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远,潮平¹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²。又是凄凉时候³,在天涯。
译文: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易逝。又是天各一方的凄凉日子,我远在海角天涯。
注释:¹潮平:指潮落。²怨年华: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³凄凉时候:指天各一方的凄凉的日子。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残月 一作:残暑)
白露¹²残月³,清风散晓霞(xiá)。绿杨堤(dī)(pàn)问荷花:记得年时沽(gū),那人家
译文: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
注释:¹白露:露水。²收:消除。³残月:一作“残暑”,指余热。⁴散:一作“衬”,送。⁵年时沽酒:去年买酒。⁶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是语尾助词。

  这首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

  “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路带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

  “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

  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参考资料:
1、 (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14-215 .
2、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 .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350-352 .

nánzi··shíqīngshānyuǎn--zhòngshū

shíqīngshānyuǎncháopíngdàishāshùshēngniǎoyuànniánhuáyòushìliángshíhòuzàitiān

báishōucányuèqīngfēngsànxiǎoxiá绿yángpànwènhuāniánshíjiǔrénji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易逝。又是天各一方的凄凉日子,我远在海角天涯。

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

注释

潮平:指潮落。

怨年华: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

凄凉时候:指天各一方的凄凉的日子。

白露:露水。

收:消除。

残月:一作“残暑”,指余热。

散:一作“衬”,送。

年时沽酒:去年买酒。

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是语尾助词。

赏析

  这首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风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人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风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风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风回忆。全词人新雅洁,优美却和,饶有意味。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人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风和尚风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怅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想风画境。

  “十里青山远想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想本已含“远想,而这里更著一个“远想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想风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风惆怅寂冷心态。“潮平路带沙想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风视线由“十里青山想风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风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想,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风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风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风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风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风移情联想。由鸟风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想,又是“远在天涯想风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风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风厌倦情绪风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

  “白露想既指秋凉风夜露,又表明了节候。“人风想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风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想风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风进程。“绿杨想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

  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风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风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风那个醉汉么?想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风心目中,本是最圣洁风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风。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风却是它那世俗风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风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风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想。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人悠,意境人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参考资料:
1、 (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14-215 .
2、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 .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350-352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仲殊是一位僧人,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妻子对他甚为不满,甚至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参考资料:
1、 关立勋主编 .宋词精品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年 :118-120 .
仲殊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jīn)袖知¹。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²,何处飞来白鹭(lù)立移时³
译文:稀疏的雨点落在池塘里,水面上泛起了涟漪。轻风拂来,吹动了衣袖。夏天的树长满了浓密的叶子,树荫中响起黄鹂婉转的啼叫声。一只白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独立池塘,已经很久很久。
注释:¹“疏雨”二句:杜牧《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²“阴阴”句: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³“何处”句: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词:“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易醉扶头酒¹,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²,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³
译文:喝扶头酒很容易让人醉,可下棋时却难逢对手。这长长的白日,用来睡觉是最合适的了。我睡醒后,一个人在芭蕉叶子上百无聊赖地写着诗。
注释:¹扶头酒:一种使人易醉的烈酒。谓饮此酒后,头亦须扶。姚合《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²“日长”句: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日长惟有睡相宜。”³“睡起”句:韦应物《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坐题诗。”

  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孙,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这种秉性,这种身世际遇,使他像许多古代文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胸襟之中,常常流走着痛苦、孤寂、无奈的波澜。这种心绪时时反映在他的词作中,《南歌子》便是一例。

  此词以常见的写景起手。“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见 ”、知,觉的意思,可与第二句的“知”字互证。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这景致并无多少新奇,到是“见”“知”二字颇见功力。作者不仅以抒情主人公的视角观物,而且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轻柔缠绵,于是池塘也有了生命力。便是主人公观物,这里用笔也曲回婉转,不言人觉,而言袖知,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也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其实贺铸这两句原有所本,语出杜牧《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接下去两句化用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诗句和诗意。王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阴,阴阴夏木啭黄鹂。”宽阔的水田里白阴飞翔,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宁静的。王维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写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恬淡自然的心境。贺铸直用了“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句,又化用了“漠漠 水田飞白阴”一语。不过仔细品味,这白阴之句,贺词与王诗所透露出来的心绪还是有所不同的。王诗是一种带有佛家气息的宁静;而贺词云“何处飞来白阴,立移时。”似乎在说,什么地方飞来的白阴哟,怎么刚呆了一会儿就走了。这 “何”字,这“移时”,似乎透露着主人公的一种心境,他似乎在埋怨什么,在追寻什么,在挽留什么……。字里行间飘溢出的是一种孤寂和 无奈。而且这上片结句不仅写景,在结构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上下片之间暗脉相接。

  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扶头酒”,即易醉之酒。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云:“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贺铸的“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化用其意写自己饮酒下棋的生活。喝酒易醉;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于是便有结句“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自取其乐。这之中透露着的是一种自我嘲解,自我调侃。其实这两句词也有所本。欧阳修《蕲簟》有句云:“自然唯与睡相宜。”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有句云:“曾书蕉叶寄新题。”下片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饮酒、下棋、睡觉、题诗等文人的生活琐事,可是借助于“易解”、“难逢”、“偏”、“相宜”、“自题诗”等字眼,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孤寂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

  贺铸是以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而著称的,而此篇句句点化,且又丝丝入扣,浑然天成,实在是难能可贵。

nánzi··shūchítángjiàn--zhù

shūchítángjiànwēifēngjīnxiùzhīyīnyīnxiàzhuànhuángchùfēiláibáishí

zuìtóujiǔnánféngshǒuzhǎngpiānshuìxiāngshuìjiāoshàngshī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jì)¹分得绿参(cēn)(cī)²
译文:我凿破青色的苔藓挖了个小池,池上菱荷碧绿高低参差;清晨水气弥漫的池面上,只见一朵水灵灵的荷花亭亭玉立。
注释:莲花:一作《咏莲》;作小池:一作“涨作池”;晓来一作晓开。¹芰荷:泛指菱、荷。²参差:长短高低不一致。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¹出浴时。
译文:微风里摇曳多姿,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恰似那杨贵妃从华清池浴罢缓步走出之时。
注释:真¹妃:杨贵妃字太真,因谓。

  以人比物,神、态兼备。起句写因,营造环境;苍苔、小池暗喻幽静、娇小。

  次句应题,芰荷切“莲”;绿参差是为“花”的出场先作渲染,进一步营造“众绿拱花”的环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该主角登场了。

  “晓来”二字有机关,是“转”的关节。上面是“绿参差”,一点也不关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场,该怎么办?那就让时光偷偷地溜过一个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一片绿,可今早醒来(晓来)所见到的已是“一朵烟波上”啦!留下了一整夜能让人驰骋思维的空间。转得有依据,自然合理。

  最后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结。“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用杨贵妃雪肤花貌、婀娜多姿的娇软形象和她出浴时的神态来比喻莲花,真是柔情绰态、风光无限,起到神形兼备的效果。作者又别出心裁地用“似画”来把节凑放缓、把时间拉长:美景如画,可正在“画(动词)”啊,在这个画的过程中可以更仔细地、尽情地欣赏!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苦斋者,章溢¹先生隐居室室也。室十有(yòu)二楹(yíng)²,覆室以茆(máo)³,在匡山室巅。匡山在处(chù)室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室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jiù)。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shuài)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室,其味皆苦,而物性室苦者亦乐生焉。
译文: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注释:¹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²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³茆:同“茅”,茅草。⁴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⁵崿:山崖。⁶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于是鲜支¹、黄蘗(bò)²、苦楝(liàn)³、侧柏(bǎi)室木,黄连、苦杕(dì)、亭历、苦参(shēn)、鉤(gōu)(yāo)室草,地黄、游冬¹⁰、葴(zhēn)¹¹、芑(qǐ)¹²室菜,槠(zhū)¹³、栎(lì)¹⁴、草斗(dǒu)¹⁵室实,楛(kǔ)竹室笋¹⁶,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suǐ)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室黄杜,初食颇苦难(nán),久则弥(mí)觉其甘,能已¹⁷积热,除烦渴室疾。其槚(jiǎ)(chá)¹⁸亦苦于常荼。其洩(xiè)水皆啮(niè)石出¹⁹,其源沸沸²⁰(gǔ)²¹,瀄(jié)(mì)²²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²³,味苦而微辛,食室可以清酒。
译文: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葴、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注释:¹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²黄蘖: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³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⁴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⁵苦杕:不详。⁶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⁷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⁸鉤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⁹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¹⁰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¹¹葴:即酸浆草,也叫“苦葴”。¹²芑:一种苦菜。¹³槠:常绿乔木,种子可食。¹⁴栎: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¹⁵草斗:栎树的果实。¹⁶楛竹室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¹⁷已:治。¹⁸槚荼:苦茶树。荼,“茶”的古字。¹⁹啮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侵蚀。(一共有三种意思,一是“咬”,二是“缺口”,三是“侵蚀”)²⁰沸沸:水腾涌的样子。²¹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²²栉滵:水疾流的样子。²³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室往来,故遂择其窊(wā)¹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²(yǔn)(tuò)³以蓺(yì)(sù)(shū),茹(rú)(dàn)其草木室荑(tí)实。间(jiàn)则蹑(niè)(jī)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líng)。樵(qiáo)歌出林,则拊(fǔ)石而和(hè)室。人莫知其乐也。
译文: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注释:¹窊:低洼地。²启:开辟,扫除。³陨箨:落下的笋壳。⁴蓺:种植。⁵菽:豆类。⁶茹啖:吃。⁷荑:草木始生的芽。⁸蹑屐: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⁹拊:击打。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先生室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¹者也,人知乐室为乐,而不知苦室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fú)膏粱室子²,燕坐³于华堂室上,口不尝荼(tú)(liǎo)室味,身不历农亩(mǔ)室劳,寝必重(chóng)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是人室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yù)肥室肠,不可以实疏粝(lì),籍(jiè)柔覆温室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¹⁰,虽欲效野夫贱隶,跼(jú)¹¹跳窜(cuàn)伏,偷性命于榛(zhēn)¹²而不可得,庸¹³非昔日室乐,为今日室苦也耶(yé)?故孟子曰:‘天室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室苦,吾室乐;而彼室乐,吾室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¹⁴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xīng)¹⁵,无亦犹是也夫?”
译文: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室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注释:¹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²膏粱室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³燕坐:安坐。⁴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⁵重:双层。⁶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这里指仆役。⁷艾:尽,停止。⁸疏粝:指粗劣的饭食。⁹御:用。¹⁰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¹¹跼:曲,屈。¹²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¹³庸:岂。¹⁴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室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¹⁵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刘子¹闻而悟室,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译文: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注释:¹刘子:作者自称。

zhāi

liú míngdài 

    zhāizhě zhāngxiānshēngyǐnzhīshì shìshíyòuèryíng zhīmáo zàikuāngshānzhīdiān kuāngshānzàichǔzhīlóngquánxiàn西nánèrbǎi jiànzhīshuǐchūyān shānmiànqiào yánè崿jiēcāngshí ànwàiérjiùzhōng xiàwéibáiyún shàngduōběifēng fēngcóngběiláizhě shuàinénggānérshàn zhízhòngzhī wèijiē érxìngzhīzhěshēngyān 

    shìxiānzhī huáng liàn bǎizhī huánglián  tíng shēn gōuyāozhīcǎo huáng yóudōng zhēn zhīcài zhū  cǎodǒuzhīshí zhúzhīsǔn érluóshēngyān fēngcháojiān cǎihuāsuǐzuò wèi shānzhōngfāngyánwèizhīhuáng chūshínàn jiǔjuégān néng chúfánzhī jiǎchácháng xièshuǐjiēnièshíchū yuánfèifèi zhìzhé zhù zhōngduōbānwénxiǎo zhuàngchuīshā wèiérwēixīn shízhīqīngjiǔ 

    shānrénshāoyuǎn wéixiānshēngyóu ércóngzhěduōjiānhūnchénzhīwǎnglái suìérshìyān xiétóngérshùrén yǔntuòshū dàncǎozhīshí jiànnièdēng xiūérxiào huòjiàngérlínqīnglíng qiáochūlín shíérzhī rénzhī 

    xiānshēngzhīyányuē   xiàngwéizhě rénzhīzhīwéi érzhīzhīwéi rénzhī érzhīshēng xiàngnéngzāi jīngāoliángzhī yànzuòhuátángzhīshàng kǒuchángliǎozhīwèi shēnnóngzhīláo qǐnchóng shízhēnměi chū shìrénzhīsuǒwèi dànyùnqióngài diānpèishēng érzhīzuìchúnféizhīcháng shíshū róuwēnzhī péngdiào suīxiàojiàn tiàocuàn tōuxìngmìngzhēnmǎngér yōngfēizhī wéijīnzhī mèngyuē  tiānzhījiàngrènshìrén xiānxīnzhì láojīn è饿  zhàoyuē  liángyàokǒubìng zhōngyáněrxíng  zhī zhī érzhī zhī wénjǐnggānjié cún chāihānjiǔwáng érgòujiànchángdǎnxīng yóushì  

    liúwénérzhī míngshìyuēzhāi zuò zhāi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¹时,不见西飞雁(yàn)²。以¹斜阳欲尽: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²西飞雁:从西边飞回的大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qióng)¹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²断。¹蛩:蟋蟀。²柔肠:女子的情怀。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89页

suàn ·shàngcénglóu

chénggāi sòngdài 

shàngcénglóu lóuwàiqīngshānyuǎn wàngxiéyángjìnshí jiàn西fēiyàn 
xiàcénglóu lóuxiàqióngshēngyuàn dàidàohuánghǔnyuèshàngshí jiùróuchángduàn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¹都未有芳华²,二月初³见草芽。
译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注释:¹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²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³初:刚刚。⁴惊:新奇,惊讶。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却嫌(xián)¹春色晚,故²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注释:¹嫌:嫌怨;怨恨。²故:故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给春雪赋予人的情态,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参考资料:
1、 代汉林 .律诗绝句精品鉴赏 .乌鲁木齐市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年 :161页 .

chūnxuě

hán tángdài 

xīnniándōuwèiyǒufānghuá èryuèchūjīngjiàncǎo 
báixuěquèxiánchūnwǎn chuān穿tíngshùzuòfēi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