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旬移病卧荒村,冰炭交攻水帝魂。
句咏髑髅诗老在,舌飞霹雳诅师存。
徙居何事四方馆,谴鬼宜归白石门。
壮士高人今药喜,鲜妆隙地不须论。
浃旬移病卧荒村,冰炭交攻水帝魂。
句咏髑髅诗老在,舌飞霹雳诅师存。
徙居何事四方馆,谴鬼宜归白石门。
壮士高人今药喜,鲜妆隙地不须论。
葛立方

葛立方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1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断瘦的腰儿小。
译文:自从离别家乡音信无踪,千百种相思,令人断肠伤情。燕子不飞来花又凋零,一春瘦得衣带宽松。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bó)¹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²,绿窗³但觉莺(yīng)啼晓。
译文:负心的郎君何日回程,回想起当初,不如不相逢。刚要做成好梦又被惊醒,纱窗外传来莺啼声声。
注释:¹薄幸:薄情、负心。²觉:睡醒。³绿窗:绿纱窗。

diéliànhuā··biéjiāshānyīnxìnyǎo--shīnàiān

biéjiāshānyīnxìnyǎobǎizhǒngxiāngchángduànshíleyànziláihuāyòulǎochūnshòudeyāoérxiǎo

báoxìnglángjūndàoxiǎngdāngchūyàoxiāngfénghǎohǎomèngchéngháiyòujué绿chuāngdànjuéyīngxiǎo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为有书来与我期¹,便从兰杜²(rě)相思³。昨夜蝶(dié)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译文:期盼有书信来与我期约,所以见到香草和兰草还有杜若,就禁不住起相思之意。昨天夜里梦到了友人,道一声珍重。到了暮春时节,而且东风就要把美人吹送到自己身边来了,虽然相见遥遥无期,相思却绵绵不断。
注释:¹与我期:言对方有信来与我相约。²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³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¹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²,都是,而今³但愿(zhù)花迟。
译文:此时正当三月三十日,春景不常,很快春天就要离去了。虽然以后将是遍地的绿荫和累累的果实,可如今我却盼望春天再长一些,花期再长一些。
注释:¹毕竟:到底,终归。²成阴并结子:后人常以“成阴结子”喻比女子结婚生子。³而今:如今。⁴但愿:只愿,只希望。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dìngfēng··wèiyǒushūlái--zhuāng

wèiyǒushūlái便biàncónglánxiāngzuódiégāngmèngzhēnzhòngdōngfēngyàodàosòngchūnshí

sānyuèzhèngdāngsānshízhànchūnguāngjìnggòngchūnguīzhǐyǒuchéngyīnbìngjiézidōushìérjīndànyuànzhehuāchí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剑气¹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译文:应如倚天长剑腾光于高寒的暮空,男子汉的胸中当有怀抱日月的气魄。
注释:洪与权:作者之友。¹剑气:暗用“双龙剑”典故。《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邀星象家雷焕仰视,雷焕说:“宝剑之气,上彻于天耳!”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莫藏牙爪同痴虎¹,好锁风雷起卧龙²
译文:切莫如痴虎那样自藏爪牙丧失威势,努力锁唤风雷做有志乘时而起的卧龙。
注释:¹痴虎:愚笨之虎。²卧龙:汉代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称为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旧说王侯无世种¹,古尝富贵及耕佣²
译文:古人曾说王侯将相本非世代传种,自古多有贫贱者伸志而成富贵的英雄。
注释:¹王侯无世种:《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未农民起义领袖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此话是反诘,意为王侯将相并非贵种天生。这里用其意。²耕佣:耕作的佣人,这里指意为贫贱者。《史记·陈涉世家》载:“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的话语和友人互相勉励,表示人贵有志,有了大志,方可以成大功立大业。王侯将相并不是世代相传的,力耕的佣工也有取得富贵的机会,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这里用其意。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须将大道¹为奇遇,莫踏人间龌(wò)(chuò)²踪。
译文:当须胸怀大道去把握展志用世的奇遇,切勿重蹈人间丧志失节的龌龊行踪。
注释:¹大道:据《王令集》,是指推崇六经,宗师孔孟之道。大遇,就是“奇遇”。遭逢奇遇,都必须得之以义,不义而取得富贵、而致身王侯将相,都是不足取的。²龌龊:指拘于小节。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青年志士既要有“倚长剑于天外”的气概,更要有宽广的心胸。颔联以龙虎借喻,激励友人不要收藏才华等同痴虎,而要召唤风雷行云施雨,同时也在表达自已渴求用世的心愿。颈联表达了诗人不甘贫贱、积极向上、敢于向权贵挑战的气概。尾联表达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为官的原则和气节。全诗以非凡的志操昂扬的气宇、奇伟的物象感情强烈,表达了作者积极争取任世之重的大志和坚持道义的高尚节操。

  一二两句,挺劲洒落,振响入云。诗人表示,一个青年志士,要有“倚长剑于天外”的气概,像龙剑那样腾光于高寒的暮空之中;要有光明磊落的胸襟,把日月的光辉,深锁在自己的怀抱。

  接着三、四两句用积极的比喻勉励友人,也借以表达他渴求用世的心愿。“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他认为既是一只猛志常存的老虎,就应当展现虎威,而不要像痴虎那样自藏牙爪;既是有志乘时而起的卧龙,就应当早日召唤风雷,以求行云施雨使天下人受到润泽。虎失去牙爪,即无异于驯服的牛羊;龙离开风雷,即无以奋其神力。这几句都是借用比喻以言志述怀,诗人力求振奋的形象,跃然纸上。

  五、六两句,诗人借用《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的话语和友人互相勉励,表示人贵有志,有了大志,方可以成大功立大业。王侯将相并不是世代相传的,力耕的佣工也有取得富贵的时候,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历史上有许多英杰都是乘时而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宁戚曾经是喂牛的农夫,韩信受过胯下之辱,诸葛亮、王猛等人都似布衣出任当世之务,风云际会,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不失其时。诗人用陈胜、吴广起义时的言行自励,至少可以看出他对陈胜、吴广并不抱有歧视的态度,甚至是赞同这些在野的英杰发愤一时,以成就不朽的功勋。然而诗人对于出处的问题,是看得非常郑重的。

  诗的末尾两句说,诗人一直以实现大道自期,所谓大道,就是原本六经“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的道理。出则可以济世泽民,不出也要以“宏材敏识、伟节高行,特立于一时”。因此在困穷之中不谋苟且进身,而遇有时机,则应力求为世所用。“须将大道为奇遇”,正是积极要求用世的心志的表现。“廊庙”,是指朝廷。遭逢奇遇,见用于朝廷,都必须得之以义。不义而取得富贵、而致身王侯将相,都是不足取的。作者鄙视那些“沉没于利欲之中”的学士大夫,他们有些人学为章句,以猎取功名;有些人钻营阿附,以图谋利禄。对于他们的龌龊行径,作者是非常痛愤的。作者始终有志于大道,虽经常处于寒饿之中,但“不干仕”“不应举”“不肯受人施惠”,这些正是“莫踏人间龌龊踪”的积极表现,作者的志节,是断非龌龊小生可与相比的。

  全诗意气高昂,感情强烈,表达了作者积极争取任世之重的大志和坚持道义的高尚节操。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314页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bēi)¹
译文:贤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遗传的产业。
注释:闾丘处士:李白友人,复姓闾丘,名不详,曾为宿松县令。¹沙塘陂:地名。陂:水边。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译文: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月光,荷叶已凋零落满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闲读山海扫,散帙(zhì)¹卧遥帷。
译文:闲暇时高卧遥帷,打开书帙读读山海经,神驰四海。
注释:¹散帙:打开书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译文:喜欢这种田家之乐,所以耽误了去山林隐居的约定。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kuí)¹
译文:在田野小酌赏花劝芳酒,折些园里的蔬菜与露葵一起烹食。
注释:¹露葵:莼菜。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cí)¹
译文:如果再栽些桃李树,再为我盖几间茅屋就最好不过。
注释:¹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页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tuán)¹行苇,牛羊勿践履²。方苞(bāo)³方体,维叶泥泥。戚(qī)兄弟,莫远。或肆(sì)¹⁰之筵(yán)¹¹,或授之几¹²
译文:芦苇丛生长一块,别让牛羊把它踩。芦苇初茂长成形,叶儿润泽有光彩。同胞兄弟最亲密,不要疏远要友爱。铺设竹席来请客,端上茶几面前摆。
注释:¹行苇:道路边的芦苇。行:道路。¹敦彼:苇草丛生貌。²践履:践踏。³方苞:指枝叶尚包裹未分之时。⁴体:成形。⁵泥泥:苇叶润泽貌。⁶戚戚:亲热。⁷远:疏远。⁸具:通“俱”。⁹尔:“迩”,近。¹⁰肆:陈设。¹¹筵:竹席。¹²几:古人席地而坐时,所依靠的矮脚小木桌,一般是老人才用。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¹。或献²或酢(zuò)³,洗爵奠斝(jiǎ)。醓(tǎn)(hǎi)以荐,或燔(fán)或炙¹⁰。嘉肴脾(pí)¹¹(jué)¹²,或歌¹³或咢(è)¹⁴
译文:铺席开宴上菜肴,轮流上桌一道道。主宾酬酢共畅饮,洗杯捧盏兴致高。送上肉酱请客尝,烧肉烤肉滋味好。牛胃牛舌也煮食,唱歌击鼓人欢笑。
注释:¹缉御:相继有人侍候。缉,继续。御,侍者。²献:主人对客敬酒。³酢:客人拿酒回敬。⁴洗爵:周时礼制,主人敬洒,取几上之杯先洗一下,再斟酒献客,客人回敬主人,也是如此操作。爵,古酒器,青铜制,有流、柱、鋬(pàn)和三足。⁵奠斝:周时礼制,主人敬的酒客人饮毕,则置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主人,主人饮毕也须这样做。奠,置。斝,古酒器,青铜制,圆口,有鋬和三足。⁶醓:多汁的肉酱。⁷醢:肉酱。⁸荐:进献。⁹燔:烧肉。¹⁰炙:烤肉。¹¹脾:通“膍”,牛胃,俗称牛百叶。¹²臄:牛舌。¹³歌:配着琴瑟唱,叫“歌”。¹⁴咢:只打鼓不伴唱,叫“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diāo)¹既坚²,四鍭(hóu)³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gōu),既挟四鍭。四鍭如树¹⁰,序宾以不侮¹¹
译文:雕弓拽满势坚劲,四支利箭合标准;发箭一射中靶心,较量射技座次分。雕弓张开弦紧绷,利箭四支手持定。四箭竖立靶子上,排列客位不慢轻。
注释:¹敦弓:雕弓。敦,通“雕”。²坚:坚固,坚劲。³鍭:一种箭,金属箭头,鸟羽箭尾。⁴钧:合乎标准。⁵舍矢:放箭。⁶均:射中。⁷序宾:安排宾客在宴席上的座位次序。⁸贤:此指射技的高低。⁹句:借为“彀”,张弓引满。¹⁰树:竖立,指箭射在靶子上像树立着一样。¹¹侮:轻侮,怠慢。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曾孙¹维主,酒醴(lǐ)²维醹(rú)³,酌以大斗,以祈黄耇(gǒu)。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¹⁰维祺(qí)¹¹,以介¹²景福¹³
译文:宴会主人是曾孙,供应美酒味香醇。斟满大杯来献上,祷祝高寿贺老人。龙钟体态行蹒跚,扶他帮他侍者仁。长命吉祥是人瑞,请神赐送大福分。
注释:¹曾孙:主祭者之称,他对祖先神灵自称曾孙。²醴:甜酒。³醹:酒味醇厚。⁴斗:古酒器。大斗柄长三尺。此指用大勺斟酒以痛饮。⁵祈:求。⁶黄耇:年高长寿。⁷台背:或谓背有老斑如鲐鱼,或谓背驼,总之都是老态龙钟的样子。台,同“鲐”。⁸引:引道。此指搀扶。⁹翼:扶持帮助。¹⁰寿考:长寿。¹¹祺:福,吉祥。¹²介:借为“丐”,乞求。¹³景福:大福。

  此诗分章,各家之说不同。毛诗分七章,第一、二章每章六句,第三至第七章每章四句;郑玄笺分八章,每章四句;朱熹《诗集传》分四章,每章八句。

  第一章先从路旁芦苇起兴。芦苇初放新芽,柔嫩润泽,使人不忍心听任牛羊去践踏它。仁者之心,施及草木,那么兄弟骨肉之间的相亲相爱,更是天经地义的了。这就使得这首描写家族宴会的诗,一开始就洋溢着融洽欢乐的气氛。

  第二章正面描写宴会。先写摆筵、设席、授几,侍者忙忙碌碌,场面极其盛大。次写主人献酒,客人回敬,洗杯捧盏,极尽殷勤。再写菜肴丰盛,美味无比。“醓”、“醢”、“脾”、“臄”云云,可考见古代食物的品种搭配,“燔”、“炙”云云,也可见早期烹调方法的特征。最后写唱歌击鼓,气氛热烈。

  第三章写比射,为宴会上一项重要活动。和第二章的多方铺排、节奏舒缓不同,这一章对比射过程作了两次描绘,节奏显得明快。两次描绘都是先写开弓,次写搭箭,再写一发中的,但所用词句有所变化。场面描绘之后写主人“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表明主人对胜利者固然优礼有加,对失利者也毫不怠慢,这就使得与会者心情都很舒畅。

  第四章仍是写宴会,重在表明对长者的尊敬之意。先写主人满斟美酒,以敬长者,再写主人祝福长者长命百岁,中间插以长者老态龙钟、侍者小心搀扶的描绘,显得灵动而不板滞。

  此篇表现了周代贵族家宴的盛况,体现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和睦友爱、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诗写宴会、比射,既有大的场面描绘,又有小的细节点染,转换自然,层次清晰。修辞手法丰富多采,有叠字,如形容苇叶之润泽,则用“泥泥”,形容兄弟之亲热,则用“戚戚”,贴切生动;有排比,如“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显得极有气势。这些对于增强诗的艺术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59-561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630-633

hángwěi

shījīng··shēngmínzhīshí xiānqín 

diāohángwěi niúyángjiàn fāngbāofāng wéi xiōng yuǎněr huòzhīyán huòshòuzhī 

yánshè shòuyǒu huòxiànhuòzuò juédiànjiǎ tǎnhǎijiàn huòfánhuòzhì jiāyáojué huòhuòè 

diāogōngjiān hóujūn shěshǐjūn bīnxián diāogōnggòu xiéhóu hóushù bīn 

zēngsūnwéizhǔ jiǔwéi zhuódǒu huánggǒu huánggǒutāibèi yǐn shòu寿kǎowéi jièjǐ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