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陈克

陈克

陈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 1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坡仙¹不谪(zhé)²黄³,黄应无雪堂
译文:就像东坡先生谪居黄州才有黄州雪堂一样,如果道乡先生不流落岳麓寺,也不会有后来的道乡台了。
注释:道乡台:北宋谏臣邹浩,字志完,号道乡,以直言敢谏著称,数次被贬,和苏轼同为“元祐党人”。作有《道乡歌》,人称“道乡先生”。邹浩经潭州,遭驱逐,无法住宿,只好雨夜渡江,岳麓山寺僧举火把迎接,并邀其在书院讲学。几十年后,张栻在此筑台,朱熹为之刻石,即为道乡台。¹坡仙:东坡先生苏轼。²谪: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³黄:黄州。⁴雪堂:苏轼被贬黄州,“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写出了剖析心迹的《雪堂记》。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道乡¹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译文:时光飞逝,道乡台不再光鲜亮丽。纵然有道乡台可寻,却不见当年的道乡先生了。
注释:¹道乡:见前注。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xié)(háng)¹
译文:在远处毅立的青山,如此地不屈顽强,不正是道乡先生吗?恐怕只有山之精魂能与道乡先生相较量。
注释:¹颉颃:不相上下,能与之相抗衡。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一落名胜手,境¹与人俱香。
译文:道乡台一旦落成便成为当地名胜,道乡先生的事迹精神与道乡台相映生辉。
注释:¹境:指名胜道乡台。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概慷。
悲吟倚空寂,临眺¹生概慷²
译文:先生已然驾鹤西去,我也只能倚楼惆怅;登上道乡台向远处眺望,忽又觉得神情激昂!
注释:¹临眺:登高远望。²概慷:即“慷慨”。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道乡不可作¹,承君不可忘。
译文:死者不能复生,但是我会秉承您的精神,继续奋发前行。
注释:¹作:指站起来,即复活。《礼记·檀弓下》:“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yuèdàoxiāngtái--pānfāng

xiānzhéhuánghuángyīngxuětáng

dàoxiāngxīntáidàoxiāng

qīngshānfēirénshānlíngnéngjiéháng

luòmíngshèngshǒujìngrénxiāng

bēiyínkōnglíntiàoshēnggàikāng

dàoxiāngzuòchéngjūnwàng

翠袖余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保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翠袖余寒,早添得、铢(zhū)¹几重。保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保(xián)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译文:青绿色的袖口涌进了些许寒冷,为自己添上,轻薄的几件衣服。不要去怪罪,芬芳落尽,这些花儿打扮又能为了谁呢?风雨带着吴地的落花飘进了饲养鹿的园圃,人间不应该怨恨这些风物。有一枝落花流落到(我家)的院落,我的泪水染上了花红。
注释:¹铢衣:传说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数铢甚至半铢。因用以形容极轻的衣服﹐如舞衫之类。
山雾湿,倚熏笼。垂㔩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山雾湿,倚熏笼。垂㔩(è)¹,鬓(bìn)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²酒空。
译文:山中的雾润湿了斜靠的熏笼,发饰低垂,头发都酥软得像要融化了。只埋怨有一朵宫中的云,能够飞向虚无缥缈的崆峒山。白云太阳是那么悠闲,青鸟在飞翔,杨家的花落在浮萍之中。 我去问问认识的人,忍不忍心辜负春风,将酒杯闲置。
注释:¹㔩叶:指妇人的发饰。²尊:同“樽”。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jí)¹
译文:桃叶啊桃叶,桃叶轻巧,渡江不用划船桨就可以过去了。
注释:¹楫:船桨。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rǔ)¹
译文:你就渡江去吧,不要有什么苦恼,我自会迎接你回来的。
注释:¹汝:你。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觉来窗牖(yǒu)¹空,寥(liáo)²雨声晓。
译文:一觉醒来窗外一片空濛,晨雨稀疏我不禁忧心忡忡。
注释:¹窗牖:窗户。²寥落:稀疏。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良游¹怨迟暮(mù)²,末事³惊纷扰。
译文:长期外游嗟怨身损神销,琐事如麻一一困扰胸中。
注释:¹良游:尽兴之游。²迟暮:比喻晚年、衰老。³末事:琐碎小事。末:凡物之细碎如粉者曰“末”。
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
为问经世¹心,古人谁尽了²
译文:徒有经世济民的一腔宏愿,自古至今谁不是希望落空!
注释:¹经世:处理国家大事。经,治理。²尽了:全部实现。尽,悉也,备也。

  首联两句写景,写诗人清晨刚醒来时的所见所闻。第一句诉诸视觉,诗人略开睡眼,扫视窗外,路上别无行人,田野亦无农夫,枝头没有啼鸟。第二句诉诸听觉,窗外既空,故没有欢声笑语,也没有鸡鸣犬吠,只听得稀疏的晨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这沉寂中的微弱之声,更反衬出苍茫大地的阒寂。孟浩然《春晓》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句,用鸟的争鸣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让人领略无边的春意,无限的春情。柳诗的这开头两句,也是选取清晨醒来时刹那间的情感片段进行描写,通过视觉、听觉和想象,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境界,尤其一个“空”字,显示出诗人失意不平、人生无常的深切叹喟,表露了他那不安定的灵魂深处的苦闷,及其由于生命毫无意义慢慢耗蚀而产生的无穷幽怨。这样,就十分自然地把读者引向诗人此时孤独无凭、忧愤填膺的感情轨道。

  三四两句,抒发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忧怨。柳宗元滞留永州十年之久,既为贬徙之客,故屡遭排挤,除了写作,未供实职。如此优游岁月,简直是赋闲。这对于素有“济世人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襟抱的政治家来说,实在是一种无情的折磨和残酷的迫害。诗人深知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也深知宏图之难展和事业之艰难,所以要急于摆脱这种“良游”的困境。但到头来还是潦倒落魄,不能不倍添悲伤,未老而先衰。“迟暮”一词,叹惋时光的流逝不返和时势的难以逆转,包蕴着诗人无限哀伤。

  尽管如此,然而诗人并没有遗世独立,超然物外。民事国事纷至沓来,常常困扰于心,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可叹英雄无主,欲为而不能为,心中悲伤。矛盾不断地集结,不断地激烈碰撞,使诗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万般无奈。一“惊”一“扰”,不知谁能领略个中滋味。

  从诗的感情流向来看,沉郁哀怨越积越多,滔滔直下,大有决堤之势。不过,“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这结尾两句,语气顿时舒缓下来,诗人用自问自答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念:自宽自慰。但是,凡是忧伤的感情,如果用悲哀语气来表达,不一定能使人感到它的分量,而用与之正相反的豪迈旷达的口气说出来,却往往使人觉得非常沉重深刻。所以,这种自宽自慰,实则是自怨自愤,将全诗感情波涛推向了顶峰。

  诗题《独觉》,暗含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深意。“谁尽了”的一声长叹,唤起了读者对千古英雄的荣辱进退的沉思,感悟出“是非成败,万事皆空”的真谛。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上,只不过是急匆匆的过客。因此,柳宗元能乐天安命,与世无争,先后在永州、柳州辛勤耕耘十五载,最后终老南荒,至今还深受人们景仰。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独觉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
连唤¹欢复²欢,两誓³不相弃
译文:连声呼唤郎呀郎,我们两人曾发誓不会互相抛弃。
注释:¹连唤:(只是)连声呼唤。²复:又。再。³两誓:两人曾发誓。⁴相弃:互相抛弃。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