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矣经天日¹,悲哉带地川²
译文:太阳每天由东到西运行,时间日益流逝。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真是可悲。
注释:¹逝矣经天日:是说每天太阳由东到西运行,使时间日益流逝。²悲哉带地川:是说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所以可悲。
寸阴无停晷(ɡuǐ)¹,尺波岂徒旋。
译文:短短的光阴从不停留,尺寸的波浪怎能够自动回流?
注释:¹晷:日影,此处指时间。
年往迅劲矢(shǐ)¹,时来亮急弦。
译文:岁月的逝去和到来犹如弓箭那样迅速。
注释:¹矢:弓箭。
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
远期¹鲜克及²,盈数³固希全。
译文:久远的生命很少人能够达到,能活到百岁的本来就很少。
注释:¹远期:久远的生命。²鲜克及:很少能够达到。³盈数:这里指人生百岁。
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
容华夙(sù)夜零,体泽¹坐自捐。
译文:人的容颜每天都在凋谢,人的体力和精神也无缘无故地自动消耗着。
注释:¹体泽:体力和精神。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兹物苟(gǒu)难停,吾寿安得延。
译文:生命本就难以停留,寿命本就难以延长。
(fǔ)¹逝将过,倏(shū)忽几何间。
译文:人活在人世间,不过是瞬间而逝的事情。
注释:¹俛仰:同“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译文:即使对此怨愤不平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
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但恨功名薄,竹帛¹无所宣²
译文:只恨我还没有建立功名,不能留名史册。
注释:¹竹帛:均为书写所用,这里代指史册。²宣:记载、流传。
(dài)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译文:趁着年岁还没有到晚年的时候,唱一曲长歌来表达自己的情志。
《长歌行》属于相和歌辞。这首诗写的是人生短促,应当乘闲长歌,使人生过得逍遥、欢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阳每天由东到西运行,时间日益流逝。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真是可悲。

短短的光阴从不停留,尺寸的波浪怎能够自动回流?

岁月的逝去和到来犹如弓箭那样迅速。

久远的生命很少人能够达到,能活到百岁的本来就很少。

人的容颜每天都在凋谢,人的体力和精神也无缘无故地自动消耗着。

生命本就难以停留,寿命本就难以延长。

人活在人世间,不过是瞬间而逝的事情。

即使对此怨愤不平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

只恨我还没有建立功名,不能留名史册。

趁着年岁还没有到晚年的时候,唱一曲长歌来表达自己的情志。

注释

逝矣经天日:是说每天太阳由东到西运行,使时间日益流逝。

悲哉带地川:是说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所以可悲。

晷:日影,此处指时间。

矢:弓箭。

远期:久远的生命。

鲜克及:很少能够达到。

盈数:这里指人生百岁。

体泽:体力和精神。

俛仰:同“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竹帛:均为书写所用,这里代指史册。

宣:记载、流传。

简析

  《长歌行》属于相和歌辞。这首诗写的是人生短促,应当乘闲长歌,使人生过得逍遥、欢娱。

陆机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1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顺毛儿扑撒翠鸾雏,暖水儿温存比目鱼,碎奔忙儿垒就阳台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归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顺毛儿扑撒翠鸾(luán)(chú),暖水儿温存比目鱼¹,碎奔忙儿垒(lěi)²就阳台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³偷取些工夫。殢(tì)人归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译文:顺着毛轻轻地拍打翠绿色的小鸾鸟,温暖的滋润着缸中的比目鱼,细碎的奔忙垒成了阳台存。望着早晨的云,思念晚暮的雨,巫山楚女偷取了一些闲工夫。贪杯醉酒的人归来时,歌声已停歇明月正初升,今夜又会何如?
注释:¹比目鱼:旧谓此鱼只有一目,必须两两相并才可游却。²碎奔忙儿垒就:喻不牢固。³楚巫娥:即巫山神女。这里指楚仪。⁴殢酒:醉酒。

shuǐxiānzi··cháochǔ--qiáo

shùnmáoércuìluánchúnuǎnshuǐérwēncúnsuìbēnmángérlěijiùyángtáiwàngcháoyúnchǔétōuxiēgōngjiǔrénguīwèitíngyuèshàngchūjīn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弱冠¹弄柔翰²,卓荦(luò)³观群书。
译文:自己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注释:¹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²柔翰:毛笔。³荦:同跞。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著论准过秦¹,作赋拟²子虚³
译文: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子虚赋》为典范。
注释:¹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²准、拟:以为法则。³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边城论鸣镝(dí)¹,羽檄(xí)²飞京都。
译文:边疆苦于敌人的侵犯,告急的文书驰传到京师。
注释:¹鸣镝: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这句是说边疆论于敌人的侵犯。²檄: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虽非甲胄(zhòu)¹,畴(chóu)²览穰(ráng)(jū)³
译文:我虽然不是将士,但也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一类的兵书。
注释:¹甲胄士:战士。胄:头盔。²畴昔:往时。³穰苴: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所以叫“司马穰苴”,曾著《兵法》若干卷。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译文:放声长啸,啸声在风声中激荡,志气豪迈,哪里把东吴放在眼里。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铅刀贵一割¹,梦想骋(chěng)²良图³
译文:自己的才能虽然像铅刀那样柔软,但仍然有一割之用。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注释:¹铅刀贵一割:用汉班超上疏中的成语。铅质的刀迟钝,一割之后再难使用。用来比喻自己才能低劣。²骋:施。³良图:好的计划。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左眄(miǎn)¹²江湘³,右盻(xì)定羌胡
译文:消灭江南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
注释:¹眄:看。²澄:清。³江湘:长江。邰希萱水,是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⁴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盻”。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功成不受爵¹,长揖归田庐²
译文: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注释:¹爵:禄位。²田庐:家园。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诗赋成就很高。《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

  《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东汉初年,班固已有《咏史》诗,但是,这首诗的写法只是“概括本传,不加藻饰”,而左思的《咏史》诗,并不是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所以何焯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又说:“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概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摅胸臆,此又其变。”(《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认为左思《咏史》是“咏史”类诗歌的变体,其实这是“咏史”诗的新发展。

  左思《咏史》诗,抒写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限制,当时出身寒门的有才能的人,壮志难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独善其身,做一个安贫知足的“达士”。这组诗表现了诗人从积极入世到消极避世的变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不平之鸣。

  第一首写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这组诗的序诗。开头四句,写自己的博学能文。“弱冠弄柔翰”,是说自己二十岁时就舞文弄墨,善于写作文章了。“卓荦观群书”,写自己博览群书,才学出众。这两句实为互体,意思是说:我二十岁时已才学出众了,不仅善于写作,而且博览群书。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正是由于左思博览群书,才能善于写作,才能“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即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典范,作赋以《子虚赋》为楷模。《过秦论》,西汉贾谊所作,是其政论中的名篇;《子虚赋》,西汉司马相如所作,为赋中名篇。左思著论作赋以他们的作品为榜样,说明他的见识与才能,颇有自负的意味。

  “边城论鸣镝”四句,写自己兼通军事。“鸣镝”乃是战斗的信号。边疆发生战争,告急的文书飞快地传到京城。这里,可能是指公元279年,对鲜卑树能机部和对孙皓的战争。《晋书·武帝纪》:“(咸宁)五年(279)春正月,虏帅树能机攻陷凉州。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十一月,大举伐吴……十二月,马隆击叛虏树能机,大破,斩之,凉州平。”烽火燃起,诗人虽非将士,可是也曾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一类兵书。他认为自己不仅有文才,而且也有武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应该为国效劳。

  “长啸激清风”四句,写自己的志气和愿望。诗人放声长啸,啸声在清风中激荡,志气豪迈,东吴哪里放在眼中。他想,一把很钝的铅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自己即使才能低劣,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良图”(良好的愿望)。至于什么是诗人的“良图”,“左眄澄江湘”四句,作了具体的回答:消灭东南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功成之后,不受封赏,归隐田园。前两句表达的是晋武帝《伐吴诏》中“南夷句吴,北威戎狄”的意思。后两句正是他歌颂的鲁仲连精神:“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就感情言,前者雄壮,后者恬淡,这种错综复杂的感情是统一的,表现了诗人既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贪恋富贵的精神。

  还需要提及的是,可以根据“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诸句确定《咏史八首》的写作年代。晋武帝于公元279年(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公元280年(太康元年)三月,孙皓投降。于公元279年(咸宁五年)正月,讨伐鲜卑树能机部,十二月,大破之。所以,何焯认为“诗作于武帝时,故但曰‘东吴’。凉州屡扰,故下文又云:‘定羌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可见《咏史》八首写于公元279年(咸宁五年)之前。

  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左太冲《咏史》似论体。”但是,诗人的议论是以形象表现出来的,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恰恰相反,诗中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此诗意气豪迈,情感昂扬,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植。曹植诗云:“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白马篇》),“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曹植为国赴难,建功立业的志愿,都被曹丕父子扼杀了,他郁郁不得志地度过自己不幸的一生。左思“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的壮志雄心,被当时的门阀制度断送了,所以,诗人愤怒地向门阀制度提出了控诉。

参考资料:
1、 穆克宏.《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yǒngshǐshǒu ·

zuǒ wèijìn 

ruòguànnòngróuhàn zhuóluòguānqúnshū 
zhùlùnzhǔnguòqín zuò 
biānchéngmíng fēijīng 
suīfēijiǎzhòushì chóulǎnráng 
chángxiàoqīngfēng zhìruòdōng 
qiāndāoguì mèngxiǎngchěngliáng 
zuǒmiǎnchéngjiāngxiāng yòudìngqiāng 
gōngchéngshòujué chángguītián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¹红墙²入望遥(yáo)
译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注释:¹银汉:银河。²红墙:女子的闺房。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似此星辰(chén)¹非昨夜,为谁风露²立中宵(xiāo)
译文: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望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注释:¹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²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chán)绵思¹尽抽残茧(jiǎn),宛转心伤剥后蕉。
译文: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注释:¹思:丝。心,芯。皆双关语。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译文: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huái怀shíliùshǒu ·shí

huángjǐngrén qīngdài 

huíhuāxiàzuòchuīxiāo yínhànhóngqiángwàngyáo 
xīngchénfēizuó wèishuífēngzhōngxiāo 
chánmiánjìnchōucánjiǎn wǎnzhuǎnxīnshānghòujiāo 
sānniánshísānyuè liánbēijiǔcéngxiāo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客心¹悲暮序²,登墉(yōng)³(kàn)平陆
注释:¹客心:游客的心情,作者自谓。²暮序:一年之末,指暮冬。³登墉:登上郢城故城墙;墉,垒土为墙,此处指郢城墙。⁴瞰平陆:瞰,从高处往低看,即俯视;平陆:平野。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林泽¹(yǎo)²芊绵³,山川郁重复
注释:¹林泽:山林与水泽。²窅:沉远貌。³芊绵: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⁴郁重复:郁:结;重复:山重水复,此指山川纵横交错。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王公泽¹设险²,名都³江隩(yù)
注释:¹泽:依靠,凭借。²设险:设防。³名都:郢城。⁴拒:抗,此处可作镇守解。⁵江隩:水流弯曲处。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方城¹²北门,溟(míng)³穷南服
注释:¹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古为中国九塞之一。²次:迈,连接。³溟海:本为神话中的海,此泛指楚国南边的深海。⁴穷南服:楚国疆域一直到达了当时中国极南的地区。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
长策挫吴豕(shǐ)¹,雄图竞周鹿²
注释:¹挫吴豕:这是骂吴国的话。²竞周鹿:竞鹿,逐鹿,喻争夺天下。
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万乘¹重沮(jǔ)²,九鼎³轻伊谷
注释:¹万乘:这里指楚王。²沮漳:沮水与漳水。³九鼎:指东周,时其首都在洛水之阳。⁴伊谷:伊水与谷水。
大蒐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大蒐(sōu)¹云梦掩²,壮观章华³筑。
注释:¹大蒐:古春猎为蒐,天子出猎于春日为大蒐。²云梦掩:楚国为古云梦七泽之地。这里指楚王出猎时声势浩大,旌旗蔽日,人马盖地。³章华:即章华台,为楚王所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人世更¹盛衰,吉凶良倚伏²
注释:¹更:替换。²吉凶良倚伏:指福祸相因而互倚。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jù)¹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²
注释:¹遽:急速,忽忙地。²贤臣逐:指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
南风忽不尽,西师日侵蹙。
南风¹忽不尽,西师²日侵蹙(cù)³
注释:¹南风:指楚国。楚国地处南方。²西师:指秦国。秦国地处西方。³日侵蹙:(秦)因侵略迫使(楚)国土日渐缩小。蹙:收缩。
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扑。
运圮¹属驰驱²,时屯恣(zì)敲扑。
注释:¹运圮:国运衰败。²属驰驱:不断地辗转迁移。时屯:时事艰难。恣敲扑:恣,恣意、任意。敲扑,挞伐凌辱。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莫救夷陵火¹,无复秦庭哭。
注释:¹夷陵火:夷陵,今宜昌,楚先王的陵墓在此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火烧夷陵。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
(yān)(yǐng)¹遂丘墟²,风尘俄惨黩(dú)³
注释:¹鄢郢:故址即今宜城南境内。郢为楚都城。²丘墟:废墟。俄:一会儿,很快。³惨黩:昏暗貌。
狐兔时游戏,霜露日沾沐。
狐兔时游戏¹,霜露日沾沐²
注释:¹狐兔时游戏:狐狸与兔子时常出没在郢城的废墟上。²沾沐:侵蚀。
钓渚故池平,神台尘宇覆。
钓渚¹故池平,神台尘宇覆。
注释:¹钓渚:楚庄王所筑的诸侯台,在纪南城东不远处。下句“神台”同。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阵云埋夏首¹,穷阴惨荒谷。
注释:¹阵云埋夏首:阵云,浓云;夏首,夏水的上游。夏水在今江陵县境。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
怅矣舟壑(hè)¹,悲哉年祀(sì)(shū)²
注释:¹舟壑迁:意谓沧海桑田,山水已非昔貌。²年祀倏:指对楚先王的岁时祭祀,如今已倏然不复举行了。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郢城怀古》是李百药传世作品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郢是战国时楚国的京城。这首诗充满了历史典故,有点冗长乏味。作者在诗中紧密追随鲍照《芜城赋》的结构,不过鲍照将衰败与繁荣时期的骄奢相联系,李百药却更关心不可避免的盛衰模式:“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朴”。这是抽象观念、引喻及命运决战幻象的有力结合。对联的第二句用《易经》的卦名“屯”(“始难”)来解释郢城的衰败。楚国是被秦国击败的,“敲朴”一语出自贾谊一篇论秦专制的著名文章。
参考资料:
1、 宇文所安所著《初唐诗》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老父(fǔ)¹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²今江水。
译文: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老农眼看着荒芜的田地深深地叹息:那江水滚滚流过的地方,原来是岸边的高地。
注释:¹老父:老翁、老农。²高岸:防洪高堤。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佣耕(gēng)¹犹自抱长饥²,的知³无力租米。
译文:我替人干活仍然常常受冻挨饥,真的是没钱来交纳租米。
注释:¹佣耕:做雇农,为他人耕种。²抱长饥:经常遭受饥饿。³的知:确知。⁴无力:没有能力;无能为力。⁵输:交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自从乡官¹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²
译文:自从近年来新官上任,把皇上免税的诏书再不一提,到处贴出了征租的通告,衙役们挨家挨户催逼。
注释:¹乡官:地方官。²黄纸放尽白纸催:皇帝的诏书免除灾区的租税,地方官吏的命令仍旧紧催农民交纳。黄纸:豁免灾区租赋税的告示。白纸:地方官下令催收的公文。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卖衣得钱都纳却¹,病骨²虽寒聊³免缚(fù)
译文:前年把卖衣服的钱全部上交,多病的身子虽然寒冷,可免去了被绑缚受欺。
注释:¹纳却:纳了租税。²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³聊:姑且,暂时。⁴缚:绑缚,指被官府抓走。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去年¹衣尽到家口²,大女临歧(qí)³两分首
译文:去年衣服已经卖完,只好含泪把大女儿嫁出,各分东西。
注释:¹去年:刚过去的一年。²到家口:轮到卖家中的人口。³临岐:指在歧路上,引申为分别之处。“岐”通“歧”,岔道口。⁴两分首:相互分离。意即大女儿已被迫嫁给他人。分首,作分离讲,“首”一作“手”。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今年次女已行媒¹,亦复驱将换升斗²
译文:今年二女已托人作媒,也将送出去换上微薄的钱米。
注释:¹行媒:本指媒人介绍,这里是订婚之意。²亦复驱将换升斗:也只好把她卖了换来少量粮食缴租。驱将,赶出去,这里指卖掉;将,助词。升斗,指很少的粮食。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译文:明年不怕催租的上门,家中还有第三个女儿可以充抵!

  全诗是围绕着缴租展开的。

  诗的前四句,交代因遭灾而无力缴租。第一句说,秋雨淹田,颗粒无收;第二句写江洪泛滥,灾难深重重,难以恢复家园;第三句写不得不放弃家园,外出作佣,而佣耕又难以糊口。这样一层意思进逼一层意思,逼出了第四句;“的知无力输租米。”从上面陈述的诸般景况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无力缴租。对这一事实的坚定叙述,为下面描写纳租者的痛苦,批判官府的横征暴敛创造了前提。天灾与人祸古来是不单行的,而且天灾之年更能见出封建统治者的惨无人道,诗歌的后十句就分两步具体描写了缴租者的悲惨遭遇和凄苦心情。第一步,卖衣完租;第二步,衣服已尽,卖及人口。在写第二步时,诗人并没有粘着于今年,而是从跟前即将被卖的二女儿,联想到去年被卖的大女儿,又推知明年的三女儿。这种连年卖衣卖口的现实,就是对封建剥削的有力揭露。从去年、今年、明年,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的诉说顺序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诗人更深刻的言外之意。试想一下,明年卖了三女儿,后来呢?是否还有第四个女儿?诗歌戛然而止,留下一个顺势即可补足的想象空间,这里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悲惨结局。而这,也正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

  这首诗内容上的特点就在于揭露的深刻。诗人写出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农民生活的悲惨,还揭露了在征敛问题上“黄纸放尽白纸催”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是普遍的。租税问题是中唐以来尤其是宋代农村题材诗歌的重要主题,但是,像范成大这样揭露得深刻的诗作不是很多,这是范成大这一类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

  作为一篇揭露和讽谕的文字,诗人并没有像自居易新乐府“首章标目,卒章显志”那样直接点揭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老农自我诉说的方式展开内容。诗人极力不露声色,在一种平静的、客观的叙述中表现沉痛的揭露。开头四句,用极平静而又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语气诉述一个确凿的事实,对事实的认定就是对官府的有力指责。第二三两层次更是如此,卖衣卖口的事实就是最深刻的批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静的叙述中寄寓了反语的讥讽,诗人不渲染缴租的艰难,而是表现完租后的庆幸,把一个痛苦的经历以平静而略带庆幸的语气诉说出来,这是凄彻骨髓,痛入肺腑的表现。这种冷峻的嘲讽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揭露了官府催租的残暴。人们宁可忍饥挨冻,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忍受催租的苦难,由此可以想知催租时的种种暴力和农民的诸般惨状。这种把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寓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方法使批判具有更沉重的力量,反映了诗人严峻的批判态度。

  诗中的叙述语言比较平实朴素,但也时见细致之处。如“病骨虽寒聊免缚”,不经意中交代了老农的疾病。大女、二女同是被卖,写来情况也见不同。虽然哪一个被卖都是惨痛的事,但大女儿年岁大一点,终能体察家境父情,在一诀别之泪后默默地走上了牺牲的路,而二女儿年岁稍小,又有婚约,在生活中多了一份留恋和牵连,只是在父母的驱遣下才接受了被卖的现实。一种况味,两种情样在这些地方,从平淡的叙述之中都可以见出用笔的细致和练达。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1018-1020页

hòucuīxíng

fànchéng sòngdài 

lǎotiánhuāngqiū jiùshígāoànjīnjiāngshuǐ 
yōnggēngyóubàocháng zhīshū 
cóngxiāngguānxīnshànglái huángzhǐfàngjìnbáizhǐcuī 
màiqiándōuquè bìngsuīhánliáomiǎn 
niánjìndàojiākǒu línliǎngfēnshǒu 
jīnniánxíngméi jiānghuànshēngdǒu 
shìzhōnggèngyǒusān míngniánc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