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¹曰:“寡人²之于³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sù)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¹⁰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¹¹,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¹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²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³于:介词,对。⁴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⁵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⁷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⁸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⁹亦然:也是这样。¹⁰无如:没有像……。¹¹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对曰:“王好战¹,请以战喻²。填³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¹⁰百步,则何如?”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注释:¹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²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³填:拟声词,模拟鼓声。⁴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⁵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⁶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拖着。⁷走:跑,这里指逃跑。⁸或:有的人。⁹以:凭着,借口。¹⁰笑:耻笑,讥笑。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不可,直¹不百步耳,是²亦走³也。”
译文: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注释:¹直:只是、不过。²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³走:跑,这里指逃跑。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¹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注释:¹无:通“毋”,不要。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不违农时¹,谷²不可胜(shèng,旧时读shēng)³也;数(cù)(gǔ)不入洿(wū),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¹⁰,王道¹¹之始也。
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注释:¹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²谷:粮食的统称。³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⁴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密。罟,网。洿池:池塘,水塘。⁵鳖:甲鱼或团鱼。⁶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⁷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⁸养生:供养活着的人。⁹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¹⁰憾:遗憾。¹¹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¹之宅,树²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³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无(wú)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¹⁰(xiánɡ)¹¹之教¹²,申¹³之以孝悌(tì)¹⁴之义¹⁵,颁白¹⁶者不负戴¹⁷于道路矣。七十者衣(yì)帛食肉,黎民¹⁸不饥不寒,然而不王¹⁹者,未之有²⁰也。
译文: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注释:¹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²树:种植。³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⁴豚:小猪。⁵彘:猪。⁶畜:畜养,饲养。⁷无:通“毋”,不要。⁸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⁹夺:失,违背。¹⁰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¹¹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¹²教:教化。¹³申:反复陈述。¹⁴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¹⁵义:道理。¹⁶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¹⁷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¹⁸黎民:百姓。¹⁹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²⁰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食人食¹而不知检²,涂³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¹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²检:检点,制止、约束。³涂:通“途”,道路。⁴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⁵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⁶岁:年岁、年成。⁷罪:归咎,归罪。⁸斯:则、那么。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guǎrénzhīguó

mèng xiānqín 

    liánghuìwángyuē  guǎrénzhīguó jìnxīnyāněr nèixiōng míndōng nèi dōngxiōngrán chálínguózhīzhèng guǎrénzhīyòngxīnzhě línguózhīmínjiāshǎo guǎrénzhīmínjiāduō   

    mèngduìyuē  wánghàozhàn qǐngzhàn tiánránzhī bīngrènjiē jiǎbīngérzǒu huòbǎiérhòuzhǐ huòshíérhòuzhǐ shíxiàobǎi   

    yuē   zhíbǎiěr shìzǒu  

    yuē  wángzhī wàngmínzhīduōlínguó 

    wéinóngshí shēngshí 洿chí biēshēngshí jīnshíshānlín cáishēngyòng biēshēngshí cáishēngyòng shìshǐ使mínyǎngshēngsānghàn yǎngshēngsānghàn wángdàozhīshǐ 

    zhīzhái shùzhīsāng shízhě túngǒuzhìzhī shīshí shízhěshíròu bǎizhītián duóshí shùkǒuzhījiā jǐnxiángzhījiào shēnzhīxiàozhī bānbáizhědàidào shízhěshíròu mínhán ránérwángzhě wèizhīyǒu 

    gǒuzhìshírénshíérzhījiǎn yǒuè饿piǎoérzhī rén yuē  fēi suì  shìrénérshāzhī yuē fēi bīng  wángzuìsuì tiānxiàzhīmínzhìyā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于:介词,对。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亦然:也是这样。

无如:没有像……。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拖着。

走:跑,这里指逃跑。

或:有的人。

以:凭着,借口。

笑:耻笑,讥笑。

直:只是、不过。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走:跑,这里指逃跑。

无:通“毋”,不要。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谷:粮食的统称。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密。罟,网。洿池:池塘,水塘。

鳖:甲鱼或团鱼。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憾:遗憾。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树:种植。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豚:小猪。

彘:猪。

畜:畜养,饲养。

无:通“毋”,不要。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夺:失,违背。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

义:道理。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黎民:百姓。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检:检点,制止、约束。

涂:通“途”,道路。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岁:年岁、年成。

罪:归咎,归罪。

斯:则、那么。

鉴赏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主题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一 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二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三 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四 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 逻辑严谨,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 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赏析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人能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人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又运用排比和对偶,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二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2、 陈建国,梁兆民.《大学语文》: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68~70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限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8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比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参考资料:
1、 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猜您喜欢
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
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yíng)¹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
译文:枫树树叶枯败,柳叶飘落,只剩下瘦长的柳枝。夕阳映照着的十二曲栏杆空空荡荡,不见人的影子。举头望天,长空明洁,犹如一张白纸。每当一行大雁飞过,就写下一行勾起愁情的大字。
注释:¹莹然: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远眺的画面。

  长空中雁飞成字,在诗词中已常有表现,如吴融《新雁》“一字横来背晚晖”、苏轼《虚飘飘》“雁字一行书绛霄”、张炎《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等等,但多是一笔带过。该曲将天空与雁行分开来铺写,秋雁的“一行愁字”就分外醒目;而这一切又是在枫枯柳瘦、夕阳空阑的铺垫下托出,悲秋伤寂之意也就格外惊心。前三句静止,映合“江楼”;后两句活动,紧扣“晚眺”:在章法上也颇为井然有序。作者写枫、柳、夕阳、画阑都不甚动声色,“晴空莹然”甚而有情怀释然之意,却在末句推点出“一行雁一行愁字”。产生抑扬变化的效果不算,登楼晚眺的思乡之意,也在字面以外显示出来了。

  稍后的散曲作家吴西逸,也有一首“落梅风”:“萦心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末两句也颇为奇警。但雁行列队飞行,排成的不是“一”字就是“人”字,摆不成“愁”的复杂字样来;而“愁”字若作定语解释,则“一行雁一行愁字”要比“不传书摆成个愁字”更说得通。所以吴作极可能是受了该曲的影响;至少在读吴作之前,先应当读读这一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¹云飞扬,
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注释:¹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¹²海内³兮归故乡,
译文: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
注释:¹威:威望,权威。²加:施加。³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¹猛士兮守²四方³
译文: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注释:¹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²守:守护,保卫。³四方:指代国家。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这首诗全篇只有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其诗用大风、飞云开篇,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但诗篇的着重点乃是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问。它显露了刘邦的无奈不禁叩问天下,有谁能为他守住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个个谋反,独留他这个老朽在此老泪纵横。

参考资料:
1、 《中华好诗词》栏目组编著. 中华好诗词 第1季[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4.09.第64页
2、 姚国军主编. 中国经典诗词品鉴[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01.第14-15页

fēng

liúbāng liǎnghàn 

fēngyúnfēiyáng 
wēijiāhǎinèiguīxiāng 
ānměngshìshǒufāng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韩魏公¹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²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³之,尤为宝玩。乃表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¹⁰。”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译文:韩琦在大名府的时日,他的)堂兄弟中有个人送给他一只玉杯,说是耕地的人进入在修的坟墓得到的,(玉杯)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弟),特别视为珍宝(很喜欢)。于是打开好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台布覆盖着,把玉杯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进(饮)酒,不一会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大家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么罪?”韩魏公的度量如此宽厚。
注释:¹韩魏公:韩琦,北宋名臣。²玉盏:玉杯。³答:答谢。⁴醇:味道浓厚的美酒。⁵漕使: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⁶卓:同“桌”。⁷且将用之酌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⁸吏将:指差役人员中的统领。⁹俱:都。¹⁰物破亦有时:东西总有坏的时候。

hán

míng wèizhī 

    hánwèigōngzàimíng yǒurénxiànzhǎnèrzhī yúngēngzhěhuàizhǒngér biǎoxiānxiázhǐ zhēnjuébǎo gōngbǎijīnzhī yóuwéibǎowán nǎikāichúnzhàocáoshǐ使xiǎnguān shèzhuó xiù zhìzhǎnshàng qiějiāngyòngzhīzhuójiǔ biànquànzuò éwéijiāngchùtáidǎo zhǎnsuì zuòjiēèrán jiāngdàizuì gōngshéndòng xiàowèizuòyuē  yǒushí  wèijiāngyuē   fēi zuìzhīyǒu  gōngzhīliàngkuānzhònghòu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¹。离亭²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³未了,来去年年。
译文: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因客居他乡而愁思绵绵。船外春草掩映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天空中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
注释: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¹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²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³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往事一潸(shān)¹。莫过西园。凌(líng)²香断³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译文:回想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不要再经过西园。当年佳人微步西园,香尘缕缕,如今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燕子不知道春事已改,不时伫立在秋千。
注释:¹潸然:流泪的样子。²凌波:喻美人步履的飘逸。³香断:指所恋亡故。⁴绿苔钱:即青苔。

  这首词上片写“客思”。

  词人善于以景写情,将情语与景语相勾连。“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船外岸上,那春草掩映着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天空中飞着的轻盈展翅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然而这一切带给主人公的,决不是旅行的欢愉。

  下片便从追忆往事写起。

  “往事一清然”。虽然情缘未尽,往事难忘,但情人已逝去,令人思念伤怀。“莫过西园”,是因为不忍念起旧事,触景伤情,故意劝阻自己“莫过”。西园,是吴文英与情人寓居的地方,也是当年分别的地方。吴文英在词中多处提到“西园”,如《莺啼序·咏荷》:“残蝉度曲,唱彻西远,也感红怨翠”。接下“淡波香断绿苔钱”句,就是写今日不忍再过“西园”的原因。凌波,代指情人。当年情人微步西园,扬起香怨,如今情人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这也是哀倾情人世多年的意思,却借西园中长满绿苔的景象委婉写出。“燕予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这句更是哀婉多情。吴文英词中多处提到西园中的秋千。如《青玉案》中“还忆秋千玉葱手”句,《风入松》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等句,都表现了词人对情人的痴痴思念。此处,词人见燕子“时立秋千”,又勾起了“往事”,这令人联想到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而感慨“燕子不知春事改”,不仅指“春草又秋烟”的季节变化,而且指词人与情人的欢情不复。燕子已到秋天还痴痴地留恋着秋千,不忍飞去;词人似乎忘记了情人已离开了人间,还痴痴地在西园中徘徊。

  从这首词可以窥探梦窗词构思缜密,情意委婉的特点。上片写羁旅行愁,婉转动人,抒发身老江湖的旅怀哀愁。词的下片怀想西园往事,一往情深,缠绵悱恻,抒发思恋去妾的深悲。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深美,富有艺术魅力。词人运用用典的手法表达了其在往日付出的一份情感再也无法追回而生的深深痛惜。

参考资料:
1、 于翠玲 刘文忠.分调绝妙好词 虞美人:东方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56页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曾子¹衣敝²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³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说:“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注释:¹曾子:即曾参。²敝:破旧。³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做采邑。鲁国国君送给曾子一座城镇,不同一般馈赠,应视为封赐。⁴修:修饰。⁵反:同“返”,返回。⁶使:命令,派遣。⁷于:向。⁸奚:何,为什么。⁹全:保全。⁷受:接受。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