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行营面面设刁斗¹,帐门²深深万人守。
译文:军营四周都设置了夜间用作巡逻报更的梆子,中军大帐门前有众人守卫。
注释:¹刁斗:古代一种军用锅,铜制有柄三脚,白天用于做饭,万间用作巡逻报更的梆子。²帐门:指将军住的中军大帐。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将军贵重不据鞍¹,万万发兵防隘(ài)²
译文:将军性命贵重不骑马,每夜都派兵去防守险要的关口。
注释:¹据鞍:骑马。²隘口:险要的关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自言虏¹畏不敢犯,射麋(mí)²捕鹿来行酒。
译文:自吹金兵害怕不敢来侵犯,射捕来的麋鹿拿来饮酒。
注释:¹虏:指敌人。²麋:即驼鹿,比牛大,全身赤褐色,角大尾短,能游泳。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更阑¹酒醒山月落,彩缣(jiān)²百段支³女乐(yuè)
译文:更深夜尽还畅饮直到山头月西沉,拿出彩色的绢缎百段赏给筵前歌舞的乐妓。
注释:¹更阑:更深万尽。²彩缣:彩色的绢缎。³支:支付,此指赏给。⁴女乐:歌舞乐妓。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谁知营中¹血战人²,无钱得合³金疮药
译文:有谁知道军中广大浴血战斗的士卒,竟无钱配药治疗刀剑创伤!
注释:¹营中:军中。²血战人:浴血战斗的士卒,一说指作战受伤的土兵。³合:配制。⁴金疮药:医治刀剑创伤的药。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军队现状的逼真刻画,无情地嘲讽了南宋将军玩忽职守、纵情享乐的丑恶嘴脸,对广大士兵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揭示出南宋军队屡战屡败的深层社会原因。

  此诗选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官兵之间尖锐的矛盾和诗人的主观倾向性。同时诗人情感爱憎分明,语言辛辣尖锐,批判锋芒毕露。

  诗的前八句紧紧扣住诗题中的“乐”字,写将军之“乐”。首四句写将军懦弱怕死。“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入夜,军营周围布置了手持刁斗打更巡逻的士卒,将军住的中军大帐有万人守卫,这二句明写营中戒备森严,将军警惕性很高,暗刺将军的懦弱无能。“面面”与“深深”四字见出将军防范措施无懈可击,为保全自己可谓费尽心机。“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这二句承一、二句,把居于“深深”“帐门”之内的“将军”推出,进一步写他的懦弱怕死。“贵重”一词,语带讥讽。接着,便用“自言虏畏不敢犯”表现将军狡诈虚伪,自欺欺人。他把自己置于严密保护之下,反倒夸口说敌人怕他,不敢来侵犯。其实这不过是为自己的荒淫享乐找一个借口。“射糜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三句便露出其耽于享乐的真相。古人认为畋猎可以申文武之教,而这位将军“射麋捕鹿”只是为了“行酒”。古人认为女乐随军会影响士气,而这位将军却整夜沉醉于酒色之中。饮酒听歌要到夜静更深,为了寻欢作乐赏赐歌儿舞女,不惜挥霍“彩缣百段”。

  前八句写将军的日常生活,不着一字评论,而其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豪奢无度的情景表露无遗。这位守边将军的军旅生活可谓其乐陶陶,然而战斗在前沿的士兵又是如何。“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他们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可是连救急救危的医药费也无钱支付。“谁知”二句感情强烈,是对不顾士兵死活的宋军高级将领的控诉,是对南宋苟安享乐的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这里,一面是将军的惧敌畏死,一面是士卒的防边血战;将军在军帐内行酒作乐,士卒在阵地前冲锋流血;一边是挥霍无度地买酒征歌,一边是身负重伤后无钱合药。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里官兵之间的矛盾,使全诗的感情基调显得十分沉郁。

  全诗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并列在一起,作客观的不加任何评论的描绘,而这种对比本身就包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显示着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描写中,又注意了多方照应,使全诗浑然一体。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的描写中,显豁中见蕴藉。语言近似口语,精警凝练而又平易自然,诗风近似唐代张王乐府。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刘乃昌主编.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诗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530-531页

jūnzhōng--liúzhuāng

xíngyíngmiànmiànshèdiāodòuzhàngménshēnshēnwànrénshǒu

jiāngjūnguìzhòngānbīngfángàikǒu

yánwèigǎnfànshè鹿láixíngjiǔ

gènglánjiǔxǐngshānyuèluòcǎijiānbǎiduànzhī

shuízhīyíngzhōngxuèzhànrénqiánjīnchuāngyào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营四周都设置了夜间用作巡逻报更的梆子,中军大帐门前有众人守卫。

将军性命贵重不骑马,每夜都派兵去防守险要的关口。

自吹金兵害怕不敢来侵犯,射捕来的麋鹿拿来饮酒。

更深夜尽还畅饮直到山头月西沉,拿出彩色的绢缎百段赏给筵前歌舞的乐妓。

有谁知道军中广大浴血战斗的士卒,竟无钱配药治疗刀剑创伤!

注释

刁斗:古代一种军用锅,铜制有柄三脚,白天用于做饭,万间用作巡逻报更的梆子。

帐门:指将军住的中军大帐。

据鞍:骑马。

隘口:险要的关口。

虏:指敌人。

麋:即驼鹿,比牛大,全身赤褐色,角大尾短,能游泳。

更阑:更深万尽。

彩缣:彩色的绢缎。

支:支付,此指赏给。

女乐:歌舞乐妓。

营中:军中。

血战人:浴血战斗的士卒,一说指作战受伤的土兵。

合:配制。

金疮药:医治刀剑创伤的药。

参考资料:
1、 荆州地委宣传部.历代诗人咏荆州:荆州地委宣传部,1982:89-90
2、 陈元生,高金波.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8:295
创作背景

  南宋迁都江南之后,偷安日久,文恬武嬉,奢侈腐败。诗人关心祖国命运却在政治上屡受打击,诗人满怀愤慨,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 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341-342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军队现状的逼真刻画,无情地嘲讽了南宋将军玩忽职守、纵情享乐的丑恶嘴脸,对广大士兵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揭示出南宋军队屡战屡败的深层社会原因。

  此诗选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官兵之间尖锐的矛盾和诗人的主观倾向性。同时诗人情感爱憎分明,语言辛辣尖锐,批判锋芒毕露。

  诗的前八句紧紧扣住诗题中的“乐”字,写将军之“乐”。首四句写将军懦弱怕死。“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入夜,军营周围布置了手持刁斗打更巡逻的士卒,将军住的中军大帐有万人守卫,这二句明写营中戒备森严,将军警惕性很高,暗刺将军的懦弱无能。“面面”与“深深”四字见出将军防范措施无懈可击,为保全自己可谓费尽心机。“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这二句承一、二句,把居于“深深”“帐门”之内的“将军”推出,进一步写他的懦弱怕死。“贵重”一词,语带讥讽。接着,便用“自言虏畏不敢犯”表现将军狡诈虚伪,自欺欺人。他把自己置于严密保护之下,反倒夸口说敌人怕他,不敢来侵犯。其实这不过是为自己的荒淫享乐找一个借口。“射糜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三句便露出其耽于享乐的真相。古人认为畋猎可以申文武之教,而这位将军“射麋捕鹿”只是为了“行酒”。古人认为女乐随军会影响士气,而这位将军却整夜沉醉于酒色之中。饮酒听歌要到夜静更深,为了寻欢作乐赏赐歌儿舞女,不惜挥霍“彩缣百段”。

  前八句写将军的日常生活,不着一字评论,而其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豪奢无度的情景表露无遗。这位守边将军的军旅生活可谓其乐陶陶,然而战斗在前沿的士兵又是如何。“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他们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可是连救急救危的医药费也无钱支付。“谁知”二句感情强烈,是对不顾士兵死活的宋军高级将领的控诉,是对南宋苟安享乐的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这里,一面是将军的惧敌畏死,一面是士卒的防边血战;将军在军帐内行酒作乐,士卒在阵地前冲锋流血;一边是挥霍无度地买酒征歌,一边是身负重伤后无钱合药。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里官兵之间的矛盾,使全诗的感情基调显得十分沉郁。

  全诗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并列在一起,作客观的不加任何评论的描绘,而这种对比本身就包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显示着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描写中,又注意了多方照应,使全诗浑然一体。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的描写中,显豁中见蕴藉。语言近似口语,精警凝练而又平易自然,诗风近似唐代张王乐府。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刘乃昌主编.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诗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530-531页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48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白水青山空¹复春,徵(zhēng)君晚节傍(bàng)风尘²
译文:清澈的江水,葱郁的青山,即便在春天里展现得再美好,也有徒然再伤春的时候,常征君您一世英名,隐居青山绿水间多年,却落得个晚节不保,竟然选择了重新出仕当官,不再隐居了。
注释:徵君:汉魏以来,起隐士谓之征君。另外,征君一词见于《后汉书·韩康传》:亭长以韩征君当至,方修道桥。¹空:徒然。²傍风尘:指常征君晚节不保,不再隐居,重新出仕。风尘:红尘,世俗之中。傍:傍靠,投靠。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楚妃¹堂上色殊众²,海鹤阶前鸣向人。
译文:楚妃在皇宫里因为容貌出众,所以很受皇帝的恩宠,但也难免遭到其他嫔妃的嫉妒和陷害,以常征君您的才华,如海鹤一样的仙风道骨,在朝堂阶前的表现一定非常卓越,然而若想一鸣惊人,还要学会趋近权贵之人。
注释:¹楚妃:比喻在皇帝面前得宠之人。²殊众:出众。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万事纠纷¹犹绝粒²,一官羁(jī)绊实藏身。
译文:在朝上供职,整日里公事繁忙,被各种琐事纷扰,甚至连饭都没有时间吃,人只要是被一种官职羁绊,就是彻底被劳碌埋藏起来了,无法脱身。
注释:¹万事纠纷:指公事繁忙。²绝粒:没时间吃饭。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开州¹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²毒热新³
译文:你任职的地方现在也是夏天了,但早晚还会有凉暖温差,你可要时刻注意保暖啊,那里可不像云安,到了夏天火辣辣的酷热现象就会重新出现。
注释:¹开州:地名,今重庆开州区,是常征君任职之地。²云安: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西部。³新:出现、开始的意思。

chángzhēngjūn--

báishuǐqīngshānkōngchūnzhēngjūnwǎnjiébàngfēngchénchǔfēitángshàngshūzhònghǎijiēqiánmíngxiàngrén

wànshìjiūfēnyóujuéguānbànshícángshēnkāizhōuxiàzhīliánglěngshìyúnānxīn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liáo)落桑榆(yú)¹西北,无限太行²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³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译文:我作为汉家使节,在这清秋时分带着仪仗,不远万里出使金国。几乎不惜将旧都城走遍,夜半不眠,期望有如大禹之士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坐落在永定河和山海关西北的长亭,太行山上远远望见的青松紫叶,伴着我走过卢沟桥。暮秋时节,身子多病,风霜露水湿透了我的貂裘。
注释: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¹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²太行:太行山。³岁晚:一年之晚。这里指晚秋。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对重九¹,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bìn)霜羞。袖里天书²(zhǐ)³,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译文:适逢重阳,正宜大醉一场,何必多思忧愁?菊花也为我展开笑颜,哪怕我羞于老去,双鬓已然蒙霜染白。袖中国书离我不过咫尺,眼中却似映出百十座关门河流,狂歌尽后,若有残生,恐怕也是无依无凭,辗转漂浮。只有那封报平安的家书,会随着鸿雁飞回我牵挂的故里归途。
注释:¹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²天书:南宋至金国的国书。³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shuǐdiàotóu ·yòuyānshānjiǔzuò

fànchéng sòngdài 

wànhànjiāshǐ使 shuāngjiézhàoqīngqiū jiùjīngxíngbiàn zhōnghuángliú liáoluòsāng西běi xiàntàixíngcuì xiāngbànguògōu suìwǎnduōbìng fēnglěngdiāoqiú 
duìchóngjiǔ lànzuì láochóu huánghuāwéi xiàoguǎnbìnshuāngxiū xiùtiānshūzhǐchǐ yǎnguānbǎièr shēng wéiyǒupíngānxìn suíyàndàonánzhōu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译文:梅花正是开放的时节,官场失意又怎样呢?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译文:旧国的云山依旧,新的一年风景无限。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
译文:日后梦里来去相继,书寄来往不断。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可即明时老,临川¹莫羡鱼。
译文:不妨享受老年生活,不用羡慕临川自由自在的鱼儿。

sòngrénguīmiǎnnán--

méihuājīnzhèngshījiùguóyúnshānzàixīnniánfēngjǐngchūnráohànyángmènglíngshūmíngshílǎolínchuānxiàn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朱¹之弟曰²布,衣³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zī)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¹⁰(fèi)¹¹之。杨布怒¹²,将¹³¹⁴之。杨朱曰:“子¹⁵无扑矣,子亦犹是¹⁶也。向者¹⁷使¹⁸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¹⁹能无²⁰²¹哉?”
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天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天。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天,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天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¹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²曰:名叫。³衣:穿。⁴素:白色的。⁵雨:下雨。⁶衣:上衣,这里指衣服。⁷缁:黑色。⁸反:同"返"返回,回家。⁹知:了解,知道。¹⁰而:连词,表示顺承。¹¹吠:(狗)大叫。¹²怒:生气,愤怒。¹³将:打算。¹⁴扑:打、敲。¹⁵子:你。¹⁶犹是:像这样。¹⁷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¹⁸使:假使,假若。¹⁹岂:怎么。²⁰无:同“毋”,不,不要。²¹怪:对……感到奇怪。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高楼风雨¹感斯文²,短翼(yì)差池²不及群。
译文:高楼上风雨如晦感动于杜司勋的诗文,他羽翼短小无力奋飞赶不上同群的人。
注释:¹风雨:抒写风雨怀人之情。²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³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xūn)¹
译文:倾注心血刻意写诗感伤时事又伤离别,人世间值得推崇和赞誉的只有杜司勋!
注释:¹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短翼差池”之恨不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50-1152

xūn

shāngyǐn tángdài 

gāolóufēnggǎnwén duǎnchāchíqún 
shāngchūnshāngbié rénjiānwéiyǒux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