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公倾雨洒愆阳,挽落银河万丈长。华委乱红沾晓砌,苔生新绿遍阴墙。
龙公倾雨洒愆阳,挽落银河万丈长。华委乱红沾晓砌,苔生新绿遍阴墙。
烟空洲渚蒹葭静,水满陂田䆉稏香。赖有琴堂贤守令,聊将诗句写荒凉。
烟空洲渚蒹葭静,水满陂田䆉稏香。赖有琴堂贤守令,聊将诗句写荒凉。

zàiyòngqiányùnshìdīngyǐn--wánghàn

lónggōngqīngqiānyángwǎnluòyínwànzhàngzhǎnghuáwěiluànhóngzhānxiǎotáishēngxīn绿biànyīnqiáng

yānkōngzhōuzhǔjiānjiājìngshuǐmǎnbēitiánxiānglàiyǒuqíntángxiánshǒulìngliáojiāngshīxiěhuāngliáng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 4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波映横塘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春城风景胜江郊。
波映横塘¹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gāo)²。春城风景胜江郊³
译文:波光粼粼的流水照映着横塘堤,河边的柳树掩映着小桥。天色将暮,使人感到稍许冷意,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水旁。此时的整个春城的风景远胜临江郊野的风光。
注释:¹横塘:即南京市西南的横塘。²亭皋:水边的平地。³江郊:临江的郊野。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译文:花蕊悄悄地随了蜜蜂去酿作了蜜,溪云有意陪伴着白鹤回巢。草堂边上又抽生了两三竿新竹。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

  起句两个“映”字,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观察力。池溏春水,碧波荡漾,烟柳垂荫,小桥、亭榭若隐若现。水塘之波,塘边之柳,塘上之桥,相映成趣。连用两“映”字,景色明媚,节奏复沓,极具清新风格。第二句写春雨,冷烟疏雨,就是烟雨,就是蒙蒙小雨。因为下雨,池边的亭榭,看上去也有些模糊了。这就使眼前的景色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第三句紧承上二句,具有小结之意: “春城风景胜江郊”。江郊是临江地带。就是说,这里的景致超过了江郊。一个“胜”字,又深化了春景之美。

  下阕“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把“花”和“云”拟人化了,赋予浓郁的感情色彩。花蕊随蜂,溪云伴鹤,说明春意盎然,物随人意,已经很迷人了。再加上一个“暗”字、“还”字,更是传神妙笔,写尽了春光的魅力。所以,夏承焘先生评论此联谓: “花蕊一联,自然流转”是很有道理的。结句“草堂新竹两三梢”,一则扣合上片“春城风景胜江郊”,二则总收全词,好象词人在江边小路踏青,一路看去,最后惊喜地发现竹梢又长了二三节。夏承焘在《金元明清词选》中评论说:“结句轻轻即收,不著议论,而并具微婉。”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清秀自然,宛转沉著。这首词好象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景物,同时把“情之所至,妙不自寻”的意境传递给读者了。值得再三玩味。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¹。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注释:¹青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江林多秀发¹,云日复相鲜²
译文:江畔林木枝叶繁茂,花朵盛开;云层与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注释:¹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²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路那¹逢此,春心益渺(miǎo)²
译文:哪里能想到征途中能遇上如此美景,春景引发的意兴更加广阔辽远。
注释:¹那:同“哪。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²渺然,幽远的样子。渺,一作“眇”。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兴来只自¹得,佳处²莫能传。
译文: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注释:¹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²佳处:一作“佳气”。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薄暮(mù)¹津亭²下,余花³满客船
译文:黄昏时分,客船停在渡口的驿亭下,飘落的花瓣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中。
注释:¹薄暮:黄昏时分。²津亭:渡口边的驿亭。³余花:残花。⁴客船: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此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颈联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路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chūnjiāngwǎnjǐng

zhāngjiǔlíng tángdài 

jiānglínduōxiù yúnxiāngxiān 
zhēngféng chūnxīnmiǎorán 
xìngláizhǐ jiāchùnéngchuán 
jīntíngxià huāmǎnchuán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霜角(jiǎo)¹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²
译文:北国秋末,霜天晓角,草木似乎都为之震惊悲哀。盘山顶上云头相对升起,石门也好像敞开了。
注释:盘山:小名,又名盘龙山,在蓟县西北。¹角:古时军中的一种乐器。²石门开:两峰对峙,中间如开着的石门。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边酒 一作:虏酒)
(shuò)风边酒¹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边酒 一作:虏酒)
译文:在北风中喝着边地的薄酒也没能喝醉,无数的寒鸦,在风扫落叶中纷纷飞来。
注释:¹边酒:边塞地区少数民族酿制的酒。
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但使雕戈(gē)¹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²
译文:只要能用武力制止外敌入侵,消除战争的祸根,情愿终生到老戍守边疆。
注释:¹雕戈:铁戈,泛指兵器。²老边才:终生守边的将士。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lè)名峰上吾谁与¹,故李将军舞剑台²
译文:对有功的名将应刻石勒铭,谁有这样的资格呢?只有像名将李广、李靖这样制止外敌入侵的英雄,才配享有这种荣誉。
注释:¹吾谁与:谁是我取法的榜样。²舞剑台:盘山上有李靖舞剑台。

  诗篇前四句写山上景色。诗人登上盘山之巅,耳边传来军营之中的声声号角回荡在山间,漫山的草木为之肃然。望着那山头上的片片白云,隐约显现出对峙的山峰,犹如洞开的石门巍然屹立。飒飒北风徐徐吹来,送来边地醇美的酒香。这酒再香,也不会使诗人陶醉,而使诗人为之倾倒的是那片片的落叶,无数的归鸦,深秋的景色,壮丽的山河。

  诗篇后四句抒情壮志。作为一个将领,要如何来保卫这大好的河山。诗人立下誓愿,只要紧握手中的武器,制止外敌的进扰,即使是白发苍苍守边到老,也就了却他赤胆忠心报效国家的意愿。前人在山上刻石留名的人不少,其中最值得作者称赞的是唐初名将李靖,他一生征战南北为困立功,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上筑有舞创台,他是作者效法的榜样。

  全诗写情抒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自然得体。诗人用“霜角”、“朔风”、“落叶”、“归鸦”等词,描绘出深秋的景色,静中有动,声色俱存,衬托出边境晏然的一派和平景象。“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是全诗的传神之笔,也是为后诗传诵的名句绝唱。当时诗人正直年富力强,施展抱负的时候,登高远望,心旷神怡,万物容于胸中,欣然命笔于纸上,故表现在诗篇中境意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读来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使人奋发向上。诗人虽身为武将,但在这首诗里,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诗艺造诣。

参考资料:
1、 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12:1388-1389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闺怨》是一首思妇闺怨曲。夕阳西下,皎月临窗,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良宵美辰。对于空守闺阁中的少妇,此时更显万般难奈,幽怨之情自然会从她的心底流出。全曲用“月圆”来反衬“人未圆”,增无限凄凉之意,将其无限的眷恋之情推向了极致。

pínglánrén··guīyuàn--wángyuándǐng

chuíliǔyānjuānjuāndāngxiùxuānqièshēnmiányuèyuánrénwèiy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