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míng)¹
译文:北地寒冷,已经是二月了可天空中仍然刮着凛冽的北风,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片阴暗。
注释:¹冥冥:阴暗貌。
(liáo)¹一室中,怅(chàng)然惭百龄²
译文:在冷清的斗室里,我心中十分惆怅,害怕就此愧对一生。
注释:¹寥落:冷落,冷清。²百龄:百年,指一生。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译文:正在我如此愁苦之时,门前的柳树又青翠起来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地寒冷,已经是二月了可天空中仍然刮着凛冽的北风,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片阴暗。

在冷清的斗室里,我心中十分惆怅,害怕就此愧对一生。

正在我如此愁苦之时,门前的柳树又青翠起来了。

注释

冥冥:阴暗貌。

寥落:冷落,冷清。

百龄:百年,指一生。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2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jiàn)小屏山六扇¹。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qǐ)²懒调红锦荐³
注释:¹小屏山六扇:画有山水的小屏风有六扇。²绿绮:古琴名。³红锦荐:以红色锦绣为席垫。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¹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释:¹镇长:常常很久地。镇,常。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

  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结尾一句,别致有情。《栩庄漫记》说:“别愁无那,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兰亭¹(jiǎn)²入昭陵³,世间遗迹犹龙腾。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注释:¹兰亭:指东晋大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写本。²茧纸,为蚕茧做成、晋代习用的一种纸。³昭陵,唐太宗陵墓。⁴世间遗迹:指王羲之的书法遗迹,如《兰亭集序》拓本。唐太宗曾以兰亭拓本分赐贵族、近臣。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颜公¹变法²出新意,细筋入骨³如秋鹰。
译文: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注释:¹颜公:颜真卿,唐代大书家。²变法:谓变更书法。颜善正、草书,笔力雄浑沉着,为世所宝,称“颜体”。³细筋入骨:谓颜公书法笔力雄健。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徐家父子¹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léng)²
译文: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注释:¹徐家父子:唐代大书家徐峤之、徐浩父子,浩名尤著。²藏棱:此谓笔势朴劲而不露锋芒。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yì)¹传刻典刑²在,千载笔法留阳冰³
译文: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注释:¹峄山,即邹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又名邹峄山、邾峄山。²典刑:即“典型”。刑,通“型”。³阳冰:唐代大书家李阳冰,善小篆,其书专学秦石刻字体。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杜陵¹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译文: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
注释:¹杜陵:杜甫自称“杜陵野老”。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¹飞燕²谁敢憎。
译文: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
注释:¹玉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态丰腴。²飞燕:汉成帝皇后,体纤瘦。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吴兴太守¹真好古,购买断缺²挥缣(jiān)(zēng)³
译文: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
注释:¹吴兴太守:吴兴,即湖州。这时孙觉守湖州,所以这样的称呼。²断缺:指断碑残石。³缣缯:丝帛之类,此处借指钱财。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龟趺(fū)¹入座螭(chī)²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³
译文: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注释:¹龟趺:龟形的碑座。²螭: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以为装饰。³登登:指拓碑的声音。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奇踪散出走吴越¹,胜事传说夸友朋。
译文: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
注释:¹“奇踪”句:谓孙觉以拓片遍赠友人。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书来讫(qì)诗要自写,为把栗(lì)¹书溪藤²
译文: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
注释:¹栗尾:笔名,以鼬鼠毛所制成的笔,即所谓“狼毫”。²溪藤:纸名,以剡溪所产古藤制造而成,称剡纸或剡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译文: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他年刘郎¹忆贺监²,还道同时须服膺(yīng)
译文: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注释:¹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所作两首玄都观诗均自称刘郎。²贺监,唐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也称贺监。服膺,牢记胸中,衷心信服。

  这首诗评价和赞扬了前人的多种碑帖,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称颂孙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写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并在叙述和议论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

  诗的前八句赞扬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阳冰等书法大家的碑帖。据吴兴的史料记载,墨妙亭中收藏的碑目不下几十种。这里只是举比较突出的,也是诗人比较喜欢的几种作例子。一、二句说,王羲之用茧纸书写的《兰亭序》的真本,已为唐太宗殉葬,被埋进昭陵了,但他遗留下来的墨述还是像“龙跳天门”一样,笔力造劲矫健。三、四句说,颜鲁公的书法学古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他写出来的字有如秋鹰一样,笔力瘦劲。《书苑菁华》中说:“凡书通则变,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至于颜真卿等,皆得法后自变其体,若执法不变,号为奴书。”颜书不为古法所限,敢于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规,”创新的风格,苏轼对这一点是给予高度评价的。苏轼早年学二王,晚年学颜真卿。他对王羲之、颜真卿是很佩服的。这两句诗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五、六句赞扬徐浩父子,认为他们的字锋棱藏在笔画中,有很强的力度感。七八句说,李斯的《峄山碑》虽然原碑焚毁了,但还有后人传划刻的,规范还在;他的笔法还破千年以后的李阳冰继承下来。从以上二列举的几种碑帖看,诗人显然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有继承有发展的。

  “杜陵评书瘦硬”以下四句,诗人阐述自己的美学思想。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书贵瘦硬方通神”之句。诗人不赞同杜甫的这个见解。他说:这个观点不公允,我不能以此为标准去评论别人的书法。高个、矮个,胖的、瘦的,各有各的神态,就像体态丰腴的杨玉环和苗条瘦弱的赵飞燕一样,各有各的风姿,谁也不敢说她俩哪个长得不漂亮。在这里,诗人明确主张:书法艺术的风格应该多样化,不应强求一律。

  “吴兴太守真好古”以下八句,赞扬孙莘老建造墨妙亭一举。诗人写道:这位吴兴太守是个真正喜欢古人墨迹的人;他把那些残缺不全的碑都买下或摹写证缣缯上。亭中摆放着刻作龟形的碑座,墙上挂着的字迹,像古代传说中的螭一样奇形怪状;空斋中白天都显得非常寂静,只能听到敲打石碑时发出“登登”的响声。这些雄奇的墨迹在江浙一带流传开来,亲朋好友之间都夸奖王莘老做了一件好事。他给我写信要求我作一旨诗,并且要我书写好。为此,我才用粟尾笔把它书写往剡溪纸上。这两句点题。

  最后四句以慨叹作结。诗人引王羲之的话说:“后世之人看我们的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样;人生百岁,如风前之灯,转眼会成为过去。将来人们回忆起我们今天为墨妙亭题诗作书一事,就会像当年刘禹锡登洛中寺北楼回忆秘书监贺知章一样,对他的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说恨不能生长在同一个时代,以便可以当面向他请教。”这些话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9-190
3、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34-35

sūnshēnlǎoqiúmiàotíngshī

shì sòngdài 

lántíngjiǎnzhǐzhāolíng shìjiānyóulóngténg 
yángōngbiànchūxīn jīnqiūyīng 
jiāxiùjué wàichūzhōngcángléng 
shānchuándiǎnxíngzài qiānzǎiliúyángbīng 
língpíngshūguìshòuyìng lùnwèigōngpíng 
duǎnchángféishòuyǒutài huánfēiyànshuígǎnzēng 
xīngtàishǒuzhēnhào gòumǎiduànquēhuījiānzēng 
guīzuòchīyǐn kōngzhāizhòujìngwéndēngdēng 
zōngsànchūzǒuyuè shèngshìchuánshuōkuāyǒupéng 
shūláishīyàoxiě wèiwěishūténg 
hòuláishìjīnyóushì guòyǎnbǎiniánfēngdēng 
niánliúlángjiān háidàotóngshíyīng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zhǔ)。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¹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²
译文:小楼依偎着秋天的长空,凭高俯视着江边快快沙洲。升起静静一片乌云,播雨还不带时候。长空里几声新雁的鸣叫在云际漂浮,不由人回头遥望,长安呵,杜陵呵,你在天的哪头?我空将立功万里的壮志坚守,但有谁赞许我、任用我,向我招手?
注释:¹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汉时为宣帝陵所在,故称杜陵,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²谁许:何许,即“何处”“什么地方”。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黄阁¹紫枢(shū)²,筑坛³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líng)三亩。
译文:登黄阁,步紫枢,入相封侯把高禄享受,登坛拜将、位至三公把名利成就,这功名富贵、高官显爵用不着担心没人去蝇营狗苟。我再三考虑、反复计谋,只有回故乡在山里悠游,到那石帆山下,种上三亩菱藕度这春秋!
注释:¹黄阁:本指汉代丞相办公处所,此指中书、门下省。²紫枢:指掌兵的中央机关枢密院。³筑坛:汉高祖刘邦在汉中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⁴开府:指做官做到三公的高位。汉制,三公得开府,自置官属。⁵石帆山:山名,在作者家乡山阴。⁶菱:菱藕。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蒙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的,并带着些静漠与冷清。作者只轻轻地把它描写成“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概括了登高之事和周围环境,并描写视觉中景物,运化周邦彦《感皇恩》“小阁倚晴空”的词句,王勃《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的诗句。“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接着是写听觉,并由此引出作者的联想。雁是“新雁”,知秋是“新秋”;云是“孤”云,雁只“数”声,“数”字中也反映出主客观的孤独意象的两相契合。

  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他向宣抚使王炎建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诗文中写到想念长安的也很多,如《闻虏乱有感》的“有时登高望跾杜,悲歌仰天泪如雨”,《东楼集序》的“北游山南,凭高望跾、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这样的词句很多,可见其感触之深且痛,因此经常地提及。古人写闻雁和长安联系的,除陆诗外,还有许多如杜牧《秋浦道中》的“为问寒沙新雁到,来时为下杜陵无”,于邺《秋夕闻雁》的“忽闻凉雁至,为报杜陵秋”,只是一般的去国怀都之感。作者写的,如《秋晚登城北门》的“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些是和关心收复长安的信息是有关的词中写闻新雁而回头看不到长安,也是感叹收复长安的好消息的不能到来。“壮心空万里,人谁许!”空有从军万里的壮怀,而无人相许(即无人赏识、信任的意思),申明“回首”句的含意,这里的描写从含蓄的寄概到激昂的抒情,体现了作者写作的特点从作者的诗词风格看,他是比较习惯于采用后一种写法的;在这一首词中,他极力抑制激情,却较多地采用前一种写法。

  过片用了“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黄阁、紫枢,指代宰相和枢密使,是宋代最高文武官吏。黄阁,宰相官署,卫宏《汉官旧仪》:“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代的戎服多用紫色,故以紫枢指枢密院。筑坛,用了汉高祖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的典故;开府是开幕府,置僚属,在宋代,高级行政区的军政长官有此种权力。第一、二句指为将相,第三句说不怕这种职位无人可当,意即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与准备担当大任。陆游并不热衷于当高官,但却始终抱着为效忠国家而建立功名的壮志。他曾向往于这种功名,他的《金错刀行》诗说:“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书怀》诗说:“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他这三句词,说得很平淡,很坦然,但他不会真的会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壮志、相信一般的将相也能够担负恢复祖国统一大业的重任。他的热情性格和当时冷酷的现实使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的自慰之辞,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是从“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的乐观,到“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鹧鸪天》)的绝望过程中的感慨。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这里说的是现在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经过一番思考,连归隐后的生活都作了具体的设想,所以最后出现一个江南水乡的图景。痛苦的心情融化于优美的自然景物,表面上是景美而情淡,实际上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

  这是陆游的一首要用归隐的办法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词作,情景结合,看似很矛盾但解决得比较圆满,作者的心情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比较闲淡。深入体会,仍然透露出理想对现实的尖锐冲突和强烈抗议,所以意境是曲折的,感慨是深沉的。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5-1366页

gǎnhuángēn··xiǎoqiūkōng--yóu

xiǎoqiūkōngxiàlínjiāngzhǔyúnwèichéngshùshēngxīnyànhuíshǒulíngchùzhuàngxīnkōngwànrénshuí

huángshūzhùtánkāigōngmíngqiànrénzuòjīnshúzhǐyǒuxiāngguīshífānshānjiǎoxiàlíngsān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晚日金陵(líng)¹岸草平,落霞(xiá)²明,水无情。六代³(fán)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译文:夕阳斜照着故都金陵,茵绿的春草与江岸连平,晚霞烧红了江天,大江东去滔滔无情。当年六朝的繁华,已暗随江波消逝在涛声中。只有明月空挂姑苏台上,如西子姑娘的妆镜,照尽六朝的兴亡,照着千古江城。
注释:¹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楚威王灭越后,置金陵邑。²落霞:晚霞。³六代:金陵为历史上三国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代的都城,故云。⁴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⁵姑苏台:春秋时吴国所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的姑苏山上。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将越王勾践所献西施藏在台上的馆娃宫内。⁶西子镜:西施的妆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⁷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在诗歌中,怀古题材屡现篇咏,名篇佳作,层见迭出。但在词里,尤其是前期的小令里,却是屈指可数。这大概是因为,感慨兴亡、俯仰今古的曲子词不太适宜在“绣幌佳人······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的场合下演唱的缘故。正因为这样,花间词中欧阳炯等人的少量怀古词,便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的感慨。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六朝古都金陵和当地的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瀚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寥廓,也渲染出暮景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很容易引动人们今昔兴衰之感。所以第三句就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水无情”这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它不但直启“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而且对上文的“岸草平”、“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苏台上月”等景物描写中所暗寓的历史沧桑之感起着点醒的作用。这里的“水”,已经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

  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对“水无情”的具体发挥。六代繁华,指的是建都在金陵的六个王朝的全部物质文明,和君臣们荒淫豪奢的生活。这一切,都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滔滔逝波,一去不复返了。“暗逐”两字,自然超妙。它把眼前逐渐溶入暮色、伸向烟霭的长江逝波和意念中悄然流逝的历史长河融为一体,用一个“暗”字绾结起来,并具有流逝于不知不觉简这样一层意思。词人在面对逝波,感慨六朝繁华的消逝时,似乎多少领悟到有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把“水无情”的“无情”二字具体化了。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在词人面对长江逝波沉思默想的过程中,绚丽的晚霞已经收敛隐没,由东方升起的一轮圆月,正照临着这座经历了对此兴衰的江城。姑苏台在苏州西南,是吴王夫差和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是春秋时期豪华的建筑之一。苏州与金陵,两地相隔;春秋与六朝,时代相悬。作者特意将月亮与姑苏、西子联系起来,看来是要表达更深一层的意蕴。六代繁华消逝之前,历史早已演出过吴宫荒淫、麋鹿游于姑苏台的一幕。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但六代君臣依然重覆亡吴的历史悲剧。如今,那轮曾照姑苏台上歌舞的圆月,依然像西子当年的妆镜一样,照临着这座历经沧桑的江城,但吴宫歌舞、江左繁华均逐逝波去尽,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演出相似的一幕,“空有”二字,寓概很深。这个结尾,跳出六代的范围,放眼更悠远的历史,将全词的意境拓广加深了。

  怀古诗词一般只就眼前物色抒今昔盛衰之概。这首词的内容意境尤为空灵,纯从虚处唱叹传神。但由于关键处用“无情”、“暗逐”、“空有”等感情色彩很浓的词语重笔勾勒,意蕴却相当明朗。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50-251

jiāngchéng ·wǎnjīnlíngàncǎopíng

ōuyángjiǒng dài 

wǎnjīnlíngàncǎopíng luòxiámíng shuǐqíng liùdàifánhuá ànzhúshìshēng kōngyǒutáishàngyuè 西jìngzhàojiāngchéng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东宫¹白庶(shù)²,南寺远禅师³
译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每一次相见都能够使得自己心情平静许多。
注释:¹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用来代指太子。²白庶子:即白居易,白居易曾在东宫担任庶子(大夫)。³远禅师:指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自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何时才能再次见到禅师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yuǎnshī--bái

dōnggōngbáishùzinányuǎnchánshī

chùyáoxiāngjiànxīnshìsh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