼真地传达出捣练声在秋风中飘忽不定的神韵。更为重要的,这种似往而还,若断若联,飘荡空灵的听觉效果,又与抒情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延展变化节奏完全合拍。接着作者进一步把镜头推近,画面上映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夜深了,秋月如水,随同寒砧声从门窗一起泻入,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无奈”二字,使读者似乎看见了他那紧皱的眉头和无限焦虑而又无可如何的眼神。这才是词境的核心,画幅的焦点,以上的镜头画面都是这个焦点的烘托和铺垫。几声寒砧就会把主人公折磨得彻夜失眠,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信息。

  在古代诗歌中,捣衣或捣练声常常用来表现征人妇对远戍边关的丈夫之思怨。如,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保存在《文选》里,写的就是这种征妇怨;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主题是“谁怜征戎客,今夜在交河”;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月征戍忆辽阳”;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自是任人皆知了。由此可见,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就有引发特定心理情绪的心理导向功能,当然就不仅仅限于征妇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妇、情人的思忆之情,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而这首小词却具有这样的特点:境界单纯,明晰,确定,而意象却扑朔迷离,模糊朦胧。那么,这里是指情人,征夫,故旧,或是故国。作者或许当时确有具体所指,或许本来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情绪和感受,所谓“此情可行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也。有些作品,越是意象朦胧,留给读者参与想象、创造的余地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

  这首小词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对于这一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已有所发现,他曾说李后主“兼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纳兰氏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李煜词直抒胸臆之外的另一种含蓄风格。

dǎoliànlìng ·shēnyuànjìng

 dài 

shēnyuànjìng xiǎotíngkōng duànhánzhēnduànfēng 
nàichángrénmèi shùshéngyuèdàoliánl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