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宝函¹(diàn)²金鸂(xī)(chì)³,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yì)春雨时。
译文: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注释:¹宝函:一说指枕函,即枕套;一说指梳妆盒。此处似以梳妆盒解更优。²钿雀:有雀鸟装饰的钗。³金鸂鶒:亦指钗上所饰。⁴沉香阁:沉香木制的楼阁。⁵吴山:一说泛指吴地之山;一说为屏风上所绘的吴地山川风景。⁶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画楼¹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luán)²与花枝³,此情谁得知?
译文: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¹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²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³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春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吴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吴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8-49 .

mán··bǎohándiànquèjīnchì--wēntíngyún

bǎohándiànquèjīnchìchénxiāngshàngshānyángliǔyòu驿qiáochūnshí

huàlóuyīnxìnduànfāngcǎojiāngnánànluánjìnghuāzhīqíngshuízh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宝函:一说指枕函,即枕套;一说指梳妆盒。此处似以梳妆盒解更优。

钿雀:有雀鸟装饰的钗。

金鸂鶒:亦指钗上所饰。

沉香阁:沉香木制的楼阁。

吴山:一说泛指吴地之山;一说为屏风上所绘的吴地山川风景。

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

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

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赏析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的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来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春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来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来味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来味,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8-49 .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唐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60年)年间。《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公元850年—公元859年),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参考资料:
1、 聂安福导读 .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11 .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¹曰:“公孙衍(yǎn)²、张仪³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注释:¹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²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³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⁴诚:真正,确实。⁵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⁶惧:害怕。⁷安居:安静。⁸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是¹²得为大丈夫乎?子³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¹⁰之曰:‘往之女(rǔ)¹¹家,必敬必戒¹²,无违¹³夫子¹⁴!’以¹⁵¹⁶¹⁷¹⁸者,妾妇之道¹⁹也。居天下之广居²⁰,立²¹天下之正²²位,行天下之大道²³。得²⁴²⁵,与民由²⁶之;不得志,独行其道²⁷。富贵不能淫(yín)²⁸,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²⁹,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注释:¹是:这,这个。²焉:怎么,哪里。³子:你。⁴未学:没有学。⁵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⁶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命:教导、训诲。⁷嫁:出嫁。⁸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⁹往:去,到。¹⁰戒:告诫。¹¹女:同“汝”,你。¹²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¹³违:违背。¹⁴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¹⁵以:把。¹⁶顺:顺从。¹⁷为:作为。¹⁸正:正理,及基本原则。¹⁹道:方法。²⁰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²¹立:站,站立。²²正:正大。²³大道:光明的大道。²⁴得:实现。²⁵志:志向。²⁶由:遵循。²⁷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²⁸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²⁹屈:屈服。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其次,孟子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zhān)车百两¹皆胡姬。
译文: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注释:¹两:同“辆”。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译文: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将自己的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金杆拨¹春风手²,弹看飞鸿劝胡酒。
译文:黄金杆拨拨动琴弦,弹出美妙声音,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注释:¹杆拨:弹琵琶的工具。²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宫侍女¹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译文: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注释:¹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嫁的汉官女。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胡恩 一作:胡自)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胡恩 一作:胡自)
译文: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可怜青冢(zhǒng)¹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译文: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注释:¹青冢:相传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这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两句写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毡车百辆相迎。《诗经》上有“之子于归,百两(同‘辆’)御(迎接)之”的诗句,可见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礼来迎明妃。在通常情况下,礼仪之隆重,反映恩义之深厚,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笔。其中“皆胡姬”三字,又为下文“含情欲说独无处”作伏笔。

  关于明妃对此的反应,诗中写她“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中也说:“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他们意思是说明妃与胡人言语也不通,谈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乐。

  王安石通过在诗中突出一个细节描绘来表现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接着,他又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听者被感动到这个地步,则弹者之内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从听者的反应中写出的。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的描写;末四句则是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这四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汉恩自浅胡自深”——明妃在汉为禁闭于长门中的宫女,又被当作礼物送去“和番”,所以“汉恩”是“浅”的;胡人对她以“百辆”相迎,“恩”礼相对较“深”。这句讲的是事实。

  第二层讲“人生乐在相知心”,这是讲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应该乐而不哀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这就接入第三层:明妃在胡不乐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当时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与常情不同,是因为她深明大义,不以个人恩怨得失改变心意,而况胡人也并非“知心”。

  四句分三层,中有两个转折,有一个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处(方东树《昭昧詹言》)。南宋初,范冲“对高宗论此诗,直斥为坏人心术,无父无君”(李壁注解中的话,此据《唐宋诗举要》转引),完全是没有懂得此诗。范冲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贯反对新法的人,挟嫌攻击,更不足据。其实王安石这样描写明妃,这样委曲深入地刻画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义,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风俗”的,在当时是针对施宜生、张元之流而发的,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明妃曲二首》体现出王安石注意刻画人物的特点,从描绘人物“意态”,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细节描写,相当于是把写小说的一些手法用入诗中。而在“用笔布置逆顺”及“章法疏密伸缩裁剪”等方面,则又是把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来写诗。这样,就使诗歌的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诗歌的表现能力更强。由于两者结合得较好,故虽以文为诗,而形象性并不因之减弱,此诗末四句以形象来进行议论,即其明证。王安石既以小说手法与古文笔法来写诗,读者也就应以读小说、读古文之法来读它,才能读懂诗。

参考资料:
1、 吴孟复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30-234

míngfēièrshǒu ·èr

wángānshí sòngdài 

míngfēichūjiàér zhānchēbǎiliǎngjiē 
hánqíngchǔ chuánxīnzhī 
huángjīngǎnchūnfēngshǒu tánkànfēihóng鸿quànjiǔ 
hàngōngshìànchuílèi shāshàngxíngrénquèhuíshǒu 
hànēnqiǎnēnshēn rénshēngzàixiāngzhīxīn  (ēnzuò  )
liánqīngzhǒng shàngyǒuāixiánliúzhìjīn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古之君子¹,其责²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译文: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注释:¹君子:指旧时贵族阶级士大夫。²责:要求。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¹,人也;予²,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³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译文: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注释:¹彼:指舜。²予:同“余”,我。³去:离开,抛弃。⁴就:走向,择取。⁵是人:指上古之君子。⁶良人:善良的人。⁷艺人:有才艺的人。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¹,其待己也廉²。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³。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文: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注释:¹详:周备,全面。²廉:狭窄,范围小。³少:稍微。⁴已:太。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¹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²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译文: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注释:¹用:作用,指才能。²闻:名声,声望。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¹待其身,而以圣人望²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译文: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注释:¹众人:一般人。²望:期待,要求。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虽然¹,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²试之矣,尝试语³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译文: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修养品行,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我不止一次的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反对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反对的颜色。又曾经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
注释:¹虽然:虽然这样。²尝:曾经。³语:告诉。⁴应:响应,附和。⁵与:党与,朋友。⁶畏:畏惧。指害怕他的人。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是故事修¹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²,道德之行,难已!
译文: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诬蔑也随着来了。唉!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难了。
注释:¹修:善,美好。²光:光大,昭著。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将有作于上¹者,得吾说而存²之,其国家可几³而理欤!
译文: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得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大概他的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注释:¹有作于上:在上位有所作为。²存:记住。³几:庶几,差不多。⁴理:治理。

  《原毁》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其怠其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风,然后将其合这个准则的行为拿来对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并且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本文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愤懑,但在其平之鸣中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方能使人“乐于为善”。此文从“责己”、“待人”两个方面,进行古今对比,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浇薄,毁谤滋多,并剖析其原因在于“怠”与“忌”。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有变化,语言生动形象,刻画入木三分。

  第一段
  第一段论证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

  第二段
  第二段紧承上文,剖析“今之君子”表现。谈“古之君子”的态度是“责己”、“待人”,而谈“今之君子”却用“责人”、“待己”。一字之差,点明了两者其同的态度。对人的缺点,一个是“取其一其责其二;即其新,其究其旧”;一个是“举其一,其计其十;究其旧,其图其新”。对人的优点,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其得为善之利”;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由此得出结论: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的实质是“其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这一结句,简洁有力,跌宕有致,开合自如,非大手笔其能为之。

  第三段
  第三段以“虽然”急转,引出“怠”与“忌”是毁谤之源。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其怠其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怠者其能修”,所以待己廉;“忌者畏人修”,因而责人详。为下文“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作了铺垫。文中既有理论概括,又有试验说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一根本结论。最后三句,既交代了此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期望。

  对比手法
  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同一个人“责己”和“待人”其同态度的比较,还有“应者”与“其应者”的比较,等等。此文还运用了排比手法,使文章往复回环,迂曲生姿,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yuánhuǐ

hán tángdài 

    zhījūn zhòngzhōu dàirénqīngyuē zhòngzhōu dài qīngyuē rénwéishàn 

    wénzhīrényǒushùnzhě wéirén rénrén qiúsuǒwéishùnzhě yuē   rén  rén néngshì érnǎinéngshì  zǎo shùnzhě jiùshùnzhě wénzhīrényǒuzhōugōngzhě wéirén duōcáirén qiúsuǒwéizhōugōngzhě yuē   rén  rén néngshì érnǎinéngshì  zǎo zhōugōngzhě jiùzhōugōngzhě shùn shèngrén hòushìyān zhōugōng shèngrén hòushìyān shìrén nǎiyuē  shùn zhōugōng zhībìng  shìshēnzhězhòngzhōu rén yuē  rén néngyǒushì shìwéiliángrén néngshànshì shìwéirén   èr xīn jiūjiù kǒngkǒngránwéirénzhīwéishànzhī shànxiū néng rén nǎiyuē  néngyǒushì shì  yuē  néngshànshì shì  dàirénzhěqīngyuē 

    jīnzhījūnrán rénxiáng dàilián xiáng rénnánwéishàn lián shǎo wèiyǒushàn yuē  shànshì shì  wèiyǒunéng yuē  néngshì shì  wàirén nèixīn wèishǎoyǒuérzhǐ dàishēnzhělián 

    rén yuē  suīnéngshì rénchēng suīshànshì yòngchēng   shí jiūjiù xīn kǒngkǒngránwéirénzhīyǒuwén shìrénzhěxiáng 

    shìzhīwèizhòngréndàishēn érshèngrénwàngrén wèijiànzūn 

    suīrán wéishìzhě yǒuběnyǒuyuán dàizhīwèi dàizhěnéngxiú érzhěwèirénxiū chángshìzhī chángshìzhòngyuē  mǒuliángshì mǒuliángshì  yìngzhě rénzhī rán suǒshūyuǎntóngzhě rán wèi ruòshì qiángzhěyán nuòzhě yòuchángzhòngyuē  mǒufēiliángshì mǒufēiliángshì  yìngzhě rénzhī rán suǒshūyuǎntóngzhě rán wèi ruòshì qiángzhěyuèyán nuòzhěyuè 

    shìshìxiūérbàngxīng gāoérhuǐlái  shìzhīchǔshì érwàngmíngzhīguāng dàozhīxíng nán 

    jiāngyǒuzuòshàngzhě yuèércúnzhī guójiāér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小小¹生金屋²,盈盈在紫微。
译文: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
注释:¹小小:少小时。²归金屋:用汉武帝陈皇后事。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山花插宝髻(jì),石竹¹绣罗衣。
译文:头上佩戴鲜艳的山花,身穿绣着石竹花图案的罗衣。
注释:¹石竹:花草名。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每出¹深宫插,常随步辇(niǎn)²归。
译文: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常常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
注释:¹出:一作“上”。²步辇: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只愁歌舞散¹,化作彩云飞。
译文: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样,随风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注释:¹散:一作“罢”。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柳色黄金嫩(nèn),梨花白雪香。
译文: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玉楼¹(cháo)²(fěi)³,金殿锁鸳(yuān)(yāng)
译文: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
注释:¹玉楼:华美之楼。²巢:一作“关”,又作“藏”。³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⁴金:一作“珠”。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选妓¹随雕辇(niǎn)²,征歌出洞房。
译文: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
注释:¹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²雕辇:有雕饰采画的辇车。雕:一作“朝”。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译文: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卢橘为秦树,蒲(pú)¹出汉宫。
译文:苑林中长着卢橘,宫廷中种着葡萄。
注释:¹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汉时引种长安。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译文:在落日烟花之下,丝管齐鸣,春风骀荡。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译文: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¹
译文: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注释:¹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玉树春归日¹,金宫乐事多。
译文: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宫中多有乐事。
注释:¹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译文: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至夜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¹下歌。
译文:嫔妃们在花间肆意谈笑,在明烛下娇声唱歌。
注释:¹竹:一作“烛”。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译文:在月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呢!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shǔ)色新。
译文:宫殿内香风和暖依旧,纱窗外已现出黎明的曙光。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译文:宫中的花朵竞相对朝日开放,池塘中已暗暗地长出了春草。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绿树闻歌鸟,青楼¹见舞人。
译文:绿树间的小鸟开始歌唱,宫殿中舞女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注释:¹青楼:古时指女子所居之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昭阳桃李月,罗绮(qǐ)¹²相亲。
译文:昭阳殿前桃李相间,明月渐斜,虽天色已明,但宫中的美人狂欢了一夜,兴犹未尽,仍在追逐嬉戏。
注释:¹罗绮:本指罗衣,此代指穿罗绮之美女。²自:一作“坐”。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今日明光¹插,还须结伴游。
译文:今日在明光宫中,还要结伴相游。
注释:¹明光:汉宫名。此代指唐代宫殿。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译文:春风吹开了紫殿大门,一阵天乐吹下了珠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xiū)
译文:舞女们的舞蹈跳得惟妙绝伦,歌女们的歌声娇插娇气。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¹
译文:更令人开心的是在花香月明之夜。宫女们在玩藏钩的游戏,好一幅春官游乐图!
注释:¹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手握东西让别人猜,猜中者即胜。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译文: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译文: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迟日¹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译文: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
注释:¹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晚来移彩仗¹,行乐泥光辉。
译文: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注释:¹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水绿南薰(xūn)殿¹,花红北阙(què)楼。
译文:龙池之水映绿了南薰殿,北阙楼在一片红花中显现。
注释:¹南薰殿:唐兴庆宫之宫殿名。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莺歌¹闻太液²,凤吹绕瀛洲。
译文:从太液池上传来阵阵莺鸣似的歌声,笙箫之音绕着池上的蓬莱山打转。
注释:¹莺歌:歌如莺鸣。²太液:唐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译文:一阵仙女玉佩的碰击的叮咚响声传来,原来是宫人们在玩着扣彩毯为游戏。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译文:今日天气真好,正是宫中行乐的好日子。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今存八首,是李白奉诏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

  第一首写一位宫中歌妓的愁情。这位歌妓,身居皇宫,歌舞帝前,生活奢侈。但她并非嫔妃,不能受到皇帝的亲幸,歌舞一散,各自回家。因而处境尴尬,心理失衡。“愁”为全诗之眼。首二句言居室华贵,且在皇宫。三四句言服饰奇特,山花插鬓,石竹绣衣。五六句言其身份,出入宫闱常随天子车驾。末二点明诗旨,表现出歌妓欢愉后的内心孤寂。这首五言律诗四联全都对偶。

  第二首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原因和赵飞燕完全相同,故以赵飞燕比之。前四句为比兴,以景物环境烘托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室外花木,暗示美人嫩、白、香。三四殿内鸟雀,暗示善舞能言。五六句写选妓征歌。七八句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此首前三联对偶。

  第三首写天子赏乐。“君王多乐事”为全诗之纲。首二句似写风景,细品却是说龙恩抚远,万方朝贡。三四句言风光宜人,音乐醉人。五六句言音乐之美妙,笛声如龙鸣水中,箫声如凤鸣,遂使凤凰纷纷从空中飞下。箫声之妙,如同箫史。末二句似称颂君王与民同乐,实际暗含讽喻,且与首二句呼应。

  第四首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为全诗中心句。首句言宫中美景,且点明时令值春,以此陪衬。三四句言帝夜间无事,宫中路过。五六句写妃子花间游憩,帝过而笑,奔出花间;娇态可掬,为帝而歌。末二句言帝与妃子意兴不尽,愿明月迟度。。此二句字面意思是留住明月,好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则让时光慢行,好多玩乐。

  第五首写在春光明媚的宫殿,帝与妃子相信相爱。“罗绮自相亲”是全诗中心句。首二句写宫廷门户,曙光初照,风香日暖。风香实为花香。三四句写阳光照耀,百花争艳,池草碧绿。“争”、“暗”是诗眼。争,见花之鲜艳繁多,暗,示草长疾速,为人不觉。五六句写鸟歌人舞,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媲美。“昭阳”句总括以上六句,为下句作陪衬。“罗绮”句为全诗主旨。综上,全诗八句,前六句全是写景,第七句总括前六句,修饰限制帝妃活动的时令环境。前七句都是为最后一句作陪衬的,但分两层。

  第六首写宫女结伴游玩。“结伴游”为全诗之纲。“光明里”点明处所。中四句写宫中歌舞奏乐。乐为天乐,见其美妙;舞为艳舞,见其服丽;巧则舞姿娴熟;歌为娇歌,见其情态;半羞则娇态毕现。末二句写时至夜晚,宫女们趁月光、玩藏钩之戏。“花月夜”,一则点明游乐至夜,二则点明游乐环境之美。着一“笑”字,热闹场面跃然报纸上。“笑藏钩”与“结伴游”遥相呼应。

  第七首写宫中行乐。“行乐好光辉”为全诗中心句。诗分两段。前四句写景,为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渲染。首二句写冬尽春来,梅落柳黄,为花木之景。“尽”“归”是诗眼。“尽”是说梅花整个落完;“归”使柳人格化。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春风使柳归来。三四句写莺歌燕栖。为鸟雀之景。“娇欲醉”、“语不飞”俱用拟人,极其生动。后四句写歌舞行乐。是全诗主体部分。五六句写日照歌席,花映舞衣,不胜光辉艳丽。第七句写时至夜晚,彩仗逶迤,宛若游龙,气势恢宏。第八句,“行乐”点明主体,“好光辉”盛赞行乐辉煌荣耀。

  第八首仍写宫女游乐。首二句写宫殿楼观水绕花簇。“绿”、“红”是诗眼,突出了水与花的特征,使之色彩更为鲜明。三四句乐声,以鸟鸣为喻,使读者易于体会。五六句写宫女游乐,其中有声有色。七八句言趁风日好,去游未央宫,拓展了游乐的地域范围。

  唐玄宗的旨意,原是再清楚不过的,就是要李白粉饰宫中的乐事。李白不能抗命,但遵命又违心。作为天才诗人,他想出了绝招:始则托言”已醉“,继而请求”赐臣无畏“。写的是”行乐“。诗人却有所”畏“,这就透露了消息。

  组诗中的景物:嫩柳梨花,春风澹荡,正是良辰美景;金屋、紫微,玉楼,金殿,不啻人间仙境;卢橘,葡萄,为果中珍品;盈盈,飞燕,乃人寰绝色;征之以歌舞,伴之以丝竹,正所谓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于是盛唐天子醉了,满宫上下都醉了。昏昏然,忘掉了国家黎民。他们拼命享乐,纵欲无已,全不顾自己正躺在火山口上,更看不到他们一手豢养的野心家已开始磨刀。而自称”已醉“的诗人,恰恰是这幅宫中行乐图中唯一的清醒者。他在冷静地观察,严肃地思考。他原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奉诏入京,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了,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励精图治的开元皇帝了。此时天才卓绝的李白,也只能做一个文学弄臣而已。如今偏要他作宫中行乐词,失望、痛苦,悲愤,啮噬着诗人的心。幸亏他有一枝生花妙笔,皮里阳秋,微言讽喻,尽在花团锦簇中。”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蛾眉粉黛,遍于宫廷,唯独没有贤才。”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里宫外,步步皆随声色,无暇过问朝政。内有高力士,外有李林甫,唐玄宗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他给自己的唯一任务,就是享乐。要享乐,就要有女人,于是杨玉环应运而生。这情景,令诗人想起汉成帝宠幸赵飞燕的历史教训。”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讽刺,还是赞美,不辨自明。可惜,这当头棒喝,并没有惊醒昏醉的唐明皇,他完全沉沦了。行乐者已病入膏肓,天才诗人的苦心孤诣,毕竟敌不过绝代佳人的一颦一笑。李白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讽喻无力,愤然离开了长安。

  李白的这组诗,写的是宫中行乐,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可谓应有尽有。但诗人孤标独醒,傲骨铮铮,偏要在“遵命”的文字中,加几根刺,挫一挫行乐者的兴头。他忧心如焚,透过这诸般“乐事”,看到的是行乐者的丑恶灵魂,想到的是荒淫误国的前车之鉴。因此,盈盈,小小,罗绮,宝髻,翡翠,鸳鸯,玉楼,这美不胜收的一切,经李白的妙笔一点,便在读者心目中统统化为一片污秽。只有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的高超技巧,永远为后人所景仰。

参考资料:
1、 孙艺秋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5-246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9-185 .
3、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50-54 .

gōngzhōngxíngshǒu

bái tángdài 

xiǎoxiǎoshēngjīn yíngyíngzàiwēi 
shānhuāchābǎo shízhúxiùluó 
měichūshēngōng chángsuíniǎnguī 
zhǐchóusàn huàzuòcǎiyúnfēi 

liǔhuángjīnnèn huābáixuěxiāng 
lóucháofěicuì jīndiàn殿suǒyuānyāng 
xuǎnsuídiāoniǎn zhēngchūdòngfáng 
gōngzhōngshuí fēiyànzàizhāoyáng 

wéiqínshù táochūhàngōng 
yānhuāluò guǎnzuìchūnfēng 
zòulóngyínshuǐ xiāomíngfèngxiàkōng 
jūnwángduōshì háiwànfāngtóng 

shùchūnguī jīngōngshìduō 
hòutíngzhāowèi qīngniǎnxiāngguò 
xiàochūhuājiān jiāoláizhúxià 
jiàomíngyuè liúzhuózuìchángé 

xiùxiāngfēngnuǎn shāchuāngshǔxīn 
gōnghuāzhēngxiào chícǎoànshēngchūn 
绿shùwénniǎo qīnglóujiànrén 
zhāoyángtáoyuè luóxiāngqīn 

jīnmíngguāng háijiébànyóu 
chūnfēngkāidiàn殿 tiānxiàzhūlóu 
yànquánzhīqiǎo jiāobànxiū 
gèngliánhuāyuè gōngxiàocánggōu 

hánxuěméizhōngjìn chūnfēngliǔshàngguī 
gōngyīngjiāozuì yányànhuánfēi 
chímíng xīnhuāyàn 
wǎnláicǎizhàng xíngguānghuī 

shuǐ绿nánxūndiàn殿 huāhóngběiquèlóu 
yīngwéntài fèngchuīràoyíngzhōu 
míngzhūpèi tiānrénnòngcǎiqiú 
jīnzhāofēnghǎo wèiyāngyóu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逢君说行迈¹,倚(yǐ)²别交亲³
译文:得闻你即将启程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注释:¹行迈:远行。²倚剑:仗剑。³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mù)¹为才子,将军²作主人。
译文:在幕府之中,你是备受赞誉的才子,而在将军府中,你又是备受重用的智者。
注释:¹幕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²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译文:边关一带常府雨雪,而出塞的道路上,狂风沙尘肆虐不停。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长策¹须当用,男儿莫顾身²
译文:提出安抚边疆的良策,将是你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男儿为国家尽忠报国,即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注释:¹长策:好计策。²莫顾身:不顾惜自身。

  送友人赴边,这是高适边塞诗中常见题材。本首诗中陈述董判官胸怀良策,仗剑出京,辞亲赴边御敌,诗人祝愿他要经得起边关的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疆贡献计策,奋不顾身。诗人一生常以“万里不惜死”,“临戎觉命轻”的志向鞭策督促自己,随时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此诗一扫缠绵之词,立意高远,出语豪迈,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

  首联的诗句突出了友人即将踏上远行的事实。“倚剑”这两个词成为关键词汇,它不仅使“行迈”和“别交情”之情既具悲切又彰显豪壮,还含蓄地传达了友人是从军出征的身份,说明了友人远行离亲之由是因为要守卫边疆。“行迈”之中,已隐隐透露出旅途的漫长遥远;而“别亲”更凸显出内心的留恋之情。然而,“倚剑”这个词语的运用,不仅把这次别离与投身军旅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赋予了离别远行一种慷慨坚定的氛围。

  次联写友人赴边作判官,供职幕府,将军以主人身份盛待才子。这两句承接首联,预言友人此次赴边,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文才,必受主将的赏识,而得真诚接待。如诗人在《别冯判官》一诗中所写道的:“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董判官以才子之能,投奔渴贤之将军,必以其翩翩之姿,得意于将军幕府。诗人在这里预见友人赴任的情景,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这不仅是对友人赴边的期许,也是对董判官的赞美和鼓励。

  颈联仍承上两句设想友人赴边途中的情景。先“近关”,再“出塞”,紧扣“行迈”,具体写出路途遥远;“多雨雪”,“有风尘”,遥领末句,如实描绘边塞苦寒。可见旅途之苦辛。诗人多次出塞,对边地苦寒有切身体验,曾不止一次在诗中提到。如“关山唯一道,雨雪近三边”(《别冯判官》),如“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如“北使径大寒,关山饶苦辛”(《答侯少府》)等等。因而“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两句并非夸张之笔,不过是实写关塞景物,从而逼出诗的结尾两句:“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尾联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笔法,使诗歌顿生波澜。“男儿莫顾身”是对友人的慰勉,但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以高昂的情调回答开头“行迈”的问题,结束全诗,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3-135

sòngdǒngpànguān--gāoshì

féngjūnshuōxíngmàijiànbiéjiāoqīn

wèicáizijiāngjūnzuòzhǔrén

jìnguānduōxuěchūsāiyǒufēngchén

zhǎngdāngyòngnánérshē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