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讯秋情¹众莫知,喃(nán)²负手³东篱
译文: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注释:¹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²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³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⁴叩:询问。⁵东篱:指代菊。
孤标¹傲世偕²谁隐,一样花东为底³迟?
译文: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注释:¹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²偕:同……一起。³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pǔ)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qióng)¹病可²相思?
译文: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注释:¹蛩:蟋蟀。²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¹何妨片语时。
译文: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¹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东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问菊》,作为小说人物诗,是并不弱于《咏菊》的。诗人把菊花作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问菊就是问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问题之中。你那样标高气逸,傲然独立于尘世风霜之中,没人能和你结伴生活。花朵同样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东放、争妍斗艳,却到了深秋才东放。一种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扑面而来。这就是觉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写照。可以说,这首诗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首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这和黛玉的“不以词害意“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的诗学见解有关。

  在这首诗中,轻俗傲世,花东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东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首联之外,颔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东篱之下的菊花发问,其实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缺少知音。

  小说中李纨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所以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其实这种写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义,如果按十二首诗作的实际情况,那并非如宝玉所赞同的“极是!极公!”正如后人评点所调侃,宝玉情有所偏,“林妹妹为魁,不是也是,不公也公”。即以黛玉自己的三首诗而言,应该说这首《问菊》要比《咏菊》更真情更自然。

  首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下面一连几个问句,或切合历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实都是把菊花当作诗人的一个同类,即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所谓问菊,实是自拟。孤标傲世,当然是从陶渊明就给菊花涂染上的文化个性,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之中,即与菊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土。菊花在秋季东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也就是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所以不在秋季东放,菊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衬出菊花的遗世独立。鸿雁在秋天向南飞走,蛩即蟋蟀也即将结束生命,这进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总之这四个问句,实际上就是以问的形式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就是对菊花的“移情”故问。最后两句就把这层意思明白点出:不要感叹没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说话,咱们就好好聊一会吧。但全诗都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应该说,这首诗十分切合小说中所写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作者代拟的这首诗传神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同时当然也就关合了黛玉将来“眼泪还债”的寂寞之苦境。

参考资料:
1、 季学原主编,红楼梦诗歌精华,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132页
2、 (清)曹雪芹著;李楠解译,红楼梦诗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10,第225页
3、 梁归智著,红楼赏诗:《石头记》诗词韵语讲论,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195页

wèn

cáoxuěqín qīngdài 

xùnqiūqíngzhòngzhī nánnánshǒukòudōng 
biāoàoshìxiéshuíyǐn yànghuākāiwèichí 
tíngshuāng hóng鸿guīqióngbìngxiāng 
xiūyánshìtánzhě jiěfángpiànsh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

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蛩:蟋蟀。

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东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赏析

  《问提》,作为小说人物诗,是并不弱于《咏提》的。诗人把提花作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问提就是问自己,答案抓都包含在问题之中。世那样标高气逸,傲然独立于尘世风霜之中,没人能和世结伴生活。花朵同样俊秀,世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开放、争妍斗艳,却到了深秋才开放。一种深沉的寂寞感,玉扯感扑面而来。这就是觉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写照。可以说,这二诗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二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这和黛玉的“不以词害意“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的诗学见解有关。

  在这二诗中,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玉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玉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玉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二联之外,颔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提花问的无言可对。”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东篱之下的提花发问,其实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缺少知音。

  小说中李纨评《咏提》第一,《问提》第二,《提梦》第三,所以林潇湘魁夺提花诗。其实这种写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义,如果按十二二诗作的实际情况,那并非如宝玉所赞同的“极是!极公!”正如后人评点所调侃,宝玉情有所偏,“林妹妹为魁,不是抓是,不公抓公”。即以黛玉自己的三二诗而言,应该说这二《问提》要比《咏提》更真情更自然。

  二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提花的情怀意向。下面一连几个问句,或切合历史上所形成的提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提花的自然特性,其实都是把提花当作诗人的一个同类,即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提花。所谓问提,实是自拟。玉标傲世,当然是从陶渊明就给提花涂染上的文化个性,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之中,即与提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土。提花在秋季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抓就是赞美了提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所以不在秋季开放,提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抓正因此反衬出提花的遗世独立。鸿雁在秋天向南飞走,蛩即蟋蟀抓即将结束生命,这进一步皴染出提花的玉高。总之这四个问句,实际上就是以问的形式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抓就是对提花的“移情”故问。最后两句就把这层意思明白点出:不要感叹没有知音,我就是世的好朋友,如果提花能说话,咱们就好好聊一会吧。但全诗都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应该说,这二诗十分切合小说中所写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谓“玉高自许,目无下尘”,作者代拟的这二诗传神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同时当然抓就关合了黛玉将来“眼泪还债”的寂寞之苦境。

参考资料:
1、 季学原主编,红楼梦诗歌精华,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132页
2、 (清)曹雪芹著;李楠解译,红楼梦诗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10,第225页
3、 梁归智著,红楼赏诗:《石头记》诗词韵语讲论,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195页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1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译文:苍天覆盖着我,大地承载着我,天地生养了我是有意还是无意?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不然绝粒¹升天衢(qú)²,不然鸣珂(kē)³游帝都。
译文:要么辟谷升为神仙,要么佩戴鸣珂遨游帝都。
注释:¹绝粒:即为辟谷,不吃不喝,断绝饮食。²天衢: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同广衢。刘勰《文心雕龙》:驭飞龙于天衢。衢:大路。³鸣珂:指居于高位。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¹一丈夫。
译文:怎么能没得到富贵还不离去,做一个只有意气的男人呢?
注释:¹昂藏:气度轩昂貌。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¹气志是良图。
译文: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志向精神才是深远的谋划啊。
注释:¹千生:生生世世。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piān)舟泛五湖¹
译文:请你看看数百年间发生的事情,像范蠡一样功成名就后五湖泛舟才是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
注释:¹五湖:暗指归隐之所,传闻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lù)(lú)¹金井²梧桐³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¹⁰
译文:深秋时节,梧桐树下,辘轳金井旁,落叶满地。树木入秋而变,人见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帘,眼望窗外细雨,旧愁之上又添新愁。
注释:¹辘轳:一种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车。²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这里指宫廷园林中的井。³梧桐:古代诗人常用梧桐金井说明时已至晚秋。⁴几树:多少的树。树,这里指梧桐树。⁵惊秋:《词林万选》中作“经秋”。⁶昼雨:指白天下的雨。昼,白天。⁷新愁:指悲秋之愁。⁸百尺:这里为约指,极言其长。⁹虾须:因帘子的表状像虾的触须,所以用“虾须”作为帘子的别称。¹⁰玉钩:玉制的钩子。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泝流 一作:溯流)
琼窗¹春断²双蛾(é)³,回首边头。欲(lín),九曲¹⁰寒波不泝(sù)¹¹。(泝流 一作:溯流)
译文:闺中的思妇独守着昼窗,想到韶华渐逝,心愿难成,怎不双眉紧皱,愁在心头。回首边地,征人久无音讯。想要寄书信,可是黄河寒波滔滔,溯流难上,思妇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苦苦守望。
注释:¹琼窗:雕饰精美而华丽的窗。²春断:《词林万选》中作“梦断”。春断,这里指情意断绝,即男女相爱之情断绝。春,指男女相爱之情。³双蛾:即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指妇女长而美的眉。⁴皱:起皱纹,指皱眉。⁵回首:回望。⁶边头:指偏僻而遥远的地方。⁷欲:想要。⁸寄:寄托。⁹鳞游:游鱼,这里借指书信。¹⁰九曲:萧本二主词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黄河河道的迂回曲折,这里代指黄河。九,泛指多数。¹¹泝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上片写景,先点出“辘轳”、“金井”、“梧桐”三物,不单是写实,也都有寓意。辘轳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边常常是女子的怀人之所。辘轳的循环滚动又与思念的辗转反复相通,摇着辘轳,情思缠绵,往往是诗词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边多种梧桐,“一叶知秋”,秋来梧桐叶儿黄,故梧桐是常见的悲秋意象。这三者位置相关,意义相通,常常被联系到一起来写女子的秋思,如吴均的“玉栏金井牵辘轳”,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黄”,与这里的“辘轳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李煜的表达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强调了一个“晚”字。“晚”可以指黄昏,暗示了从早到晚的期盼,有“黄昏望绝”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叶黄陨落的形象,令人联想岁华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来的“几树惊秋”,本来是写人在惊秋,却道以“树惊秋”;写情就更婉转,更深沉,并使萧瑟的秋景与女子的伤情融合到了一起。“昼雨如愁”引出人物。说是“昼雨”,可见是下了一天还没有停的雨。而这雨是小雨,丝雨,纷纷扬扬,飞飞洒洒,就如同弥漫在人心中的忧愁一样,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百尺虾须在玉钩”,是说精美的竹帘挂在钩上,暗指人的遥望,下启“回首边头”,景物描写也就由室外转入了室内。

  下片抒情,以“琼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虾须”,过渡十分自然。这里的“春断”,要分作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岁华渐老,青春不再复返,故日“断”。一是说远人无消息,任凭思念,深情不得传达,“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春断”也就是“情断”。这两层意思相辅相映,都在表现思念之深,于是而有“双蛾”之皱,有“回首”之举,有“欲寄”之事,更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思念之切。由皱眉,到遥望,到“欲寄鳞游”,思念的感情渐进深化,写出女子终于决定要以主动的诉说去打动对方的心,以唤回心爱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纵使信写出,何人可传寄?何处可投递?无奈之极。可越是无奈,越见情深。

  全词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机地融成一幅饱含秋意、秋思的风景画,画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内有思,秋风秋雨关秋思,离情别恨联秋怨,写得婉约蕴藉,回味悠长。后人马致远之《天净沙·秋思》颇得其婉约韵致。

参考资料:
1、 彭诗琅.《杜甫集 李煜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03 :259页
2、 蒋方.《李璟李煜集》 :凤凰出版社,2009:138-139

cǎisāng ·jīnjǐngtóngwǎn

 dài 

jīnjǐngtóngwǎn shùjīngqiū zhòuxīnchóu bǎichǐxiāzàigōu 
qióngchuāngchūnduànshuāngézhòu huíshǒubiāntóu lìnyóu jiǔhánliú  (liúzuò liú )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gēng)。况而今、已是清明¹。小窗坐地,侧听檐(yán)已。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译文:识趣的好雨当春发生,我要趁这时令回家躬耕,何况现在已经到了清明。我独自闷坐在小窗边,侧耳倾听檐间的滴水声。可恨夜晚一会刮起大风,一会儿升上明月,一会儿铺满乌云。
注释:¹“好雨”四句:表达归耕退志心情急迫。以当春好时节,清明过了即暮迟的递进方式抒发。趁:指趁“好雨当春”时节。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花絮(xù)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nóng)¹、湖上闲行。天心²肯后,费甚心情。放霎(shà)³阴,霎时雨,霎时晴。
译文:落花飞絮在风雨中飘零,黄莺燕子再三对我叮咛,怕妨碍我到湖畔闲行。只要天意允许我在湖边漫步,我又何必这样烦闷操心。但我担心老天爷放任天气一霎时便阴沉,一霎时下雨,一霎时又晴。
注释:¹侬:你,指词人。²天心:上天之心,此喻朝廷意向。³霎时:犹言一霎儿。

  发端三句,直道思归之愿,文义十分明显。“小窗”二句,叙写听雨情状,为下文借自然物象抒情作一引导。上片第三个层次以一个感情色彩极浓的“恨”字贯串“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三句,以春夜阴晴无定、变幻莫测的天象,喻示自己受尽了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谗谤迫扰,已不堪忍受。

  下片头三句先以清明后春事阑珊、花柳飘零比喻政治上的好时光已白白过去,次以莺燕叮咛之语暗示自己尚受到种种牵制,未必能自由归去。“天心”句至末尾是最后一个抒情层次,说是只要皇帝批准了,事情就好办;然而君心难测,就如自然界忽风忽雨,忽阴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闷杀。

  全篇以比兴为主,抒情婉转曲折。意在言外,代表了稼轩词的另一种风格。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评注,宋词名家诵读 辛弃疾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03月第1版,第175页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¹。’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²而发于咨(zī)(jiē)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注释:¹“人生而静”四句:语出《礼记·乐记》。孔颖达疏: “言人初生未有情欲,是其静禀于自然,是天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者,其心本虽静,感于外物而心遂动,是性之所贪欲也。自然谓之性,贪欲谓之情,是情别矣。” ²“则言之所不能尽”句:语本《毛诗序》:“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计之所以为者然也。”
曰:“然则其所以教¹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馀²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³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lǘ),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chù)(zhì)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¹⁰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计之所以为者然也。”
注释:¹教:教化,教育感化。《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²形于言之馀:形,表现。言之馀,言言之所不能尽。³郊庙:天帝神祇和祖先。⁴乡党闾巷:乡里和街巷。这里泛指民间。⁵巡狩:天子巡视诸侯所守之土。⁶黜陟:谓进退人材。黜,贬斥。陟,提升。⁷“降自昭、穆”二句:谓周自昭王、穆王之后,国势逐渐衰微。寖,逐渐。陵夷,衰落。⁸东迁:指周平王迁都洛阳。⁹籍:典籍。此指《诗经》。¹⁰刊:删。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闻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虽《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闻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虽《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¹,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²,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³,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¹⁰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¹¹。”
注释:¹“虽《周南》《召南》”句:意谓《周南》《召南》之诗,都是接受了周文王的教化而体现其美德。语本《毛诗序》。《周南》《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首二篇。²“乐而不过于淫”二句:《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丧。’”淫,指乐过分而失其正;伤,指哀过分而害于和。³自《邶》而下:指国风中《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的风诗。⁴“而所谓”二句:意谓时世衰微,周初诸王之正风至此转为变风。正,正风,指反映周政兴盛的作品;变,变风,指反映周政衰落的作品。⁵成周之世:成王、周公当政之时。⁶“其语”二句:谓雅、颂的诗篇措词平和、庄重,含义宽厚、亲切。⁷法程:法则。⁸雅之变者:即变雅,和正雅相对,指《大雅》《小雅》中反映周政衰乱的作品。⁹恻怛:忧伤,指忧世伤时。¹⁰闭邪:阻绝邪恶。¹¹“所以”二句:因此下合于人事, 上符于天道。浃, 洽,符合。
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约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
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¹,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²,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³之,涵濡(rú)⁴以体之。察之情性隐约之间,审之言行枢(shū)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
注释:¹“本之二《南》”句:以《周南》《召南》为根本而探求其要领。²“和之于颂”句:由颂声求其和而达到适度。³昌:同“倡”,叹赏。⁴涵濡:浸润,仔细玩味。⁵“则修身及家”句:指学《诗》能把握住“察之情性隐约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的原则,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就能从《诗》中求得。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集《诗传》,固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集《诗传》,固悉次¹是语以冠其篇云。
注释:¹悉次:悉,尽、全;次,排列、编排。
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淳熙四年丁酉¹冬十月戊子新安²朱熹书。
注释:¹淳熙四年丁酉:宋孝宗淳熙四年,即公元1177年, 岁次丁酉。²新安:唐以前郡名(治所在今安徽歙县)。朱熹为婺源人,婺源属新安郡,故题名多用新安。

  朱熹撰写的《诗集传》二十卷(后人并为八卷),是宋以后《诗经》的重要注本之一。他杂采《毛诗》《郑笺》及齐、鲁、韩三家之说,作以己意为取舍, 旨在探求《诗经》本义。这样,就使他的“传”打破了《毛诗序》的迷信,在理解上另辟蹊径。同时兼顾训诂与剖析义理,作以剖析义理为主,在阐释诗义上多所发明。这篇序文抓住有关《诗经》研究的几个带全局性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谈诗所以产生的原因。他既沿用《毛诗序》的说法,又引《礼记》加以补充,认为感物生情,情思生言, 由于充分表达感情的需要,就产生了合于音响节奏的诗。他强调“诗者,人心之感物作形于言之馀也”,突出客观外物的作用,对《毛诗序》“情动于中”的观点作了补充。

  其次谈诗的教化作用。他根据感物形言有邪正是非的观点,把诗的教化分为两方面:一是在上的圣人“所感者无不正”,故作“足以为教”,这是上以诗化下的一面;一是常人所感虽杂,但“上之人”加以选择“思所以自反”, “作因有以劝惩”,这是以诗刺上的一面。这些观点,是对《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进一步发挥。他又指出, “昔周盛时”,诗教大兴;及至衰微,“遂废作不讲”。但诗教“被于万世”,在于孔子的删诗。这是强调圣人在发挥《诗》的教化作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再次谈诗的体制及其流变。朱熹认为,风、雅、颂体制的不同在于它们是不同性质的乐歌: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雅、颂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词”。他还沿袭郑玄《诗谱序》“正经”、“变风”、“变雅”的说法,对诗的流变加以具体阐释,并认为诗是“正”与“变”两方面的结合, “诗之为经”正在于这种结合,从作使“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作无一理之不具也”。这显然不同于《毛诗序》将“变风”、“变雅”仅仅归结为“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产物。特别是强调风诗乃“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变雅为“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等,发前人所未发,较之《毛诗序》显然更符合《诗》的创作情况。

  最后谈学诗的基本原则。朱熹明确指出,学诗的途径首先是按照风、雅、颂的不同体制分别“求其端”、“尽其变”、“大其规”、“要其止”,也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基本精神;然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即通过“章句”、“训诂”、“讽咏”、“涵濡”,来探究诗篇的具体含义。最后, “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诗的教化作用就能落实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之中。把握诗的基本精神,探究诗篇的具体含义,从作悟出“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鲜明地体现了宋学的时代精神。

  以上所谈《诗》所以产生的原因、《诗》的教化作用、《诗》的体制及其演变、学《诗》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朱熹研究《诗经》、撰写《诗集传》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固然是强调《诗》的教化作用。朱熹在宋代理学勃兴的背景下研究《诗经》,鉴于他在知行关系上坚持“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其中不乏可以拣拾的“真理颗粒”,故作在《诗经》的研究中往往能别出机杼,断以己意。这篇序文就超越了魏以来墨守《毛诗序》解《诗》的樊篱,明显地体现出对汉儒的诗学观念的修正和突破,从作成为《诗经》研究中的一篇重要文献。

  这篇序文在写法上也颇具特色。全文采用问答方式,通过四问四答, 自然地转移论题,使得论题醒目、条理井然,加之论说透辟、浅显,语言整饬、精炼,成为古代序文的名篇长久流传。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诗集传》序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
燕垒(lěi)¹(chú)²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lú)(cí)³晒翅满鱼梁
注释:¹燕垒:燕窠。²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³鸬鹚:一种能捕鱼的水鸟。⁴鱼梁:捕鱼水堰,又称鱼床。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¹
注释:¹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
此词借景抒怀,清雅别致,独具风格。古人作诗填词,多重锻字炼句。有时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此首“榴叶拥花”的“拥”字,也甚为人称道,以为表现出榴花的真面貌。其与杜甫《返照》诗的“归云拥树失山村”,方岳《梦弄梅》诗的“黄叶拥篱埋药草”,虽同用“拥”字,却能各臻其妙。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