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¹岂有偏²
译文:种完了北山再种南山,互相帮助努力耕种没有偏心。
注释:¹力耕:努力耕种。²岂有偏:没有偏心。
愿得人间皆似我¹,也应四海少荒田。
译文: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们一样,这五湖四海,应该会少很多荒田。
注释:¹皆似我:都像我们一样能够互助。

shētiánshǒu ·

wángchēng sòngdài 

běishānzhòngliǎozhòngnánshān xiāngzhùgēngyǒupiān 
yuànrénjiānjiē yìnghǎishǎohuāngtiá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种完了北山再种南山,互相帮助努力耕种没有偏心。

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们一样,这五湖四海,应该会少很多荒田。

注释

力耕:努力耕种。

岂有偏:没有偏心。

皆似我:都像我们一样能够互助。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朝云横度¹。辘(lù)²车声如水去。白草³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译文:早上,满天乌云突然滚滚而来。囚车前行的辘辘声就像那流水,一去不返。莽莽黄沙,枯草遍地,惨淡的月光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只觉一片死寂。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该词牌为双调,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四字。雄州:今河北雄县。驿:驿站。公文官物传送,供往来官员休息的机构。唐制三十里一驿。¹朝云横度:寒风翻卷着朝云滚滚而过。²辘辘:车轮滚动声。³白草:枯草。⁴黄沙:象征北方凄凉的景色。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zhòu)¹。渐近燕山²。回首乡关归路难。
译文:大雁南飞,心中万千愁思郁结难解,使得愁肠寸断,简直达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渐渐靠近燕山,回头遥望故国乡土,明白想要回去比登天还难了。
注释:¹无昼夜:不分昼夜。²燕山:山名,在河北省北部,宋时边境。

  这是北宋灭亡之际一位被金人虏去的弱女子写的词,描述被虏北行之经历,抒发国破家亡之巨痛。作者之父本是阳武(河南原阳)县令,在金兵南侵围城时,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妻、子一同遇难。“其女为贼虏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韦居安《梅磵诗话》)。由此可以想见作者写作此词时揪心泣血的情景。雄州,河北省雄县。

  开头两句,写被金人用车载向北方出发时的情景。“朝”,点明出发的时间是在早上;“云”,点明出发时的环境气氛是那么惨淡,阴云密布;“横度”,形容阴云突如其来地漫草来。首句看似写景,渲染自然气候之恶劣;实是暗喻当时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形势险恶。一个“横”字,把作者那种祸从天降的特殊感受强调了出来。因此,次句“辘辘车声如水去”就直道其事了。“辘辘”,象声词,形容车轮声。杜牧《阿房宫赋》有“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句,那是描写六国宫妃被虏秦宫之后的可悲生活,这里是写作者被虏北上、乘敌囚车、不知所往的惨痛情景。“如水去”,既写出被虏妇女之众多,又表达了将一去不返的痛苦心境,比喻生动,含意深长,道尽了国势危亡、一蹶不振,身为俘虏、前途茫茫的深哀大痛。

  紧承“去”字,作者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再描写沿途之所见。“白草”,我国西北地区所产之草,干枯时成白色,故名。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北风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黄入天”之句,那是描写天山一带苦寒荒凉的景象;作者在此借用字面,渲染出河北秋季枯草遍地、一片不毛的气氛。在这惨淡萧索的背景之下,只见月光清冷地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没有一点活气。作者描述敌占区是这样地衰败不堪,凄凉已极,不仅揭示了金兵烧杀虏掠造成的惨象,更衬托出作者被虏离乡、身临异地那种无比悲苦的心境。上句侧重写白天之所见,下句侧重写夜晚之所见,而又互文见义,彼此映衬,合成一幅北国荒寒图,作者的满眼血泪、一腔悲哀也正涂染其上了。

  上片写开始被押北行途中的情景;下片写继续北行直至雄州的情景。上片侧重写所见,以写景为主;下片侧重写所思,以抒情为主。

  飞鸿草也,万结愁肠无昼夜。”这是继续被押北行途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作者眼看敌占区荒凉凄冷的景象,心头充满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忽然看到鸿雁从北往南地飞去,不禁更撩起了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追思。然而父母兄弟均死于敌手,即使鸿雁能够传书,自己又不知道投书给谁,何况自己身为俘虏,失去自由,不仅不能象鸿雁那样飞向南方故土,恐怕连投书的自由也没有。就在这种度日如年的愁境中,“渐近燕山”,来到雄州,离金邦的京城——那在燕山脚下的燕京已经不远了。

  这句既照应词题,又开启下句“回首乡关归路难”。空见飞鸿南去,自己身陷异域,只能回头遥望那难舍难忘的故国乡土,可要顺着此路回去就比登天还难了。作者强烈的怀国思乡之情,深沉的亡国丧家之恨,无可奈何的身为敌俘之悲,已经绝望的永别家园之痛,在此一齐倾诉出来,字字饱含着血泪。结笔处,收敛了上文流露出的愁苦心绪,文字变得平实朴素,但感情却更显真切。燕山,早在靖康之变以前,同知燕山府郭药师就已投降金国,使燕山成为金人的后方重镇。这一句话中,蕴涵着深沉的家国之痛。正因为家国沦亡,她才会落入此种境地;也正因为国破家亡,她才无法再得自由。因此,末句对“乡关”的“回首”,饱含着她对故土的留恋,以及对家国命运的忧心。

  这首词上片寓情于景,下片对景抒情。上下片都达到了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深深的亡国之恨汹涌倾泄出来,令人悲愤无比。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2012

jiǎnlánhuā··xióngzhōu驿--jiǎngshì

cháoyúnhéngchēshēngshuǐbáicǎohuángshāyuèzhàocūnsānliǎngjiā

fēi鸿hóngguòwànjiéchóuchángzhòujiànjìnyànshānhuíshǒuxiāngguānguīnán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据有关文献记载,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唐叔虞的封地,其正殿之右有泉,为晋水发源处),曾作《浣溪沙》二首,写“目前之胜概”,后来词被刻成石碑立于晋祠内。此处所选为其中第二首。本词虽为游晋祠而作,但并没有正面描写晋祠本身,而是放眼于祠外的山水,极言山水风光之美,抒发作者为此而陶醉的美好感受。晋祠本身在词中虽未一字写及,但其令人向往之佳处已尽在词中了。

  上片写山水的清秀。作品首先从山峰上的云岚写起,一个别出心裁的“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作者的视线由远而近,接着描写拍岸的河水以及岸边的春草与沙滩。写草言其“香”,状沙称其“暖”与“净”,这些字眼同上句的“滴”字一样,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寥寥十余字,已使一处远离尘嚣的山水胜境清晰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至此,作者的欣喜之情也难再自禁,于是发出了“只疑误入武林溪”的由衷赞叹。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其风光之秀丽是北方一般的地方难以相比的,而词中着一“疑”字,将眼前景色径与江南名胜并提,其秀美程度便也不言自明。

  下片写林木的繁茂。作品着意选取了桃与柳这两种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首句写桃,次句写柳。一鲜红,一碧绿。一蓬勃向上,一茁壮下垂。二者形色迥异而相映成趣,从而将一个充满着生命力的锦绣春天捧给了读者。其中“桃无烘日”的描写尤显得新颖别致:一片鲜红的桃林之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好像不是太阳自己在上升,而是由红艳艳的桃无将其烘托上去的,这是一种非常富于诗意的境界。如此胜境,让词人情愿老于是乡。词末“一尊心事百年期”所表达的即是这样一种心愿。无酒不成欢,面对这般美景,词人自然要开尊畅饮,这不免又勾起了他一直不能释怀的“心事”。他此次游晋祠是以朝臣视察政务的名义而来的,只能是个短暂的驻留,于是遗憾之感也由此悄然而生。所谓“心事”也就是词人尚无法实现的归隐田园寄身山林的心愿。词人将这心愿称为“百年期”,即终生的期待。词人要把眼前这绝佳的山水,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词人之所以有这样挚切的期盼,固然是因为这山水的美好,同时在他心目中更有一个相比衬的参照系,那就是俗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浊。

  小词短短六句,以写景为主,描摹物象鲜明生动,且极富层次感,同时善于融情于景而了无痕迹,虽也直写情语,然皆出于自然流露。其语言平易而简洁,风格清新而明快,颇有唐人绝句之意境。

huànshā··shānlánguāngshuǐpāi--jiāng

shānlánguāngshuǐpāicǎoxiāngshānuǎnjìngzhǐlín

liǎngàntáohuāhōngchūwéigāoliǔdàotiānchuízūnxīnshìbǎinián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欧阳晔(yè)¹²(è)³,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其狱¹⁰,坐¹¹囚于庭中,去¹²其桎(zhì)(gù)而饮食之,食讫¹³,悉劳¹⁴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¹⁵变而惶¹⁶¹⁷。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¹⁸为不知所以¹⁹。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zhù)²⁰,而汝独²¹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译文: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到饮食的人都使用的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是谁?”这个人无言以对。
注释:¹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²治:治理,管理。³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⁴民:老百姓。⁵致:造成。⁶狱:案件。⁷决:决断。⁸自:亲自。⁹临:面对。¹⁰狱:监。¹¹坐:使.....坐。¹²去:去除。¹³讫:终了,完毕。¹⁴劳:安慰。¹⁵色:脸色。¹⁶惶:恐惧,惊慌。¹⁷顾:四周看。¹⁸佯:假装。¹⁹所以:......的原因。²⁰箸:筷子。²¹独:只。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ní)¹飞琼²,鸾(luán)驾弄玉³,杳(yǎo)平云弱水。倩皓(hào)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jiǎn)¹⁰吟影¹¹,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译文:西王母身边的侍女许飞琼,将要乘有霓旌仪仗的车子到来,仙女弄玉升天后,也将驾着鸾凤飞来。请书法家卫茂猗呼来飞雪,请皇帝下诏书召来飞雪。雪神趁着夜色降下了茫茫大雪,不到天明,大地上就一派银装素裹。想一早就趁着大雪骑一匹羸弱的小毛驴,独自一人去雪地里反复吟唱《咏雪词》。这时候道旁的茶馆、酒肆,想是因为天寒无人而“灶冷”、“门闭”,暂停营业。
注释:无闷:词牌名。一名“催雪”。双调,九十九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上片第八句定格为四字句,梦窗此词为五字句,故全词为一百字,变格。此词创自姜白石,故以姜词为正体。上片第四句、下片第三句均为上一下四句法。题日“催雪",目的是让雪快些降落,以显示人定胜天的思想情感。词人期冀的是“灞陵春意”的早日来临。¹霓节:即霓旌,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²飞琼:许飞琼。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³弄玉:传为春秋时秦穆公女,嫁善吹箫之萧史,穆公作凤台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刘向《列仙传》。“飞琼”、“弄玉”,都是形容下雪。⁴隔:即弱水之隔。远隔而不能到之处。⁵鹤书:书体名。多用为征召贤士的诏书,也称鹤头书。⁶卫姨:晋书法家,名铄,字茂猗,卫恒(书法家)侄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工书法,尤擅长隶书,师学钟繇。⁷呼起:指搅起玉壶之冰。⁸粉河凝晓:指银河至天晓时隐去。粉河:银河。⁹环佩:妇女的圆形玉佩。¹⁰蹇驴:跛脚的驴子。¹¹吟影:指风雪中骑驴吟咏的诗人。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歌丽。泛碧蚁¹。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qì)。要须借东君²,灞(bà)³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lì)、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译文:室中门帘半挂,临阶处摆云了酒宴,在歌声清丽,碧茶品啜中等待雪的降临。人们半放绣帘,走近宝台玉阶,如果能请来春神,就可以借助他的力量送走这位雪神,使万物复苏。风紧雪密,被严寒冻醒,只见室外片片雪花,迷糊中还当是在梦中所见的翩翩飞蝶呢。云床后,赶忙去园中赏雪,见园中万物皆白,又恐怕雪下得太多,雪化为水,洒在梨花上,又成了故人清泪。
注释:¹碧蚁:即“绿蚁”。蚁,酒的泡沫浮渣,状如蚁。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蚶新醅酒,红泥小火炉。”²东君:春神。³灞陵:汉文帝筑而葬此,因名灞陵,在长安县东。“灞陵折柳”,为汉唐以来送客典故。⁴戾:猛烈。

  这首词为写景词。发端一韵“霓节飞琼”化用神话传说,比喻雪之将落未落。扣词题“催雪”。“霓节”二句此借用“琼”“玉”二字之白色来比喻雪,借“霓节”“鸾驾”喻雪之飞。如此拟人手法,不仅色彩素雅,而且将雪写得意态优美而飘逸。一开章就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意境。“杳隔平云弱水”,化用“弱水之隔”的典故,言其远隔难以到达,此句一个转笔,写雪之不降,为“催”字伏根。“倩皓鹤传书”一韵,正面写“催”字,词人进一步展开想像,此处设想奇特,造词新颖。“鹤书”本是古代一种专门书写征召贤士诏书的一种书体,词中将白雪比拟为贤士,用鹤书传之,并在“鹤”之前加一个“皓”字,与“雪”相比,而且把“鹤书”也变成白鹤。成了能飞能传书的飞禽了,这里将无生命物变成有生命物,显得更加生动传神。词中的玉壶冰比拟白雪。“传书”“呼起”正面写“催”字。“莫待粉河凝晓”一韵,“莫待” 有恳切之意。“瑶笙飞环佩”与开头的“飞琼”“弄玉”相呼应,依然以仙女比拟雪。想像仙女们在月夜之下,飞入人间,吹奏笙乐如环佩玉饰之声。此处不仅将无生命物比拟为人,而且有声有色,形象空灵。“正蹇驴吟影”一韵,又化用与雪有关的典故,赋予雪以内在的高雅、洁白的社会本质。此韵言雪之降落。“蹇驴”句, 化用孙光宪《北梦琐言》中所记郑綮的故事。有人问相国郑綮:“相国近有新诗否?”曰:“诗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言在风雪中骑驴才有诗思,在朝中任官那有诗情。“茶烟灶冷” 二句,化用袁安未达之前,一次大雪封门,烟却灶冷,在家中僵卧,以清贫自守的故事。杨铁夫评此二韵说:“为下文作反挑。”(《梦窗词选笺释》)

  过片,“歌丽”二韵,杨铁夫评此韵说:“又换一热闹境界。” (《梦窗词选笺释》)词人换此热闹境界,用以反衬白雪降落时的静谧安宁。“放绣帘半钩”过片三韵,都是从侧面写出“催”字。“要须借东君”一韵,正面写“催”字,要借东风春意以催雪。“灞陵春意” 再次用郑綮所言“诗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一语,将雪与诗情联系起来,为雪涂上了诗意的色彩。“晓梦先迷梦蝶” 一韵,化用庄子梦中化蝶,醒后不知自己是蝴蝶所化,还是自己化为蝴蝶的故事,极写在迷离的睡梦中,风声凄厉,白雪纷飞,重重的寒气侵人衾帐,此言雪已落下,完成了词题“催”字。最后以“还怕掩深院梨花”一韵为题后语,将雪换一意境,创造了梨花带雨,美人落泪的凄婉境界。杨铁夫言:“亦跌进一层法。”(《梦窗词选笺释》)

  此词构思巧妙,设辞造语奇丽。如将飞雪比拟为“飞琼”“弄玉”两仙女驾鸾而至,以“琼”“玉”之白比雪贴切,而且用仙女比拟。形象生动富有空灵飘逸的美感。正面写“催雪”时,用专写诏书的鹤体及卫姨的玉壶冰体比拟,既庄重又美丽。写待雪时,则日“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词语艳丽,颇有闺中佳人等待意中人的情韵。写盼雪又怕雪大的心理,却言“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创造了“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美丽意象。其用辞既密且丽,正如况周颐所说:“梦窗密处,能无数丽字,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蕙风词话》)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年:第470页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¹皆济楚²。解教³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译文:心娘从小就能歌善舞。举止形态动作容貌都很整洁爽利。歌声能让念奴羞愧,舞姿不逊色于传说中的赵飞燕。
注释:¹举意动容:举止形态动作容貌。²济楚:整齐洁净漂亮。³解教:能让。⁴念奴:唐代天宝年间的善于歌唱的女艺人。
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衫步。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玲珑¹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yīn)²云衫步。王孙若拟(nǐ)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pàn)住。
译文:心娘清越的歌声从绣扇后面飘出来。她在华丽的地毯上展现出婉转动人的舞姿。贵公子们打算赠给她千金,只为了有机会在她阁楼的东边住一住。
注释:¹玲珑:形容心娘的歌声清越。²香裀:地毯。

lánhuāzhī··línzhōngshāng--liǔyǒng

xīnniángxiǎonéngdòngróngjiēchǔjiějiàotiānshàngniànxiūzhǎngzhōngfēiyànlínglóngxiùshànhuācángwǎnzhuǎnxiāngyīnyúnshānwángsūnruòzèngqiānjīnzhǐzàihuàlóudōngpànzh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