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初真府召为郎,君与抽毫刻便房。亦谓神仙同许郭,
童初真府召为郎,君与抽毫刻便房。亦谓神仙同许郭,
不妨才力似班扬。比于黄绢词尤妙,酬以霜缣价未当。
不妨才力似班扬。比于黄绢词尤妙,酬以霜缣价未当。
唯我有文无卖处,笔锋销尽墨池荒。
唯我有文无卖处,笔锋销尽墨池荒。

dàoshìwángzifèngshùmíngměiyīnzèng--guīméng

tóngchūzhēnzhàowèilángjūnchōuháo便biànfángwèishénxiāntóngguō

fángcáishìbānyánghuángjuànyóumiàochóushuāngjiānjiàwèidāng

wéiyǒuwénmàichùfēngxiāojǐnchíhuāng

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5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¹(dàn)²烟如柳。垂翠幕³,结同心,待郎熏绣衾(qīn)
译文:两人的相见越来越稀少,她思念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久,离愁别绪让她无心妆饰,那浅浅的眉毛好像淡烟中的柳叶。夜里她垂下翠绿的帘幕,系上同心结,独自卧在熏香的绣被中,期待情郎能够前来与她相会。
注释:¹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²澹:通“淡”。³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作床头锦帐讲,亦通。⁴待:鄂本作“侍”。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bìn)¹美人愁绝²。宫树暗³,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译文:城头的月亮白如霜雪,思念的情郎不见踪影,蝉鬓的美人满怀愁思。庭院中树木的影子渐渐转暗,天空中银河横斜,漏壶中的浮箭报晓,天就快亮了。她又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见到这黎明的景色更会产生悲苦之情。
注释:¹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²愁绝:愁极。³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⁴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⁵玉签: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⁶报明:报天晓。

  此词完整地描写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上片六句,首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青年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直叙“相见稀,相忆久”,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闺中女子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其谁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女子移步闺房,放下了翠幕,准备就寝,却又用锦带结着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这几个动作,表现了女子的一片痴情,她在“待郎”归来。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下片六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人终究没有出现,女子却是彻夜无眠。女子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作品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温庭筠 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9页

gènglòuzi··xiāngjiàn--wēntíngyún

xiāngjiànxiāngjiǔméiqiǎndànyānliǔchuícuìjiétóngxīndàilángxūnxiùqīn

chéngshàngyuèbáixuěchánbìnměirénchóujuégōngshùànquèqiáohéngqiānchūbàomíng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狝猿。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
唯夫蝉¹之清素²兮,潜³(jué)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太乎芳林。实澹(dàn)而寡欲兮,独怡¹⁰乐而长吟¹¹。声皦(jiǎo)¹²而弥厉¹³兮,似贞士¹⁴之介心¹⁵。内含和¹⁶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qī)高枝而仰首兮,漱(shù)(zhāo)¹⁷之清流¹⁸。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zhōu)号以遁暑¹⁹。苦²⁰黄雀之作害²¹兮,患螳(táng)(láng)²²之劲斧。冀飘翔²³而远托²⁴兮,毒²⁵蜘蛛之网罟(gǔ)²⁶。欲降身而卑窜²⁷兮,惧草虫之袭予²⁸。免众难²⁹而弗获³⁰兮,遥迁³¹集乎宫宇³²。依³³名果³⁴之茂阴³⁵兮,托修干以静处。有翩(piān)³⁶之狡童³⁷兮,步容与³⁸于园圃(pǔ)。体离朱³⁹之聪视兮,姿才⁴⁰捷于狝猿⁴¹。条罔(wǎng)⁴²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翳(yì)⁴³轻躯而奋进⁴⁴兮,跪侧足以自闲⁴⁵。恐余身之惊骇兮,精⁴⁶曾睨(nì)⁴⁷而目连⁴⁸。持柔竿⁴⁹之冉(rǎn)⁵⁰兮,运微粘而我缠⁵¹。欲翻飞⁵²而逾滞(zhì)⁵³兮,知性命之长捐(juān)⁵⁴。委⁵⁵(jué)⁵⁶于膳夫⁵⁷。归炎炭而就燔(fán)⁵⁸。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⁵⁹其过庭。气憯(cǎn)(dá)⁶⁰而薄⁶¹躯,足攀木而失茎⁶²。吟嘶哑以沮败⁶³,状枯槁(gǎo)以丧形⁶⁴
译文:那个蝉身体清白,潜藏在泥土之中。在阳光炎热的仲夏五月,开始游乐于芳林。它的本性恬静而与世无争,独自快乐而长鸣。鸣声噭噭,一声响似一声,如同贞士的正直之心。内心恬淡寡欲而无以为食,与万物结交而一无所求。仰首栖于高高的枝头,渴饮晨露的清流。隐身在柔软桑枝的密叶间,以闲居为乐又可避暑。苦于黄雀为害,又担心螳螂的利斧。希求展翅高飞托身远方,又痛恨蜘蛛的网罟。想要飞落地上潜藏,又怕草虫伤我身躯。逃过众难不为天敌所获,只好远远飞到屋宇。依附果树的绿荫而藏身,托身高高的树干而闲居。有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步履安逸来到果园。依凭离娄那样明亮的目光,他的攀爬之术胜过猴猿。枝叶被他一一拉摇,果树任他一棵棵攀援。遮蔽轻捷的身形而疾速前进,侧身跪足刻意遮掩。唯恐发出声响使我受到惊吓,注视我的目光一刻不转。手持细细的竹竿一点点向上伸,用小小的胶体把我缠粘。正想高飞却越挣越紧,自知生命永远不再。把我的身体给了厨师,投入红红的炭火而被炙燔。夜晚的秋霜纷纷降落,早晨的风ㄦ吹过庭院格外寒冷。情绪忧伤侵袭着我的身躯,脚爪攀援树木却下坠悬空。鸣声嘶哑而接近死亡,身形枯槁而最终丧生。
注释:¹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²清素:指蝉体清白。³潜:藏。⁴太阴:指地。⁵盛阳:指热气最盛的季节。⁶仲夏:农历五月。⁷游太:即游乐。⁸芳林:即指树林。⁹澹泊:安适恬静,与世无争。¹⁰怡:喜。¹¹长吟:即长鸣。言蝉独自喜乐而长鸣。¹²皦皦:蝉鸣声。丁本原作“皦皦”,今依宋本改。¹³弥厉:指蝉的鸣叫声越来越高响。¹⁴贞士:指坚守节操之人。¹⁵介心:耿介的性格。¹⁶和:指阴阳之气。¹⁷漱朝露:谓吸饮朝露。¹⁸清流:指清液。快闲居以闲居为快乐。¹⁹遁暑:避暑。²⁰苦:患也。²¹作害:为害。²²螳螂:昆虫名。其虫前足形状似镰刀,举足好像人执斧之状,故称劲斧。²³飘翔:疾飞貌。²⁴远托:谓托身远方。²⁵毒:恨。²⁶网罟:即网,指蜘蛛网。²⁷卑窜:指由树上飞落到地上潜藏。²⁸袭予:伤害我。²⁹众难:指各种灾难。³⁰弗获:不被天敌所获。³¹遥迁:远徙。³²宫宇:指屋檐。³³依:依托。³⁴名果:即果树。³⁵茂阴:即茂荫,茂密的树阴。阴,通“荫”。修干高大的树干。³⁶翩翩:形容狡童体态轻捷。³⁷狡童:谓美少年。³⁸容与:安闲之态。³⁹离朱:即离娄,古代的明目者。⁴⁰姿才:指攀援之术。⁴¹狝猿:宋本作“猿猴”。此言少年凭借他那明亮的眼睛,攀援的技能超过猴猿。⁴²罔:无。⁴³翳:遮蔽。⁴⁴奋进:快速前进。⁴⁵闲:隐蔽。此二句言树枝遮蔽他轻捷的形体,侧身跪地隐蔽行进。余身蝉自谓。⁴⁶精:谓眼睛。⁴⁷曾睨:谓目不转睛地注视。⁴⁸目连:指注视的目光不动。⁴⁹柔竿:细的竹竿。⁵⁰冉冉:渐渐地。⁵¹我缠:即缠我。此言少年手持细竹干渐渐地向上伸,用竹竿顶端的胶缠住我。⁵²翻飞:谓高飞。⁵³逾滞:越挣扎粘的越紧。⁵⁴长捐:指生命终结。⁵⁵委:付给。⁵⁶厥体:自己的身体。⁵⁷膳夫:厨师。⁵⁸燔:烧。⁵⁹冽:丁本原作“烈”,今依《艺文类聚》改。冽,寒冷。⁶⁰憯怛:忧伤痛苦。⁶¹薄:谓衣服单薄。⁶²失茎:失足从树上掉下来。⁶³沮败:指接近死亡。⁶⁴丧形:指死亡。乱治理。指对全篇进行总结。
乱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皎皎贞素,侔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乱曰:诗叹鸣蜩(tiáo),声嘒(huì)¹兮,盛阳则来,太阴逝²兮。皎(jiǎo)³贞素,侔(móu)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译文:乱辞说:《诗经》感叹鸣蝉,因为它的叫声嘒嘒。鸣蝉感受炎炎夏日而来临,遭遇冽冽冬日而长逝。它洁白正直的品格,可比伯夷的气节。士大夫们在帽子上绘蝉纹,用来崇尚鸣蝉高洁的品行。
注释:¹嘒嘒:蝉鸣声。²逝:死亡。³皎皎:洁白貌。⁴侔:齐、等。⁵夷:即伯夷,商孤竹君的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君。其父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继位,先后都逃到周。周武王伐纣灭商后,他们因耻于食周粟,逃到深山。后人常把他们作为高尚节操的典型。⁶节:气节。此二句言蝉洁白正直的品格,与伯夷的气节相等。⁷是戴:即戴是。古代大夫在帽子上绘蝉文。

  这首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与世无争的品格。以此抒发自己忧谗畏讥、无力摆脱摧残的凄苦之情。全文描写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构思奇巧,语言丰赡,寓意深刻,堪称用一个悲哀的形象,抒写了一首英雄的悲歌。

  此赋则详细地描绘了蝉的形象和品德,称赞蝉“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这是一种君子的形象。作者指出除了这些黄雀、螳螂和蜘蛛之外,蝉最大的敌人就是“狡童”。狡童用长竿沾上粘胶,更是使蝉致命的原因。这种写法带着一种幽默感。作结论的乱辞将蝉比喻为品格高洁的伯夷和柳下惠,表示了对蝉的最高赞誉。

  此赋描写蝉所处的环境是危机四伏而使它无法逃避,只有一死。树上有黄雀、螳螂,空中有蜘蛛,地下有草虫。处处是陷阱。逃入花园,又有狡童袭击即使没有这些,秋霜下降,终归枯槁而丧形。这种众害纷聚一身而无法逃脱死亡的悲哀,是曹植对人生彻底悲观的总结,只希望留名于后世了。这种蝉的命运也正是作者曹植生世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深深不平和无限忧患。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评注. 全三国赋评注[M]. 济南:齐鲁书社, 2013.06.第482页
柳腰空舞翠裙烟。尽日不成眠。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柳腰空舞翠裙烟。尽日不成眠。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吴社水,系游船。又轻年。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吴社水,系游船。又轻年。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柳腰”两句,述女子怀春。此言伊人身穿翡翠色的衣裙曼歌盘舞着柔软的细腰身。但是舞技虽妙,无人赏识,所以她只得兴趣索然地回房独眠,可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却又难以入睡。两句活现了一位孤独女子怀春时那种醒也不是,睡也不是的处境。“花尘”两句,写春眠景色。此言春季的白眠里是万紫千红,艳阳暖人;可是一到傍晚眠空中却又不知不觉地变得阴沉沉了。江南地区那种“春眠眠气十八变”时晴时雨的状况。词人用两句话,十一个字传神地概括出来。并且此处虽然明写眠气,暗中又刻划出那位独守空房女子的心情,也与这春眠眠气一样的忽晴忽阴,时喜时悲地不能自己。

  “吴社水”三句,点明地点。此言在吴地郊外一座土地庙旁的河中,拴着一艘游春的客船。女主人公感叹:时光过得多快啊!转瞬间又到了一年中的春眠郊游时节。“东风”三句,再写女子触景生情的心态。她说:“东风只管自己欢快地吹拂,却不管人世间万物的命运究竟如何?我见到燕儿又重新飞来室中,可见燕子尚能留恋旧宅;反过来说那羁旅在外的人啊,却仍是不见他的踪迹。因此我这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依无靠,在这初春的寒夜里,我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正是多么的难熬啊!”

zhōngqíng··liǔyāokōngcuìqúnyān--wényīng

liǔyāokōngcuìqúnyānjǐnchéngmiánhuāchénlàngjuǎnqīngzhòujiànbiànwǎnyīntiān

shèshuǐyóuchuányòuqīngniándōngfēngguǎnyànzichūláichūnhán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qī)鸟还。
译文: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¹
译文: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注释:¹木瓜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木瓜铺。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向往和百结愁肠。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写诗人客居他乡,内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涩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客心”、“酸楚”是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这三个诗词,有清晰有模糊,有实体有虚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诗歌的语言凝练,渲染氛围,加深诗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诗语极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诗人触景生情:早见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穷途潦倒,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晚见归鸟还巣,而悲自已去国离乡,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诗人望见木瓜山而感怀身世,感触漂泊生活的孤寂,内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忧伤悲愁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常秀峰 .李白在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181-182 .

wàngguāshān

bái tángdài 

zǎojiànchū jiànniǎohuán 
xīnsuānchǔ kuàngduìguāshān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縻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tú)(mí)¹院,蛛(zhū)丝挂柳棉²,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译文:漫长的白天,午睡醒来窗帘半卷,院门深掩,酴醿花开得好鲜妍。蛛丝丝挂满柳絮绵,燕嘴里衔着落花片,黄莺儿声声啼叫向人报告春天已经离去好遥远。
注释:¹荼縻:即酴醿。初夏开花,花草生,大型,白色重瓣。²柳绵:亦作“ 柳棉 ”。柳絮。

qīngjiāngyǐn··mènghuízhòuzhǎngliánbànjuǎn--qiánlín

mènghuízhòuzhǎngliánbànjuǎnményǎnyuànzhūguàliǔmiányànzuǐzhānhuāpiànyīngshēngchūnyu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