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梦冷蘅(héng)(wú)¹,却望姗(shān)²,是耶非耶?怅兰膏³渍粉,尚留犀合;金泥(cù),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译文:蘅芜香渐渐消散的烟气里,隐约看到你的身影,亦真亦幻。,梳妆盒里仍有你未用尽的胭脂,你的首饰与衣衫美丽依旧,看着这些我不禁怅惘良久。留不住你的身影,我们只能分别在两个世界,不,还是把我们的永诀当作远隔天涯海角的思念吧。梨花在星月清辉之下的秀美模样,仿如你魂魄归来。
注释:¹蘅芜:香草名。²姗姗:形容女子步伐小,步履缓而从容。³兰膏:一种用来滋润头发的发油。⁴渍粉:残存的香粉。⁵犀合:用犀牛角制成的小盒子,用来装小的饰物。⁶金泥:用金屑来装饰的工艺品。⁷蹙绣:即蹙金,一种绣花方式,用金线绣出皱缩成线纹的花,华丽而美观。⁸蝉纱:即蝉翼纱,轻薄如蝉翼,故名。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luán)¹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è)绿华²。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³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é)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译文:即便我还可以续弦,但谁又及得上你?可恨命运无端将你从我身边夺去:我最常想起你陪我读书的时候,你为我亲剪灯花,和我赌赛书中的掌故,那是何等的欢乐。幸福一去不返,纵然我隔着纱帐看到你缥缈魂魄的影子,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
注释:¹鸾胶:传说中的两海异胶,可以接续断掉的弓弦,后用来比喻续娶后妻。²萼绿华:传说中的女仙,本名罗郁,自言为九嶷山中的得道女子,此处代指亡妻。³判:请愿。

  这是一首悼亡词。上阕首三句,词人引汉武帝为李夫人招魂的典故,写自己在梦中与亡妻相会时忽然醒来,似真似幻,有种恍惚的错觉。接着,“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怅,空掩蝉纱”四句,词人回看房中妻子lEt日之物,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不觉黯然神伤。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三句,词人发出深切的悲叹,但爱妻既已死别,纵使词人悲恸欲绝,高呼“归来也”,也无法唤回爱妻芳魂,星前月底,梨花树下,只有词人独自伫立惘然。

  下阕首三句,词人抒写了在爱妻逝去后,自己奉父母之命续娶官氏的感受。纳兰心念亡妻,虽续弦,却与官氏不甚和睦,所以更加追思已逝的爱妻。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四句,词情凄绝,如泣如诉,仿佛词人将满心悲戚之感和盘托出。再想起当年爱妻念书读错了字,被自己指出后就赌气泼茶,以及晚上亲手修剪灯芯的情状,那份亲昵、爱恋再也掩藏不住。但纵使情深似海,如今爱人逝去已成定局,词人无力回天,往事也已成空,即使帐中有一佳人,但此佳人也并不似亡妻,词人也就再无可以爱恋的人了。

  全词情味极佳,词人将自己绵密、深沉、复杂的情感付诸于笔端,丝丝入扣,婉转低回,真挚感人,读来荡气回肠。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32页

qìnyuánchūn··dàidàowáng--lánxìng

mènglěnghéngquèwàngshānshānshìfēichànglángāofěnshàngliújīnxiùkōngyǎnchánshāyǐngruònánchíyuánshēnzànzhǐdāngchóuzhìhǎiguīláichènxīngqiányuèhúnzàihuā

luánjiāozòngwèndāngniánè绿huádànduāncuīzhéèjīngfēnglànglíngluòpànwěichénshāzuìxiāngkànjiāoédàoshǒujiǎnyíndēngchálìng便biànzhàngzhōngzhòngjiànshìji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蘅芜香渐渐消散的烟气里,隐约看到你的身影,亦真亦幻。,梳妆盒里仍有你未用尽的胭脂,你的首饰与衣衫美丽依旧,看着这些我不禁怅惘良久。留不住你的身影,我们只能分别在两个世界,不,还是把我们的永诀当作远隔天涯海角的思念吧。梨花在星月清辉之下的秀美模样,仿如你魂魄归来。

即便我还可以续弦,但谁又及得上你?可恨命运无端将你从我身边夺去:我最常想起你陪我读书的时候,你为我亲剪灯花,和我赌赛书中的掌故,那是何等的欢乐。幸福一去不返,纵然我隔着纱帐看到你缥缈魂魄的影子,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

注释

蘅芜:香草名。

姗姗:形容女子步伐小,步履缓而从容。

兰膏:一种用来滋润头发的发油。

渍粉:残存的香粉。

犀合:用犀牛角制成的小盒子,用来装小的饰物。

金泥:用金屑来装饰的工艺品。

蹙绣:即蹙金,一种绣花方式,用金线绣出皱缩成线纹的花,华丽而美观。

蝉纱:即蝉翼纱,轻薄如蝉翼,故名。

鸾胶:传说中的两海异胶,可以接续断掉的弓弦,后用来比喻续娶后妻。

萼绿华:传说中的女仙,本名罗郁,自言为九嶷山中的得道女子,此处代指亡妻。

判:请愿。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0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8-40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63-764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上阕首三句,词人引汉武帝为李夫人招魂的典故,写自己在梦中与亡妻相会时忽然醒来,似真似幻,有种恍惚的错觉。接着,“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四句,词人回看房中妻子lEt日之物,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不觉黯然神伤。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三句,词人发出深切的悲叹,但爱妻既已死别,纵使词人悲恸欲绝,高呼“归来也”,也无法唤回爱妻芳魂,星前月底,梨花树下,只有词人独自伫立惘然。

  下阕首三句,词人抒写了在爱妻逝去后,自己奉父母之命续娶官氏的感受。纳兰心念亡妻,虽续弦,却与官氏不甚和睦,所以更加追思已逝的爱妻。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四句,词情凄绝,如泣如诉,仿佛词人将满心悲戚之感和盘托出。再想起当年爱妻念书读错了字,被自己指出后就赌气泼茶,以及晚上亲手修剪灯芯的情状,那份亲昵、爱恋再也掩藏不住。但纵使情深似海,如今爱人逝去已成定局,词人无力回天,往事也已成空,即使帐中有一佳人,但此佳人也并不似亡妻,词人也就再无可以爱恋的人了。

  全词情味极佳,词人将自己绵密、深沉、复杂的情感付诸于笔端,丝丝入扣,婉转低回,真挚感人,读来荡气回肠。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32页
创作背景

  卢氏死去一年后即康熙十七年(1678),终于在纳兰家族的祖茔入土为安,这件事情又勾起了词人无边的伤痛,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悼亡妻子卢氏。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348页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3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二十解书剑¹,西游长安²城。
译文:二十岁便文武精通,向西游历闯荡京城。
注释:¹解书剑:会读书击剑。谓学文学武。解:一作“辞”。²长安:唐代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举头望君门¹,屈指²取公卿³
译文:抬头仰望宫廷大门,指日便可位取公卿。
注释:¹君门:犹宫门。亦指京城。²屈指:计算时日。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³公卿:泛指高官。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国风冲融¹²三五³,朝廷欢乐弥(huán)
译文:国家风气和洽超过三皇五帝,朝廷的礼乐教化已遍及寰宇。
注释:¹冲融:和洽。²迈:超过。³三五:三皇五帝。欢:一作“礼”。⁴弥:充满,遍及。⁵寰宇:犹天下,指国家全境。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白璧(bì)皆言赐近臣¹,布衣²不得干³明主
译文:白玉珍宝都说赐给身边近臣,百姓平民就不可能拜见明主。
注释:¹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²布衣: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³干:干谒。⁴明主:贤明的君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归来洛阳无负郭¹,东过梁宋²非吾土。
译文:回到了洛阳却没有半垅良田,东行梁宋这也不是我的故土。
注释:¹负郭:近城的田,最为肥美。²梁宋:大致在今河南省开封和商丘一带。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兔苑(yuàn)¹为农岁不登²,雁池³垂钓心长苦。
译文:在兔苑里垦田没有多少收成,在雁池边垂钓内心常常痛苦。
注释:¹兔苑:园囿名,也称梁园,在今河南商县东。²岁不登:收成不好。不登:歉收。³雁池: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兔园中的池沼名。⁴垂钓:暗用姜太公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世人遇¹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²相亲。
译文:世人待我如同众多普通的人,只有您对我来说才最为知心。
注释:¹遇:一作“向”。²最:一作“情”。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且喜百年¹²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译文:更欣喜一生相交态度无改变,没有一次推却称说自家清贫。
注释:¹百年:一生;终身。²见:一作“有”。²尝:一作“当”。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弹棋¹击筑²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译文:我们一起下棋奏乐从早到晚,纵酒高歌在杨柳青青的早春。
注释:¹弹棋:古两人对局棋,二十四子,红黑各半。²筑:状如筝的乐器,十三弦,以竹击。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欢娱¹未尽分散去,使我惆(chóu)(chàng)²惊心神。
译文:欢乐没有尽兴就要分手离去,这让我惆怅不已又黯然伤神。
注释:¹欢娱:欢乐。²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丈夫¹不作儿女别,临岐(qí)²涕泪沾衣巾。
译文:大丈夫不作小儿女那样分别,在路口挥洒热泪打湿了衣巾。
注释:¹丈夫:一作“终当”。²临岐:即“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真实经历。那时他年纪轻轻,自负文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三言两语,写出了诗人聪明、天真、自负的性格特征。但现实遭遇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理想中的君主,沉醉在“太平盛世”的安乐窝里。“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说国家风教鼎盛,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这两句,貌似颂扬,实含讽意;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就是似褒实贬的注脚。干谒“明主”不成,只好离开京师。但不能回家,因为“归来洛阳无负郭”,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故诗人不得不带全家到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王曾在商丘一带筑兔苑,开雁池,作为歌舞游冶之所,诗中借古迹代地名,是说自己在这里种田捕鱼,生计艰难。不说“捕鱼”而说“垂钓”,暗用姜太公“渭水垂钓”故事,说明自己苦闷地等待着朝廷的任用。

  后十句是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深挚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两句,看似寻常,其中暗含了作者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辞借口推却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见其日夕相处:“杨柳春”见其既游且歌。这样的友情,的确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字,写出了与朋友相别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前程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要求语忌直出,脉忌外露。但这绝不是否定率直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直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讲究音韵,读来音情顿挫,雄浑奔放,具有流美婉转的韵致。

参考资料:
1、 傅经顺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89-390

biéwéicānjūn

gāoshì tángdài 

èrshíjiěshūjiàn 西yóuchángānchéng 
tóuwàngjūnmén zhǐgōngqīng 
guófēngchōngróngmàisān cháotínghuānhuán 
báijiēyánjìnchén gānmíngzhǔ 
guīláiluòyángguō dōngguòliángsòngfēi 
yuànwéinóngsuìdēng yànchíchuídiàoxīncháng 
shìréntóngzhòngrén wéijūnzuìxiāngqīn 
qiěbǎiniánjiànjiāotài wèichángjiāpín 
tánzhùbáiwǎn zòngjiǔgāoyángliǔchūn 
huānwèijìnfēnsàn shǐ使chóuchàngjīngxīnshén 
zhàngzuòérbié línlèizhānjīn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¹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注释:¹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mèi)¹湿斑红泪²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注释:¹袂:衣袖。²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这首词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上片写小楼远望。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结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动:千山万水与征人相隔遥望,但自己却未去过。妙在“不曾行”三字,她归怨于不曾行千山万水,故梦魂难觅。翻腾一笔,声哀情苦。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即以此词为例,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如果以此为脚本,让一位演员采表演,定然会作出几个连续性的小品。而这种特点在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下面沿着上下两阕的顺序进一步审视一下这首词动作性描写的特点:“独上小楼”,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楼时倦慵的步履。此时春天将尽,柳絮飘绵,独守空闺的少妇的缭乱春愁可以想见。她双眉不展,痴痴地望着蜿蜒曲折地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萋萋芳草益发引动了她念远的情思。古诗云:“春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天涯正是离恨的象征、盼归的触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远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黄鹤,于是她的希望又变成泡影,只好锁着眉头,又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令人难耐难栖……这一阕中连用“上”“望”“逢”“敛”“归”等五个动作性词语,大家不仅看到她敛眉的愁容,也看到她来往的身影,透过容态身影略已窥见她寂寞的灵魂。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运交华盖¹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译文: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注释:¹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在西方星座学中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破帽¹遮颜过闹市,漏船²载酒泛中流³
译文: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注释:¹破帽:原作“旧帽”。²漏船:原作破船。³中流:河中。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¹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ú)子牛²
译文:横眉怒对那些各路来的敌人的指责,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注释:¹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²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更指小孩子,意思是说鲁迅把希望寄托在小孩子身上,就是未来的希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躲进小楼成一统¹,管他冬夏与春秋²
译文: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注释:¹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²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在的气候、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其中“运交华盖”是说生逢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交了倒霉的坏运。“欲何求”、“未敢”都带有反语的意味,是极大的愤激之词,反衬出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残暴,形象地描画和揭示了一个禁锢得像密封罐头那样的黑暗社会,概括了作者同当时国民党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表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不抱任何幻想,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极端蔑视和无比的憎恨。由此衬托无产阶级战士不畏强暴,碰壁不回的革命精神。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其中“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处。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作者在“破帽"与“闹市”, “漏船”与“中流”这两不相应且对立的事物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过”和一个“泛”,再一次形象地表现出作者临危不惧、激流勇进的战斗精神,衬托出革命战士在险恶环境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这两句诗流露出诙谐、乐观的情趣,表现出寓庄于谐的特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诗的核心和精髓,集中地体现出作者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前四句叙写处境和战斗行动,这两句揭示内心深处的感情,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推到了高峰。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表现了作者在敌人面前毫不妥协,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这句是全诗主题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感情表达的最高潮。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其中“小楼”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躲进”有暂时隐避下来的意思。 “躲"字,融合着巧与敢的双重意味。前一句十分风趣地道出了作者当时战斗环境的特点和善于斗争的艺术,反映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神情。后一句写无所畏惧、韧战到底的决心。这就把前一句的战斗内容揭示得更加鲜明,使寓庄于谐的特色表现得更加突出。既表明作者不管形势怎样变幻,前途如何艰险,决心为革命坚持不懈地斗争,又是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出卖民族利益的罪行的辛辣讽刺。这一语双关的结尾,增强了本诗的主题。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鲁迅从自己深受迫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参考资料:
1、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江苏省中学教师进修教材 现代文选.南京市: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1981年:54页
2、 李云海.干部名篇选读.长沙市: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259页

cháo--xùn

yùnjiāohuágàiqiúwèigǎnfānshēnpèngtóu

màozhēyánguònàoshìlòuchuánzàijiǔfànzhōngliú

héngméilěngduìqiānzhǐshǒugānwèiziniú

duǒjìnxiǎolóuchéngtǒngguǎndōngxiàchūnqiū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jīng)¹者莪(é)²,在彼中阿³。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
注释:¹菁菁:草木茂盛。²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³阿:山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⁴仪:仪容,气度。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¹。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
注释:¹沚:水中小洲。中沚,沚中也。水中小洲曰沚。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¹。既见君子,锡²我百朋³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
注释:¹中陵:陵中也。丘陵高坡之地。²锡:同“赐”。³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泛泛¹杨舟²,载³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译文: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注释:¹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²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³载:或,又。⁴休:喜。

  此诗的主旨,由于诗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对其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开掘和把握。《毛诗序》“乐育材”说流传二千多年,影响至巨。连批评《毛诗序》全失诗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赋》中,亦有“广‘青衿’之疑问,乐《菁莪》之长育”的句子。此所谓习用典记,约定俗成者也。对诗的主题,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没彼。这首诗的主题,爱情说更有道理,证据之一是人们公认《小雅》中典型描写男女相悦之情的《小雅·隰桑》篇,同《小雅·菁菁者莪》不论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见君子”句式一般无二,第四章都变换声调,各自成章。

  此诗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兴,也可以理解成记实,然不必过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当然还有很多,举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仪态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个“喜”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锡我百朋”一句,写女子见到君子后,因获得厚赐而不胜欣喜。第四章笔锋一转,以“泛泛杨舟”起兴,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顺境,有逆境,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女子永远觉得幸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和《秦风·蒹葭》相比,《蒹葭》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把一腔执着、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菁者莪》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静谧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4-355

jīngjīngzhěé

míng xiānqín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ē jiànjūn qiěyǒu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zhǐ jiànjūn xīn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líng jiànjūn bǎipéng 
fànfànyángzhōu zàichénzài jiànjūn xīnxiū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白金¹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译文:雨水换来了松林的成长,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我就不需要操心了。
注释:¹白金:这里指雨水。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译文:幸好有西风吹来,深夜里带来了松林因为传过阵阵松涛来舞动的声音让我陶醉。

yuánshìshēngpíngxīnjuésōngshù--bái

báijīnhuànqīngsōngshùjūnxiānzāizāi

xìngyǒu西fēngpíngzhàngshēntōusònghǎoshēng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