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碧丛丛¹,高插天,大江²翻澜(lán)³(yè)
译文: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长江翻波浪,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
注释:¹丛丛:群峰簇聚的样子。²大江:指长江。³翻澜 :波澜翻卷。⁴神:指巫山神女。⁵曳烟:指神女在烟云中曳行,长裙拖带着云彩。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楚魂寻梦¹风飔(sī)²,晓风曳雨生苔钱³
译文:楚王思念梦中神女,飕飕起凉风,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苔藓处处生。
注释:¹楚魂寻梦:指楚襄王(一说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见宋玉《神女赋》。²颸然:凉飕飕。³苔钱:苔藓,圆如铜钱,故称。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瑶姬¹一去一千年,丁香²(qióng)³啼老猿。
译文:神女瑶姬一去千年杳无踪影,丁香丛中筇竹林里不时传出老猿的啼声。
注释:¹瑶姬:巫山神女名。²丁香:即紫丁香。³筇竹:又名邛竹,古邛国(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所产之竹,节长心实。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古祠¹近月蟾²桂寒,椒³花坠红湿云间。
译文:古祠接近月宫,蟾蜍桂树,高险阴冷,山间的椒子儿坠落,把云朵染红。
注释:¹古祠:指巫山神女祠,在巫山的对面。近月:极言山峰上的古祠位置高险。²蟾桂:指传说中的月宫里的蟾蜍和桂树。³椒:花椒,灌木,子实紫红,开黄绿色小花。⁴坠红:此处椒花实指花椒的子实,故曰“坠红”。⁵湿云:湿度大的云。

  全诗是从描写巫山景色着笔,循着巫山神女的典故展开诗思的。

  诗的首三句,“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将巫山十二峰的奇特景观,表现得十分精当,一下子就摄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引领大家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神曳烟”三字,极妙。这三字,形象描绘巫山闻空滚缥缈、渐移缓行的烟云,它与波澜翻滚、水势迅猛的“大江”,形成动态上的强烈比差;同时,大江、云烟的动态,又与静谖的陡峭山壁,丛碧树木,构成鲜明对比,使全诗的开端显得色彩和谐,层次感强、动静配合,富有诗情画意。如此优美的环境,接容易感发超人们的奇思遐想。“神曳烟”里的“神”字,轻笔一点,便逗引出下文巫山神女构典故来。至此,诗情便从景色描写很自然地转入到优美的传说故事中去。

  “楚魂寻梦风颸然”以下四句,专写楚王梦寻瑶姬事,诗里的“楚魂寻梦”,即指此事。李贺翻用这则典故,不说巫山神女会见楚王,反过来说楚王的灵魂在飒飒的凉风里去寻求梦中的瑶姬,但是,瑶姬一去已隔千年,巫山之阳再也找不到她的形迹,剩下来的只有在晓凤飞雨里生长的苔藓,丁香翠竹丛中传来的老猿的悲啼声。诗的结尾二句,申足上文诗意。神女不在,古祠尚存。诗云“椒花坠红”,这是因为长吉从未到过蜀地,出于艺术想象,所以误将紫赤色的花椒果实当作花朵,写出“坠红”的诗歌意象。山里湿气重,似乎云也是湿的,故云“湿云”。两旬意谓古祠近月,寒气侵逼,空寂无人,不时有椒花坠落在古祠旁。用空寂的意境收束全篇,有力地突现了“楚魂寻梦”的空幻,暗示了全诗的题旨。

  揣摩其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着力于揭示矛盾,求变求新。作者的这种艺术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例如开头三句,使山与水相比照:峰峦高耸,岿然不动;江水绵延,翻滚不已。一者静,一者动;一者高,一者远;一者秀丽,一者混沌。于对比中生发出气势来,显得雄高远,开阖动荡。

  二是重音叠字用得巧妙,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如开头的“碧丛丛”。中间的“瑶姬一去一千年”,两个“一”字,一虚一实,似乎彼此不相干,其实联系紧密,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一去”有“去不复返”的意思,而“一千年”则暗示逝者的无情和时间的无情。多情的“楚王”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神女的身影,这就有效地浓化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三是出奇制胜,用暖色调表现悲凉的景况,很成功。末句“椒花坠红湿云间”,红不仅是暖色,且多用以渲染喜庆场面。这里把它和动词“坠”字、形容词“湿”字相缀连,惨红的颜色和凋残的态势令人触目伤怀,就象堕楼的绿珠引起后人广泛的同情、惋惜和哀伤那样,所有美好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被毁弃,更加剧人们的伤感心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66-568页
2、 宋绪连 初旭编.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765页

shāngāo--

cóngcónggāochātiānjiāngfānlánshényān

chǔhúnxúnmèngfēngránxiǎofēngfēishēngtáiqián

yáoqiānniándīngxiāngqióngzhúlǎoyuán

jìnyuèchánguìhánjiāohuāzhuìhóng湿shīyúnjiān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桐风¹惊心壮士²苦,衰灯³(luò)(wěi)啼寒素。
译文: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
注释:¹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²壮士:诗人自称。³衰灯:暗淡的灯光。⁴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谁看青简¹一编书²,不遣³花虫粉空蠹(dù)
译文: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注释:¹青简:青竹简。²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³不遣:不让。⁴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⁵蠹(dù):蛀蚀。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hún)吊书客¹
译文: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
注释:¹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坟鬼唱鲍(bào)家诗¹,恨血千年土中碧²
译文: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注释:¹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²恨血千年土中碧:这句的典故是《庄子》: “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东周时期的大臣,曾做过孔子的老师,后遭人谗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念,以匮盛其血,三年之后,血化为碧玉。”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啼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沥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参考资料:
1、 陈志明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005-1006页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83页 .

qiūlái--

tóngfēngjīngxīnzhuàngshìshuāidēngluòwěihán

shuíkànqīngjiǎnbiānshūqiǎnhuāchóngfěnkōng

qiānjīnchángyīngzhílěngxiānghúndiàoshū

qiūfénguǐchàngbàojiāshīhènxuèqiānniánzhōng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琉璃钟¹,琥(hǔ)(pò)²浓,小槽(cáo)³酒滴真珠红
译文: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
注释:¹钟:盛酒的器皿。²琥珀:色黄净,喻指美酒。³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指酿酒。⁴真珠红:名贵的红酒。真珠:喻酒色的柔润莹洁。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烹龙炮凤玉脂泣¹,罗帏(wéi)²珠幕围香风。
译文: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
注释:¹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²罗帏:一作“罗屏”。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吹龙笛¹,击鼍(tuó)²;皓齿歌,细腰舞。
译文: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
注释:¹龙笛:长笛。²鼍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译文: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劝君终日酩(mǐng)(dǐng)¹醉,酒不到刘伶²坟上土。
译文: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
注释:¹酩酊:大醉。²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这首诗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兴会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凤”、“罗帏绣幕”,作者用这样密集的华丽字眼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简直无以复加。

  诸物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画面与画面按照内在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出来。杯、酒、滴酒的槽床……这些具体意象的相继出现,给读者酒宴进行着的意念。这种省略叙写语言的手法,不但大大增加了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主动地去填补、丰富那物象之间的空白。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四句写宴乐的鼓点愈来愈急,连串三字句法衬得歌繁舞急,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不仅让读者目不暇视,甚至耳不暇接。这似乎已不是普通宴饮,而是抵死的狂欢。下面的诗句作者开始解释这炊金馔玉,浩歌狂舞的原因。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春光正美,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青春正美,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曾在繁茂的桃花园中,看花瓣随风如雨而落,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何等奢侈的美丽。人们伸出手想挽留残春,但最终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枝头和指间的几片残红。在这凄艳的花雨中,在这渐渐拉长的日影下,愈转愈急的歌弦舞步是想追上时间的脚步,在时间鼓点均匀而无情的敲击声中,入唇的玉液琼浆己变得苦涩。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诗的前一部分是大段关于人间乐事瑰丽夸张的描写:美酒佳肴,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透露出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时光难逗留,诗人遂道,罢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既是壶中日月长,就多喝几杯,终日酩酊吧,无知无觉也就没有困扰了。何况哪怕好酒如刘伶,死后想喝酒亦不可得。可酒并不是真的就能令人忘忧。刘伶“一醉一石,五斗解醒”也未必真的逃避了痛苦。狂呼痛饮,及时行乐固然痛快,但是,即使秉烛夜游,人生又有几何,再回首已百年身,酒闲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独和空虚之感。况且生时的辉煌更加衬托出死后的悲凉,正是前后这种极度的反差和不协调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人间乐事极力地反衬出死的可悲,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回过来表露出生的无聊,这就是诗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闷。人生总难免面对差别,在差别面前,庄子喜欢否定它,以求心灵的宽慰和淡泊;作者李贺则喜欢确认它、甚至放大它,以强化主体对生命、生活的敏感和执著。他为此宁愿悲愤伤感,宁愿陷入感性的深渊而不愿自拔。

  这首诗以幽遽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充分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心绪,给读者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感受。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年 :656-658页 .

jiāngjìnjiǔ--

liúzhōngnóngxiǎocáojiǔzhēnzhūhóng

pēnglóngpàofèngzhīluówéixiùwéixiāngfēng

chuīlóngtuóhào齿chǐyāo

kuàngshìqīngchūnjiāngtáohuāluànluòhóng

quànjūnzhōngmǐngdīngzuìjiǔdàoliúlíngfénshàng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边让¹今朝忆蔡邕(yōng),无心裁曲²卧春风。
译文:我这今日的边让想起奖进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
注释:¹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²裁曲:指制曲吟诗。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译文:房舍南面有片竹林,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等老了后就在溪边做个钓鱼翁。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萧寺¹(tuó)经马²,元³从竺(zhú)来。
译文:佛寺里那匹驮经的骏马,原来是从天竺佛国归来。
注释:¹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²驮经马:汉孝明帝夜梦金人,傅毅说这金人就是“佛”,明帝乃派人去天竺国,以白马驮经而归,并立白马寺于洛阳雍门西。³元:“原”的本字,即本来、原来之意。⁴竺国:即天竺国,印度的别称。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空知有善相¹,不解走章台²
译文:它只知以清净慈悲为怀,哪晓得奔走在章台官街。
注释:¹善相:即佛家所说的清净慈悲的妙相。²章台:街道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汉代京兆尹张敞罢朝会,曾走马过章台街。这里代指官场。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批竹¹初攒(cuán)²,桃花³未上身。
译文:马的如削尖的竹子的两只耳朵聚拢向上,身上还没露出鲜明的桃花斑纹。
注释:¹批竹:比喻马的耳朵如削尖的竹子。²攒耳:谓两只耳朵聚拢向上。³桃花:马的毛色状如桃花斑点。一说白毛红点的马谓之桃花马。桃花马也是一种良马。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他时须搅阵¹,牵去借²将军。
译文:但有朝一日需要它冲破敌人的阵营,把它牵去定能帮助将军建立功勋。
注释:¹搅阵:冲破敌人的阵营。²借:帮助。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西母¹酒将阑(lán)²,东王³饭已干。
译文:宴会上西王母已将要把酒饮尽,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
注释:¹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²阑:残尽。³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君王¹若燕²去,谁为曳(yè)³车辕(yuán)
译文: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
注释:¹君王:指称帝王。²燕:通“宴”。³曳:拉。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饥卧骨查牙¹,粗毛²刺破花³
译文:已经饿得瘦骨嶙峋的马儿躺卧着,粗硬的毛刺破那斑驳的花纹。
注释:¹骨查牙:形容马瘦骨嶙峋。查牙:错出不齐貌。²粗毛:马瘦则显毛粗。³花:指斑驳的毛片。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liè)¹焦珠色落,发²断锯长麻³
译文:鬣毛朱红色的光泽已消退只剩枯焦,额头上的毛已被粗长的麻绳磨断!
注释:¹鬣:马颈上的长毛。²发:马额头上的毛。³长麻:制作马络头的一种材料。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唐剑¹斩隋(suí)²,拳毛³属太宗。
译文:李唐将领挥剑斩了隋朝的大公,骏马拳毛騧归属英主唐太宗。
注释:¹唐剑:唐朝的宝剑,这里喻指灭隋战争中以李世民为首的军事武装。²隋公:原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的爵号,这里代指骑过骏马“拳毛”的隋朝高级将领。³拳毛:指拳毛騧,唐太宗李世民在灭隋战争中所获的骏马。此马后被雕刻成石像,成为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莫嫌金甲¹重,且去捉颴(xuàn)²
译文:不要嫌自己披挂的铠甲沉重,飞驰时可以追捕那迅疾的旋风。
注释:¹金甲:指披在战马身上的铠甲。²颴风:迅疾的旋风。颴,一作“飘”,一作“飙”。王琦注:“《说文》:飘风,回风也。盖风之回旋至疾速者。捉飘风即追风之意。”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暂系(xì)¹腾黄²马,仙人³上彩楼
译文:腾黄马闲置只能暂时拴系,因为神仙喜居彩楼之上还有乘骑之时。
注释:¹系:拴置。²腾黄:神马名,又名乘黄。³仙人:这里指唐宪宗,因宪宗曾自称为仙人。⁴上彩楼:相传神仙喜居彩楼之上,这里喻指唐宪宗居于皇位。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须鞭¹玉勒(lè)(lì)²,何事谪(zhé)³高州
译文:驾驭骐骥的马吏本应备鞭候侍,究竟为何却把他贬遣到边远之地?
注释:¹须鞭:备鞭以待。须,等待之意。²玉勒吏:指马吏。这里指驾驭之臣。玉勒:用玉装饰的有嚼口的马笼头。³谪:贬遣。⁴高州:地名,唐代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东省茂名市附近,当时地多瘴疠,谪宦者多居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