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阜山头老钝顽,白云深处小凭栏。
头头总是侬家事,可笑游人作景看。
蜀阜山头老钝顽,白云深处小凭栏。
头头总是侬家事,可笑游人作景看。
钱时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3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xiàn)君筑处真幽僻¹。柿叶²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译文:到处都是车马奔走的纷杂景象,我真羡慕你找到这样一个幽静偏僻的住处。这里满山都是殷红的柿叶,听到的是四面萧萧的清风。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张见阳:即张纯修,字子敏,号见阳,容若好友。¹幽僻:幽静偏僻。²柿叶: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 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
功名应看镜¹,明月秋河²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³
译文:看镜中容颜渐老,感叹功名无成。真想让明月和银河与我们做伴,和你一起高枕而卧,隐居在这个山间。
注释:¹看镜:照镜子,常暗喻镜中容颜渐衰之意。²秋河:银河。³“与君”句:《楚辞·九辩》有“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是成语“高枕无忧”的出处,《世说新语·排调》载高灵与谢安语,谓谢安“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后人遂以“东山高卧”比喻悠闲隐居、不问世事。

  此词上片写对友人别墅的赞美,其向往之情毫无掩饰。下片写世间的功名利禄之事不过过眼云烟,表达出对官场斗争、人海沉浮的厌倦。全词借景抒情,看似套语,却露真情。

  上片写词人平日身在繁华都市之中,见惯了车水马龙,如今来到友人幽屑的山间,实在心生羡慕。对友人的别墅毫无掩饰地赞美,到处都是车马如龙,羡慕友人能寻到一个如此清幽的住处。在这里,眼见的是满山柿叶殷红,听闻的是四面萧萧清风,多么美丽。但是,容若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享尽荣华,什么优美的住所他未曾见过,何需对友人的别墅艳羡不已。

  下片说世间的功名利禄之事,只不过是镜中之月、河中之影而已。看镜中自己的容颜渐老,越发感慨功业无成。结尾两句“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则直接地表达了纳兰也渴望归隐山林的愿望:真想和友人一道隐居在此,以明月和银河为伴,何等逍遥自在。至此,终于明白容若的真意,对见阳山庄的向往是假,对官场斗争、人海沉浮的厌倦才是真。容若真正想对友人说的,乃是结伴从红尘喧嚣中逃走吧,躲开这肮脏的一切。

  小词有景有情,借景抒情,看似套语,却露真情。纳兰性德虽身在高门广厦,内心深处“其于世味也甚淡,直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一位承平时代的贵公子,能够作如此之想,古今难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281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29页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译文:北风吹吹打着飞翔的海雁,一路南飞鸣声寒彻。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译文:客游潇湘,对此秋景感叹不息,流浪的凄楚心情与雁共鸣。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¹
译文:胸中系念的是仙境沧洲,想着能如飞霞那般游赤城。
注释:¹赤城: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围三百里,上有上王清平天。
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
始探蓬壶¹事,旋觉天情轻。
译文:开始探讨蓬莱仙事,旋既感觉天地为轻。
注释:¹蓬壶:蓬莱。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
(dàn)¹吟高秋,闲卧瞻(zhān)太清²
译文:在这秋高气爽之时澹然吟咏,闲卧着遥望太清仙宫。
注释:¹澹然:恬静的样子。²太清:道家天师道最高神太上所居。
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萝月¹掩空幕,松霜结前楹(yíng)²
译文:天幕中明月在藤萝间躲闪,高松结霜月光照在堂前柱子上。
注释:¹萝月:藤萝间的明月。²前楹:殿堂前部的柱子。
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
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
译文:心念寂灭,万物归元,微妙至精自显。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译文:桃花源流水潺潺,我将在这里养生。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马骥字龙媒,贾(gǔ)人子,美丰姿,少倜(tì)(tǎng),喜歌舞。辄(zhé)从梨园子弟¹,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xiáng)²,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³。从人浮海,为飓(jù)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hài)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sh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hài)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¹⁰;次任民社¹¹;下焉者,亦邀¹²贵人宠,故得鼎烹¹³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jù)弃者,皆为宗嗣(sì)耳。”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¹⁴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¹⁵,引与俱去。
译文:马骥,字龙媒,是商人之子。他容貌出众,自幼便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常随戏班子登台演出,头缠锦帕,宛如艳丽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称。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声名远扬。父亲年老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饥时难以烹调充饥,寒时难以为衣御寒,我儿应该继承父业去经商。”马骥逐渐开始从事买卖事业。一次,马骥与他人一同前往海外经商,遭遇飓风的袭击,被卷走漂流了数日数夜,最终抵达一座陌生的都市。这里的人个个相貌丑陋,当他们看见马骥来,以为是妖怪,惊恐地发出尖叫声后四散逃离。马骥刚见到这情景时,还很惊恐不安;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遇到有人在吃饭,他就跑过去,人家吓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饭菜吃掉。这样过了很久,进入一个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烂衫,像讨饭的。马骥在树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时间长了,觉出马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开始慢慢接近他。马骥笑着同他们攀谈,他们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半能听懂。马骥就告诉他们自己的来历。村里人很高兴,遍告乡邻:来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长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终不敢到跟前来。那些来的人,五官的位置都与中国人大体相同。他们摆上酒菜共同招待马骥。马骥问他们怕他的原因,回答说:“曾经听祖父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穷,村人回答说:“我国所看重的不在学问才能,而在相貌。长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点的做小官,再差一点的也能受到贵人的宠爱,得到赏赐的食物,养活妻儿。像我们这样的,刚出生时,父母就以为不吉利,常常都被抛弃了。父母不忍心丢弃的,也都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马骥问:“这叫什么国?”回答说:“叫大罗刹国,往北三十里是都城。”马骥请他们领着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鸡一叫村人就起身,领马骥一块去了。
注释:¹梨园子弟:戏曲艺人。《新唐书·礼乐志》,谓唐玄宗曾选乐工及宫女数百人,亲授乐曲于梨园。后因称演戏的场所为”梨园”,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²庠:一作“痒”,古代乡学,泛指学校。³权子母:指经商。权,权衡。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⁴浮海:泛海,航海。此指到海外经商。⁵自陈所自:自己陈述来历。所自,从哪里来。⁶望望即去:掉头不顾而去。⁷率:全,都。⁸诡异:怪异。⁹耳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¹⁰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¹¹任民社:古称直接理民的地方官为“职任民社”。民社,人民和社稷。¹²邀:获取。¹³鼎烹:美食,贵人所享。此指贵人赐与的“残杯冷炙”。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¹⁴罗刹:梵语音译,意思是恶鬼。这里作为国名。《文献通考》谓罗刹国朱发黑面,兽牙鹰爪,作市以夜,昼则掩面。¹⁵兴:起床。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咸知有异人,于是搢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为上客。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至中华。今一百二十余岁,又得见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然臣卧林下,十余年不践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主人顾而乐之。问:“中国亦有此乐乎?”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¹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²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³。无何,马归,街衢(qú)人望见之,噪(zào)奔跌蹶(jué),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咸知有异人,于是搢(jìn)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每至一家,阍(hūn)人辄(zhé)(hé)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jǐ),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yī)为上客。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至中华。今一百二十余岁,又得见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然臣卧林下,十余年不践(jiàn)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zhuàn),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主人顾而乐之。问:“中国亦有此乐乎?”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
译文:天亮后,才抵达都城。这座都城的城墙是用黑色石头砌筑的,颜色像墨一样黑。高耸的楼阁几乎达百尺之高,但很少使用瓦片,而是以红色石板作为屋顶覆盖。拾一块碎石在指甲上磨磨,和红色的朱砂没有两样。这时正好退朝,朝中有一顶大轿子出来,村人指着说:“这是宰相。”马骥一看,那人两只耳朵朝后长着,三个鼻孔,睫毛像帘子一样遮住了眼睛。又出来几个骑马的,村人说:“这是大夫。”挨着指出各人的官职,大都是披头散发、相貌狰狞的丑八怪。随着官职逐渐降低,丑相也稍稍减弱。一会儿,马骥往回走,街市上的人看见他,吓得大声嚷叫着,跌跌撞撞地跑了,就像碰上了怪物。村人再三说明,街市上的人才敢远远地站着看。回去以后,罗刹国里老老小小都知道了山村有一个奇怪的人。于是大小官员都想见识见识,就叫村里的人邀请马骥过去。可是每到一家,看门人总是把门关死,男女老少偷偷地从门缝里往外瞅着议论着。整整一天,没有一个敢开门让马骥进去的。村人说:“这里有一个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外国。他见得多,可能不会害怕你。”领着马骥去登门拜访。那位执戟郎果然很高兴,把马骥奉为上宾。马骥看他的相貌,像有八九十岁,眼睛突出,胡须卷曲得像刺猬。执戟郎说:“我年轻时,曾奉国王的命令,出使过许多国家,唯独没有去过中国。如今我一百二十多岁了,能有幸看到上国的人物,这可要报告天子。但是我已经退职,十多年不去朝廷了。明天早上,就为你去一趟。”说完,备了酒菜,招待马骥。酒过数巡,出来十多名歌女,轮流歌舞。都长得像夜叉样,全用白锦缠着头,红色的衣服拖在地上。不知扮的什么角色,唱的什么歌词,腔调节奏都很特别。主人看着很满意,问:“中国也有这样好的歌舞吗?”马骥说:“有。”主人请马骥模仿几句。马骥就用手敲着桌子唱了一曲,主人高兴地说:“真妙啊!你的歌声就像凤鸣龙啸,我从没听到过。”
注释:¹相国:宰相。²大夫:古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这里指位次于相国的高级官员。³杀:煞;减。⁴百口解说:极力解说。百,多。口,代指语言。⁵执戟郎:古代警卫宫门的官员。秦汉郎宫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故称执戟郎。⁶揖:拱手为礼。这里是尊奉的意思。⁷卷:弯曲。⁸腔拍恢诡:腔调和节奏都很特别。恢诡,离奇。
翼日趋朝,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腕。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厚禄不难致。”马曰:“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主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邀当路者,令马绘面以待。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媸而今妍也!”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阳曲”,一座无不倾倒。明日交章荐马,王喜,召以旌节。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马委曲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酒酣,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时与私宴,恩宠殊异。久而官僚知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马至是孤立,怡然不自安。遂上疏乞休致,不许;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
翼日趋朝,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è)¹。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厚禄不难致。”马曰:“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²?”主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yán),邀当路者³,令马绘面以待。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媸(chī)而今妍也!”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yì)阳曲”,一座无不倾倒。明日交章荐马,王喜,召以旌(jīng)。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马委曲¹⁰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¹¹。酒酣(hān),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mǐ)靡之音¹²。王大悦,即日拜¹³下大夫¹⁴。时与私宴¹⁵,恩宠殊异。久而官僚知其面目之假,所至,辄(zhé)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马至是孤立,怡然不自安¹⁶。遂上疏乞休致¹⁷,不许;又告休沐¹⁸,乃给三月假。
译文:第二天,执戟郎上朝,把马骥推荐给国王。国王高兴地要下诏书召见。有两三个大夫说,马骥样子怪异,怕惊吓了皇上龙体,国王才没有召见他。执戟郎出来告诉马骥,深表惋惜。马骥和他一同居住了好多天,同主人一同畅饮,喝醉了,拔剑起舞,用煤粉抹在脸上扮成张飞的模样。主人认为很美,说:“你的扮相真美,我建议你打扮成张飞去见宰相,宰相一定乐意用你,高官厚禄不难到手。”马骥说:“嘻,闹着玩玩还行,怎么能换个假脸去谋取荣华富贵呢?”主人再三强求,马骥才应了。主人马上备了酒筵,请那些大官们来喝酒,叫马骥画了脸等着。不久客人来了,主人喊马骥出来见客。客人惊讶地说:“奇怪,怎么前几天那样丑陋,今天又如此英俊了!”于是大家就同马骥一起喝酒,欢乐异常。马骥跳着舞,唱了一首《弋阳曲》,满座的客人无不倾倒。第二天,大官们纷纷上奏国王,推荐马骥。国王高兴,派使者持旌节以礼召见他。见面后,国王问马骥中国治国安邦的办法,马骥原原本本地陈述了一番。国王大加赞赏,在别宫赐宴款待。喝到畅快的时候,国王说:“听说你善唱优雅的乐曲,能不能叫寡人欣赏欣赏?”马骥便起身舞起来,也仿效罗刹舞女的样子用白锦缠头,唱些靡靡之音。国王高兴极了,当天就封他为下大夫。并经常请马骥参加家宴,对他格外宠爱。时间长了,那些官僚们都知道了马骥的面目是假的。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看见人们小声耳语,不愿意同他接近。马骥感到很孤立,心里很不安,就上书国王要求辞职,国王不准。他又要求休假,国王便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
注释:¹扼腕:紧握己腕,表示惋惜。²易面目图荣显:改换面貌来谋取荣华显贵:指迎合世俗所好,换取功名利禄。易,改变。³当路者:居于要职的人,指掌握政权的官员。⁴婆娑:形容舞姿;此指起舞。⁵弋阳曲:南曲腔调的一种,明清时代流行于江西弋阳,故名。《顾曲麈谈》谓弋阳腔是“俗腔”,昆山腔是“雅乐”。马骥唱俗腔,罗刹国王却认为是“雅乐”;这说明罗刹国雅俗颠倒。⁶倾倒:佩服。⁷交章:纷纷上奏章。⁸召以旌节:派人持旌节去召见他。古礼,君有所命,召唤大夫用旌、旃。旌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和五彩鸟羽,古代出使者持之,以为凭证。⁹治安之道:治国安邦的法则。¹⁰委曲:原原本本地。¹¹离宫:别宫。古时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筑官室,供随时游处,称“离宫”。¹²靡靡之音:淫靡的乐曲;本指俗腔,而罗刹国好之,视为雅乐。¹³拜:授官。¹⁴下大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大夫,大夫分上中下三等。¹⁵时与私宴:经常参加皇帝的家宴。与,参与。¹⁶怡然不自安:不安的样子。¹⁷乞休致:请求辞宫家居。清制,自陈衰老而批准休致的,称“自请休致”;非自己所请,谕旨令其休致的,称“勒令休致”。¹⁸休沐:休息沐浴;指短期休假。汉制,吏五日一休沐;唐代十日一休沐。
于是乘传载金宝,复归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以报”,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往来,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未几,果有踵门寄资者,遂与装资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漾之中,楼阁层叠,贸迁之舟,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
于是乘传¹载金宝,复归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以报”,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²,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往来,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zhǔ),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未几,果有踵(zhǒng)门寄资者,遂与装资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lǔ),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huǎng)漾之中,楼阁层叠,贸迁之舟,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³高接云汉。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
译文:    于是马骥坐官车载着金宝又回到了山村。村人跪在路上迎接他,马骥把金钱分给过去与他结交的那些朋友,村里欢声雷动。村人说:“我们这些小人受到大夫的恩赐,明天去海市,寻求些珍贵玩物,来报答大夫。”马骥问:“海市在什么地方?”村人说:“海市是四海蛟人聚集在那里卖珠宝的地方。到时四方十二国,都去做买卖。集市中还有许多神人来游玩。云霞遮天,波涛汹涌。那些贵人们都珍惜自己,不敢去冒险,只是把银钱交给我们,替他们买奇珍异宝。现在离海市的日子不远了。”马骥问他们怎么知道日期,村人说:“如果看见海上有红色的鸟飞来飞去,七天以后就是海市。马骥问他们动身的日期,想一起去看看。村人劝他自己珍重。马骥说:“我本来就是海上客,还怕什么风涛浪涌。”没过几天,果然有人登门送钱托他们买东西。马骥就和村人把钱装上船,一起去了。船能容几十个人,船底是平的,栏杆高高的,有十个人摇橹,船像飞箭一样行进。走了三天,远远看见水云荡漾之中,楼阁层层叠叠,各处来做买卖的船,像蚂蚁一样纷纷聚集。不多会儿,来到城下,见墙上的砖,都和人一样长,城楼高得接天。他们系好船进城,见集市上摆放的货物,全是奇珍异宝,光彩夺目,都是人世间没有的。
注释:¹乘传:乘驿站的传车。传,传车,古代驿站的公用车辆。²鲛人:神话传说,谓南海有鲛人,善纺织,所织薄纱叫“鲛绡”;鲛人常哭泣,其泪则凝为珠,见《博物志》和《述异记》。³敌楼:城楼。⁴云汉:天河,这里指高空。
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来诘乡籍。生揖道左,具展邦族。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生大骇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入。仰视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生稽首受命。授以水晶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龙君击节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酒炙数行,龙君执爵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愧荷,唯唯而已。龙君顾左右语。无何,宫女数人扶女郎出,佩环声动,鼓吹暴作,拜竟睨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挑画灯,导生入副宫,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帐外流苏缀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软。天方曙,雏女妖鬟,奔入满侧。生起,趋出朝谢。拜为驸马都尉。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争折简招驸马饮。生衣绣裳,坐青虬,呵殿而出。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马上弹筝,车中奏玉。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葡。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恻人肺腑。生闻之,辄念故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夺膝下之欢。容徐谋之。”生闻之,涕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明日,生自外归。龙王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旦趣装,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衔报之思,结于肺腑。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乏人,纳婢可耳。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衣裳,似有佳朕,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着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水复合,不可复见。生乃归。
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¹。”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²来诘(jié)乡籍。生揖(yī)道左,具展³邦族。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pèi)。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生大骇(hài)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yì)如壁立。俄睹宫殿,玳(dài)(mào)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入。仰视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chán),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chuán)赋‘海市’,幸无吝珠玉¹⁰。”生稽(qǐ)首受命。授以水晶之砚,龙鬣(liè)之毫¹¹,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龙君¹²击节¹³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酒炙(zhì)数行,龙君执爵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¹⁴愧荷¹⁵,唯唯而已。龙君顾左右语。无何,宫女数人扶女郎出,佩环¹⁶声动,鼓吹暴作,拜竟睨(nì)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huán)¹⁷挑画灯,导生入副宫¹⁸,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¹⁹,帐外流苏²⁰缀明珠如斗大,衾(qīn)(rù)皆香软。天方曙,雏女妖鬟(huán),奔入满侧。生起,趋出朝谢。拜为驸马都尉²¹。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争折简招驸马饮。生衣绣裳,坐青虬(qiú)²²,呵殿²³而出。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马上弹筝²⁴,车中奏玉²⁵。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zhān)葡。每一瓣落,锵(qiāng)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²⁶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²⁷,恻(cè)人肺腑。生闻之,辄(zhé)念故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²⁸,每一念及,涕膺(yīng)汗背²⁹。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³⁰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³¹,夺膝下之欢³²。容徐谋之。”生闻之,涕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明日,生自外归。龙王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jié)旦趣装,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衔报之思³³,结于肺腑。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³⁴,君为妾义³⁵,两地同心,即伉(kàng)(lì)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乏人³⁶,纳婢³⁷可耳。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衣裳³⁸,似有佳朕³⁹,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⁴⁰,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yìn)⁴¹。”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着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⁴²,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⁴³。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水复合,不可复见。生乃归。
译文:有一位少年骑着骏马走过来,集市上的人都急忙躲开,说是“东洋三世子”来了。世子过来,看见马骥,说:“这不是偏远小国来的人。”接着就有个在马前开路的人问马骥乡籍是哪里,马骥站在路旁行了礼,详细讲了自己的籍贯和姓氏。世子高兴地说:“你既然能屈尊来到这里,说明我们的缘分不浅。”于是就给他一匹马,请他同行。二人出了西城,刚走到岸边,骑的马嘶叫着跃进水中,马骥吓得失声喊叫。却见海水从中间分开,两边的水像墙壁一样屹立着。一会儿,看见一座宫殿,玳瑁装饰的梁,鱼鳞片做的瓦,四壁亮如水晶,夺目耀眼,能照出人影。马骥下马,世子拱手将他请入,抬头看见龙王坐在殿上。世子启奏道:“臣游览海市,遇见这位中华贤士,领他来参见大王。”马骥上前跪拜行礼。龙王说:“先生既然是位有文才的学士,一定能够胜过屈原、宋玉。我想烦劳你的大手笔,写一篇描写海市的文章,希望你不要吝惜你的妙词。”马骥叩头答应了。龙王给他一方水晶砚台,一枝龙须笔,光滑如雪的纸张,香气如兰的墨。马骥立时写出了篇千余言的文章,呈献给龙王。龙王赞赏说:“先生真是高才,给水国添了光彩!”接着召集龙族,在采霞宫举行盛宴。酒过几巡,龙王举杯向马骥说:“寡人有个爱女,还没有许配人家,愿意把她许给先生,先生意思如何?”马骥忙离席站起,惭愧地表示感激,连连答应。龙王便对左右说了。不一会儿,有几个宫女扶着一个女郎出来,佩环声声,鼓乐齐奏。拜完天地,马骥偷眼一看,那女郎真是一位天仙。龙女拜完天地就走了。不多会,宴席散了,头结双鬟的年轻宫女挑着宫灯,领着马骥进了旁宫。龙女正浓妆坐等。珊瑚做的床上,装饰着各种珠宝;帐外流苏,缀着斗大的明珠;床上的被褥又香又软。天刚亮,便有许多年轻美貌的丫鬟使女前来侍候。马骥起床后,上朝拜谢。龙王封他为驸马都尉,并把他写的《海市赋》传送四海龙宫。四海龙王都派专员来祝贺,争着下请柬请驸马赴宴。马骥身穿锦绣衣衫,坐着青龙拉的车子,前呼后拥,外出赴宴。几十名骑马的武士都身佩雕弓,扛着白色的棍杖,威风凛凛。骑马的弹筝,坐车的奏玉,三天里,游遍各海。从此“龙媒”的名字,传遍四海。龙宫之中有一株玉树,非常粗大,需要一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这棵玉树晶莹剔透,像是白琉璃一样,中间有心,淡黄色,比手臂稍细一些。叶子像碧玉,大约有铜钱那么厚,很细很小。因为叶子极多,所以树下常有浓荫。马骥没事的时候,就会和龙女在树下面吟诵、唱歌。玉树开花后,花儿像栀子花一样,每一颗花瓣落下来,都发出铿然的声音。马骥捡起来一看,花瓣就好像是镂空的红色玛瑙,非常漂亮。有时候,树上还会有奇怪的鸟儿来叫,这种鸟儿有着金色与碧色羽毛,尾巴比身子还长,歌声就像是玉制乐器发出的声音,而且有点凄凉。听了鸟儿的歌声,马骥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于是他对龙女说:“我出来已经三年,这三年一直没有回家,每次一想到父母,我就很惭愧。你能跟我一起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吗?”龙女说:“仙和人不同路,我不能跟你去。不过,我也不忍心把你留下来,为我们的鱼水之爱,断了你回家看望父母的孝心。这样吧,这事咱们慢慢商量。”马骥听了后,知道龙女不想让他回家,不由得流泪。龙女听了之后,感慨地说:“唉,看来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呀。”次日,马骥刚从外面回来,龙王对马骥说:“听说驸马想念家乡了,这样吧,明天早上你就带上东西回家,怎么样?”马骥谢了龙王,说道:“我本是一个逆旅孤客,蒙您对我的照顾,才有了今天。这份恩情我会永远记得,日后我一定会报答。现在,我只希望能够回家看看父母。”到了晚上,龙女弄来美酒,和马骥告别。马骥说自己只是暂时回家看看,以后还会回来。但龙女却说,两人的缘分已经结束了。马骥舍不得,不由得悲伤。龙女说:“你回家奉养双亲,这是你的孝顺,人生聚聚散散,百年之间也不过只是一息而已,何必学那小儿女哭泣呢?自此以后,妾身不会再改嫁,你也会要我守住真心,咱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是同心同德,这样不还是好夫妻吗?何必非要天天守在一起,才说是白头偕老呢?如果你违背了这段婚姻,那么你我都会不吉利。如果你需要人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可以买婢女。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嘱咐你,我好像怀孕了,你给我们的孩子赐个名吧。”马骥听了,说:“如果是女孩,就叫她龙宫;如果是男孩,就叫他福海。”龙女又要一件东西作为信物,马骥拿出来在罗刹国得到的一对赤玉莲花,交给了龙女。龙女说:“三年后,四月八日,你可以泛舟到南岛,到时候我把两个孩子交给你。”龙女又拿出了鱼皮制成的革囊,塞满了珠宝,交给马骥说:“把这些珠宝好好收藏着,你几辈子都吃不完。”天刚刚亮,龙王就设宴为马骥送行,还送给他许多宝贝。马骥拜谢之后,骑着(之前东洋三世子给他的)马,离开了龙宫。龙女乘坐白羊车,一直把马骥送到了海边,马骥上了岸,下了马,龙女说了一声“珍重”,然后乘车回去了,过了一会儿白羊车远了,原本分开的海水又恢复了原状。等到看不到龙女了,马骥就回家了。
注释:¹世子:帝王或诸侯的嫡妻所生之子。²前马者:在马前开路的人。³具展:一一陈述。⁴邦族:籍贯与姓氏。⁵玳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玳瑁,龟类动物,背甲光亮,可作装饰。⁶拜舞:跪拜舞蹈。舞蹈,占朝仪之一。⁷衙官屈、宋:意思是超过屈原、宋玉。衙官,唐代刺史的属官。以屈原、宋玉为其衙官,是说自己的作品压倒屈、宋。⁸椽笔:如椽之笔,比喻能写文章的大手笔。⁹赋海市:写一篇描写海市的赋。赋,文体名,这里指作赋。¹⁰珠玉:比喻美好的文章。¹¹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¹²龙君:用龙的鬣毛制成的笔。¹³击节:抚手或拍板以调节乐曲,表示激赏。这里指赞赏。¹⁴离席:离座站起,表示恭敬。¹⁵愧荷:以自愧的心情表示感激。¹⁶珮环:佩和环都是古时佩在身上的玉饰。¹⁷双鬟:指幼婢。古时幼女结双鬟。¹⁸副官:旁宫。¹⁹八宝:指金银、珍珠、玛瑙等各种珠宝。²⁰流苏:用彩丝或鸟羽做成的垂缨。²¹驸马都尉:官名,汉武帝时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诸公子孙担任。魏晋以后,帝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皆非实职。²²驾青虬:驾驭青虬拉的车子。²³呵殿:古时贵官出行的威仪,呵,在前喝道。殿,在后随从。²⁴筝:古代弦乐的一种。²⁵玉:指玉笛之类的管乐。薝葡。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栀子花。²⁶赤瑙:红色玛瑙。²⁷声等哀玉:声音如同玉制乐器所奏的哀婉曲调。²⁸恩慈间阻:指与父母隔离。父母慈爱有恩,故以“恩慈”代称。²⁹涕膺汗背:泪下沾胸,汗流浃背;形容悲伤与惶恐。³⁰仙尘:仙境与尘世。³¹鱼水之爱:喻夫妇之爱。³²膝下之欢:指父子之情。³³衔报之诚:感恩图报的心情。报,指环报恩。³⁴贞:封建时代妻不改嫁叫“贞”。³⁵义:此指封建时代丈夫因妻守贞,己亦不重婚另娶。³⁶中匮乏人:无人主持家务。古代妇女在家料理饮食、祭品等事务,叫做“主中馈”。³⁷纳婢:以婢女为妾。封建时代纳妾不算娶妻,这样仍然算作对前妻“守义”。³⁸自奉裳衣:意为自结婚以来。奉裳衣,指妻子侍奉丈夫衣着。古时上曰衣,下曰裳。³⁹佳朕:佳兆,指怀孕。朕,征兆。⁴⁰信:信物;凭证。⁴¹体胤:亲生儿女。胤,后嗣。⁴²设祖帐:设宴饯别。古时出行,为行者祭奠路神,祝福饯别,叫“祖祭”。祖祭时设置的帷帐叫“祖帐”。⁴³海涘:海边,水边。
自浮海去,家人无不谓其已死;及至家人皆诧异。幸翁媪无恙,独妻已去帷。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在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捉生臂,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俊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俱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投梭织女,犹怅银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啾怀抱,颇解言笑;觅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奁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亦何得谓非琴瑟哉?独计翁姑已得抱孙,曾未一觌新妇,揆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穸,当往临穴,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之期;‘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珍重,不尽欲言。”生反覆省书揽涕。两儿抱颈曰:“归休乎!”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啼,呕哑言归。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人渺,烟波路穷。抱儿返棹,怅然遂归。
自浮海去,家人无不谓其已死;及至家人皆诧异。幸翁媪(ǎo)无恙,独妻已去帷。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在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¹捉生臂,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chēn)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俊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俱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²,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³;投梭(suō)织女,犹怅银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zhōu)(jiū)怀抱,颇解言笑;觅(mì)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yí)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奁(lián)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¹⁰,亦何得谓非琴瑟¹¹哉?独计翁姑已得抱孙,曾未一觌(dí)新妇,揆(kuí)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zhūn)(xī)¹²,当往临穴¹³,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¹⁴之期;‘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¹⁵珍重,不尽欲言。”生反覆省书揽涕¹⁶。两儿抱颈曰:“归休乎¹⁷!”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啼,呕哑言归。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huán)人渺¹⁸,烟波路穷¹⁹。抱儿返棹,怅然遂归。
译文:自从马骥被海水漂走,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他一到家,家里人无不惊疑。幸亏父母都健在,只有妻子已经改嫁了。马骥这才明白龙女“守义”的话,原来已经先知道自己的妻子改嫁了。父亲还想让马骥再娶妻,马骥没有答应,只是买了一个婢女。马骥一直记着三年之期,三年之后四月八日,他乘船到了海岛上,看到两个孩子在拍水嬉戏。那两个孩子坐在水面上,并不会沉下去。马骥到跟前用手一拉,一个小孩笑着抓住马骥的手臂,跳入他怀里;另一个大声哭起来,似乎怪马骥不拉自己,马骥就把他也拉上来。马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儿一女,长得都很俊秀。两个孩子的帽子,都装饰着宝玉,正是当初马骥给龙女做信物的赤玉莲花。儿子的身上还有一个锦囊,马骥拆开一看,上面是龙女写的一封信,信上说:“公婆想必都安康吧!转眼已过三年,红尘永远隔离了我们,盈盈一带之水,书信难通。朝思暮想,只有梦中才能相见;殷切地盼望,盼得脖子发酸。面对茫茫大海,有恨又有什么办法呢?又想奔月的嫦娥,尚且独守月宫;投梭的织女,也在天河一边惆怅。我是什么人,哪能永远和爱人相聚?每每想到这里,便又破涕为笑。你离开两个月之后,我竟然生了一对龙凤胎。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能听懂人说话了,也可以吃东西,离开我也能活下去了,所以我把他们送给了你。你所赠的赤玉莲花,我把他们镶嵌在了帽子上。以后你抱他们在腿上,逗他们的时候,就好像我在你身边一样。知道你履行了过去的盟誓,心里很安慰。我这一生不会有二心,到死不会再嫁别人。梳妆匣里不再放兰膏;对镜梳妆,久已不涂抹脂粉。你就好比久出远门的游子,我就是游子之妇,虽然远隔两地,但我们仍是恩爱夫妻。只是想公婆虽然已经抱上孙子,却从没见过儿媳,按情理说,也是个缺陷。一年后婆婆安葬时,我一定亲临墓穴,尽儿媳孝道。从此以后,则‘龙宫’平安,还有见面之期;‘福海’长寿,或许还能来往。希望你多多珍重,想要说的话是说不完的。”马骥反复读着书信,泪流不止。两个孩子抱着他的脖子说:“回家吧。”马骥更加悲痛,抚摸着他们说:“我儿知道家在什么地方?”孩子更加哭闹,伊伊呀呀地喊着要回家。马骥望着茫茫大海,无边无际,看不见龙女的影子;波浪翻腾,没有去龙宫的道路。只好抱着孩子掉转船头,满腹惆怅地回去了。
注释:¹哑然:发出笑声的样子,哑,笑声。²盈盈一水,青鸟难通:意谓虽然一水之隔,但却音信难通。盈盈,水清浅的样子。青鸟:借指使者。引领:形容殷切盼望。领,颈。³奔月姮娥,且虚桂府:意谓象嫦娥这样仙女尚且在月宫孤身独处。姮娥,即嫦娥,传说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药,飞升月官。⁴投梭织女,犹怅银河:意谓天上的织女,尚且因天河阻隔,不能同牛郎团聚,而感到惆怅。织女,神话人物,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嫁与河西牛郎以后,织造中断,天帝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渡河与牛郎相会。故事初见于《古诗十九首》。怅,恨。银河,天河。⁵斯:兮,语气词。⁶啁啾:小鸟鸣声。这里形容幼儿学话的声音。⁷克践旧盟:能够履行旧时的盟誓;指守义不娶。克,能。⁸之死靡他:到老死也无他心;指誓不改嫁。⁹荡妇:荡子妇;出游不归者的妻子。¹⁰置而不御:意谓两地远隔,仍保持夫妇名义。御,用。因喻夫妇为琴瑟之设词。¹¹琴瑟:喻夫妇。以琴瑟谐合喻夫妇和合。¹²窀穸:墓穴。这里指下葬。¹³临穴:亲临墓穴。¹⁴把握:携手,握手:指见面。¹⁵伏惟:恭敬地希望。惟,希望。¹⁶揽涕:挥泪。¹⁷归休乎:回家吧?休,语助词。¹⁸雾鬟人渺:意谓已看不到龙女。雾鬟,借指想望中的龙女。渺,渺茫。¹⁹烟波路穷:烟波之上,漫无道路。穷,尽。
生知母寿不永,周身物悉为预具,墓中植松槚百余。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缞绖临穴。众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一日昼暝,龙女急入,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株,龙脑香一帖,明珠百粒,八宝嵌金合一双,为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迅雷破屋,女已无矣。
生知母寿不永¹,周身物²悉为预具,墓中植松槚(jiǎ)³百余。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缞(cuī)(dié)临穴。众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一日昼暝,龙女急入,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株,龙脑香一帖,明珠百粒,八宝嵌(qiàn)金合一双,为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迅雷破屋,女已无矣。
译文:马骥知道母亲的寿命不长了,把衣服棺木都准备好了,在墓地上种植了一百多棵松树。过了一年,母亲果然死了。灵车刚到墓地,就有一个穿孝服的女子走近墓穴哭吊。众人看到那女子,都面面相觑,有些吃惊。忽然刮起了狂风,天上打雷下雨,转眼之间那女子不见了。墓穴周围的松树,柏树,因为是刚种下,很多都死了,但是那女子来了之后,这些树全都活了。福海稍长大一点,常常思念母亲,忽然自己投入大海,几天后才回来。龙宫因为是女孩不能去,常常关上门独自哭泣。一天,大白天忽然乌云遮天,龙女走进房内,劝女儿说:“儿自己能长大成家,为什么哭泣?”说着赐她一棵八尺高的珊瑚树,一帖龙脑香,一百颗明珠,一对八宝嵌金盒子,作为嫁妆。马骥听说龙女来了,急忙跑进来,拉着手就哭。顷刻间,一声疾雷震破房顶,龙女已经不见了。
注释:¹不永:不长。²周身物:指死者的服饰,棺等物。³槚:楸树。⁴灵舆:灵车。⁵殡宫:停放灵柩的墓穴。⁶缞绖:封建丧礼规定的子女所穿的孝服。缞,披在胸前的麻布。绖,系在额部和腰上的麻带。⁷龙脑香:由龙脑树所提炼的香料,即冰片。⁸一帖:一包。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¹,世情如鬼。嗜(shì)²之癖,举³世一辙(zhé)。‘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hài)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shèn)楼海市中求之耳!”
译文:异史氏说:“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天下都有。‘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别人却称赞说好;自己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别人却大吹特吹。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汉的本来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吓得人们四散奔逃,大概一定会很少的了。否则,那个献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怀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飞黄腾达,富贵荣耀,该当从海市蜃楼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才是!”
注释:¹花面逢迎:意谓装出一副假面目,迎合世俗所好;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花面,本指女子饰面,这里指装扮一副假面孔。²嗜痂:谓怪僻的嗜好,天下都有。《南史·刘穆之传》,谓南朝宋人刘邕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后世因称乖僻的嗜好为“嗜痴”。这里用以比喻颠倒美丑、屈意逢迎的怪癖。³举:全。⁴一辙:一样。⁵小惭小好,大惭大好:意谓世人喜欢虚假的迎合。惭,指曲意取悦别人,违背自己的本心。⁶公然带须眉:句意谓保持男子汉的本色立身行事,耻于媚俗谄世。须眉,胡须、眉毛,代指男子。⁷陵阳痴子:指春秋时楚人卞和,曾受封陵阳侯。卞和在楚山发现一璞玉,曾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视为石头。卞和被诬欺诳,先后被刖双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问之。卞和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楚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⁸连城玉:价值连城的宝玉,指和氏璧。⁹蜃楼海市中求之耳:比喻虚幻世界。蜃,蛟类。旧说蜃能吐气为楼台,称为“蜃楼”,也称“海市”。实为一种因光线折射作用而出现的虚影,多现于海上或沙漠。此句以幻域否定现实。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江宁¹之龙蟠(pán)²,苏州之邓尉³,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之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之美,正则无景;以疏之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¹⁰,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¹¹之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¹²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¹³之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¹⁴之隐¹⁵明告鬻(yù)¹⁶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¹⁷,删其密,夭其稚枝¹⁸,锄其直,遏(è)¹⁹其生气,以求重价²⁰,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注释:¹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²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³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⁴西溪:地名。⁵欹:倾斜 。⁶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⁷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⁸绳:名作动,约束 。⁹斫:砍削。¹⁰直:笔直的枝干。¹¹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之病态。¹²蠢蠢:无知的样子。¹³智力:智慧和力量。¹⁴孤癖:特殊的嗜好。¹⁵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¹⁶鬻:卖。¹⁷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¹⁸稚枝:嫩枝。¹⁹遏:遏制。²⁰重价:高价。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¹之三日,乃誓疗之:纵²之顺³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zōng)(fù);以五年之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gòu),辟病梅之馆以贮(zhù)之。
译文: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注释:¹泣:之……哭泣。²纵:放纵。³顺:使……顺其自然。⁴悉:全。⁵棕缚:棕绳的束缚。⁶以……之:把……当做。⁷复:使……恢复 。⁸全:使……得以保全。⁹诟厉:讥评,辱骂。厉,病。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呜呼!安得¹使予多暇(xiá)²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³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注释:¹安得:怎么能够。²暇:空闲。³穷:穷尽。

  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全文一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疗梅的举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渴望。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虽为感叹,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bìngméiguǎn

gōngzhēn qīngdài 

    jiāngníngzhīlóngpán zhōuzhīdèngwèi hángzhōuzhī西 jiēchǎnméi huòyuē  méiwéiměi zhí姿 wéiměi zhèngjǐng shūwéiměi tài   wénrénhuàshì xīnzhī wèimíngzhàohàoshéngtiānxiàzhīméi yòushǐ使tiānxiàzhīmínzhuózhí shān chúzhèng yāoméibìngméiwéiqiúqián méizhīzhīshūzhī yòufēichǔnchǔnqiúqiánzhīmínnéngzhìwéi yǒuwénrénhuàshìzhīyǐnmínggàoméizhě zhuózhèng yǎngpángtiáo shān yāozhìzhī chúzhí èshēng qiúzhòngjià érjiāngzhèzhīméijiēbìng wénrénhuàshìzhīhuòzhīlièzhìzāi 

    gòusānbǎipén jiēbìngzhě wánzhě zhīsān nǎishìliáozhī zòngzhīshùnzhī huǐpén mái jiězōng niánwéi zhīquánzhī běnfēiwénrénhuàshì gānshòugòu bìngméizhīguǎnzhùzhī 

     ānshǐ使duōxiá yòuduōxiántián guǎng广zhùjiāngníng hángzhōu zhōuzhībìngméi qióngshēngzhīguāngyīnliáoméizāi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白纶巾¹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jī)²
译文:我静静地靠着水边钓矶上的老枫树根,江风吹动白色头巾下青丝飞舞。
注释:¹纶巾:指古时头巾名。²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suō)归。
译文:中年妇女前前后后往桑村去采摘桑叶 小孩则逛了集市,买了蓑衣回来。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译文:雨后莼菜涨满河湾,小船挤开碧波而返。春后的鲈鱼异常肥美,让男子的钓竿都难承其重。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西塞(sài)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译文:我坐在西塞山前,一直看到太阳西落,隔着江水,真是羡慕他们啊,久久不愿离去。

西sāishānjiā--xiū

báilúnjīnxiàjìngfēnggēnzuòdiàozhōngsāngcūntiāo

xiǎoérshāshìmǎisuōguīláichúncàiliúchuánhuáchūnhòuzhuìdiàoféi

西sāishānqiánzhōngxiāngxiànjǐ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