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shuāngdiào zhéguìlìng ·shàngǒutánshǔhànshì yīnduǎnzhù

 yuándài 

luánsānmáo hànzuònán sāng shēnnán cháng西shǔ dōng 
měizhōumiàoshù bēiguānyún tiānshùyíng zàochéngchú wèn zǎoguī 
虞集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3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暮景¹萧萧²雨霁(jì)³。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liàn)(yàn)无际。冷浸书帷(wéi)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qì)
译文: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注释:¹暮景:傍晚的景色。²萧萧:萧条,寂静。³雨霁:雨过天晴。⁴月华:月光。⁵金波:本谓月光,月光浮动若金之波流,借指月亮。⁶银汉:银河。⁷潋细:水波荡漾的样子。此指星光月光交相辉映。⁸书帷:书斋中的帷帐,代指书斋。⁹轩砌:屋前台阶。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素光¹遥指。因念翠蛾²,杳(yǎo)³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mèi)。渐晓雕阑独倚。
译文: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注释:¹素光:月光。²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³杳隔:远隔。⁴音尘:音信,消息。⁵凝睇:凝望,注视。⁶厌厌:无精打采。⁷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上片先写夜景。“暮景萧萧雨霁”两句写玉宇在暮雨初霁之后的恬静、幽美和辽阔。“云淡天高”让人体味出阔大,而只有在静境中才会感觉到“风细’。前句的“萧萧雨霁”作为时间背景也烘托了后句的环境氛围。正是“萧萧”雨声之止才让人更鲜明地体察到“云淡天高风细”之景。下面三句紧承“暮景”二字,着力描写月色,“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细无际”。夜空中,明月与银河交相辉映,波光闪闪,在这如水的月色中,天地如同浸入水中的玻璃世界。“月华”、“银汉”原本既是博大又壮丽的自然意象,词人在这里更以“潋细无际”四字来有意识地突出它们的浩瀚与无限。柳永是善于描写月色的,像流传千古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融情入景,在一弯残月中寄托了万种离情;而《倾杯乐·皓月初圆》一词又在“皓月初圆,暮云离散,分明月色如晴昼”中写尽了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这首词则以如水的月光多方烘托词人的怀人之情。接下来,“冷浸书帷梦断”三句写词人因冷气侵入房中而从梦中醒来,披衣来到台阶上。这三句远承“风细”二字,由自然景物写及人的认为方式,以“冷浸书帷”来体现“风细”,并修饰“梦断”,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词人因难耐月夜的清冷之气,而从梦中醒来,其实不然,下面一句“披衣重起”的“重”字暗示了其中端倪。“重”是又一次,再次的意思,说明词人在这一夜中已不是第一次“梦断”而起。那么,词人为何一次次地从梦中醒来?不停打断他梦境的又是什么?

  过片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29-131
2、 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22-323

jiārénzuì··jǐngxiāoxiāo--liǔyǒng

jǐngxiāoxiāoyúndàntiāngāofēngzhèngyuèhuáshuǐjīnyínhànliànyànlěngjìnshūwéimèngduànquèzhònglínxuān

guāngyáozhǐyīnniàncuìéyǎoyīnchénchùxiāngwàngtóngqiānjǐnníngyànyànmèijiànxiǎodiāolán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上东门¹,门外柳。赠别每烦纤(xiān)²。一叶落,几番秋³。江南独倚楼。
译文:想当年在东门外与你分别,路边垂柳依依,你亲折柳枝为我送别。一叶落而知秋,几度秋去又秋来。此处一别,漂泊江南,我在江南独倚高楼把你思念。
注释:¹东门:指洛阳东门。²纤手:女子纤柔的手。³一叶落,几番秋:《淮南子·说山》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sāo)¹。无际恨,见闲愁。侵寻²天尽头。
译文:我常常在曲曲弯弯的栏杆处久久地伫立,终日把你凝望。每当暮色渐浓,离恨别愁涌上心头,弥漫了整个天际。
注释:¹搔首:挠头。指有所思。²侵寻:渐渐扩展到。

  这首词写游子之思,富有画面感。“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写的是春天在城外折柳送别。古代送行时,折柳枝赠别亲人,是普遍的习俗,也成为文人常用的表达离愁的场景,如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这首词中,上东门外,是自东汉以来就作墓地的北邙山,气氛肃杀。上东门外送别,更添凄凉感受。“赠别每烦纤手”,即每次劳烦女子折柳赠别。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写秋天倚楼眺望。“一叶落,几番秋”出语平淡,但蕴藏无限感慨,落寞的感受,失意的情绪皆在其中。对落叶的敏感,事实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意味着离别日久,离愁日深。倚楼远望也是典型的表现思念之情的场景。温庭筠词《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写的是闺中思妇倚楼,等候归人;柳永《八声甘州》则写游子独立楼头,“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并且想象着故乡的妻子也“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中描写的季节是“一番洗清秋”,与本词相同。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都是承接前文“江南独倚楼”而来。“搔首”即以手搔头,常用以表现男性焦急或有所思的样子,如《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高适《九日酬颜少府》“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主人公倚阑干远眺,久久伫立凝望,直至傍晚,时光流逝而孤独依旧,无奈搔首。目光投向远处,无限离愁也仿佛随之蔓延到天尽头。

  关于贺铸的词,词评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曰:“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经,允推神品。”此论较为公允。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年11月版

gēnglòu ·lóu

zhù sòngdài 

shàngdōngmén ménwàiliǔ zèngbiéměifánxiānshǒu luò fānqiū jiāngnánlóu 
lángān níngzhùjiǔ gèngkānsāoshǒu hèn jiànxiánchóu qīnxúntiānjìntóu 
前套
前套
译文:前套
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众生灵遭磨障(zhàng),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译文:老百姓真不幸,遇上了这饥荒的年景。幸亏托庇您的恩德拯救他们,终于都保全了性命,所以我作了这套曲子来歌唱。
注释:监司:监察州郡的官,行御史台的官员也可称监司。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yāng),天反常,那里取¹若时雨²降?旱魃(bá)³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译文:去年正当农田插秧时分,天气突然反常,盼不到及时的甘霖,四方的乡野上出现了严重干旱的灾情。谷子颗粒无收,麦苗焦枯殆尽,农民满脸愁云。物价因而飞涨,一天比一天猛增。用料钞调换新钞,十成要再加三成;而缴纳租税却要折四计算,一斗粗粮只合得六升。这真是害苦了百姓。
注释:¹取: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得”“着”。²时雨:下得正是时候的好雨。³旱魃:传说中的旱神。《神异经》:“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⁴“十分”句:指购买粮食要多付百分之三十的钱。料钞,元初发行的新币,它是以丝料作本位的,故名“料钞“。加三倒,旧钞兑换新钞,要加三成,这是说钞票贬值。倒,兑换。⁵折四量:打四折计算。这是因为钞票贬值,买粮时只能打个四折。
〔倘秀才〕殷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瞒天不当,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倘秀才〕殷(yīn)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¹瞒天不当,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bǐ)屑,米内插粗糠(kāng),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译文:可恨那些大户富家囤积粮食,伤天害理,昧尽良心。他们贪心不足蛇吞象,用卑劣的手段盘剥平民。在卖出的粮米中趁机掺瘪谷、放粗糠,这些人怎能不断子绝孙!
注释:¹停塌户:囤粮户。元代有“塌仓”,即堆栈。停塌,就是停积起来的意思。
〔滚绣球〕甑生尘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每典当?尽枵腹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糇粮。鹅肠苦菜连根煮,荻笋芦莴带叶噇,则留下杞柳株樟。
〔滚绣球〕甑(zèng)生尘¹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每²典当?尽枵(xiāo)³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jué)根粉以代糇(hóu)。鹅肠苦菜连根煮,荻笋芦莴(wō)带叶噇(chuáng),则留下杞柳株樟
译文:就这样米如珠贵,老老少少都断了炊顿。有钱也换不到粮食,一个个空着肚子饿倒在黄昏。不得已,寻上了榆树皮、野菜叶维持生命。黄精成了珍肴,蕨根粉也代用作食品。鹅肠菜舍不得丢掉苦根,芦苇连茎带叶咽吞。大地上只留下杞柳和樟树有幸劫后余生。
注释:¹甑生尘:形容贫苦人家断炊已久。²那里每:即哪里,何处。每,语气词。³枵腹:指因饥饿而空着肚子。枵,空虚。⁴黄不老:“黄檗”的音转。黄檗是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如黄豆,可食。⁵糇粮:干粮。⁶荻笋芦莴:皆野生植物。⁷噇:吞、咽的意思。⁸杞柳株樟:均不能食之树木。株樟,即樟树。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糠,他每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个个黄如经纸,一个个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糠,他每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个个黄如经纸,一个个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译文:如果能喝上麻柘汁调上豆浆的稀糊,或是麸皮、糠粒煮成的薄羹,老百姓就已感恩不尽。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脱了人形,满街满巷都是这样的饥民。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zhuó)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shēn)与商¹。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译文:有人铤而走险,宰杀耕牛,盗伐桑树,不惜冒犯官府的禁令。还有的人家被时疫夺去了生命,无钱置买棺木,只得把家产贱价卖人。卖儿卖女更是常见,一家骨肉骤然生离死别,这是何等悲惨的场景!吃奶的孩子没人要,被狠心抛入江心。哪里还找得到残杯冷羹?只见到好多这样溺死河中的弃婴,和岸上哀痛欲绝的母亲。我不由得哽咽难言,悲伤难禁。
注释:¹等闲参与商:随便分离。等闲,指轻易,随便。参与商,天上星宿名。参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参宿,商星即心宿。二星东西相对,此出彼没,互不相见。这里借以喻骨肉分离。
〔倘秀才〕私牙子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郎,则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牙钱加倍解,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
〔倘秀才〕私牙子¹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郎,则发迹²了些无徒³米麦行。牙钱加倍解,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
译文:走私的商船停在外港湾,夜里月空下驶过河中央,那些无赖的米麦行因此发迹。佣钱加倍收取,米面以次充好,破烂的纸币还要打折扣。
注释:¹私牙子:私商,走私的商人。²发迹:旧谓一个人由贫穷而富贵。³无徒:坏家伙,无赖之徒。⁴牙钱:佣钱,买卖介绍人从中得到的行佣钱。⁵昏钞:破烂了的纸币。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那近日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¹。那近日劝粜(tiào)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²尽是虚桩³。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译文:江乡的官府,有备荒年的粮仓,长年是由税户掌管。借贷的数目做得十分圆满,侵占财产还对官府那边搪塞蒙蔽。前些日子到江乡劝粜,按户口放出月粮。有钱人家都用钱买粮,没有给实惠都是虚妄。画饼充饥的确可笑,关防单据全是谎言,只快活了那些社长知房。
注释:¹将官府行唐:对官府那边搪塞蒙蔽。行,这边,那边。唐,同“搪”,搪塞。²实惠:实际的好处。³虚桩:空事,虚假的行为。⁴印信凭由:指关防、单据。⁵社长:一社之长。⁶知房:指同姓房族中的管事人。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尫羸伛偻如虾样。一丝好气沿途创,阁泪汪汪。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qióng)¹,尫(wāng)(léi)(yǔ)(lǚ)²如虾样。一丝好气沿途创,阁泪汪汪。
译文:豪杰壮士的意志也磨灭殆尽,浮浪子弟更是断送了性命。抱子携幼扶着竹杖,瘦弱驼背就像虾一样。途中连受创伤,气若游丝,泪流汪汪。
注释:¹筇杖:竹杖。²尪羸伛偻:瘦弱驼背。
〔货郎儿〕见饿莩成行街上,乞出拦门斗抢,便财主每也怀金鹄立待其亡。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黯开仓。披星带月热中肠,济与粜亲临发放。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更把脏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货郎儿〕见饿莩(piǎo)¹成行街上,乞出拦门斗抢,便财主每也怀金鹄(hú)²待其亡。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jí)黯开仓³。披星带月热中肠,济与粜(tiào)亲临发放。见孤孀(shuāng)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更把脏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译文:街上成排倒着饿毙的尸身,乞丐拦门行乞,你夺我争。就是财主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只能引颈伫望,等待末日来临。感谢您高监司作主,像汲黯那样开仓行贩。您不分白天黑夜,古道热肠,将救灾事务亲自过问。孤儿寡妇、病人残废无依无靠,您就按街按巷派出医生,设立粥厂普济危困。赃输钱,定额米,您一件件都公平处分。灾民们都感戴您的大恩,像枯木逢春,从绝路中得到了再生。
注释:¹饿莩:饿死的人。莩,同“殍”。鹄立:谓如鹄之延颈而立,形容焦切地期待。《后汉书·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鹄,天鹅。³似汲黯开仓:汲黯是西汉有名的直臣,多次²犯颜敢谏,面折廷过。他在汉武帝时奉命巡视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见到那里人民因水旱无食,就自作主张打开官仓赈济饥民。《史记·汲黯列传》曾记载此事:“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汲黯)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贫民。”⁴区处:分别处置。
〔叨叨令〕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叨叨令〕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¹,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něi)填沟壑(hè)²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yù)妻卖子家私丧。
译文:有钱人贩米谷购买田庄添丁进口,没钱的少过活骨肉分离没有指望;有钱人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没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难。小民好苦啊,小民好苦啊!秋水望断也饥肠辘辘,鬻妻卖子家私消亡。
注释:¹生放:放债生息。²填沟壑:言倒毙在野外。《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
〔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¹,发政施仁²有激昂。恤(xù)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³。覆(fù)盆之下,同受太阳光
译文:这相公忧国爱民没有偏袒,施仁政做义事慷慨激昂。同情老弱可怜贫苦,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千万百姓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报效于他,普天之下,同受太阳光。
注释:¹偏党:指偏私。²发政施仁:言行仁政、施仁义。³展草垂缰:指犬马报恩的传说。相传三国时李信纯蓄一犬,常随之外出。一天,李醉睡在草地上,碰巧草地起了火,他的爱犬跳到水沟里,浑身沾上水,用自己的皮毛浸湿草地,隔断火路,以救其主,李因此得救,他的爱犬却因往返水沟草地疲极而死。这是展草的故事。垂缰的故事是说,相传十六国时,前秦苻坚被慕容冲追袭,鞭马急逃,半途跌落水中,爬不上来,他的坐骑跪了前足在水边,垂下缰绳,让苻坚抓住缰绳爬上岸,登岸逃走。⁴“覆盆”二句:喻政治黑暗,见不到光明。
〔二〕天生社稷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莅事慈祥。可与萧曹比并,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紫泥宣诏,花衬马蹄忙。
〔二〕天生社稷(jì)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莅(lì)事慈祥。可与萧曹¹比并,伊傅²齐肩,周召³班行。紫泥宣诏,花衬马蹄忙。
译文:他才是天生的国家真正的卿相,才能称得上朝廷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厚,治政公平,理事慈祥。可与萧何曹参相提,伊尹傅说比肩,周公召公并列。皇帝诏书来,宣诏他光荣入京。
注释:¹萧曹:萧即萧何,曹即曹参,都是西汉开国功臣。²伊傅:伊即伊尹,商汤的贤相;傅即傅说,殷代的贤相。³周召:周即周公旦,召即召公奭,都是周初的名臣。⁴紫泥宣诏:古代皇帝的诏书要用紫泥封印,故称。
〔一〕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入阙朝京,攀龙附凤,和鼎调羹,论道兴邦。受用取貂蝉济楚,衮绣峥嵘,珂佩丁当。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
〔一〕愿得早居玉笋朝班¹上,伫看金瓯(ōu)²姓字香。入阙(què)朝京,攀龙附凤³,和鼎调羹(gēng),论道兴邦。受用取貂蝉济楚,衮(gǔn)(zhēng)(róng),珂(kē)佩丁当。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
译文:愿他能够早列朝班参与大政,辅佐国家名声远扬。入宫朝京,攀龙附凤,和鼎调羹,论道兴邦。戴上宰相的帽子,穿上王公的礼服,环佩丁当响。普天下万民安居乐业,都知道这就是前任绣衣郎。
注释:¹玉笋朝班:朝廷大臣上朝时排列的队伍叫朝班,玉笋言朝班中出类拔萃的人。²金瓯:指国家。³攀龙附凤:这里喻依靠君主以建功立业。⁴和鼎调羹:鼎是烹饪器皿,羹是肉汤;和鼎调羹就是调好鼎中肉汤的味道,咸得其宜。这里比喻宰相等重臣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⁵貂蝉济楚:戴着漂亮的貂蝉帽,指做大官。貂蝉,指汉代侍中、中常侍所戴的帽子,上面装饰着貂尾、蝉文。济楚,整齐漂亮的样子。⁶衮绣:指绣着龙纹的衮衣,古代天子和上公所穿的礼服。⁷峥嵘:非凡的气象。⁸珂珮丁当:指古代官员礼服上佩带的玉制装饰品。一套玉佩由好几片玉组成,走起路来丁当有声。珂,马勒上的饰物。珮,玉珮。丁当,珮玉的响声。⁹绣衣郎:汉代侍御史有“绣衣直指”之称,即穿绣衣,号直指使者,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滑,治大狱。”这里指高监司。
〔尾〕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生灵恩不忘,粒我丞民德怎偿?父老儿童细较量,樵叟渔夫曹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场,与徐孺子流芳挹清况。盖一座祠堂人供养,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官民见时节想。既官府甚清明,采舆论听分诉。据江西剧郡洪都,正该省宪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尾〕相门出相¹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生灵恩不忘,粒我烝民²德怎偿?父老儿童细较量,樵叟(sǒu)渔夫曹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pǔ)³,与徐孺子流芳挹(yì)清况。盖一座祠(cí)堂人供养,立一统碑碣(jié)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官民见时节想。既官府甚清明,采舆(yú)论听分诉。据江西剧郡(jùn)洪都,正该省宪(xiàn)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译文:他应该是相门出相前人嘉奖,官上加官后代昌隆。保护生灵百姓不忘恩德,生养的恩德百姓怎么偿还?父老儿童、樵叟渔夫仔细讨论商量。都说在东湖的柳岸旁,那里环境清幽舒畅。靠着苏云卿菜园,与徐孺子一样流芳。盖一座祠堂让人们供养,立一块碑碣来让人纪念。将他的德政都写上,使万代官吏百姓看到时都想想。官府清明,听取舆论民意。据说江西洪都正有省宪亲临,希望有英杰人物把这情况传达上听。
注释:¹相门出相:言后继有人。²粒我烝民:使人民有饭吃。《尚书·益稷》:“烝民乃粒。”粒,这里作动词用,意为以谷物为食。烝民,民众,百姓。³云卿苏圃场:苏云卿,广汉(今四川射洪)人,南宋隐士,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东湖结庐居住,自己辟了个菜园种菜过活。见《宋史·隐逸下·苏云卿传》:“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 圃场,菜园。⁴徐孺子:徐穉,字孺子,东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家贫而品格高尚,不肯应征做官,筑室隐居,常亲自耕稼,称称“南州高土”。
后套
后套
译文:后套
既官府甚清明,采舆论听分诉。据江西剧郡洪都,正该省宪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既官府甚清明,采舆论听分诉。据江西剧郡洪都,正该省宪亲临处,愿英俊开言路。
译文:官府很清明,能采纳舆论,听众人申述。愿在江西大郡南昌省府您的亲临处,广开言路,听纳大家的意见。
〔滚绣球〕库藏中钞本多,贴库每弊怎除?纵关防任谁不顾,坏钞法恣意强图。都是无廉耻卖买人,有过犯驵侩徒,倚仗着几文钱百般胡做,将官府觑得如无。则这素无行止乔男女,都整扮衣冠学士夫,一个个胆大心粗。
〔滚绣球〕库藏中钞本多,贴库¹每弊怎除?纵关防任谁不顾,坏钞法恣(zì)意强图。都是无廉(lián)耻卖买人,有过犯驵(zǎng)(kuài)²,倚仗着几文钱百般胡做,将官府觑(qù)得如无。则这素无行止乔男女,都整扮衣冠学士夫,一个个胆大心粗。
译文:库藏中钞票很多,贴库却利用管理中的问题营私舞弊,兵丁之防,形同虚设。奸商居中牟利投机倒把,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他们道岸然衣冠楚楚,个个都财大气粗。
注释:¹贴库:库藏管理人。²驵侩徒:指投机商。
〔倘秀才〕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
〔倘秀才〕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
译文:商人都是没见识的街市匹夫江湖上卑劣的一伙。他们装正经,自以为了不起,彼此以绰号官名称呼。名字也附庸风雅,听我一个个细细说来。
〔滚绣球〕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做皮的是仲才邦辅,唤清之必定开沽,卖油的唤仲明,卖盐的称士鲁。号从简是采帛行铺,字敬先是鱼鲊之徒,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
〔滚绣球〕粜(tiào)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做皮的是仲才邦辅,唤清之必定开沽,卖油的唤仲明,卖盐的称士鲁。号从简是采帛(bó)行铺,字敬先是鱼鲊(zhǎ)之徒,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
译文:粜米的叫子良,卖肉的叫仲甫,做皮的叫仲才邦辅,叫清之的一定开沽,卖油的叫仲明,卖盐的叫士鲁。号从简的是开采帛行铺的,字敬先叫是卖鱼的家伙,开店卖饭的叫君宝,磨面的叫德夫,有什么好说的?
〔倘秀才〕都结义过如手足,但聚会分张耳目,探听司县何人可共处。那问他无根脚,只要肯出头颅,扛扶着便补。
〔倘秀才〕都结义过如手足,但聚会分张耳目,探听司县何人可共处。那问他无根脚,只要肯出头颅(lú),扛扶着便补。
译文:他们都是拜把子兄弟,狼狈为奸,勾结官府。他们派出耳目,打听衙门里什么人可以为自己效劳。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利用就行。
〔滚绣球〕三二百锭费本钱,七八下里去干取,诈捏作曾编卷假如名目,偷俸钱表里相符。这一个图小倒,那一个苟俸禄,把官钱视同已物,更狠如盗跖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个无,试说这厮每贪污。
〔滚绣球〕三二百锭(dìng)费本钱,七八下里去干取,诈捏作曾编卷假如名目,偷俸钱表里相符。这一个图小倒,那一个苟俸禄(lù),把官钱视同已物,更狠如盗跖(zhí)¹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个无,试说这厮每贪污。
译文:商人花上二三百锭本钱,贿赂官府里那些爱财如命的盗跖之徒,编造虚假名目,榨取公家钱财。这一个图小财,那一个偷俸禄,都把官钱当作自家的财物。役吏、仓库管理人、弓箭手、门卫哪一个没有贪污!
注释:¹盗跖:古代传说中的大盗匪。
〔倘秀才〕提调官非无法度,争奈蠹国贼操心太毒,从出本处先将科钞除。高低还分例,上下没言语,贴库每他便做了钞主。
〔倘秀才〕提调官非无法度,争奈蠹(dù)国贼操心太毒,从出本处先将科钞除。高低还分例,上下没言语,贴库每他便做了钞主。
译文:管理钱钞的提调官并非没有法度,怎奈黑心窝的蠹国贼太狠。他们利用职权,从中大捞钱物,大官大捞小官小贪。坐地分赃,上下都不说,贴库们成了钞票主。
〔滚绣球〕且说一季中事例钱,开作时各自与,库子每随高低预先除去,军百户十锭无虚。攒司五五拿,官人六六除,四牌头每一名是两封足数,更有合干人把门军弓手殊途。那里取官民两便通行法,赤紧地贿赂单宜左道术,于汝安乎?
〔滚绣球〕且说一季中事例钱,开作时各自与,库子每随高低预先除去,军百户十锭(dìng)无虚。攒(zǎn)司五五拿,官人六六除,四牌头每一名是两封足数,更有合干人把门军弓手殊途。那里取官民两便通行法,赤紧地贿赂单宜左道术,于汝安乎?
译文:先说一个季度的事例钱,事先就各自都分好。库子先拿一份,军百户、攒司、官人、四牌头每人有份,官大份额也大,至少也有两封足数的银钱,门军、弓手这些小卒也不能遗漏。哪里有这样官民两便地通拿,可以行使这些旁门左道术,你自己心安吗?
〔倘秀才〕为甚但开库诸人不伏,倒筹单先须计咒,苗子钱高低随着钞数。放小民三二百,报花户一千余,将官钱陪出。
〔倘秀才〕为甚但开库诸人不伏,倒筹单先须计咒(zhòu),苗子钱¹高低随着钞数。放小民三二百,报花户²一千余,将官钱陪出。
译文:为什么只有开库的那些人不服,苗子钱利息高低随着钞数。放给小民两三百,登记户口册里却是一千多,把官钱赔出。
注释:¹苗子钱:指高利贷的利息。²花户:即户口册子。
〔滚绣球〕一任你叫得昏,等到午,佯呆着不瞅不觑,他却整块价卷在包袱。着纤如晃库门,兴贩的论百价数,都是真扬州武昌客旅,窝藏着家里安居。排的文语呼为绣,假钞公然唤做殊,这等儿三七价明估。
〔滚绣球〕一任你叫得昏,等到午,佯(yáng)呆着不瞅不觑(qù),他却整块价卷在包袱。着纤如晃库门,兴贩的¹论百价数,都是真扬州武昌客旅,窝藏着家里安居。排的文语呼为绣,假钞公然唤做殊,这等儿三七价明估。
译文:任你叫得天昏地暗,他装疯卖傻不管不顾,整天价卷着包袱。真正的官府还窝藏着卖假钞的商贩。公然在那里卖倒卖假钞,还三七价明估。
注释:¹兴贩的:指贩卖货物的商人。
〔倘秀才〕有揭字驼字衬数,有背心剜心异呼,有钞脚频成印上字模。半边子兀自可,捶作钞甚胡突,这等儿四六分价唤取。
〔倘秀才〕有揭字驼字衬数,有背心剜心异呼,有钞脚频成印上字模。半边子兀自可,捶作钞甚胡突¹,这等儿四六分价唤取。
译文:钞票上有揭字的驼字衬数,有背心的剜心异呼,有钞脚频成印上字模。半边的还可以,捶作钞很糊涂,这种钞票四六分价成交。
注释:¹胡突:同“糊涂”。
〔滚绣球〕赴解时弊更多,作下人就做夫,检块数几曾详数,止不过得南新吏贴相符。那问他料不齐、数不足?连柜子一时扛去,怎教人心悦诚服?自古道人存政举思他前辈,到今日法出奸生笑煞老夫,公道也私乎?
〔滚绣球〕赴解时弊更多,作下人就做夫,检块数几曾详数,止不过得南新吏贴相符。那问他料不齐、数不足?连柜子一时扛去,怎教人心悦诚服?自古道人存政举思他前辈,到今日法出奸生笑煞老夫,公道也私乎?
译文:押钞过程中的弊病更多,作下人的什么时候仔细地数过钞票?只不过使南新吏贴相符合就行,哪里去问什么料不齐、数不足?连柜子也一起扛去,怎么叫人心悦诚服?自古道人存政举想念前人,到如今法出奸生笑死我,公道也可以私用吗?
〔倘秀才〕比及烧昏钞先行摆布,散夫钱僻静处表与,暗号儿在烧饼中间觑有无。一名夫半锭,社长总收贮,烧得过便吹笛擂鼓。
〔倘秀才〕比及烧昏钞先行摆布,散夫钱僻静处表与,暗号儿在烧饼中间觑有无。一名夫半锭,社长总收贮,烧得过便吹笛擂鼓。
译文:还有焚烧破损的钞票也是弊病百出,都是随意处置的,散的钱在僻静处拿走了,暗藏在烧饼中间哪知有没有。一个半锭钱,社长总会收起来,烧过了也就吹笛擂鼓。
〔塞鸿秋〕一家家倾银注玉多豪富,一个个烹羊挟妓夸风度。撇摽手到处称人物,妆旦色取去为媳妇。朝朝寒食春,夜夜元宵暮。吃筵席唤做赛堂食,受用尽人间福。
〔塞鸿秋〕一家家倾银注玉多豪富,一个个烹羊挟妓夸风度。撇摽手到处称人物,妆旦色¹取去为媳妇。朝朝寒食春,夜夜元宵暮。吃筵(yán)席唤做赛堂食,受用尽人间福。
译文:一家家都挥金如土成为豪富,一个个烹羊挟妓夸耀风度。投机取巧的人到处称人物,勾栏中的妓女娶去做媳妇。天天寒食春,夜夜元宵暮。摆筵席叫做赛堂食,享尽人间福。
注释:¹妆旦色:指勾栏中的妓女。
〔呆骨朵〕这贼每也有难堪处,怎禁他强盗每追逐。要饭钱排日支持,索赍发无时横取。奈表里通同做,有上下交征去。真乃是源清流亦清,休今后人除弊不除。
〔呆骨朵〕这贼每也有难堪处,怎禁¹他强盗每追逐。要饭钱排日支持,索赍(jī)²发无时横取。奈表里通同做,有上下交征去。真乃是源清流亦清,休今后人除弊不除。
译文:这些盗窃们也有麻烦的地方,怎么受得了强盗们会来抢。强盗们时时来要钱,他们都要送礼。钱财来路不明,被抢也不敢吭声。真是源清流也清,不要人除弊不除。
注释:¹怎禁:意谓怎么忍受得了。²赍:即送人的礼物。
〔脱布衫〕有聪明正直嘉谟,安得不剪其繁芜。成就了闾阎小夫,坏尽了国家法度。
〔脱布衫〕有聪明正直嘉谟(mó)¹,安得不剪其繁芜(wú)。成就了闾(lǘ)(yán)小夫,坏尽了国家法度。
译文:请聪明正直的高监司出谋划策,怎么能不剪除邪恶?这些人真是成就了闾阎小夫,坏尽了国家法度。
注释:¹嘉谟:指好计谋。
〔小梁州〕这厮每玩法欺公胆气粗,恰便似饿虎当途。二十五等则例尽皆无,难着目,他道陪钞待何如。
〔小梁州〕这厮每玩法欺公胆气粗,恰便似饿虎当途。二十五等则例¹尽皆无,难着目,他道陪钞待何如。
译文:这些市井小人徇私枉法胆大妄为,就像是饿虎挡住路途。二十五等法令规章形同虚设,他说你又能怎么样。
注释:¹二十五等则例:指有关法令规章。
〔幺〕一等无辜被害这羞辱,厮攀指一地里胡突。自有他,通神物,见如今虚其府库,好教他鞭背出虫蛆。
〔幺〕一等无辜被害这羞辱,厮攀指一地里胡突。自有他,通神物,见如今虚其府库,好教他鞭背出虫蛆。
译文:这些人盗窃府库害无辜,诬供牵连装糊涂。因为他们有着钱这种通神物,盗窃府库的应该受鞭刑背上生虫蛆。
〔十二月〕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口将言而嗫嚅,足欲进而趑趄。
〔十二月〕不是我论黄数黑¹,怎禁他恶紫夺朱²。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³。口将言而嗫嚅,足欲进而趑趄。
译文:不是我说三道四,怎禁止得了邪气压倒正气,怎奈何人心不古,落到这种地步。弄得欲言又止,欲进又退。
注释:¹论黄数黑:说三道四,含有批评、指责的意思。²恶紫夺朱:紫色压倒了红色,比喻邪气压倒正气。³“出落”句:意为落到这种地步。
〔尧民歌〕想商鞅徙木意何如?汉国萧何断其初?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尧民歌〕想商鞅徙(xǐ)¹意何如?汉国萧何断其初²?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译文:想商鞅徙木是什么意思,汉朝丞相萧何当初怎么治国?法有准则才能使民服,才能辅佐国家。而现实是无毒不丈夫,恭顺的人则把平生误。
注释:¹商鞅徙木:商鞅曾用徙木有赏的办法取信于民,以法治国。²萧何断其初:萧何帮助刘邦约法三章,取得秦国人民的信任。
〔耍孩儿十三煞〕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传之三代币方行,有刀圭帛布从初。九府圜法俱周制,三品堆金乃汉图,止不过作贸易通财物。这的是黎民命脉,朝世权术。
〔耍孩儿十三煞〕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传之三代币方行,有刀圭(guī)(bó)¹从初。九府²(yuán)³俱周制,三品堆金乃汉图,止不过作贸易通财物。这的是黎民命脉,朝世权术。
译文:盘古开天辟地后,才分出人物。传到夏商周三代钱币才通行,开始有刀圭泉布。九府圜法都是周制,三品堆金却是汉法,都只不过是作为贸易流通货,却成为百姓命脉,世间权术。
注释:¹刀圭帛布:古代钱币名。²九府:周代管理财务货币的官。³圜法:相传为周公制定的铸造圜币的法令。⁴三品堆金:三品指金银铜,汉代用以铸币。
〔十二〕蜀冠城交子行,宋真宗会子举。都不如当今钞法通商贾,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十二〕蜀冠城¹交子²行,宋真宗会子³举。都不如当今钞法通商贾,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qú)
译文:蜀地成都交子行,宋真宗的会子举,都不如当今的钞法通商贾。当初配成五对作为官本,工墨三分可以任倒除。制度实施长久没有变故,百姓遵守,法律严肃。
注释:¹蜀冠城:成都。²交子:宋代纸币名。³会子:南宋纸币名。
〔十一〕已自六十秋楮币行,则这两三年法度沮。被无知贼子为奸蠹,私更彻镘心无愧。那想官有严刑罪必诛,忒无忌惮无忧惧。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
〔十一〕已自六十秋楮币行,则这两三年法度沮。被无知贼子为奸蠹(dù),私更彻镘(màn)心无愧。那想官有严刑罪必诛,忒无忌惮无忧惧。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
译文:好好地实行了六十年的币制钞法,这两三年屡屡变革。法度被无知的贼子破坏,私欲泛滥成灾。即使严刑酷法也毫无忌惮,毫不忧惧。你以为是成家大宝,可能是取命官符。
〔十〕穷汉每将绰号称,把头每表德呼。巴不得登时事了干回付,向库中钻刺真强盗,却不财上分明大丈夫。坏尽今时务,怕不你人心奸巧,争念有造物乘除。
〔十〕穷汉每将绰号称,把头每表德呼。巴不得登时事了干回付,向库中钻刺真强盗,却不财上分明大丈夫。坏尽今时务,怕不你人心奸巧,争念有造物乘除¹
译文:穷汉们称呼绰号,把头们称呼表德。巴不得马上把去府库里盗窃钱财的,是那些大丈夫。坏尽当今时务,不怕你人心奸巧,怎会想到有命运安排。
注释:¹造物乘除:犹言命运安排。
〔九〕靦乘孛模样哏,扭蛮腰礼仪疏,不疼钱一地里胡分付。宰头羊日日羔儿会,没手盏朝朝仕女图。怯薛回家去,一个个欺凌亲戚,吵视乡闾。
〔九〕靦(miǎn)乘孛模样哏(hěn)¹,扭蛮腰礼仪疏,不疼钱一地里胡分付。宰头羊日日羔儿会,没手盏朝朝仕女图²。怯(qiè)³回家去,一个个欺凌亲戚,吵视乡闾。
译文:官吏们面目凶狠,扭着蛮腰毫无礼仪,随便花费钱从不心疼。每天宰猪羊欢会,跟美女饮酒作乐。怯薛军士回家去,一个个欺压亲戚,凌辱乡邻。
注释:¹哏:通“狠”。²“没手盏”句:意为与美女饮酒作乐。³怯薛:即怯薛军,元代常备侍卫军。
〔八〕没高低妾与妻,无分限儿共女,及时打扮炫珠玉。鸡头般珠子缘鞋口,火炭似真金裹脑梳。服色例休题取,打扮得怕不赛夫人样子,脱不了市辈规模。
〔八〕没高低妾与妻,无分限儿共女,及时打扮炫珠玉¹。鸡头般珠子缘鞋口,火炭似真金裹脑梳。服色例休题取²,打扮得怕不赛夫人样子,脱不了市辈规模。
译文:他们的妻妾儿女,不论身份高低,个个披金戴玉打扮入时。鞋口有鸡头般的珠子,头上有火炭似的真金。就不必提衣服的颜色式样了,打扮得怕不赛过夫人那样高贵的模样。
注释:¹炫珠玉:炫耀珍宝珠玉。²“服色例”句:意为不必提衣服的颜色式样了。
〔七〕他那想赴京师关本时,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亏杀数百千程递运夫,哏生受哏搭负。广费了些首思分例,倒换了些沿路文书。
〔七〕他那想赴京师关本时,受官差在旅途。耽(dān)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亏杀数百千程递运夫,哏生受¹哏搭负。广费了些首思分例,倒换了些沿路文书。
译文:他想到奉官差去京师时,在旅途上担惊受怕过日子,受了五十四站风波的痛苦。辛苦了数百个运钞人,破费 许多钱财,才得以顺利通过关卡。
注释:¹生受:活受罪。
〔六〕至省库中将官本收得无疏虞,朱钞足那时才得安心绪。常想着半江春水翻风浪,愁得一夜秋霜染鬓须,历重难博得个根基固。少甚命不快遭逢贼寇,霎时间送了身躯。
〔六〕至省库中将官本收得无疏虞(yú)¹,朱钞足那时才得安心绪。常想着半江春水翻风浪,愁得一夜秋霜染鬓须,历重难博得个根基固。少甚命不快遭逢贼寇,霎(shà)时间送了身躯²
译文:到省库中把官本收得没有差错,钞数点足时才安心。历尽风霜,愁白了头,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交送官钞的任务。就怕运气不好遇到强盗,有可能顿时送了性命。
注释:¹疏虞:疏忽差错。²身躯:性命。
〔五〕论宣差清如酌贪泉吴隐之,廉似还桑椹赵判府。则为忒慈仁,反被相欺侮。每持大体诸人服,若说私心半点无。本栋梁材若早使居朝辅,肯苏民瘼,不事苞苴。
〔五〕论宣差清如酌贪泉吴隐之¹,廉似还桑椹(shèn)赵判府²。则为忒慈仁,反被相欺侮。每持大体诸人服,若说私心半点无。本栋梁材若早使居朝辅,肯苏民瘼(mò)³,不事苞苴(jū)
译文:廉访使清廉得像酌贪泉的吴隐之和桑椹赵判府。可是仁慈,反而被欺侮。识大体众人心服,若说私心半点也无。本来就是栋梁之材,如果早点辅佐朝廷,定能关心民众疾苦,不收贿赂。
注释:¹酌贪泉吴隐之:晋广州知府吴隐之曾到石门贪泉引水赋诗,后以此喻为官清廉。²桑椹赵判府:喻廉访使廉洁。³肯苏民瘼:关心民众疾苦。⁴不事苞苴:不收贿赂。
〔四〕急宜将法变更,但因循弊若初,严刑峻法休轻恕。则这二攒司过似蛇吞象,再差十大户犹如插翅虎。一半儿弓手先芟去,合干人同知数目,把门军切禁科需。
〔四〕急宜将法变更,但因循弊若初,严刑峻法休轻恕。则这二攒司过似蛇吞象,再差十大户犹如插翅虎。一半儿弓手先芟(shān)¹去,合干人同知数目,把门军切禁科需²
译文:赶紧应该变更现有法规,如果还徇私枉法,用严刑峻法不要轻饶。这些人贪心不足就像欲吞象的蛇,就像插翅的老虎。先除去一半弓手和同知,严禁贪污受贿,敲诈勒索。
注释:¹芟:除掉。²切禁科需:严禁贪污受贿,敲诈勒索。
〔三〕提调官免罪名,钞法房选吏胥,攒典俸多的路吏差着做。廉能州吏从新点,贪滥军官合减除,住仓库无升补。从今倒钞,各分行铺,明写坊隅。
〔三〕提调官免罪名,钞法房选吏胥,攒典俸多的路吏差着做。廉能州吏从新点,贪滥军官合减除,住仓库无升补。从今倒钞,各分行铺,明写坊隅(yú)¹
译文:应该改革官吏任免制度,廉洁能干的官吏应该得到提拔,贪污渎职的官员应该清除。管钱钞的,各人分派的适当的机构去,把所在的地方登记清楚。
注释:¹明写坊隅:把所在的地方登记清楚。
〔二〕逐户儿编褙成料例来,各分旬将勘合书。逐张儿背印拘钤住,即时支料还原主。本日交昏入库府,另有细说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虞。
〔二〕逐户儿编褙(bèi)¹成料例来,各分旬²将勘合书³。逐张儿背印拘钤(qián),即时支料还原主。本日交昏入库府,另有细说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虞
译文:逐户编排成料,各人分头巡行勘合书,逐张地检查钤印,即时支料要归还原主。到了黄昏财物要入府库,需要时等真用到时才能领取。免得他撑船小倒,提调官封锁无差错。
注释:¹编褙:编排。²分旬:分头巡行。³勘合书:古代用于执行命令、公事的凭证。⁴拘钤住:拘禁住。⁵无虞:没有差错。
〔一〕紧拘收在库官,切关防起解夫,钞面上与官攒俱各亲标署。库官但该一贯须黥配,库子折莫三钱便断除,满百锭皆抄估。捶钞的揭剥的不怕他人心似铁,小倒的兴贩的明放着官法如炉。
〔一〕紧拘收在库官,切关防¹起解夫,钞面上与官攒俱各亲标署²。库官但该一贯须黥(qíng)³配,库子折莫三钱便断除,满百锭皆抄估。捶钞的揭剥的不怕他人心似铁,小倒的兴贩的明放着官法如炉。
译文:紧紧地管束库官,认真防备解夫,钞面上与官攒都各自亲自签上姓名。库官盗窃一贯钱一律黥配,库子损失三钱就要扣除,损失满百锭都要抄没。捶钞的揭剥的不怕他人心似铁,倒钞的兴贩的明放着官法严明如火。
注释:¹切关防:认真防备。²标署:签上姓名。³黥:墨刑,脸上刺字。⁴断除:扣除。⁵抄估:没收。
〔尾〕忽青天开眼觑,这红巾合命殂。且举其纲,若不怕伤时务,他日陈言终细数。
〔尾〕忽青天¹开眼觑(qù),这红巾合命殂²。且举其纲,若不怕伤时务,他日陈言终细数。
译文:顿时青天开眼,这红巾军要灭亡结束。现在先列举纲要,如果不怕有伤时务,以后再慢慢细细地陈述。
注释:¹青天:对高监司的誉称。²红巾合命殂:红巾军要灭亡。这是咒骂农民起义的话。

  《端正好·上高监司》为叙事套曲,分前、后两套。在元散曲作品里,表现作者厌世的、玩世的和出世的作品占着很大的比重,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社会重大问题的题材却寥若晨星。而在这些为数很少的题材中,指斥时弊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这两套《上高监司》则可称得上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它不仅篇幅最长,且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历来的文学史家和元曲研究者所称道。

  前套反映的是元代大旱之年,颗粒无收,物价飞涨,天灾人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又歌颂了高监司开仓赈粮、救济饥民的“德政”;真实描绘了一幅惨绝人寰的灾民流离图和刻画了一个恤老爱贫、公正无私的清官形象,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了当时昏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全套十五支曲子大体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首曲〔端正好〕,可视为全套的序曲,与〔尾声〕相呼应,交待写作的缘起。第二部分是〔滚绣球〕与〔倘秀才〕的三次反复,共六支曲子,描写天灾与民瘼。这是全曲的重头戏。第三部分是〔滚绣球〕与〔伴读书〕两支曲子,揭露官吏昏庸,与劣绅勾结,加重了百姓的困苦。第四部分是〔货郎儿〕和〔叨叨令〕两支曲子,先写高监司的仁政给百姓带来一线生机,继而再写百姓的困苦情状,向高监司呼吁。第五部分由〔煞〕〔尾〕四支曲组成,歌功颂德,表达了对高监司的感激与祝福。

  这套曲子真实地描绘了一幅灾年流民图。旱灾发生时,田野龟裂,麦谷无收,物价高涨,钞票贬值;米比珍珠还贵,无米为炊,锅子生尘,灾民个个饥肠辘辘,僵卧于惨淡的夕阳之下,或者靠剥树皮、采野菜充饥。灾民个个面黄肌瘦,东倒西歪,四处流落于街头巷尾,偶尔能吃点麻柘浆糊、麦麸糠米,就得感谢上天的恩赐;癌疫流行,死者暴尸于野,人们为了活命,卖光家产,甚至卖儿卖女,骨肉生分,水无见时,那些无人要的奶娃,只好忍痛抛入江中活活淹死。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人们,抱女携男,拄杖弓背,拖着沉重的步子边走边哭,泪如雨下,再加路途艰辛,风吹日晒,更是惨景非常。

  作者采用鲜明对比的手法一面描写人民的苦难,一面揭露富豪奸商和地方官吏的种种罪恶活动,在同一幅天灾图中勾画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当灾民食不果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之时,那些“殿实户”和“停塌户”却“欺心不良”,“瞒天不当”,怀着“吞象心肠”,在“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或者非法倒卖,抬高粮价,克扣斤两,牟取暴利;还有各色官吏,平日就大量侵吞义仓的粮食,灾荒发生以后名义上是开仓赈济,实际上仓中并没有多少存粮,有的也被有钱人家买通官吏把粮食发放给了他们,老百姓得不到一点实惠,什么印信凭证都是谎话,都不过是画饼充饥,只有官吏从中捞取油水。总之,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债息,纳宠妾,买人口,好不兴旺;无钱的饥饿难挨,骨肉分离,尸填沟壑,倾家荡产,好不悲惨,这是多么鲜明的阶级对比,多么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作者不是对现实作纯客观的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表现出鲜明的爱。他一面对人民怀着深切的同情,写出了“万民失望”的愤怒情绪,以“小民好苦也么哥”的呼声喊出了人民抗争的心声,一面以无比憎恨的感情揭露富豪奷商、贪官污吏的“伎俩”,称他们是无耻之徒,诅咒他们断子绝孙。与此同时,他还对在灾荒严重的紧急关头能够不辞辛劳,亲临灾区,开仓赈济,爱民忧国,发政施仁,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的高监司加以赞颂。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王充《论衡·佚文篇》中说:“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作者是实践了这些有关现实主义的传统理论的。

  后套以生动具体的写实手法再现了元代历史上起恶劣作用的“钞法”给广大人民的无穷危害,揭露了从官吏到商人的种种罪行。

  第一首〔端正好〕是序曲。内容说,官府很清明,能采纳舆论,听众人申诉。愿在江西大郡南昌府您的亲临处,广开言路,听那大家的意见。第二首〔滚绣球〕至第十五首〔呆骨朵〕,揭露了钞票库藏管理中的严重弊端、商人的虚伪和庸俗、商人们狼狈为奸、勾结官府的罪行,揭露了官府吏役伙同奸商、贪赃枉法、坐地分账,揭露了官府在管理“钞法”中营私舞弊行为、贪污受贿、高利盘剥、窝藏商贾、倒卖假钞的罪行,揭露了元代“钞法”行市和押送钞票中的种种弊病,揭露了暴发户穷奢极侈的生活,指出暴发户也有麻烦、倒霉的时候。第十六首〔脱布衫〕请求高监司出谋划策,剪除邪恶。第十七首〔小梁州〕抨击市井小人横行霸道的行为。第十八首〔幺〕提出要使盗窃府库者受到重处。第十九首〔十二月〕作者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二十首〔尧民歌〕强调严肃法纪的重要性。第二十一首〔耍孩儿十三煞〕至第二十九首〔五〕说明中国币纸的源流及其意义、元初所行币制的重要作用,揭露变更“钞法”之后的弊病。叙述到京都中都省交送管钞的情况,抨击了盗窃仓库者和管理们作威作福、欺压乡邻的罪行,揭露了官吏和商人的妻妾儿女的奢侈生活、奉官差赴京师的旅途之苦。第三十首〔四〕至第三十三首〔一〕建议官府对贪污舞弊者要施以严刑峻法、改革官吏任免赏罚制度,清除不称职的官吏,制定相应的制度。第三十四首〔尾〕是全曲的结束语。

  这套曲子能抓住社会生活的特征、细节进行具体描述,叙事生动,人物形象具体而突出。对历史的交待,对钞法的制度,叙述得非常真实;对形形色色人物的描绘,用于恰如其分,又含讥讽之意;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整个作品感情强烈,寓感情于叙事之中,两者结合得相当好。作品强烈的思想性,借助于高超的艺术手法得到较好的表现。

  作者以其惊人的胆气和无情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元末社会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法律机关的贪污腐败,作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凶狠贪暴的元蒙统治者。然而,作者毕竟受到其阶级地位的限制而从维护其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张,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所谓清官廉吏身上。在元蒙残酷的民族压迫之下,像这样大胆而深刻地切中时弊、揭出矛盾、最富现实性的作品实属罕见,它类似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而又超出了白氏的新乐府,堪称为元代散曲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文。

  《端正好·上高监司》,一扫曲坛吟风弄月、离愁别恨的旧习,直接以创作来评议当时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元代的残暴统治。这在元散曲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前套由十五支小令组成,描写在天灾人祸下,广大贫苦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遭遇。后套由三十四文小令组成,长达一千八百字,为元代散曲之冠,揭露了当时江西库吏的营私和钞法的积弊。尽管曲中也表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其战斗性和思想艺术成就不容置疑。全曲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称得上是元曲中的史诗性作品。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等.元曲鉴赏辞典(图文本).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161-167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743-754
3、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074-1076
4、 孔宪富.刘时中的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之一.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
5、 刘树胜 左淑英.空谷足音旷世奇文——谈刘时中《上高监司》之二的思想内容.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¹
译文: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注释:¹年芳:美好的春色。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林花著(zhuó)¹雨胭脂湿,水静(xìng)²牵风翠带长。
译文: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静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注释:¹著:附着,附加。²水静:多年生水草。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màn)焚香。
译文: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何时诏此金钱会¹,暂醉佳人锦瑟旁。
译文: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¹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

  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抱负,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jiāngduì

 tángdài 

chéngshàngchūnyúnyuànqiáng jiāngtíngwǎnjìngniánfāng 
línhuāzhuóyānzhīshī湿 shuǐxìngqiānfēngcuìdàicháng 
lóngxīnjūnshēnzhùniǎn róngbiédiàn殿mánfénxiāng 
shízhàojīnqiánhuì zànzuìjiārénjǐnpáng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年年玉镜台¹,梅蕊(ruǐ)宫妆²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³
译文:长年累月对着玉境妆台,都是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梅花宫妆,已经厌倦得毫无兴趣了。至今还不见心上人回来,极想收到他的书信,又怕那信里报告他在外遇到不测的消息。
注释:¹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²梅蕊宫妆:喻女子华美妆饰,或喻梅花。³江南信: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酒从别后疏(shū),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¹深,人远天涯近。
译文:自从和他分别以后,我酒也少喝了,而在秋思中流尽了眼泪。我朝朝暮暮都挂念着羁旅在江南的心上人,他去的地方可比“天涯”还要遥啊!
注释:¹楚云: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shēngcházi··niánniánjìngtái--zhūshūzhēn

niánniánjìngtáiméiruǐgōngzhuāngkùnjīnsuìwèiháijiājiànjiāngnánxìn

jiǔcóngbiéhòushūlèixiàngchóuzhōngjǐnyáoxiǎngchǔyúnshēnrényuǎntiānjì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