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译文: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会须上番(fān)¹看成竹,客至从嗔(chēn)不出迎。
译文:那些踏着新竹来看竹的客人,就算等得恼怒了我也不出去迎接。
注释:¹上番:乃川语。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

yǒngchūnsǔn

 tángdài 

shùchūnsǔnmǎnlínshēng cháiményǎnduànxíngrén 
huìshàngfānkànchéngzhǔ zhìcóngchēnchūyí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

那些踏着新竹来看竹的客人,就算等得恼怒了我也不出去迎接。

注释

上番:乃川语。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2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拾翠归迟,踏青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拾翠¹归迟,踏青²期近,香笺(jiān)³小迭邻姬。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huán)斜亸(duǒ)、宝钗横。
译文: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注释:¹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²踏青: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³香笺:即信笺。因少女之手,散发香气,故云香笺。⁴邻姬:邻家女子。⁵讯,通“信”。⁶绿鬟:乌黑发亮的头发。⁷斜亸:斜斜地垂下来。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浅黛¹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²憔悴、可怜生³
译文: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注释:¹浅黛:用黛螺淡画的眉毛个。²侬:这人或那人。³生:用于形容词词尾。

  词的爱好者,见过《踏莎行》,见过《虞美人》,《踏莎美人》这样的词牌名恐怕第一次见。这是纳兰性德的好友顾贞观的自度曲,一半《踏莎行》,一半《虞美人》,颇为不俗。

  淡淡的春日里,闺房中的女子百无聊赖,意兴阑珊。拾翠踏青,别的女孩子求之不得,个个摆出跃跃欲试的模样。“香笺小迭邻姬讯”,隔壁的女子早早就写信相约了。可是这位女主角显然有些与众不同,她陷入了莫名的春愁:清明快要到了,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节,邻家女伴写来信笺相邀游春。然而樱桃花都谢了,清明将过,却不知为了何事而蹉跎。只因疏慵倦怠,本就愁绪满怀,于是不愿再去沾惹新恨了。如此愁绪谁能明了,恐怕唯有那清晓窗外的流莺知晓了。

  “柔肠几寸,不堪更惹青春恨”一句,点破了女孩的心事——当然,这出于人性使然,也许她自己都未曾发觉。春天万物萌生,百兽交配,人的爱欲也甚于平常。花样年岁的女孩,心中生长出了隐隐约约的欲望。女伴之间的嬉戏,已经无法满足这位女孩孤寂的心了,她需要更多的心灵慰藉,需要一位灵魂的伴侣。但是在那个时代,女子是没有主动追求爱的权利的。一个女子主动说思慕男子,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粗鄙淫贱。但不说春色,不代表没有春意萌动。古来对女子性欲的刻画并不见少,《牡丹亭》里大量篇幅讲的,其实就是杜丽娘游园思春,做了个美丽的性梦。《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一样是打着不白受人恩惠的旗号,与张生私会,且初次见面二人就共赴巫山。

  绝大部分的女孩,是没有崔莺莺那份大胆的,甚至没有杜丽娘的那点儿自我意识。她们大多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爱欲有来处,无去处,只能在盈盈春景中独自辗转,将如春草般萌芽的欲望一点一滴地消磨掉。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324页
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始予学而观古兮,怪今昔之异谋。惟聪明为可考兮,追骏步而遐游。洁诚之既信直兮,仁友蔼而萃之。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旁罗列以交贯兮,求大中之所宜。日道有象兮,而无其形。推变乘时兮,与志相迎。不及则殆兮,过则失贞。谨守而中兮,与时偕行。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刚柔驰张兮,出入纶经。登能抑枉兮,白黑浊清。蹈乎大方兮,物莫能婴。
惩咎(jiù)(qiān)¹以本始²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³以闵(mǐn)兮,固前志之为尤。始予学而观古兮,怪今昔之异谋。惟聪明为可考¹⁰兮,追骏步¹¹而遐(xiá)游。洁诚¹²之既信直¹³兮,仁友蔼¹⁴而萃(cuì)¹⁵之。日施陈¹⁶以系縻(mí)¹⁷兮,邀尧、舜与之为师¹⁸。上¹⁹(huī)(xū)²⁰而混茫²¹兮,下²²²³诡而怀私²⁴。旁罗列以交贯²⁵兮,求大中之所宜。日道有象兮,而无其形。推变乘时²⁶兮,与志相迎²⁷。不及²⁸则殆(dài)²⁹兮,过则失贞³⁰。谨守³¹而中兮,与时偕行。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³²。刚柔驰张³³兮,出入纶经³⁴。登能抑枉³⁵兮,白黑浊清³⁶。蹈乎大方兮³⁷,物莫能婴³⁸
译文:追述过去犯的错,寻求导致犯错的本源,什么不是我最先的追求呢?我的身份和地位很是卑微,但是还是要慨叹时事,这些就是我从前的志向受到谴责的原因。当时我在学习的时候是以古代优秀的人作为榜样的,对今昔差别如此之大感到很是诧异。只剩下聪明来追随了,因此我就赶着健壮的骏马周游各地。清新又那么真诚,还有仁德的朋友相伴。每天我都在锤炼自己的品格,想要让尧、舜来做我的老师。天是淳朴、混沌而难以确定的,生存的土壤又是杂乱无章、充满心机的。我只能是左右平衡,让它们互相地交错着,寻求最适合的中庸原则,才能够跟得上时事的步伐。人世间万千事物都十分繁盛,都是由中庸达到平和的。刚柔相生有张有弛,做所有的事情都不会违背事理。推举有贤能的人来压抑邪恶的人,黑白就不可能混淆了,清浊也就显现出来了。如果能够在这样的规律中穿梭,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牵制我了。
注释:¹咎愆:所犯的罪。²本始:追寻事物的本源。³卑污:地势低洼,污浊。⁴闵世:感伤时事。⁵为尤:遭到不满和厌恶。⁶始:过去,当初。⁷怪:惊奇。⁸异谋:不同的想法和追求。⁹惟:只有, 仅仅。¹⁰考:检验,考察。¹¹骏步:指的是骏马的步伐。¹²洁诚:高洁诚信的操守。¹³信直:相信正直的人。¹⁴蔼:果实繁盛,引申为树木茂密。¹⁵萃:汇集。¹⁶施陈:安排,设置。¹⁷系縻:联系,联络,指的是在政治上有共同见解的人们经常在一起讨论。¹⁸与之为师:将尧、舜尊奉为老师。与,赞同。¹⁹上:上古时期。²⁰睢盱:开辟天地时的淳朴状态。²¹混茫:与“混芒”同,开天辟地时的混沌状态。²²下:古时候。²³驳:毛色不纯的马,这里指颠倒黑白是非的意思。²⁴怀私:心中怀着私心。²⁵交贯:穿插的意思。大中,指的就是大中之道,关于伦理、政治的最高原则。²⁶推变乘时:大体地掌握了大中之道,顺应时事的变化。²⁷与志相迎:和自己要达到的目的相吻合。²⁸不及:不能够赶上时事的变化。²⁹殆:危难,危险。³⁰失贞:丢掉自己的目标。贞,通“正”。³¹谨守:谨慎地遵循。³²率由以宁:顺应时势的变化得到安宁的生活。³³刚柔弛张:文武之道,有张有弛。³⁴纶经: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方法。³⁵登能抑枉:任用有贤德的人,压抑邪恶的人。³⁶白黑浊清:分明是非。³⁷蹈乎大方:按照大中之道来处理事情。³⁸婴:通“撄”,阻碍,牵制。
奉訏谟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征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以为服。谗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于所执。哀吾党之不淑兮,遭任遇之卒迫。势危疑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隔。欲图退而保己兮,悼乖期乎曩昔。欲操术以致忠兮,众呀然而互吓。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乎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惟罪大而宠厚兮,宜夫重仍乎祸谪。既明惧乎天讨兮,又幽栗乎鬼责。惶惶乎夜寤而昼骇兮,类麏麚之不息。
¹(xū)(mó)²以植内³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征信乎策书兮,谓炯(jiǒng)然而不惑。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¹⁰以为服。谗(chán)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¹¹于所执¹²。哀吾党¹³之不淑¹⁴兮,遭任¹⁵遇之卒迫¹⁶。势危疑¹⁷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pǐ)¹⁸。欲图退而保己兮,悼(dào)¹⁹期乎曩(nǎng)昔。欲操术²⁰以致忠兮,众²¹呀然²²而互吓²³。进与退吾无归²⁴兮,甘脂润乎鼎镬(huò)²⁵。幸²⁶皇鉴²⁷之明宥(yòu)²⁸兮,累郡印而南适²⁹。惟罪大而宠厚³⁰兮,宜夫重仍乎祸谪(zhé)³¹。既明³²惧乎天讨³³兮,又幽栗(lì)乎鬼责。惶(huáng)惶乎夜寤(wù)而昼骇兮,类麏(jūn)³⁴(jiā)³⁵之不息³⁶
译文:遵循这些精到的教训,用来修养身心,我对自己的收获感到非常高兴。在这之后,再从古代的著作中去搜集证据,我就更加觉得自己通达了许多。曾经愚昧的我能够自己担当责任了,担心的只是这种忠诚不能够长期存在。我不去顾及任何的东西,周全的思考也是不去做的,只是一味地专心向这种道义不停地走下去。流言和嫉妒根本威胁不到我,我不去防备那些,因为我自己心中的目标是永远存在的。最令我悲哀的是没有赶上很好的时机,被贤人任用的时间太过短暂。形势严峻,到处都是阴险之人,天地相隔如此之远,没有办法连接起来。想要隐退来保全自己,又不愿意去背离自己曾有的愿望。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来把自己的一片忠心奉献,所有的人却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进退之路都被封锁了,我只能心甘情愿地作鼎镬中的食物。最令人高兴的是,我受到了皇上的宽恕,将郡印赐给了我,让我到南方去。只是由于我的罪恶太过深重,受到的宠信太丰厚,因此在去往邵州的途中又被贬到了永州。心里害怕的不仅是要遭受上天的惩罚,还有是鬼神的斥责。整天惶惶恐恐不得安宁,晚上睡不好觉,白天醒来又接着害怕,像雄鹿似的一刻都不得安息。
注释:¹奉:接受,认可。²訏谟:伟大的计谋,重大的国家决策。³植内:掌朝廷政治。⁴欣余志之有获: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了实现的希望,感到很高兴。⁵征信:考证确实。⁶策书:书简书牍之类的。⁷愚者果于自用兮;作者讲的是自己,一认定目标就勇往直前。⁸诚之不一:用心不够专注。⁹不顾虑以周图兮:不对自己过于顾虑,就能够得到成功。¹⁰兹道:就是大中之道。¹¹断断:专心不变的样子。¹²所执:他们所主张的革新。¹³吾党: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¹⁴不淑:政治处境很是困难。¹⁵任:与“壬”通假。¹⁶卒迫:仓促,急切。¹⁷势危疑:当时的时事状况危机四伏。¹⁸天地之否隔:指的就是《周易》中讲到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¹⁹乖:违反,违背。²⁰操术:运用各种手段、方法。²¹众:这里指的是反对革新的保守派。²²呀然:张口的样子。²³吓:怒斥的意思。²⁴无归:没有安身立命之处。²⁵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指的是将人放在鼎镬中蒸煮。²⁶幸:多亏的意思。²⁷皇鉴:君主明察。²⁸明宥:宽赦罪过。²⁹累郡印而南适:永贞元年(805年)九月时,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接着就带着刺史的印信去南边上任。³⁰宠厚:爱戴,关爱,宠爱。³¹重仍乎祸谪: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在去往邵州途中被贬为了永州司马。重仍,再一次的意思。³²明:指的是在人世间。³³天讨:上天用五种刑法来惩罚有罪的人。³⁴麏:獐。³⁵麚:牡鹿。³⁶不息:得不到安息。
凌洞庭之洋洋兮,溯湘流之沄沄。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回邅。日霾噎以昧幽兮,黝云涌而上屯。暮屑窣以淫雨兮,听嗷嗷之哀猿。众鸟萃而啾号兮,沸洲渚以连山。漂遥逐其讵止兮,逝莫属余之形魂。攒峦奔以纡委兮,束汹涌之崩湍。畔尺进而寻退兮,荡回汩乎沦涟。际穷冬而止居兮,羁累棼以萦缠。
¹洞庭之洋洋兮,溯(sù)²³流之沄(yún)。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回邅(zhān)。日霾(mái)(yì)以昧幽¹⁰兮,黝(yǒu)¹¹涌而上屯(tún)¹²。暮屑窣(sū)¹³以淫雨¹⁴兮,听嗷嗷之哀猿。众鸟萃¹⁵而啾(jiū)号兮,沸洲渚(zhǔ)以连山¹⁶。漂遥逐¹⁷其讵(jù)¹⁸兮,逝莫属余之形魂¹⁹。攒(cuán)²⁰奔以纡(yū)²¹兮,束汹涌之崩湍(tuān)。畔尺进而寻退兮,荡回汩乎沦涟(lián)。际²²穷冬²³而止居兮,羁(jī)²⁴(fén)²⁵以萦缠。
译文:我泛舟渡过了浩瀚的洞庭湖,又沿着湘水的方向漂游。风卷起了浪花,小舟被击打得四处盘旋。太阳的光辉被遮盖了,黑云直上九霄。傍晚的时候,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嗷嗷的猿声在远处响起。有很多的鸟云集在天空中,喳喳乱叫的声音响彻江渚和山间。我四处漂流着不知道会在哪里停下来,不知道哪里又会是我身体和灵魂的归宿。两边山势连绵不断,澎湃的江水被束缚在山谷里,水流不断地奔流回旋着。前进一尺就要退回八尺,循环荡漾形成了层层的涟漪。直到冬天来了,我才有了可以住的地方,很多事情都缠绕在心头却没有停止。
注释:¹凌:渡水。²溯:逆流而上的意思。³湘:湘江。⁴沄沄:水势浩大的样子。⁵飘风:起旋风。⁶扬波:扬起波涛。⁷摧抑:指的是船在受到袭击时行驶受阻。⁸回邅:徘徊不前。⁹霾曀:空中有风雨时昏暗的天气。¹⁰昧幽:昏暗。¹¹黝云:乌黑的云彩。¹²屯:集中在一起。¹³屑窣:雨的声音。¹⁴淫雨:连绵不断的雨。¹⁵萃:指成群的鸟聚集在一起。¹⁶沸洲渚以连山:指鸟的叫声从洲渚到山间到处都是。沸,喧闹,沸腾。¹⁷漂遥逐:在船上迅速向前行驶。¹⁸讵止:怎么能够停下来。¹⁹逝莫属余之形魂:灵魂和身体不再受到自己的控制,是一种在江中漂流的感受。²⁰攒峦:形容山势连绵不断。²¹纡委:曲折迂回。²²际:刚好碰上。²³穷冬:古代对冬季的别称。²⁴羁累:束缚,牵制。²⁵棼:纷乱、凌乱的样子。
哀吾生之孔艰兮,循《凯风》之悲诗。罪通天而降酷兮,不殛死而生为。逾再岁之寒暑兮,犹贸贸而自持。将沉渊而殒命兮,讵蔽罪以塞祸?惟灭身而无后兮,顾前志犹未可。进路呀以划绝兮,退伏匿又不果。为孤囚以终世兮,长拘挛而坎坷。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兮,众之所宜蔽也。不择言以危肆兮,固群祸之际也。御长辕之无桡兮,行九折之峨峨。却惊棹以横江兮,溯凌天之腾波。幸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之既多。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死蛮夷固吾所兮,虽显宠其焉加? 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
哀吾生之孔¹艰兮,循《凯风》之悲诗。罪通天而降酷兮,不殛(jí)²而生为。逾再岁³之寒暑兮,犹贸贸而自持。将沉渊而殒(yǔn)兮,讵(jù)蔽罪以塞祸?惟¹⁰灭身而无后¹¹兮,顾¹²前志¹³犹未可¹⁴。进路¹⁵¹⁶以划绝¹⁷兮,退¹⁸伏匿(nì)¹⁹又不果。为孤囚²⁰以终世兮,长拘挛(luán)²¹而坎坷²²。曩(nǎng)余志之修蹇(jiǎn)²³兮,今何为此戾²⁴也?夫岂贪食²⁵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²⁶兮,众²⁷之所宜蔽²⁸也。不择言以危肆²⁹兮,固群祸之际也。御长辕之无桡(ráo)³⁰兮,行九折之峨(é)³¹。却惊棹(zhào)³²以横江³³兮,溯凌天之腾波³⁴。幸³⁵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³⁶之既多。苟余齿³⁷之有惩³⁸兮,蹈³⁹前烈⁴⁰而不颇⁴¹。死蛮夷⁴²固吾所⁴³兮,虽显宠⁴⁴其焉加⁴⁵? 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
译文:慨叹我的生命多艰难啊,还遭受到了《凯风》所讲到的没有尽到儿子责任的伤痛。有通天的罪行,受到了严酷的惩罚,偏偏不让我死去,却让我这么话着。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寒暑,我仍处在混沌不明的精神状态,但是我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就要落入深渊丢掉自己的性命,如何才能够将罪恶和灾祸掩盖住呢?想一想自己没有子嗣就这样离开人世间,过去立下的志向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我的一生将要在囚禁中生话,这种生活注定了我必将遭受坎坷的命运。过去我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得是多么好啊!可是如今为什么会遭受到如此的厄运呢?难道我是那种贪图虚名的人吗?真是不愿意和世上的人们同流啊!为了让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遭受众人的排挤就是不可避免的。说话时不去认真地挑选言辞,心直口快,这些就是让我遭受到祸害的原因。自己驾着没有桡的长车,在曲折危险的山路上前行。这就又像是丢掉船桨,翻越着高高的波浪过江。所幸的是我的死期已经得到了延迟,身体完好地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假使我这一生还有什么悔恨的,也绝对不是继承前代意愿而行。就算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而死在荒芜的地方,我也觉得此生值得。就算是给我显赫的地位和宠爱又有什么好的呢?让中庸之道作为我的准则,天命又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¹孔:尤其。²殛死:自杀。³逾再岁:过了两年。⁴贸贸:混沌不明的精神状态。⁵自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⁶将:将要,打算。⁷沉渊: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⁸殒命:死掉。⁹讵蔽罪以塞祸:怎么能寻找这样的方法来抵消自己的罪过呢?¹⁰惟:想要。¹¹无后:指的是柳宗元自已没有后代子嗣。¹²顾:念。¹³前志:先前的志向。¹⁴未可:没有实现。¹⁵进路:通向前方的道路。¹⁶呀:空空的山谷。¹⁷划绝:绝断。¹⁸退:隐退。¹⁹伏匿:隐藏起来。²⁰孤囚:孤单的囚犯。²¹拘挛:控制,束缚。²²坎坷:人生境遇不好。²³修蹇:秀美而正直。蹇,忠诚正直的样子。²⁴戾:罪过的意思。²⁵贪食:贪婪的意思。²⁶直遂:仕途顺利。遂,进。²⁷众:世间的俗人。²⁸宜蔽:理应遮挡的意思。²⁹不择言以危肆:自己在讲话的时候不用脑子来选择言辞。危肆,直言,无所畏惧。³⁰长辕之无桡:古代的车是单辕车,弯曲前端用以驾马,没有弯曲之处则不好驾驭。³¹峨峨:山路高而险。³²却惊棹:把船桨去掉。却,去掉,除去。³³横江:横向穿越江水。³⁴凌天之腾波:波浪滔天的样子。³⁵幸:庆幸。³⁶完形躯: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身体,没有受到惩罚。³⁷余齿:余下的那段生命。³⁸有惩:指从失败中吸取经验。³⁹蹈:踏。⁴⁰前烈:前代的仁人志士。⁴¹不颇:没有偏斜。⁴²蛮夷:这里是指永州。⁴³所:归宿之地。⁴⁴显宠:在位当权的人。⁴⁵焉加:怎么能将我超过。

  此赋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在何处”这个问题,接着在进行历史追述的过程中揭示了古今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和生死进退三方面的矛盾,最后写愿意继续承受各种不幸而绝不改变自己志向。全赋继承了有问有答的传统体制,但采用的是自问自答,比喻贴切形象,通过典型事象造成抑郁幽暗的氛围,和《楚辞》的某些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接着,作者在进行历史追述的过程中揭示了三方面的矛盾:①古今之间的矛盾。作者在阅读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密切注视着当时的社会,惊诧地感觉到“今昔之异谋”,古今道术不同。但是,他所向往的却是古代社会,而对当时的现状却深感不满。“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古人是淳朴整一的,当世却是人心狡诈,各怀私意。古今之间的这种差异,促使作者苦苦追索,从而又陷入新的矛盾之中。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探讨解决古今异谋的过程中,作者把自己托付于大道,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大中”。在他看来,在领悟和实践大道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避免过份和不及两种倾向,就可以周流无滞,与时推移。“蹈乎大方兮物莫能婴”,践履大道可以胜物而不伤,外物无法造成困扰,这是作者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他美好的理想。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当他按照这种意愿行事时,不是“物莫能婴”,而是被人际纷争所纠缠,并且受到伤害,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③生死进退的矛盾。文中先后两次提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矛盾状态的窘境。先是永贞革新时出现的情况:“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乎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此时的作者进退两难、生死未卜。他不甘心于退却保己,认为这样做有乖宿愿;但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他的政敌设置了重重障碍。永贞革新失败后,他随时面临被杀头的危险,降职任用已是侥幸。到达贬所之后,他再次陷入生死进退的矛盾冲突中。他曹经想到过自杀,然而,上有老母,下无后代,他下不了这个决心。“进路呀以划绝兮,退伏匿又不果。”在仕途上,作者欲进不能,欲退不果,只好像囚徒一样生活在世间。

  之后,作者在叙述自己遭贬谪的过程时称:“惟罪大而宠厚兮,宜夫重仍乎祸谪。”表面看来,他承认自己有罪,应该被眨谪到边远地区,但赋中“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以为服。谗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于所执”几句所列举的现象却表明他深信自己的理想合乎正义,因而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非常执著专一,以至于对于政敌没有丝毫的戒备。如果说这也是罪过的话,那就没有是非可言。由此来看,作者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有罪,他把自己说成罪人只是为了避免再次触犯当朝天子。至于他年青时就已树立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虽然历经磨难但,并没有丝毫改变。

  结尾写道:“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与之前作者追述自己初衷的“求大中之所宜”中的两个“大中”都是作者最初追求的目标,也是最终选择的归宿,前后是一致的。由“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可知,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作者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如此,他愿意继续承受各种不幸而绝不改变自己志向。因此,此赋表面上写作者惩戒以往、追悔过去,实际是表白自己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全赋继承了有问有答的传统体制,不过采用的不是主客问答方式,而是自问自答。因是骚体赋而出现的感叹词绝大多数是“兮”,但是后半部分有几句属于例外:“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兮,众之所宜蔽也。不择言以危肆兮,固群祸之际也。”这一段文字是“兮”和“也”错杂出现,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它使文章避免呆板,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意念。把“也”字置于句尾,既是对所提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同时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另外,作者把自己在永贞革新中的所作所为比作驾长辕车行进在险峻的山路、弃舟船而横渡波浪滔天的大江,都显得很贴切、形象。对于贬谪途中的景物描写也能选择典型事象,造成抑郁幽暗的氛围,和《楚辞》的某些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毕万忱,何沛雄,洪顺隆 著.中国历代赋选(唐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08月第1版:219-221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明,颠(diān)倒衣裳(cháng)¹。颠之倒之,自公²召之。
译文: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注释:¹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²公:公家。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东方未晞(xī)¹,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译文: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注释:¹晞:“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折柳樊¹(pǔ)²,狂夫³(jù)。不能辰夜,不夙(sù)则莫(mù)
译文: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注释:¹樊:即“藩”,篱笆。²圃:菜园。³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⁴瞿瞿:瞪视貌。⁵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夜:犹晨夜,白天和黑夜。辰,借为“晨”,指白天。⁶夙:早。⁷莫:古“暮”字,晚。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奴隶们心底隐藏着一种压抑已久而行将喷发的愤怒。正因为作者是从奴隶的身世遭际出发,抒发对于现实的愤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对统治阶级确实有一种活生生的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作用,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前两章“东方未明,颠自衣裳。颠之自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自裳衣。颠之自之,自公令之。” 诗人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者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来写: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来.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劳工们一个个被惊醒过来,黑暗中东抓西摸,手忙脚乱,有的抓着裤管套上胳膊,有的撑开衣袖伸进双腿。一时间,乱作一堆,急成一团,真可谓洋相出尽。天还没亮,官差即来催促起床,上工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以致可怜的役夫们在忙乱之中把两手伸进裤管,把两脚蹬进袖筒,竟然把上下衣裳颠自穿了。按理说,上下衣裳的区别是很大的,能够穿颠自了,不光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役夫们并没从梦中醒来,他们可能头天夜里睡得很晚,疲乏的身子包括疲乏的大脑尚未缓过神来。这一情节极富戏剧性,十分幽默好笑,却又饱含悲愤,笑中滴泪,生动曲折地反映出了酷吏的凶狠以及役夫的凄惨。“颠自衣裳”的细节描写,便运用得真实巧妙,写出了奴隶们在公爷的吆呼催促下摸黑穿衣裳的不堪处境。前两章的“颠自”二字,还会令人自然联想到末一章“风”(早上与“莫”(即“幕”,晚上)的“颠自”。衣裳的错乱,黑(夜)白(天)的颠自,正说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既意在言中,又寄意言外,可谓一语双关。

  最后一句"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说明:报时辰不是提前就是太晚。这诗是讽刺国君号令不准的诗,而国君的‘不时’,又在于司时的官吏不负责任。古时无准确的钟表,故而司时的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司时官吏失职,当然朝廷秩序也会一片混乱。本诗在于讽刺司时官吏不准确报时,以致群臣见国君的时间混乱,官员手忙脚乱,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误时,遭到国君责怪。“折柳樊圃”和“狂夫瞿瞿”,也是两个典型的细节描绘,寥寥八个字,就把奴隶们艰辛的苦役和监工走狗的凶恶嘴脸和盘托出,一泻无余。这些描绘都切合环境和人物身份,读来仿佛见其人,闻其声,神态态毕现,栩栩如生,颇有真实感。

  全诗三章,皆为四句。每句两个音拍。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事物特点。且以工整的排列。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尽情抒发抑郁情感,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避免通篇一致的枯燥感,显得起伏有致,使得诗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通篇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未明颠自狂夫不能等都是人们常用的日常语言,以此为诗质朴自然,充满无限的生命。

  《齐风·东方未明》在结构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点。其一,《东方未明》为乐歌,在结构上回环复沓。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些句子只换了一个或几个字。 这种回复重叠,规律中有变化,严格中有自由,既是歌唱时的和声,也是表述意思的层层递进和对内涵的强化作用。(《随园诗话》)但就作诗而言,重词叠句与反复咏唱是为着尽情抒发情感的需要,这在《诗经》其他诗作中和后世民歌中也经常运用。这样有利于突出事物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增强音乐效果,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同时,也便于记忆与传诵。其二,诗人善于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反映生活。例如“颠自衣裳”的细节描写, 其三,语言通俗易懂,读之琅琅上口。例如“东方”、“未明”、“颠自”、“自颠”、“狂夫”、“不能”等词汇,都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言,用在诗中,质朴自然,恰如其分。这些词语历经了三千余年的风雨,仍然葆有无限的生命力,至今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与书面用语之中。此外,全诗以四言句为形式,每句两个音拍,二二的节奏。前两章排列工整,键行和押韵有规律;第三章则起伏有致,跌宕变化。这种不拘一格的韵律节奏,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口头歌谣创作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1、 《齐风·东方未明》正解 来源:东岳论丛 发表时间:1985-03-02

dōngfāngwèimíng

míng xiānqín 

dōngfāngwèimíng diāndǎocháng diānzhīdǎozhī gōngzhàozhī 
dōngfāngwèi diāndǎocháng dǎozhīdiānzhī gōnglìngzhī 
zhéliǔfán kuáng néngchén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霭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新篁(huáng)¹摇动翠葆(bǎo)²,曲径通深窈(yǎo)。夏果收新脆³,金丸落,惊飞鸟。浓霭(ǎi)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译文: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中岸边的青草迷迷蒙蒙,模糊不清,只能听见蛙声喧闹,夏季的骤雨落在池塘中,激起阵阵鸣响。
注释:隔浦莲近拍:词牌名。唐《白居易集》有《隔浦莲》曲,调名本此。此调疑为周邦彦自度曲。中山:山名。县圃:县衙所属的园圃。姑射亭:周邦彦为丽水县衙后圃的亭子所起的名字。¹新篁:新竹。²翠葆: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这里比喻竹子的枝叶。葆是盖子的意思。³新脆:新鲜脆嫩的果实。⁴金丸:原指金弹子。⁵浓霭:浓厚的雾气。⁶沼:小水池。池之圆者为池,曲者为沼。
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yán)影颠倒。纶(guān)¹羽扇²,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³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译文:水亭很小,浮萍破损的地方,门前帘花,屋檐檐影颠倒了过来。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他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只有在梦游中才“梦里不知身是客。”可以获得梦幻中的暂时慰藉。但梦是虚幻的,一觉来,依然面对令人厌倦的现实。
注释:¹纶巾:亦称“诸葛巾”,是一种以丝巾带做成的头巾。²羽扇:以鸟羽做成扇子。羽扇纶巾,是古代风流儒雅的士大夫的打扮。苏轼《念奴娇》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³屏里吴山:屏风上画的杭州山水。吴山,杭州西湖东南的一座山,为西湖名胜之一。这是化用温庭筠《春日》诗:“评上吴山远,楼中塑管悲。”⁴江表:古人通常把长江以南称为江表。这里指江宁(今南京)、溧水一带。

  此词通过描写园圃中优美的夏景来寄寓思乡之情,写景极为细腻生动,抒情自然而深挚,章法也很绝妙。

  上片通过由远及近,由边缘渐至中心的方式描摹盛夏景色,勾勒出中山县圃姑射亭的环境。作者采用绿色作为主要的基调,然后在用暖色加以点缀,使用视觉和听觉,大大增强了对景色的主题感受。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碧色的竹叶和幽径蜿蜒的小径,给人清爽舒适的感觉。夏日微风吹来,新篁摇曳,翠盖亦随之晃动,似觉凉生几席。作者善于观察,此处选择了一些最能反映夏季生活特点的典型景物,如新篁,只有夏季才有,秋冬的竹子不能叫新篁。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夏季果实丰收,“新脆”二字最富妙用,一个“脆”字,概括了脆丰硕果实的赞叹,好像尝到了新鲜脆嫩的果实,似觉果香四溢,齿颊留芳。“金丸落,惊飞鸟”,化用了李白诗句“金丸落飞鸟”(《少年子》),运用如“金丸”色彩斑斓的词,令人目不暇接,此处金丸比喻夏果。

  “浓翠迷岸草。”接着,作者目光转移到池塘。作者运用了最能唤起读者审美情趣的色彩美。夏季草木繁茂,江南大地成了绿色的海洋,眼前夏景,色彩斑斓,更富于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郁郁葱葱的岸草,喧闹的蛙声,这些夏日里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来表现田园的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浓翠,形容岸草,比直接写青草富于美感。着一“迷”字,就涂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赋予了青草以迷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池蛙的生动描绘,骤雨前那种湿润的、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作者通过绘画布局手法,使盛夏景色的安排各得其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美的境界。

  下片由写景到抒景。“水亭小。”周围环境描写缩小到词人具体住处,一座小小的临水亭院,水亭,亦即姑射亭。为本篇的主景。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这句化用杜甫诗“灯前细雨檐花落”。其实在杜甫之前,还有人用过“檐花”。丘迟诗“共取落檐花”,何逊诗“檐花落枕前”,李白诗“檐花落酒中”,李暇诗“檐花照月莺对栖”,都用了“檐花”,各人所写自不相同,不能尽合。周邦彦用“檐花”加上“帘影”只是化用前人诗句描写他所居亭院的幽美、闲静。与前所写环境之幽美互相组合,协调一致,更增进了环境的整体美。没有必要和杜甫所写的“檐花”用意相合。所以《野客丛书》不同意《苕溪渔隐丛话》的意见:“详味周用‘檐花’二字,于理无碍,渔隐谓与少陵出处不合,殆胶于所见乎!大抵词人用事圆转,不在深泥出处,其组合之工,出于一时自然之趣。”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由周围环境写到住所,由住所写到住所中的主人。从远到近,由大到小,范围逐步收缩,最后集中到人,足见其层次结构之谨严。“困卧”二字正与“水亭小”相呼应,表示他此时虽在避暑,但心情并不愉快。他有一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下片云:“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这与《隔浦莲近拍》是同在溧水夏天写的。可见他在溧水任上心情苦闷,情绪消沉,有如社燕飘流之感。因此,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

  “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作者从“卧”字起笔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直到写到梦醒后,“依然身在江表。”一笔刹住不再往下说,他那失望、惆怅的心情,可以思而得之了。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03-1004
2、 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78
3、 叶嘉莹 王强.周邦彦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121-127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译文:九月九日又重阳,登高望远,天空万里无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¹分。
译文:神工鬼斧,山川形成,长江把楚汉,界限分明。
注释:¹楚、汉:谓楚地之山及汉水也。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译文:狂风鼓动着江水,形成了一波波龙形的浪涛。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译文:传说中,汉武帝在高大的楼船横渡游览汾河的时候曾经大发感慨:气势何雄壮!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译文:如今的讨伐悖逆的军队楼船气势更为壮观,旌旗飘扬。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译文:洞庭湖上水步骑三军罗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间。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译文:战鼓隆隆震天响,那有心情去采撷黄菊花。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译文:舞动的剑气要把落山的红日重新托起,让太阳重新发出灿烂的光芒。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译文:汉武帝说我给大家高歌一曲,可以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助于压制暴徒气势。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译文:值此战乱时期,我们可不能以陶渊明为榜样,去东篱下采撷菊花。
此诗为李白59岁时在湖南洞庭湖边的巴陵观看准备讨伐作乱的叛军演习所作。李白在流放以后的颓废心情在这里一扫而光,又重新焕发出李白固有的光芒。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真是老而弥坚啊!

jiǔdēnglíngzhìjiǔwàngdòngtíngshuǐjūn--bái

jiǔtiānqīngdēnggāoqiūyún

zàohuàchuānyuèleránchǔhànfēn

zhǎngfēnghénglóngwén

chuányóulóuchuánzhuànghéngfén

jīntǎojīngjīngpèibīnfēn

báiluòjiǔzūndòngtíngluósānjūn

huánghuāduōshǒuzhànyáoxiāngwén

jiànzhuǎntuíyángdāngshítíngxūn

hānzhuàngshìcuīyāofēn

zōudōngxiàyuānmíngq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