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¹相看²忘逆旅³,三声清泪落离觞(shāng)
译文: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
注释:¹万里:代指路途遥远。²相看:相对。³逆旅:旅店。⁴觞:指酒杯。
朝云往日攀(pān)¹梦,夜雨何时对榻(tà)凉。
译文: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
注释:¹攀天:代指仕途坎坷,阻力重重。
急雪脊令¹相并影,惊风鸿雁²不成行。
译文: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注释:¹脊令:鸟名,即鹡鸰[jī líng]。²鸿雁:喻兄弟。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¹书慰断肠。
译文: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注释:¹频书:常常通信。

  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衷痛,掀起感情的波澜。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但无情的现实却是离别在即,归途迢递,兄弟将天各一方。野猿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点点清泪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中。

  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作者被贬当日与兄长黄元明同过巫峡时,回忆起楚王梦见神女的故事。同时也隐寓诗人往日的抱负,好似登天之梦,已经破灭。邪佞当道,仕途阻力重重,如《代书》:“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这一比喻又是来自屈原的“楚辞”,如《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闾阖而望予。”《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夜雨”句则是用韦应物与苏轼的诗意,感叹什么时候兄弟能长聚相伴,对榻话旧。韦应物《示全真元长》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经白居易沿用,“风雪”又化为“风雨”,其《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说:“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苏轼兄弟极喜此句,他们早年同读韦应物此诗,“侧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所以他们的诗中常常咏及“对床夜语”,用以指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后,兄弟之间亲切温馨、自由自在的生活,如苏轼“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此句即为黄庭坚诗句的出处。“凉”又是暗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意思(《与子俨等疏》),形容归隐后的逍遥自得。黄庭坚在这里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

  颈联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进一步申足兄弟之情。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黄庭坚化用此诗,而在写法上则吸取前人的艺术经验,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来得更深婉蕴藉,更富有情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句从对方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写“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都是同一手法。结句作临别时的珍重叮咛之语:从今后可要多多来信,以慰我这天涯断肠人。诗人的满腔深情都倾注在这声声嘱咐中了。

  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成语上的深厚功力。他用典繁富,但经过锻炼熔铸,却显得浑成无迹;正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由于善用典故、点化成语,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联想,所以这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黄庭坚的诗以瘦劲挺拔著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由于他宅心忠厚,感情诚挚,所以他的诗作,拗峭中仍不失深婉之致,尤其是为师友、兄弟赠答之作,更是情真意切,颇为感人,此诗即是一例。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1-543

yuánmíngqiánnánzèngbié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wànxiāngkànwàng sānshēngqīnglèiluòshāng 
zhāoyúnwǎngpāntiānmèng shíduìliáng 
xuělìngxiāngbìngyǐng jīngfēnghóng鸿yànchéngháng 
guīzhōutiānchánghuíshǒu cóngpínshūwèiduànchá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

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

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注释

万里:代指路途遥远。

相看:相对。

逆旅:旅店。

觞:指酒杯。

攀天:代指仕途坎坷,阻力重重。

脊令:鸟名,即鹡鸰[jī líng]。

鸿雁:喻兄弟。

频书:常常通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绍圣二年(1095),作者因所谓“修史失实”罪名遭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不远万里,亲送贬所,黄氏兄弟手足情深,分手时难舍难分,分别后作此赠别诗,以抒发兄弟离别哀伤之情。

参考资料:
1、 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3-234
赏析

  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衷痛,掀起感情的波澜。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但无情的现实却是离别在即,归途迢递,兄弟将天各一方。野猿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点点清泪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中。

  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作者被贬当日与兄长黄元明同过巫峡时,回忆起楚王梦见神女的故事。同时也隐寓诗人往日的抱负,好似登天之梦,已经破灭。邪佞当道,仕途阻力重重,如《代书》:“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这一比喻又是来自屈原的“楚辞”,如《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闾阖而望予。”《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夜雨”句则是用韦应物苏轼的诗意,感叹什么时候兄弟能长聚相伴,对榻话旧。韦应物《示全真元长》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经白居易沿用,“风雪”又化为“风雨”,其《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说:“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苏轼兄弟极喜此句,他们早年同读韦应物此诗,“侧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所以他们的诗中常常咏及“对床夜语”,用以指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后,兄弟之间亲切温馨、自由自在的生活,如苏轼“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此句即为黄庭坚诗句的出处。“凉”又是暗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意思(《与子俨等疏》),形容归隐后的逍遥自得。黄庭坚在这里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

  颈联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进一步申足兄弟之情。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黄庭坚化用此诗,而在写法上则吸取前人的艺术经验,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来得更深婉蕴藉,更富有情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句从对方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写“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都是同一手法。结句作临别时的珍重叮咛之语:从今后可要多多来信,以慰我这天涯断肠人。诗人的满腔深情都倾注在这声声嘱咐中了。

  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成语上的深厚功力。他用典繁富,但经过锻炼熔铸,却显得浑成无迹;正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由于善用典故、点化成语,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联想,所以这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黄庭坚的诗以瘦劲挺拔著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由于他宅心忠厚,感情诚挚,所以他的诗作,拗峭中仍不失深婉之致,尤其是为师友、兄弟赠答之作,更是情真意切,颇为感人,此诗即是一例。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1-543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24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¹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ǒu)²身?
译文: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注释:¹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²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¹,风来蒿(hāo)(ài)²气如薰(xūn)³。使君元是此中人。
译文: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注释:¹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²蒿艾:两种草名。³薰:香草名。⁴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 ”,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8页

huànshā ·ruǎncǎopíngsuōguòxīn

shì sòngdài 

zhōushítánxiè dàoshàngzuòshǒu tánzàichéngdōngèrshí chángshuǐzēngjiǎnqīngzhuóxiāngyìng 

ruǎncǎopíngsuōguòxīn qīngshāzǒuchén shíshōushíǒugēngshēn 
nuǎnsāngguāng fēngláihāoàixūn shǐ使jūnyuánshìzhōngrén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寻真¹误入蓬(péng)(lái)²岛,香风不动松花³
译文: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注释: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¹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²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³松花:松树的花。⁴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采芝¹何处未归来,白云遍²地无人扫。
译文: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¹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²遍:一作“满”。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体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29-30

xúnyǐnzhě--wèi

xúnzhēnpéngláidǎoxiāngfēngdòngsōnghuālǎo

cǎizhīchùwèiguīláibáiyúnbiànrénsǎo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àn)¹销魂²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³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wēi)于山侧。棹(zhào)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¹⁰金觞(shāng)¹¹而谁御¹²,横¹³玉柱¹⁴而沾¹⁵¹⁶。居人愁卧,怳(huǎng)¹⁷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¹⁸,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qiū)¹⁹之离²⁰霜。巡层楹(yíng)²¹而空掩,抚锦幕²²而虚凉。知离梦之踯(zhí)(zhú)²³,意²⁴别魂之飞扬²⁵
译文: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注释:¹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²销魂,即丧魂落魄。³秦吴:古国名。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⁴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⁵燕宋:古国名。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⁶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⁷棹:船桨,这里指代船。⁸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⁹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¹⁰掩:覆盖。¹¹觞:酒杯。¹²御:进用。¹³横:横持;阁置。¹⁴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¹⁵沾:同“沾”。¹⁶轼:车前的横木。¹⁷怳:丧神失意的样子。¹⁸沉彩:日光西沉。¹⁹楸:落叶乔木。枝干端直,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²⁰离:即“罹”,遭受。²¹层楹:高高的楼房。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²²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²³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²⁴意:同“臆”,料想。²⁵飞扬:心神不安。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¹。至若龙马²银鞍(ān),朱轩³绣轴(zhóu),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兮箫鼓陈,燕、赵¹⁰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¹¹。惊驷(sì)¹²之仰秣(mò)¹³,耸¹⁴渊鱼之赤鳞¹⁵。造¹⁶分手而衔(xián)¹⁷,感寂寞¹⁸而伤神。
译文: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注释:¹万族:不同的种类。²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³朱轩:贵者所乘之车。⁴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⁵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⁶东都:指东都门,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⁷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曾帐饮于金谷园。⁸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弹奏出羽声。⁹张:调弦。¹⁰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¹¹上春:即初春。¹²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¹³仰秣:抬起头吃草。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此处反其意。¹⁴耸:因惊动而跃起。¹⁵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¹⁶造:等到。¹⁷衔涕:含泪。¹⁸寂漠:即“寂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乃有剑客惭恩¹,少年报士²,韩国³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lì)共诀,抆(wěn)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¹⁰于泉里¹¹。金石震¹²而色变,骨肉¹³悲而心死。
译文: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注释:¹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²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³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⁴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⁵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⁶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⁷沥泣:洒泪哭泣。⁸抆血: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抆:擦拭。⁹衔感:怀恩感遇。衔,怀。¹⁰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¹¹泉里:黄泉。¹²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¹³骨肉:指死者亲人。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或乃边郡(jùn)未和,负羽¹从军。辽水²无极,雁山³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xūn)。日出天而曜(yào),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袭¹⁰青气¹¹之烟煴(yūn)¹²,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¹³兮沾罗裙。
译文: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透过红色的雾霭阳光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注释:¹负羽:挟带弓箭。²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³雁山:雁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⁴曜景:闪射光芒。⁵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⁶镜:照耀。⁷朱尘:红色的尘霭。⁸照,日光。⁹烂,光彩明亮而绚丽。¹⁰袭:扑入。¹¹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¹²烟煴:同“氤氲”。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¹³爱子:爱人,指征夫。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至如一赴绝国,讵(jù)¹相见期?视乔木²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班³(jīng)兮憎恨,惟樽(zūn)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méi)
译文: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注释:¹讵:岂有。²乔木:高大的树木。³班:铺设。⁴荆:树枝条。⁵尊:同“樽”,酒器。⁶湄:水边。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又若君居淄(zī)¹,妾家河阳²,同琼珮(pèi)³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shòu)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huì)高台之流黄。春宫(bì)¹⁰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diàn)¹¹清兮昼不暮,冬釭(gāng)¹²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译文: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回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注释:¹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²河阳:黄河北岸。³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⁴结绶:指出仕做官。绶:系官印的丝带。⁵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少妇。⁶徒芳:比喻虚度青春。⁷晦:昏暗不明。⁸流黄:黄色丝绢,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⁹春宫:指闺房。¹⁰閟:关闭。¹¹簟:竹席。¹²釭:灯。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tǎng)¹有华阴²上士³,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¹⁰而方坚。驾鹤上汉,骖(cān)¹¹(luán)¹²腾天。暂游万里,少别¹³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¹⁴主人兮依然。
译文: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间游行万里,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注释:¹傥:同“倘”。²华阴: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南。³上士:道士;求仙的人。⁴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⁵还仙:即成仙。⁶寂:进入微妙之境。⁷传:至,最高境界。⁸丹灶:炼丹炉。⁹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¹⁰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¹¹骖:三匹马驾车称“骖”。¹²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¹³少别:小别。¹⁴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¹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²卫女,上宫³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l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guī),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译文: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注释:¹下:下土。与“上士”相对。²桑中:卫国地名。³上宫:陈国地名。⁴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⁵渌波:清澈的水波。⁶南浦:泛指送别之地。⁷圭: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谁能 一作:讵能)
是以别方¹不定,别理千名²,有别必怨,有怨必盈³。使人意夺神骇(hài),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¹⁰,兰台¹¹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diāo)龙之声,谁能摹(mó)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谁能 一作:讵能)
译文: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塞于心,使人意志丧失神魂滞沮,心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惊。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深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杰出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像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情状,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
注释:¹别方:别离的双方。²名:种类。³盈:充盈。⁴折、惊:均言创痛之深。⁵渊:即王褒,字子渊。⁶云:即扬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⁷严:严安。⁸乐:徐乐。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⁹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¹⁰彦:有学识才干的人。¹¹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其结构类似议论文,开宗明义,点出题目,列出论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以“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段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打破时空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其结构又似乐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应,以突出主旨。

  《别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对生活进行观察、概括,提炼,择取不同的场所、时序、景物来烘托、刻画人的情感活动,铺张而不厌其详,夸饰而不失其真,酣畅淋漓,信然能引发共鸣,而领悟”悲“之所以为美。作者对各类特殊的离别情境,根据其各自特点,突出描写某一侧面,表现富有特征的离情。作者力求写出不同离怨的不同特征,不仅事不同,而且情不同,境不同,因而读来不雷同,不重复,各有一种滋味,也有不同启迪。

  善于抓住特征,善于选择素材,还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技巧,方可描写出色。《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着落预判,千古传诵。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 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680-687

bié

jiāngyān nánběicháo 

    ànránxiāohúnzhě wéibiéér kuàngqínjuéguó yānsòngqiān huòchūntáishǐshēng zhàqiūfēngzàn shìxíngchángduàn bǎigǎn fēngxiāoxiāoérxiǎng yúnmànmànér zhōuníngzhìshuǐbīn chēwēichíshān zhàoróngérqián hánmíngér yǎnjīnshāngérshuí héngzhùérzhānshì rénchóu huǎngruòyǒuwáng xiàérchéncǎi yuèshàngxuānérfēiguāng jiànhónglánzhīshòu wàngqīngqiūzhīshuāng xúncéngyíngérkōngyǎn jǐnérliáng zhīmèngzhīzhízhú biéhúnzhīfēiyáng 

    biésuī shìnǎiwàn zhìruòlóngyínān zhūxuānxiùzhóu zhàngyǐndōng sòngjīn qínzhāngxiāochén yān zhàoshāngměirén zhūyànqiū luójiāoshàngchūn jīngzhīyǎng sǒngyuānzhīchìlín zàofēnshǒuérxián gǎnérshāngshén 

    nǎiyǒujiàncánēn shàoniánbàoshì hánguózhào gōngyānshì rěnài bāng gòngjué wěnxuèxiāngshì zhēngér jiànxíngchénzhīshí fāngxiángǎnjiàn fēimǎijiàquán jīnshízhènérbiàn ròubēiérxīn 

    huònǎibiānjùnwèi cóngjūn liáoshuǐ yànshāncānyún guīzhōngfēngnuǎn shàngcǎoxūn chūtiānéryàojǐng xiàérténgwén jìngzhūchénzhīzhàolàn qīngzhīyānyūn pāntáorěnbié sòngàizhānluóqún 

    zhìjuéguó xiāngjiàn shìqiáo juéběiliángyǒng zuǒyòudòng qīnpénglèi bānjīngzēnghèn wéizūnjiǔbēi zhíqiūyànfēi dāngbáixiàshí yuànyuànyuǎnshān chángméi 

    yòuruòjūnyòu qièjiāyáng tóngqióngpèizhīchénzhào gòngjīnzhīxiāng jūnjiéshòuqiān yáocǎozhīfāng cányōuguīzhīqín huìgāotáizhīliúhuáng chūngōngqīngtái qiūzhànghánmíngyuèguāng xiàdiànqīngzhòu dōnggāngníngcháng zhījǐnjìn huíwénshīyǐngshāng 

    tǎngyǒuhuàyīnshàngshì shíhuánxiān shùmiàoéryóuxué dàoérwèichuán shǒudānzàoér liànjīndǐngérfāngjiān jiàshànghàn cānluánténgtiān zànyóuwàn shàobiéqiānnián wéishìjiānzhòngbié xièzhǔrénrán 

    xiàyǒusháoyàozhīshī jiārénzhī sāngzhōngwèi shànggōngchéné chūncǎo chūnshuǐ sòngjūnnán shāngzhī zhìnǎiqiūzhū qiūyuèguī míngyuèbái guāngyīnwǎnglái zhībié xīnpáihuái 

    shìbiéfāngdìng biéqiānmíng yǒubiéyuàn yǒuyuànyíng shǐ使rénduóshénhài xīnzhéjīng suīyuān yúnzhīmiào yán zhījīng jīnguīzhīzhūyàn lántáizhīqúnyīng yǒulíngyúnzhīchēng biànyǒudiāolóngzhīshēng shuínéngzànzhīzhuàng xiěyǒngjuézhīqíngzhě  (shuínéngzuò néng )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秋浦(pǔ)¹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译文: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注释:¹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译文: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向东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正西愁长安,下见江水流。
译文:站在山顶西望长安,直见长江之水滚滚东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译文: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译文: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译文: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译文: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咽之声。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译文: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译文: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译文: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译文: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两鬓(bìn)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译文: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译文: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译文: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译文: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译文: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译文: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醉上山公¹马,寒歌宁戚²牛。
译文: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注释:¹山公:指山简。²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空吟白石烂¹,泪满黑貂(diāo)(qiú)²
译文: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注释: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²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¹最奇。
译文: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注释: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¹枝。
译文: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注释:¹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江祖一片石¹,青天扫画屏。
译文: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注释:¹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译文: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译文: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译文: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译文: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逻人¹横鸟道,江祖出鱼梁²
译文: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注释:¹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²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急客舟¹疾,山花拂面香。
译文: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注释:¹舟:一作“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¹
译文: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
注释:¹平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译文: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译文: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译文: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译文: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nǎn)¹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注释:¹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¹长。
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注释:¹个:如此,这般。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¹
译文: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¹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译文: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妻子张白鹇(xián)¹,结罝(jū)²映深竹。
译文: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注释:¹白鹇:大型鸟类,也叫“白雉”。²罝:捕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鸟兽的网。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桃波¹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译文: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注释:¹波:一作“陂”。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十六首诗,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平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68-270 .
2、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189-213 .

qiūshíshǒu

bái tángdài 

qiūchángqiū xiāotiáoshǐ使rénchóu 
chóu xíngshàngdōnglóu 
zhèng西wàngchángān xiàjiànjiāngshuǐliú 
yánxiàngjiāngshuǐ nóng 
yáochuánlèi wèiyángzhōu 

qiūyuánchóu huángshānkānbáitóu 
qīngfēilǒngshuǐ fānzuòduànchángliú 
 báoyóuchéngjiǔyóu 
niánshìguī lèixiàzhōu 

qiūjǐntuóniǎo rénjiāntiānshàng 
shānxiūshuǐ gǎnzhàomáo 

liǎngbìnqiū zhāoshuāi 
yuánshēngcuībái chángduǎnjìnchéng 

qiūduōbáiyuán chāoténgruòfēixuě 
qiānyǐntiáoshàngér yǐnnòngshuǐzhōngyuè 

chóuzuòqiū qiǎngkànqiūhuā 
shānchuānshànxiàn fēngchángshā 

zuìshàngshāngōng hánnìngniú 
kōngyínbáishílàn lèimǎnhēidiāoqiú 

qiūqiānchónglǐng shuǐchēlǐngzuì 
tiānqīngduòshí shuǐshēngzhī 

jiāngpiànshí qīngtiānsǎohuàpíng 
shīliúwàn 绿jǐntáishēng 

qiānqiānshínánshù wànwànzhēnlín 
shānshānbáimǎn jiànjiànbáiyuányín 
jūnxiàngqiū yuánshēngsuìxīn 

luórénhéngniǎodào jiāngchūliáng 
shuǐzhōu shānhuāmiànxiāng 

shuǐliàn píngtiān 
nàichéngmíngyuè kànhuāshàngjiǔchuán 

shuǐjìngyuè yuèmíngbáifēi 
lángtīngcǎilíng dàoguī 

huǒzhàotiān hóngxīngluànyān 
nǎnlángmíngyuè dònghánchuān 

báisānqiānzhàng yuánchóucháng 
zhīmíngjìng chùqiūshuāng 

qiūtiánshèwēng cǎishuǐzhōng宿 
zhāngbáixián jiéyìngshēnzhú 

táo liǎoliǎoshēngwén 
ànshānsēngbié tóubáiyún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¹。鲁侯伪(wěi)献他鼎(dǐng)而请盟(méng)焉。齐侯不信,献:“若柳季²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献:“君以鼎为³,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cén)鼎。
译文:从前,齐国攻打鲁国,要索取鲁国的镇国之宝-岑鼎。鲁国国君悄悄地换了另外一个鼎献给齐君,并向齐君请求订立合约。齐君不相信鲁君会把真的岑鼎送来,便提出:“如果柳季说这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它。”鲁君只得去请求柳季。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是国家的重器,而我则把信用看成立身处事的根本。眼下你想破坏臣的根本,保全您的国家,这是臣下难以办到的事。”鲁君无奈只得将岑鼎献给齐君。
注释:¹岑鼎:鲁国名鼎的名称。古代把鼎作为立国的重器。²柳季:鲁国最诚实而讲信用的人,柳下惠,一称柳季。³以……为:把……当做。⁴国:此指极珍贵的珍宝。⁵信:诚信。⁶破:破坏。⁷全:保全。⁸难:困难。

  大丈夫言而有信,一言九鼎。现代人早就认识到,信用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原则,他们将狡狤视为人的恶习之一。本文正说明这个道理。

  确实,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得不使自己与社会兼容,而这纷纭复杂的社会包含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依靠种种社会规范来维系这些关系,使社会得到正常的健康发展。如果都像鲁君那样言而无信,这个社会也就不可能成为正常的有秩序的社会,人与之间就除了互相欺骗以外,不存在任何关系。因此,做人须讲信用,无论统治者或被统治者,都应明白这个道理,朝令夕改乃是社会不稳定的表现,尔虞我诈是人际关系淡漠的结果。但愿这种状况不复存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