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邑青龙镇,船官野鹤身。
谁知贵公子,却是苦吟人。
二陆多遗迹,三高属近邻。
新篇因吊古,时寄葛天民。
海邑青龙镇,船官野鹤身。
谁知贵公子,却是苦吟人。
二陆多遗迹,三高属近邻。
新篇因吊古,时寄葛天民。
葛天民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官员魏扶,他是唐朝名相魏征的四世孙,魏扶也曾在唐玄宗年间出任过宰相。这首诗是他担任某次科举主考官监考时,步入贡院,看参加考试的学子很多都又紧张又忐忑,于是便即兴写了这首诗勉励他们。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贡院中森然的环境和氛围。正值深秋时节,梧桐叶被飒飒秋风吹得落满森然的庭院,贡院的朱红大门紧紧关闭,学子们都在幽深的庭院深处奋笔疾书。这两句的描写看似写的是贡院环境,但也是应试学子们的焦虑心情,因为紧张焦虑的内心,所以在他们的感觉中所处的环境便是这般冰冷森然。

  后两句则是对于广大应试学子的勉励,同时也是对他们的承诺。这里曾经也是自己考试的地方,自己也曾在这里辛苦挥洒汗水,希望这次应试的学子能够保持平常心,不要忘记当初是为什么而读书。同时,自己也不会辜负当年的初心,也知道学子的不容易,定然会在考试中公正严明,不徇私。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8字,却是写出了一个前辈读书人对于后辈读书人的寄望和关怀,虽然看似写得没那么温情,但是想想当时魏扶主考官的身份,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可以说写得很有水平。在《历代诗话》中对于这首诗还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当时科举放榜制后,有位应试学子落榜,他觉得魏扶并没有做到公正严明,于是便将魏扶的这首诗每句减掉了两个字,以此来嘲讽魏扶。减字后的诗当是“叶落满庭院,朱门试院深。当年辛苦地,今日负初心”,改了以后其实前三句意思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最后一句意思却是截然相反,由“不负初心”变成了“负初心”,讽刺意味十足。

gòngyuàn--wèi

tóngluòmǎntíngyīnsuǒzhūménshìyuànshēncéngshìniánxīnjiāngjīnchūxīn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¹。画帘²垂,金凤舞³,寂寞绣屏香一炷(zhù)
译文:春天时,槐树绿荫深处,黄莺声声乱啼,好似与人对语。时已中午,庭院静寂,不见人迹。春风吹过,但见那绣有金凤的窗帘随风舞动,轻轻飘举;寂静的绣屏之前,还伫立一炷线香,烟雾缕缕发着浓郁的香味。
注释:¹春昼午:春季白天正午的时候。²画帘:有画饰的窗帘。³金凤舞:指画帘上绘的金凤凰,经风吹动,宛如起舞。⁴绣屏:绣花的屏风。⁵香一炷:指一支点燃着的香。炷:量词。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碧天云¹,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²。夜夜绿窗³风雨,断肠君信否?
译文:这里有位女子正抬头遥望天际。那洁白的云团随风飘拂,无有定位,仿佛是她思念的情人,日夜牵连着自己的梦魂,来而复去。更何况,在那风风雨雨之夜,一人独处绿窗之下,含泪暗自叹息:只为思君愁肠百转,夜不能寐,你可知我对你的真意!
注释:¹碧天云:这里用以比喻所怀念的人。²空有句:人未归来,只在梦境中见看来去,所以用“空有”二字。“来去”,意偏重在“来”字。³绿窗:华丽的窗户。唐冯贽《南部烟花记》:“隋文帝为蔡容华作潇湘绿绮窗、上饰黄金芙蓉花,琉璃网户,文杏为梁,雕刻飞走,动值千金。”⁴信:相信,这里有君能否理解和体贴我的意思。

  这首词写女子怀人,属于花间词常见的内容。

  上片全是写景。“绿槐”二句是室外之景,境界宁静;“画帘”三句是室内之景,境界幽绝。这些看似客观描写,而却是女主人公的感受,于宁静、幽绝之中可见女子的狐独。

  下片以夜色表达女子的相思。“碧天云”既是所见的夜色,又暗指她所怀的漂流在外的人。“夜夜”句用风雨摇窗,深夜梦醒的典型环境,表达她对远人的深沉眷恋。末句是哀切的呼唤。叶嘉莹在《嘉陵论词丛稿》中评道:“恳挚深厚,真乃直入人心,无所抗拒,且不仅直入人心,更且盘旋郁结,久久而不能去。”

  花间派词人很注意意象的选取。“绿槐阴里黄莺语”,黄莺儿在绿槐阴里啼啭,这是很美的句子。“槐”通“怀”,通常与怀人有关。例如杜荀鹤“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更何况,槐花香气四溢,其细碎又能引人细微之思。黄莺儿在思妇诗词中也多次出现,例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是黄莺儿形象美丽,叫声清脆娇嫩,最能体现春之特征,也与女子形象相暗示呼应。

  黄莺语是写声音,“深院无人春昼午”则是写静谧。但静并非无人,画帘低垂,帘上的金凤凰在随风舞蹈,绣屏寂寞,一炷幽香默默燃烧。闺中的寂寞与思念无处不在,而这寂寞又染着些香艳,越发惹人怜惜。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三句是女主人公在倾诉衷肠:所思念的游子就像那碧天中的云彩一样行踪不定,只能在梦里往来相见。“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君信否”,就是“君知否”。结尾两句意为:夜夜在绿窗下听那些风风雨雨,肝肠寸断,君可曾知晓?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在极端的苦闷中无法可想,只能对着远方如此倾诉。这样,她对行人的深厚情意以及思而不见的抑郁心情,就充分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72-173页

yìngtiāncháng ·绿huáiyīnhuángyī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绿huáiyīnhuángyīng shēnyuànrénchūnzhòu huàliánchuí jīnfèng xiùpíngxiāngzhù 
tiānyún dìngchù kòngyǒumènghúnlái 绿chuāngfēng duànchángjūnxìnfǒu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孟冬¹十月,北风徘(pái)(huái)²
译文: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
注释:¹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²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流连;留恋。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天气肃清¹,繁霜²(fēi)³
译文: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注释:¹肃清:清扫。形容天气明朗高爽。²繁霜:繁多的霜雾。浓霜。³霏霏:飘洒,飞扬。泛指浓密盛多。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kūn)¹晨鸣,鸿雁南飞,
译文: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清方远去。
注释:¹鹍鸡:大鸡。鸟名。似鹤。凤凰的别名。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zhì)¹潜藏²,熊罴(pí)³(kū)(qī)
译文: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注释:¹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²潜藏:潜伏隐藏。³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罴,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⁴窟栖:窟穴里栖止。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钱镈(bó)¹停置,农收²积场³
译文:农民放下了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
注释:¹钱镈: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借指农事。钱,铁铲。镈,锄一类的农具。²农收:农作物的收获。谓农事终了。³积场:囤积在场院。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逆旅¹整设²,以通³(gǔ)
译文: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注释:¹逆旅:客舍;旅馆。旅居。²整设:整理设置。³以通:用以通商。⁴贾商:商贩。贾,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商,行商。行走在外的商人。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鹍鸡”,鸟名,形状象鹤,羽毛黄白色。北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中四句写人事。钱、镈,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逆旅”,客店。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诗篇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乐府正义》卷八)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本诗的作意。

chūxiàménxíng ·dōngshíyuè

cáocāo liǎnghàn 

mèngdōngshíyuè běifēngpáihuái 
tiānqīng fánshuāngfēifēi 
kūnchénmíng hóng鸿yànnánfēi 
zhìniǎoqiáncáng xióng 
qiántíngzhì nóngshōucháng 
zhěngshè tōngshāng 
xīngshènzhìzāi yǒngzhì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东风¹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²
译文:东风微拂的田间小路上惊起了微尘,游人们开始来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悦与温馨。
注释:¹东风:春风。²岁华新:新年伊始。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译文:人们难得清闲,正好停车在路旁小饮,麦苗短而柔韧,不怕那辗轧过来的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tián)¹晓出空四邻。
译文:城里人厌倦了高高的城墙,向往着郊外的景致,许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来,闹腾腾地涌出城来踏青。
注释:¹喧阗:喧嚣嘈杂。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dān)(piáo)¹散野乌鸢(yuān)²驯。
译文:鼓乐声惊醒了冬眠的山岭,草木在欢歌笑语中摇动。野餐用的箪瓢遍野都是,前来捡食的乌鸢像驯养熟了一样全不避人。
注释:¹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²乌鸢:老鹰类属的猛禽,身体褐色,常捕食蛇、鼠等。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¹卖符色怒²嗔(chēn)
译文:那边是个什么人在自称道人,引得众人都来围观?只见他挡在路上卖符,脸红脖子粗地夸说它是多么灵:
注释:¹遮道:拦住道路。²色怒:面带怒色。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宜蚕使汝¹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jūn)²
译文:我这符能使你家养蚕结茧似瓮大,养羊如獐圆滚滚。
注释:¹汝:你。²麇:古书里指獐子。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ráng)¹新春。
译文:路上的人未必就信他的话,只是为了图个新春吉利,才勉强买下佩带在身。
注释:¹禳:祈福消灾。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¹符神!
译文:道人卖得了钱就径自去买酒喝,醉倒后还自言自语说我这符可真灵。
注释:¹吾:我。

  前半篇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倾城出郊踏青、歌舞宴游欢乐、热闹的情景,犹如一幅赏春风俗画,充满了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开端两句,先点出新春,为“踏青”烘托了气氛,因为踏青是在人日(即正月初七),正是新年初过的时节。“城中”四句,形象地写出了踏青的阉热情况。

  后半篇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道人遮道聚众,粗声大气地吆喝些吉利话,强使路人买他的符书祈福的生动场景,道人骗得金钱,却不过是沽酒买醉而已,还夸说神符灵验。这戏剧性的人物、戏剧性的场景,为春日郊游增添了几分幽默的色彩,令人难忘。

  该诗描写了苏轼回忆青少年时在家乡新春之际,与家人及“城中居人”游春踏青的盛况,具有浓郁的乡情。后四句刻画了一位骗钱道人的生动形象,增添了郊游的喜庆气氛。故乡的风俗民情令人倍感亲切,耐人回味。全诗语言浅显,情真意切。

参考资料:
1、 [宋]苏轼著,苏轼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6,第8页
2、 陈衍选编,宋诗精华录全译 (上) (修订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第360页

ziyóuqīng--shì

dōngfēngshàngjīngwēichényóurénchūsuìhuáxīn

rénxiánzhènghǎopángyǐnmàiduǎnwèiyóuchēlún

chéngzhōngrényànchéngguōxuāntiánxiǎochūkōnglín

jīngshāncǎodòngdānpiáosànyuānxún

rénzhòngchēngdàorénzhēdàomàichēn

cán使shǐjiǎnwèngchù使shǐyángjūn

rénwèixìnqiángwèimǎirángxīnchūn

dàorénqiánjìngjiǔzuìdàowèishén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落帆逗¹(huái)²,停舫(fǎng)³孤驿(yì)
译文: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注释:次:停泊。¹逗:停留。²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³舫:船。⁴临:靠近。⁵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译文: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人归山郭暗¹,雁下芦洲²白。
译文:浩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注释:¹“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²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独夜忆秦¹关,听钟未眠客²
译文: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注释:¹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²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自然引出下文停船所见景物的描写。“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颔联承接首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眼见人们回家尽享家的温馨以解一天的疲惫,鸟儿们也有温暖的巢得一晚的安眠,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无限酸楚顿上心头,颇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味。此处精选意象,运用色彩明暗对比渲染了凄冷的意境,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夜幕降临,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

  尾联“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写出乡思客愁之深。

  韦应物诗风委婉含蓄,多借物抒情。在《夕次盱眙县》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很多意境。如“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在这一点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出一辙。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9

xiàn

wéiyìng tángdài 

luòfāndòuhuáizhèn tíngfǎnglín驿 
hàohàofēng míngmíngchén 
rénguīshānguōàn yànxiàzhōubái 
qínguān tīngzhōngwèim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