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秪隔红阑第一家。
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秪隔红阑第一家。

kǒu--huángzhènchéng

kǒuqiáobiānwèixiéxiānxún宿chùjìnméihuāfēnmíngtīngchuīzhǎngzhīhónglánjiā

黄镇成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欲执河梁¹手,还升月旦²堂。酒阑(lán)人散月侵廊。北客³明朝归去、雁南翔。
译文:本来准备与许太守执手道别,想不到又登上了他办公的厅堂。酒宴结束人群散去只有月光洒满厅堂的走廊。北方的客人明天就要回去了,大雁却要飞往南方。
注释: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润守:指知润州事。¹河梁:《文选卷二十九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后世用“河梁”为送别之词。²月旦:《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欲有‘月旦评’焉。”这里以许劭指许遵。³北客:这里指苏轼自己,原自汴都出来。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yǎo)(tiǎo)高明玉¹,风流郑季庄²。一时分散水云乡³。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译文:容颜娇美、身姿窈窕的高莹和郑容,都是南徐的名妓,一时间也都分散到了江南水乡,只剩下落花芳草和断了一样的肝肠。
注释:¹高明玉:即高莹。²郑季庄:即郑容。³水云乡:江南的水乡。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大雁人飞,下片描写二妓的风流云散,衬托出离别的悲伤。该词借景抒情,运用衬托的手法,表现作者的离别悲伤之情。

  上阙开端两句先写应邀赴宴:“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与下文的“酒阑人散”、“北客”联系起来看,可知开头是写应邀赴宴,而主人的殷勤好客以及作者的感激之情,都音流弦外了。接下去作者并没有渲染宴会上欢快、热烈的气氛,而是一下子推到散席的一刻,着意写上一笔:“酒阑人散月侵廊”。这里明点“酒阑人散”这一特定时间,而以厅堂的走廊下清冷的月光写出凄清的气氛和落寞的情怀,这当然是同离别的心绪相关联的。于是自然转到写当前的离别之事:“北客明朝归去、雁人翔。”这句或许是由“群燕辞归鹄人翔”(曹丕《燕歌行》)这一古老的诗句变化而来,以“雁人翔”反衬“北客”(即作者自己)归去的孤独和冷落,颇有点离群索居的意味,突出了离别的悲伤。

  下片开端两句是对别筵的补写,还是对近事的回忆,这一点无法悬揣,但可以肯定,其中有作者难忘的一时韵事。“高明玉”、“郑季庄”即前篇《减字木兰花》词序中所说的高莹、郑容,她们都是润州名妓,当时在苏轼赞助下,被判落籍、从良,所以感恩戴德,极有可能在苏轼临去时,席上作陪助兴。“窈窕”、“风流”互文见义,概括了二人的容貌之美、歌舞之美。接着笔锋一转:“一时分散水云乡”。此句写得极有诗情和韵味:“一时分散”四字,既回应前文的“酒阑人散”,又暗指二人的落籍从良,同时写出美的事物的消失所引起的莫名的惆怅;“水云乡”三字,紧扣江人的地域特征,并以云水汪茫的自然景色对作者所抒写的情感作了巧妙的烘托。结尾一句情、景兼到,也颇见佳:“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酒阑人散”之后,触目都是惹人愁烦的景物,使人极度伤心。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芳草”会惹人愁烦是因为在古代诗作中,诗人们往往借“芳草”这一意象来抒写或寄寓人的离情。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杜牧《池州送前进十蒯希逸》诗:“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斜阳!”等等。看来这里更多地化用了小杜的诗意,来表现离别的悲伤,这是词的“主意”,与上片一脉相通。由此看来,下片描写二妓的风流云散,不过是一笔衬托而已。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 中册:中国书店,2007.1:896-897

nánzibiérùnshǒuzhòng--shì

zhíliángshǒuháishēngyuèdàntángjiǔlánrénsànyuèqīnlángběimíngcháoguīyànnánxiángyǎotiǎogāomíngfēngliúzhèngzhuāngshífēnsànshuǐyúnxiāngwéiyǒuluòhuāfāngcǎoduànréncháng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南山¹之下,汧(qiān)²之间,想见开元天宝³年。
译文:南山之下,汧水渭水之间,我可以想象出开元天宝那些年。
注释: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¹南山:指秦岭,在陕西陇县南。²汧渭:汧水及渭水,均在陕西。³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八坊¹分屯(tún)(ài)秦川²,四十天匹³如云烟。
译文:朝廷建立八坊养马,连秦川都觉得太狭隘,四十万匹骏马奔驰,似阵阵云烟。
注释:¹八坊:唐时置八坊于岐、豳、泾、宁间,管理马匹,地广千里。²秦川:指陕西、甘肃东部一带。³四十天匹:开元时令王毛仲管马政,至十三年,马有四十三天。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zhuī)(pī)(yīn)(luò)(lí)(liú)(yuán),白鱼赤兔骍(xīng)(huáng)(hàn)¹
译文:马儿毛色各异,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注释:¹“骓”二句:指形形色色的马。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駓,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骃,浅黑间白的马。骆,黑鬣的白马。骊,纯黑的马。骝,黑鬣的红马。騵,白腹的红马。白鱼,两目似鱼目的马。赤兔,红马。骍,红黄色的马。騜,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鶾,长毛马。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龙颅(lú)凤颈狞且妍,奇姿¹逸态隐驽(nú)³
译文:头似龙,颈似凤,有狞恶有俊妍。奇姿逸态,令人叹为观止,也有些劣性马,跳踉嘶叫,混杂其间。
注释:¹奇姿:特殊的姿态;上面所说的“狞”,其实就是奇姿。²逸态:秉性纯良。³弩顽:难以驯服、质地不好的劣等马。隐:隐藏,夹在中间。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碧眼胡儿¹手足鲜²,岁时翦(jiǎn)³供帝闲
译文:绿眼睛的胡人以善养马出名,每年剪毛刷马,精心挑选,供给天子的御马监。
注释:¹碧眼胡儿:谓牧马人,据诗,知唐时牧马人多为长着碧蓝眼睛的少数民族的人。胡儿,西域少数民族。²鲜:鲜明,此处意为灵活。³剪刷:剪毛和洗刷,此乃牧马人分内的事。⁴帝闲:内廷的马厩。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zhè)¹临池²侍三千³,红妆照日光流渊。
译文:天子临池观马,左右侍从美女三千,红妆在日光的照耀下分外光鲜。
注释:¹柘袍:黄袍。此代指皇帝。²临池:谓临池学习书法。池,砚池。³三千:谓宫女之多。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楼下玉螭(chī)¹吐清寒,往来蹙(cù)²生飞湍(tuān)
译文:楼下的玉螭口中吐出不绝的寒水,马群在水波中奔跑溅起水花似箭。
注释:¹螭: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作为器物装饰。此指池边吐水的螭首。²蹙踏:踢,踏。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众工¹(shì)²笔和朱铅³,先生曹霸弟子韩。
译文:画工们把笔舐满了颜料临摹,曹霸和弟子韩干的画技压倒群贤。
注释:¹众工:众画工。²舐:以舌取食或舔物,这里是说用手舔笔。³朱铅:指绘画的颜料。⁴曹霸:唐著名画家,魏曹髦之后。天宝末曾奉诏画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jiù)马多肉尻(kāo)(huí)圆,肉中画骨夸尤难¹
译文:内厩的马多肉臀部肥圆,能在画肉时画出骨相,真是难上加难。
注释:¹“厩马”二句:说内厩马肥胖,难以画出骨相。尻脽,臀部。韩干画马善于表现骨相,故云。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金羁(jī)¹玉勒²绣罗鞍(ān),鞭(biān)(chuí)³刻烙(lào)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译文:马匹戴着黄金羁白玉勒,马鞍子是罗绫绣成,它们遭到鞭打火烙已伤天全,怎比得韩干画上的马,神骏天然。
注释:¹羁:马笼头。²勒:马络头。³鞭箠:用马鞭子鞭打。箠,马鞭。⁴烙:灼,烧。⁵伤:伤害。⁶天全:不遭受任何伤害的自然状态,即本性。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平沙¹细草荒芊(qiān)²,惊鸿³脱兔争后先。
译文:你看,一望无际的平沙上,细草蒙蒙似绵,马儿轻逸快捷,恐后争先。
注释:¹平沙:广漠的沙源,此谓草原。²荒芊绵:草原上的荒草,长得很茂盛,绵延不断。芊,茂盛。³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鸿受惊就飞得快。⁴脱兔:逃跑的兔子。比喻行动非常迅速。脱,逃脱。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王良¹挟策²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yuán)³
译文:这些马真该让王良挟着鞭子赶上青天,为什么要俯首拉车,留在人间?
注释:¹王良:《苏轼诗集》引宋人注:“王良,赵简子时御者。”《淮南子·览冥训》说王良善御马。后引申为星名。《晋书·天文志》:“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挟策飞上天”出于此。²策:马鞭。³辕:车前驾牲畜的直木。据《苏轼诗集》宋人注引《晋书》:“蔡漠戏王导,短辕犊车。”

  题画马的诗,自从杜甫写了《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等名作后,数百年间,几成绝响,到了苏轼,才继武杜甫,作了此诗及《韩干马十四匹》等优秀作品。

  苏轼这首古风,题的是《牧马图》,起首便擒题,从韩干所处的时代及地点写起,说见了这幅图,仿佛见到了关中南山下、汧渭二水间开元、天宝年间养马的盛况。诗没有直接从图入手,故意示以迂回,便给人以突如其来的感觉。词句又有意长短参差,中间以排比,跳荡突兀。清方东树感叹说“如生龙活虎”,纪昀对这句式也很赞赏,说:“若第二句去一‘之’字作一句,神味便减。”古人论诗,认为贵在工于发端,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起手贵突兀。”并举王维“风劲角弓鸣”,杜甫“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参“送客飞鸟外”等篇,认为“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苏轼这首诗的开端也是如此,明明是题画,却对画不着一字,旁出奇兵,令人瞠目,为下吟咏铺设了广阔的余地。

  由时间、地点,诗接着咏马,仍不写画而述实事。诗写道,唐玄宗时,设置八坊,养有四十万匹马,各种毛色的马都很齐全,而皇帝御厩中的马,气概更是不凡。从“八坊分屯”句至“往来蹙踏”句十二句,诗用绚丽的词藻,铺排马的神态毛色,使人应接不暇。在形容时又各有侧重,二句写颜色,二句写神态,二句写牧马人应题;余下数句,又旁及宫廷盛况,带写到马,才思横溢,喷薄而出。在句格上富有变化,写毛色的句子,《御选唐宋诗醇》指出是本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诗“鸦鸱雕鹰雉鹄”句,清王士禛又提出是学《急就篇》句法,“由其气大,故不见其累重之迹”。这首诗全篇学杜甫,插入这两句学韩愈的诗,便在雄浑肆荡中带有了奇崛生新、硬语盘空之态。

  诗写到这里,已经神旺气足,把唐玄宗时有关养马的事作了详尽的介绍,以下才开始入题,但仍用“众工舐笔和朱铅”作衬,引入绘画;接句写到了韩干,但前四字“先生曹霸”还是衬,真正入题只有“弟子韩”三字而已。能在大段描写后入题,已打破了题画诗的常规;入题后仍然不急于着题,更属不易。出人意料的是,诗在匆匆轻点题后,忽然又远荡开去,转写画马之难。诗说天子马厩中的马肥而多肉,不易表现骨相,韩干却能“肉中画骨”,更见工力。同时,又用厩马装饰华美、加鞍着辔、烙上火印,失却马的神韵作反衬,正式赞叹韩干所画“近自然”,笔力奇横。诗中真正花在写画上的只有这几句,因为衬跌得很足,所以表现得十分饱满,回观前面大段描写,又似乎句句写的是画面。因此,下文便立即进入收煞。收煞时,诗仍不肯平平,又别出一意,说画中马的神骏,应当与天马相并共提。这样一结,陡起波澜,被纪昀赞为:“到末又拖一意,变化不测。”诗的结句,又是苏轼借马陈述胸中的抱负,抒发不平。“不合作诗云‘王良挟矢飞上天,何必俯首求短辕’,意以骐骥自比,讥讽执政大臣无能尽我之才,如王良之能驭者,何必折节干求进用也”(《乌台诗案》)。这意思,也与苏轼在同年所作《韩干马十四匹》诗的结句“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相同。

  苏诗多奇句奇篇,这首诗尤为突出。诗是题画,但全诗真正涉及画的只有数句,所以纪昀说:“章法奇绝。”这批语正点出了苏诗恣肆不常的本色。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93
2、 马亮.苏轼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85-87
3、 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83-86

shūhángàn--shì

nánshānzhīxiàqiānwèizhījiānxiǎngjiànkāiyuántiānbǎonián

fāngfēntúnàiqínchuānshíwànyúnyān

zhuīyīnluòliúyuánbáichìxīnghuánghàn

lóngfèngjǐngníngqiěyán姿tàiyǐnwán

yǎnérshǒuxiānsuìshíjiǎnshuāgōngxián

zhèpáolínchíshìsānqiānhóngzhuāngzhàoguāngliúyuān

lóuxiàchīqīnghánwǎngláishēngfēituān

zhònggōngshìzhūqiānxiānshēngcáozihán

jiùduōròukāoshuíyuánròuzhōnghuàkuāyóunán

jīnlēixiùluóānbiānchuílàoshāngtiānquánjìnrán

píngshācǎohuāngqiānmiánjīng鸿hóngtuōzhēnghòuxiān

wángliángxiéfēishàngtiānshǒuduǎnyuán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
依沙宿舸(gě)¹,石濑(lài)²月娟娟。
译文:船儿傍着沙洲过夜,听到了水石相激的响声,看着美好的月色多情。
注释:¹舸船:大船;此处指作者所乘之船。²石濑: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风起¹春灯²乱,江鸣夜雨悬。
译文:风起了,吹动灯火乱晃;雨落时,带着涛声齐鸣。
注释:¹风起:风刮起来。²春灯:春夜的灯。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晨钟¹云外²湿,胜地³石堂烟。
译文:晨钟从云外传来了滋润的清音,胜景展现了在高山空旷处的烟云。
注释:¹晨钟:清晨的钟声。²云外:高山之上。亦指世外。³胜地:名胜之地。
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柔橹(lǔ)¹轻鸥外,含凄觉汝(rǔ)贤。
译文:白鸥轻轻地飘浮在桨叶之外,多么可爱,我觉得它们十分柔驯。
注释:¹柔橹: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

  这首诗从入夜写到天明开船,层次分明,景物描写亦精当生动,结尾用“觉汝贤”三字即写尽对王十二判官的无限留恋之情,寓意高远,含蓄隽永。

  首联写石濑,写月色,写得是那样明秀。用“娟娟”二字,便把映照在山石间湍急水流上的月色的明净的美,全点染出来了。这明净的美,全都安详在宁静的氛围里。这一联与其说是写云安月色,无宁说是写对于云安的一点美好记忆。

  颔联写夜雨江景。登舟时月色明丽,入夜却风雨骤起。风摇船动,船多参差,随波起伏,灯火上下游移,有如春灯点点,用一“乱”字,写尽风中灯火游移闪烁的神态。风后继之以雨,江声夹雨声,彻夜不绝。用一“悬”,写雨景,也写心境。雨本为洒落,为敲打,当然不会“悬”,“悬”是一种感觉。没完没了的雨,如悬空际。下面是滔滔江水,上面是不停的雨,一切似乎全都浸泡在水里,“悬”字最足以表现这样一种感觉情思。

  颈联写清晨之所闻见。江上一夜的雨,清晨起来,两岸山峦,云雾弥漫。穿过云雾,传来了钟声;远处夔州石堂胜景隐没在烟雾里。写钟声而言“湿”。又是写感觉情思。船泊江中,寺在山上,钟声从寺中传来。穿过山上岸边的迷漾云雾,仿佛连声音也沾湿了。声而闻湿,是彻夜听雨的感觉与眼前迷漾烟雾中的钟声叠合的一种联想,是听觉向感觉的转移。

  尾联写别情,也是全诗主旨所在。本拟登舟之后,再上,岸与王十二话别,因夜雨而未能如愿,只好把一种凄然别情,深藏心里,用一“觉”字,把深藏心中的对王十=的眷恋惜别表现了出来。“觉汝贤”三字。蕴含极丰,可作各种理解,或者半年云安养病。曾受到王十二的多方照顾;或者寂寞旅愁之中,曾得到王十二的亲切慰安;或者艰难之际,曾得到王十二的帮助;或者钦慕其人品,或者赏识其行事,等等,无限深情,尽在三字之中。

参考资料:
1、 杜甫著;龚笃清选注.杜甫诗精选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41-142
2、 余冠英.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07月:303-304

chuánxiàkuízhōuguō宿湿shīshàngànbiéwángshíèrpànguān--

shā宿chuánshílàiyuèjuānjuānfēngchūndēngluànjiāngmíngxuán

chénzhōngyúnwài湿shīshèngshítángyānróuqīngōuwàihánjuéxián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¹有辞乡剑²,玉锋³截云
译文:我有辞乡远游的护身利剑,剑刃锋利得能把云层砍断。
注释:走马引:乐府旧题。崔豹《古今注》:“《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怨杀人,亡匿山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觉,闻其声以为吏追,乃奔去。旦观乃天马迹。因惕然大悟曰:吾之所处将危乎。遂荷杖去入沂泽中,援琴而鼓之,为天马声,曰《走马引》。”¹我:游侠自谓也。²辞乡剑:辞乡外出远游的护身利剑。³玉锋:剑锋白净如玉。⁴堪:能。⁵截云:一作“裁云”。犹切云,极言锋刃之利。典出 《庄子·说剑篇》:“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襄阳¹走马客²,意气自生春。
译文:在襄阳,骑马的行人熙熙攘攘,我的意气更是如春草生长。
注释:¹襄阳:一作“长安”。²走马客:一作“走马使”。谓游侠少年,即侠客。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zhāo)嫌剑光¹²,暮嫌剑花³冷。
译文:早上就嫌那剑光过于安宁,晚上又嫌那剑花过于冷淡。
注释:¹光:一作“花”。²静:一作“净”。³剑花:指剑刃。花,一作“光”。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能持剑向人¹,不解持照身²
译文:只知道挥剑斩凶,为人排忧解难,不明白先要持剑防护自身。
注释:¹持剑向人:即将锋刃加诸对手。²“不解”句:一作“解持照身影”。不解,不懂、不能,既可解作不明白先要防护自己的道理,也可解作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持照身,持剑防护自身。

  这首诗通过对自诩豪侠的市井少年的刻画和揶揄,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侠士的失望,也隐含着诗人对理想侠士的渴念。开头两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辞,三四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骄狂之态,五六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躁进,结尾两句是对自诩豪侠者的揶揄。全诗用典贴切生动,意蕴曲折幽微。

  首联两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辞。夸说武器的锋利,实是吹嘘技艺的高超,自诩利刃天下无双,犹言自负绝艺天下难敌。

  颔联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骄狂之态。“襄阳走马客”,此句并非实指,而是借襄阳历史名人来喻写所谓的侠客。襄阳历史上与骑马相关的名人,一是晋代镇南将军山简,他驻守襄阳时,经常醉后策马狂奔,自比中原健儿;另一个是梁武帝萧衍,他做襄阳守将时,积极备兵秣马,准备进击立都扬州的齐东昏侯。两个襄阳名人,一个醉后纵马,骄狂放荡,一个备马盘缰,立意杀人,确与骄狂无忌、渴望杀人的市井豪侠有几分相像,故喻之为 “襄阳走马客”。

  颈联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躁进。他急切地想杀人立威,嫌日子过得太慢、太无聊。朝、暮,既有自朝至暮的意思,也有朝朝复暮暮之意。两句诗都表达同一个意思,以重复的笔法铺写其百无聊赖。这种嫌恨似是未曾杀过人者对于挺阳杀人的盲目向往,大言惑众,并非职业杀手未得新雇主时的恼恨。如果已杀过人,未必会如此张扬。李白《侠客行》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报仇杀人者,定会隐身远遁,不会喋喋不休地向人夸说自己有“辞乡” 的利阳,渴望锋刃饮血。

  尾联两句是对自诩豪侠者的揶揄。这与开头两句遥相呼应,开头是“豪侠”的自我吹嘘,结尾是对“豪侠”的当头棒喝。言外之意是说,自称能仗阳杀人的侠客,未必真有过人的本领,恐怕多半是言过其实的市井少年,连照看自身都未必能做到。

  此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自诩豪侠的市井少年的刻画和揶揄,表示对当世侠士的失望;而在失望之中,实隐含着对于理想侠士的渴念。这后一层意思,透露出凄苦落寞而又激愤不平的身世之感。诗中曲折幽微的意蕴,非潜心涵咏,难以索解。

  此诗另有一说,认为李贺亦用“阳”这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高度自诩和自信。诗人是用阳之锋利喻自己才能之卓异,谓志士有四方之意,怀抱利器,只知为人,不知为己,却终不得一试。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54-355
2、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1-52
3、 陈鹏程.英雄慷慨之音:中国古代诗词中剑意象的主要意蕴及文化成因[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9-31

zǒuyǐn

 tángdài 

yǒuxiāngjiàn fēngkānjiéyún 
xiāngyángzǒu shēngchūn 
zhāoxiánjiànguāngjìng xiánjiànhuālěng 
néngchíjiànxiàngrén jiěchízhàoshēn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tuò)¹兮萚兮,风其吹女(rǔ)²。叔兮伯³兮,倡予和(hè)女。
译文: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注释:¹萚:脱落的木叶。²女:同“汝”,你,指树叶。³叔、伯:都是兄弟的排行,此指众位小伙子。⁴倡:同“唱”。一说倡导。⁵和:伴唱。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¹女。叔兮伯兮,倡予要(yāo)²女。
译文: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注释:¹漂:同“飘”,吹动。²要:相约。一说成也,和也,指歌的收腔。

  在《诗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极为简单。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他只是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近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不可能真的就有人应着这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寂寞也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相互走近。呼唤也只是呼唤而已吧。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朱熹《诗集传》更谓:“此淫女之词。”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想要做圣贤的人,到处看见淫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tuò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tuòtuò fēngchuī shū chàng 
tuòtuò fēngpiāo shū chàngy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