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近曲冈,门巷草莱长。病力晨春怯,诗情午睡妨。
茅堂近曲冈,门巷草莱长。病力晨春怯,诗情午睡妨。
相过皆故友,忘却在他乡。炎夏愁卑湿,时时理药囊。
相过皆故友,忘却在他乡。炎夏愁卑湿,时时理药囊。

máotáng--bēn

máotángjìngāngménxiàngcǎoláizhǎngbìngchénchūnqièshīqíngshuìfáng

xiāngguòjiēyǒuwàngquèzàixiāngyánxiàchóubēi湿shīshíshíyàonáng

徐贲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5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锺促漏真堪怨。此会此情都未半。星初转。鸾琴凤乐匆匆卷。河鼓无言西北盼。香蛾有恨东南远。脉脉横波珠泪满。归心乱。离肠便逐星桥断。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钟促漏¹真堪怨。此会此情都未半。星初转²,鸾(luán)琴凤乐³匆匆卷。
译文:离别的遗憾总是比相聚的欢乐要长,漏钟短促的漏声让人心生怨愤。眼前的情境都未进行到一半,已是天色将明。和美悦耳的音乐也早早停下。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¹促漏: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²星初转:即斗初转。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³凤乐:和美悦耳的音乐。

jiāào··biéhènzhǎngzhǎnghuānduǎn--ōuyángxiū

biéhènzhǎngzhǎnghuānduǎnshūzhōnglòuzhēnkānyuànhuìqíngdōuwèibànxīngchūzhuǎnluánqínfèngcōngcōngjuǎnyán西běipànxiāngéyǒuhèndōngnányuǎnmàimàihéngzhūlèimǎnguīxīnluàncháng便biànzhúxīngqiáoduàn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满园花菊郁(yù)金黄¹,中有孤丛²色似霜。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注释:¹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²孤丛:孤独的一丛。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还似今朝(zhāo)歌酒席,白头翁(wēng)¹入少年场。
译文: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¹白头翁:诗人自谓。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8
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2-193

chóngyángshàngbái

bái tángdài 

mǎnyuánhuājīnhuáng zhōngyǒucóngshuāng 
háijīnzhāojiǔ báitóuwēngshàoniánchǎng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¹。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²
译文:从咸阳径直向南眺望有大约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耸入云霄的山峰。前面有剑门关横着截断去路,它背靠峰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上面松林的寒风发出一阵阵响声,有巴东三峡那样的猿猴啊相互哀鸣。旁边激流澎湃,穿行在群山万壑之中,浪花洒向石壁,急湍喷向剑阁,水势翻腾上涌,爆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注释:¹崔嵬:高耸貌;高大貌。²惊雷:使人震惊的雷声。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¹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译文:送好友你啊在这里告别,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归来?望着你一直望到看不见身影,我只有沉吟深思发出声声叹息。眼见碧水东流,悲叹太阳就要西落。鸿雁告别燕地到处传来秋天的声响,天上的云也为秦地遥远艰难发愁而渐渐黑暗下来。假如今晚明月从剑阁上面升起啊,我愿意与君在两地共同举起酒杯而相互怀念。
注释:¹沧波:碧波。

  《剑阁赋》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作的送别赋,一方面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另一方面主要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这篇赋运用了夸张手法,正面描写了剑阁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倚靠峰天。然后又从侧面来写,“上则”句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旁则”句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侧面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全文主要表达了一下几点思想情感:第一,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第二,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第四,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

jiàn

bái tángdài 

    xiányángzhīnán zhíwàngqiān jiànyúnfēngzhīcuīwéi qiányǒujiànhéngduàn qīngtiānérzhōngkāi shàngsōngfēngxiāo yǒuyuánxiāngāi pángfēituānzǒu shípēn xiōngyǒngérjīngléi 

    sòngjiārén shíguīlái wàngjūnān chényíntàn shìcāngzhīdōngzhū bēibáizhī西 hóng鸿biéyànqiūshēng yúnchóuqínérmíng ruòmíngyuèchūjiàn jūnliǎngxiāngduìjiǔérxiāng  (xiāngtōng xiàng )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入夏偏宜澹(dàn)¹妆,越罗衣褪郁金²黄,翠钿(diàn)(tán)注助容光³
译文:时节刚刚入夏,合时的装束应该的穿上淡薄的衣裳,越地丝绸做成的衣衫褪去了郁金草染成的金黄,翠色钗钿和红色胭脂更加增添了美艳的容光。
注释:¹澹薄:即淡薄。澹,一作“淡”。²郁金:草名,可制黄色染料,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与百合科郁金香不同。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³翠钿句:意思是翠色钗钿,红色胭脂,更加增添了她美艳的容光。檀注:涂口红。李后主(李煜)《一斛珠》词:“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¹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yáng)²
译文:回想相见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心里还有一些遗憾;想要与之断绝,几番思量后又没有说出口。明月满窗,花径幽幽,思念悠长恰似做梦一样。
注释:¹判却:抛弃。意思是赌气要与之断绝。判,一作“拚”。²梦悠飏:梦境迷离,有飘飘然之感。

  这首词写女子对恋人怀念的心情。虽然作者的先世是波斯人,但此词看不到丝毫的异国情调,全词体现的都是秾艳香软的“花间”情调。

  此词上片写初夏时分女主人公淡薄的妆束和美丽的容颜,重点描绘的是女子的衣着和首饰。“罗衣”“翠钿”这些都是花间词人常用的意象。下片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状态。她回想,与情人相郁了,原来准备许多要说的话又无从说起,而内心里还有一些离别的怨恨;几次想与情人断绝关系,但情丝总把他们缠在一起。最后情景合写,表现了她月夜窗下思念情人的迷离之状。

参考资料:
1、 作品韵译及赏析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编写提供

huànshā··xiàpiāndànbáozhuāng--xún

xiàpiāndànbáozhuāngyuèluótuìjīnhuángcuìdiàntánzhùzhùróngguāng

xiāngjiànyánháiyǒuhènhuípànquèyòuliàngyuèchuāngxiāngjìngmèngyōuyáng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译文:门前有客人从远方万里而来,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qiān)¹起从之,果得心所亲²
译文:我提起衣服去寻访,果然找见了自己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注释:¹褰裳:提起衣服。²心所亲: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挽裳对我泣,太息¹前自陈。
译文:他见到我很激动,挽着衣衫对我哭泣。叹息之后他便对我陈述起自己的经历。
注释:¹太息:同“叹息”。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本是朔(shuò)¹士,今为吴越民。
译文:他本来自朔方,但从北边迁徙到了南方吴越,今天已是吴越之人了。
注释:¹朔方:汉郡名称。在今内蒙古及宁夏一带。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¹西秦。
译文:但这迁徙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他还在不断迁徙,这次是要迁去西边的秦国了。如此频繁的迁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注释:¹适:到。
这首诗写的是战乱中人们流亡四方的悲惨情状。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