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guòluòyángchéng ·

guāng sòngdài 

liánshānliáoràoqīng sānchuānhuàngyàngmíng 
chūnfēngshíxīngwáng cǎoniánniánmǎnchéng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13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太傅¹盘桓(huán)²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³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jù),便唱使还。太傅神情¹⁰¹¹¹²,吟啸¹³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¹⁴,犹¹⁵¹⁶不止。既¹⁷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¹⁸¹⁹不坐²⁰。公徐²¹云:“如²²此,将无²³归!”众人即承响²⁴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常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出海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不久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不能安坐。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应声,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注释:¹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²盘桓:徘徊,逗留。³泛海:坐船出海。⁴王:指王羲之。⁵色:神情。⁶并:一同。⁷遽:惊慌。⁸唱:通“倡”,提议。⁹使:让。¹⁰神情:精神兴致。 ¹¹方:正在,正。¹²王:通“旺”,指兴致高。¹³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¹⁴说:通“悦”,愉快。¹⁵犹:仍然。¹⁶去:指划船前进。¹⁷既:后来,不久。¹⁸喧:叫嚷。¹⁹动:摇晃。²⁰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²¹徐:慢慢地。²²如:像。²³将无:表示委婉的建议或者希望,可译为“还是……吧”。²⁴承响:应声。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¹颜容²十五余³
译文: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注释:¹才可:恰好。²颜容:一作“容颜”。³十五余:十五六岁。梁简文帝《怨歌行》:“十五颇有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良人¹玉勒²乘骢(cōng)³,侍女金盘脍(kuài)鲤鱼
译文: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注释:¹良人:古代妻对夫的尊称。²玉勒:玉饰的马衔。³骢马:青白色的马。⁴脍鲤鱼:切细的鲤鱼肉。脍:把鱼、肉切成薄片。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译文: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罗帷(wéi)¹送上七香车²,宝扇³迎归九华帐(zhàng)
译文: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
注释:¹罗帷:丝织的帘帐。²七香车:旧注以为以七种香木为车。³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⁴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狂夫¹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shē)²季伦³
译文: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
注释:¹狂夫:犹拙夫,古代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²剧:戏弄,意谓可轻视石崇。³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豪富。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自怜¹碧玉²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译文: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
注释:¹怜:爱怜。²碧玉:《乐府诗集》以为刘宋汝南王妾名。这里指洛阳女儿。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春窗曙(shǔ)¹灭九微火²,九微片片³飞花琐
译文: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
注释:¹曙:天明。²九微灯:汉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灯,这里指平常的灯火。³片片:指灯花。⁴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戏罢曾无¹²曲时,妆成祗(zhī)是熏(xūn)³坐。
译文: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
注释:¹曾无:从无。²理:温习。³熏香:用香料熏衣服。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¹
译文: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
注释:¹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谁怜越女¹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huàn)纱。
译文: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注释:¹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越,这里指今浙东。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给豪门阔少,便由贫贱之身一跃而为身价百倍的贵妇人,恃宠享乐。娇贵异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颜如玉,亦不免终生沦于贫贱境地。此诗所写,盖为此而发,而其所蕴含的意义却超越了诗中所写事实本身,从而使这首诗的诗意具有了很大约外延性。或谓伤君子不遇,或谓讥刺依附权贵的封建官僚,或谓慨叹人生贵贱的偶然性,都能讲得通。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之意。下面两句说她的丈夫骑着宝玉络头、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她的侍女为她献上满盈金盘的鲤鱼片。一为侧笔映衬,二为正面描写,一虚一买,“洛阳女儿”的身价和地位显示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间竟身价百倍,原因就是嫁给了一位颇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则贵、不遇者则贩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画阁”以下四句,写“洛阳女儿”住在红桃绿柳竟相掩映的画阁朱楼,出门坐的是用罗帷遮护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用宝扇遮面,被接入九华帐里。至此,“洛阳女儿”的饮食起居已见一斑。“狂夫富贵在青春”到“不惜珊瑚持与人”,连续驱使典故,插入对其丈夫的描写;结构上照应上文“良人”一句,将诗意补足。其夫正当青春年华,身享荣华富贵,意气骄奢,甚于晋代巨富石崇;丈夫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干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这里所描写的是“狂夫”之相,但细玩诗意,却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阳女儿”的娇贵之态,貌似游离实则还是为写“洛阳女儿”而驱使笔墨的。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约光晕里,在雕花的连环形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下面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

参考资料:
1、 张国伟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62-164
2、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5-106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6

luòyángérxíng

wángwéi tángdài 

luòyángérduìmén cáiyánróngshí 
liángrénchéngcōng shìjīnpánkuài 
huàzhūlóujìnxiāngwàng hóngtáo绿liǔchuíyánxiàng 
luówéisòngshàngxiāngchē bǎoshànyíngguījiǔhuázhàng 
kuángguìzàiqīngchūn jiāoshēlún 
liánqīnjiāo shānchírén 
chūnchuāngshǔmièjiǔwēihuǒ jiǔwēipiànpiànfēihuāsuǒ 
céngshí zhuāngchéngzhīshìxūnxiāngzuò 
chéngzhōngxiāngshíjìnfánhuá jīngguòzhàojiā 
shuíliányuèyán pínjiànjiāngtóuhuànshā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hān)¹
译文:五更醒来寒气偷偷钻进紫毛衫,东窗起床酒意仍浓。
注释:¹酣:浓,盛。
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译文:门外太阳高挂无力出去,满城湿露好似身处江南。
这首诗写上都晨景。五更醒来尚,留着昨夜的余醉;晨风料峭,毛衣不暖,太阳早早地升起,外面雾气蒸,霜露满地,犹如江南。这首诗捕捉的仍是塞外草原沙漠中城市特有的景象。在那儿,气候温差大,日照长,所以太阳出的早,水气弥漫。这样的状况,非身临其境者难以体会。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13-214页

shàngjīngshìshí--dōu

gènghánmáoshānshuìdōngchuāngjiǔshànghānménwàigāoqíngmǎnchéng湿shīshìjiāngnán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习习¹笼中鸟,举翮(hé)触四隅(yú)
译文:被关在笼中之鸟,虽然屡次要飞,但扇动翅膀就碰上了笼子的四边。
注释:¹习习:频频飞动貌。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译文:与人疏远难舍的穷巷的士人,抱着自己的影子独守空空的草房。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出门无通路,枳(zhǐ)(jí)¹塞中涂。
译文:出门去没有畅通的道路,枳壳树和荆棘挡住了前进的路途。
注释:¹枳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译文:虽然有好的计策也不被人采用,处境困难好像干涸的池塘之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译文:在外没有微有的俸禄,回顾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藏。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亲戚还相蔑(miè),朋友日夜疏。
译文:亲戚们都轻视他,朋友也一下子就疏远了。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苏秦¹北游说,李斯²西上书。
译文:苏秦向北方游说燕、赵等六国合纵抗秦,李斯西入秦国上书。
注释:¹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后被车裂。²李斯:秦朝丞相,后被腰斩。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俯仰生荣华,咄(duō)(jiē)¹复雕枯。
译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荣华富贵,不久又被杀死。
注释:¹咄嗟:形容时间短。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饮河¹期满腹,贵足²不愿余。
译文:偃鼠到河里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并不想有什么余存。
注释:¹饮河:比喻所求不多。²贵足:以知足为贵。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巢林栖(qī)一枝,可为达士模。
译文:鹪鹩在深林里栖息,只是借一枝树枝,它们实在可以为达士的楷模。

yǒngshǐshǒu ·

zuǒ wèijìn 

lóngzhōngniǎo chù 
luòluòqióngxiàngshì bàoyǐngshǒukōng 
chūméntōng zhǐzhōng 
shōu kuàiruòchí 
wàiwàngcùn nèidǒuchǔ 
qīnháixiāngmiè péngyǒushū 
qínběiyóushuì 西shàngshū 
yǎngshēngrónghuá duōjiēdiāo 
yǐnmǎn guìyuàn 
cháolínzhī wèishì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白石飞仙¹,紫霞²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yōu)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译文:草窗词有白石飞仙的飘逸清空,兼紫霞翁的凄迷谐婉之调。岂料如今一曲歌罢,赏音寂然,知音顿少。想必草窗曾几番幽梦,魂归人间,但见旧家池馆,人物两非,丛生青草。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草窗:即周密。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谱》。¹白石飞仙:借用白石先生事指白石道人姜夔。据《神仙传》,白石先生为中黄丈人弟子,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不肯修升天之道,唯取不死而已。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而居,时人号曰“白石飞仙”。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²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这里指周密的词严于音韵。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¹,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译文:清风明月交游的逸兴,山川万物引发的慨然怀抱,此时凭借什么才能告知你春天又已来到?空留下写满江南离恨的词卷,夜夜思念故人,萍花也凋残衰老。
注释:¹风月交游,山川怀抱:指周密词多写自己陶醉山水,隐居山林的情怀。

  这首歌咏友情的词,寥寥数语便道尽友人周密的身世、创作和境界怀抱。上、下片结尾之四句,尤因能从对面设想而更见出王沂孙与周密相知之深、情谊之厚。

  词从草窗的艺术渊源与师法门径落墨写起。开篇扣词卷,而草窗平生之事业正在于此。上片立意于草窗的师法渊源,下片则概言草窗词作的主要内容。起句以“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来总结周密词的特色。既有姜夔词的“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空,又有杨缵词凄婉的情韵。周密词学姜夔,又曾学音律于杨缵,兼有清刚峭拔、凄侧缠绵的风格。但“断歌人听知音少”,白石、紫霞皆往矣,又有谁是真正的赏音知音之人。“几番”二句,为对面写法。南宋亡国后,两人一别经年,几次在惝倪的梦境中欲回故乡,却终究梦不到家,令人怅惘。想见听居的池沼,在这春日,也应已是一池绿水,生满了春草。此句化用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意,实有褒扬周密词句清丽别致之意。“风月交游,山川怀抱”,二句总括出草窗词境。草窗酷爱自然,笔触多及湖山胜景、风雅闲情。李莱老题《草窗韵语》诗云:“绿遍窗前草色春,看云弄月寄闲身。北山招隐西湖赋,学得元和句法真。”可作此印证。“几番”两句既见其飘零之身世,又状其才思之敏捷。“风月”“山川”,二句八字,将草窗笔下万千景物与心情笼于其中,清雅而凝重。风月依然,山川破碎,词人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行踪无定。即便有满腔愁情,却无诉说之处。用笔简炼,而草窗之性情毕现。“风月”句,重在“交游”。既指周密词中描写清风明月、山川美景的词作,也借词回忆了二人昔日共赏春风秋月的往事。全词由词卷而身世,由其性情写到己之相思,层层展开,而用笔筒炼浑朴,顿宕有致,亦如“白石老仙”之清劲。“凭谁说与春知道”,正点其欲言无处。愁情诉之于“春”,可知通解者少;又言“凭谁说与”,方晓身畔无人,更见其哀。“空留”两句收归作结,突出表现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此处“春”字,上接“风月”而言,却兼有启下之功。故结笔总挽全篇,叙出“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蓣花老”。

  这虽是一首题卷之作,将对友人的思念、牵挂,融合在对其词集的总结和评价中,深深地寄托了作者的怀友之情,知其人,论其词,沉郁清刚,无虚饰之语,知其苦痛,言其心志,亦隐以自道。统欢全篇,作为题咏之作,碧山以其极强的概括力,准确精当地描述了草窗词卷。由此而及的怀友之情,质朴深厚,沉挚动人。

  这首词情绪苍苦,悲从中来,回忆与相思交织,低回掩抑,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邓乔彬编选.吴文英 王沂孙集:凤凰出版社,2013.01:第264-265页
2、 高献红编著.王沂孙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8:第332-335页
3、 姚小鸥,孙克强,杨国安,华锋,宋木铎,潘晓龙,李维新编著.宋代名家词选: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36-937页
4、 (清)朱彝尊辑;周殿龙,樊远生主编.词综 全本 校点、注音、注释、赏析:远方出版社,1998.02:第2219页
5、 (宋)周密选编.绝妙好词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12:第362页

shāxíng··cǎochuāngjuǎn--zhān

báishífēixiānxiádiàoduànréntīngzhīyīnshǎofānyōumènghuíshíjiùjiāchíguǎnshēngqīngcǎo

fēngyuèjiāoyóushānchuān怀huáibàopíngshuíshuōchūnzhīdàokōngliúhènmǎnjiāngnánxiāngpínghuāl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