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鼓楫又城东,不待溪分上下风。碧树垂柑间黄绿,冰盘行鲙簇青红。
城西鼓楫又城东,不待溪分上下风。碧树垂柑间黄绿,冰盘行鲙簇青红。
横塘日暮林峦合,断岸秋来浦溆通。安得此身无世累,便随渔艇入空濛。
横塘日暮林峦合,断岸秋来浦溆通。安得此身无世累,便随渔艇入空濛。

yùnnánguān--hán

chéng西yòuchéngdōngdàifēnshàngxiàfēngshùchuígānjiānhuáng绿bīngpánxíngkuàiqīnghóng

héngtánglínluánduànànqiūláitōngānshēnshìlèi便biànsuítǐngkōngméng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3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齐国好¹厚葬,布帛(bó)²尽于³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¹⁰曰:“夫凡人之有为¹¹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guǒ)过度者戮(lù)¹²其尸,罪¹³夫当¹⁴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译文:齐国的人喜好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对这样的风气很担心,就把这个情况材诉了管仲,说:“布匹用尽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从今以后如果棺椁做得太过豪华,就把那人的尸体暴尸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斩断尸体就没有好名声,给主持丧礼的人治罪就没有好处,人们怎么还会做这种事呢?
注释:¹好:喜爱。²布帛:泛指织物。³于:被。⁴衣衾: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⁵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⁶患:担心。⁷尽:全部,用尽。⁸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⁹休:停止。¹⁰对:回答。¹¹为:做事。¹²戮:侮辱。¹³罪:治···的罪。¹⁴当:主管。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冬青¹花,花时一日肠九折²
注释:¹冬青:常绿乔木名。夏季开花,花细白色。²肠九折:形容悲愁之甚。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隔江风雨晴影空¹,五月深山护江雪。
注释:¹“隔江”句:指种在隔江临安故宫中的冬青树。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lóu)¹不敢穴。
注释:¹蝼蚁:这里指平常臣民。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shāng)¹底月。
注释:¹觞:酒器。这句指这些冬青树来历不同常树,曾经看到过皇帝喝酒时的杯中月色。冬青树一名万年枝,与万年觞相应。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shǔ)¹飞绕百鸟臣²,夜半一声山竹裂³
注释:¹蜀魂:指杜鹃,相传杜鹃是古代蜀王杜宇死后之魂所化。²百鸟臣:百鸟仍向杜鹃称臣,喻遗老仍忠于宋帝。³山竹裂:形容杜鹃啼声凄厉,几乎使山竹欲裂。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根,因云触石而出,又其下藏着龙,而《易》有“云从龙”之语,故云“石根云气”。蝼蚁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这地方穴居,从而表示了作者对宋帝的尊敬。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因为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此种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万寿无疆之词。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魂,指杜鹃,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鸟巢中,百鸟代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鸟臣”。这里的“蜀魂”杜鹃,隐喻宋帝之魂;“百鸟臣”,隐喻送遗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称臣,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气节。“夜半”,深夜,隐喻元朝的黑暗。杜鹃叫一声,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极点,这就是宋帝对元朝所抱的态度。林景熙既为宋尽臣节,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有所谓的赋比兴,此诗用的兴体。《冬青花》是有它的本事的。这首诗给了读者鲜明的形象,一切围绕冬青花并从而展开去加以描绘。在这些鲜明的形象背后,都实有所指,是词在此而意在彼的。

dōngqīnghuā--línjǐng

dōngqīnghuāhuāshíchángjiǔzhé

jiāngfēngqíngyǐngkōngyuèshēnshānwēixuě

shígēnyúnlóngsuǒcángxúnchánglóugǎnxué

láizhǒngfēirénjiāncéngshíwànniánshāngyuè

shǔhúnfēiràobǎiniǎochénbànshēngshānzhúliè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译文: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萧瑟兮草木摇落¹而变衰。
译文: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
注释:¹摇落:动摇脱落。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liáo)(lì)¹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译文: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
注释:¹憭栗:凄凉。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xuè)(liáo)¹兮天高而气清,寂漻(liáo)²兮收潦而水清。
译文: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注释:¹泬漻:空旷寥廓。²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cǎn)¹增欷(xī)²兮,薄寒之中³人,
译文: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
注释:¹憯凄:同"惨凄"。²欷:叹息。³中:袭。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chuàng)(huǎng)¹(kuǎng)悢(liàng)²兮,去故而就新。
译文: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
注释:¹怆怳:失意的样子。²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坎廪(lǐn)¹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译文: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
注释:¹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kuò)¹兮羁(jī)²而无友生³
译文: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
注释:¹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²羁旅:滞留外乡。³友生:友人。
惆怅兮而私自怜!
惆怅兮而私自怜!
译文: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译文: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雁廱(yōng)¹而南游兮,鹍(kūn)²啁哳(zhā)³而悲鸣。
译文: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
注释:¹廱廱:雁鸣声。²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³啁哳:鸟鸣声繁细。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译文: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时亹(wěi)¹而过中兮,蹇(jiǎn)²淹留³而无成。
译文: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
注释:¹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²蹇:发语词。³淹留:滞留。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¹
译文: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
注释:¹绎:“怿”的假借,愉快。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¹,超逍遥兮今焉薄²
译文: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
注释:¹来远客:来作远客。²薄:同“迫”,接近。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译文: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¹兮忘食事。
译文: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
注释:¹烦憺:烦闷,忧愁。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译文: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车既驾兮朅(qiè)¹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译文: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
注释:¹朅:去。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
倚结軨(líng)¹兮长太息,涕潺(chán)(yuán)²兮下霑(zhān)³
译文: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
注释:¹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²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³轼:车前横木。
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kāng)¹绝兮不得,中瞀(mào)²兮迷惑。
译文: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
注释:¹忼慨:同"慷慨"。²瞀乱:心中烦乱。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¹兮谅直。
译文: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
注释:¹怦怦:忠诚的样子。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¹秋。
译文: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
注释:¹凛:寒冷。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¹离披²此梧楸(qiū)
译文: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
注释:¹奄:忽。²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译文: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离芳蔼(ǎi)¹之方壮兮,余萎(wěi)²而悲愁。
译文: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
注释:¹芳蔼:芳菲繁荣。²萎约:枯萎衰败。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译文: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收恢台¹之孟夏兮,然欿(kǎn)(chì)²而沉藏。
译文: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
注释:¹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²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叶菸(yān)(yì)¹而无色兮,枝烦挐(ná)²而交横。
译文: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
注释:¹菸邑:黯淡的样子。²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颜淫(yín)¹而将罢²兮,柯仿佛而萎黄。
译文: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
注释:¹淫溢:过甚。²罢:同“疲”。
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shāo)¹(xiāo)(sēn)²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³而瘀(yū)伤。
译文: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
注释:¹萷:同"梢",枝条。²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³销铄:指毁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惟其纷糅(róu)¹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译文: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
注释:¹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揽騑(fēi)¹(pèi)而下节²兮,聊逍遥以相佯³
译文: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
注释:¹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²节:马鞭。³相佯:犹言徜徉。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岁忽忽而遒(qiú)¹尽兮,恐余寿之弗将²
译文: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
注释:¹遒:迫近。²将:长。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¹
译文: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
注释:¹俇攘:纷扰不安。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dàn)容与¹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译文: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
注释:¹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心怵(chù)(tì)¹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译文: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注释:¹怵惕:惊惧。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¹
译文: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
注释:¹极明:到天亮。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¹兮,纷旖(yǐ)(nǐ)²乎都房³
译文: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
注释:¹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²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³都房:北堂。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何曾¹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
译文: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
注释:¹曾:“层”的假借。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以为君独服¹此蕙兮,羌²无以异于众芳。
译文: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
注释:¹服:佩戴。²羌:发语词。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mǐn)¹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译文: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
注释:¹闵:同“悯”。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¹
译文: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
注释:¹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¹而增伤。
译文: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
注释:¹结轸:愁思郁结。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岂不郁(yù)¹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译文: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
注释:¹郁陶:忧思深重。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猛犬狺(yín)¹而迎吠兮,关梁²闭而不通。
译文: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
注释:¹狺狺:狗叫声。²梁:桥。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
皇天淫溢¹而秋霖(lín)兮,后土²何时而得漧(gān)
译文: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
注释:¹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²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¹独守此无²³兮,仰浮云而永叹!
译文: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
注释:¹块:块然,孤独的样子。²无:通"芜"。³泽:沼泽。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¹而改错²
译文: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
注释:¹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²错:同"措"。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tái)¹而取路。
译文: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
注释:¹驽骀:劣马。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译文: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¹而远去。
译文: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
注释:¹駶跳:跳跃。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fú)雁皆唼(shà)¹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译文: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
注释:¹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yuán)凿而方枘(ruì)¹兮,吾固知其鉏(chú)(wú)²而难入。
译文: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注释:¹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²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译文: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原衔(xián)(méi)¹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²
译文: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
注释:¹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²渥洽:深厚的恩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¹
译文: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
注释:¹匹合:合适。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译文: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译文: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qí)(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译文: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译文: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
骥不骤进而求服¹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
译文: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
注释:¹服:驾车,拉车。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译文: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译文: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¹郁郁其何极?
译文: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
注释:¹冯:内心愤懑。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¹其弗济²
译文: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
注释:¹幸:希望。²济:成功。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xiàn)¹雪雰(fēn)(róu)²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译文: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
注释:¹霰:雪珠。²雰糅:纷杂。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徼(jiǎo)¹而有待兮,泊(bó)²莽莽与野草同死。
译文: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
注释:¹徼幸:同"侥幸"。²泊:止。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¹而不通。
译文: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
注释:¹壅绝:壅塞,堵塞。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译文: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¹而学诵²
译文: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
注释:¹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²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性愚陋以褊(biǎn)¹兮,信未达乎从容。
译文: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
注释:¹褊浅:狭隘浅薄。
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
窃美申包胥(xū)¹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
译文: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
注释:¹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¹
译文: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
注释:¹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译文: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译文: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译文: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食不媮(tōu)¹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译文: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
注释:¹媮:苟且。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¹
译文: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
注释:¹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jiǎn)充倔¹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译文: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
注释:¹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¹死不得见乎阳春。
译文: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
注释:¹溘:突然。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jìng)¹(miǎo)²之遥夜兮,心缭悷(lì)³而有哀。
译文: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
注释:¹靓:通"静"。²杪秋:秋末。³缭悷:缠绕郁结。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春秋逴(chuō)¹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译文: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
注释:¹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xié)¹
译文: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
注释:¹俪偕:同在一起。
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白日晼(wǎn)¹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译文: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
注释:¹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¹
译文: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
注释:¹驰:指精力不济。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¹而无冀²
译文: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
注释:¹怊怅:惆怅。²冀:希望。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
译文: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¹而无处。
译文: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
注释:¹嵺廓:寥阔。
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事亹(wěi)亹而觊(jì)¹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chú)
译文: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
注释:¹觊:企图。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¹壅蔽此明月。
译文: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
注释:¹猋:快速。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yì)¹而莫达。
译文: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
注释:¹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译文: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¹点而汙之。
译文: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
注释:¹黕:污垢。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尧舜之抗行¹兮,瞭冥冥而薄天。
译文: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
注释:¹抗行:高尚的德行。
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何险巇(xī)¹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译文: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
注释:¹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dàn)¹而有瑕。
译文: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注释:¹黯黮:昏黑暗淡。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¹
译文: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
注释:¹胶加:指纠缠不清。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被荷裯(dāo)¹之晏晏兮,然潢(huáng)²而不可带。
译文: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
注释:裯¹:短衣。²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既骄美而伐¹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译文: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
注释:¹伐:夸耀。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憎愠(yùn)(lǔn)¹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译文: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
注释:¹愠惀:忠诚的样子。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众踥(qiè)(dié)¹而日进兮,美²超远而逾迈³
译文: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
注释:¹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²美:指贤人。³迈:远行。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huì)
译文: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緜緜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后之危败。
译文: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
译文: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译文: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shū)¹而难当。
译文: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
注释:¹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译文: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译文: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
译文: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乘骐骥之浏(liú)¹兮,驭安用夫强策?
译文: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
注释:¹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¹之何益?
译文: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
注释:¹介:铠甲。
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
(zhān)¹翼翼²而无终兮,忳(tún)³(hūn)而愁约
译文: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
注释:¹邅:回旋不前。²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³忳:郁闷。⁴惛惛:心中昏昏沉沉。⁵约:约束,束缚。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
译文: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译文: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mào)¹而自苦。
译文: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
注释:¹怐愗:愚昧。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译文: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¹而更索?
译文: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
注释:¹皇皇:同"惶惶"。
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宁戚¹(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译文: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
注释:¹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译文: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wǎng)¹流涕以聊虑²兮,惟著意而得之。
译文: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
注释:¹罔:同"惘"。²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
纷纯纯¹之愿忠兮,妒被(pī)²而鄣之。
译文: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
注释:¹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²离:杂沓的样子。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译文: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乘精气之抟(tuán)¹兮,骛(wù)²诸神之湛湛³
译文: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
注释:¹抟抟:团团。²骛:奔驰。³湛湛:众多。
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cān)白霓(ní)之習(xí)¹兮,历群灵之丰丰²
译文: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
注释:¹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²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左硃雀之茇(bá)¹兮,右苍龙之躣(qú)²
译文: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
注释:¹茇¹:轻快飞翔的样子。²躣躣:行貌.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属雷师之阗(tián)¹兮,通飞廉之衙(yá)²
译文: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
注释:¹阗阗:鼓声。²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
前轻辌¹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²乘之从从³
译文: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
注释:¹輬:一种轻型马车。²辎:载重的重型马车。³从从:跟随的样子。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载云旗之委(wēi)(yí)¹兮,扈(hù)²屯骑³之容容
译文: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
注释:¹委蛇:同"逶迤"。²扈:扈从,侍从。³屯骑:聚集的车骑。⁴容容:众多的样子。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¹
译文: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
注释:¹臧:善,美。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译文: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主题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

  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

  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

  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

  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

  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

  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

  《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¹
译文: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注释:¹年芳:美好的春色。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林花著(zhuó)¹雨胭脂湿,水静(xìng)²牵风翠带长。
译文: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静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注释:¹著:附着,附加。²水静:多年生水草。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màn)焚香。
译文: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何时诏此金钱会¹,暂醉佳人锦瑟旁。
译文: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¹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

  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抱负,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jiāngduì

 tángdài 

chéngshàngchūnyúnyuànqiáng jiāngtíngwǎnjìngniánfāng 
línhuāzhuóyānzhīshī湿 shuǐxìngqiānfēngcuìdàicháng 
lóngxīnjūnshēnzhùniǎn róngbiédiàn殿mánfénxiāng 
shízhàojīnqiánhuì zànzuìjiārénjǐnpáng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胡旋(xuán)¹,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译文:跳胡旋舞的舞女,心随着曲调的旋律,手随着鼓点舞动。
注释:¹胡旋女:跳胡旋舞的舞女。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传来的民间舞。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yáo)转蓬舞¹
译文:鼓乐声中舞动双袖,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
注释:¹回雪飘飖转蓬舞:形容表演者在急速的旋转,像流风中飘飖的廻雪和旋转着的蓬草。回雪,同“廻雪”; 飘飖,风吹飘荡之状;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译文: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译文:世上万物都无可比拟,她的旋转比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译文:一曲终了拜谢天子,天子开口褒奖。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胡旋女,出康(kāng)(qú)¹,徒劳东来万里余。
译文:胡旋女出自西域的康居国,千辛万苦从千万里外来到中原。
注释:¹康居:古西域国名。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带。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译文:从此中原有了胡旋舞,中原舞者争奇斗艳甚至超过胡旋女。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天宝季年时欲变¹,臣妾人人学圜(huán)²
译文:天宝末年纲纪败坏大臣和女子都学这种飞快旋转的胡旋舞。
注释:¹天宝季年时欲变:天宝末年社会风气产生巨大变化。“天宝”,唐玄宗年号,从天宝元年(742)到天宝十四年(755)。“时欲变”,指天宝末年纲纪败坏。²圜转:旋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中有太真¹外禄山²,二人最道能胡旋。
译文:其中宫中的杨贵妃和外镇安禄山,两人的胡旋舞跳得最出色。
注释:¹太真:贵妃杨玉环号。²禄山: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zhàng)¹下养为儿。
译文:杨贵妃因善歌舞受宠,在宫中乐部梨园内册封为贵妃。安禄山则在宫中画金鸡为饰的坐障前被杨贵妃收为义子。
注释:¹金鸡障:画金鸡为饰的坐障。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¹
译文:安禄山用胡旋舞迷惑了玄宗的眼睛,让他分不清是非。以至叛军度过了黄河他还不信安禄山已反叛。
注释:¹兵过黄河疑未反: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市)发动叛乱,好大军已渡过黄河,消息传来,唐玄宗仍不相信,还认为是诬陷安禄山。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wéi)念更深¹
译文: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玄宗无奈,只得下令38岁的杨贵妃自缢。玄宗迫于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对她思念更深。
注释:¹死弃马嵬念更深: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玄宗无奈,只得下令38岁的杨贵妃自缢。“念更深”,玄宗迫于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对她思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从兹地轴(zhóu)天维转¹,五十年来制不禁²
译文:从这以后国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五十年来胡旋舞却一直延续下去。
注释:¹地轴天维转:指安史之乱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灾难。²五十年来制不禁:指胡旋舞从康居国传入中原后一直很流行。从玄宗天宝年间到白居易写此诗的宪宗元和年间(806—819)约五十多年。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译文:胡旋女,请不要一味地跳胡旋舞,把我这首歌唱给贤明的君主听让他领悟。

  《胡旋女》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天子为之微启齿”,共十句。主要是描绘胡旋舞的主要特点,以及胡旋女在跳胡旋舞时出色的惊人技艺。作者调动夸张、比拟、想象、渲染等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胡旋女的舞蹈场面,从开始“弦鼓一声双袖举”,一直到结束“曲终再拜谢天子”。其中主要突出快速旋转这个胡旋舞的主要特征。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其旋转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而且飞快地来回的旋转根本不知疲倦,转啊转啊,“千匝万周无已时”。 有人将诗中形容胡旋舞舞动速度之快的“奔车轮缓旋风迟”,误解为在车轮上跳舞。从现存史料看,胡旋应是在地面上进行的,方能做到“疾如风焉”。

  许多历史记载也多突出这点,如杜佑《通典》说胡旋舞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旧唐书·安禄山传》说 安禄山“作胡旋舞疾如风焉”。元稹的《胡旋女》描绘这一特点甚至比白居易《胡旋女》中更形象:“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转得那么快,观众几乎不能看出她的脸和背,这种描写正突出了《胡旋舞》的特点。此段的最

  后一句“天子为之微启齿”是个过渡,由描绘胡旋舞的主要特点,以及胡旋女在跳胡旋舞时出色的惊人技艺过渡到批判君王对胡旋舞的沉溺,对善舞胡旋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的宠爱,从而导致祸乱,唐帝国由盛转衰。

  第二层从“胡旋女,出康居”到“死弃马嵬念更深”。主要写玄宗对善舞胡旋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的宠爱,由此导致的安史之乱。先交代胡旋女是从西域的康国。说她们是被小国之君作为贡品献给大唐天子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指出从康居来的胡旋女无法与中原的胡旋者“斗妙争能”。“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是说天宝末年社会风气逆转,百官和民间皆以学胡旋舞为时尚。“中有太真外禄山”以下八句则点出君主的喜爱是导致这种喜习胡风胡舞习尚的根源。特别点出玄宗宠爱善舞胡旋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禄山胡旋迷君眼”,“贵妃胡旋惑君心”是导致国家由治变乱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源。其中“死弃马嵬念更深”的“念更深”的含义更为深刻:它不仅暗示玄宗赐死杨贵妃是迫于无奈,也道出玄宗沉溺于歌舞的结局是既误国又害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对这“念更深”过形象的描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即探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批判当年曾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沉溺于胡旋舞导致安史之乱。

  第三层,从“从兹地轴天维转”到结尾四句诗人认为,胡旋舞的盛行是“天宝季年时欲变”的征兆,因为它只能“迷君眼”、“惑君心”,使得唐王朝遭受了一次大劫难,“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接着,点破创作主旨,劝诫胡旋女不要只顾着跳舞;也来唱一唱我写的这首诗,给天子一些启示,让明君领悟这个历史教训。作者不直接劝诫宪宗,而是对胡旋女发话,这是一种婉曲的表达方式。比起元稹的《胡旋女》结尾直接谴责玄宗和直接告诫宪宗:“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表现手法要婉曲一些。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