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逢鸠。鸠(jiū)¹曰:“子将安之²?”
译文: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呀?”
注释:¹鸠: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²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子:古代对对方的尊称,表示“您”。将:打算、准备。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儿。
枭曰:“我将东徙。”
(xiāo)¹曰:“我将东徙(xǐ)²。”
译文:猫头鹰说:“我要向东边搬迁。”
注释:¹枭:又称鸺鹠(xiū liú),一种凶猛的鸟,猫头鹰。²东徙:向东边搬迁。徙,搬迁。
鸠曰:“何故?”
鸠曰:“何故¹?”
译文: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
注释:¹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枭曰:“乡人皆恶(wù)我鸣¹。以故²东徙。”
译文: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
注释:¹乡人皆恶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 恶,厌恶。 我,这里指代猫头鹰。²以故:因此。 以,因为。 故,原因,缘故。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鸠曰:“子能更(gēng)¹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yóu)²恶子之声。”
译文: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注释:¹更:改变。²犹:仍旧,还。
本则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肯定。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遵循自然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新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呀?”

猫头鹰说:“我要向东边搬迁。”

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

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注释

鸠: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子:古代对对方的尊称,表示“您”。将:打算、准备。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儿。

枭:又称鸺鹠(xiū liú),一种凶猛的鸟,猫头鹰。

东徙:向东边搬迁。徙,搬迁。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乡人皆恶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 恶,厌恶。 我,这里指代猫头鹰。

以故:因此。 以,因为。 故,原因,缘故。

更:改变。

犹:仍旧,还。

寓意

  本则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肯定。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遵循自然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新家。

启示

1、在一个环境中若本不到他人认可,就应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和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本到大家的欢迎。

2、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本不到他人认可,就应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本到大家的欢迎。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是本性使然,也是枭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枭吗?既然枭鸣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其中的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一谓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是张显个性的时代,我们有怎样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呢?群体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如何做到既尊重个性、又尊重共性?

说明

  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因其鸣声多在夜半时分,而且叫声凄厉,故而不受人们喜欢。枭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决定搬家。可是斑鸠告诉它:除非它改变自己的叫声,也就是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性,否则不管搬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鸠"(Pigeon)鸟类的通称,约300多种。鸠通常是指该科中体型较小而尾长的成员。为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和温热带地区的食种子鸟类。这些鸟类为晚成性,亲鸟会分泌鸽乳哺育雏鸟,这在鸟类种也是独特的现象。分布广泛,除两极外几乎都能见到,鸠成员之间体型差异也不小。

刘向

刘向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 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永王¹正月²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³
译文: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
注释:¹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名李璘。²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³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楼船一举风波¹静,江汉翻为雁鹜(wù)²
译文: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的风平浪静。
注释:¹风波:指乱象。²“江汉”句: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雁鹜池: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三川北虏(lǔ)乱如麻¹,四海南奔似永嘉(jiā)
译文: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注释:¹“三川”句: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但用东山¹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²
译文: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注释:¹东山:谢安隐居处。²静胡沙:平定叛乱,使北方安定。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雷鼓¹(cáo)嘈喧武昌,云旗猎猎²过寻阳³
译文: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寻阳。
注释:¹雷鼓:如雷的鼓声。²猎猎:风声。³寻阳:即浔阳。晋浔阳郡,隋为九江,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秋毫不犯三吴¹悦,春日遥看五色光²
译文: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注释:¹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²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龙盘虎踞(jù)¹帝王州²,帝子金陵访故丘³
译文: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
注释:¹龙盘虎踞:钟山龙蟠,石头虎踞。²帝王州:南朝谢脁《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为其所本。³故丘:故墟。谓金陵曾为六朝故都。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春风试暖昭阳殿¹,明月还过鳷(zhī)鹊楼²
译文: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
注释:¹昭阳殿:王琦注:《一统志》:昭阳殿乃太后所居,在台城(宫殿名)内。²鳷鹊楼:南朝楼阁名,在金陵。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¹松柏使人哀。
译文: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
注释:¹五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诸侯不救河南¹地,更喜贤王²远道来。
译文: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注释:¹河南:指洛阳。²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丹阳北固¹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译文: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
注释:¹丹阳北固:谓丹阳的北固山,是吴地的险要关隘。唐时丹阳,即今之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在镇江北,下临长江。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jīng)旗绕碧山。
译文: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¹²扬都³
译文: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
注释:¹跨海:是夸张之辞。²次:驻守。³扬都:指扬州。此句的正常语序是“楼船次扬都而跨海”。现在这样排列语序,是为了押韵和调整平仄格律。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战舰(jiàn)森森¹罗虎士²,征帆³一一引龙驹(jū)
译文: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
注释:¹森森:威严可畏貌。²虎士:勇武之士。³征帆:战舰的借代。⁴龙驹:喻指豪杰之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长风¹挂席²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³
译文:长风吹着船帆,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
注释:¹长风:大风。²挂席:船上张起的帆。³古月摧:谓战胜胡兵。摧,挫败。古月,胡字的隐语,指胡兵。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xiāng)出峡来¹
译文: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
注释:¹“何似”句:谓永王的战舰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多么像晋朝王濬伐吴的楼船。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译文: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译文: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帝宠贤王入楚关¹,扫清江汉始应还。
译文: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
注释:¹楚关:楚地关塞。泛指楚地。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初从云梦¹开朱邸²,更取金陵(líng)作小山。
译文: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
注释:¹云梦:古湖泊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湖南与湖北之间。这里泛指楚地。²朱邸: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这里指行军中的临时住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试借君王¹玉马鞭(biān)²,指挥³(róng)坐琼(qióng)(yán)
译文: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
注释:¹君王:指永王李璘。²玉马鞭:指军事指挥权。³指挥:发令调遣。⁴戎虏:古代对西北少数名族的蔑称。⁵琼筵:盛宴;美宴。这里泛指室内办公地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¹
译文: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
注释:¹“西入”句:诗人自谓平息叛乱后,西归长安,向唐天子汇报战况。日:喻指皇帝。

  李白到永王李璘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组诗里,诗人在歌颂永王东巡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首章发端。言永王奉天子命,建节东巡,义师到处,呈现和平景象。

  二章诗人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三章写军容威武,声势浩大。军纪严明,有战胜征兆。从武昌至九江,再至三吴,一路东进,势如破竹。

  四章想象、或者说希望永王璘进兵金陵,给金陵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首句言金陵形胜,自古为帝王之地。次句叙事,言永王兵到金陵。三四句,以昭阳殿、鳷鹊楼借指金陵,以春风象征温暖,以明月象征光明。

  五章言社稷临危,君臣束手,唯有永王挥师东来。前两句撷取京师陷落后的一是一景,突出表现当时唐王朝所面临的严重局势,表达自己和广大人民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痛心疾首,对叛军所作所为的憎恶痛恨。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抨击在叛军进攻面前,为保存实力,节节败退,听任东都沦于敌手的各路将领,高度赞扬永王远道而来,收复国土的英雄行为。

  六章言丹阳地形险要,风景如画。永王军队驻屯长江两岸,一直延伸至海边。这些都是想象或鼓励之辞,实际上李璘的军事势力最东只到丹阳。

  七章写永王麾下的威武的水师。上二句言水师广布,下二句言勇士威武。

  八章写永王水师以长风破浪之势,动海倾山,如同晋代王濬楼船东下破吴。

  九章把永王比成唐太宗,而且超过了秦皇、汉武,比拟得不伦不类,和其他十首也不协调,可能是永王幕府中人所增益,为永王提供了一个有意争夺帝位的罪状。因此前人认为是伪作。

  十章写永王奉天子之命,保卫疆土,涉及地域之广。入楚关,扫清江汉,从云梦到金陵。这是夸张之辞。实际李璘的军事势力未到金陵。

  末章写诗人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自信自己能像张良、诸葛亮或谢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得反叛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彻底肃清叛乱,然后向朝廷作出一个完美的交代。此诗运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

  诗人在组诗中表现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他对永王璘的政治走向不了解,是客观的,以他的身份和阅历,对此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组诗第二首及最后一首表现出他想作谢安、诸葛亮那样的儒将,运筹帷幄,从容应敌,决胜千里,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幼稚的。这种思想在他的很多诗篇里都有表现。他一直希望能像范蠡一样功成不居,泛舟五湖;像鲁仲连那样功成不取,意轻千金。这些抱负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却成就了他豪迈的浪漫主义诗风和撼山动地、脍炙人口的诗篇。组诗中某些地方的夸张和想象不符合史实,一则是属于鼓励性质,一则是属于夸张手法,是符合文学创作原则的。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30-233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97-303 .
3、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72-274 .

yǒngwángdōngxúnshíshǒu

bái tángdài 

yǒngwángzhēngyuèdōngchūshī tiānyáofēnlóng 
lóuchuánfēngjìng jiānghànfānwéiyànchí 

sānchuānběiluàn hǎinánbēnyǒngjiā 
dànyòngdōngshānxièānshí wéijūntánxiàojìngshā 

léicáocáoxuānchāng yúnlièlièguòxúnyáng 
qiūháofànsānyuè chūnyáokànguāng 

lóngpánwángzhōu jīnlíngfǎng访qiū 
chūnfēngshìnuǎnzhāoyángdiàn殿 míngyuèhuánguòzhīquèlóu 

èrxúnyóuwèihuí língsōngbǎishǐ使rénāi 
zhūhóujiùnán gèngxiánwángyuǎndàolái 

dānyángběishìguān huàchūlóutáiyúnshuǐjiān 
qiānyánfēnghuǒliáncānghǎi liǎngànjīngràoshān 

wángchūsānjiāngàn lóuchuánkuàhǎiyáng 
zhànjiànsēnsēnluóshì zhēngfānyǐnlóng 

chángfēngguàshìnánhuí hǎidòngshānqīngyuècuī 
jūnkànjiāng lóngxiāngchūxiálái 

lónghǎichéngqiáo hànxúnyángkōngshèjiāo 
wánglóujiànqīngqínhàn quèwénhuángliáo 

chǒngxiánwángchǔguān sǎoqīngjiānghànshǐyīnghuán 
chūcóngyúnmèngkāizhū gèngjīnlíngzuòxiǎoshān 

shìjièjūnwángbiān zhǐhuīróngzuòqióngyán 
nánfēngsǎochénjìng 西chángāndàobiān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¹绮丽²,以饰舆(yú)³。武帝,恺之甥(shēng)也,每以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kē)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qì),以铁如意¹⁰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¹¹己之宝,声色¹²甚厉¹³。崇曰:“不足恨¹⁴,今还卿¹⁵。”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¹⁶绝世¹⁷,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¹⁸甚众¹⁹。恺惘(wǎng)²⁰自失²¹
译文: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华丽的物品来装饰车辆、冠冕和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自感失落。
注释:¹穷:尽,用尽。²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³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⁴尝:曾经。⁵枝柯:枝条。⁶扶疏:茂盛的样子。⁷罕:少有。⁸示:给.....看。⁹讫:完毕。¹⁰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因能解痒如人意,故名。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¹¹疾:同“嫉”,嫉妒。¹²色:脸色。¹³厉:严厉。¹⁴恨:遗憾。¹⁵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¹⁶条干:枝条树干。¹⁷绝世:世上少见。¹⁸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¹⁹甚众:非常之多。²⁰罔然:失意的样子。²¹自失:自感失落。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偶无公事负朝暄¹,三百枯棋共一樽(zūn)
译文:偶尔没有公事可做,下下围棋,喝杯小酒,忙里偷闲,似乎有些辜负大好时光了。
注释: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同僚,一说即任伯雨。公是对古代为官或有一定名望的男性的尊称。¹负朝暄:韩文丞《厅记》云: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负暄。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坐隐¹不知岩穴乐²,手谈³胜与俗人言
译文:坐隐手谈之乐,超过岩穴隐居,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聊。
注释:¹坐隐:围棋或者下围棋的别称之一。²岩穴乐:即为隐者之乐,与围棋“坐隐”之称相对。³手谈:围棋对局的别称。⁴俗人言:多指聒噪之语,反衬出围棋“手谈”之高雅情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译文: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积到已积尘,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了。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译文: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我一边下棋一边提醒自己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果然最后打杀敌军,真是酣快淋漓。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¹两棋。
译文:偶然没有公务,遇到友人同样休息来做客,两人就坐着下围棋,边下边讨论棋路。
注释:¹校:通“较”,较量;一本作“角”。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tiáo)¹化枯枝。
译文:思绪仿佛蛛丝飘荡在天空,细细一缕却未曾断绝;身子则像在蝉壳遍地的树下专心致志捕蝉的人,化成了一段枯树枝般,纹丝不动。
注释:¹蜩甲,指蝉蜕的壳。蜩:蝉的总名。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湘东一目¹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译文:这一处棋有如湘东王萧绎,只剩一个活眼,确实该被吃掉。但整盘局面势均力敌,我应当还能支持。
注释:¹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谁谓吾徒犹爱¹日,参横月落²不曾知。
译文:谁说我们这些人爱惜光阴?明明下棋下到快天亮,尚未发觉时间流逝。
注释:¹爱:吝惜,不要理解为爱惜。²参横月落:参星横斜,月亮落下,指夜深。参,参(shēn)星,二十八宿之一。

  第一首诗描写作者坐隐手谈之乐,第二首表现与友人对弈之趣,这组诗是作者以下棋为题材描摹下围棋时心无旁骛、全力争胜的忘我状态。组诗对于下棋刻画入微并形中见神,富有寄托,寓言外之意,发人深思极费匠心。

  其一

  首联负字用得颇妙,负是辜负的意思,平日为案牍劳形的人偶尔无事就大白天下盘棋,确实有点辜负了大好时光,但却也是一种自嘲,有忙里偷闲的意趣。

  颔联“坐隐”和“手谈”两个动作表达出下棋的快乐,而这种快乐超过了真正的岩穴隐居,更胜过和那些庸俗的人闲扯空谈。

  颈联侧面写出了两人对弈时间之久,对弈之入迷,对弈之旗鼓相当,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两人下棋,书本桌子都堆满了灰尘,哪怕客人在外等候多时也全不理会,照应了颔联的坐隐,体现二人下棋浑然忘我。说是“偶无公事”,其实是下起棋来忘记了时间,公文堆积,客人门外等着,还真是误事了。

  最后的尾联可谓神来之笔,把之前的下棋岑寂徒然打破,有慨叹有议论,并且从下棋中总结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他一边下棋,一边在留心棋给人的启示,又想起了在棋盘上“骄兵必败”“多疑必失”的道理也是适用的。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自我提醒。而最后把对手打败更是淋漓尽致,如释重负,快哉爽哉。

  其二

  首联又是自己没用公事,朋友正好休息,大好机会,于是在席上定要好好较量一番!照应了题目,又为下面的描述下棋展开铺垫。

  颔联“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这是会下棋的人才能写出的妙句。这是一个静静的棋手的形象,前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蛛丝来形容棋手心思缜密,偌大的棋盘被比作苍空,在这棋盘中自然处处都要极其细心。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棋手仍在思考,他的思路像细细的蛛丝一样,在浩淼的天空中飘荡,希望能够寻到明晰的答案。这是何等奇特的比喻!而第二句,则用了《庄子》中佝偻承蝉的典故。一个用竹竿粘“知了”的老人,其拿手好戏是能在这时屏住呼吸,伸出的手就像枯枝一样。“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而正在下棋的棋手,也正是这样地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在这一刹那时间似乎也停滞了。这告诉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这一联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我们仿佛在静静地看到了下棋人思想的活动。

  还有更妙的颈联,“湘东一目”,是说一位被封为“湘东王”而又是一只眼的贵族。历史上有两位有点名气的“湘东王”,一位是南朝·宋的刘彧,后来他成为宋明帝。他的棋下得很差,下棋常常要“去格八九道”。著名棋手王抗常常调侃他,说您的飞棋(围棋术语,相当于马走日),我是绝不敢断您的。结果宋明帝一直以为自己的棋下得很好。另一位是稍后的梁元帝萧绎,他在当上皇帝之前被封为“湘东王”,担任荆州刺史。他自幼瞎了一只眼睛,看来“湘东一目”说的是他。这一典故在这里用得实在巧妙,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成活,“一目”就只能等死了。而笔锋突然一转,说天下从中间划分下去尚且可以把握。也就是说边角一目不成活,但如果把握中盘,还是很有希望的。从中我们看到黄鲁直的豁达和大气,这里可能多少也有受到其恩师苏东坡的影响,我们感受到一种舍得的潇洒和对全局把握的自信,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这首诗或许是黄鲁直借下棋来劝勉友人任渐要对将来的大局充满希望,不要偏安一隅,更要学会甘愿去舍弃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

  最后黄庭坚是在感叹,确实,围棋是这样吸引人,时光是一点点地过去,就是最珍惜时光的读书人,也几乎将时间忘记了,一眨眼,就已经是深夜了……。这句用了反问的语气,爱不要理解为爱惜,应理解为吝惜,也就是说不要总认为我们这些读书人特别吝惜时间来读书处理政务,如果是抽空来下盘棋,还是完全舍得的,哪怕忘了时间,这正好与上面豁达乐观的格调相一致。

  总评

  两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自己与棋友对弈的情景。他认为围棋比山水之乐更具魅力,也胜过与凡夫俗子聊天。对局者一心专注在棋盘上,以至忘记时间。前人评日:“较胜负于一着,与王荆公措意异矣。”即是说,黄庭坚下棋时把握最为关键一步的态度,与王安石处处用心,步步为营的态度是恰恰大不相同的。

参考资料:
1、 胡廷楣著.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444页
2、 萧荒主编.黑白妙趣 围棋卷 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第152页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山静似太古¹,日长如小年²
译文:山中寂静好像太古时候一般;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过一天就好像度过了一年。
注释:¹太古:远古,上古。²小年:将近一年。用以形容时间之长。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yú)¹犹可醉,好鸟不妨²眠。
译文:暮春依然还有些花朵开放,使我还可以在醉酒时赏花;鸟儿婉转的啼鸣,并不妨碍我安眠。
注释:¹馀花:残花。馀:剩下的。²不妨: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世味¹花常掩,时光²(diàn)³已便
译文:尝尽了人世滋味后,我掩上了花扉,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
注释:¹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²时光:时间;光阴。³簟:竹席。⁴便:适宜。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梦中频得句¹,拈(niān)²笔又忘筌(quán)³
译文: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却又忘了该用什么语言。
注释:¹得句:谓诗人觅得佳句。²拈:用手指拿东西。³忘筌: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此诗作于作者醉眠醒来时,描绘了山上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好像太古时候一般一片寂静,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以及人清闲得有些偏懒的情景。全诗造意古朴,对仗工稳,通篇用白描手法写景叙事,事显而情隐,富有禅意。

  这首诗以“醉眠”为题,其实写的是一个独酌——醉眠——梦醒的完整过程。一个春末夏初的日子,诗人在山林环抱的居所中独酌,空山幽静,不闻人声,宛如置身于冥寞的太古时代;时间也仿佛静止了、凝固了,不再流动。这里的一切,都使人恍惚如有隔世之感。这儿既无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无名利的追逐和与日俱生的忧患,一切都显得悠然怡然。这不尽是写环境氛围。诗人实际上写出了一个将醉未醉之人对时空所特有的感觉。这位饮者虽尚未露面,但从他在幕后哼哼唧唧的唱词,不难想见其酣然四顾的身影。在人们浑然不觉之际,诗人已从“醉”字入手解题了。

  紧接着,一位陶然自得的饮者形象,便活脱地出现在读者眼前。尽管春意阑珊,只剩下数枝残花,而饮者意兴犹浓,频频把盏。酒酣耳热之际,忽听得鸟声啼啭,他便又笑对鸟儿调侃,仿佛说:“我醉欲眠君且留,谅你这点絮聒,不妨我睡。”府仰之间,醉态可掬。“好鸟”一句,似从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化出,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在轻松风趣的口吻中,维妙维肖地写出了醉者旷放洒脱的神态。这里,“余花犹可醉”点出“醉”字承上;“好鸟不妨眠"又点出“眠”字启下,在似不经意之间,却细针密线,自有布置。

  五六两句写饮者从户外进入室内。“花掩”、“簟便”都由“眠”字生发开去。竹席宜人,指明对令,和前面所说的“日长”、“余花”正相一致。欲睡掩花,这一本来是极平常的动作,却如平地生波澜,顷刻间激起诗人感情的涟漪。

  “世味”二字,透露出诗人隐秘的心声。花之开合,与“世味”有关系。原来在封建社会里,“花”常常成为人物命运遭际的表征,它和屋主人的贵贱穷达、荣辱进退是休戚相关的。如“朱花”象征权势炙人的达官显贵,“寒花"则表示社会地位的卑微低贱,所谓“花第”也者,正是把“花”和品第等级联系在一起。故得势显达时“开花延客”、“花庭若市”,落拓不遇时则“杜花谢客”、“花可可罗雀”。炎凉世态,系于区区一“花”。唐庚当时正谪居岭南,他对这样的“世情”是尝够了滋味的,他有《鸣鹊行》诗云:“至今畏客如於菟。岂唯避谤谢还往,此日谁肯窥吾庐?杜花却扫也不恶,何但忘客兼忘吾。喧喧呜鹊汝过矣,曷不往噪权花朱?”又在《寄傲斋记》一文中设想,如有朝一日能从贬所脱归,回乡后将给故园之花命名为“常关之扉”。这些均可为本句注脚。

  诗人不说“花掩知世味”,却将“世昧”置于“花掩”之前,不止是为了协调声律,也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又可解作诗人欲乘掩花之际,将那使人心寒的“世味”推将出去,拒之花外,永不让它再来骚犹和破坏恬淡的心境,所谓“便欲醉中藏潦倒,已将度外置纷纭”(《谢人送酒》),且置之度外可也。诗人在悠闲旷达的醉饮之后,忽生“世味”之想,说明他仍怀愤慨不平之气,实不能忘怀于人世,可见此诗所谓“醉眠”,并非抒写流连花酒的闲适情调,不过是借此挥斥幽愤,聊以自慰罢了。

  最后两句写由眠至醒。诗人既乐于与花鸟为友,不妨梦中携侣同游,吟诗留赏。然而这神游时的快意,一回到现实中便烟消云散,所得的佳句竟写不出来,“忘筌”是用《庄子》“得鱼忘筌”的语意。诗人用“梦中频得”、“拈笔又忘”这样轻捷的句子,写出了乍得忽失的惆怅之情,语调中不乏自嘲的意味。对美的追寻只存在于梦境之中,而梦终非现实,一旦梦醒之后,又是非常惆怅的。于此,在诗人幽默的调笑声中,表现出淡淡的苫涩的滋味。

  这首诗通篇用白描手法写景叙事,事显而情隐。“世味”二字为全篇之眼,贯前领后。在其映照之下,则“眠”前的独酌虽貌似自得,实际上却是诗人在人世间深感寂寞的写照:这里既无三两知已开怀畅饮的场面,也无田家父老提壶过饮的交往。而“眠”后在梦中兴高采烈的寻觅追求,又分明是诗人不甘寂寞苦作挣扎的努力。但现实无情,人生有涯,虽然力求摆脱寂寞,而又终于不得不归于寂寞。如此深衷,如许波澜,均借一次“醉眠”的情事出之,平淡中蕴含至味。王夫之论诗力主一“忍”字,意谓诗歌的含蓄蕴藉,非有大力者不足为言。此诗庶几当之。

参考资料:
1、 钟元凯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9-730

zuìmián

tánggēng sòngdài 

shānjìngtài chángxiǎonián 
huāyóuzuì hǎoniǎofángmián 
shìwèiménchángyǎn shíguāngdiànbiàn便 
mèngzhōngpín niānyòuwàngquán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余杭自是山水窟(kū),仄(zè)¹吴兴更清绝。
译文:余杭地区自然是山水名霜集中的霜地,听闻吴兴的山水更是清丽奇绝。
注释:¹仄闻:听闻,风闻。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湖中桔林新著(zhuó)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译文:湖岛上的桔树叶子刚刚落了一层霜,溪边的苕花开得像雪一样白。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顾渚(zhǔ)¹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霜颊。
译文:顾渚的茶叶尖比牙齿还要白,梅溪的木瓜红比女子脸颊还要红。
注释:¹顾渚:此地盛产紫笋茶,在唐代被列为贡茶。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吴儿鲙(kuài)¹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xián)垂。
译文:吴中人把脍鱼丝切得像能飞起来一样薄,还没有去说起来口水都快要留下来了。
注释:¹鲙:同“脍”,细切肉。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译文:也知道谢灵运曾在此地久住,就奇怪杜牧怎么来得迟了。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bìn)¹只好封禅榻²,湖亭不用张水嬉。
译文:头发已经花白,只能在榻上歪一歪,就不用在湖亭边用张罗玩水的东西了。
注释:¹鬓丝:鬓发。²禅榻:禅床。

jiāngzhīzhōuzèngshēnlǎo--shì

hángshìshānshuǐwénxìnggèngqīngjué

zhōnglínxīnzheshuāngshàngsháohuāzhèngxuě

zhǔchábái齿chǐméiguāhóngshèngjiá

érkuàibáofēiwèixiānshuōchánxiánchuí

zhīxiègōngdàojùnjiǔyīngguàixúnchūnchí

bìnzhǐhǎofēngchántíngyòngzhāngshu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