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gēng)夫召募(mù)逐楼船¹,春草青青万顷(qǐng)田。
译文: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注释:阊(chānɡ)门: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建筑雄伟壮丽。唐代尤为繁华,是宴请和送迎之地。¹楼船:亦作“楼舩”。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有时也指有楼饰的游船。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试上吴门窥(kuī)(jùn)¹,清明几处有新烟²
译文: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注释:¹郡郭:郡城的郊野。²新烟:古代风俗,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时节重新起火。烟指烟火。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chāngménshì

zhāng tángdài 

gēngzhàozhúlóuchuán chūncǎoqīngqìngwànqǐngtián 
shìshàngménkuījùnguō qīngmíngchùyǒuxīnyā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注释

阊(chānɡ)门: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建筑雄伟壮丽。唐代尤为繁华,是宴请和送迎之地。

楼船:亦作“楼舩”。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有时也指有楼饰的游船。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郡郭:郡城的郊野。

新烟:古代风俗,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时节重新起火。烟指烟火。

赏析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张继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醉里¹(tiǎo)²看剑³,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ī)(zhì),五十弦(xián)塞外声,沙场秋点兵¹⁰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注释:¹醉里:醉酒之中。²挑灯:拨动灯火,点灯。³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⁴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⁵麾下:指部下。麾:军旗。⁶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⁷翻:演奏。⁸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军乐。⁹沙场:战场。¹⁰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dì)(lú)飞快¹,弓如霹(pī)(lì)²弦惊。了(liǎo)³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注释:¹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作:像,如。²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³了却:了结,完成。⁴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⁵赢得:博得。⁶身后:死后。⁷可怜:可惜。

  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后三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句,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深夜情景。夜深人静,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总算睡着后,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二、三两句,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写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戛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通之处,可以参看。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92-1595
2、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30-132

zhèn ·wèichéntóngzhuàngzhī

xīn sòngdài 

zuìtiǎodēngkànjiàn mènghuíchuījiǎoliányíng bǎifēnhuīxiàzhì shíxiánfānsàiwàishēng shāchǎngqiūdiǎnbīng 
zuòfēikuài gōngxiánjīng liǎoquèjūnwángtiānxiàshì yíngshēngqiánshēnhòumíng liánbáishēng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译文:高达百尺的树木,挖空为舟,乘之直航吴楚。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译文:西来的疾风吹动着顺水东去的船帆,一日的航程就有千里之远。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译文:昨天告别时熨吹脸上的酒酡红色还没有消退,我身已经吹千里之外的他乡。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译文:刚刚离别一天就想你了,只看到江水碧绿,平添愁绪。
此诗大约是李白出川时候写的,估计在三峡下游,已经体验到了水急浪涌的滋味。有船行如箭的感觉,根据《秋下荆门》的描写,大约是在春天出的三峡,水流正急速的季节。“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很好的诠释了快速旅程的感觉,时空感特别好。

jiāngxíngyuǎn--bái

chūchǔwēichábǎichǐ

fēngchuīpiànfānqiān

biéshíjiǔyóuzàiwèixiāng

jūnchóujiànjiāngshuǐ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zhào)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suō)苇带混元风²
注释:¹棹:船桨。²混元风:指仙风道骨。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灵均¹说尽孤高事²,全与逍遥意不同。
注释:¹灵均:即屈原。²孤高事:指屈原的忧国忧民在当时显得曲高和寡。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屈原和渔父江畔问答的典故为题材,赞颂了渔父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间接表达了对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但是渔父的消极避世态度在现代是不值得提倡的。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¹飘尽悲歌气,泥絮(xù)²沾来薄幸³名。
译文: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注释:¹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²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³薄幸:对女子负心。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译文: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莫因诗卷愁成谶(chèn)¹,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¹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平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平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gǎn

huángjǐngrén qīngdài 

xiānmángmángliǎngwèichéng zhǐzhīpíngmíng 
fēngpéngpiāojìnbēi zhānláixìngmíng 
shíyǒujiǔrénkānbáiyǎn bǎiyòngshìshūshēng 
yīnshījuànchóuchéngchèn chūnniǎoqiūchóngzuòshēng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
坐看倒影浸(jìn)天河¹,风过栏杆水不波²
译文:看着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水也没兴起波澜。
注释:¹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是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²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想见¹夜深人散后,满湖萤(yíng)²比星多。
译文:想象得到,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湖面上萤火虫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注释:¹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²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

rénhuāchí

shào qīngdài 

zuòkàndàoyǐngjìntiān fēngguòlángānshuǐ 
xiǎngjiànshēnrénsànhòu mǎnyínghuǒxīngdu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