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惊见燕山雪,远客淹留愁病身。憔悴自伤黄菊晚,横斜空忆野梅春。
季秋惊见燕山雪,远客淹留愁病身。憔悴自伤黄菊晚,横斜空忆野梅春。
苍松翠柏争擎重,绀殿红楼迥绝尘。想得江南犹未冷,嫩橙清酒政尝新。
苍松翠柏争擎重,绀殿红楼迥绝尘。想得江南犹未冷,嫩橙清酒政尝新。

dèngshànzhījiǔyuèxuě--zhàomèng

qiūjīngjiànyànshānxuěyuǎnyānliúchóubìngshēnqiáocuìshānghuángwǎnhéngxiékōngméichūn

cāngsōngcuìbǎizhēngqíngzhònggàn殿diànhónglóujiǒngjuéchénxiǎngjiāngnányóuwèilěngnènchéngqīngjiǔzhèngchángxīn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4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花落,烟薄,谢家¹池阁,寂寞春深。翠蛾(é)轻敛意沉吟,沾襟(jīn),无人知此心。
注释:¹谢家:泛指美妇人家。
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玉炉香断霜灰¹冷,帘铺影²,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tán)³云髻偏。
注释:¹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²铺影:布影,洒影。³枕檀:以檀为枕,质贵重,有香气。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上片写女主人公凄凉的处境,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下片写她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此词无甚新意,味同嚼蜡。

chuán··huāluò--sūnguāngxiàn

huāluòyānbáoxièjiāchíchūnshēncuìéqīngliǎnchényínzhānjīnrénzhīxīn

xiāngduànshuānghuīlěngliányǐngliángyànguīhóngxìngwǎnláitiānkōngqiāoránmiánzhěntányúnpiān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¹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qióng)²
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
注释:¹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²琼枝: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qí)¹
译文: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注释:¹恶路岐:险恶的岔路。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duìxuě

gāopián tángdài 

liùchūfēihuāshí zuòkànqīngzhúbiànqióngzhī 
jīnhàoshànggāolóuwàng gàijìnrénjiànè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渐觉¹芳郊²明媚³,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洒裁。银塘静、鱼鳞(diàn),烟岫(xiù)¹⁰翠、龟甲¹¹屏开。殷(yǐn)晴雷¹²,云中鼓吹,游遍蓬莱¹³
译文: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洒为它们裁衣。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¹渐觉:渐渐让人感觉到。²芳郊:京郊的景色。³明媚:鲜妍悦目。⁴膏雨:即春雨。古有谚语“春雨贵如油”,故称春雨为膏雨。膏:油脂。⁵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因为桃花颜色相对浅淡,故称浅桃;而杏花颜色相对深艳,因此称深杏。⁶露染洒裁:露水将它们染色,春洒为它们裁衣。⁷银塘静:银白色的水塘非常安静。银塘:水塘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故称银塘。⁸鱼鳞:形容水波的形状好像鱼鳞一样。⁹簟展: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簟:坐卧用的竹席。¹⁰烟岫:指云雾缭绕的山峰。¹¹龟甲:指地面隆起的像龟背一样的丘陵。¹²殷晴雷:指鼓乐声如雷声一样洪亮。殷:象声词,震动的声音。晴雷:晴天之雷。¹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这里比喻京郊外的山美丽得就好像蓬莱仙境一样。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徘徊。集旟(yú)¹前后,三千珠履(lǚ)²,十二金钗。雅俗熙(xī)³,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léi)。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译文: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权贵带了许多女眷和文人,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洒景美好的地方。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洒。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注释:¹集旟:古代军队出征时举的旗帜。²三千珠履: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³雅俗熙熙:文雅之人和流俗之人相处的其乐融融,一切物态看上去都是那样美好。熙熙:温和欢乐的样子。⁴尊罍:酒器。

  词人写这首词颇费了一番心力。上片前三韵描绘美好艳丽的春色,为宴饮铺设美好的背景。至第四韵始,以乐声拉开宴饮的序幕,作为下片正面描写宴饮的过渡。这里写乐声,词人以晴空的震雷与云中的仙乐为喻,所游之地也以蓬莱仙境代指,目的只在于突出宴饮的不凡。

  下片正面写宴饮,不仅“集旟”、‘下车”、“春台”均系出自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词人更连续用典。“三千珠履”、“十二金钗”,前者写与宴人之众之贵,后者写表演者之多之美;“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前者写宴饮的气派,可与东晋谢安媲美;后者写宴饮的热烈,盖过了东汉孔融。几个典故又全以对偶句出之,极尽铺排之力。而词人自己不过是盛宴中的一个“追陪”的角色,还以“凤池归去,那更重来”一语,表示盛宴难逢的欣幸之情。

  词人如此费尽心力地写作,也可能是出于无奈境地中的应酬,但如此写来,到底显得俗气,即下片语言,也有些生硬板滞,缺少流畅清明之美。

  这首词值得一读之处只在上片前三韵景语。无论是所绘之景还是所用之语,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 姚守梅 耿小博编著 叶嘉莹主编 母庚才 顾之京副主编,.柳永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01月第1版:第399页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太白巃(lóng)(sǒng)¹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²
译文:太白山势高峻,东南方的山峰好像要直飞入天,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山。
注释:¹巃嵷:高峻的样子。²纷披:盛多的样子。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烟云厚薄皆可爱¹,树石疏密自相宜²
译文:山上的烟火,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青头疏密得当。
注释:¹可爱:令人喜爱。²相宜:合适。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阳春¹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译文:温暖的春天已然过去,但鸟说的话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游走的速度是慢的。
注释:¹阳春:指春天。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生民¹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译文:百姓怎么样才能得到这样的美好的住所,与(大自然)鱼,鸟和谐美好。
注释:¹生民:人民,百姓。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数萼(è)¹初含雪,孤标²画本难。
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注释:¹萼:花萼,萼片的总称。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²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译文: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译文: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shuò)¹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梅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¹朔:北方。

  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齐诗林诗亦然。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崔诗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从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诗无此写人之句。林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诗至上句已毕。

  崔道融四句诗,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律然《落梅》全诗云: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意境与崔诗较近。然此为落梅,正当有叹惋之意。崔道融写初发之梅,清寒远甚于此,可想见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参考资料:
1、 杨冬儿著,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1,第5-6页

méihuā

cuīdàoróng tángdài 

shùèchūhánxuě biāohuàběnnán 
xiāngzhōngbiéyǒuyùn qīngzhīhán 
héngchóutīng xiézhībìngkàn 
shuòfēngjiě róngcuīc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