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氅王薛任好,鹴裘司马非贫。一醉醺醺长日,百年鼎鼎何人。
鹤氅王薛任好,鹴裘司马非贫。一醉醺醺长日,百年鼎鼎何人。
邓云霄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1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注释:海浦:海滨。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端阳节”。曹丕《九日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¹昨暮徵诗来。
注释:¹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结花年年应吹帽¹,始信南邦事尽殊。
注释:¹吹帽:晋代孟嘉于九月九日赴桓温龙山宴会,风吹帽落,而孟嘉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挥笔作答,其文甚美。见《晋书·孟嘉传》。后以“落帽”为重阳登高的典故。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¹万家室。
注释:¹朱崖:海南岛自汉代开拓疆土,设立朱崖、儋耳两郡。后亦作为海南岛的别称。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秋香端不负乾坤¹,但愿箫管乱畴匹²
注释:¹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乾坤为天地。²畴匹:报畴。畴与“酬”通。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己泰”。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¹
注释:¹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胡铨被贬谪崖州,时值重阳,州长官向他征诗,然海南气候不同,菊花至节未开,深知身居异乡对度节观光亦不不感兴趣,只是敷衍应酬而已。记得当年在京城每年重阳菊花盛开,赏花赋诗好不热闹,于是思归京都为国效劳之心情顿时涌现。这首诗表现胡铨时逢佳节倍思家国之感情。

sòng--quán

bìnggāoqiūliúhǎimíngzhòngyánggèngfēng

ménchūzhǎngcāngtáilìngtiānxīn

jiǎohuánghuāqīnshǒuzāijìnjiéwèikāi

hánfāngcǎiliàngyǒu使shǐjūnzuózhēngshīlái

língchénshìqiǎnshuānggēnsòngběnsuīwēishénzhēnzhòng

zhījìngqiūguāngwǎngzuòhéngchuāngsuìhángōng

chūtiānzidōu西yuánzhíchángqiānzhū

jiéhuāniánniányīngchuīmàoshǐxìnnánbāngshìjǐnshū

yuànfēngpéijīnjiānzhūwànjiāshì

qiūxiāngduāngānkūndànyuànxiāoguǎnluànchóu

guīláisuīguīniànguīzhèngqīngwéi

cǎiyīnglínxiàzhuóshuíxiàngqīngshuāngwàngcuìwēi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轻汗微微透碧纨(wán)¹,明朝端午浴芳兰²。流香涨腻(nì)³满晴川。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注释: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¹碧纨:绿色薄绸。²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³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¹斜挂绿云鬟(huán)²。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你将那五彩花浴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¹小符: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²云鬟:女子的发髻。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207-1209页

huànshā ·duān

shì sòngdài 

qīnghànwēiwēitòuwán míngzhāoduānfānglán liúxiāngzhǎngmǎnqíngchuān 
cǎixiàn线qīngchánhóng xiǎoxiéguà绿yúnhuán jiārénxiāngjiànqiānnián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¹枝横玉瘦²,小萼(è)³珠光。
译文: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
注释:¹疏:稀疏,稀落。²玉瘦:喻花木枝丫遒劲的美态。³点:闪着,泛着。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译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绽开放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译文: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玉笛(dí)¹三弄²,东君³正主张
译文: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注释:¹休:莫,不要。²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²东君:司春之神。⁴主张:当令,作主,主宰春天。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以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表达了诗人爱梅、惜梅之情,请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

  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产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么,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bō)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tiǎn)¹目理评事,摄²监察御史³,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xiá),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suō)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lóng)(zōng)如冠弁(biàn)¹⁰。嶷(yí)¹¹上耸,生不傍引,攒(cuán)花中折,骈(pián)¹²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¹³。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yì)¹⁴,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¹⁵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jué)¹⁶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¹⁷此花不遭¹⁸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bìn)¹⁹于林薮(sǒu)²⁰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注释:¹忝:谦词,辱居。²摄:兼任。³目理评事、监察御史:官职前者掌出外推求、审查案情。后者掌纠察内外官吏、监诸军等亭。此都非本参实职,乃是朝廷加给升任官员的朝宫职称的虚衔。⁴伊西:伊州、西州,隶北庭节度。⁵公:公门,官府。⁶婆娑:盘桓。⁷寄敖:寄托傲世之情。⁸交河:交河城,其地在天山南麓。⁹巃嵸:高耸貌。¹⁰弁: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¹¹嶷然:高貌。¹²骈:并列。¹³景:日光。¹⁴遐裔:边远地区。¹⁵阴阳:阴阳二气,古人认为是生成万物的因素之一。¹⁶厥:其,它的。¹⁷适:如果。¹⁸遭:遇到。¹⁹摈:抛弃,斥逐。²⁰林薮:山林草泽。
白山南,赤山北。
白山¹南,赤山²北。
译文: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
注释:¹白山:即天山。²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译文:那里有一种花,人们都不曾见识,它长着绿色的茎,碧绿的枝叶十分美丽。
叶六瓣,花九房。
叶六瓣,花九房¹
译文:它有六片叶子,花开时成九瓣;
注释:¹花九房:花有九片花瓣。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夜掩朝开¹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²兮生西方。
译文:夜里花瓣合拢,早晨开放,多有奇异的香味。为什么不生在中原而要生在西方呢?
注释:¹夜掩朝开;意即花瓣夜晚合拢,到早晨又开放了。²中国:中土,中原,相对于西方少数民族而言。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¹
译文: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
注释:¹公堂:官府的厅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译文:想必你一定是不耻于同媚俗的花草们为伍,才如此孤独高傲地自个开放于僻静之处!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¹
译文: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饱受寒霜的摧残而凋折。
注释:¹委严霜:因受寒霜摧残而凋零。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吾窃(qiè)¹悲阳关²道路长,曾³不得献于君王。
译文:我暗自悲伤阳关一带道路漫长,我无法将你进献给君王。
注释:¹窃:暗自。²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³曾:乃。

  优钵罗花即岑参所认定的印度梵语中的雪莲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说法,优钵罗花这个名字他最早是从佛经里读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优钵罗花想象成神山圣域里罩有灵光圈的小佛像。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四句写在天山南部、火山北部,一种人未曾识的奇花异草生长于其间,其茎干、叶片皆晶莹玉润,浓绿如翡翠,亭亭匀秀,美丽婀娜。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四句写此花碧叶六片,翦翦如齐,花瓣有及,色如凝脂,夜晚掩合如羞,清晨幽心静放,笑对骄阳,其香清幽淡雅,沁人心脾,叹此花为何生于寒荒西域,而不生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使有道之士、高洁君子但有知音之赏、惺惺相惜,而不能植于静室,相濡以沫。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这几句写将此花移于官署,使其高情逸态、淡放幽香涤尽官署锈染浊蚀的纷纭伧俗气,增其恬淡,秀其玉色,也使诗人日日得以耳濡目染,声气相求。叹此花高洁秀逸,幽香独放,亭亭静植,不蔓不枝,有君子澹泊明净之心,有贞女沉静清淑之态。耻于与众草为伍,择地而居,深山幽谷,冰霜侵逼,抱寒寂对幽冷亦淡定自若,无怨无艾,不因无人而不芳,不为孤影而自怜。如握瑾怀瑜的君子啸傲林薮,抱道自持,也绝不同流合污,和光同尘。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二句写诗人叹此花清雅高洁,如高尚其志的隐士,定是佐王的股肱大才,必当献于君王以其光明和德化布于天下,怎奈山长水阔,阳关路远,君王难致。

  此诗长短不拘,随情感的波动而蜿蜒前进,显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精湛的表现手法。全诗以花自喻,以花独居僻壤,喻自己穷居塞外;以花种类奇特,喻自己胸怀大略;以花的独自开放,喻自己的洁身自好、特立独行;以花的罕为人知,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遥远无法上闻帝王,喻自己远戍边塞,晋身无阶。古人以物喻人者为数不少,但像此诗这样切合得丝丝入扣,以至有花与诗人简直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之感的则并不多见。这首诗堪称唐代以物咏志的边塞诗中物我融合较为完美的一首。

  此诗为歌行体,形式灵活自如,多用散句,穿插变化,以韵调、用意来调节字句,流畅和谐,调如辘轳,而圆转自如。词不妩媚,而清秀淡朴、婉转有致,也颇合于诗的内容和格调。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2-203
2、 廖仲安.边塞诗派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3-125
3、 陈新璋.唐宋咏物诗赏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41-44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薄剪绡(xiāo)¹衣,凉生鬓(bìn)²,独饮天树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译文: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形容枯槁还要去饮风啜露,有谁能堪?只要尚有残声,不论何时何地,哀痛于心的蝉,不停地将心中的哀伤倾诉。悲鸣不能自已,痛苦又何堪。
注释:¹绡:采用桑蚕丝或人造丝、合成纤维为原料以平纹或变化平纹织成的轻薄透明的丝织物。²鬓影:指鬓发的影子。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齐宫往事谩(màn)¹²,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冰笺(jiān),倦拈(niān)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译文:齐宫已成过往云烟,但古老的故事仍不时地在人们的脑子里闪现,被人谈起。雨后空山,烟月古柳,又何处可觅踪迹。宋陵已毁,故国不堪回首,痛彻肺肝!拂冰笺、拈琴谱只能睹物思故。深秋时节霜风凄紧,红叶铺满地,倩影杳然,只好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托自己深长的情思。
注释:¹谩:欺誑。²省:反思省悟。³齐女:蝉的别称,有齐女化蝉的故事。⁴冰笺: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⁵拈:用手指搓。

  仇远也是由宋入元时人。王沂孙曾有同调同题的词,影射杨琏真伽盗窃南宋帝后陵寝的暴行。仇远这首词和其风格极为相近,也是借咏蝉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身世之痛。

  “夕阳门巷荒城曲”: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凉气氛。接着把笔触转向吟咏的主体秋蝉。“清音早鸣秋树”: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早鸣”二字意谓有倾诉不尽的愁苦。薄剪绡衣改用拟人手法摹绘其身姿: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凉生鬓影”是示现通体皆寒的形象。时令的转换和环境的变迁使其痛苦异常。这里把秋蝉喻薄命美人,以抒发自己身世没落的悲哀。“独饮天边风露”写蝉境况之窘迫。“凉生鬓影”形容枯槁还要去饮风啜露,有谁能堪?处境如此,谁为之奈何!天高渺清远,蝉孤独窘迫,词人把二者映照开来,构成一种较为独特的意境。或可表示词人希冀摆脱自己欲念的一种自我表白吧。

  接着“朝朝暮暮”延伸了时间,“蓦然飞过别枝去”拓展了空间。不论何时何地,哀痛于心的蝉,不停地将心中的哀伤倾诉。悲鸣不能自已,痛苦又何堪。但只要“尚有残声”,她就不会噤而不发。威势逼人的风刀霜剑,怎能使她慑服。这段文字缓急相间,起落有致。音韵巧妙,声音变化,而又部分重沓,表达出缠绵悱恻、悠悠不尽的情思。

  上片在写蝉时,先写在特定时空中蝉的凄苦忧愁,后来拓展时空范围,大大地加强了写蝉的广度和深度。

  “齐宫往事谩省”,引出兴亡之感来。齐女化蝉,古老的故事仍不时地在人们的脑子里闪现,常以它为话题,谈个不休。可是此时连齐女的化身——蝉也已悄然离去,雨后空山,烟月古柳,又何处可觅踪。清脆的鸣声、终归是梦幻而已。这是因宋陵被侵,引发词人怀旧的情怀。“齐女”已消失,宋陵被毁坏了,故国已不堪回首,痛彻肺肝也。“拂冰笺”、“拈琴谱”了。“冰笺”和“琴谱”总会令人睹物思故的。“满地霜红”道出:深秋时节霜风凄紧,惨红的叶子飘浮于地,倩影杳然,令人思念不已。只好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托自己深长的情思。

  这是一首借蝉咏情之词。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和对当朝统治不满。都借本来不相及的蝉而咏出来。融化“齐女化蝉”的古老传说,巧连“蝉”“人”。使词人一肚子难于诉说的对处境的不满托蝉而一股脑地倾吐出来,可谓意味极为深永。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