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钎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金谷园¹那得三生富,铁门限²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把三闾(lǚ)³污,北邙(máng)谁是千钎(qiān)(lù)?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líng)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译文:石崇暴富只不过是一片云烟,稍纵即逝。人们这 “千年寿”的美愿只能是一场空,哪怕把门槛筑得再高,都阻挡不了人固有一死。原本纯彻的汨罗水也被罩上了 “污屈原”的罪名,当时的帝王将相,可后来又怎么样呢?不如像陶潜和刘伶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既然相逢应当痛快喝酒,否则怎么会不虚此行。
注释:塞鸿秋:曲牌名。共七句,句式为七七七七五五七。押六个仄声韵。押韵之句末三字为“平平仄”。第五、六句须用对仗。¹金谷园:晋石崇所建,在洛阴城西。石崇以谊富著称,经常在余谷园中宴宾取乐,行令罚酒。²铁门限:铁门槛,喻过不去。³三闾:三闾大夫的简称。战国时楚国所设的官司,掌管屈、昭、景三性贵族的事,屈原曾任此职,故以“三闾“你指屈原。屈原被放遂以后,于五月五日自沉于汩罗江。⁴北邙山:在洛阴市北,东汉及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后人常用来泛指一般的墓地。⁵千钎禄:指高官厚禄。钎,古代量器。《左传》昭公三年:“侈十则钟。”杜预注:“(钟)六斛四斗。”⁶陶令杯:陶渊明曾做彭泽令,又性嗜酒,故云“陶令杯”。⁷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作《酒德颂》,对封建礼表示蔑视,对醉乡生活表示赞扬。李贺《将进酒》:“劝群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令坟上土。”

  全曲通过举例讲述了对世间豪族的否定,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全曲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小令第一句是从富的角度来写的。其中,“金谷园”是用典,即西晋富家石崇在河阳修筑的花园,以奢侈称著当时:以蜡当柴,美人充室,甚至在厕所中放有香料、干枣等。历代文人用其代富, 《红楼梦·林黛玉题世外桃源》中有: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在庾信 《枯树赋》中也有类似记载: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昙花。”中间用 “哪得”相连,写出了作者对世间豪族的否定态度,认为石崇暴富只不过是一片云烟,稍纵即逝。

  紧接着的第二句,作者将笔触转移到了人生的另一追求,寿的角度上。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延长生命的期限,抑或还想阻止生命的结束,便 “打铁做门限”来阻止 “阴间鬼的牵魂”,但善良的人们啊,这 “千年寿”的美愿只能是一场空,哪怕把门槛筑得再高、再结实,都阻挡不了 “人固有一死”的生老病死规律。可见,这一切都是枉作。一种劝世嫉俗的感情溢于言表、流于行间。

  “汨罗江”一句又是从忠君爱国的角度写的,这句也是用典。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在那浑浊的时代中,原本纯彻的汨罗水也被罩上了 “污屈原”的罪名,这使人很自然地想起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诗。实际上,这里暗含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嘲讽与对屈原之死的叹惋之情、对忠君报国之人生追求的否定态度,同时也影射了自己的失意生涯,他 “为人方直,名闻天下,声彻闺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当时却无法施展,这在他的杂剧 《王粲登楼》中有所反映,其中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感情。

  “北邙山谁是千钟禄”,这句是对人生显贵的否定。笔随曲意,在最后的三句里,郑光祖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既相逢当痛饮之,否则岂不有虚此行。但同样可视之为面对人生的自由:既来世上而不饮,岂不也是 “空归去”。因此,作者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以诗酒自娱,卒彰显其志。

  纵观全首小令,它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作者认为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冯艳华.毁誉贬褒 曲尽其意——赏析郑光祖小令《正宫·塞鸿秋》[J].名作欣赏,2002(6):104-105.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石崇暴富只不过是一片云烟,稍纵即逝。人们这 “千年寿”的美愿只能是一场空,哪怕把门槛筑得再高,都阻挡不了人固有一死。原本纯彻的汨罗水也被罩上了 “污屈原”的罪名,当时的帝王将相,可后来又怎么样呢?不如像陶潜和刘伶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既然相逢应当痛快喝酒,否则怎么会不虚此行。

注释

塞鸿秋:曲牌名。

共七句,句式为七七七七五五七。

押六个仄声韵。

押韵之句末三字为“平平仄”。

第五、六句须用对仗。

金谷园:晋石崇所建,在洛阴城西。

石崇以谊富著称,经常在余谷园中宴宾取乐,行令罚酒。

铁门限:铁门槛,喻过不去。

三闾:三闾大夫的简称。

战国时楚国所设的官司,掌管屈、昭、景三性贵族的事,屈原曾任此职,故以“三闾“你指屈原。

屈原被放遂以后,于五月五日自沉于汩罗江。

北邙山:在洛阴市北,东汉及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后人常用来泛指一般的墓地。

千钎禄:指高官厚禄。

钎,古代量器。

《左传》昭公三年:“侈十则钟。

”杜预注:“(钟)六斛四斗。

”⁶陶令杯:陶渊明曾做彭泽令,又性嗜酒,故云“陶令杯”。

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

“竹林七贤”之一。

性嗜酒,作《酒德颂》,对封建礼表示蔑视,对醉乡生活表示赞扬。

李贺《将进酒》:“劝群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令坟上土。

”。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在当时的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作者认为人生无常,劝人不要幻想将来,主张及时行乐,浓重的悲观厌世、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使其彻底否定荣华富贵,否定了古代的人物式目标,如福、禄、寿,乃至忠君、爱国,作者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感到精神的创伤和内心的痛苦,于是创作了这篇作品。

赏析

  全曲通过举例讲述了对世间豪族的否定,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全曲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小令第一句是从富的角度来写的。其中,“金谷园”是用典,即西晋富家石崇在河阳修筑的花园,以奢侈称著当时:以蜡当柴,美人充室,甚至在厕所中放有香料、干枣等。历代文人用其代富, 《红楼梦·林黛玉题世外桃源》中有: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在庾信 《枯树赋》中也有类似记载: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昙花。”中间用 “哪得”相连,写出了作者对世间豪族的否定态度,认为石崇暴富只不过是一片云烟,稍纵即逝。

  紧接着的第二句,作者将笔触转移到了人生的另一追求,寿的角度上。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延长生命的期限,抑或还想阻止生命的结束,便 “打铁做门限”来阻止 “阴间鬼的牵魂”,但善良的人们啊,这 “千年寿”的美愿只能是一场空,哪怕把门槛筑得再高、再结实,都阻挡不了 “人固有一死”的生老病死规律。可见,这一切都是枉作。一种劝世嫉俗的感情溢于言表、流于行间。

  “汨罗江”一句又是从忠君爱国的角度写的,这句也是用典。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在那浑浊的时代中,原本纯彻的汨罗水也被罩上了 “污屈原”的罪名,这使人很自然地想起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诗。实际上,这里暗含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嘲讽与对屈原之死的叹惋之情、对忠君报国之人生追求的否定态度,同时也影射了自己的失意生涯,他 “为人方直,名闻天下,声彻闺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当时却无法施展,这在他的杂剧 《王粲登楼》中有所反映,其中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感情。

  “北邙山谁是千钟禄”,这句是对人生显贵的否定。笔随曲意,在最后的三句里,郑光祖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如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饮酒自娱。既相逢当痛饮之,否则岂不有虚此行。但同样可视之为面对人生的自由:既来世上而不饮,岂不也是 “空归去”。因此,作者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以诗酒自娱,卒彰显其志。

  纵观全首小令,它通过否定现实,讴歌退隐,表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哲学:作者认为人生短促、盛衰无常,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因而要隔绝红尘,避世隐居,过与世无争、诗酒闲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冯艳华.毁誉贬褒 曲尽其意——赏析郑光祖小令《正宫·塞鸿秋》[J].名作欣赏,2002(6):104-105.
郑光祖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 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南国山川旧帝畿(jī)¹,宋台梁馆²尚依稀³
译文:荆州的山川过去曾经是京畿,梁元帝时代的各种建筑物只留下模糊不清的遗迹。
注释:荆州:古地名。唐代改荆州为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¹帝畿:都城附近的地方叫畿,也叫京畿。江陵是楚国的郢都,南朝梁元帝萧绎也定都在这里,所以诗人称荆州附近为旧帝畿。²宋台梁馆:指梁元帝时代的各种建筑物。³依稀:模糊不清。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马嘶(sī)古道行人歇,麦秀¹空城野雉(zhì)²飞。
译文:古道上马儿嘶鸣,行人小憩,空城中长满了庄稼,野鸡乱飞。
注释:¹麦秀:即麦秀之诗。²野雉:野鸡。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¹
译文:寒风吹落树叶填平宫井,野火烧进荒陵焚毁宝衣。
注释:¹宝衣:玉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徒使词臣¹(yǔ)开府²,咸阳³终日苦思归。
译文:徒使留居北方的词臣庾信,在咸阳一天到晚苦苦地思归。
注释:¹词臣:文学侍从之臣,宫廷诗人。²庾开府:庾信(513~581),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学家。是重要的“宫体诗”诗人,后世称其为庾开府。庾信仕西魏后所作的《拟咏怀》和《哀江南赋》充满了故国沦亡(始为梁朝官吏,后被扣居北方)的隐痛和思念乡关的深情,所以说他“思归”。³咸阳:地名,秦朝的国都,即今陕西省咸阳县。这里代指西魏和北周的都城长安。

  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南国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已是破败荒凉的景象;尾联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全诗表达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沉。

  首联“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粗粗两笔就把江山易主,古都破败的景象勾勒出来了。南国的山川向来是以秀丽而著称的。诗人所描绘的又是帝畿的山川,本应更加秀丽,但恰恰相反,诗人笔底的景色不是山川相缪、楼阁玲珑,而是“宋台梁馆”的遗迹尚依稀可辨。这不是秀丽,而是萧条。这一联既画出了“旧帝畿”的本质特色,又留有想象的余地,韵味无穷。“宋台梁馆”虽然是偏义复词,但实则表明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穷奢极侈,京都、京畿的楼堂馆所千门万户,豪华无比。

  颔联、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昔日的繁华的京都、京畿,而今是如何荒凉,如何冷落。倘若掩卷细思,这两联所描画的景物便历历在目:古树之下,烈马嘶鸣,行人歇息,空城之中,遍种禾黍,泽雉乱飞。寒风萧瑟,落叶飘零,宫井已被泥土、枯枝和败叶填塞殆满;陵园被火,宰树、棺椁以及宝衣皆焚烧净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具体地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是这样的荒凉。这两联中静止的景物很多,有“空城”、“宫井”、“荒陵”以及“宝衣”等等,如果直把这些静物死板板地排列在诗中,那一定是枯燥乏味,不堪卒读的。刘禹锡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在静物之中巧妙地安排了寒风摇动的古树,嘶鸣不已的烈马,刚刚歇息的行人,乱飞的泽雉,飘零的败叶,使诗中的景物动静协调,相得益彰;使诗篇增添了凄凉的景象,肃杀的气氛。

  最后,尾联明白地说,庾信枉费了思归之心,“旧帝畿”已经破败不堪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了。这两句语带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全诗以此收束,可以说是余味无穷的。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是借古喻今,以古鉴今之作,要求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否则,就要流于空泛。这首诗句句都值得思考:南国的旧帝畿为什么今不如昔、诗人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今昔之感。答案虽在诗外,但对于楚和宋、齐、梁、陈的历史稍有常识的人都是能找到的。楚国末期,政治日非一日,终为强秦所败;宋、齐、梁、陈,一代比一代奢侈腐败,更是尽人皆知、引以为戒的。这是楚和宋、齐、梁、陈灭亡的根本,也是“旧帝畿”今不如昔的原因。这首诗作于冬天,“麦秀空城”四字并非实写城内空空如也,唯麦子吐穗扬花而已,而是用“箕子朝周,过故殷墟”,“作麦秀之诗”的典故来写故国的荒凉。这不仅仅是表示诗人对几个朝代灭亡的惋惜,而是表达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诗中暗示,唐王朝如不认真改革弊政,也会重蹈楚及南朝四代,特别是梁元帝的覆辙。

参考资料:
1、 高志忠.刘禹锡诗词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2-15

jīngméndào怀huái--liú

nánguóshānchuānjiùsòngtáiliángguǎnshàngdàoxíngrénxiē

màixiùkōngchéngzhìfēifēngchuīluòtiángōngjǐnghuǒhuānglínghuàbǎo

使shǐchénkāixiányángzhōngguī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去年元夜¹时,花市²灯如昼³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注释:¹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²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³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上¹柳梢(shāo)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注释:¹月上:一作“月到”。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译文: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 一作:满)
不见¹去年人,泪湿²春衫(shān)³袖。(湿  一作:满)
译文: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¹见:看见。²泪湿:一作“泪满”。³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那次约会,两情相悦。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明丽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想念伊人的伤感。“今年元夜时”写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叹。“月与灯依旧”作了明确的对比,今天所见,依然如故,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其实是朱淑真所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shēngzhā ·yuán

ōuyángxiū(shuōzhūshūzhēn) sòngdài 

niányuánshí huāshìdēngzhòu 
yuèshàngliǔshāotóu rényuēhuánghūnhòu 
jīnniányuánshí yuèdēngjiù 
jiànniánrén lèishī湿chūnshānxiù  (shī湿zuò mǎn )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若石居冥(míng)山之阴¹,有虎恒²(kuī)³其藩(fān)。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yīn)(zhēng),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¹⁰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¹¹己者矣。于是弛¹²其惫,墙坏而不葺(qì)¹³。无何¹⁴,有貙(chū)¹⁵闻其牛羊豕(shǐ)¹⁶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¹⁷之不走¹⁸。貙人立¹⁹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²⁰
译文: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筑墙、挖坑来防守。一年结束了,老虎不能有所捕获。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开心,自己认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危害的动物了。从此,他放松了警惕和防备,墙坏了不补,篱笆坏了也不修。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听到他家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去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 赶它走,但貙并不离开;貙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有人说:若石只知道其中一个而不知道另一个,他死了也活该。
注释:¹阴:山的北面。²恒:常常,经常。³窥:窥视,偷看。⁴藩:篱笆。⁵帅:同“率”,率领。⁶警:警惕。⁷殷钲:敲响金属。⁸举辉:点起篝火。⁹卒:终,完毕,结束。¹⁰岁:年。¹¹毒:危害。¹²弛:放松,放下。¹³葺:修补。¹⁴无何:不久。¹⁵貙:一种体小凶猛的野兽。¹⁶豕:猪。¹⁷斥:呵斥。¹⁸走:跑。¹⁹人立:像人一样站立。²⁰宜:应该,应当。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qiú)¹豹袪(qū)²,自我人³(jù)。岂无他人?维之故
译文: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竟然对我们如此大模大样。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我们可是看在老交情份上。
注释:¹羔裘:羊皮袄。羔:羊之小者。²袪: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³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⁴居居:即“倨倨”,傲慢无礼。⁵维:惟,只。⁶子:你。⁷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羔裘豹褎(xiù)¹,自我人究究²。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译文:你身着羔皮礼服豹纹袖饰,竟对我们一副傲慢的模样。难道你就这样目中无人吗?我们可是看在老朋友份上。
注释:¹褎:同“袖”,衣袖口。²究究:心怀恶意不可亲近的样子,指态度傲慢。

  此诗两章,脉络极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平的情绪,而诗句的语气显得“怨而不怒”,很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

  此诗一开头,描述了卿大夫的服饰,可见,这位卿大夫是一位政治新秀,刚刚步入了从政的圈子。但他很不低调,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立马就显出来了:“自我人居居。”活画出衣服傲慢无礼的神情。但他的故旧老友,虽然没有他的官阶高,但一点也不气馁,显示出很强的个性。

  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复吟咏、反复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外,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时而可见。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33-234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0-231

gāoqiú

shījīng·guófēng·tángfēng xiānqín 

gāoqiúbào rén rén wéizhī 
gāoqiúbàoxiù rénjiūjiū rén wéizhīhǎo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绿波春浪满前陂(bēi)¹,极目连云²(bà)(yà)³肥。
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稻田肥。
注释:¹前陂:前面的池塘。²连云:一望无际好象同云相连。³䎬稏:水稻的别称。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更被鹭(lù)(cí)千点雪¹,破烟²来入画屏³飞。
译文: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注释:¹千点雪:白色鹭鹭落入绿色水田中,如同千点雪花一样。²破烟:穿过烟云。³画屏:把前面的景象当成一幅画屏。

  《稻田》这首诗所描绘的江南水田风光,就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展示了创作背景所述的社会现实,间接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景诗为人称道的是“诗中有画”,即用语言的勾勒描绘把周围的景物如画一般的状态呈现出来,这首诗即达到了这样的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是一幅极其优美恬淡的水田风光图。这幅画的近景是满是绿波春浪的池塘和一望无边的肥美的稻田;远景是蓝天、烟云和点点如雪的白鹭,还有那似有若无的濛濛水气。这些景物浓淡相间,疏密得体,相映成趣。池中的绿水和周围稻田,通过“极目”二字联系起来,使得画面无比开阔。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作者置身此间,是何等心旷神怡。同时,诗人又把眼前池塘和天上的白鹭,通过一个“飞”字巧妙地联起来。这样,就使得近景和远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地面空间浑然一体。在这幅图画中除了静态的描写外,还描写了划破静寂的动态。前边说的清水池塘,连天的稻田,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又将如同“千点雪’的白鹭摄入画面,用一个“飞”字突然使这个画面活跃起来,更显得生机盎然。不仅富有绘画美,而且《稻田》还具有绚丽的色彩美。在这幅艺术画面上,“绿”浪碧波相迭,蓝天“白”鹭相映,彩云画屏色彩斑斓,堪称佳作。

  这样,诗的意境便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了。总之,这首诗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水田风光的图画。其中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诗人把这些巧妙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通过短短的四句小诗描绘出来,语言精炼,构思巧妙。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86-187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78-279 .
3、 严洁 .晚唐诗鉴赏 :凤凰出版社 ,2006 :566-568 .

dàotián

wéizhuāng tángdài 

绿chūnlàngmǎnqiánbēi liányún féi 
gèngbèiqiāndiǎnxuě yānláihuàpíngfē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