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足云气,万壑散秋声。茅君曾此成道,山兴地俱灵。
三峰足云气,万壑散秋声。茅君曾此成道,山兴地俱灵。
遥望苍松紫桧,疑是烟幢雾盖,冉冉下青冥。鸾鹤故山梦,香火几时情。
遥望苍松紫桧,疑是烟幢雾盖,冉冉下青冥。鸾鹤故山梦,香火几时情。
洞天开,丹灶冷,有遗经。华阳自古招隐,飞炼得长生。
洞天开,丹灶冷,有遗经。华阳自古招隐,飞炼得长生。
惭愧山中宰相,便许纶巾鹤氅,相对听吹笙。何处沧浪水,吾亦濯尘缨。
惭愧山中宰相,便许纶巾鹤氅,相对听吹笙。何处沧浪水,吾亦濯尘缨。

shuǐdiàotóu--bái

sānfēngyúnwànsànqiūshēngmáojūncéngchéngdàoshānxìnglíng

yáowàngcāngsōngguìshìyānchuánggàirǎnrǎnxiàqīngmíngluánshānmèngxiānghuǒshíqíng

dòngtiānkāidānzàolěngyǒujīnghuáyángzhāoyǐnfēiliànzhǎngshēng

cánkuìshānzhōngzǎixiāng便biànlúnjīnchǎngxiāngduìtīngchuīshēngchùcānglàngshuǐzhuóchényīng

白朴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海棠何事忽摧隤¹?今日繁花为底²开?
注释:¹隤:通“颓”。²底:何。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应是北堂¹增寿考²,一阳旋复³占先梅。
注释:¹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²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³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作。小说中,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枯萎了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贾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这里,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原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后来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真”,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其实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还可以,连贾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这与小说前面的描写是不符合的。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者,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种转变也很惊人。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瑞雪¹惊千里,同云暗九霄²
译文:千里瑞雪,白茫茫一片,令人惊艳,天上的白云也不能与之相比。
注释:¹瑞雪:应时而下的雪量适中的雪。²九霄:天之极高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译文:看到照射在地面的月光就知道是夜晚了,看到雪白如云的山峰就知道已经到了早晨。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译文:蹁跹起舞如同花的色彩一般闪动,歌唱时摇扇的风姿韵态摇曳生姿。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译文:武周时期京都的道路,就像今天海神来朝一样。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鸣棹(zhào)¹下东阳²,回舟³入剡(shàn)乡。
译文:开船去向东阳,回船就进入剡乡。
注释:¹鸣棹:开船。²东阳: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设东阳郡,辖境相当今金华江、衢州江流域各县地。³回舟:回船。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译文:青山怎么走也走不完,清澈的溪水越流越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地气山仍湿,江风晚渐凉。
译文:仍然是秋天的气候,吹来的江风却已经带着寒意。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译文:山上的梅花仍带着点点雨露,溪边的橘树还不知道冷霜将下。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谢客¹文逾盛,林公²未可忘。
译文:谢灵运的文采很盛,林公也没有忘记。
注释:¹谢客:谢灵运,南朝宋会稽上虞人,因儿时寄养杜明师家,取名客儿。²林公:支遁,字道林,东晋陈留人,二十五岁出家。曾向竺道潜买沃洲山,隐居修行。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多惭越中好,流恨¹阅时芳²
译文:越中如此好的风景让人陶醉,遗憾只能看到应季开放的花卉。
注释:¹流恨:遗恨。²时芳:应季节开放的花卉。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兰天一方。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zhá)兰天一方。
译文:在苏杭游玩,对于诗句的情趣还没有尽兴,清幽殊绝的札兰在天的另一边。
注释:札兰屯:素有“塞外苏杭”之美誉。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
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
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
译文:山的四面被深浅不一的翠绿色山岩包围着,碧水回荡着涟漪,柳枝密密地垂下。
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
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
译文:牛和羊密密麻麻悠哉地吃着草,美丽的凤蝶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忙着采花。
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译文:每一处的泉水和树林都百看不厌,经过被绿色包裹的城市又缓缓地来到了满眼是绿色的村庄。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齐侯与蔡¹姬乘舟于囿(yòu),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译文: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园林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小船,桓公吓得脸色都变了,他阻止蔡姬,蔡姬却不听。桓公一怒之下让她回到了蔡国,但没有说与她断绝夫妻关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却让她改嫁了。
注释:¹蔡:诸侯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汝南、上蔡、新蔡一带。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¹侵蔡,蔡溃(kuì),遂伐楚。楚子²使与³师言曰:“君处北海,寡(guǎ)人处南海,唯马牛不相及也。不虞(yú)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shào)康公¹⁰命我先君¹¹大公¹²曰:‘五侯¹³九伯¹⁴,女(rǔ)实征之¹⁵,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lǚ)¹⁶:东至于海¹⁷,西至于河¹⁸,南至于穆陵¹⁹,北至于无棣(dì)²⁰。尔贡²¹²²²³不入²⁴,王祭不共²⁵,无以缩酒²⁶,寡人²⁷是徵(zhēng)²⁸;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²⁹。”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³⁰之不复,君其问³¹诸水滨。”(徵 通:征)
译文: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马、牛奔驰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疆土: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祭祀的东西,我是来问责这件事情的;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
注释:¹诸侯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队。²楚子:指楚成王。³与:介词,跟,和。⁴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形容两国相距甚远。⁵唯:句首语气词。⁶是:此。⁷风:走失,跑掉。⁸不虞:不料,没有想到。⁹涉:趟水而过,这里的意思是进入,委婉地指入侵。¹⁰召康公:召公。周成王时的太保,“康”是谥号。¹¹先君:已故的君主。¹²大公:太公, 指姜尚,他是齐国的开国君主。¹³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¹⁴九伯:九州的长官。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¹⁵实征之:可以征伐他们。¹⁶履:名词,领土,疆土。¹⁷海:指渤海和黄海。¹⁸河:黄河。¹⁹穆陵:地名,即今山东的穆陵关。²⁰无棣:地名,齐国的北境, 在今山东无棣县附近。²¹贡:贡物。²²包:裹束。²³茅:菁茅。²⁴入:进贡。²⁵共:同“供”,供给。²⁶缩酒:渗滤酒渣,祭祀时的仪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渗下去,就像神饮了一样(依郑玄说,见《周礼甸师》注)。²⁷寡人:古代君主自称。²⁸徵:追究,追问。²⁹问:责问,追问。³⁰昭王:周成王的孙子周昭王。³¹问:责问。
师进,次于陉。
师进,次¹于陉(xíng)²
译文: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注释:¹次:军队临时驻扎。²陉:山名,在今河南郾城县南。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夏,楚子使屈完¹²师。师³退,次于召(shào)。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gǔ)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yāo)福于敝邑(yì)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¹⁰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suí)¹¹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¹²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译文: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国军队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注释:¹屈完:楚国大夫。²如:到.....去。³师:军队。⁴召陵:楚国地名,在今河南郾城东。⁵不穀:不善,诸侯自己的谦称。⁶惠:恩惠,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⁷徼:求。⁸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⁹辱:屈辱,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¹⁰众:指诸侯的军队。¹¹绥:安抚。¹²方城:今河南叶县南部的方城山。
屈完及诸侯盟。
屈完及¹诸侯盟²
译文: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注释:¹及:连词,与,和。²盟:订立盟约。

  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公,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双方出场人物,虽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辞令,但并不觉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针锋相对,也不金刚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厉色。尤其是楚国两位使者的语言,更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此文有的选本题为《齐桓公伐楚》,怕远不如以《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为题好,因为此题虽然多了三个字,却较切合此文的中心内容。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题目确实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