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风两节照稽山。三百里湖间。镜上谁为贺老,棹船能伴官闲。
熏风两节照稽山。三百里湖间。镜上谁为贺老,棹船能伴官闲。
今年寿日,不妨吟啸,还上清班。为寄长生新曲,齐眉想见酡颜。
今年寿日,不妨吟啸,还上清班。为寄长生新曲,齐眉想见酡颜。

cháozhōngcuòyuán--hánbiāo

xūnfēngliǎngjiézhàoshānsānbǎijiānjìngshàngshuíwèilǎozhàochuánnéngbànguānxiánjīnnián寿shòufángyínxiàoháishàngqīngbānwèizhǎngshēngxīnméixiǎngjiàntuóyán

韩淲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20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yān)¹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wēi)²
译文:丝丝细雨如同微尘,云彩染着水汽,吴宫里残花宫落了满地。百花在微寒的东风中摇曳,仿佛在将寒气闪避。最让人怜惜的是那娇美的宫花极易败落,故而连小燕子也学着人的样子怜惜起花来,它紧紧依偎在花下。
注释:¹嫣香:娇艳芳香的花。²偎红:紧贴着红花。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yān)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²空。
译文:人们都说疾病会像满月减损成残月一般,慢慢减弱,无奈这倦怠的感觉,正如春天浓郁的慵懒气息。可否将蝴蝶留在花丛里呢?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去了,反而笑那屋宇梁上空空。
注释:¹恹恹:精神委靡不振貌。²杏梁:用文杏木制成的屋梁。宋晏殊《采桑子》:“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此词抒写暮春时节,愁病交加,万般无奈的情景。词中用“吴宫”、“杏梁”等语皆作泛指,其中深含了兴亡之悲,似有深藏的隐忧,空灵含蕴而有味可咀。

  空中的愁云仿佛氤氲着水汽,蒙蒙细雨飘洒过后.吴宫里的残花散落了一地。娇美的宫花最经不得风雨,这满地落英让人怜惜不已,以致于连过路的飞燕也学着人的样子紧紧依偎在了花下。

  景物之愁加剧了纳兰的苦闷,“人说病宜随月减”,但他却自叹道“恹恹却与春同”,他的疾病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好转,反而如这暮春一样萎靡颓丧。拖着病体出得门来,只见蝴蝶飞舞流连,却迟迟不肯离开花丛,但梁上的燕子早已成双成对地飞走了。忍不住对着那空落落的屋梁苦笑一下。

  词中“吴宫”、“杏粱”等出于前人辞赋的词语中隐隐藏着莫大的忧虑,其时正是康熙盛世,对时代的兴亡忧患显然不会是纳兰词作的主题,惜时伤春又加身世感伤才更贴合纳兰的风格。他甄选的不过都是些平淡如水的词汇,然而这些词语却偏偏在他的指尖化成一段旋律——为心弦所演奏,曲曲萦绕于耳,终久不绝。

  纳兰确实是个风流的才子。但绝对不是个潇洒的文人。他的词,愁心漫溢,句句读来令人心伤,这一首满含兴亡之感的《临江仙》便是佐证。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主编.中华经典藏书 纳兰词: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0:第246页

línjiāngxiān··chényúnzheshuǐ--lánxìng

chényúnzheshuǐyānxiāngsuìshígōngbǎihuālěngnuǎndōngfēngliánjiāosànyànzixuéwēihóng

rénshuōbìngsuíyuèjiǎnyānyānquèchūntóngnéngliúdiébàohuācóngchéngshuāngmèngyǐngfānxiàoxìngliángkōng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招提¹精舍²好,石壁(bì)向江开。
译文:招提精舍地势好,石壁陡峭向江开。
注释:¹招提:梵语“四方”之译音,本应译为“招斗提奢”,误省作“招提”。“招提”一般作为寺名。²精舍:旧时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后亦称僧、道居住或讲法之所为精舍。此处为后一意。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译文:山影深深水中映.鸟声遥遥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译文:明灯一盏传岁月,深院无人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日暮双林¹(qìng),泠泠²送客回。
译文:日暮山中万物静,磐声清越送客回。
注释:¹双林:即娑罗双树之林,原为释迦涅檠之处,后借指极乐净土。²泠泠:形容磐声之清越。
奔逝的大江边,耸峙着一座山峰,峰顶上陡起一道石壁,这就是招提精舍。由于其地势峻峭,作者一见便为之叫好。这是非常人所选择的构造屋宇的地址,也是常人不轻易涉足的领域。接着,作者既写山寺的独特环境,又语带禅机地写僧人进入的禅境。山影既可在水中消尽,则一切幻象与妄念亦可消逝在水中;天上既可传来乌声,这绝顶之上则或许亦可闻见天国妙音。一盏孤灯伴僧人渡过漫漫岁月,而菩提般若之智也如灯火代代相传。深院莓苔自然是外人久所不至而生成。目色已暮,这方外之地更觉清静,磬声泠泠,替寺僧送走来访之客。这一片清静、超脱,只属于那些深入禅道的人。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zhāo--róng

zhāojīngshěhǎoshíxiàngjiāngkāi

shānyǐngshuǐzhōngjǐnniǎoshēngtiānshànglái

dēngchuánsuìyuèshēnyuànzhǎngméitái

shuānglínqìnglínglíngsònghuí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chuán)茅屋和云赁¹,云在松阴。挂云和²茅尺琴瑟(sè),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ruǐ)把云梢(shāo)(qìn)³。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译文:一重重缭绕的碧云深似海,在云海深处山中小路飘渺难寻觅。把几间茅屋和碧云一起租过来,碧云留在松阴上,再挂起名贵的云和八尺琴,卧在苍苔石上把云根当做枕头枕,又折下梅花拿到云梢上浸润,任运自在的云心没有常住的我,云儿和我没有半点尘念俗心。
注释:殿前欢:双调曲牌名。¹赁:租赁。²云和:地名,出产琴瑟。云和琴,指极名贵的琴。³沁:浸透。

殿diànqiánhuān··yúnshēn--wèizhōng

yúnshēnyúnshēnchùnánxúnshùchuánmáoyúnlìnyúnzàisōngyīnguàyúnchǐqíntáishíjiāngyúngēnzhěnzhéméiruǐyúnshāoqìnyúnxīnyúnxīn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
长河起秋云,汉¹(zhǔ)风凉发。
译文:秋天的季节,夜凉如水。一条银河横在天空,团团秋云让银河若隐若现。天上和人间一样,秋天的银河也变凉了,时有凉风吹过。
注释:¹汉:云汉,指银河。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含欣出霄(xiāo)¹,可笑向明月。
译文:织女从云雾中走出,她心情舒畅,微笑着一直走到明月的方向。
注释:¹霄路:指云路。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
朝瀛(yíng)¹暮舣(yǐ)²湖滨³,向衡麓(lù)寻诗,湘水寻春,泽国(rèn),汀(tīng)(qiān),谁为招魂¹⁰
译文:早上还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运,傍晚已在湖滨泊船,去岳麓山寻求写诗的灵感,到湘水边寻找春天。在水乡中把兰花穿以为佩,在小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谁为之招魂呢?
注释: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长沙:古代又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¹瀛洲:本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网罗人オ,成立文学馆。入选者极受人羡慕,称内“登瀛洲”,被视为登临仙境一样荣幸。元代的集贤院,类似唐文学馆,这里暗喻自己有集贤院头衔。²舣:使船靠岸。³湖滨:这里指长沙,因长沙地处洞庭湖边。⁴衡麓:衡山山麓,即岳麓山,在长沙郊外。⁵湘水:即湘江,经长沙注入洞庭湖。⁶泽国:指湖南水乡。⁷纫兰:佩戴着兰花。纫,连缀起来。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⁸汀洲:水边沙地。⁹搴若:釆摘杜若。搴,采摘。若,杜若,一种香草。¹⁰招魂:屈原曾于湘江写下《招魂》篇,为昏君楚怀王招魂。另一解宋玉为屈原作《招魂》。这里借屈原遭流放暗喻自己。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空目断苍梧¹暮云,黯(àn)黄陵²宝瑟³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译文:只是徒然地极目远望那环绕在苍梧山上的暮云,湘山昏暗,那湘水之神的宝瑟也聚满了灰尘。世态纷争,悠久而古老的长沙又接纳过多少的迁客骚人呢?
注释:¹苍梧: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相传为舜所葬处。²黄陵:黄陵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湘潭县北。相传山上有舜二妃的墓祠。³宝瑟:有二十五弦的拨乐器。舜时只有五弦和二十三弦。舜善拨瑟,且教二妃拨瑟。⁴凝尘:积满灰尘。⁵几度:多少次,多少个。⁶词臣:本指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这里泛指像屈原、贾谊那样的文士、骚人词客。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曲子首句“朝瀛洲暮舣湖滨”,“朝”与“暮”自然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之迅速。一看便知作者怀古伤情的原因。作者早上还在集贤院上任,晚上就已经乘船到了长沙,而从他对集贤院的称呼“瀛洲”来看,他对那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交代卢挚到访洞庭一带的目的,在秀丽的山水中寻找快乐,表达他随遇而安、自寻快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与招魂?”这三句与屈原密不可分。“泽国纫兰”出自《离骚》中的诗句“纫秋兰以为佩”;“江洲搴若”出自《湘夫人》中的“搴汀洲兮杜若”;“谁与招魂”中的“招魂”指的是宋玉为屈原所作的《招魂》作者徘徊在湘水之滨,隔着悠久的岁月向沉江而死的屈原致敬,其中也包含着对屈原处境与遭遇的深切理解。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暮色沉沉,苍梧黄陵山被晚霞笼罩,极目远望,苍梧山上的陵墓、黄陵庙的湘妃宝瑟已经覆满尘土,令人心生感伤。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世态变化万千,长沙千百年来停留过多少遭逐的文人墨客,他们不受皇帝赏识被贬至此,只能用文字诉说心中的抑郁和愤懑。这样的历史至今仍在反复。可见作者名为吊古,实际上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歌颂屈原,歌颂那些历史上同他一样徘徊湘水不得志的词人忠臣,实际上也在为自己明志。

  此曲蕴凄凉于苍劲之中,情真意切, 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
1、 (元)关汉卿著;方青羽著. 中侨彩图馆 元曲三百首彩图馆[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03. 第37页.
2、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 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09. 第71页

chángōng ·chángshāhuái怀

zhì yuándài 

zhāoyíngzhōubīn xiànghéngxúnshī xiāngshuǐxúnchūn guórènlán tīngzhōuqiānruò shuíwèizhāohún 
kōngduàncāngyún ànhuánglíngbǎoníngchén shìtàifēnfēn qiānchángshā 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