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声虏新策勋。
译文: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译文: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译文: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译文: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译文: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译文: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不如林中乌与鹊¹,母不失雏²雄伴雌。
译文: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注释:¹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²雏:小鸟。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译文: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译文: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译文: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biézi--bái

biézizibiébáiguāngshēng

guān西biāojiāngjūnniánxīnxūn

chìjīnqiánèrbǎiwànluòyángyínghuārén

xīnrényíngláijiùrénzhǎngshàngliánhuāyǎnzhōng

yíngxīnjiùwèibēibēizàijūnjiāliúliǎngér

shǐxíngchūzuòzuòxíngqiānrén

xīnyànwǎn使shǐzishēngbié

línzhōngquèshīchúxióngbàn

yīngshìyuánzhōngtáoshùhuāluòsuífēngzizàizhī

xīnrénxīnréntīngluòyángxiànhónglóu

dànyuànjiāngjūnzhònggōnggèngyǒuxīnrénshè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注释

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

雏:小鸟。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87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疏篱¹曲径²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³
译文:稀疏的篱笆,曲折迂回的小路,小小的田舍农家。清晨,笼罩在树林上的云雾渐渐散开。寒气逼人,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似有还无,四野一片寂静,远处传来一句山寺的钟晓,目送一叶孤蓬起帆远行。
注释:¹疏篱:稀疏的篱笆。²曲径:曲折迂回的小路。³蓬:船。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添衣策马寻亭堠(hòu)¹。愁抱惟宜酒。菰(gū)²睡鸭占陂(bēi)³。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译文:添了一件衣服,策马扬鞭去寻找驿站,愁绪满怀,唯有买些酒来驱寒解愁。池塘里,鸭子正熟睡于茭白和蒲草丛中,即使被匆匆行路之人惊起,很快又成双成对地聚在一起。
注释:¹亭堠: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²菰蒲:菰和蒲;借指湖泽。³陂塘:狭窄的池塘。

  这是一首叙写送行惜别的词作。词人为心上人送行,首二句所描绘的农家景致是他们临分手之处:“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疏篱”、“曲径”是典型的农家景致,也是词人于清晨所见近处之景,再往远处看,笼罩在树林上的云雾渐渐地散开,时间到了清晨,分手的时分已在即。“曲径”,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外,“云树开清晓”句,似化用秦观《满庭芳》词中“晓色云开”句,但周词的词序颠倒,所以这里的“开”字似更为精炼。“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词人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远处,但见晨雾迷漫,带着寒气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四野一片寂静,只见远处山寺钟声传来,这给凄清的送别场面又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天寒”句,化用王维《汉江临泛》中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词作上片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词作下片转而叙写自己的心情。但词人并不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而是以一个个动作和画面来达到表述之目的。“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这是说送走心上人后,感到寒意袭人和愁意缠绕心间,于是便添加衣服,策马扬鞭去找驿站,买些酒来驱寒解愁。“亭堠”,亦作亭堡,原为侦察、瞭望的岗亭。《后汉书·光武纪》载:“筑亭堠修烽燧。”这里当是指古代废置之亭堠,已改为置酒供行人休息场所。因前文已交代“天寒”,故此遂有“添衣”,但实质上是写词人之心寒愁浓。词人又写自己急急忙忙地寻找亭堠,说明其离愁之浓重。“愁抱”一句是全词中唯一的直抒其情,“惟宜”二字,强调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亦可理解为本词的主旨。歇拍二句,词人又忽地转入写景,“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词人饮罢解愁之酒,又匆匆上路,马蹄声声,惊散了池塘旁水草中尚在熟睡的鸭子,但很快它们又成双地聚在一起睡着了。宋诗人黄庭坚《睡鸭》诗有:“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依睡秋江。”这本是乡野常见之景,然实是词人有感而发,借此以衬托自己的孤单,寄托自己的“愁抱”。正如江淹《别赋》中所写:“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词作下片以“添衣”、“策马”、“寻亭堠”一系列行动,及鸭睡陂塘之景,侧面写出了词人送别心上人之后无法抒发的“愁抱”,也暗示出词人是位羁旅在外的行人。他似要极力在词作中淡化自己的愁绪,然仍抑止不住地流露出来。

  全词炼字度句,精炼含蓄,疏密相间,勾勒微妙,语言深沉,格调超然。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¹津。
译文:像公子这般俊美的人只应该在画里出现,我在这里只知道其中的迷津。
注释:¹知:知道。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写到水穷天杪(miǎo)¹,定非尘土间人。
译文:抄书抄写到水穷天末,才能确定公子你不是尘世之中的凡夫俗子。
注释:¹天杪:天际。

shīsāndào--shì

gōngzizhǐyīngjiànhuàzhōngzhījīn

xiědàoshuǐqióngtiānmiǎodìngfēichénjiānrén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译文:柴门多日紧闭不开,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今朝蹈作琼(qióng)¹迹,为有诗从凤沼²来。
译文: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注释:¹琼瑶:美玉,这里指雪。²凤沼:即凤凰沼,属禁苑中沼池,这里代指京城。

  诗《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不见于《柳河东集》。宋人蔡正孙《诗林广记》中选柳诗五首,其三即此诗,今人考证为柳宗元所作。

  柳宗元初贬永州无以为居,寓居在潇岸四无邻舍的龙兴寺内,公元810年(元和五年)迁居愚溪侧畔,筑室茨草,与农户为邻。他在《田家》诗中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古道绕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行人迷去住,野鸟竟栖宿。”永州地处楚南、五岭北麓,偏僻荒凉。而他居住的愚溪一带更是杂草从生,蓼花披岸,溪水清寒,道无行人。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柳居孤寂清冷的环境:柴门多日紧闭不开、石阶上铺满了皑皑白雪,分不清高底,没有人来访。这两句虽然写的是雪后柳居前的清冷荒凉之景,实际透露出来的却是他人生境遇的寂寞。

  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重要人物,曾在长安叱咤风云。革新失败后,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昔日政治上的挚友相继被贬,天各一方,不通音讯。来永州不久,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卢氏病故,而朝廷连发四次诏命,规定“八司马”不在宽赦之列,早日复用的希望破灭了。政治上的迫害,人世间的诸多失意,给他难以承受的打击。他这时的心境正如他在《南涧中题》所述:“去国魂以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寂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柴门多日紧闭不开是他内心寂寞的独白,而石阶上铺满的皑皑白雪便是人世间清冷的抒写。

  诗的后两句叙事抒情。诗人说:为何要把琼玉般的白雪踏碎?是因为有朋友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欣喜之情跃然诗间。柳宗元自公元805年(永贞元年)被贬永州至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未有故旧大臣给他写信,后虽有些书信来往但也不多。除随行的表弟卢遵、堂弟柳宗直外,几乎没有朋友与之交往。空寂孤寂,怀人泪垂。就在这时,接到了早年朋友王涯寄来的诗,他无比高兴。这一“蹈”字,极传神地描绘出他的欣喜之情。

  前人评价柳宗元诗歌的特点在于语言峻洁,气体明净,善于从幽峭掩抑的意境中表现沉着真挚的感情。此诗的后两句似乎是感情外露了些,其实子厚在这里“以乐景写哀事”,以反衬的手法极含蓄地表现了长期潜伏于内心而永难排遣的寂寞与痛苦,让读者在岭外荒远凄寒的景象中,看到了一位手举故乡远方寄来的诗笺,足蹈琼瑶,双泪空垂的凄美形象;听到了一千几百年前的回荡在他心胸间的悲凉凄楚、愤愤不平的感慨。

chóuwángèrshíshèrénxuězhōngjià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sāncháiményōngkāi jiēpīngtíngmǎnbáiáiái 
jīnzhāodǎozuòqióngyáo wèiyǒushīcóngfèngzhǎolái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时运¹,游暮春也。春服既成²,景物斯³,偶景(yǐng)独游,欣慨交心
译文:《时运》诗是写暮春出游的。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稳了,春天的景色是那么和美,独自出游只有影子作伴,不禁欣喜与慨叹交替袭来。
注释:¹时运:指春、夏、秋、冬四时之运行。²春服既成:春服已经穿定,气候确已转暖。《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成,定。³斯:句中连词。⁴和:和穆。⁵偶景:与影为伴,表孤独。景,同“影”。⁶欣慨交心:欣喜与感慨两者交会于心。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物物¹时运,穆(mù)²良朝。
译文:天回地转,时光物进,温煦的季节已经来临。
注释:¹物物:行而复行,此指四时不断运行。²穆穆:和美貌。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¹我春服,薄²³东郊。
译文:穿上我春天的服装,去啊,去到那东郊踏青。
注释:¹袭:衣外加衣。²薄:迫、近。³言:语词。全句说到了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山涤(dí)¹余霭(ǎi)²,宇暧(ài)³微霄
译文:山峦间余剩的烟云已被涤荡,天宇中还剩一抹淡淡的云。
注释:¹涤:洗、除。²霭:云翳。³暧:遮蔽。⁴霄:云气。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有风自南,翼¹彼新苗。
译文: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绿起伏不停。
注释:¹翼:名词用作动词。写南风吹拂春苗,宛若使之张开翅膀。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洋洋¹平泽²,乃漱(shù)乃濯(zhuó)³
译文:长河已被春水涨满,漱漱口,再把脚手冲洗一番。
注释:¹洋洋:水盛大貌。²平泽:浇满水之湖泊。³漱、濯:洗涤。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miǎo)¹遐景²,载³欣载瞩(zhǔ)
译文: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啊看,心中充满了喜欢。
注释:¹邈邈:远貌。²遐景:远景。³载:语词。⁴瞩:注视。此句写诗人眺望远景,心感欣喜。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人亦有言,称¹心易足。
译文:人但求称心就好,心意满足并不困难。
注释:¹称:相适合,符合。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挥兹一觞(shāng)¹,陶然自乐。
译文: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乐,陶然复陶然。
注释:¹挥兹一觞: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延目¹中流²,悠想清沂(yí)³
译文:放眼望河中滔滔的水流,遥想古时清澈的沂水之湄。
注释:¹延目:放眼远望。²中流:此指平泽之中央。³沂:河名,源出山东东南部,即《论语·先进》所说“浴乎沂”之沂水。这两句谓当此延目中流之际,平泽忽如鲁地之沂水。言外之意,向往曾皙所言之生活。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童冠¹(jì)²,闲咏以归。
译文:有那十几位课业完毕的莘莘学子,唱着歌儿修褉而归。
注释:¹童冠:童子与冠者,即未成年者与年满二十者。²齐业:课业完成。齐,同“济”。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我爱其静,寤(wù)¹(mèi)²交挥³
译文:我欣羡那种恬静的生活,清醒时,睡梦里时刻萦回。
注释:¹寤:醒着。²寐:睡着。这两句说诗人向往曾皙之静,不论日夜都向往不已。“静”,指儒家所论仁者之性格。《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³交挥:俱相奋发。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但恨殊世¹,邈不可追²
译文:遗憾啊,已隔了好多世代,先贤的足迹无法追随。
注释:¹殊世:不同时代。²追:追随。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斯晨¹斯夕²,言³息其庐
译文:这样的早晨,这样的夜晚,我止息在这简朴的草庐。
注释:¹晨:早。²夕:晚。³言:语词。⁴庐:草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花药分列,林竹翳(yì)¹
译文:院子里一边药栏,一边花圃,竹林的清阴遮住了庭除。
注释:¹翳如:翳然,隐蔽貌。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译文:横放在琴架上的是素琴一张,那旁边还置放着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¹²莫逮³,慨独在余。
译文:只是啊,终究赶不上黄唐盛世;我深深地感慨自己的孤独。
注释:¹黄:指黄帝。²唐:指帝尧。陶渊明《赠羊长史》:“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³莫逮:未及。

  这首诗模仿《诗经》的格式,用四言体,诗题取首句中二字,诗前有小序,点明全篇的宗旨。本来,汉魏以后,四言诗已渐趋消歇。因为较之新兴的五言诗来,其节奏显得单调,而且为了凑足音节,常需添加无实义的语词,也就不够简练。但陶渊明为了追求平和闲静、古朴淡远的情调,常有意选用节奏简单而平稳的四言诗体。因为是有意的选择,其效果比《诗经》本身更为明显。

  全诗牵涉到这样一个典故:据《论语》记载,一次孔子和一群门徒围坐在一起,他让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最后一个是曾点,他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在暮春时节,天气暖和得已经穿得住春装了,和五六个成年朋友一起,带上六七个少年人,到曲阜南面的沂水里入浴,再登上求雨的土坛,迎着春风的吹拂,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这想像中和平安宁的景象,悠闲潇洒的仪态,把向来严毅深沉的老夫子也感动得喟然长叹,说:“吾与点也。”(我的心与曾点一样)后代修禊(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的风俗渐盛,因为时间也是暮春,又同是在水边嬉游,所以关于修禊的诗文,常引用到《论语》中这个典故。诗前小序的大意是:暮春时节,景物融和,独自出游,唯有身影相伴,欣喜感慨,交杂于心。全诗四章,恰是前二章说欣喜之情,后二章叙感伤之意。

  先说一二两章。第一章前四句中,“时运”谓四时运转;“袭”谓取用、穿上;“薄言”是仿《诗经》中常用的语词,无实义。这四句意思很简单,用五言诗写两句也够了:时运值良朝,春服出东郊。但诗歌语言并非唯有简练才好,而必须服从特定的抒情要求。下笔缓缓四句,正写出诗人悠然自得、随心适意的情怀。开头“迈迈”、“穆穆”两个叠词,声调悠长,也有助于造成平缓的节奏。而且“迈迈”形容时间一步一步地推进,“穆穆”形容春色温和宁静,都排除了激荡、强烈的因素,似乎整个时空和诗人的意绪有着同样的韵律。后四句写郊外所见景色:山峰涤除了最后一点云雾,露出清朗秀丽的面貌;天宇轻笼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淡淡云气,显得格外高远缥缈;南风吹来,把踪迹留在一大片正在抽发的绿苗上,那些禾苗欢欣鼓舞,像鸟儿掀动着翅膀。这些写景的句子从简朴中显出精巧,似漫不在意,却恰到好处。同时这开远的画面,又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象征。它广大、明朗、平和、欢欣。

  第二章转笔来写自己在水边的游赏,这情趣和《论语》中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相似。“洋洋平泽”,是说水势浩大而湖面平坦,诗人就在这湖边洗濯着(这里“漱”也是洗涤之意);“邈邈远景”,是说远处的景色辽阔而迷濛,它引人瞩目,令人欣喜。这四句中写动作的两句很简单,其实就是四个动词。“乃”和“载”都没有实义,主要起凑足音节、调和声调的作用。写景的两句也很虚,不能使读者切实地把握它。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那洋洋的水面和邈邈的远景融为一气,展示着大自然浩渺无涯、包容一切的宽广。

  诗人在湖中洗濯,在水边远望,精神随着目光延展、弥漫,他似乎和自然化成了一个整体。这四句原是要传布一种完整而不可言状的感受、气氛,倘若某一处出现鲜明的线条和色块,就把一切都破坏了。后四句是由此而生的感想:凡事只求符合自己的本愿,不为世间的荣利所驱使,人生原是容易满足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

  以上是说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三四两章伤今怀古的感叹,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第三章前四句,写自己目光投注在湖中的水波上,遥想起《论语》中曾点所描叙的那一幅图景:少长相杂的一群人,习完了各自的课业,无所忧虑、兴味十足地游于沂水之滨,然后悠闲地唱着歌回家。需补充说明的是,这里面包含着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个人的平静悠闲,一方面是社会的和平安宁。这本是曾点(包括孔子)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但陶渊明把它当作实有之事,以寄托自己的感慨。他的周围,是一个喧嚣激荡的流血世界;他自己,进不能实现济世之志,退又不能真所谓超然物外。而且他是孤独的,小序中说“偶影独游”,正与曾点所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相对照。他不能不感伤。下面说:“我爱其静,寤寐交挥。”用一个“静”字总括曾点所叙,并表示对此时刻向往,不能自已(“交挥”犹言“迭起”),因为那种社会的安宁与人心的平和,是他所处的世界中最为缺乏的;那种朋友们相融无间、淡然神会的交往,又是他最为渴望的。最后两句说:遗憾的是那个时代与自己遥相悬隔,无法追及。这实际是说,他所向往的一切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第四章所叙,是游春后回到居所的情景。开头两句,写经过自晨至夕的流连,又回到家中。接着四句描摹庭园景色和室内陈设。这里表面上没有写主人的活动,但诗篇取景的镜头,映照出分列小径两旁的花卉药草,交相掩蔽的绿树青竹,床头一张古琴、半壶浊酒,清楚地表现出一种清静的气氛和主人清高孤傲的情怀。第二章出现过的、使诗人“陶然自乐”的酒,在这里重又出现了,不过它现在似乎更带有忧伤的色彩。酒中的陶渊明到底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呢?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

  后面“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但是“黄唐莫逮”,这个时代自己已经无法追赶了,“慨独在余”,我只能一个人独自感叹伤怀。最后这两句的意思和第三章结尾两句差不多,不过是换了一个寄托感慨的对象,把伤今怀古的情绪回复加强了一番。

  但怀古并非陶渊明真正的目的。他只是借对古人的追慕表达对现实的厌恶,对一种空想的完美境界的向往,这和《桃花源记》实质上是共通的。

  这首诗表现的情绪、蕴含的内容是复杂而深厚的。诗人从寄情自然中获得欣慰,但仍不能忘怀世情,摆脱现实的压迫;他幻想一个太平社会,一个灵魂没有负荷的世界,却又明知道不可能得到。所以说到底他还是痛苦的。但无论是欢欣还是痛苦,诗中表现得都很平淡,语言也毫无着意雕饰之处。陶渊明追求的人格,是真诚冲和,不喜不惧;所追求的社会,是各得其所,怡然自乐,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就形成了一种冲淡自然、平和闲远的独特风格。任何过于夸张,过于强烈的表现,都会破坏这种纯和的美,这是陶渊明所不取的。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8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深居观元化¹,悱(fěi)²争朵颐(yí)
译文:隐居不出观察人群动静,人们愤愤地正争夺名利。
注释:¹元化:一作“群动”。²悱然: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chán)说相啖(dàn)¹,利害纷㘈(yī)㘈。
译文:彼此谗言诽谤相互侵害,利害攸关纷纷谎言相欺。
注释:¹啖食:吃;吞食。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便(pián)便(pián)¹说毗(pí)²,荣耀更相持。
译文:善于辞令趋炎附势之徒,为了荣耀富贵越发争执对立。
注释:¹便便:形容善于辞令。²说毗:大言以说,谄言以附。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务光¹让天下,商贾(gǔ)²竞刀锥。
译文:务光辞让掉商汤的天下,行商坐贾竞争刀锥微利。
注释:¹务光:古代隐士。²商贾: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译文:算了吧还是去采集芝草,千年万代与那短暂一时也没什么差异。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