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成永隔,生死事相关。气节云霄上,勋名宇宙间。
吁嗟成永隔,生死事相关。气节云霄上,勋名宇宙间。
孤魂忧国泪,万古锁愁颜。寇运将衰绝,燕然未许攀。
孤魂忧国泪,万古锁愁颜。寇运将衰绝,燕然未许攀。

āishāngzhōngchéngshǎofēnglóngwānyùn--yángshèng

jiēchéngyǒngshēngshìxiāngguānjiéyúnxiāoshàngxūnmíngzhòujiān

húnyōuguólèiwànsuǒchóuyánkòuyùnjiāngshuāijuéyànránwèipān

杨继盛

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 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一身从远使¹,万里向安西。
译文: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
注释:¹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汉月¹垂乡泪²,胡沙费³马蹄(tí)
译文: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
注释:¹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²乡泪:思乡的眼泪。³费:一作“损”。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寻河¹愁地尽,过碛(qì)觉天低。
译文: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
注释:¹寻河:借汉代通西域穷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极边远的地区。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送子军中饮,家书¹醉里题。
译文: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注释:¹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749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 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8-329

西tóusòngpànguānjīng--céncān

shēncóngyuǎn使shǐwànxiàngān西

hànyuèchuíxiānglèishāfèi

xúnchóujǐnguòjuétiān

sòngzijūnzhōngyǐnjiāshūzuì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¹,冒雨谁从滴翠来²。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fēi),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注释:¹临风自惜残香洒:迎着清风心里怜惜花瓣被雨打落在地。²冒雨谁从滴翠来:谁会冒雨穿过竹林到我这儿来呢?
这首曲子描写雨中庭院里的景色。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作者在曲中创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róng··chuāngxiǎoyǒng--shěnjìn

shūméidàikāishòuzhúsuífēngbǎifēngzhehǎowèiānpáilínfēngcánxiāngmàoshuícóngcuìláiqīngjièrènfēngqiāoshāiyǎncháifēixièméizhúbànlěngshūzhāi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译文:夕阳从层层叠叠的山岭处落下,山中的景色逗引着我寻幽探美。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兰径薰幽珮(pèi)¹,槐庭落暗金。
译文:长满兰花的小路,处处飘香,香薰幽珮;长着槐树的小院洒满落日斑驳的疏影。
注释:¹幽珮: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译文:山谷幽静,犹觉得径声格外之响,月色深深,洒满空旷山峦。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一遣(qiǎn)(fán)¹累,唯馀松桂心。
译文:一扫官场束缚的劳累苦痛,只剩下一颗向往大自然的高洁之心。
注释:¹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也表达了诗人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这首诗首联点明题旨,总写月夜下游山。夕阳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间寻幽探幽。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二、三联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致。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径;前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径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静、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

  面对这样悦人的山色,诗人于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主旨凸显。

  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之情志,了了可见。

xiàyóushānjiātóngxiàshào

luòbīnwáng tángdài 

fǎnzhàoxiàcéngcén wàixiázhāoxún 
lánjìngxūnyōupèi huáitíngluòànjīn 
jìngfēngshēngchè shānkōngyuèshēn 
qiǎnfánlǒnglěi wéisōngguìxīn 
桑干枝水又东流,长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
桑干枝水¹又东流,长津委²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pǔ)³,渊潭相通,水至清深,晨凫(fú)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
译文:桑干支水向东流去,长长的河流弯弯曲曲,连通两湖泊,东湖和西面湖泊一水相连,潭水极清且深,早晚都有野鸭在湖上浮游,鱼鳖等水族潜游于水下。观望池潭,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美中不足的只是缺少美木而已。
注释:¹桑干枝水:今称黄水河,发源于山西省朔州市南,至应县西北入桑干河。²委:弯曲,曲折。³浦:这里指湖泊。⁴凫:野鸭。⁵黛甲素鳞:代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⁶俯仰:本指低头和抬头,这里代指“观望”。⁷意深鱼鸟: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⁸寡:少。⁹良木:美木。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舜父瞽(gǔ)(sǒu)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译文: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妻,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¹,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²。舜居妫(guī)(ruì),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³,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dǔ)。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yǔ)。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chī)¹⁰,与琴,为筑仓廪(lǐn)¹¹,予牛羊。
译文:舜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的时候,帝王尧问哪个人可以任用,部族的长老都推荐虞舜。说他可以。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以观察他内在的表现。又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舜交朋友,以观察他外在的表现。。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注释:¹内: 指在家中。²外: 与“内”相对,指在外。³亲戚: 指父母兄弟姊妹。⁴畔: 田界。⁵居: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⁶苦窳:粗劣。⁷聚: 村落。⁸邑: 小城镇。⁹都: 大都市。¹⁰絺衣: 细布制成的衣服。¹¹仓廪: 盛放粮食的仓库。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史记》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¹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hàn)²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nì)³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妻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史记》
译文: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遮避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到自己的住处看到象,象大惊失色,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但愿你是这样啊!”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于是尧让舜管理百官,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注释:¹涂: 用泥涂抹。²扞: 保护。³匿空: 暗孔,暗道。⁴ 宫: 房子。⁵鄂: 通“愕”,吃惊。⁶郁陶: 悉闷不快的样子。⁷庶: 差不多。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楚辞》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楚辞》
译文:眼看还不能将舜杀死,瞽叟又邀请舜喝酒,想趁他喝醉了之后再杀他。舜告诉两位夫人,两位夫人就和舜一起用药沐浴。之后,舜才前去,舜终日饮酒不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