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¹压城城欲摧²,甲光³向日金鳞(lín)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注释:¹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²摧:毁。³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⁴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⁵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jiǎo)¹声满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zhī)凝夜紫²。(塞上 一作:塞土)
译文: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战场上的血迹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注释:¹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²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临¹易水²,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³
译文: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注释:¹临:逼近,到,临近。²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³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¹君黄金台²上意³,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译文: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注释:¹报:报答。²黄金台: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遗址尚存。用来形容招纳贤才的地方或人才荟萃之地。³意:信任,重用。⁴玉龙:宝剑的代称。⁵君:君王。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金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金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画面抹金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金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报君黄金台金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金,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金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参考资料:
1、 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6-997

yànméntàishǒuxíng

 tángdài 

hēiyúnchéngchéngcuī jiǎguāngxiàngjīnlínkāi 
jiǎoshēngmǎntiānqiū sàishàngyānzhīníng  (sàishàngzuò sài )
bànjuǎnhónglínshuǐ shuāngzhònghánshēng 
bàojūnhuángjīntáishàng xiélóngwèijūn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奚骑¹黄铜连锁甲²,罗旗³香干金画叶
译文:宫婢联辔,身着黄灿灿的甲衣,香木杆上飘舞着绣金叶的罗旗。
注释:¹奚骑:骑着马的奴仆。奚,奴隶,又专指女奴。²连锁甲:即锁子甲。其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使箭不能入。³罗旗:锦罗绸缎之旗。⁴香干:香木之旗杆。⁵金画叶:旗上绣着金黄的树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中军留醉河阳¹城,娇嘶(sī)紫燕²踏花行。
译文:中军直奔河阳,要赶宴席求醉,紫燕马踏落花,一路娇声娇气。
注释:¹河阳:古地名,即孟津,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常置重兵。²紫燕:泛指骏马。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春营骑将如红玉¹,走马捎(shāo)²(biān)上空绿³
译文:春色满军营,马背将军面红如斐,策马扬鞭,一片葱绿在半空飘飞。
注释:¹红玉:红色宝玉。形容颜色美如红玉。²捎:掠,拂。³空绿:指碧天。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女垣(yuán)¹素月角咿(yī)²,牙帐³未开分锦衣
译文:城垣上,晓月黯淡,角声呜呜吹,尚未参战,就先给部下赏赐锦衣。
注释:¹女垣:即女墙,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²咿咿: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此处形容女子吹角声弱。³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⁴分锦衣:犒赏之意。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

guìzhǔzhēngxíng--

huángtóngliánsuǒjiǎluóxiānggànjīnhuà

zhōngjūnliúzuìyángchéngjiāoyànhuāxíng

chūnyíngjiānghóngzǒushāobiānshàngkōng绿

yuányuèjiǎozhàngwèikāifēnjǐn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弹琴石壁上,翻翻¹一仙人。
译文:在石壁上弹琴的那位,不知是哪位仙尊?
注释:¹翻翻:翩翩的样子。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手持白鸾(luán)¹尾,夜扫南山²云。
译文:手中拿着白鸾尾翎,要在深夜里扫除南山的白云。
注释:¹白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祥瑞之鸟。²南山:终南山。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鹿饮寒涧(jiàn)下,鱼归清海滨。
译文:是鹿就应该去寒涧饮水呀,是鱼就应该栖身于清海之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¹春。
译文:为何装作神仙到汉武内廷上书,说瑶池的桃花如何如何缤纷。
注释:¹桃花:王母仙桃树开花。

xiānrén--

dànqínshíshàngfānfānxiānrénshǒuchíbáiluánwěisǎonánshānyún鹿yǐnhánjiànxiàguīqīnghǎibīndāngshíhànshūbàotáohuāchūn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¹石。
译文:想象着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满是悲愁。
注释:¹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不谒承明庐¹,老作平原客²
译文:没有机会进京入朝为官,只能长久地滞留在赵国的旧地。
注释:¹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²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译文: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三年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旅歌屡(lǚ)弹铗(jiá)¹,归问时裂帛²
译文: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铗而歌却未能如愿,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注释:¹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²裂帛:指写家信。

yóu--

bēimǎnqiānxīnnuǎnnánshānshíchéngmínglǎozuòpíngyuánshíbiéjiāmiàosānniánxiāngguódànjiáguīwènshíliè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¹越女²腮。
译文:眼见南园花草繁茂可爱,花朵白少红多,泽鲜嫩恰如美女的香腮。
注释:南园:园名,在福昌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¹小白长红:是说花朵颜色白少红多。²越女:习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可怜日暮嫣香¹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译文: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随着春风飞落,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
注释:¹嫣香:娇艳芳香,指花。

  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

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花枝草蔓眼中开”,这句说眼见南园花草繁茂可爱。“开”主要是对“花枝”而言的,而诗中“草蔓”二字告诉读者,随着春深,绿草绿叶渐渐多了。万紫千红,逐渐会被“绿肥红瘦”的景象代替。“小白长红越女腮”这句用了一个比喻形容花朵的娇艳。“小白长红”就是白少红多的意思,也就是偏于红的粉红色,与“越女腮”连文,即以美人粉红的脸蛋来比喻花瓣色泽的鲜嫩。“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

  后两句写花落。日中花开,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伤自悼。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青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想到红颜难久,容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

  “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残人老,就再也无法恢复旧日的容颜和生气。末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己的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委身于春风,不须媒人作合,没有任何阻拦,好像两厢情愿。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只为盛时已过,无力撑持,春风过处,便不由自主地坠落下来。这句的“嫁”字与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发显得悲苦酸辛。当时盛开,颜色鲜丽,宛如西施故乡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残“人老”,非复当时容颜,抚今忆昔,倍增怅惘。结句婉曲深沉,制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这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08-1013
4、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257-270

nányuánshísānshǒu--

huāzhīcǎomànyǎnzhōngkāixiǎobáizhǎnghóngyuèsāi

liányānxiāngluòjiàchūnfēngyòngméi(())

gōngběitiánchéngxiǎohānhuángsāngyǐngōnglián

zhǎngyāojiàntōupānzhéjiāngwèiwángjiǎncán((èr))

zhúqiāotiāowǎngchēqīngchánzàoguāngxié

táojiāoyíngxiàxiāngyuèyōngnéngzhǒngguā((sān))

sānshíwèiyǒuèrshíbáizhǎngxiǎojiǎshū

qiáotóuzhǎnglǎoxiāngāiniànyīnróngtāojuǎnshū(())

nánérdàigōushōuguānshānshízhōu

qǐngjūnzànshànglíngyānruòshūshēngwànhóu(())

xúnzhāngzhāilǎodiāochóngxiǎoyuèdāngliánguàgōng

jiànniánniánliáohǎishàngwénzhāngchùqiūfēng((liù))

zhǎngqīngláoluòbēikōngshěmànqiànhuīxiéróng

jiànmǎiruòshuǐjiànmíngcháoguīshìyuángōng(())

chūnshuǐchūshēngyànfēihuángfēngxiǎowěihuāguī

chuānghányuǎntōngshūhuǎngyōngxiānggōujìnshí(())

quánshāruǎnyuānyāngnuǎnànhuígāoměngchí

xièjiǔlánjiāogàibìngróngzhǒnglíng((jiǔ))

biānràngjīncháocàiyōngxīncáichūnfēng

shěnányǒuzhúkānshūlǎotóuzuòdiàowēng((shí))

zhǎngluánkǒujiābáizhòuqiānfēnglǎocuìhuá

téngxiéshōushíshǒuqiāntáizhǎngchúnhuā((shí))

sōnghēishuǐxīnlóngluǎnguìdòngshēngxiāojiù

shuíqiǎnqīngcáidàopèiqīngxiāorǎncháoxiá((shíèr))

xiǎoshùkāicháojìngzhǎngrōng湿shīyān

liǔhuājīngxuěmàizhǎngtián

shāshūzhōngyáolányuèxuán

shātóuqiāoshíhuǒshāozhúzhàochuán((shísān))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¹愁。
译文:庭院里最好不要种树,种了树不管什么时候,总会引人生出无限哀愁。
注释:¹四时:四季。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译文:月亮高照,我独睡在南窗下,虽然看不到庭院种的树,但是今年秋天和去年秋天一样,我还是有那么多的哀愁。

zhǒngshù--

yuánzhōngzhǒngshùzhǒngshùshíchóushuìnánchuángyuèjīnqiūshìqiū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雀步¹(cù)²沙声促促³,四尺角弓青石镞(zú)
译文: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注释:¹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²蹙:踩踏的意思。³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⁴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⁵青石镞: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黑幡(fān)¹三点²铜鼓³鸣,高作猿啼摇箭箙(fú)
译文: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注释:¹幡:一种窄长的旗帜。²点:指点。挥动示意。³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⁴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⁵箙:盛箭的器具。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彩巾¹缠踍(qiāo)²幅半斜³,溪头簇队映葛花。
译文: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注释:¹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²踍: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³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⁴溪头:犹溪边。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山潭晚雾吟白鼍(tuó)¹,竹蛇²飞蠹(dù)³射金沙
译文: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注释:¹白鼍:鳄鱼的一种,俗称鼍龙,又称猪龙婆。²竹蛇:竹根蛇,剧毒。³飞蠹:毒虫名。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⁴射金沙:含沙射人影。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闲驱竹马¹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chá)²
译文: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¹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²槎:土著居民之通称。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是写这支部队的“军服”。这“军服”和民服无异,也是够别致的了:他们的“裹腿”仅用彩巾斜缠着的。这一支队伍在溪头傲立,映着正在开放的红紫色的葛花,那艳丽斑驳的色彩也够撩人眼目的了。“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是写黄家洞蛮伏击官军的战事。这一场伏击是这样奇妙、神速,就好似白鼍晚吟、竹叶青蛇、飞蠹突然向人发动袭击一样,不但恐怖异常,也让人猝不及防。这一句王琦解为“状洞中景物”,实不确。因为这样解,此句便游离于全篇。叶葱奇注为写翻船(白鼍)和蛮人之射箭(竹蛇、飞蠹)。又有点过于拘泥。其实这两句就是写黄家洞蛮作战的勇猛无敌、神速无匹的。

  后两句是写战后情景。这里有一个对照:黄家洞蛮在战后,骑着自己的“竹马”悠悠然地回到家里;可官军却屠杀容州的百姓,以人头数交差。

  这首诗的题旨是刺官军的无能、残暴与歹毒。李贺一生,贫病相加,仕途多舛。他对当道者是充满了无比的憎恨与愤怒的。他的诗因此很不乏讥刺时事之作。如《夜饮朝眠曲》是刺当权者的淫逸生活的,《秦宫诗》是刺豪门的专横跋扈的,《吕将军歌》是刺宦官带兵平藩的,《老夫采玉歌》是刺富者榨取采玉工人血汗的。《黄家洞》与这些讽时刺世之作,在批判的精神上是相通的。但这一首诗同情并讴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这在唐诗中又实属罕见。李贺的这一首诗,是超越了阶级和种族偏见的。在这一点上,李贺要比他的师长韩愈——他称黄家洞为“贼”——的思想要先进得多。这首诗应当是李贺诗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虽历经世,又过千载,这首诗的思想异彩仍能在唐诗苑中放射出奕奕不灭的耀眼光华。

  《黄家洞》在艺术上仍是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风格。奇特的步式、蛮荒的戎装、猿啼一般的怪叫,都生发出一种诡奇而幽丽的神韵;而那与这“奇装异服”相映的红紫色的葛花,又很能增加全诗的凄清而艳丽的氛围。在这里,诗人是把战士诗化了。把战事也诗化了。战争并不残酷,它显得很美好,很有趣。这一点不仅说明诗人的同情是在黄家洞人民方面,也说明诗人的美学观总是和善、和同情心联系在一起的。再就是篇末点题法。全诗十句有九句是写黄家洞人的军威的,仅在篇末才点了官军一笔。而这一笔恰恰是全诗的关键处、诗意所在。全诗由这一句而神彩飞动,令人震惊。按理说,表现主题的部分一定要用重笔墨,不厌其繁,而这首诗却一反常情,不厌其略。这种手法,恰如相声的抖包袱皮,一层层剥去,显得很有趣,很有情致,而剥到最后竟是一个奇异的发现,这就要比句句写官军杀良报功的方法巧妙、神奇,而且会经济得多。大约这种方法十分类似军事上的声东击西,很能出奇而制胜的。

huángjiādòng--

quèshāshēngchǐjiǎogōngqīngshí

hēifānsāndiǎntóngmínggāozuòyuányáojiàn

cǎijīnchánqiāobànxiétóuduìyìnghuā

shāntánwǎnyínbáituózhúshéfēishèjīnshā

xiánzhúhuǎnguījiāguānjūnshāróngzhōuchá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译文:公莫舞: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陋:认为简陋。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方花古础¹排九楹²,刺豹淋血³盛银罂(yīng)
译文:方形刻花的古老石墩,矗立着大柱九根,刺杀斑豹流鲜血,注入银瓶痛饮。
注释:¹方花古础:刻花的方石础。础,柱脚石。²楹:堂屋前部的柱子。³刺豹淋血:形容“有杀伐声”。⁴银罂: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华筵¹鼓吹²无桐竹³,长刀直立割鸣筝。
译文:宴席上没有管弦乐声,只有军乐阵阵,直立的长刀,像要割断筝弦般寒光森森。
注释:¹华筵:丰盛的筵席。²鼓吹:演奏乐曲。³桐竹: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横楣¹粗锦²³红纬,日炙锦嫣(niān)王未醉。
译文:门额上的横幅粗锦焕发出鲜红的色彩,烈日烤得粗锦褪了色,项羽仍然没有醉。
注释:¹横楣:门窗上方的横框。²粗锦:粗丝织成的锦。³生:露出。⁴纬: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⁵炙:烤,此指晒。⁶嫣:通蔫,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此指颜色不鲜艳。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
腰下三看宝玦(jué)¹光,项庄掉鞘(qiào)²³前起。
译文:范增把腰间的玉玦瞟看了三次,项庄拔剑出鞘,上前起舞。
注释:¹宝玦:珍贵的佩玉。²掉鞘:拨剑出鞘。³栏,泛指遮拦的东西。
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材官¹小尘²公莫舞,座上真人³赤龙子
译文:你这徒有勇力的小臣别妄动,座上的汉王是赤帝之子寞看轻。
注释:¹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²小尘:只能泛起小小的尘土。³真人: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⁴赤龙子:赤色的龙,此指汉高祖刘邦。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芒砀(dàng)云端¹抱天回²,咸阳³王气清如水。
译文:当年芒砀山上祥云瑞雾曾在天空萦回,咸阳王气盛,预兆已像清水一样分明。
注释:¹芒砀云瑞,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²抱天回:弥漫天空回旋。³咸阳:指高祖先项籍入咸阳事。⁴清:清晰,明显。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铁枢铁楗(jiàn)¹重束²关,大旗五丈³撞双环
译文:铁枢铁键重重紧锁的雄关,汉军的五丈大旗已一举撞破门环。
注释:¹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的叫“关”,竖的叫“楗”。²重束:双重控制。³大旗五丈:指刘邦的军队。⁴撞双环:代指攻破关隘。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bìn)¹(kū)²³不论
译文:汉王今天掌秦印理所当然,为保护他,我断膝挖肠也心甘。
注释:¹绝膑:折断膑骨。²刳肠,剖腹摘肠。³臣:指樊哙。最后两句以樊哙的语气出之。⁴不论:不在乎。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鸿门宴,歌颂刘邦的诗歌。公莫舞,即后世之巾舞。《宋书·乐志一》:“又云晋初有杯槃舞、公莫舞……公莫舞,今之巾舞也。”《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巾舞歌》:“《唐书·乐志》曰:‘《公莫舞》,晋、宋谓之《巾舞》。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鸿门 ,项庄舞剑,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语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项伯衣袖之遗式。’” 此舞蹈表演鸿门宴项伯保护刘邦的故事。

  如诗序所言,《公莫舞歌》原为歌颂项伯保护刘邦在鸿门宴上。诗人意在翻新,将一旧题改为赞颂刘邦的新内容。

  此诗起笔不凡,一连六句铺排鸿门宴杀机四伏的紧张气氛,随后,以范增示玦,项庄舞剑继续渲染刘邦所处的困境。最后八句不正面描写刘邦言行举动,而是模拟樊哙口吻追述刘邦事迹,理直气壮地提出“汉王今日须秦印”的主张,其语气之雄健、气势之雄壮都映衬着刘邦的英雄伟业。

  《公莫舞歌》以《史记·项羽本纪》所描写的“鸿门宴”为题材,诗人充分发挥诗的想象并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再创造。诗中着力刻画樊哙“排闼闯宴”、怒斥项羽、掩护刘邦脱险的英勇无畏行为,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赤胆忠心、生气虎虎的英雄形象。前半篇描绘宴会厅的高大宽敞,宴饮的豪华粗犷,项羽的威武和优柔寡断,范增三次举玦的焦急神态,可谓有声有色,人物传神,情景逼真,场面壮丽,气氛紧张。笔触有厚度有力度,酷似以诗笔绘出的巨幅油画。

参考资料:
1、 唐宋文学研究专家陶文鹏先生《论李贺诗歌色彩表现的艺术》

gōng--

gōngzhěyǒngxiàngliúpèigōnghuìzhōngzhuàngshìzhuózhuórénshūqiěnánběiyǒuyǐnlòuzhūjiājīnzhòngzuògōngyún

fānghuāchǔpáijiǔyíngbàolínxuèshèngyínyīng

huáyánchuītóngzhúzhǎngdāozhímíngzhēng

héngméijǐnshēnghóngwěizhìjǐnyānwángwèizuì

yāoxiàsānkànbǎojuéguāngxiàngzhuāngdiàoqiàolánqián

cáiguānxiǎochéngōngzuòshàngzhēnrénchìlóngzi

mángdàngyúnduānbàotiānhuíxiányángwángqīngshuǐ

tiěshūtiějiànzhòngshùguānzhàngzhuàngshuānghuán

hànwángjīnqínyìnjuébìnchángchénlùn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夹道¹开洞门,弱柳低画戟(jǐ)²
译文:壮丽而深邃的宅第大门层层洞开,门前所列的画戟竟高出道旁垂柳许多。
注释:¹夹道:在道路两旁。²画戟: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帘影竹华¹起,萧声吹日色²
译文:薄薄的帘幕在轻轻摇曳着,偶尔掀起低垂的一角;阔大的庭院中回旋着低缓的箫声,送走了流逝的时光。
注释:¹竹华:指日光穿射的帘影。华:一作“叶”。²日色:犹天色。借指时间。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蜂语¹绕妆镜²,拂³(é)学春碧
译文:室内一只蜜蜂嗡嗡地围着梳妆镜,把镜中景象当鲜花,原来是一位女子站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
注释:¹蜂语:谓蜂飞舞时发出的嗡嗡之声。王琦汇解:“蜂语,蜂声也。蜂飞则有声,闻花香处则群萃焉。”²妆镜:化妆用的镜子。³拂:一作画。⁴春碧:春日碧绿色的景物,指春山、春水或春草等。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乱系(jì)¹丁香²梢,满栏花向夕³
译文:她手捏着丁香花的枝梢,漫无目的地系着,看着眼前的花儿将要凋谢了。
注释:¹乱系:指女主人公手捏着丁香花的枝梢,漫无目的地系梢。²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在中国北方。供观赏,嫩叶可制茶。³向夕:傍晚;薄暮。

  此诗的起句采取了乐府《相逢行》传统的开篇方式:“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先极力描写府第的高大、华贵、庄严,如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南朝梁张率:“高门既如一,甲第复相似”;昭明太子萧统:“朱门间皓壁,刻桷映晨离。阶植若华草,光影逐飙移。”但在具体的描写方法与文字技巧运用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李贺诗没有铺金叠翠,也没有用什么渲染夸张的词汇修饰,却通过一种暗示性的笔触,将府第的高大庄严充分地显现出来。这里,诗人不写府第的壮丽庄严,而写道狭;不写门前那标志着身份地位的画戟如何高大,而写高高的垂柳却低于画戟。实际上,是府第的宏伟而使道路显得狭窄;画戟的高大而使垂柳显得低矮。这种透过一层、深入一层的写法,使府第的气派在“夹道”与“弱柳”的衬托之中,恍然如在目前。与那些直写府第高大华贵的诗句相比,不仅更富有诗的含蓄,而且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接下两句进一步渲染府第深院的环境气氛。按照传统乐府的写法,这里应该描写的是,深深庭院中到处高屋栉鳞、繁华似绵的景象。而诗人却抛开了这些早已被《相逢行》的作者们写俗了的写法,仅仅选择了这样一个镜头:“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这两句诗都极力写动,似乎要以帘动与箫声为这华贵的大院增添一点儿热闹的气氛。然而,从艺术效果来说,帘动与箫声,不仅没有使大院增加一分生气,反而使人感到了人生经历中不常体验到的一种沉寂。这两句诗的写法,和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些类似,同样都是以动写静,但王籍笔下的静,使人感到的是大自然的优美和沉浸于其中的惬意,透露出人与自然神交以后的精神意趣。而李贺笔下的静,却给人一种与世隔绝后难以忍受的空寂感,甚至隐隐地在繁华似锦中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无可奈何,这才是这两句诗真正所要体现的意趣与心态。

  关于在这种沉寂的环境里生活的人的样子,诗的第四句虽然透露出一点儿信息,但那是在帘幕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隐约约的形象,还不能让人一下子看清她的面目。于是,诗的第五、六两句就把镜头转而直接对准了这深院中的人物:“蜂语绕妆镜,画蛾学春碧。”原来这位伴着帘影、伴着“箫声吹日色”的抒情主人公竟是一位女子。只见她站立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而那蜜蜂“嗡嗡”叫着,好像也知欣赏其美貌一样地飞前飞后,“议论不休”,好象在寻找着散发出阵阵芳香的花儿。这两句写人物非常含蓄传神,始终没露出人物的容貌形象,却抓住蜜蜂错把女子当成鲜花的细节和女子对镜梳妆的一个动作,写出她如花似玉的美貌,透露出她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几分顾影自怜之意。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她的青春、她的生命活力,居然只能在对镜梳妆中慢慢消逝,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百无聊赖地度过。这是十分难堪的境地,也是非常不幸的生活。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点睛之笔。诗人的镜头从闺房摇向庭院,展现了一幅十分美丽动人而又带有几缕忧伤的画面:“乱系丁香结,满栏花向夕”。“乱系”与冯延巳《谒金门》“闲引鸳鸯芳经里,手挼红杏蕊”中的“手挼”是一个意思。这里诗人捕捉住最能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动作,写她手里系着丁香结,可她的心好像又并不在这儿。她在想,在盼望,又在感伤。短短的几个字,意味无穷,把女主人公心绪茫茫、心事重重、茫然无措又惆怅伤感的种种复杂心情写得真切可感,恍然可见。最后的结句也很精妙,不写人物,不抒情思,却落在写景上,描绘出花园中满栏的鲜花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格外动人的景象。这是写景,也是言情,其字里行间,分明传达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趣。这里的“向夕”二字尤其耐人寻味。它写出了这眼下的鲜花已不是初春时节蓓蕾初绽的时光,而是已经开始“向夕”了。即是说,它们春花烂漫、最有魅力的时刻就要逝去,美好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等待它们的将是不可避免的凋残的命运。显然,诗人这里写花、写景,都含有暗喻、象征的意味。这闺中少女青春无几,这花就是她虚度年华、青春将逝的命运的形象写照。透过这个以花喻人的结句,再回过头去品味全诗,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要特地描写“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的清幽寂寞气氛,去渲染时光的难捱,独处的百无聊赖。也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通过女主人公对镜梳妆的情节,去实现人物试图以精心的梳妆打扮挽住即将逝去的青春年华,以葆青春常驻的心理情绪。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女主人公在“乱系丁香梢”时所倾注的复杂感情。诗贵含蓄,结句尤重含蓄蕴藉。这个结句确实结得很妙,它不仅照应全诗,又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一句一字直接将诗意说破,却又在字字句句中蕴含着诗意。每一笔描写,每一处刻画,看似互不相涉,跳跃性极大,却又能以内在的情感线索联结在一起,使人读来自有一种含蓄美、朦胧美,给人以余味不尽的美感。

  李贺的这首《难忘曲》,并不仅仅是为写美人迟暮而写美人迟暮。美人迟暮的题材在传统诗歌中,都是用来表现怀才不遇的主题的。李贺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哀怨凄凉的声音。这首诗中的被锁在高墙内孤凄的、无人赏识的、没有机会为人赏识的美人,实际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受压抑而不能发挥才能的不幸遭遇,这也是他为何将此诗名为《难忘曲》的真正原因。如果再进一步了解了《相逢行》这一乐府古题最早的含义,也许会更有助于对这首诗诗意的理解。《乐府题解》在解释《相逢行》古辞时说:“晋陆机《长安有狭斜行》云:‘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则言世路险狭邪僻,正直之士无所措手足矣。”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66-769

nánwàng--

jiādàokāidòngménruòliǔhuà

liányǐngzhúhuáxiāoshēngchuī

fēngràozhuāngjìngé((éé))xuéchūn

luàndīngxiāngshāomǎnlánhuāxiàng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送客饮别酒,千觞(shāng)¹无赭(zhě)²
译文:满怀凄苦饮酒送别朋友,千杯下肚脸上醉形不留。
注释:¹觞:古代酒器。²赭颜:因酒醉而脸红。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¹
译文:什么东西最教伤心痛苦?马行环佩叮当人将分手。
注释:¹金环:马络头上的铜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野色浩无主¹,秋明空旷间。
译文:荒野景色浩渺无人管束,天高地远秋来气爽风柔。
注释:¹浩无主:因友人远去而感到原野也像失去了主宰般的惆怅。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坐来¹壮胆破,断目²不能看。
译文:茫茫原野好像失去主宰,只剩下空寂旷远的黄秋。
注释:¹坐来:顷刻,顿时。²断目:目断。一作“新月”。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zǎn)¹
译文:官槐排列引向西行的道路,簇集的青青树梢望不到尽头。
注释:¹“青梢”句:一作“青松稍长攒”。青梢,指槐树。攒攒,聚集的样子。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韦郎好兄弟,叠玉¹生文翰²
译文:韦郎真是好兄弟知心朋友,文笔精妙字字珠玉文章锦绣。
注释:¹叠玉:联璧意。²生文翰:文章有光彩。文翰,文章,文辞。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hāo)(qiāo)¹
译文:荒山上有我寒酸简陋住处,一亩薄田蓬蒿丛生稻麦无收。
注释:¹蒿硗田:田之多石者。蒿,碻之误也。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夜雨叫租吏,春声¹暗交关²
译文:下雨的夜晚差吏催租呼叫,与舂米声交错相杂吵扰不休。
注释:¹春声:一作“舂声”。²交关:交错。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谁解念劳劳¹?苍突²唯南山³
译文:韦郎远去谁了解我的酸楚?只有突兀的南山与我同苦忧。
注释:¹劳劳:忧怆的心情。一作“劳苦”。²苍突:苍翠而突兀。³南山:终南山。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作者与韦仁实兄弟的情谊,写得很有感情。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二句写伤离别。开篇迅即点题,写“送客”。送别时心情凄苦,故饮千杯而面无红色,“何物最伤心”句,唤起下文,载着韦氏兄弟的马匹已经驰去,马络头上的铜环鸣响,最能使送别人伤心。“野色浩无主”以下六句,描写送别地之景物,秋时天高气爽,野色辽阔,无人管领,斯人已去,空留旷野。目断远处,不胜惆怅,顿时使人心碎胆破。此时只有一行行官槐的青树梢簇聚着,伸向西去的官道上。景物描写中饱含着诗人送别时凄苦的心绪和眷恋的情思。“韦郎好兄弟”已经远去,回想起他们文笔精妙,字字如积叠的美玉,很觉惋惜,不能再和他们说诗论文,徒增伤感。

  “我在山上舍”以下六句突然运用转笔,转写自己,慨叹自己困守不遇。先写家园土地之贫瘠,次写催租吏之困扰,夜雨中,催租吏的叫骂声和舂稻声交织在一起。“夜雨叫租吏,春(舂)声暗交关”二句刻画出催租吏雨夜上门催逼租税,农家被迫连夜舂米的辛苦景象,勾勒出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侧影。最后二句说,有谁能像韦氏兄弟那样经常怜念我忧怆的心情呢?唯有苍翠突兀的南山陪伴着我。用问语收结,给人以悠然不尽的想象空间,更具含蓄美。结尾与开篇遥相呼应,韦氏兄弟与自己交谊深厚,所以离别时倍感伤心。

  全诗由饮别到送行,到惜别,到思念,并同自己的困境结合起来,真挚,凄婉,感人。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
2、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21

sòngwéirénshíxiōngguān--

sòngyǐnbiéjiǔqiānshāngzhěyán

zuìshāngxīnshǒumíngjīnhuán

hàozhǔqiūmíngkōngkuàngjiān

zuòláizhuàngdǎnduànnéngkàn

xínghuáiyǐn西dàoqīngshāozhǎngzǎnzǎn

wéilánghǎoxiōngdiéshēngwénhàn

zàishānshàngshěhāoqiāotián

jiàochūnshēngànjiāoguān

shuíjiěniànláoláocāngwéinánsh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