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长安万里馀,故人何惜一行书。
东去长安万里馀,故人何惜一行书。
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guānzhǎngānzhǔ簿--céncān

dōngzhǎngānwànrénxíngshū

guān西wàngkānchángduànkuàngmíngcháoshìsuìchú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guòjiǔquánlíngbié--céncān

zuó宿liánjīncháoguòjiǔquánhuángshā西hǎibáicǎoběiliántiān

chóunánxiāoguīshàngniányángguānwànmèngzhīchùlíngtián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jiǔ使shǐjūnfèngjiànwèizhōngchéngzhǎngshuǐ--céncān

jié使shǐhéngxíng西chūshīmínggōnghuànjiǎlínértáishàngshuāngfēnglíngcǎo

jūnzhōngshābàngjīngzhīhànjiāngxuānwēizhèngshìchénmièshí

wèibào使shǐjūnduōfàngèngjiāngxiánguǎnzuìdōng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
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此诗八句,层次井然。首联交代缘起。“暂”,暂且,有忙里偷闲的意味。“诣”字表明作者对郑和尚的尊敬、膜拜之情。“高僧”即指郑和尚。赞美他有很高的修行。“话”,动词,即第七句的“谈禅”。“来寻”两字,见诗人心情之急。兴致之高。寺而曰“野”曰“孤”,则其脱尘远俗自不在话下。

  颔联写寻访的经过。“岸花藏水碓”,暗示这是乘舟寻访,所以才会注意岸花,才能发现岸花覆盖着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顺着水碓声寻去,岸边是一片竹林。“溪竹映风炉”,这句写上岸后寻访所见之景。“风炉”是一种炊具。据中唐人陆羽《茶经》:“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可见它主要是煮茶的器具。碧绿的溪竹与煮茶的袅袅青烟相映成趣,而茶与禅理也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水碓、风炉皆山寺常有之景致,作者《题山寺僧房》云,“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可见这两句虽未点明野寺,实际上野寺已跃然纸上了。

  颈联是禅意最浓之所在。“顶上巢新鹊”,这是写郑和尚入定后心神凝一、迥忘外物的情态。入定,指僧人静坐敛心,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这句说,入定时的郑和尚形如枯木,在他头顶上有树木,鹊儿不再把他看作一个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所以在那树上做巢。“巢新鹊”则说明郑和尚入定时间之长、心志之专一。它和宋之问《游云门寺》中“入禅从鸽绕”、秦系《题僧惠明房》中“入定几时还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刘得仁《宿僧院》中“萤入定僧衣”、陆龟蒙《赠老憎》中“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韩偓《永明禅师房》中“支公禅寂处,时有鹊来巢”等句用意略同。“衣中得旧珠”是说郑和尚出定之后与作者谈禅而使他恍有所悟。它用了一个佛教故事。《法华经·五百授记品》载,有一贫苦的人,去拜访一个富有的亲戚,亲戚怜悯他的潦倒而热烈地款待他。因此,他喝得烂醉,当场睡着了。正巧衙门通知其亲戚值班,亲戚见他

  睡得正死,无法向他告别,于是在他衣服里缝了点珍宝。但他醒后,并不知此事,仍旧过着飘泊的生活。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又遇到那位亲戚,亲戚把藏珠宝的事告诉他,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衣服里藏有贵重的珠宝。《楞严经》亦有类似之比喻。宝珠就是佛心和般若智慧。禅家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潜伏着佛性,这佛性不以肉体的消亡而消亡:“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百骸虽溃败,一物镇长灵”(丹霞和尚《玩珠吟》)。然而诚如“石中之火,不打不发”,必须石头碰石头,方可冒出火花,所以石头虽可发火,但不敲打还是发不出火花来。高明的禅师在修行者的时机成熟时使潜伏在修行者烦恼之下的佛性产生自觉,一似使他发现了衣中宝珠一样。当修行者经禅师的点悟突然间发现“明珠原在我心头”时,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愉悦。

  尾联写诗人觉悟之后流连忘返的心态:“谈禅未得去,辍悼且踟蹰。”诗言“掇棹”,即停止划船,说明作者已经离开郑和尚上船准备回去了。但为什么又踟蹰不前呢?原来是禅师的一番话使他陡然醒悟,心有所皈,沉浸在禅悟的喜悦之中,而忘了归去。读诗至此,方见诗题中“晚”字之妙:本来天色已“晚”,诗人原打算“暂”访就走的,但拜谒郑和尚后,心仪神仰,竟然久久舍不得离去了。这就将诗人对郑和尚的崇拜、对禅悟的喜悦之情都表露了出来。

wǎnguòpánshízhèngshàng--céncān

zàngāosēnghuàláixún

ànhuācángshuǐduìzhúyìngfēng

dǐngshàngcháoxīnquèzhōngjiùzhū

tánchánwèichuòzhàoqiěchíchú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zhǎngānèrzhāngpángcuī--céncān

dōngwàngwàngzhǎngānzhèngzhíchūchūzhǎngānjiànjiànzhǎngān

zhǎngānchùzàizhǐzàixiàmíngguīzhǎngānwèijūnzǒu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běitíngzōngxuéshìdàobié--céncān

wànshìliàotànjūnzàijūnzhōngshūwànjuǎnshìláicóngróng

céngzhúqīngchē西zhēngchūtàiméngyuèwàihuànjiǎkūnlúndōng

liǎngjiēcháotíngqīngzhàngōngshíniánzhǐmìngwànpiāopéng

róngbìnlǎochénqiúcuìbiānfēngláilúntáixiàxiāngjiànxīnxiōng

yǐnjiǔduìchūncǎodànwénzhōngjīnqiěháiguīshàngxuánjiǎogōng

píngshāxiàngguǎnsuífēi鸿hóngchénghǎiyíngbiānkōng

yuèyóuhántiānshānxuěméngméngjūnyǒuxiánzhǔjiāngwèiqióng

shíláizhěngliùlíngcāngqióng

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chūnguāngzènghóu--céncān

yànquèshǐxiánhuāláijūnjiāzhǒngtáohuāwèikāi

zhǎngānèryuèyǎnkànjǐnbàochūnfēngzǎowèicuī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qiū--céncān

zhīfāngsuìwǎnzuòjiànhánduòcǎofānfēizuòyínghuǒ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gǎn--céncān

běishānyǒufānghuāzhèngwèicǎizhīqiūfēngchuīshā

jūnjiànyúnbǎizhàngqīngsōngzòng使shǐqiūfēngnài

shíchángzuòqīngdàiliánhuāxiāngshí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这组诗由六首七言绝句组成,是岑参在封常清幕府供职时为封所作的颂歌之一。“封大夫”即封常清,他瘦瘠跛足,入伍后凭借谋略战功,迅速升迁,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兼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冬,他率军大破播仙,此诗所记就是破播仙之战。《破播仙凯歌》前四首写凯旋,后两首则追叙战斗情形。“蕃军遥见汉家营”一首最具个性特色,是边塞诗中少有的慓悍之作。

  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及组诗其二的“营幕傍临月窟寒”,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从组诗末首的“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满谷连山遍哭声”则是夜袭时的实况:蕃兵从睡梦中惊起,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但诗人没有完全按实况的顺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对垒句后,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的效果。而夺志比夺帅,更是兵家之大忌。唐军决胜,已唾手可得了。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二句采用放笔直干的写法,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万箭千刀一夜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目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一夜”可见战斗持续时间长是一场恶战;但就整个战役而言又可谓速决,最后,是一个令人发怵的诗句:“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雨水相渗和,红成一片。但在“一夜杀”三字后,推出“流血浸空城”的“镜头”,就产生了一种怵目惊心的感觉。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写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怖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

  “暮雨旌旗湿未干”一首在写法上,较接近盛唐人普遍的时代风貌。它采取了“正面不写写旁面”的办法,通过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主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战斗的激烈,显得含蓄蕴藉。“暮雨旌旗湿未干”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刚结束,杀气尚未全消。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331-332页

kǎiliùshǒu--céncān

hànjiāngchéngēn西róngjiéshūxiānzòuwèiyānggōng

tiānzikāilíndàizhǐjīnshuíshùèrshīgōng

guānjūn西chūguòlóulányíngbànglínyuèhán

hǎixiǎoshuāngníngwěicōngshānxuějīng竿gān

míngjiādiéyōnghuíjūnguópíngfānwèiwén

zhàngquèyìnyáobiānyuèjiānglóngchèhǎiyún

luòyuánménjiǎomíngqiānqúnmiànchūfānchéng

bīnghǎiyúnyíngzhènlóngduīyuèzhàoyíng

fānjūnyáojiànhànjiāyíngmǎnliánshānbiànshēng

wànjiànqiāndāoshāpíngmíngliúxuèjìnkōngchéng

jīng湿shīwèigànyānbáicǎoguānghán

zuójiāngjūnliánxiǎozhànfānjūnzhǐjiànkōng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