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更遣大瓢来断送,忍教醒醉问渔郎。
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更遣大瓢来断送,忍教醒醉问渔郎。
李石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3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lí)¹于罶(liǔ)²,鲿(cháng)³(shā)。君子有酒,旨且多。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注释:¹丽:同罹,意谓遭遇。《诗集传》:“丽,历也。”用引申义。²罶:捕鱼的工具,又称笱,用竹编成,编绳为底,鱼入而不能出。³鲿:黄颊鱼。⁴鲨:又名魦,能吹沙的小鱼,似鲫而小。⁵旨:味美。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鲂(fáng)¹(lǐ)²。君子有酒,多且旨。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注释:¹鲂:鳊鱼,鳞细小而美味。²鳢:俗称黑鱼。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鱼丽于罶,鰋(yǎn)¹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译文: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注释:¹鰋:俗称鲇鱼,体滑无鳞。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xié)¹矣!物其有²矣,维其时³矣!
译文: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注释:¹偕:齐全。²有:犹多。³时:及时。

  此诗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以见丰年多稼,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诗中所称的“君子”,是宾客对主人美称。

  全诗六章,显示欢乐的气氛,在赞美酒肴丰富的同时,并于后三章进而赞美年丰物阜,故而在宴会当中,宾主得以尽情享受。诗的前三章,章四句,皆以“鱼丽”起兴,具体地歌赞主人酒宴的丰盛,礼遇的周到,可以说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以鱼的品种众多,暗示其他肴馔的丰盛;以酒的既多且旨,表明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写鱼的品种众多,不厌其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种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周代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不仅广兴耕稼,而且许多鱼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进步,在《诗经》里,提到鱼的篇章不少。《邶风·谷风》、《齐风·敝笱》、《豳风·九罭》,乃至《周颂·潜》、《小雅·南有嘉鱼》、《小雅·鱼藻》都有关于鱼的记载,特别是在《陈风·衡门》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又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用鲂、鲤两种鱼的嘉美和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吃这两种鱼的青睐。在《周颂·潜》诗中,以“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写养饲鱼类的情况,并且表明饲养的目的,是为了“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可见养鱼之被重视。滋味鲜美的鱼类在宴席上,也就成人们乐于称道的美馔了。在此诗前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有鲿有鲨”、“有鲂有鳢”、“有鰋有鲤”,诗人不厌列举,并非纯用夸张语气,而是借鱼类之多,说明酒宴的隆重,并以表明其他肴馔也必然相应的丰富。诗人这种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手法,是广为后人效法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纯用粮食作物。在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用多余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诗经》中提到酒的名篇很多,《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这篇,写得更具体,其诗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所称之稌,今称为稻(一说专指糯稻),稻黍俱得丰收,盈仓盈廪,“为酒为醴”,才有条件。酒之为用,除了供祭祀昭告丰收之外,“以洽百礼”一句,概括了它的重大作用。因而宴会之中要欢饮旨酒,燕飨嘉宾,更以酒多且旨,以示丰年之欢乐。朱熹《诗集传》,据《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鱼丽》,称此诗为燕飨上下通用之乐,其义甚明。证以《小雅》中其他有关饮酒的诗篇,如《小雅·鹿鸣》(原为燕飨群臣嘉宾之诗,其后成为上下通用之乐)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遨。”《頍弁》云:“乐酒今夕,君子维宴。”盖“酒以成礼”、“酒以尽欢”,由来已久。《小雅·南有嘉鱼》诗亦称“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此诗前三章反覆称道“君子有酒,旨且多”、“君子有酒,多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正是表明宾主在宴会中十分欢乐的情景。

  诗的后三章,诗人紧扣前三章中三个重要词语“多、旨、有”,进而赞美在丰年之后,不仅燕飨中酒肴既多且美,更推广到“美万物盛多”(《毛诗序》)这一更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就诗的本身来说,这三章可称为副歌。有了这三章,歌赞丰年的诗意,乃更为深挚。诗人说:“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由物品之多,而赞美到物之嘉美;由物品之旨,而赞美到物之齐全;由物品之富有,而赞美其生产之及时。表明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燕飨的欢乐,则是在丰年以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中的享受。诗章语简而义赅,充分显示了物类繁多而时人富裕这样的现实。

  《小雅·鱼丽》,作为一首乐歌,它的唱法,现在已不知其详,无从考证,但在语言运用方面,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前三章章法相同,采用四、二、四、三的参差句式,在唱法上既有反覆赞歌之美,又有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奏,便于重唱合唱。诗中所称的“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在用意上虽无甚差别,但能产生一唱三叹的美感,使满座增欢。后三章着重在点明主题、渲染气氛,所以每章只有两句。在诗句的本身,其重音节落在“嘉、偕、时”等字词上,句末用“矣”字,使乐曲可以延长咏叹时间,起放慢节奏的作用。前后三章,互相辉映,其整体构思,颇见出诗人手法的高妙。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1-344

míng xiānqín 

liǔ cháng鲿shā jūnyǒujiǔ zhǐqiěduō 
liǔ fáng jūnyǒujiǔ duōqiězhǐ 
liǔ yǎn jūnyǒujiǔ zhǐqiěyǒu 
duō wéijiā zhǐ wéixié yǒu wéishí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日月既逝¹西藏²,更会³兰室洞房
译文:日已沉于西,又在那幽静典雅的居室中相聚。
注释:¹日月既逝:日头月亮既已逝去。一作‘日既逝矣’。²西藏:在西面隐藏。³更会:更夜宴会于。进一步私会在。更;更加。再。⁴兰室:兰香的屋室。芳香高雅的居室。多指妇女的居室。⁵洞房: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
华灯¹步障²舒光³,皎(jiǎo)日出扶桑
译文:被华灯照耀着的帷幔颜色温暖,亮堂的样子好像置身于日出之时,
注释:¹华灯:华丽的灯具。雕饰精美的灯;彩灯。²步障:脚步的屏障。古代的一种用来遮挡风尘视线的屏幕。³舒光:舒缓柔和的灯光。⁴皎若:洁白明亮好比。⁵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亦代指太阳。
促樽合坐行觞。
促樽(zūn)¹合坐²行觞³
译文:席位相连行酒共饮。
注释:¹促樽:催促酒杯。推动酒碗。樽,木质或金属酒杯。²合坐:合坐在一起。³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觞,玉石或牛角酒碗。
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主人¹起舞²(suō)³,能者穴触别端
译文:主人呼出婆娑之舞,有能舞者透过孔穴触摸到另外一端。
注释:¹主人:宴会的主人。应指魏明帝曹叡。²起舞:起身舞动。³娑盘:应是舞蹈用盘。应指汉朝的盘舞。亦作“槃舞”‘柈舞’。⁴能者:指客人中的能舞者。⁵穴触别端:应是盘舞的一个技巧动作。穴触,透过孔穴触摸。别端,另外一端。穴触别端:黄节《曹子建诗注》:“官侧则相触,正则相分,盖舞态。犹傅《舞赋》所谓‘若竦若倾,飞散合并’也。”穴,侧。一作“冗”。别,分解。端,直,正。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腾觚(gū)飞爵¹阑干²,同量³等色齐颜
译文:大家举起细腰酒壶,飞起三足酒杯,横碰斜撞,尽兴畅饮面色相仿。
注释:¹腾觚飞爵:腾起细腰酒觚,飞起三足酒爵。举杯,传杯。²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交错杂乱的样子。横斜的样子。³同量:同等数量(的酒)。⁴等色:同等的(酒后)肤色。⁵齐颜:齐整一样的(酒酣)红颜。
任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
任意¹交属²所欢³,朱颜外形兰
译文:随意交换着相互所喜欢的佳人,酒醉时的美人红颜焕发似兰。
注释:¹任意:随便。任随其意,不受约束。²交属:交换属连。³所欢:所喜欢之佳人。⁴朱颜: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指美人。⁵发:焕发。荣发。⁶外形兰:外形似兰花。
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
袖随礼容极情¹,妙舞²仙仙³体轻
译文:舞袖随着礼仪容止到达极致的情感,曼妙之舞若仙人般的体态轻盈。
注释:¹袖随礼容极情:舞袖随着礼仪容止到达极致的情感。极情,极致感情。至情,深情。²妙舞:曼妙之舞。³仙仙:若仙人般的。轻盈的样子。轻举的样子。⁴体轻:体态轻盈。
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
裳解¹(lǚ)²绝缨³,俯仰笑喧无呈
译文:服饰散乱无端,极尽欢乐忘记了俗世的规矩。
注释:¹裳解:衣裳开解。²履遗:鞋履遗失。欢舞以至于鞋子都找不到了。³绝缨:用以形容男女聚会,不拘形迹。扯断结冠的带。⁴俯仰:低头和抬头。指前俯后仰。⁵笑喧:欢笑喧闹。⁶无呈:没有呈报。不要呈报。
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
览持¹佳人²玉颜³,齐举金爵(jué)翠盘
译文:轻揽佳人入怀,肆意欣赏臂弯中美人的容貌,一齐举爵共饮。
注释:¹览持:观览把持。同‘揽持’。犹拥抱。²佳人:貌美品佳的女子。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³玉颜:如玉般的颜容。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⁴齐举:一齐高举。⁵金爵:金质的三足酒爵。⁶翠盘:青玉盘。供舞蹈用的一种圆形设施。怕是指盘舞用的盘子。
手形罗袖良难,腕弱不胜珠环,
手形¹罗袖²良难³,腕弱不胜珠环
译文:舞者露出不胜柔弱的皓腕,腕上的珠环好似也变得沉重,
注释:¹手形:手的形状。手的姿态。²罗袖:轻软丝织品制作的舞袖。³良难:很难。良,很。的确。⁴腕弱:手腕软弱。⁵不胜:不能胜任。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⁶珠环:珍珠的手环。缀珠的环形饰物。
坐者叹息舒颜。
坐者¹叹息²舒颜³
译文:在坐的人无不赞叹,尽展欢颜。
注释:¹坐者:在座的人。²叹息:叹美;赞叹。叹气。³舒颜:舒展欢颜。舒展容颜。
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
御巾¹(yì)²君傍³,中有霍纳都梁
译文:美人依偎在身旁,巾衣弥散着泽兰藿香,
注释:¹御巾:御用的丝巾。²裛粉:熏染香粉。裛,香气熏染侵袭。通“浥”。沾湿。湿润。裛妆(泪妆)。³君傍:君王旁边。君子身旁。傍,旁。⁴霍纳:也应是香名。⁵都梁:亦称“都梁香”。泽兰的别名。香名。
鸡舌五味杂香。
鸡舌¹五味杂香²
译文:丁香五味等异香扑面而来。
注释:¹鸡舌:鸡舌香。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²五味杂香:五种味道的杂香。
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
进者¹何人齐姜²,恩重³爱深难忘。
译文:侍奉之人都是可比齐姜的美女,情意绵长使人难忘。
注释:¹进者:进献的人。²齐姜:周朝的齐国为姜姓。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称,齐姜指齐君的宗女。后因以借指名门官宦人家的女儿。³恩重:皇恩隆重。⁴爱深:爱情深厚。
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
召延¹亲好²宴私³,但歌杯来何迟
译文:召集宴请我的亲朋好友。只管歌唱、喝酒,说什么很晚了呢?
注释:¹召延:召集延请。²亲好:亲朋好友。亲密好友。³宴私:“备言燕私”,宴请私人的亲戚朋友。指公馀游宴。⁴但歌:唯有歌唱。⁵杯来何迟:‘杯来一何迟’。酒杯来得何其晚迟。
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晞。
客赋¹既醉言归,主人称²露未晞(xī)³
译文:客人赋诗说已醉要回家,主人称那晨露还没有晒干。
注释:¹客赋:客人赋诗。²称:称说。声称。³露未晞:“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晨露还没有晒干。晞,干,干燥。

  这首诗看似仍在描写人美、舞美,但君臣迷乱,荒淫无度,已经让原本美好的女性变为了毒药。

  曹植由备受亲宠的子臣变成了被监管的罪人,他对当权者的淫逸腐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亲眼目睹君臣迷乱、荒淫无度的生活,对魏国朝政焦急忧虑。诗中细致入微的描绘,集中表现权贵们酒肉女色的彻夜之欢,酒具、酒菜、女饰、女舞等无不显示出主办者的地位、身份,篇末又通过客人的言辞反衬出主人的淫乐无度。这首诗纯以叙述、描写出之,终篇未有一句评说性的议论,让读者好似亲眼所见一般,这是颇有匠心的。长时间处于“危疑禁锢”之中,曹植不能不谨小慎为,“改心回趣”,但只要人们把那些描述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拿来对读,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诗人埋藏在权贵淫乐图背后的真正用心:他是把憎恶、愤怒的主观情感溶进了平和、冷静的客观描写中,表面上是波澜不惊,实际里却是激流飞湍。这是曹植去世前几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01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古人无宿诺¹,兹道以为难。
译文: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注释:¹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译文: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马蹄里月窟(kū)¹,剑术²指楼兰³
译文: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注释:¹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²剑术:击剑的技术。³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地出北庭¹尽,城临西海²寒。
译文: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注释:¹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²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森然¹(zhān)武库,则是弄儒翰(hàn)²
译文: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注释:¹森然:严肃貌。²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入幕¹(wǎn)²银绶(shòu),乘轺(yáo)兼铁冠³
译文: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注释:¹入幕:入为幕僚。²绾:旋绕打结。³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译文: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献捷¹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译文: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注释:¹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激昂丹墀(chí)¹下,顾盼²青云端。
译文: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注释:¹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²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谁谓纵横策¹,翻为权势²干。
译文: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
注释:¹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²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将军既坎壈(lǎn)¹,使者亦²辛酸。
译文: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注释:¹坎壈:困窘,不得志。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gěng)¹(yì)²三事³,羁(jī)从一官。
译文: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
注释:¹耿介: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²挹:作揖。³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级官员。⁴羁离:寄居为客。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tuán)
译文: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一开头即以“无宿诺”作赞誉之词,将狄司马这位志行高洁之人的伟岸形象凸现出来,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随即对狄司马品质高贵、英勇善战展开描写,言辞铿然有声,一位从金戈铁马中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虽然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神采有较多的着墨,但最终落笔之处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到慷慨陈词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马内心之高洁而外露为信守然诺、奋勇杀敌、功勋赫赫的极致。在这极致之时笔锋陡转,言及狄司马为权贵所嫉,难以一展抱负,对比强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业终有成就之日,这正是诗人对友人的钦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洁,而非表面的功勋显耀的体现。全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一韵到底,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文艺才能。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

dōngpíngliúzèng--gāoshì

rén宿nuòdàowèinán

wànzhīyánchéngtàn

jīngyuèjiànshùzhǐlóulán

chūběitíngjǐnchénglín西hǎihán

sēnránzhānshìnònghàn

wǎnyínshòuchéngyáojiāntiěguān

liànbīngjīngruìshācán

xiànjiéjiàntiānzilùngōnghàn

ángdānchíxiàpànqīngyúnduān

shuíwèizònghéngfānwèiquánshìgàn

jiāngjūnkǎnlǎn使shǐzhěxīnsuān

gěngjièsānshìcóngguān

zhījūnhuìpéngtuán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睡起画堂¹,银蒜²押帘,珠幕³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shà)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¹⁰杏靥(yè)¹¹匀酥¹²,花须¹³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shāo)¹⁴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¹⁵。昼永¹⁶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译文:醒来在画堂中用银蒜将帘子押上,用珠装饰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雨刚下又停歇下来,洗出一个碧罗明净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长的天气。一瞬间暖风吹春天回来,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气在浮动,风还吹皱起银色的池塘水。正是杏花醉成酒窝,还在脸上匀匀地搽上酥一类细嫩乳品,花蕊如绣般绽开,红红绿绿前后排列。只见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飞过了密林。忽然出现一条线,那是炉子香烟逐绕着虫丝。白昼长了人也闲了,独自一人站在斜阳下,体会着夜即将到来的情味。
注释:哨遍:词牌名。双调二百三字,上片十八句五仄韵、两叶韵,下片十九句九仄韵、两叶韵。¹画堂:有壁画的居室。²银蒜:银质蒜形帘坠,拴于帘幕下端,以防风吹。³珠幕:饰有珠玉的帘幕。⁴碧罗:青色丝织品,此喻雨后天色澄净。⁵溶溶:和暖貌。⁶一霎:一阵。⁷回芳草:芳草回绿。⁸荣光:指花木的光泽。⁹银塘:波光粼粼的塘面。¹⁰方:正。¹¹杏靥:杏形状微涡,故云。靥,酒涡。¹²匀酥:匀净细嫩。¹³花须:花蕊。¹⁴捎:掠过。¹⁵游丝:春季空中所飘蛛丝。¹⁶永:长。时近夏天,故昼长。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便乘兴携将¹佳丽²。深入芳菲³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niǎn)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tán)¹⁰,霓(ní)¹¹入破惊鸿起¹²。颦(pín)月临眉¹³,醉霞横脸¹⁴,歌声悠扬云际¹⁵。任满头红雨¹⁶落花飞。渐鳷(zhī)鹊楼¹⁷西玉蟾(chán)¹⁸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¹⁹而已。醉乡²⁰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²¹耳。
译文:自然地乘着游兴,带领美女们,进入到香花芳草园里。弹拨胡琴使之发声,轻轻地“拢”,慢慢地“攒”,都很灵巧高妙。把罗裙系得紧紧的,急速趋使按照檀板节奏而舞,《霓裳羽衣曲》音响进入到急速的乐章时如受惊的雁飞声。暗淡的月光降到眉间,如喝酒红脸的霞光布了一脸,歌声悠扬悦耳地飞入云际。随它落雨般的红花飞满头,高楼西边的天空的月亮渐渐地往下落去。人们还在徘徊不回,只因游人的欢乐情意未得到满足,还想行乐下去。君不见今古悠悠往事,都成为浮幻空虚的人间世事。这一百年,有几多时间,三万六千日罢了。醉生梦死的回乡路,不妨走一遭,但人们的一生要痛快地尽情地行乐,人生多短暂啊!
注释:¹将:义同“携”。²佳丽:美人。³芳菲:花草。⁴拨:弹拨。⁵胡琴:泛指来自北方、西北各族的拨弦、拉弦乐器。从下句看,知其为琵琶。⁶拢、捻:叩弦与揉弦。⁷伶俐:聪灵,谓佳丽。⁸约:束。⁹趋:节拍。此为打节拍。¹⁰檀板:檀木所制拍板,用以定节拍。¹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自唐代。¹²入破惊鸿起:唐宋大曲。¹³颦月临眉:谓眉似弯月。颦,皱眉,此为弯义。¹⁴醉霞横脸:谓脸色红润。¹⁵悠扬云际:谓歌声响亮。¹⁶红雨:谓落花。¹⁷鳷鹊楼:南朝楼阁名,在今江苏南京。¹⁸玉蟾:皎洁的月亮。¹⁹三万六千:即上句所谓“百岁光阴”,故人所认为的人寿上限。²⁰醉乡:喻醉中境界。唐王绩有《醉乡记》。²¹适情:顺乎性情。

  上片写游春行踪,即景生情。开头三句写室内景起兴。 “画堂’、“银蒜”、“珠幕”,表明为富贵人家的富丽堂皇的内部环境,住上好是好,就是叫人发腻,自然联想到游春。接着三句写第一个景象:雨后天晴正养花。雨洗碧罗天,溶溶养花天,好一个“天”的世界。第七、八、九句写第二个景象:风回芳草皱银塘。暖风回芳草,暖风皱银塘,好就好在“风”之力。第十、十一、十二句写第三个景象:杏靥匀酥花吐绣。百花满园林,红绿大排列。杏好花好春更好。第十三句写第一个物象:乳燕捎蝶过繁枝。一“捎”一“过”,十分灵巧可爱。第十四句写第二个物象:一线炉香逐游丝。一“线”一“逐”,异常生动有趣。最后三句写第三个物象:斜阳景含人情味。一“立”一“来”,自然形象逼真。东坡俨然以摄影师蒙太奇手法,将三景象、三物象剪辑、组合、叠印成一幅“明媚春光”长卷,让人爽心悦目,向上一路。

  下片写游春娱乐,借题发论。开头二句写男欢女乐:携佳丽,人芳菲,幽情默默。第三、四句写弹拨胡琴:轻拢慢燃伶俐,琴韵悠扬。第五、六、七句写起舞《霓裳》:约罗裙,趣檀板,舞姿惊雁。第八、九、十句写动人歌声:颦眉醉霞横脸,歌声嘹亮。第十一、十二、十三句写乐兴高涨:落花飞,玉蟾低,意欲再娱。最后七句针对上片下片游春观景物,与娱乐,借题发论。悠悠往事,时光易逝;浮幻人生,如人道境;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东坡俨然以戏剧家导演手法,将一个“入芳菲”境、三个歌舞场面和一个未尽意情景排列在一起,成为多幕性戏剧一幕幕推向观众,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全词以铺叙的手法写了情景,先景后情;写了时间,先昼后晚;写了歌舞,交错呈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由昼永——斜阳——晚来。玉蟾低,突出地写了度过一个漫长而无忧虑、极其痛快的美好时光,渲染了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消沉感。这是与东坡此时此地外任处境和心境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国书店,2007:455-458

shàobiàn··chūn--shì

shuìhuàtángyínsuànliánzhūyúnchuíchūxiēchūluótiānzhèngróngróngyǎnghuātiānshànuǎnfēnghuífāngcǎoróngguāngdòngyǎnzhòuyíntángshuǐfāngxìngyúnhuāxiùyuánlínpáihóngcuìjiànyànshāodiéguòfánzhī线xiànxiāngzhúyóuzhòuyǒngrénjiānxiéyángwǎnláiqíngwèi

便biànchéngxìngxiéjiāngjiāshēnfāngfēiqínqīnglǒngmànniǎnzǒnglíngkànjǐnyuēluóqúntánbǎnshangjīng鸿hóngpínyuèlínméizuìxiáhéngliǎnshēngyōuyángyúnrènmǎntóuhóngluòhuāfēijiànzhīquèlóu西chánshàngpáihuáiwèijǐnhuānjūnkànjīnyōuyōuhuànrénjiānshìzhèxiēbǎisuìguāngyīnsānwànliùqiānérzuìxiāngwěnfángxíngdànrénshēngyàoshìqíngěr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tú)(mí)¹香梦怯(qiè)春寒,翠²掩重门³燕子闲
译文:荼蘼的香味飘荡在梦里深闺寂寂惧怯春寒,苍翠的树木遮掩重重门户燕子安静地栖息于梁间。
注释:邸:住宅,府邸,这里指旅舍。¹酴醾:即荼蘼,也叫佛见笑,蔷薇科,春末开花,清香远溢。²翠:指苍翠的树木。³重门:重重门户。⁴闲:安静。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qiāo)断玉钗¹红烛冷²,计程³应说到常山
译文:思念远人敲断玉制的头钗红烛也因夜深而清冷,你在家计算我的旅程该在说已经到了常山。
注释:¹玉钗:古时妇女头上的饰物。钗柄分成两股,形状似钳,常用以剪剔烛花。²红烛冷:指烛光越来越暗。³计程:计算路程。⁴常山:县名,今浙江常山县。

  整首诗都是想象,前两句写春夜的清冷孤寂,极力描写了其妻独居家中的寂寥,后两句想象其妻醒后想念自己的情景,通过对自己想象中的细节的刻画,描写出其妻期盼与丈夫早些相聚的心情。这首诗写的实际正是诗人思妻心切,可以说诗人是以思夫之心,表思妇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的前两句“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从大处落墨,极写其妻空闺寂寥。酴醾,作者用它来比喻其妻之“香梦”,一方面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另一方面也在着重强调:即便是这样甜美的梦,也害怕春寒寂寞的搅扰。更何况“翠掩重门舒,深锁空闰,又增加了几分冷冷清清的气氛。这里的“燕子闲”有两重意思:其一,“闲”表示寂静,思妇“香梦”为“春寒”惊醒后,愁肠婉转,四顾寂寥,无可诉说,其二,“燕子护归巢为“闲”,鸟儿尚能雌雄相守,夜落归果,无形中把人的那种孤寂心情也就衬托得更强烈了。

  接下来,作者又用“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两句诗写他妻子梦醒后思念丈夫,切盼与丈夫早些团聚的心情。前句诗用了两个细节:“敲断玉钗”和“红烛冷”。玉钗本为女子心爱之物,专用来梳妆打扮的。可是,由于丈夫久出不归,“首如飞蓬,谁为适容”,她竟慵自梳头,懒于打扮了。不仅如此,当她拿起了“玉钗”时,顿然间竟有无限的惆怅之情涌上心头,索性拿它来作为计算丈夫归期的工具,一遍一遍地敲,一遍一遍地想,一遍一遍地算,最后竟把玉钗“敲断”了。在这个细节中,作者虽然丝毫没有提到“思”字,但思妇的那种心情却被刻画得那么突出,使人们仿佛能见到她的一脸愁容。同样,“红烛冷”一方面极言思妇“敲钗”时间之长,甚至燃尽红烛,天将破晓,另一方面还巧妙地暗示了女子红颜已老,青春将逝,由此更加衬托思妇的愁情满怀。

  最后,“计程应说到常山”,既是点破思妇何以愁怀不解的句子——因为不管是“香梦”也好,“燕子闲”也好,“敲断玉钗”也好,作者尽管让思妇愁肠婉转,却并役有直说她是为了思夫才受了这样的煎熬,这句却以“计程”轻轻地点了出来,使诗意更加明确;同时,这句话又说明了这一切不过都是作者在常山旅舍中想象的—这不仅因为“应说到常山”是一种猜测的口气,而这“猜测”让夫妇双方不谋而合,更增加了双方的思念之情,而且还因为前文中的厂“香梦”“重门”为女子所特有。至此,读者才真正弄清楚了“题邸间壁”与诗的关系:原来作者是以思夫之心,度思妇之腹。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20

jiān

zhènghuì sòngdài 

xiāngmèngqièchūnhán cuìyǎnchóngményànxián 
qiāoduànchāihóngzhúlěng chéngyīngshuōdàochángsh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