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南北碧桃香,翠叶交柯水面凉。
石桥南北碧桃香,翠叶交柯水面凉。
终岁方壶无一事,春来也为种花忙。
终岁方壶无一事,春来也为种花忙。
汪莘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3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千尺丝纶(lún)¹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译文:千尺长的钓丝直直下垂,一波荡起万波相随。
注释:¹丝纶:粗丝线,即钓丝。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译文:夜静水寒凉,鱼不食饵,空船载满明月而归。

  该诗以垂钓喻求道开悟。

  千尺丝纶,喻求道之深切的用心。在启发夹山时,德诚也反复用垂钓的比喻。“垂丝千尺,意在深潭。”一波与万波,比喻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德诚曾对夹山言:“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在丝与波的动静之间,可以使人悟得有无、动静之理。作者又以鱼的深藏不露,喻自性难求。

  在同一首偈句中,有这样的句子讲钓与鱼的关系:“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画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鱼既不可钓得,收竿而去。船中无鱼,可以说是空船;但却有明月洒满船舱,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有心求之不可得,无意遇之盈满船。究竟渔者有所得、无所得。诗歌留下了许多回味。船子和尚生活在水边,惯于以渔事喻禅。此首诗比喻贴切,意境深远,饶有意趣。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08页

zhào ·

chéng tángdài 

qiānchǐlúnzhíxiàchuí cáidòngwànsuí 
jìngshuǐhánshí mǎnchuánkōngzàiyuèmínggu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草庐寄¹穷巷,甘²以辞³华轩
译文: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注释:¹寄:寄托,依附。²甘:自愿。³辞:拒绝,告别。⁴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正夏长风¹急,林室²³烧燔(fán)
译文: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注释:¹长风:大风。²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³顿:顿时,立刻。⁴燔:烧。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一宅夏遗宇¹,舫(fǎng)²舟荫门前³
译文: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注释:¹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²舫:船。³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tiáo)¹新秋夕²,亭亭³月将圆。
译文: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注释:¹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²新秋夕:初秋的傍晚。³亭亭:高貌。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果菜始复生¹,惊鸟²尚未还。
译文: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注释:¹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²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中宵¹(zhù)²遥念³,一盼九天
译文: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注释:¹中宵:半夜。²伫:长时间地站立。³遥念:想得很远。⁴盼:看。⁵周:遍,遍及。⁶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总发¹抱孤介²,奄³四十年。
译文: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注释:¹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²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³奄:忽,很快地。⁴出:超出。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形迹¹²³,灵府长独闲。
译文: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注释:¹形迹:身体,指生命。²凭:任凭。³化:造化,自然。⁴往:指变化。⁵灵府:指心。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贞刚¹²有质³,玉石乃非坚。
译文: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注释:¹贞刚:坚贞刚直。²自:本来。³质:品质、品性。⁴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仰想¹东户²时,余粮宿³中田
译文: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注释:¹仰想:遥想。²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³宿:存放。⁴中田:即田中。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鼓腹¹夏所思²;朝起暮归眠。
译文: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注释:¹鼓腹:饱食。²夏所思:夏忧夏虑。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既已不遇兹,且遂¹(guàn)我园²
译文: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¹遂:就。²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4-545页

shēnsuìliùyuèzhōnghuǒ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cǎoqióngxiàng gānhuáxuān 
zhèngxiàchángfēng línshìdùnshāofán 
zhái fǎngzhōuyìnménqián 
tiáotiáoxīnqiū tíngtíngyuèjiāngyuán 
guǒcàishǐshēng jīngniǎoshàngwèihuán 
zhōngxiāozhùyáoniàn pànzhōujiǔtiān 
zǒngbàojiè yǎnchūshínián 
xíngpínghuàwǎng língchángxián 
zhēngāngyǒuzhì shínǎifēijiān 
yǎngxiǎngdōngshí liáng宿zhōngtián 
suǒ zhāoguīmián 
 qiěsuìguànyuán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译文:鲜花香满了庭院,引来比翼双飞穿梭来去的春燕。残红落花带寒入,垂帘不卷。晓起但见曲曲屏山一扇又一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翠袖玉笙(shēng)¹凄断。脉脉²两蛾(é)³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译文:挽翠袖,捧玉笙,吹出了远思的凄苦。深情的双眼望穿,解不开愁眉。郎行消息杳杳,不知今在何处。唯有梦中,一春长相遇。
注释:¹玉笙: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²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³两蛾:双眉,双目。蛾,即娥眉。
这是一首春闺怀人之作。上片写景,落花飞燕,撩人愁思。下片抒情,玉笙凄断,脉脉含愁,郎君虽无消息,一春却长梦见。全词抒情委婉,思绪缠绵。辞彩绚丽,隽美多姿。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¹(lù)²于飞,于彼西雍(yōng)³。我客(lì),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yì)。庶几¹⁰(sù)¹¹,以永¹²终誉¹³
译文: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我有嘉宾来助祭,也穿高洁白衣裳。他在封国没人厌,在此也受人赞扬。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注释:¹振:鸟群飞之状。²鹭:白鹭,水鸟,白色,故又谓之白鸟。³雝:水泽。一说为辟雍。⁴客:指夏、商之后。周王以客待之,而不敢以为臣,故称“客”。⁵戾:到。⁶止:语助词。⁷斯容:此容,指白鹭高洁的仪容。⁸恶:恶感,怨恨。⁹无斁:不厌弃。斁,厌倦,厌弃。¹⁰庶几:差不多,此表希望。¹¹夙夜:指早起晚睡,勤于政事。¹²永:长。¹³终誉:即盛誉,恒久的荣誉。终,与“众”通,盛也。

  这是一首记述前朝之后来大周王室助祭之行的乐诗。全诗共八句,不分章,按诗意来分有四个层次。首二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是以飞翔在天空的白鹭起兴,引出下文“亦有斯容”的描写。商人尚白,且是鸟图腾民族,通体羽色纯白的鹭鸟当被商人视为高洁神圣之物,它飞翔时优美的动势,栖止时从容的神态,今人且不免赞赏备至,何况是刚从原始自然神崇拜时代发展过来不久的商周人,它正是外在的美好仪表与内在的高尚精神完美统一的象征。

  于是,三、四两句“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人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昕,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堪受称扬,自属当然。至于微子的风度仪容,虽说史无明文说他怎样潇洒俊美,但肯定是十分出色的,否则“亦有斯容”之句便有落空之嫌。

  下面五、六两句“在彼无恶,在此无斁”,是夸誉微子在宋国内外都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彼无恶”,是指微子在宋国之内受到殷民的拥护:“在此无斁”,是指微子朝周时受到热烈欢迎。这两句实际说明两个问题:微子作为被周所灭的殷商之后,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卑不馁的气度确实难能可贵;而作为胜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对昔日的敌国之后以礼相待,善加照顾,也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

  七、八两句“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许多解家都理解为对微子一人而言。就文本的深层语义来说,这两句应是对双方而言的。即作为失败者的后裔要坚持这种不卑不馁的精神,使亡国之族得到新生;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君臣,也要永远保持这种不亢不骄的气度,团结各邦各族,消释历史积怨,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以永终誉”。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6-668

zhèn

míng xiānqín 

zhènfēi 西yōng zhǐ yǒuróng zài zài shù yǒngzhōng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樱桃¹落尽²春归去,蝶翻³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双幕,惆怅暮烟垂。
译文:樱桃落尽,春天已经离去,只有那蝴蝶还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双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注释:¹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²落尽:凋谢之意。³翻:翻飞。⁴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⁵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⁶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别巷寂寥(liáo)¹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²。炉香闲袅(niǎo)³凤凰儿,空持双带,回首恨依依
译文:人群渐渐散去,小巷一片冷冷清清,只见袅袅残烟草色不清。炉里的香烟随风轻轻摆动,闲绕着香炉上的凤凰绘饰。但见她愁容满面拿着双带,回首往事只觉仇恨绵绵。
注释:¹寂寥:冷冷清清。²低迷:模糊不清。³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⁴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⁵持:拿着。⁶双带:丝带。⁷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首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寓危亡之痛。《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汉书》:惠帝尝出游离宫,取樱桃献宗庙。李煜此时,宗庙莫保,樱桃难献,而樱桃又随“春归去”而“落尽”,伤逝之感良深。这里的“春”,应包含“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和平豪华的帝王生活,“春”既“归去”,悔恨何及?紧接着“碟翻轻粉双飞”,与上句的情景极不调和,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双幕,惆怅暮烟垂。”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双幕瞭望,惆怅的看着暮烟低垂。

  “子规啼月小楼西”,子规,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这就加深亡国的预感。这句与“蝶翻”句,从相反方面刻画了矛盾的心境。这里“西”字,不是简单的表示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于“小楼西”特别关注。“玉钩双幕”,点明词人以上见闻所及,是从小楼窗口获得的。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暮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这里“惆怅”,是明点此时此地的复杂心境:宋兵压境,朝不保夕,为国势失望而自伤。“暮烟垂”,形象的表现这种沉重的“惆怅”。

  上片写外景,视线由内向外,时间自日之暮;下片写内景,视线由外转内,时间自暮入夜。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这两句是说入夜后小巷里一片沉寂,人们都已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着烟草低迷。

  写小巷人散初夜寂寥的境况,是顺着上片的时序,着重突出“寂寥”,以渲染环境气氛。“烟草低迷”,是“暮烟垂”的扩展与加深,冠以“望残”二字,刻画出凄然欲绝的寂寥人怅对寂寥天的形象。此处是一转折,窗外已无可望,亦不忍望,只得转向室内。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双带,回首恨依依。”末三句是说,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双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炉香闲袅”,本是宫廷中的寻常事,而在此一瞬间却产生特异的敏感作用:危急的心情,乍遇炉香闲袅,似乎得到一晌的平静,然一念及“一旦归为臣虏”,则愈觉惶惑难安。况且炉香是闲袅着“凤凰儿”的,更是凄惋万分。“凤凰儿”应是衾褥上的纹饰,同时也暗喻小周后(下句的“双带”,《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均作“裙带”,似以喻小周后为宜)。小周后的形象在这里隐约一现,是符合逻辑的,能完整地显现出词人的内心世界。在词人的眼底,往日经常出现“绣床斜凭娇无那”的媚态,而今却见她“空持双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处明点一“恨”,倒贯全词。

  这首词,巧于用典,颇具特色。此词用樱桃事,浑化无迹:若不加深思,但知其以眼前景物寄内心伤感;其实他是化用《礼记》、《汉书》天子取樱桃献宗庙的典故。用此一典,则眼前景物,不仅结合围城局势,且外现主观情愫,更显出帝王的身份。表明一个饱学的亡国之君,自被围直至被俘的过程中所不能忘怀于宗庙的必然心态。用典如此,自无诟病,堪称典范。

参考资料:
1、 (南唐)李煜.《李煜词选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62页

línjiāngxiān ·yīngtáoluòjìnchūnguī

 dài 

yīngtáoluòjìnchūnguī diéfānjīnfěnshuāngfēi guīyuèxiǎolóu西 gōuluó chóuchàngyānchuí 
biéxiàngliáorénsànhòu wàngcányāncǎo xiāngxiánniǎofènghuángér kōngchíluódài huíshǒuhè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