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shànzāixíngèr--cáocāo

shēnbáojiàn

sānjiàowénguòtíng

qióngchōulièsuǒ

suī怀huáijièzhìshìshínéng

shǒuqióngzhěpínjiànwǎntànlèi

bēihuóānnéng

yuàntiānqiónglángxiéqīngzuǒ

suījiézhōngchéngxīngōngguīchǔ

kuàirényóuwèitànbàoqíng

xiǎnxíngtiānjiàorénshuízhī

yuànshísuítànnánchù

jīnjiāngzhàoguāngyàoshìxián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¹不如地利²,地利不如人和³。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不胜。夫环而¹⁰攻之,必有得天时¹¹者矣,然而不胜者,是¹²天时不如地利也¹³。城非不高也¹⁴,池¹⁵非不深也,兵革¹⁶非不坚利¹⁷也,米粟(sù)¹⁸非不多¹⁹也,委而去之²⁰,是²¹地利不如人和也。故²²曰:域²³民不以²⁴封疆之界²⁵,固²⁶²⁷不以山溪²⁸之险²⁹,威³⁰天下不以³¹兵革³²之利。得道者³³多助,失道者³⁴寡助。寡助之至³⁵,亲戚畔(pàn)³⁶³⁷;多助之至³⁸,天下顺³⁹之。以⁴⁰天下之⁴¹所顺,攻亲戚⁴²之所畔,故⁴³君子有⁴⁴不战,战必胜⁴⁵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¹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²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³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⁴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⁵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⁶环:围。⁷之:代这座城。⁸而:连词表转折。⁹夫:句首发语词,不译。¹⁰而:连词表递进。¹¹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¹²是:这。¹³也:表判断语气,“是”。¹⁴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¹⁵池:护城河。¹⁶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¹⁷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¹⁸米粟:粮食。¹⁹多:充足。²⁰委而去之:是说弃城而逃。委:放弃。而:然后。去:离开。之:代词,代“城”。²¹是:代词,这。²²故:所以。²³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²⁴以:凭借,靠。²⁵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²⁶固:使巩固。²⁷国:国防。²⁸山溪:山河。²⁹险:险要的地理环境。³⁰威:震慑。³¹以:凭借,依靠之意。³²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³³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³⁴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³⁵之至:到达极点。³⁶畔:同“叛”,背叛。³⁷之:代词他,指失道之人。³⁸至:极点。³⁹顺:归顺,服从。⁴⁰以:凭借。⁴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⁴²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⁴³故:所以。⁴⁴有:要么,或者。⁴⁵胜:取得胜利。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参考资料:
1、 史玉涛.三点一测初三语文(上):科技出版社,2004年:263
2、 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新潮出版社,1998年:204-205

dàoduōzhù shīdàoguǎzhù

mèng xiānqín 

    tiānshí rén sānzhīchéng zhīguō huánérgōngzhīérshèng huánérgōngzhī yǒutiānshízhě ránérshèngzhě shìtiānshí chéngfēigāo chífēishēn bīngfēijiān fēiduō wěiérzhī shìrén yuē mínfēngjiāngzhījiè guóshānzhīxiǎn wēitiānxiàbīngzhī dàozhěduōzhù shīdàozhěguǎzhù guǎzhùzhīzhì qīnpànzhī duōzhùzhīzhì tiānxiàshùnzhī tiānxiàzhīsuǒshùn gōngqīnzhīsuǒpàn jūnyǒuzhàn zhànshèng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睡觉¹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译文:睡醒后不知下了大雪,只吃惊窗户被照得如此明亮。
注释:¹觉:醒。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译文:推窗一看,飞舞的雪花已在地上积有一尺厚,辉映着月光,使三更时分格外冷清。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草木浅深白,丘塍(chéng)¹高下平。
译文:草和树木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山丘田埂也都被雪遮盖得一样平。
注释:¹塍:田间的土埂。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饥民莫咨(zī)¹,第一念边兵。
译文:饥饿的人们哪,莫要叹气抱怨,在这样的时候,首先要想到那些辛苦戍边的士兵。
注释:¹咨怨:叹息抱怨。

xuě

yóumào sòngdài 

shuìjuézhīxuě dànjīngchuāngmíng 
fēihuāhòuchǐ yuèzhàosāngēng 
cǎoqiǎnshēnbái qiūchénggāoxiàpíng 
mínyuàn niànbiānbīng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林断山明¹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²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qú)³细细香。
译文: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小,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注释:¹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²翻空:飞翔在空中。³红蕖:荷花。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村舍外,古城¹旁。杖藜(lí)²徐步转斜阳。殷(yīn)³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文: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¹古城:当指黄州古城。²杖藜 :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³殷勤:劳驾,有劳。⁴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在这两句词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堪为妙笔。这里呈现的景象,是一派幽狭的气氛。词人身为罪官,才能无从施展,只有过着幽人的生活。这首《鹧鸪天》即若隐若现的表现出他的此种境遇。

  开头两句,作者用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这所墙院,正是作者的居所。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三、四句是说,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三、四两句,含意更为深邃。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的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生活在这样的境界中,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着意流连这里的景致。在这里透过此等画面,便能隐隐约约的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懒、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己的形象,对此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参考资料:
1、 陆永品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43-644 .

zhètiān ·línduànshānmíngzhúyǐnqiáng

shì sòngdài 

línduànshānmíngzhúyǐnqiáng luànchánshuāicǎoxiǎochítáng fānkōngbáiniǎoshíshíjiàn zhàoshuǐhóngxiāng 
cūnshèwài chéngpáng zhàngzhuǎnxiéyáng yīnqínzuósāngēng yòushēngliáng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pán)而得其声,他日闻¹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mén)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yuè)²,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yuè)亦远矣,而眇³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译文: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做了太阳。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
注释:¹日喻:关于太阳的比喻。²樾:笛类乐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说。³眇:瞎子。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p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译文: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做太阳,从把铜钟当做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做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yú)?苏子¹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²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轼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来到呢?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使它自己到来!
注释:¹苏子:苏轼自称。²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南方多没人¹,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译文: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注释:¹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¹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译文: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注释:¹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东滨县一代。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可以得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而“致”与“求”的区别,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

  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苏东坡寓言评注:重庆出版社,1989-03
2、 黄岳洲,茅宗祥.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shì sòngdài 

    shēngérmiǎozhěshí wènzhīyǒuzhě huògàozhīyuē  zhīzhuàngtóngpán  kòupánérshēng wénzhōng wéi huògàozhīyuē  zhīguāngzhú  ménzhúérxíng zhuīyuè wéi zhīzhōng yuèyuǎn érmiǎozhězhī wèichángjiànérqiúzhīrén 

    dàozhīnánjiànshèn érrénzhīwèi miǎo zhěgàozhī suīyǒuqiǎoshàndǎo guòpánzhú pánérzhīzhōng zhúérzhīyuè zhuǎnérxiàngzhī yǒu shìzhīyándàozhě huòsuǒjiànérmíngzhī huòzhījiànérzhī jiēqiúdàozhīguò 

    rándàoqiú yuē  dàozhìérqiú  wèizhì sūnyuē  shànzhànzhězhìrén zhìrén  xiàyuē  bǎigōng chéngshì jūnxuézhìdào  zhīqiúérzhì wéizhì 

    nánfāngduōrén shuǐ suìérnéngshè shísuìérnéng shíérnéng zhěgǒuránzāi jiāngyǒushuǐzhīdàozhě shuǐ shíérdào shēngshíshuǐ suīzhuàng jiànzhōuérwèizhī běifāngzhīyǒngzhě wènrén érqiúsuǒ yánshìzhī wèiyǒuzhě fánxuéérqiúdào jiēběifāngzhīxuézhě 

    zhěshēngshì shìxuéérzhìdào jīnzhějīngshùshì shīqiúdàoérxué hǎijūnyàn yǒuzhìxuézhě fāngqiú zuò  gàozhī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¹丑村²则村意相投。则³为他丑心儿真,则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juàn)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译文:我事事处处愚笨,他般般样样都丑。丑就丑吧,笨就笨吧,情意却十分相投。只因他相貌丑心里有真情,以心换心,我对他的情意也同样厚。像我们这样的丑眷属村配偶,世上难找除非天上才能有。
注释:¹则:虽。²村:粗俗、蠢笨。³则:只。⁴只除:除非是。

  该作品对传统文化中固有的 “男才女貌” 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一反传统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的择偶标准,而以“心儿真”,“情儿厚”作为感情的基础,唱出人间最本色最天然的纯真、朴实、无邪的爱情颂歌。

  在兰楚芳的笔下,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男才女貌”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剧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土里土气、没有女性引以为傲的美丽容颜;一个是相貌丑陋,没有男子英俊倜傥的翩翩风度,与我们对于“完美”爱情的预想完全不符!“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显然,自己之村、爱人之丑并未给爱情中的女子造成任何困扰,她坦然承认自己与爱人并不符合世俗“完美”的标准,却更自信地彰显着爱情最核心的价值——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自然这看似又村又丑的一双爱人在世间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他们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具有洞悉爱情真谛的智慧,在双方村与丑的表象之外,能感受到彼此的真心与深情。所以,这份厚实的幸福只有天上的神仙眷侣才能与之媲美。爱情的主人公没有令世俗艳羡的名誉、地位或财富,甚至与普通人相比他们都显得寒酸很多,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却是无法用金钱、权力和容貌得到的真情和幸福。
 
  兰楚芳的《南吕·四块玉·风情》将一段人间的真爱放到当时社会非常态的镜像下作变形的展现,对社会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了质疑,让我们看到在那弥漫着畸形而荒唐的迷雾社会中仍然透出一丝真善美的光亮,也为追求光明和幸福的人们注入了继续跋涉的勇气,使人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至于完全绝望。若将作品放到整个元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来考量,该作以一个“写丑而显美”的角度表现了作家对生命真谛独特的理解,也与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一贯具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传统相互呼应,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元散曲这一当时文坛新生的充满着活泼的生命张力的文学样式进行重新评价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1、 魏佳,《变形记中的生命救赎 ——以兰楚芳 <南吕· 四块玉· 风情> 为例》[I]普洱学院中文系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