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台十月寒飕飗,置酒共祖南阳侯。九士一客相献酬,皆言南阳山水幽。
繁台十月寒飕飗,置酒共祖南阳侯。九士一客相献酬,皆言南阳山水幽。
菊泉酿酒不论石,土酥醍醐出肥牛。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菊泉酿酒不论石,土酥醍醐出肥牛。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夜燃蜡炬宾醉舞,春风攲眠百花洲。各持一觞劝公饮,此行乐矣公何求。
夜燃蜡炬宾醉舞,春风攲眠百花洲。各持一觞劝公饮,此行乐矣公何求。
我独倚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方今群贤从法驾,金狨塞路嘶骅骝。
我独倚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方今群贤从法驾,金狨塞路嘶骅骝。
独令此公守一州,临分慷慨泪莫收。南阳南阳乐复乐,归来归来无久留。
独令此公守一州,临分慷慨泪莫收。南阳南阳乐复乐,归来归来无久留。

sòngzhàochéngzhījiānchūshǒunányáng--hán

fántáishíyuèhánsōuliúzhìjiǔgòngnányánghóujiǔshìxiāngxiànchóujiēyánnányángshānshuǐyōu

quánniàngjiǔlùnshíchūféiniú使shǐjūnlóuqiányòuchéngxiāngtángxiàliánchóu

ránbīnzuìchūnfēngmiánbǎihuāzhōuchíshāngquàngōngyǐnxínggōngqiú

zhàngshāngshēngōugōngrénjiānliúfāngjīnqúnxiáncóngjiàjīnróngsāihuáliú

lìnggōngshǒuzhōulínfēnkāngkǎilèishōunányángnányángguīláiguīláijiǔliú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3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夜静群动息¹,时闻隔林犬。
译文:春夜宁静一切生物全都止息,不时听到隔着竹林几声犬吠。
注释:¹群动息:各种动物停止活动。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jiàn)¹西远。
译文:却使我回忆起在山里的时候,有人家的地方远在山涧西边。
注释:¹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羡君明发¹去,采蕨(jué)²轻轩冕³
译文:真羡慕你天明就要启程归去,安于采蕨生活轻视爵高官显。
注释:¹明发:早晨起程。²蕨:即蕨菜,也叫拳头菜。一种野生蕨类植物厥的嫩芽,可食用。³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

  这首诗精悍短小,却神韵无穷,诗题即清晰的点名了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原委。全诗的意境,与王维的散文名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可互相印证。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静谧,轻轻掠过的凉风,吹得竹林飒飒作响,远处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犬吠,隔着夜幕中青葱的林子,划破这夜的安宁。以动衬静,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静谧的春夜图。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次日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也就徒有羡慕之情。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将诗人的心思无一保留地流露出来。此诗之妙处之一在首句,声音与环境的巧妙结合,以动衬静,细微处着手,渲染出静谧安宁的氛围与意境,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二在末句,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蕨而食的典故,表露出诗人对钱少府轻视官场、隐退而居的赞赏与歆羡,同时也传递出自己渴望早日归隐的希望。

  此诗给人以清新美好之感,意境之美油然而现,通过表达对钱少府退而归隐之举的赞赏也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之意,韵味悠远。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84-85

chūnzhútíngzèngqiánshǎoguīlántián--wángwéi

jìngqúndòngshíwénlínquǎn

quèshānzhōngshírénjiājiàn西yuǎn

xiànjūnmíngcǎijuéqīngxuānmiǎn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
万里瞿(qú)塘峡¹,春来六上弦²
注释:¹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²上弦: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时时开暗室,故¹故满青天。
注释:¹故:常常,频频。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这句中的“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杜甫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句中的“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杜甫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这句中的“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yuèsānshǒu

 tángdài 

duànshān tiānxīn 
ruòqīngzhàngyuè chóushābáitóurén 
wǎngliǎngshēnshù dòngbànlún 
yuándāngběidǒu zhízhǐzhào西qín 

bìngzhàoshānchū xīnkuīchǔshuǐqīng 
chóujiàn èrshíhuímíng 
yànshēngchén zhījìntuì退qíng 
wéiyínhànluò bànshénghéng 

wàntángxiá chūnláiliùshàngxián 
shíshíkāiànshì mǎnqīngtiān 
shuǎngfēngjīnjìng gāodānglèiliǎnxuán 
nánfēiyǒuquè jiǔluòjiāngbiān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骊山横岫(xiù),渭河环秀¹,山河百二还如旧。
注释:“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岫:峰峦。
《长安怀古》为咏史之作。“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作者居高临下地鸟瞰了长安的险要形势和壮丽风光。紧接着,又用激昂的带议论性的语言揭示出:秦始皇、隋炀帝这些暴君役使人民修建起来的离宫、上林苑,早已不复存在,只是留下一个骂名;汉陵唐宫阙又在哪里?留下的岂不就是衰败的草木和哀哀狐兔吗?最后以“山,空自愁;河,空自流”八字作结。整曲写得含蓄朦胧。

shānyáng ·chángānhuái怀

zhàoshànqìng yuándài 

shānhéngxiù wèihuánxiù shānbǎièrháijiù bēi cǎoqiū qíngōngsuíyuànchòu tángquèhànlíngchùyǒu shān kōngchóu  kōngliú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诸葛大名垂¹宇宙²,宗臣³遗像肃清高
译文: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注释:¹垂:流传。²宇宙:兼指天下古今。³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⁴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分割据¹(yū)²筹策³,万古云霄一羽毛
译文: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注释:¹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²纡:屈,指不得施展。³筹策:谋略。⁴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伯仲之间见伊吕¹,指挥若定失萧曹²
译文: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注释:¹伊吕:指伊尹、吕尚。²萧曹:指萧何、曹参。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¹移汉祚(zuò)²终难复³,志决身歼(jiān)军务劳。
译文: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注释:¹运:运数。²祚:帝位。³复:恢复,挽回。⁴志决:志向坚定。⁵身歼:身死。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

yǒnghuái怀shǒu ·

 tángdài 

zhūmíngchuízhòu zōngchénxiàngqīnggāo 
sānfēnchóu wànyúnxiāomáo 
zhòngzhījiānxiàn zhǐhuīruòdìngshīxiāocáo 
yùnhànzuòzhōngnán zhìjuéshēnjiānjūnláo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肃肃花絮(xù)¹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jīng)
注释:¹花絮:指桃柳。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长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上四暮春之景,下四春日感怀。吴论:肃肃,落声。菲菲,落貌。【黄注】红素乃地下花絮。【顾注】惟鸟雀,见过客之稀。独柴扉,见村居之僻。关中数乱,谓吐蕃、党项入寇。剑外未清,谓吐蕃近在西山。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

  黄生曰: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长。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杜甫著,(清)仇兆熬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6-1

chūnyuǎn

 tángdài 

huāwǎn fēifēihóngqīng 
chángwéiniǎoquè chūnyuǎncháijīng 
shùyǒuguānzhōngluàn céngjiànwàiqīng 
xiāngguī y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