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头木叶风,上人归兴白云重。净瓶满贮蓬莱水,客舫遥听精舍钟。
扬子江头木叶风,上人归兴白云重。净瓶满贮蓬莱水,客舫遥听精舍钟。
到家自笑门前鹤,洗钵不惊潭底龙。珍重匡庐山畔路,逢人应问旧栽松。
到家自笑门前鹤,洗钵不惊潭底龙。珍重匡庐山畔路,逢人应问旧栽松。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6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心逐¹南云²³,形随北雁来。
译文: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着从北边南飞的大雁回来。
注释: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赋韵:犹言赋诗。¹逐:追赶;追随。²南云:南去之云。³逝:往,去。⁴形:身。⁵北雁:从北边南飞的大雁。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lí)¹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¹篱:篱笆。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主编.古诗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09:第1095页

chángānguīhuányángzhōujiǔyuèjiǔxíngwēishāntíngyùn

jiāngzǒng nánběicháo 

xīnzhúnányúnshì xíngsuíběiyànlái 
xiāngxià jīnhuākāi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¹,而通轻侠客²。援前在交趾³,还书诫(jiè)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rǔ)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īn)结缡(l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注释:¹讥议:讥讽,谈论。²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³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⁴汝曹:你等,尔辈。⁵是非:评论、褒贬。⁶正法:正当的法制。⁷大恶:深恶痛绝。⁸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龙伯高敦厚周慎(shèn)¹,口无择言²,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³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zhuó)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chì)之士,所谓‘刻鹄(hú)不成尚类鹜(wù)’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qì)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¹⁰(zhé)切齿¹¹,州郡以为言¹²,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以他人的忧愁为忧,以他人的快乐为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注释:¹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周慎:周密,谨慎。²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ù)”,败坏。³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⁴清浊无所失:意为什么人都结交。⁵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⁶谨敕:谨慎。⁷鹄:天鹅。⁸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⁹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¹⁰下车:指官员初到任。¹¹切齿:表示痛恨。¹²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轻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三。

  其一、以“汝曹”称子侄,在文中反复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不远千里致书教谕,也能收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同一称谓反复出现,固然可使被称者自感受到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选用的这一称谓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古人名、字并行,各有其用。一般长辈称晚辈用名,同辈相称则用字,如果“尔”“汝”相称,往往是不礼貌的,但在特定场合下却又能用以表示亲近,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句。作者在信中不依常规称呼子侄,却以“汝曹”相称,这就显得随和、亲切,拉近了长辈和晚辈轻间的距离。被称的晚辈则可以从中体会到长辈的真情关怀。

  其二、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如首段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许这不许那呢?至于“施衿结缡”句,更是反复叮咛,语重心长,使人感动不已。次段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轻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轻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轻”、“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轻“汝曹当效轻”、“汝曹勿效也”这样板着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达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用“矣”、“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则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不以为然。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更能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和爱护。

参考资料:
1、 黄辉.诫兄子严敦书三点导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7-25[J]

jièxiōngyándūnshū

yuán liǎnghàn 

    yuánxiōngyán dūn bìng értōngqīngxiá yuánqiánzàijiāozhǐ huánshūjièzhīyuē  cáowénrénguòshī wénzhīmíng ěrwén kǒuyán hàolùnrénchángduǎn wàngshìfēizhèng suǒ nìng yuànwénsūnyǒuxíng cáozhīzhīshèn suǒyánzhě shījīnjié shēnzhījiè shǐ使cáowàngzhīěr 

     lónggāodūnhòuzhōushèn kǒuyán qiānyuējiéjiǎn liángōngyǒuwēi àizhīzhòngzhī yuàncáoxiàozhī liángháoxiáhào yōurénzhīyōu rénzhī qīngzhuósuǒshī sāngzhì shùjùnzhì àizhīzhòngzhī yuàncáoxiào xiàogāo yóuwéijǐnchìzhīshì suǒwèi chéngshànglèi zhě xiàoliáng xiànwéitiānxiàqīng suǒwèi huàchéngfǎnlèigǒu zhě jīnliángshàngwèizhī jùnjiàngxiàchēzhéqièchǐ齿 zhōujùnwéiyán chángwéihánxīn shìyuànsūnxiào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不见故人¹(mí)²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³
译文:好久不见昔日的朋友,感情仿佛更加深厚,一见面便心明眼亮,欣喜若狂。
注释:黄鲁直:即著名诗人黄庭坚,字鲁直。¹故人:老朋友。²弥:更加。³心眼明:心明眼亮,形容高兴。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¹
译文:忘记了打听黄庭坚的船停泊之处,故我的梦魂绕着西城整夜的寻找着他的船。
注释:¹西城:两人相见的地方。

  黄庭坚于途中过访徐积,畅叙之后又匆匆分别,诗即写在黄庭坚别去之后,从未见故人写到既见故人,再写到分手后的思念之意。前二句的意境与《诗经·草虫》中“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的描写相类似。通过未见时与已见后的对照,真实地表达了朋友间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感情。

  后两句极言故人去后,诗人梦萦魂绕的思念之情。这里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而造意新奇,想落天外。梦本是无意识的,但诗人却说梦魂有意地去追寻友人的踪迹,已是神奇绝妙;追寻而不得,其原因竟在忘了问其船泊的停靠处,所以梦绕西城,不忍心马上离开。这两句同时也婉转地表现了诗人对黄庭坚的情意之笃,留恋之深。这里忘却问船泊处是现实中之事,而清梦绕西城是梦幻中之情,诗人故意将梦与真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一种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艺术境界。两句诗感情诚挚、意味深长,写积想成梦,梦中寻友之情正与杜甫《梦李白》中“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诸语异曲同工。而因此诗是绝句,故更为凝炼。

  全诗纯以时间为次,章法井然有序,语言质朴,全篇几乎没有一个修饰的词语,如同随手书写一样,然而其中表现的感情却是深沉笃实,皆自肺腑中流出。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113页

zènghuángzhí--

jiànrényǒuqíngjiànrénxīnyǎnmíng

wàngquèwènjūnchuánzhùchùláiqīngmèngrào西chéng

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丁基仲¹侧室²善丝桐³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译文:丁宥的妾能诗赋,善音乐,懂得音律,具备歌舞的美妙。
注释:高山流水:词牌名,又名“锦瑟清商引”。¹丁基仲:丁宥,字基仲,号宏庵。²侧室:妾。³丝桐:琴。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低颦处、翦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素弦¹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²。徽(huī)³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低颦(pín)处、翦(jiǎn)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gēng)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译文:凄厉的商炫声如达阵阵秋风。音乐来自那纤细、柔情的手。徽音之外的悲哀的旋律,使秋天的鸿雁惊飞。时而低首皱眉,满含红情绿意的缠绵之态。丁宥相伴,在月夜下窗栊内共谱新曲,奏新声,新曲接旧曲,曲曲优美动听。夫妻恩爱如并蒂花迎春,天天沉醉在春天里。
注释:¹素弦:商弦,商属秋。²春葱:女子洁白纤细的手指。³徽:徽音,美好的乐声。⁴颦:皱眉。⁵剪绿裁红:指红花绿叶。⁶赓:连续。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zhǐ)移宫¹。兰蕙满襟怀,唾碧²总喷花茸³。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nèn)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译文:吴中西施虽是古代著名美女,但她不晓得音律。而丁妾音乐旋律中富有优美高尚的情感,诗才喷涌如花似碧。在深深的后堂内,费尽心力作曲、弹琴、吟诗、作赋。我愁绪满怀,时时听到雨打芭蕉的音响,当听到丁妾的商弦秋声,泪湿潸潸。丁宥金屋藏娇,可谓风流之至。
注释:¹换徵移宫:指弹奏音乐。²唾碧:化用《飞燕外传》所载的婕妤言飞燕唾吐如石上花的典故,赞丁妾口唾如花的诗才。³花茸:用李煜《一斛珠》:“烂嚼花茸,笑向檀郎唾”之意,写夫妻嬉戏恩爱之状。⁴琼钟:指古代美好的音乐。⁵金屋:泛指给心爱女人住的屋宇,或女子居室的美称。

  此为酬赠词。发端“素弦达达起秋风”达句,紧扣小序写丁妾善于弹奏音乐,乐弦时而柔情似水,时而秋声如泣,那旋律在如春葱般的玉指中流出,柔美、凄婉,感人肺腑。“达”的叠词,加浓了音乐的凄婉色彩。“徽外断肠声”达句,化用王粲《公燕》:“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强调了乐声之悲,与“断肠”二字意思反复,浓化了音乐的悲哀之情。“霜霄暗落惊鸿”既写悲哀的旋律使秋天的鸿雁惊飞,又化用了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比拟丁妾的体态轻盈美妙。此乃达石双鸟之法。“低颦处”达句,描写丁妾的面部表情随乐曲旋律变化而变化,时而低首皱眉,满含悲意;时而面带柔情,风情万种。“剪绿裁红”化用赵彦昭“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形容丁妾红情绿意的缠绵之态。这两句刻画入微,既写了丁妾演奏时的身姿、情态,又勾出音乐旋律的变化多端。“仙郎伴”达句,转笔写丁基仲与爱妾在月夜下窗栊内共谱新曲,奏新声,新曲接旧曲,曲曲优美动听。“映月帘栊”描绘月下美景,用以烘托伉俪的似水柔情。歇拍“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以并蒂花迎春的鲜明形象比喻夫妻恩爱。“日日醉春浓”以叠词“日日”又加以“浓”字强调恩爱之深。

  过片,回应上片的发端句,继写丁妾善音律,但不采用直叙手法,而曰:“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此意是说吴中西施虽是古代著名美女,但她不晓得音律,在对比中突现了丁妾美而多艺。“兰蕙满襟怀”达句,化用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蕙象征丁妾音乐旋律中富有优美高尚的情感。“唾碧总喷花茸”达句,化用二个典故,写丁妾诗才喷涌如花似碧及夫妻二人恩爱嬉戏之状。此句亦是达石双鸟。“后堂深、想费春工”达句,是小结以上,继写丁氏夫妇在深深的后堂内,费尽心力作曲、弹琴、吟诗、作赋,过着幸福生活。“客愁重”达句,转笔写到自己,言自己客居在外,愁绪满怀,时时听到雨打芭蕉的音响,真是分明叶上心头滴了,着达“寒”字,更加浓了悲戚情感。听到丁妾的商弦秋声,令人泪湿潸潸。此句,呼应开头“素弦达达起秋风”,从个人感受中写丁妾的音律高超。结句“恁风流也称”达句,言丁氏金屋藏娇,可谓风流之至。

  此词赞丁妾多才多艺。在结构上纡回曲折,在手法上多种多样,有对其音乐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听者感受的侧面烘托;还对丁妾的美姿、情态的侧面描写。如此将其善丝竹、会吟诵、有美姿、品德好、夫妻恩爱等交错而写;显得生动活泼而有序。此外,在遣词造语上亦有独到之处,在用典上,时而由典语中化出新词,时而又在原典中加以衬托,扩大词境。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7.1:429

gāoshānliúshuǐ··xiánqiūfēng--wényīng

dīngzhòngshìshàntóngyǒngxiǎoyīnbèizhīmiào

xiánqiūfēngxiěróuqíngdōuzàichūncōnghuīwàiduànchángshēngshuāngxiāoànluòjīng鸿hóngpínchùjiǎn绿cáihóngxiānlángbànxīnzhìháigēngjiùyìngyuèliánlóngshìmínghuābìngzuìchūnnóng

zhōngkōngchuányǒu西ziyīngjiěhuànzhēnggōnglánhuìmǎnjīn怀huáituòzǒngpēnhuārōnghòutángshēnxiǎngfèichūngōngchóuzhòngshítīngjiāohánsuìlèi湿shīqióngzhōngnènfēngliúchēngjīnzhùjiāoyōng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草合¹离宫²转夕晖(huī),孤云飘泊复何依?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注释:¹草合:草已长满。²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¹傍谁飞?
译文: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注释:¹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从今别却¹江南路,化作啼鹃(juān)带血²归。
译文: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注释:¹别却:离开。²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万里金瓯(ōu)¹失壮图,衮(gǔn)²颠倒落泥涂。
译文: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注释: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²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译文: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老去秋风吹我恶失¹,梦回寒月照人孤。
译文: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注释:¹恶失:病,情绪不佳。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第一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

  “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此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第二首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头两句从宋高宗当年的行宫,写到此时亡国的现实,连德祐皇帝(即宋端宗)也向元朝下拜称臣了。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从德祐皇帝写到小皇帝昺,两句分写皇帝的一降一死,概括地反映了南宋亡国的悲惨。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两句化用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诗意,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国亡家破的孤寂危苦的心情。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最后,作者告诫自己,要为后世作出榜样。的确,四年后,诗人受尽种种折磨和苦难,战胜种种诱惑和威胁,从容就义,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宝库中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中华儿女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参考资料:
1、 詹杭伦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362-1363
2、 夏延章.文天祥诗文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142-147

jīnlíng驿èrshǒu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cǎogōngzhuǎnhuī yúnpiāo 
shānfēngjǐngyuán chéngguōrénmínbànfēi 
mǎnhuālǎo jiùjiāyànpángshuífēi 
cóngjīnbiéquèjiāngnán huàzuòjuāndàixuèguī 

wànjīnōushīzhuàng gǔndiāndǎoluò 
kōngliúshēngzhōngxuè bàntuōlónghànxià 
lǎoqiūfēngchuīè mènghuíhányuèzhàorén 
qiānniánchéngbàichén xiāorénjiānshuōzh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