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¹。收拾瑶池²倾国艳,来向朱物一壁(bì)。透户龙香³,隔帘莺(yīng)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译文: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注释:洞庭春:又为酒名。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¹尤物:旧称绝色女子。亦指物之绝美者。²瑶池:神话中称西王母所住的地方。³龙香:指龙涎香。⁴人杰:当指狄仁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fù)了高唐¹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²,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³。绕梁声在,为伊(yī)忘味三月。
译文: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注释:¹高唐:宋玉有《高唐赋》。²难期:难以实现。³星星发:斑白之发。⁴绕梁声:即馀音绕梁。极言《韶》乐之美。

  这首词是咏梅的,主要是用拟人手法描述所咏之物,也是在抒发对佳人的思慕之情。

  词开头三句写其美,写其给人的总体印象。刘后村咏梅诗说:“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作者说他所咏之物“旧传恐是,人间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说明它是“物之绝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咏之物为梅。“收拾”二句写其来历。辛弃疾在《瑞鹤仙·赋梅》词中称梅有“瑶池旧约”,而在《念奴娇·题梅》词中又说:“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惜”,均说梅同瑶池有密切关系。此处与之同意,言其所咏之物是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进一步暗示他吟咏的是梅。

  “透户”三句写其特点。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黄莺隔帘而语,令人神移。结尾二句言其为花妖。一方面照应“瑶池倾国艳”五字,另一方面写其有迷人的魅力,进一步揭示其无与伦比的美色。

  “酒罢”三句追忆昨夜所见。如果说“月妖”二句是写花避人,而过片三句则写人怜花,词的意脉似断而实续。言昨夜晚间,痛饮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态”,但他避而不见,及归对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应是梅花发”,点明所咏之物为梅,使人豁然开朗,醒明了题旨。

  “赋了”二句写昨夜赏梅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而“不管孤灯明灭。”可见其感情何等专注,而他对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句宕开一笔,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难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结尾二句写其印象之深刻,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这首词看似以人拟花,其实也很可能又以物拟人,借梅花写其意中人,故词中所咏之物与人若即若离而又不即不离,达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地。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母庚才, 顾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页

niànjiāo··dòngtíngchūnwǎn--xīn

dòngtíngchūnwǎnjiùchuánkǒngshìrénjiānyóushōushíyáochíqīngguóyànláixiàngzhūlántòulóngxiāngliányīngliàoxuěyuèyāozhēntàishìshuíjiàorénjié

jiǔguīduìhánchuāngxiāngliúzuóyīngshìméihuālegāotángyóuxiǎngxiàngguǎndēngmíngmièbànmiànnánduōqínggǎnchóudiǎnxīngxīngràoliángshēngzàiwèiwàngwèisānyu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注释

洞庭春:又为酒名。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旧称绝色女子。亦指物之绝美者。

瑶池:神话中称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龙香:指龙涎香。

人杰:当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赋》。

难期:难以实现。

星星发:斑白之发。

绕梁声:即馀音绕梁。极言《韶》乐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或二年。作者罢官,一直在带湖家中闲居,春天一个晚上独自饮酒微醉,闻见花香,思念故人,因此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母庚才, 顾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页
2、 (宋)辛弃疾.稼秆词注:岳麓书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1页
赏析

  这首词是头梅的,主要是用拟人手法描述所头之物,也是在抒注对佳人的思慕之情。

  词开头三”写其美,写其给人的总体印象。刘后村头梅诗”:“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作者”他所头之物“旧传恐是,人间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明它是“物之绝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头之物为梅。“收拾”二”写其来历。辛弃疾在《瑞鹤仙·赋梅》词中称梅有“瑶池旧约”,而在《念奴娇·题梅》词中又”:“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惜”,均”梅同瑶池有密切关系。此处与之同意,言其所头之物是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进一步暗示他吟头的是梅。

  “透户”三”写其特点。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黄莺隔帘而语,令人神移。结尾二”言其为花妖。一方面照应“瑶池倾国艳”五字,另一方面写其有迷人的魅力,进一步揭示其无与伦比的美色。

  “酒罢”三”追忆昨夜所见。如果”“月妖”二”是写花避人,而过片三”则写人怜花,词的意脉似断而实续。言昨夜晚间,痛饮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态”,但他避而不见,及归对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应是梅花注”,点明所头之物为梅,使人豁然开朗,醒明了题旨。

  “赋了”二”写昨夜赏梅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而“不管孤灯明灭。”可见其感情何等专注,而他对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宕开一笔,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难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注斑白。结尾二”写其印象之深刻,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这首词看似以人拟花,其实也很可能又以物拟人,借梅花写其意中人,故词中所头之物与人若即若离而又不即不离,达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地。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母庚才, 顾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页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8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这一首,离别相思之词。采取华丽字眼,描写居室、器物,用以衬托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上片用比喻和对照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别后独处的孤寂与惆怅。画炉懒得冒烟,只透着一股冷清之气;绣被上还是那一对鸳鸯,但人已是孤孤单单的了。当初欢乐时,觉得夜短,只怨天光易晓;如今独卧空床,细挑银灯,却难以熬到天亮。下片开拓出一个梦中境界,笔法可谓奇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的人果然在梦中出现了。可惜梦中欢会仍然短暂,“残睡觉来人又远”,只是迷糊了一小会儿,就做了个美梦,觉儿小,梦也短,一睁眼,那人又走远额。然而,尽管只是梦中仓促一晤,也足以令人难以忘怀,此情此景,无情之人也得断肠。何况我辈多情之人乎?

nánxiāngzi··huàlǎnxūnxiāng--yàndào

huàlǎnxūnxiāngxiùyīnyóuzhǎnjiùyuānyāngshìtóngqīnchóuxiǎokōngchuángyíndēngyuànlòuzhǎng

yuèliángmènghúnsuíyuèdàolánfángcánshuìjuéláirényòuyuǎnnánwàng便biànshìqíngduàncháng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译文:润州刺史齐公开凿新运河,将会万古长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译文:这是一座丰碑,丰功伟绩将使后人受惠,与天地同在。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译文:河上有两座桥梁,正对着两座阁楼,河边树木苍郁,花朵盛开。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译文:这树木就如同周召公办公事的甘棠树,深受人民喜爱,谁会去攀折呢?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译文:吴国地界将因此固若金汤,从此这里就是天险。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ruì)¹
译文:水闸将海水阻拦,宽阔的人工湖使沙岸的河流交汇处显现。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我行送季父,弭(mǐ)(zhào)¹徒流悦。
译文:现在我送我们家长排行最小的叔父李贲外出,因为分别心里很不痛快,刚才的兴高采烈都是假装的,所以把船停下,多待一会。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译文:你看着满江漂荡的柳絮,像龙山的雪花,仿佛也依依不舍你的离别。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惜此林下兴,怆(chuàng)¹为山阳别。
译文:让我们珍惜在这里的聚会,就像七君子在竹林聚会一样情谊深厚,此别也像是他们的分别一样郁闷怆恻。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zhān)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译文:望着你即将飞马绝尘而去的身影,我可以料想:我回家以后会是多么清冷寂寞。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¹客边城。
译文: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注释:¹憔悴:忧貌。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青衫犹是鹓(yuān)¹旧,白发新从剑外²生。
译文: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客满头。
注释:¹鹓行:指朝官的行列。²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古戍旌(jīng)旗秋惨淡,高城刁斗¹夜分明。
译文: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注释:¹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晚上敲击巡更。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tán)¹出塞声。
译文: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注释:¹檀槽:用檀木做的弦乐器上的格子,这里指代军乐。

  诗的一、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意犹未足,于是再申两句——“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客新从剑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宋代因袭唐制。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都是正八品,所以说“青衫”。“鹓行”,又称鹓鹭,因二鸟群飞有序,喻指朝官的行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身上穿的还是旧日“青衫”,那也就含有久沉下僚的感叹。“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此处即代指当时陆游宦游的成都、嘉州等处。青衫依旧,白客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同时,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第四句又补充了第二句,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所以卢世灌说“三、四无限感慨”(《唐宋诗醇》引),倒是颇能客掘诗意的。

  诗的前四句从叙事中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五、六两句转为写景——秋天,古堡上的旌旗在秋风中飘拂,笼罩着阴郁惨淡的气氛;夜深了,城头上巡更的刁斗声清晰可闻。这显然是一个战士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古戍旌旗,高城刁斗,无不唤起他对南郑军中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这一联虽是写景,却是诗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所以接着便说“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诗中常用以代指乐器。《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本是西域军乐,声调雄壮,内容多写边塞将士军中生活。诗人壮心虽在,欲试无由,惟有寄托于歌酒之中。尾联两句再经这么一层转折,就更深刻地反映了他那无可奈何的处境及其愤激不平的心情,也刻画出诗人坚贞倔强的性格。

  全诗跌宕淋漓,有余不尽之意,体现诗人七律造诣之深。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黄山书社,2006.11:233-234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钱王¹登假²仍如在,伍相随波³不可寻。
译文:暴君钱王早已埋入荒郊,残虐的鬼魂却仍然未消。忠诚的伍子胥惨遭杀害,尸骨随波飘流总难寻找。
注释:郁达夫:小说家。他因发起组织“中国自由大同盟”,参加“左联”,主编左翼刊物而为国民政府当局所忌恨。¹钱王:即钱镠(852-932),今浙江杭州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国王。²登假:同登遐,旧称帝王的死亡为登假。³伍相随波:伍相,即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平楚¹日和憎健翮(hé),小山香满蔽²高岑(cén)³
译文:杭州平林漠漠日丽风飘,那雄鹰却不能翱翔云霄。梅花散发著幽香的小山,都被寻山大岭层层遮掉。
注释:¹平楚:平林。登高望远,见树木连成一片,就像平地一样。²蔽:蔽于,被遮掩。³高岑:高山。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坟坛¹冷落将军岳²,梅鹤凄凉处士林³
译文:岳坟显得多么冷落萧条,林逋的孤山也凄凉寂寥。
注释:¹坟坛:指西湖边岳飞的坟墓。²将军岳:指岳飞(1103-1142),杭州西湖畔有岳坟。³处士林: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此处指林逋(967-1028)。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何似¹举家²游旷(kuàng)³,风波浩荡行吟
译文:还不如快投入社会激流,大风大浪中为革命吟啸!
注释:¹何似:哪里比得上。²举家:全家。³游旷远:指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⁴风波浩荡:喻指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斗争。⁵足:尽可。⁶行吟:这里是指创作活动。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翔云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厌恶风和日暖、平林漠漠的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的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的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的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说:“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的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的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的名胜古迹来说。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的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说,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出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的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出:“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的“行吟”的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的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写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参考资料:
1、 王维森.鲁迅诗歌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151-152页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宿云¹散洲渚(zhǔ)²,晓日明³村坞(wù)
译文: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
注释:¹宿云:昨夜就有的云。²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³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⁴村坞:村庄,多指山村。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译文: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¹心适无事,偶此²成宾³
译文: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注释:¹予:我。²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³宾:指眼前景。⁴主:作者自指。

  这首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这里也隐喻诗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虽然被贬,但仍怀抱着昨日风雨终会逝去,明日骄阳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倡,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930

hòuxiǎoxíngzhìběichí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宿yúnsànzhōuzhǔ xiǎomíngcūn 
gāoshùlínqīngchí fēngjīnglái 
xīnshìshì ǒuchéngbīnzh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