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粱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麈哉!
阳生大弟¹:吾比²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³。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zā),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¹⁰风草¹¹,缘庭绮合¹²;日华(huā)¹³云实¹⁴,旁(bàng)沼星罗¹⁵。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¹⁶而葱蒨(qiàn)¹⁷。时一牵裳¹⁸涉涧¹⁹,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²⁰,身飘飘而将逝,杳(yǎo)²¹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ē),举酒望月²²。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lì)以动怀²³。企²⁴庄生²⁵之逍遥²⁶,慕尚子²⁷之清旷²⁸。首戴萌蒲,身衣缊(yùn)(bó)²⁹,出艺³⁰粱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³¹,斯已适矣,岂必抚麈(zhǔ)³²哉!
译文:阳生大弟:我近来由于家中贫困亲人年老,经常返归范阳。在本县的西面地界,有一座雕山。那里僻静遥远,流水山石清澈绚丽,高高的岩壁四面围绕,肥沃的农田数顷。家中原先有茅屋在这里,遭遇动乱已经荒废,现在又开始修建经营。就着山石建成地基,靠着林木横起屋梁。女萝攀生映入屋内,泉水流淌绕着石级。月下的松、风中的草,沿着庭院罗绮般地相合;向阳的花,云间的果,依着池沼繁星般地罗列。屋檐下飘出的炊烟,和山间云气一起升腾舒卷;小园内生长的桃李,间杂松柏更觉葱翠鲜美。时常一人手提衣裳跋涉过涧,拄着手杖登上山峰,心中悠悠似独自飞升,身子飘飘如将要远去,幽远浩渺已不再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了。像这样待久了,便回到住所。一个人坐在兀立的石上,面对泉水手抚琴弦;独自在山间吟咏,举起酒杯抬头望月。听到风声思绪萌发,耳闻鹤鸣情怀涌动。企望庄子那样的逍遥自在,羡慕尚君那样的清闲旷达。头上戴着竹编的斗笠,身上穿了麻制的狡衣。出门种植高粱稻麦,回家侍奉父母双亲。缓步而行就当作车驾,没有是非就是富贵。这样已经很适宜了,何必还要摆弄麈尾空谈呢!
注释:阳休之(503—582):北朝文学家,历魏、齐、周、隋四代。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州)人。北魏时为员外散骑侍郎,入齐历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中山太守诸官,齐末为尚书右仆射。齐亡,历周入隋,官至上开府,和州刺史,卒于洛阳。¹阳生大弟:即阳休之。大弟,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²比:近日,近来。³故郡:指涿郡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州)。⁴“其处”二句:《宋书·隐逸传论》:“岩壑闲远,水石清华。”闲远,僻静遥远。⁵匝:围绕。⁶顷:古代以百亩为顷。⁷经始:开始测量营建。语本《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⁸栋:房屋的正梁,这里指造房。⁹萝:女萝,野生藤本植物。¹⁰月松:月下之松。¹¹风草:风中之草。¹²缘庭绮(qǐ)合:指松、草萝生庭中如锦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喻松草宛然妙合。¹³日华:阳光下的花朵。华,通“花”。¹⁴云实: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¹⁵旁沼星罗:依傍池沼像星辰一样散布。旁,同“傍”。一作“傍”。¹⁶松柏:一作“椿柏”。¹⁷葱蒨:草木青翠茂盛貌。¹⁸牵裳(cháng):撩起下衣。一作“褰(qiān)裳”。¹⁹涧:两山间的流水。²⁰孤上:犹孤高。²¹杳然:幽远深广的样子。²²“独咏”二句:《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浩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山阿,山的曲折处。²³“听风声”二句:《晋书·谢玄传》记前秦苻坚在淝水被东晋军击败,“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此借言情怀为自然声响所动。又晋陆机为人所陷,临死前有“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之叹。事见《晋书·陆机传》。鹤唳,鹤鸣。²⁴企:盼望,希望。²⁵庄生:战国宋人庄周,中国古代哲学家。²⁶逍遥: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庄子·让王》:“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又庄子作有《逍遥游》,讲述“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郭象注)的道理。²⁷尚子:《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高士传》作“尚”)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²⁸清旷:清明旷达。²⁹“首戴”二句:语本《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萌蒲:新生竹皮制成的斗笠,也作“茅蒲”。缊袯:麻制蓑衣。³⁰艺:种植。³¹“缓步”二句:语本《战国策·齐策》颜斶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³²抚麈:指手执拂尘凭空谈玄。麈,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尾毛可作拂尘,为魏晋人清谈时常备之物。“抚麈”一作“抚尘”,指在尘世中忙碌。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摛藻期之鞶绣,发议必在芬芳。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言。
而吾子¹²系名声之缰锁³,就良工之剞(jī)(jué)。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chí)之下。采金匮(guì)之漏简¹⁰,访玉山¹¹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¹²,尽心力于河汉¹³。摛(chī)¹⁴期之鞶(pán)¹⁵,发议必在芬芳¹⁶。兹自美¹⁷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¹⁸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¹⁹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miǎn)之臣²⁰,南国见捐情之士²¹。斯岂恶粱锦²²、好蔬布²³哉!盖欲保其七尺²⁴,终其百年²⁵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²⁶已远,象由齿毙²⁷,膏用明煎²⁸。既览老氏²⁹谷神之谈³⁰,应体留侯³¹止足之逸³²。若能翻然³³清尚³⁴,解佩³⁵捐簪(zān)³⁶,则吾于兹,山庄可办³⁷。一得³⁸把臂入林³⁹,挂巾垂枝;携酒登巘(yǎn)⁴⁰,舒席平山⁴¹,道素志⁴²,论旧款⁴³,访丹法⁴⁴,语玄书⁴⁵。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⁴⁶。缅(miǎn)⁴⁷寻此旨⁴⁸,杳(yǎo)⁴⁹若天汉⁵⁰。已矣哉!书不尽言。
译文:而你已经被名声束缚,身受能工巧匠的刀雕斧凿,在紫禁宫上摇动玉佩,在红色石阶下拂拭衣袖。收集金匮藏书遗漏的书简,寻访玉山策府未收的文籍,钻研《九丘》《三坟》耗竭精神,追求文如银河费尽心力。铺陈词藻希望能像印囊上的刺绣,发表议论务必使人如嗅芳香。这些都是你自己的爱好,对我来说并不足取。曾经试着对此这样议论:那昆冈上堆积的玉石,光泽闪亮的早被开采;瑶山中丛生的桂树,芳香茂盛的先被采摘。所以东都洛阳有挂冠而去的朝臣,南方泽国出现了为情捐躯的志士。我这样难道是厌恶佳肴锦缎、偏爱蔬菜粗布吗?那全是为了要保全这七尺之躯,尽享人生百年啊。现在贤弟官位已经通达,声誉也已远播。然而大象由于象牙珍贵而弊命,油膏因为能照明而受煎熬。既然已读了老子有关谷神的议论,应当体味留侯知足而止的旷达。如果能幡然以清闲自重,解下玉佩拿去发簪,则我在这里,山庄可以办妥。一旦能挽着手臂同入山林,可把头巾挂在低垂的枝上;带着村酒共登峰峦,将席铺在平坦的山间。彼此叙说生平志向,共同谈论往日的情意,探讨炼丹的方法,讲述玄妙的书籍。这样也是很快活的啊,何必一定要求富显贵呢?我走了啊阳君,道路相背意趣不同。远远追寻这种人生旨趣,却像银河那样遥遥无期。就这样吧,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
注释:¹吾子:指阳休之。一作“吾生”。²既:已经。³缰锁:缰绳枷锁,喻指束缚、牵累。《汉书·叙传》:“贯仁义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⁴良工:能工巧匠,喻指从学之师。⁵剞劂:刻镂用的刀凿。⁶佩:指贵族身上佩戴的玉器。⁷紫台:犹紫宫,古称帝王所居。⁸丹墀:古代宫殿前涂红色的石阶。⁹金匮:代指古代国家藏书之所。¹⁰漏简:指遗失的文书。简,竹片,战国至魏晋为书写的主要材料。¹¹玉山:群玉山,相传为西王母所居。¹²丘坟:传说中的古代典籍《九丘》《三坟》的简称,后泛指典籍。¹³河汉:东汉王充《论衡·案书》:“汉作书者多,司马子长、扬子云,河汉也,其余泾渭也。”此指文章辞赋。¹⁴摛藻: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¹⁵鞶绣:绣花囊,古代官吏用以盛印绶。西汉扬雄《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后以“鞶绣”形容事物绚丽华美。¹⁶芬芳:喻指美好动听。一作“芬香”。¹⁷自美:自以为美。《庄子·山木》:“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¹⁸昆峰:即昆冈,传说中的产玉之山。《尚书·胤征》:“火炎昆冈。”孔安国传:“山脊曰冈,昆山出玉。”¹⁹瑶山:传说中的仙山。²⁰“是以”句:《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即解冠挂东都(指洛阳)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世遂以“挂冕”比喻辞官。²¹“南国”句:用战国楚大夫屈原怀忠见谗,被放逐投汨罗江自沉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捐情,舍弃私欲。²²粱锦:指精美的衣食。²³蔬布:指粗略的衣食。²⁴七尺:指身躯。古代成人一般身长七尺,故称。²⁵百年:一生,终身。²⁶声华:美好的名声。²⁷“象由”句:象因为象牙珍贵而被人击毙。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后以“象齿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²⁸“膏用”句:油膏因能照明而受煎熬。《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膏,油脂。用,因为。²⁹老氏:即老子,春秋时楚人,中国古代哲学家。³⁰谷神之谈:指《老子》六章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把“道”形容为谷神。“谷”为山谷,取其空虚;“神”则有变化莫测之意。老子认为“道”变化莫测,永恒不变。³¹留侯:汉代谋臣张良,汉六年(前)封留侯(因始见刘邦于徐州沛县东南之留城而求封)。³²止足之逸:《史记·留侯世家》载萧何为相,张良辞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³³翻然:又作“幡然”,形容转变迅速。³⁴清尚:清高自重。³⁵解佩:脱去朝服。佩,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³⁶捐簪:犹挂冠散发,意谓辞官。簪用于束发系冠。³⁷办:置办,筹措。³⁸一得:一旦得以。³⁹把臂入林:谓与友人一同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⁴⁰巘:大小两截的山。⁴¹舒席平山:铺陈的座垫与山齐平,意谓在山巅坐卧。⁴²素志:生平志向。⁴³旧款:旧情。款,情意。⁴⁴丹法:炼丹的方法。⁴⁵玄书:指道家典籍。⁴⁶途乖趣别:道路不同,趣味有别。乖,违背,背离。⁴⁷缅:遥远的样子。⁴⁸此旨:归隐的意旨。⁴⁹杳:深远。⁵⁰天汉:指银河。

  南朝文受宫体习染,多风花雪月,吴侬软语,而风格轻靡,姿态婉娈。入北朝,则稍涉清刚之气,江河山川,沟陇田园,往往藏锋露颖,渐见风力。读祖鸿勋此文,可略见一斑。

  开篇先叙述作者归隐后的林泉之乐,他以欣赏的笔触去描绘故乡的山野风光,说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直截了当地告诫阳休之不要被名缰利锁所牵缠,又以历史教训为鉴。作者想象如果阳休之能幡然醒悟,与他一同把臂入林,携酒登山,该是多么快乐。但是,作者又不得不意识到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感慨“缅寻此旨,杳若天汉”,戛然而止,却余音无穷。全篇层次清晰,语言清朗,以比喻和对比手法说理论事,理随文而成,挥洒随意,流转自然,全无雕琢之气,在六朝骈文中不失为上乘之作。沟陇田园,往往藏锋露颖,渐见风力。读祖鸿勋此文,可略见一斑。

  此文是祖鸿勋辞官归里后写给阳休之的信,共分两个部分。作者先叙述陶冶山水,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后规劝阳休之急流勇退,知足而返。作者为人耿介,不与世俗同流,虽入仕朝廷,常心寄霄汉。他位至高阳太守,而在官清廉朴素,妻子不免寒馁,时议颇以为清高。所以他最终辞官归里,完全是适心应性而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来看开头第一句“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纯粹是托辞而已。所以作者仅用一笔带过,立即转入对家乡山庄田园风光的描写。先写居处环境:雕山地处闲远,水清石丽,四周有重峦叠嶂相拥,中间有数顷良田相伴;家有野舍于斯,虽遭荒废,而经过修复,已焕然一新。作者以十分欣赏的心情描绘他的“野舍”:依山就势,即石成基,援木为梁,凭林起栋。上有萝蔓攀援,高映屋宇;下有清泉潺暖,环绕石阶。庭中有月松婆娑,绿草生翠,溪边有日华浮动,云光徘徊。时有流烟飘过,随云气氤氲而舒卷汗漫;再看园中桃李,共香椿翠柏而比丽争姿。短短几十字,就将其雕山野舍的大好风光描摹出来,运笔幽峭简劲,清丽而生动,令人不胜企羡。

  至此,作者转换笔法,变客观描绘为主观介入。作者果然耐不住山川风光的吸引,尽情陶醉了。当他不时褰裳涉水、拄杖登攀的时候,不禁产生了“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的感觉,仿佛不是立足人间,而已置身仙山琼阁,羽化而登仙了。“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一句,直将作者误把人间作仙境,盘桓其间流连忘返的心情和神态,勾画得出神入化,宛然若现。所以,他余兴未尽,归来仍“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举酒望月”,不但勾勒出了作者寄情山水、啸傲江湖的潇洒形象,还暗寓了时间的流程,表明作者从褰裳涉水到举杯望月,已在山间徜徉了一天,时已至晚了。眼观之景渐已朦胧隐去,惟耳聆之声与心想之象,则络绎奔会,粲然成章。所以接下来“听风声以兴思”四句,既暗寓了时间的流程,也揭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观景—聆声—兴想。这样,文章从写景到抒情的转合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其笔法之老练纯熟,可见一斑。随后八句,则从这具体的情境中跳出来,略写归隐后的生活。戴斗笠,穿蓑衣,躬自耕耘,奉养双亲,以散步代车马,以无事为和贵。他认为这是人间最为适意快心的事了,连挥麈清谈的风雅也难以与之媲美。“岂必抚麈哉”,把作者身居山间、心性俱足的感情和盘托出了。

  第二部分掉转笔锋,直指阳休之本人。据《北齐书·阳休之传》记载,阳休之“俊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擅声,为后来之秀”。可见他出名很早,且仕途通达。但在作者看来,名声之事不过缰锁而已,为其所累,就像一块天然好料,被木工左砍右凿,削刮得面目全非。所以他转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接着八句描绘阳休之官场得意、文坛擅名之状,用语精丽,文辞华美,俨然歌颂褒扬的口吻。但归为八字,甚具振聋发聩之响:“兹自美耳,吾无取焉。”这不过是阳休之的自鸣得意,作者根本就看不上。这段文字很值得玩味。以腴词裹讥意,用颂调唱哀声,仿佛先要让阳休之高兴一下,然后当头棒喝,使之猛省。这种先扬后抑、明褒实贬的欲擒故纵之法,运用得非常成功,颇具奇峰突起、耳目顿开之效。然后再展开正面论证,而获水到渠成之势。作者先以积玉光泽者前毁,丛桂芳茂者先折为喻,再以历史教训为鉴,反复开导,多方引证,告诫阳休之应注意敛锋藏迹,免遭“象由齿毙,膏用明煎”的命运。他还拈出老子的虚无之道,奉为圭臬,举出张良的急流勇退,作为楷模,希望阳休之能够幡然悔悟,悬崖勒马。他竟禁不住把假设悬想为现实,憧憬起二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把手入林,携酒登山,天为被,地为床,昼论道,夜谈玄,摅心志,畅胸怀。人生得此足矣,“何必富贵乎?”一语既出,表明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的倾心向往和追求,同时又把自己从热烈的遐想拖回到了清冷的现实。他不得不认识到,人各有志,不可力强而致,所以最后忍不住以感慨作结。其中既有埋怨、责怪,也有希望、期待,蕴含丰富而复杂。“若能”以下一段,以想象设辞,再以“去矣阳子”的棒喝拦截,悬想滔滔,戛然而止,笔法颇与此前的先扬后抑相类似。

  全文在结构上截然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写己,写归隐,写山川风光,写愉情快性;下段写人,写在朝,写名缰利锁,写跼蹐蹭蹬。两相对照,效果强烈,泾渭分明。且以高尚映低卑,用委琐衬潇洒,二者互为比照,高者愈见其高,低者愈显其低。这是此文的艺术特色。另外,此文虽取骈文形式,但文思清省,运笔简洁,虽有风花雪月之姿,而无轻软丽靡之质。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古文鉴赏辞典 魏晋 南北朝[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746-750.

yángxiūzhīshū

hóng鸿xūn nánběicháo 

yángshēng jiāpínqīnlǎo shíhuánjùn zàiběnxiànzhī西jiè yǒudiāoshānyān chǔxiányuǎn shuǐshíqīng gāoyán liángtiánshùqǐng jiāxiānyǒushè érzāoluànhuāngfèi jīnjīngshǐ shíchéng pínglíndòng luóshēngyìng quánliúràojiē yuèsōngfēngcǎo yuántíng huāyúnshí bàngzhǎoxīngluó yánxiàliúyān gòngxiāoérshūjuǎn yuánzhōngtáo sōngbǎiércōngqiàn shíqiānchángshèjiàn zhàngdēngfēng xīnyōuyōushàng shēnpiāopiāoérjiāngshì yǎoránzhīzàitiānjiān ruòzhějiǔzhī nǎihuánsuǒzhù zuòwēishí qínduìshuǐ yǒngshānē jiǔwàngyuè tīngfēngshēngxīng wéndònghuái怀 zhuāngshēngzhīxiāoyáo shàngzhīqīngkuàng shǒudàiméng shēnyùn chūliángdào guīfèngqīn huǎndāngchē shìwéiguì shì zhǔzāi 

    érmíngshēngzhījiāngsuǒ jiùliánggōngzhījué zhènpèitáizhīshàng xiùdānchízhīxià cǎijīnguìzhīlòujiǎn fǎng访shānzhīwén jīngshénqiūfén jìnxīnhàn chīzǎozhīpánxiù zàifēnfāng měiěr yān chángshìlùnzhī kūnfēng guāngzhěqiánhuǐ yáoshāncóngguì fāngmàozhěxiānzhé shìdōngyǒuguàmiǎnzhīchén nánguójiànjuānqíngzhīshì liángjǐn hàoshūzāi gàibǎochǐ zhōngbǎiniáněr jīnguānwèi shēnghuāyuǎn xiàngyóuchǐ齿 gāoyòngmíngjiān lǎnlǎoshìshénzhītán yīngliúhóuzhǐzhī ruònéngfānránqīngshàng jiěpèijuānzān  shānzhuāngbàn lín guàjīnchuízhī xiéjiǔdēngyǎn shūpíngshān dàozhì lùnjiùkuǎn fǎng访dān xuánshū  guì yáng guāibié miǎnxúnzhǐ yǎoruòtiānhàn zāi shūjìnyá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阳生大弟:我近来由于家中贫困亲人年老,经常返归范阳。在本县的西面地界,有一座雕山。那里僻静遥远,流水山石清澈绚丽,高高的岩壁四面围绕,肥沃的农田数顷。家中原先有茅屋在这里,遭遇动乱已经荒废,现在又开始修建经营。就着山石建成地基,靠着林木横起屋梁。女萝攀生映入屋内,泉水流淌绕着石级。月下的松、风中的草,沿着庭院罗绮般地相合;向阳的花,云间的果,依着池沼繁星般地罗列。屋檐下飘出的炊烟,和山间云气一起升腾舒卷;小园内生长的桃李,间杂松柏更觉葱翠鲜美。时常一人手提衣裳跋涉过涧,拄着手杖登上山峰,心中悠悠似独自飞升,身子飘飘如将要远去,幽远浩渺已不再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了。像这样待久了,便回到住所。一个人坐在兀立的石上,面对泉水手抚琴弦;独自在山间吟咏,举起酒杯抬头望月。听到风声思绪萌发,耳闻鹤鸣情怀涌动。企望庄子那样的逍遥自在,羡慕尚君那样的清闲旷达。头上戴着竹编的斗笠,身上穿了麻制的狡衣。出门种植高粱稻麦,回家侍奉父母双亲。缓步而行就当作车驾,没有是非就是富贵。这样已经很适宜了,何必还要摆弄麈尾空谈呢!

而你已经被名声束缚,身受能工巧匠的刀雕斧凿,在紫禁宫上摇动玉佩,在红色石阶下拂拭衣袖。收集金匮藏书遗漏的书简,寻访玉山策府未收的文籍,钻研《九丘》《三坟》耗竭精神,追求文如银河费尽心力。铺陈词藻希望能像印囊上的刺绣,发表议论务必使人如嗅芳香。这些都是你自己的爱好,对我来说并不足取。曾经试着对此这样议论:那昆冈上堆积的玉石,光泽闪亮的早被开采;瑶山中丛生的桂树,芳香茂盛的先被采摘。所以东都洛阳有挂冠而去的朝臣,南方泽国出现了为情捐躯的志士。我这样难道是厌恶佳肴锦缎、偏爱蔬菜粗布吗?那全是为了要保全这七尺之躯,尽享人生百年啊。现在贤弟官位已经通达,声誉也已远播。然而大象由于象牙珍贵而弊命,油膏因为能照明而受煎熬。既然已读了老子有关谷神的议论,应当体味留侯知足而止的旷达。如果能幡然以清闲自重,解下玉佩拿去发簪,则我在这里,山庄可以办妥。一旦能挽着手臂同入山林,可把头巾挂在低垂的枝上;带着村酒共登峰峦,将席铺在平坦的山间。彼此叙说生平志向,共同谈论往日的情意,探讨炼丹的方法,讲述玄妙的书籍。这样也是很快活的啊,何必一定要求富显贵呢?我走了啊阳君,道路相背意趣不同。远远追寻这种人生旨趣,却像银河那样遥遥无期。就这样吧,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

注释

阳休之(503—582):北朝文学家,历魏、齐、周、隋四代。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州)人。北魏时为员外散骑侍郎,入齐历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中山太守诸官,齐末为尚书右仆射。齐亡,历周入隋,官至上开府,和州刺史,卒于洛阳。

阳生大弟:即阳休之。大弟,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比:近日,近来。

故郡:指涿郡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州)。

“其处”二句:《宋书·隐逸传论》:“岩壑闲远,水石清华。”闲远,僻静遥远。

匝:围绕。

顷:古代以百亩为顷。

经始:开始测量营建。语本《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栋:房屋的正梁,这里指造房。

萝:女萝,野生藤本植物。

月松:月下之松。

风草:风中之草。

缘庭绮(qǐ)合:指松、草萝生庭中如锦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喻松草宛然妙合。

日华:阳光下的花朵。华,通“花”。

云实: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

旁沼星罗:依傍池沼像星辰一样散布。旁,同“傍”。一作“傍”。

松柏:一作“椿柏”。

葱蒨:草木青翠茂盛貌。

牵裳(cháng):撩起下衣。一作“褰(qiān)裳”。

涧:两山间的流水。

孤上:犹孤高。

杳然:幽远深广的样子。

“独咏”二句:《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浩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山阿,山的曲折处。

“听风声”二句:《晋书·谢玄传》记前秦苻坚在淝水被东晋军击败,“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此借言情怀为自然声响所动。又晋陆机为人所陷,临死前有“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之叹。事见《晋书·陆机传》。鹤唳,鹤鸣。

企:盼望,希望。

庄生:战国宋人庄周,中国古代哲学家。

逍遥: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庄子·让王》:“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又庄子作有《逍遥游》,讲述“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郭象注)的道理。

尚子:《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高士传》作“尚”)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

清旷:清明旷达。

“首戴”二句:语本《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萌蒲:新生竹皮制成的斗笠,也作“茅蒲”。缊袯:麻制蓑衣。

艺:种植。

“缓步”二句:语本《战国策·齐策》颜斶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抚麈:指手执拂尘凭空谈玄。麈,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尾毛可作拂尘,为魏晋人清谈时常备之物。“抚麈”一作“抚尘”,指在尘世中忙碌。

吾子:指阳休之。一作“吾生”。

既:已经。

缰锁:缰绳枷锁,喻指束缚、牵累。《汉书·叙传》:“贯仁义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

良工:能工巧匠,喻指从学之师。

剞劂:刻镂用的刀凿。

佩:指贵族身上佩戴的玉器。

紫台:犹紫宫,古称帝王所居。

丹墀:古代宫殿前涂红色的石阶。

金匮:代指古代国家藏书之所。

漏简:指遗失的文书。简,竹片,战国至魏晋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玉山:群玉山,相传为西王母所居。

丘坟:传说中的古代典籍《九丘》《三坟》的简称,后泛指典籍。

河汉:东汉王充《论衡·案书》:“汉作书者多,司马子长、扬子云,河汉也,其余泾渭也。”此指文章辞赋。

摛藻: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鞶绣:绣花囊,古代官吏用以盛印绶。西汉扬雄《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后以“鞶绣”形容事物绚丽华美。

芬芳:喻指美好动听。一作“芬香”。

自美:自以为美。《庄子·山木》:“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昆峰:即昆冈,传说中的产玉之山。《尚书·胤征》:“火炎昆冈。”孔安国传:“山脊曰冈,昆山出玉。”

瑶山:传说中的仙山。

“是以”句:《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即解冠挂东都(指洛阳)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世遂以“挂冕”比喻辞官。

“南国”句:用战国楚大夫屈原怀忠见谗,被放逐投汨罗江自沉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捐情,舍弃私欲。

粱锦:指精美的衣食。

蔬布:指粗略的衣食。

七尺:指身躯。古代成人一般身长七尺,故称。

百年:一生,终身。

声华:美好的名声。

“象由”句:象因为象牙珍贵而被人击毙。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后以“象齿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

“膏用”句:油膏因能照明而受煎熬。《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膏,油脂。用,因为。

老氏:即老子,春秋时楚人,中国古代哲学家。

谷神之谈:指《老子》六章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把“道”形容为谷神。“谷”为山谷,取其空虚;“神”则有变化莫测之意。老子认为“道”变化莫测,永恒不变。

留侯:汉代谋臣张良,汉六年(前)封留侯(因始见刘邦于徐州沛县东南之留城而求封)。

止足之逸:《史记·留侯世家》载萧何为相,张良辞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翻然:又作“幡然”,形容转变迅速。

清尚:清高自重。

解佩:脱去朝服。佩,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

捐簪:犹挂冠散发,意谓辞官。簪用于束发系冠。

办:置办,筹措。

一得:一旦得以。

把臂入林:谓与友人一同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巘:大小两截的山。

舒席平山:铺陈的座垫与山齐平,意谓在山巅坐卧。

素志:生平志向。

旧款:旧情。款,情意。

丹法:炼丹的方法。

玄书:指道家典籍。

途乖趣别:道路不同,趣味有别。乖,违背,背离。

缅:遥远的样子。

此旨:归隐的意旨。

杳:深远。

天汉:指银河。

参考资料:
1、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79-281
2、 钟振振.唐宋词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4-315
创作背景

祖鸿勋是一个很有性格和才气的人。据《北齐书·文苑传》载,他早年以文学为北魏临淮王拓跋彧荐为奉朝请,“竟不相谢”;后又为城阳王元徽奏为司徒法曹参军事赴洛,以“今来赴职,非为谢恩”相答。史称其“在官清素,妻子不免寒馁,时议高之”。这封书信写于北魏孝庄帝初年,当时军阀尔朱荣专权,与孝庄帝争权,斗争极为尖锐激烈。祖鸿勋看到了这种形势,就弃官归乡。他的朋友阳休之仍在做官,并且参加了修起居注的工作,祖鸿勋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因此写信给他,劝他一同归隐。

参考资料:
1、 曹道衡编选. 汉魏六朝文精选 名选新刊[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215-217.
2、 (清)许梿编选;曹明纲译注.六朝文絜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98-204.
赏析

  南朝文受宫体习染,多风花雪月,吴侬软语,而风格轻靡,姿态婉娈。入北朝,则稍涉清刚之气,江河山川,沟陇田园,往往藏锋露颖,渐见风力。读祖鸿勋此文,可略见一斑。

  开篇先叙述作者归隐后的林泉之乐,他以欣赏的笔触去描绘故乡的山野风光,说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直截了当地告诫阳休之不要被名缰利锁所牵缠,又以历史教训为鉴。作者想象如果阳休之能幡然醒悟,与他一同把臂入林,携酒登山,该是多么快乐。但是,作者又不得不意识到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感慨“缅寻此旨,杳若天汉”,戛然而止,却余音无穷。全篇层次清晰,语言清朗,以比喻和对比手法说理论事,理随文而成,挥洒随意,流转自然,全无雕琢之气,在六朝骈文中不失为上乘之作。沟陇田园,往往藏锋露颖,渐见风力。读祖鸿勋此文,可略见一斑。

  此文是祖鸿勋辞官归里后写给阳休之的信,共分两个部分。作者先叙述陶冶山水,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后规劝阳休之急流勇退,知足而返。作者为人耿介,不与世俗同流,虽入仕朝廷,常心寄霄汉。他位至高阳太守,而在官清廉朴素,妻子不免寒馁,时议颇以为清高。所以他最终辞官归里,完全是适心应性而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来看开头第一句“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纯粹是托辞而已。所以作者仅用一笔带过,立即转入对家乡山庄田园风光的描写。先写居处环境:雕山地处闲远,水清石丽,四周有重峦叠嶂相拥,中间有数顷良田相伴;家有野舍于斯,虽遭荒废,而经过修复,已焕然一新。作者以十分欣赏的心情描绘他的“野舍”:依山就势,即石成基,援木为梁,凭林起栋。上有萝蔓攀援,高映屋宇;下有清泉潺暖,环绕石阶。庭中有月松婆娑,绿草生翠,溪边有日华浮动,云光徘徊。时有流烟飘过,随云气氤氲而舒卷汗漫;再看园中桃李,共香椿翠柏而比丽争姿。短短几十字,就将其雕山野舍的大好风光描摹出来,运笔幽峭简劲,清丽而生动,令人不胜企羡。

  至此,作者转换笔法,变客观描绘为主观介入。作者果然耐不住山川风光的吸引,尽情陶醉了。当他不时褰裳涉水、拄杖登攀的时候,不禁产生了“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的感觉,仿佛不是立足人间,而已置身仙山琼阁,羽化而登仙了。“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一句,直将作者误把人间作仙境,盘桓其间流连忘返的心情和神态,勾画得出神入化,宛然若现。所以,他余兴未尽,归来仍“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举酒望月”,不但勾勒出了作者寄情山水、啸傲江湖的潇洒形象,还暗寓了时间的流程,表明作者从褰裳涉水到举杯望月,已在山间徜徉了一天,时已至晚了。眼观之景渐已朦胧隐去,惟耳聆之声与心想之象,则络绎奔会,粲然成章。所以接下来“听风声以兴思”四句,既暗寓了时间的流程,也揭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观景—聆声—兴想。这样,文章从写景到抒情的转合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其笔法之老练纯熟,可见一斑。随后八句,则从这具体的情境中跳出来,略写归隐后的生活。戴斗笠,穿蓑衣,躬自耕耘,奉养双亲,以散步代车马,以无事为和贵。他认为这是人间最为适意快心的事了,连挥麈清谈的风雅也难以与之媲美。“岂必抚麈哉”,把作者身居山间、心性俱足的感情和盘托出了。

  第二部分掉转笔锋,直指阳休之本人。据《北齐书·阳休之传》记载,阳休之“俊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擅声,为后来之秀”。可见他出名很早,且仕途通达。但在作者看来,名声之事不过缰锁而已,为其所累,就像一块天然好料,被木工左砍右凿,削刮得面目全非。所以他转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接着八句描绘阳休之官场得意、文坛擅名之状,用语精丽,文辞华美,俨然歌颂褒扬的口吻。但归为八字,甚具振聋发聩之响:“兹自美耳,吾无取焉。”这不过是阳休之的自鸣得意,作者根本就看不上。这段文字很值得玩味。以腴词裹讥意,用颂调唱哀声,仿佛先要让阳休之高兴一下,然后当头棒喝,使之猛省。这种先扬后抑、明褒实贬的欲擒故纵之法,运用得非常成功,颇具奇峰突起、耳目顿开之效。然后再展开正面论证,而获水到渠成之势。作者先以积玉光泽者前毁,丛桂芳茂者先折为喻,再以历史教训为鉴,反复开导,多方引证,告诫阳休之应注意敛锋藏迹,免遭“象由齿毙,膏用明煎”的命运。他还拈出老子的虚无之道,奉为圭臬,举出张良的急流勇退,作为楷模,希望阳休之能够幡然悔悟,悬崖勒马。他竟禁不住把假设悬想为现实,憧憬起二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把手入林,携酒登山,天为被,地为床,昼论道,夜谈玄,摅心志,畅胸怀。人生得此足矣,“何必富贵乎?”一语既出,表明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的倾心向往和追求,同时又把自己从热烈的遐想拖回到了清冷的现实。他不得不认识到,人各有志,不可力强而致,所以最后忍不住以感慨作结。其中既有埋怨、责怪,也有希望、期待,蕴含丰富而复杂。“若能”以下一段,以想象设辞,再以“去矣阳子”的棒喝拦截,悬想滔滔,戛然而止,笔法颇与此前的先扬后抑相类似。

  全文在结构上截然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写己,写归隐,写山川风光,写愉情快性;下段写人,写在朝,写名缰利锁,写跼蹐蹭蹬。两相对照,效果强烈,泾渭分明。且以高尚映低卑,用委琐衬潇洒,二者互为比照,高者愈见其高,低者愈显其低。这是此文的艺术特色。另外,此文虽取骈文形式,但文思清省,运笔简洁,虽有风花雪月之姿,而无轻软丽靡之质。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古文鉴赏辞典 魏晋 南北朝[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746-750.
猜您喜欢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柴门寂寂黍饭¹²,山家烟火春雨晴。
译文: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注释:¹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²馨:香。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庭花蒙蒙¹水泠泠²,小春啼索树上莺。
译文: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注释:¹蒙蒙:形容雨点细小。²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xī)(chì)¹如家禽。
译文: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注释:¹鸂鶒: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前村后垄桑柘(zhè)¹²,东邻西舍无相侵。
译文: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注释:¹桑柘:桑木与柘木。²深:茂盛。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¹娘洗茧前溪渌(lù)²,牧童吹笛和衣浴。
译文: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注释:¹蚕:农家养蚕女。²渌:水清而深的样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译文: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第一首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第二首从“山家”一家一户的小环境扩大到周围的大环境。前三句写自然景色。“前村后垄”犹言“到处”。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触目可见,具体可辨,值得留恋。且不说桑柘的经济价值,单说蒲,蒲嫩时可食,成熟后可织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说鸳鸯鸂鶒尚且宁静地生活着,何况乎人。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丽、物产丰盛、生活宁静、村民勤劳的环境里,“东邻西舍”自然相安无事,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没有强凌弱、众暴寡、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很明显,通过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这自不待言。

  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得逼真如画;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喜获丰收,其内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见了喜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比起晚唐那些典雅、雕饰、绮丽、纤弱的诗来,贯休以其作品明快、清新、朴素、康健之美,独树一帜。明代杨慎指出:“贯休诗中多新句,超出晚唐”(《升庵诗话》),真可谓独具只眼。

参考资料:
1、 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63-1365

chūnwǎnshūshānjiāèrshǒu

guànxiū tángdài 

cháiménshǔfànxīn shānjiāyānhuǒchūnqíng 
tínghuāméngméngshuǐlínglíng xiǎoérsuǒshùshàngyīng 

shuǐxiāngtánghēisēnsēn yuānyāngchìjiāqín 
qiáncūnhòulǒngsāngzhèshēn dōnglín西shèxiāngqīn 
cánniángjiǎnqián tóngchuī 
shānwēngliú宿yòu宿 xiàozhǐ西guādòushú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¹
译文:缱绻秋水倒映着天空,渔舟上的笛声在晚风中呜咽悠扬。
注释:¹晚风:晚上的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¹
译文:在万里寒碧的波心绽开的奇花,谁个能够折得?那凋零摇碎的千瓣落红,是秋日夕阳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
注释:¹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喜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¹。当初意儿别²,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译文:与他相爱的时候,觉得他像初生的月亮那样清新明媚;喜欢他的时候,觉得他像梅花枝头的月亮那样妩媚娇好;想念他的时候,填写几首《西江月》词寄托相思;盼望他来的时候,直盼得通宵无眠,残月如钩。回想当初,与他一见钟情,真是别有一番意绪,想不到如今却抛下了我,要再想与他相逢,恐怕是水底捞月,徒劳无益了。
注释:¹辰勾月:水星。这种星很难见到。²别:特别好。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¹
译文:虽然名园属侯家所有,但游人却可以随意游玩到太阳西斜。
注释:¹日斜:太阳西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主人空看折来花。
富贵位高无暇(xiá)出,主人空看折来花。
译文:贵侯们地位显赫根本难得有闲暇时间来游览,只能看看折下的花。

  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人文荟萃,富庶繁华,不仅有喧闹的街市,高耸的楼榭,还有数以百计的名园佳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又载当时的京城市民有探春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以后“都人争先出城探春”。这时,达官贵人们的私家花园也一齐“放人春赏”。这首《贵侯园》就是写春天游赏名园的,但值得寻味的是,这首小诗的主题并不是赞美,而是讽刺。

  第一句“名园虽自属侯家”,起得很平淡,但含义颇深。“名园”,“属侯家”,顺理成章,无可非议。但诗人却用“虽自”两字把它们组合起来,作一转折,引出下文。诗人进一步写道:“任客闲游到日斜。”虽然名园属侯家所有,但游人却可以随意游玩、规赏。“到日斜”三字,把“任客”和“闲游”的含义表达得十分透彻。诗写到这里,等于说各园虽属侯家,但也属于大家。但诗人的用意并不在此。

  诗人紧接着又写道:“富贵位高无暇出”,这就告诉读者,贵侯徒有名园,他们根本没有闲暇前来观赏。有趣的是诗人对“无暇出”所作的注脚——“富贵位高”,这就是“无暇出”的原因。最后一句“主人空看折来花”,名园的主人也赏花,不过他所观赏的只是失却了生命力的“折来花”。诗人说,这是“空看”,因为这种花决不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意趣。如此观花只能是可悲的。侯门深似海,贵侯们深居简出,纵使坐拥名园,也难得一至,只能看看折下的花。至此,诗中才显出“虽自”二字的份量:名园并不属于那些占有者贵侯们,富贵使他们无从接近大自然,也便失去了造化赐予人类的美的享受。

  这首诗质朴无华,但含意深刻,对于贪婪的占有园林之胜的贵侯们,予以辛辣的讽刺。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远游¹²四海³,俯仰观洪波
译文:到远处游历来到了四海,俯仰之间只见巨浪滔天。
注释:¹远游:到远处游历。²临:滨临。到达。³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犹言天下。全国,全世界。⁴俯仰:低头与抬头;短暂的时间;举止动作。⁵洪波:水流剧烈运动扬起的滚滚波涛。
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
大鱼若曲陵¹,承浪²相经过。
译文:浪中大鱼像曲折的山陵,乘着海浪从我身边经过。
注释:¹曲陵:曲折的山陵。²承浪:承接或承载着巨浪。有说乘浪。
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灵鼇(áo)¹²方丈³,神岳(yǎn)(cuó)(é)
译文:灵验的神鳌驮着方丈仙山,山体巍峨高高入云端。
注释:¹灵鼇:灵验的神鳌。鼇,同鳌。²戴:头戴。拥戴。³方丈:又称为方丈山、方壶、方丈洲等。古代神话及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⁴神岳:神圣的山岳。应指方丈山。后指中岳嵩山。武则天封禅嵩山,改中岳为神岳。⁵俨:俨然。宛如,十分像。⁶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仙人¹²其隅(yú)³,玉女其阿(ē)
译文:山隅处仙人飞上飞下,更有神女在其中戏玩。
注释:¹仙人:神话传说中长生不死,并且有各种神通的人。²翔:飞翔,翱翔。³隅:山隅,角落。⁴玉女:传说中的仙女。玉般的美女。⁵戏:嬉戏。⁶阿:山凹。凹曲处。
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
(qióng)(ruǐ)¹可疗饥²,仰漱(shù)³朝霞
译文:赤玉的花蕊可以解除饥饿,仰首可以吸吮早晨的云霞漱口。
注释:¹琼蕊:赤玉的花蕊。玉英,玉花。白色花朵的美称。²疗饥:治疗饥饿,解除饥饿。³仰漱:仰首漱口。⁴吸:吸允。⁵朝霞:早晨的云霞。日出时太阳映照的云彩。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昆仑¹²³,中州我家。
译文:由此想到我的家本在昆仑,中州并不是我的家。
注释:¹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²本:原本。本来。³吾:我。⁴宅:住宅,宅第。⁵中州: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中原地区。全中国。⁶非:并非。不是。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将归¹(yè)²东父³,一举流沙
译文:我将要回归仙地拜谒东父,一次飞举就跨过那漫漫沙滩。
注释:¹将归:将回归。²谒:拜谒。拜见。³东父:东王父,神话传说中的神名。⁴一举:一次飞举。一次举动。⁶超:超越。⁶流沙:随风或水移动的沙。沙漠的旧名。
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
鼓翼¹²时风³,长啸清歌
译文:我乘这阵风张开翅膀,一声啸引出清歌一串。
注释:¹鼓翼:振翅,鼓动翅膀。²舞:舞动。³时风:时下的季风,流行的风俗。⁴长啸:大声呼叫。长声吟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⁵激:激扬。激荡。⁶清歌:清脆嘹亮的歌声。清商乐的歌曲。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金石¹²易弊(bì)³,日月同光华
译文:金石固然容易破损,惟有岁月能寿比南山。
注释:¹金石:黄金和玉石。金钟石磬等乐器。²固:固然。虽然。本来就如此。³易弊:容易破损。弊,破旧,破损。⁴光华:光辉照耀。光辉明亮。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齐年¹与天地,万乘²³足多
译文:神仙可与天地共终始,人间那皇位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注释:¹齐年:同一年龄。等齐年岁。²万乘: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後世因称天子为「万乘」。³安:哪里。⁴足多:值得称赞,值得羡慕。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