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¹,冒雨谁从滴翠来²。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fēi),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注释:¹临风自惜残香洒:迎着清风心里怜惜花瓣被雨打落在地。²冒雨谁从滴翠来:谁会冒雨穿过竹林到我这儿来呢?
这首曲子描写雨中庭院里的景色。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作者在曲中创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róng··chuāngxiǎoyǒng--shěnjìn

shūméidàikāishòuzhúsuífēngbǎifēngzhehǎowèiānpáilínfēngcánxiāngmàoshuícóngcuìláiqīngjièrènfēngqiāoshāiyǎncháifēixièméizhúbànlěngshūzhāi

注释

注释

临风自惜残香洒:迎着清风心里怜惜花瓣被雨打落在地。

冒雨谁从滴翠来:谁会冒雨穿过竹林到我这儿来呢?。

沈自晋

沈自晋

沈自晋(1583~1665),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字伯明,晚字长康,号西来,双号鞠通。生于明万历癸未年九月十八日,卒于清康熙乙巳年二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三岁。沈自晋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淡泊功名,待人温厚,勤学博览,富有文才。他更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终生酷爱,钻研不息,是剧坛江派的健将。著作有《黍离续奏》、《越溪新咏》、《不殊堂近草》等。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奈恣西东。
半减依依学转蓬¹,班骓(zhuī)²无奈恣³西东。
译文: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的柳絮,在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离别赠柳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任马儿各奔东西。
注释:¹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²班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³恣:没有拘束。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译文: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柳絮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
北斗城高连蠛(miè)(měnɡ)¹,甘泉树密蔽青葱。
译文: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
注释:¹蠛蠓:古书上指蠓。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译文: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风雨揭却屋,全家醉不知。
风雨揭却¹屋,全家²醉不知。
译文:风雨都快要把房子弄塌了,可房子里的人喝得醉醺醺的一点都不知道。
注释:¹揭却:摇塌。²全家:这里指文中写的房子中的人。

--shǐbái

fēngjiēquèquánjiāzuìzhī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
千古武陵溪¹上路,桃源²流水潺(chán)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lí)惊梦破,青鸟³唤春还。
注释:¹武陵溪:泛指清静幽美,避世隐居之地。²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³青鸟:《山海经》中西王母所使之青鸟。后来借指使者。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yǐ)栏干。紫箫(xiāo)¹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注释:¹紫箫:紫色箫。戴叔伦《相思曲》有“紫箫横笛寂无声”。
此词抒情气氛极浓。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侣去后,留下绵绵相思。虽然黄鹂惊梦,青鸟唤春,而旧游安在!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眼前唯有苍烟一片,荒山横目,玉人何处!结尾两句,情思缠绵,余意无限。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línjiāngxiān··jiù--zhānghóngfàn

qiānlíngshàngtáoyuánliúshuǐchánchánliánxiānshèngnónghuānhuángjīngmèngqīngniǎohuànchūnhái

huíshǒujiùyóuhúnjiàncāngyānpiànhuāngshānrénchùlángànxiāomíngyuècuìxiùyúnhán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雨花台¹边埋断戟(jǐ)²,莫愁湖³里余微波
译文: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注释:¹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现辟为革命烈士墓。²埋断戟: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³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⁴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波不绝,流传后世。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所思美人¹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²
译文:(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注释:¹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²浩歌:大声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这首诗,则主要抒发了作者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感慨。首句“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中,“雨花台”、“莫愁湖”是南京城两处具有标志性的地方,莫愁湖还曾有南京“第一名胜”之称。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又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一片荒凉的景象,以对应第一首诗中第二句描写的景象。同时,诗人又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象征地描写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状况。辛亥革命爆发不久,革命党人率江浙新军攻打南京,从城外雨花台,经城南中华门攻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曾在莫愁湖边,建立一座江浙新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的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的题词“建国成仁”四字,故此二处为辛亥革命遗迹。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沉痛地感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对国民政府军阀政客们背叛革命,葬送孙中山事业的愤慨。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表示辛亥革命失败,反映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中,“所思美人”在诗中喻指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们。
参考资料:
1、 林伟.鲁迅诗歌注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67-68页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¹
译文:星星刚刚隐退,天色渐渐明朗,拂晓至此降临,宁静就此打破,一天的喧嚣从此开始。
注释:¹曙:晓,天刚亮。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己生须己养,荷(hè)¹出门去。
译文:在滚滚红尘之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为谋生而劳作。
注释:¹荷担:用肩挑担。
君平久不返,康伯遁国路。
君平¹久不返,康伯²遁国路。
译文:在名利富贵下没几个人不迷失本性,像严君平、韩康那样超脱飘逸的人再也无从寻觅。
注释:¹君平:严君平,名遵,西汉高士,隐于市井,曾卖卜于成都,求糊口而自足,已研读《老子》自娱。²康伯:韩康,字伯休,东汉人,曾卖药于长安,守价不移,后遁入霸陵山。吴正子曰:晋有韩伯,字康伯,长吉误称。遁,一作“循”。
晓思何譊譊,阛阓千人语。
晓思何譊(náo)¹,阛(huán)(huì)²千人语。
译文:清晨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往往受享乐的诱惑,忘却了谋生的初衷。
注释:譊¹譊:喧闹争辩之声。²阛阓:市场,集市。《古今注》云:“阛者,市之垣阓。阓,市门也。”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眼前市井众生的观感,但诗中绝没有那种慧眼看世界的达观,而更像是晨起(或者干脆一夜没睡)后对眼前劳碌营生所发的牢骚。

  在这首诗中,诗人李贺看似没有出场,字里行间却都渗透着李贺的影子——他观望着为生计奔波忙碌的人们:“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看到这种景象,得道的隐者高上可能会淡淡一笑,矢志“独善、兼济”的人志士可能会激起建功立业、济助苍生的冲动,结营的市侩小人可能会盘算着应该如何去谋得个人名利,引车耕田的俗众可能会迫切地希望加入其中,开始他们的市井人生。唯有李贺站在人群的边缘,没有哪个人群是他真正的归属,他只是个观塑者。眼前的每一扇门似乎都向他敌开着,他都想推开看一看,但是每个房间都没有他的位置。他俨然是个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闹市对他来说无异空巷。

  然而他没有退路。严君平与韩伯休那样的高士早已经远逝了。严君平以出世之心投入市井人生,承担了众生的”"人生导师”角色。康伯休以“高尚道德化身”的角色于市井,为避名而归隐,名声反而更噪。李贺不能效法严君平与康伯休中的任何一个。他想从平凡的市井人生中抽身出来,但他又不得不为了简单而严酷的生存不情愿地加入这个灰色的市井;他总在幻想着求取功名,但是功名却迟迟不肯光顾他,更谈不到像康伯休那样避名了。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69-177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0-562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6-1027
4、 吉新宏.观望者:现实秩序中的李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2-56
5、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47

gǎnfěngshǒu ·

 tángdài 

xīngjìnfānggāo wànzhītiānshú 
shēngyǎng dànchūmén 
jūnpíngjiǔfǎn kāngdùnguó 
xiǎonáonáo huánhuìqiān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