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有人焉,周行天下,其长七丈,腹围如其长。朱衣缟带,以赤蛇绕其项。不饮不食,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此人以鬼为食,以雾为浆,名日尺郭,一名食邪,一名黄父。《神异经》
东南有人焉,周行¹天下,其长七丈,腹围如其长。朱衣缟(gǎo)²,以赤蛇绕其项。不饮不食,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此人以鬼为食,以雾为浆,名日尺郭,一名食邪,一名黄父。(“项”原作“顶”,据明抄本改)《神异经》
译文:大地东南有巨神,巡行天下,他身高七丈,腰阔七丈;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带子,头上盘绕着红色的蛇。不吃不喝,每天早上吞下三千恶鬼,傍晚吞下三百恶鬼。他七鬼为食,七雾为酒,名叫尺郭,还叫食邪,又叫黄父。
注释:¹周行:巡行。²缟带:白色生绢带。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存。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明者¹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²,与道相从。首阳³为拙(zhuō),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kuì),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有智慧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注释:¹明者:有见识,有智慧的人。²优哉游哉:形容生活悠闲自在。³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⁴柳惠:春秋柳下惠的省称。⁵饱食:吃得很饱。⁶安步:缓步徐行。⁷依隐:对政事既有所近,又无为如隐,谓依违于政事和隐居之间。⁸诡时:违背时宜。 欺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¹沉淖(nào)²而难论³兮,俗岒(qián)(é)而嵾(cēn)(cī)
译文:时人腐化没落难以评说,世俗毁誉高下相差太多。
注释:¹世:世人。²沉淖:这里是没落的意思。³难论:即难论是非。⁴岒峨:高下不齐的样子。⁵嵾嵯:同“参差”,不齐,不一致。岒峨、嵾嵯在这里都是比喻人们对是非的评价不一样。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清泠(líng)¹而歼²³兮,溷(hùn)(zhàn)而日多
译文:高洁之士都被抛弃不用,贪浊之人得宠日益盛多。
注释:¹清泠泠:比喻洁白。²歼:尽。³灭:全部消失。⁴溷湛湛:贪婪污浊之人。⁵日多:一天天增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枭鸮(xiāo)¹既以成群兮,玄鹤²(mǐ)³而屏移
译文:凶禽恶鸟既已成群并进,黑鹤只能被迫敛翅退缩。
注释:¹枭鸮:即猫头鹰,比喻凶狠贪婪之人。²玄鹤:黑鹤,比喻廉洁之人。³弭翼:收敛翅膀,停止飞翔。⁴屏移:退隐。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蓬艾¹亲入御²于床笫(zǐ)³兮,马兰(chěn)(chuō)而日加。
译文:蓬艾受喜爱栽植床头,恶草马兰也随之繁茂婆娑。
注释:¹蓬艾:蓬蒿萧艾,杂草,比喻谗佞(chán nìng)之人。²入御:原指后妃陪君王睡觉,此致谗佞受到君王宠信。³床笫:即指床。笫:竹编的床席。⁴马兰:草名,又名马兰头,这里作者把它视为恶草,指社会上的邪恶之人。⁵踸踔:迅速生长。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弃捐药芷(zhǐ)¹与杜衡²兮,余奈³世之不知芳何?
译文:他们抛弃白芷杜衡众香草,我叹世人不知芬芳为何。
注释:¹药芷:香草名,即白芷。²杜衡:香草名,即杜蘅。药芷、杜衡在此都指忠诚正直之士。³奈:奈何,怎么。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何周道之平易¹兮,然芜(wú)(huì)²而险戏³
译文:大道曾经何等平直宽阔,如今杂草丛生危险坎坷。
注释:¹平易:平整易走。²芜秽:荒芜。³险戏:充满危险。戏,一作“巇”。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高阳¹无故而委尘²兮,唐虞(yú)³点灼(zhuó)而毁议
译文:古帝高阳无故受毁谤,尧舜至圣也遭人诬蔑。
注释:¹高阳: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颛顼。²委尘:沦落尘埃,比喻受到诬蔑。³唐虞:指尧舜。⁴点灼:炙、烧。这里指受到诬蔑、攻讦。⁵毁议:毁谤、诽谤。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其不可为。
谁使¹²其真是兮,虽有八师³其不可为。
译文:让谁来评判他的真伪?虽有八位贤人也难定夺。
注释:¹谁使:使谁,让谁。²正:同“证”,证明。³八师:八位贤臣。指尧、舜时的禹、稷、皋陶、伯夷、任、益、夔。据传尧、舜曾以他们为师,所以称为“八师”。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皇天保其高¹兮,后土²持其久。
译文:老天永远高高在上,大地深厚日久天长。
注释:¹高:高明。²后土:古代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这里指土地。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¹清白²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³异色。
译文:我身着白衣啊逍遥自在,偏与污浊黑色殊道异行。
注释:¹服:穿戴。²清白:纯洁,没有污点。³玄英:黑色。比喻贪婪、浑浊之人。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西施媞(tí)¹而不得见兮,嫫(mó)²勃屑³而日侍。
译文:西施姣美却遭排挤迫害,嫫母奇丑反得亲近宠爱。
注释:¹媞媞:美好的样子。²嫫母:古代传说中的丑妇。³勃屑: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的样子。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桂蠹(dù)¹不知所淹留²兮,蓼(liǎo)³不知徙(xǐ)乎葵菜
译文:桂蠹食甘不知满足安守,蓼虫食苦不知徙于甜菜。
注释:¹桂蠹:桂树上的蛀虫,比喻贪臣。²淹留:长期逗留。³蓼虫:寄生于蓼草中的昆虫。⁴徙:迁移。⁵葵菜:蔬菜名,即冬葵。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处湣(hūn)¹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译文:我处在这浑浊的乱世啊,怎能实现理想发挥雄才。
注释:¹湣湣:同“涽涽”,昏乱的样子。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意有所载(zài)¹而远逝²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译文:我胸怀大志想远走求贤,群小不知反受疑猜。
注释:¹意有所载:指胸怀抱负。²远逝:指报复远大。
骥踌躇于弊辇兮,遇孙阳而得代。
(jì)¹(chóu)(chú)²于弊辇(niǎn)³兮,遇孙阳而得代
译文:骏马驾破车不肯前行,遇伯乐才以好车替代。
注释:¹骥:千里马。²踌躇:犹豫不前。³弊辇:破车。⁴孙阳:伯乐名。⁵代:替换。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吕望¹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²而舒志³
译文:吕望曾经穷困无以聊生,幸遇文王才得施展雄才。
注释:¹吕望:姜太公。不聊生无法生活下去。²周文:周文王。³舒志:实现自己的理想。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宁戚(qī)¹饭牛²而商歌³兮,桓公闻而弗置
译文:宁戚夜里喂牛叩角高歌,齐桓公听到后贵宾相待。
注释:¹宁戚:春秋时人。²饭牛:喂牛。³商歌:悲凉低沉的歌,应为“高歌”之误。一说为商旅人之歌。⁴置:放置,弃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¹室女²之方桑³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译文:有一少女路边正采桑,孔子见她贞正便以礼相待。
注释:¹路:路遇。²室女:犹言处女,少年处室之女,未出嫁的女子。³方桑:正在专心采桑。⁴过:路过,经过。⁵自侍:自己整肃,恭敬对方。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吾独乖剌(là)¹而无当²兮,心悼怵(chù)³而耄(mào)思。
译文:独我生不逢时不被世容,因此内心烦乱无限凄悲。
注释:¹乖剌:违背,不和谐。指机遇不和。²当:适合,适宜。“无当”与“乖剌”近义,均为生不逢时之意。³悼怵:悲伤恐惧。⁴耄:昏乱,糊涂。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思比干之恲(pēnɡ)¹兮,哀子胥(xū)之慎(shèn)²
译文:想那比干一生忠心耿耿,哀痛子胥至死不忘国危。
注释:¹恲恲:慷慨,心情激动。²慎事:谨慎侍奉。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悲楚人之和氏¹兮,献宝玉以为石。
译文:楚国的卞和真令人悲叹,献宝玉以为石说他欺骗。
注释:¹和氏: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遇厉武¹之不察²兮,羌(qiāng)³两足以毕(zhuó)
译文:遇厉王武王不知明察,两只脚被砍掉饱受摧残。
注释:¹厉、武:指楚厉王和楚武王。²不察:不明察,糊涂。³羌:楚地方言,发语词。⁴毕:全、都。⁵斮:斩,砍断。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小人之居势¹兮,视忠正之何若²
译文:志狭智少之辈高居显位,又把忠正之士当做何看?
注释:¹居势:高居权位。²何若:像什么。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niè)(rú)¹而妄作²
译文:众群小更改先圣法度,相与耳语谋私谗毁忠贤。
注释:¹嗫嚅:窃窃私语。²妄作:胡作非为。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亲谗谀(yú)而疏贤圣兮,讼¹谓闾(lǘ )(jū)²为丑恶。
译文:君王亲信佞人斥逐忠义,美女闾娵公然被诬为丑极。
注释:¹讼:喧哗,争论。²闾娵:古代美女名。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愉近习¹而蔽远²兮,孰知察其黑白?
译文:君王宠爱谄谀远贤士,谁又去将黑白辨析。
注释:¹近习:犹“近臣”,君王亲信。²蔽远:疏远。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¹不得效其心容兮,安²(miǎo)³而无所归薄
译文:我始终都不能效力君王啊,前途渺茫不知归宿在何方。
注释:¹卒:最终。²安:于是。³眇眇:辽远。⁴归薄:归附,依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¹精爽²以自明兮,晦(huì)冥冥³而壅(yōng)
译文:我精诚专一愿竭心尽力,世道黑暗反被群小排挤毁伤。
注释:¹专:专一。²精爽:犹精神。³晦冥冥:昏暗的样子,指政治黑暗。⁴壅蔽:指仕途受阻,得不到赏识。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年既已过太半¹兮,然埳(kǎn)(kē)²而留滞。
译文:我已是年过半百无多日,却仍是道路坎坷无进取。
注释:¹太半:大半。²埳轲:同“坎坷”,本指道路不平,比喻不得志。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¹(wǎng)²而灭败。
译文:也想远走高飞奔往他乡,又怕遭受罪罚毁损声誉。
注释:¹离:通“罹”,遭遇。²罔:同“网”,罗网,比喻严密的法律制度。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独冤抑¹而无极²兮,伤精神而寿夭³
译文:独受冤屈压抑无尽无穷,身心备受摧残减损寿命。
注释:¹冤抑:冤枉压抑。²无极:无穷无尽。³寿夭:寿命夭折。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皇天既不纯命¹兮,余生终无所依。
译文:老天既然这样反复无定,我只能无依无靠终此一生。
注释:¹既不纯命:失去常规。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¹横流²而径逝³
译文:我宁愿投身于滚滚江水,自绝于这江流远漂不回。
注释:¹绝:穿过。²横流:大水。³径逝:指灵魂远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宁为江海之泥涂¹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译文:我宁愿成为江底的沙泥,怎能够久见这浊世污秽!
注释:¹泥涂:本指泥泞的道途,这里指泥沙。

  此辞写屈原被放逐以后对楚国黑暗世道的怨愤。作者罗列社会人事、花鸟禽兽、神仙传说等多种意象,细致描绘并沉重地抨击当时的局势。同时也刻画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既想藉此远走避世隐居,又怕名誉上受损;并且无法忍受君王为奸佞之徒所蒙蔽。辞以屈原的口吻来书写,表达出一种伤痛的情绪,生动展示了主人公立场坚定与矛盾的内心世界。

  全辞可分三部分。

  从开头至“虽有八师而不可为”是第一部分。这部分写世道的浑浊黑暗,并指出其原因载于贪浊之人当道,廉洁之人贝谗受压,其结果自然只能是不论是非,不变忠佞,风俗毁誉,高下参差了。故辞一开头就在“世道”二字上着眼,说“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具体而言,一是黑白不分,纯洁的日见其少,以致消灭;龌龊的日见其多,以致繁盛。可见贤者不重用,愚者进在显位,世风之日下可叹。

  二是贪狠之人如“枭鸮”这已成群结队、组成联盟,而廉洁之士如“玄鹤”者反敛气节而退隐。可见黑暗势力的强大。

  三是佞谄小人如“蓬艾”、“马兰”者受到君王的亲近,以这些杂草比喻其踊跃欣喜之状。而忠贞之士如“药芷”、“杜衡”者反被抛弃。可见上不任贤,世风之日下已无可奈何。至此辞人发出感叹:周朝用贤之道于今已“芜秽而险巇”,高阳古帝之德也遭“点灼而毁议”。可见世风之日下,已到了难以评说、无可挽回的地步。

  第二部分至“孔子过之以自侍”,写屈原偏反其道而行之的坚决态度,希望一遇闲人明主,以救世风。屈原态度之坚决,志之不可夺,辞用比兴手法加以衬托,有如皇天之“保其高兮”,后土之“持其久”。接着写他“偏与乎玄英异色”的志趣。世道亲近小人,斥逐君子,正如喜爱丑女“嫫母”而排挤美女“西施”,绝不当日侍左右的“嫫母”、“勃屑”。食禄之臣居高位,享厚禄,而妄行佞谄,必将失其位,正如蠹虫依桂树,食芬芳,不知留止,而妄欲移徙,必将亡其所一样。人的洁身自好,不能变志而易行,以求禄位,必将穷困而终身,正如“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两相比较,言下之意,自己偏要做“蓼虫”而决不当“桂蠹”。然则“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只有保持忠正之志,欲远去以求贤人明君。“骥踌躇於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甯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可见屈原处浊世而而无人理解、欲救世风而不被重用才想到远行求贤,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进一步表现了屈原坚强的意志和态度。

  最后一部分承上而来,古贤俊皆有所遇而“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转写屈原的遭遇和决心委命江流时的痛苦心情。

  这一步分写了三层意思:

  一是着重从小人得势角度写自身的遭遇。“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这些可思可哀可悲的事,无一不是因小人智少虑狭,承顺求媚,身居高位,以其愚心妄改前圣之法,背义谋私,妄造虚伪以谮毁贤人视贤人甚于草芥所致。

  二是着重从君王亲谗角度写作者自身的遭遇。君王“亲谗谀而疏贤圣兮”,以美为丑;君王“愉近习而蔽远兮”,不变黑白,流放忠良,使贤人“不得效其心容”。而作者自己遭到流放也是因为这样。而小人的谗谄蔽明君王的亲信谄谀,又是互为因果表里的,这决定了时世之沉沦是势所必然的了。

  最后一层则是着重从自身的遭遇写悲愤的心情,直至决心投降殉国作结。欲留不能,欲去不行,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地步。于是才推出“愿自沉於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其怨恨指甚,无以复加,字字血泪,疾痛惨怛。

  此辞抓住屈原遭流放后思想感情中的一个“怨”字叙事抒情,这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观点是一致的。通过“怨世”而“悲其志”,进而想见其为人,既再现了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诗人的感人形象,又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屈原崇高品质的无限敬仰以及对于屈原遭遇的深厚同情,同时又谴责了世道的黑暗。在内容上,通过屈原的“怨世”而指出国家的安危存亡与国君“远巧佞,退贤言”、举贤任能密切相关,是可贵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主编).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1123-1129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¹一当万乘一主,而身都卿相一位,泽²及后世。今子大夫修³先王一术,慕圣人一义,讽诵诗书百家一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一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一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译文: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
注释:¹苏秦、张仪:战国纵横家。苏秦主合纵,张仪主连横。²泽:恩泽。³修:学习。⁴智能:智慧和才能。⁵执戟:指执戟侍从的官。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一曰:“是故非子一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一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一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一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一道,顺地一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一则安,动一则苦;尊一则为将,卑一则为虏;抗一则在青云一上,抑一则在深渊一下;用一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一大,士民一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一,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一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译文: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一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一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一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一不愆,何恤人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¹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一义也。枉而直一,使自得一;优而柔一,使自求一;揆而度一,使自索一。盖圣人²一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一;自得一,则敏且广矣。
译文: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是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敏而广大。
注释:¹黈(音偷上声)纩:黄色丝绵,悬于冕一两边。²圣人:指孔子。前所引诸语皆孔子所云。见《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今世一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¹:尧时隐士。尧让天下,不受,隐于颖水一滨,下察接舆²;计同范蠡³,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一用乐毅,秦一任李斯,郦食其一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一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一,譬由鼱鼩一袭狗,孤豚一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一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译文: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现在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注释:¹许由:尧时隐士。尧让天下,不受,隐于颖水一滨。²接舆:孔子时隐士。曾狂歌讥孔子,称楚狂。³范蠡:越王谋臣,助勾践灭吴后,退隐五湖。⁴子胥:伍子胥,吴王夫差忠臣,被杀。⁵乐毅:燕昭王战将,曾破齐,称雄一时。⁶李斯:秦始皇时为丞相。⁷郦食其:汉高祖刘邦谋臣。曾说齐王田广归汉,下齐七十二城。⁸鼱鼩:地老鼠。

  《答客难》是东方朔晚年的作品。他从二十岁负才自荐 可以为天子大臣以来近四十年间,虽然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 ,而对他,却一直与对枚皋、郭舍人一样, 诙啁而已 , 终不见用.因此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

  作品开始即虚构出一位 客 以不解之辞问难东方朔: 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愤懑不平之情已经沛然而出。继而再以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 辩答,引出一大篇 发愤以表志,……渊岳其心,麟凤其采 (《文心雕龙·杂文》)的妙文。在这部分中,作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首先以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的所谓 时异事异 ,表面上看似责怪 客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 ,颂扬当今之 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 实际上则是在机巧地反话正说,极辛辣地讽刺汉武帝刚愎昏暗、贤愚不分,甚至还不如战国诸侯明白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的用人之道。尤其是当他嘲弄了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的所谓盛世之后,顺势揭露封建帝王唯我独尊,凭个人好恶,对人才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致使才士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其感情的激越、笔锋的犀利、针砭的深刻,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至于后面对自己的困境,表示要以 务修身 ,完善道德来求得解脱,自慰之中,又流溢出封建专制制度之下多数正直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答客难》在艺术上成就也是很突出的。它承继被称为宋玉的《对楚王问》,又有重要发展创新。就汉代赋体文学而言,它既不同于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代表的对统治者表示规谏的散体赋,也不同于正面抒发遭世不遇的骚体赋,而是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 客难 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 难 皇帝。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士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扬雄、班固、张衡、蔡邕, 迭相祖述 ;《解嘲》、《答宾戏》、《应间》、《释诲》,应运而出,蔚为大观。

  《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才随意抑扬,并为自己鸣不平。此文语言疏朗,议论酣畅,刘勰称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文心雕龙·杂文》)。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应间》等,都是模仿它的作品。

初放
初放
译文: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译文:性迟钝言语少拙嘴笨腮,又没有强势力在旁辅助。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译文:才智疏浅能力又薄弱,孤陋寡闻又见识无多。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译文:只为利国利君多次进言,谁料想惹怒小人招来灾祸。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译文:君王不察我进言是为国,终将我放逐到僻壤荒野。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译文:心里暗思自己有无过失,实无一丝差错可改过。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译文:群小拉帮结伙成朋党,君王渐被欺蒙受迷惑。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译文:谗佞小人花言巧语在君前,忠良缄口不言声默默。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译文:尧舜圣君已逝不及见,忠正良臣为谁尽忠尽节?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译文:高山巍巍峨峨耸立,江水浩荡永流不止。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译文:叹自己年老死日将至,在荒野与禽兽相伴为侣。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译文:孤独潦倒居无定所,
塊兮鞠,当道宿,
塊兮鞠,当道宿,
译文:举世皆混浊是非已颠倒,心中的冤情向谁诉?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译文:大雁天鹅全遭斥退,却把恶鸟鸱鸮当宠物。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译文:橘柚佳树被砍伐,却一排排栽植苦桃恶木。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译文:可叹那婆娑修美的翠竹,却只能孤零零江边独处。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译文:上面有繁茂的枝叶防露,下面有清凉的微风驱酷暑。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译文:谁知道我与君王道不合,就像那实心的柏木、空心的竹。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译文:从前的贤君无法追及,未来的英主难目睹。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译文:悠悠的苍天啊高高在上,你为何不解除我的冤屈。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译文:我怨恨君王你终不觉悟,我只有弃身荒野明心曲。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译文: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沉江
沉江
译文:尧与舜圣明仁义慈爱百姓,后世人常称颂永远不忘。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译文:齐桓公用小人死后国乱,管仲耿介忠直美名传扬。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译文:晋献公听谗言被骊姬迷惑,可怜那孝子申生惨遭祸殃。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译文:徐偃王行仁义不备武装,楚文王心恐惧将其灭亡。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译文:殷纣王暴虐无道身死国灭,周得天下幸赖于吕望贤良。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译文:武王效法古人施恩布惠,封比干墓将其德昭示四方。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译文:天下贤俊慕周德都来亲附,人才日增天下一心国力强。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译文:法令严明治国之道好,兰芷纵在幽僻处也散馨香。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译文:我苦恼群小们对我嫉妒,想箕子为避难装傻佯狂。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译文:也想不贪忠名离乡远去,怎奈心恋故国痛苦难当。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译文:将蕙芷联起来做成佩带,经过鲍鱼店就失去芬芳。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译文:正直之臣端正他的品行,反遭谗人诽谤遭流放。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译文:世俗之人改清洁为贪邪,伯夷宁愿守节饿死首阳。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译文:独行廉洁啊虽不容于世,日后叔齐终得美名扬。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译文:层层乌云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灿烂光芒。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译文:忠臣坚贞欲进谏,佞人在旁谗言诽谤。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译文:就像百草至秋本该结实,夜里却突然降下寒霜。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译文:急疾的西风摧残着生物,秋风已起百草不得生长。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译文:群小结党营私而妒害贤才,贤良反孤立无援受损伤。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译文:我心怀良策却不被重用,只好独居岩穴栖身隐藏。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译文:子胥伐楚功成却遭谗毁,可怜他被赐死尸首不葬。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译文:世人见其状纷纷从俗媚上,正如草木随风披靡成排成行。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译文:诚信正直之臣身败名毁,虚伪谄佞之徒身显名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译文:国家倾危君王才知追悔时已晚,此时我竭尽忠心也难有回天之功。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译文:他们废先王之法而不用,一味贪求私利背离公正。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译文:我愿怀清白终不变节,可惜我年寿未尽还年轻。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译文:我要乘舟随江远去,只望君王醒悟不再受欺蒙。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译文:哀痛忠直之言君王听不进,子胥被杀沉江令人伤情。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译文:我愿竭尽所闻陈述政事,可君王他充耳不闻不采用。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译文:君心常惑难与陈述政道,他糊里糊涂不辨横竖奸忠。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译文:好听邪佞之臣的虚言浮说,致使国运断绝难以久兴。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译文:放弃先圣法度而不施用,背离正直方向导致危倾。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译文:遭到忧患才知醒悟,就像纵火秋草其势已成。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译文:君王失道已经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国家福祸吉凶。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译文:众奸佞相互勾结营私利,忠士直臣何敢奢望国事昌隆!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译文:君被邪恶熏染而不自知,秋毫虽细但天天在成长。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译文:车载轻物过多也会断轴,众口诽谤使我罪孽加重。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译文:我厌浊世愿投湘沅之流水,又怕尸身随波东流难回程。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译文:怀沙负石自沉江而死啊,不忍心见君王被群小欺蒙。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译文: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译文:清洁之士都被抛弃不用,贪浊之人得宠日益盛多。
怨世
怨世
译文:凶禽恶鸟既已成群并进,黑鹤只能被迫敛翅退缩。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译文:蓬艾受喜爱栽植床头,恶草马兰也随之繁茂婆娑。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译文:他们抛弃白芷杜衡众香草,我叹世人不知芬芳为何。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译文:大道曾经何等平直宽阔,如今杂草丛生危险坎坷。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译文:古帝高阳无故受毁谤,尧舜至圣也遭人诬蔑。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译文:让谁来评判他的真伪?虽有八位贤人也难定夺。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译文:老天永远高高在上,大地深厚日久天长。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译文:我身着白衣啊逍遥自在,偏与污浊黑色殊道异行。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译文:西施姣美却遭排挤迫害,嫫母奇丑反得亲近宠爱。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译文:桂蠹食甘不知满足安守,蓼虫食苦不知徙于甜菜。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译文:我处在这浑浊的乱世啊,怎能实现理想发挥雄才。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译文:我胸怀大志想远走求贤,群小不知反受疑猜。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译文:骏马驾破车不肯前行,遇伯乐才以好车替代。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译文:吕望曾经穷困无以聊生,幸遇文王才得施展雄才。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译文:宁戚夜里喂牛叩角高歌,齐桓公听到后贵宾相待。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译文:有一少女路边正采桑,孔子见她贞正便以礼相待。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译文:独我生不逢时不被世容,因此内心烦乱无限凄悲。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译文:想那比干一生忠心耿耿,哀痛子胥至死不忘国危。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译文:楚国的卞和真令人悲叹,献宝玉以为石说他欺骗。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译文:遇厉王武王不知明察,两只脚被砍掉饱受摧残。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译文:君王宠爱谄谀远贤士,谁又去将黑白辨析。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译文:志狭智少之辈高居显位,又把忠正之士当做何看?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译文:众群小更改先圣法度,相与耳语谋私谗毁忠贤。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译文:我始终都不能效力君王啊,前途渺茫不知归宿在何方。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译文:君王亲信佞人斥逐忠义,美女闾娵公然被诬为丑极。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译文:君王宠爱谄谀远贤士,谁又去将黑白辨析。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译文:我精诚专一愿竭心尽力,世道黑暗反被群小排挤毁伤。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译文:我已是年过半百无多日,却仍是道路坎坷无进取。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译文:也想远走高飞奔往他乡,又怕遭受罪罚毁损声誉。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译文:独受冤屈压抑无尽无穷,身心备受摧残减损寿命。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译文:老天既然这样反复无定,我只能无依无靠终此一生。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译文:我宁愿投身于滚滚江水,自绝于这江流远漂不回。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译文:我宁愿成为江底的沙泥,怎能够久见这浊世污秽!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译文: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译文:子胥规劝吴王未得好死,比干忠而剖心不得善终。
怨思
怨思
译文:子推自割腿肉救治国君,恩德逐渐被忘怨恨加深。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译文:行为清白却被诬为暗昧,荆棘杂聚如今已经成林。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译文:香草江离抛于穷街陋巷,恶草蒺藜长在宫殿华堂。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译文:贤臣受到排挤难见君主,佞人反受重用结党君旁。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译文:猫头鹰成群飞一齐鸣叫,凤凰只能躲避高高飞翔。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译文:我欲见君一谏而后远走,怎奈道路阻绝终不能往。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译文: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译文:自念修行清白无愧于心,操守坚韧不衰愈加执着。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译文:放逐三年仍不见召回,岁月转瞬即逝如水下坡。
自悲
自悲
译文:可怜我今生终难遂愿,希望再见君王重返家国。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译文:我自哀不能见爱于君主,只好凭天由命将神依托。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译文:我身染疾病总不见好,心中恰似汤沸无限焦灼。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译文:冰和炭不能够共存并放,我本来就知道命不会长。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译文:孤苦无乐而死令人哀痛,可怜我年寿未尽血气方刚。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译文:悲叹不能返回我的旧居,怨恨我将永离我的故乡。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译文:鸟兽如果受惊离群失散,还会哀号悲鸣高高盘桓。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译文:狐狸死时头要朝向故丘,人老将死谁不思念家园?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译文:故旧忠臣日被淡忘疏远,谗谀新人日见亲近君前。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译文:谁能默默无闻去行正道,谁能无偿施舍不求报还?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译文:苦于众人都随波逐流,我只好乘风高飞远游。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译文:登临恒山觉得它太渺小,暂且在此娱乐忘却烦忧。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译文:谗言无凭无证令人可悲,金子也会熔于众人之口。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译文:经过故乡我回头下望啊,不知不觉已是热泪横流。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译文:我的行为清白啊纯洁如玉,内心也像美玉一般晶莹。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译文:谗邪俗气虽想侵袭入内,玉色不变愈加外润内明。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译文:为何天上乌云奔腾翻卷,蒙蒙寒霜早降草木难生。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译文:轻风徐徐让我徘徊游荡,疾风急扫令我胆战心惊。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译文:闻说南国安乐我欲前往,中途休息来到会稽山上。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译文:看见仙人韩众在此停宿,便向他请教天道在何方。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译文:凭借着浮云送我去远游,彩虹作旗帜在车上飘扬。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译文:驾起青龙车急驰飞奔,盘旋飞行直上冥冥天上。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译文:风驰电掣奔向哪里,前途遥远令人迷茫。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译文:悲叹世人使人难以信任,宁愿离开他们远走他乡。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译文:登上山岗向远处眺望,喜见冬天也有桂花开放。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译文:观天火烈烈火势盛旺,听大海涛声隆隆轰响。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译文:我抓着天绳向上攀登,吸饮露气以求长生。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译文:郁郁不乐我忧时伤世,只吃草木秋天结的果实。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译文:我喝菌若上清晨的露水,用桂木来构造我的住房。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译文:我在园圃中种上橘和柚,辛夷、花椒、女贞子也栽种成行。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译文:鹍鸡白鹤夜里孤苦悲鸣,哀痛隐居的人正直贤良。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译文: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译文:我的心志清正纯洁无瑕,时逢乱世惨遭罪尤祸愆。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译文:群小憎恶光明正大品行,世道混浊竟至美丑不分。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译文:为何明君贤臣分离不合,我逆沅湘而上洒泪别君。
哀命
哀命
译文:我将沉身汨罗湘水之渊,深知社会丑恶誓不回还。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译文:悲伤君臣分手相互恨怨,心中无比恐惧远离君前。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译文:我深藏在黑暗居室里面,我隐居在岩石洞穴之间。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译文:我只同水中蛟龙相来往,我只与洞里神龙相依伴。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译文:高高山峰多么巍峨壮观,我却灵魂困顿望而难攀。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译文:我饮用无尽的清洁泉水,被迫离开朝廷渐行渐远。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译文:我精疲力尽魂不附体,神思恍惚更是无所依附。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译文:子椒子兰不肯让我回去,我的魂魄迷惑不知归路。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译文:我愿终无过错坚持己行,虽身败名裂也乐以为荣。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译文:悲叹楚国大业日益危败,这是君王不用贤人的结果。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译文:本来世道就是这样混浊,不知出路令我心烦困惑。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译文:想到众臣皆以私心相教,我宁愿渡过长江而远涉。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译文:想到女媭对我关怀依依,不禁涕泪横流悲伤叹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译文:我决心一死不再苟活,再三追劝又有何益。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译文:我游戏在急流清水之间,仰望高山那么崎岖陡险。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译文:哀叹高丘也有危岸险境,我遂投身江中不愿回还。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译文: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译文:悲痛大山为何要变为池塘,为何江河能够枯竭水干。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译文:我愿趁君闲暇进献忠言,又恐触犯忌讳遭人毁怨。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译文:终于压抑情感缄默不语,然而内心懊恨悲伤无限。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译文:美玉石块同匣并放,鱼眼宝珠一起贯穿。
谬谏
谬谏
译文:劣马骏马混杂不分,老牛驾辕骏马却驾两边。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译文:岁月不停流逝一去不返,年纪衰老一天不如一天。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译文:我满腔忧愁啊烦闷难遣,前途无望心中总觉不安。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译文: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废弃法度又把政令改变。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译文:闲置那千里马不去乘驾,偏偏赶着劣马一路蹒跚。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译文:当今世上难道没有良驹,实是没有王良把它驾驭。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译文:骏马见执鞭者不是好御手,因此骏马飞蹄绝尘远去。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译文:不度量凿孔就削木柄,恐怕尺寸大小不会相同。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译文:不分辨世风便推崇美德,恐怕清高品行难以合众。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译文:强弓松弛没有拉张,谁能说清它射到何方。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译文:国家未出现倾危之难,怎知贤士是为国捐躯而亡。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译文:世俗推佞为贤进用富人,美好品行难以推广发扬。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译文:贤士遭受排挤孤立无助,群小营私结党相互吹捧。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译文:邪说被美饰仍非正道,违背法度自是不公平。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译文:忠直贤良只好隐居避世,谗谀之徒登堂发号施令。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译文:抛弃彭咸以伏节死直为乐的高贵品德,废除了巧倕用以规矩曲直的绳墨。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译文:香竹与麻秸混杂作燃烛,用蓬蒿做利箭去把盾牌射。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译文:没有皮鞭驾驭跛脚之驴,哪条道路能够走得到底。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译文:用直针做鱼钩,又怎能钓到什么鱼?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译文:俞伯牙破琴绝弦不再抚琴,是因为失去了知音钟子期。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译文:卞和怀抱玉璞痛哭泣血,哪里有良匠把它琢治成美玉。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译文:音调相同才能声调和谐,族类相同自然心齐力协。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译文:飞鸟鸣啼是为求呼同伴,麋鹿呦鸣意在呼唤友朋。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译文:叩击宫调则宫声相应,弹奏角调则角音和鸣。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译文:猛虎咆啸则谷风即起,神龙腾飞则彩云簇拥。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译文:音声一致和谐流转,事物同类相互感应。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译文:方与圆形状不同各相异,势难把它们错杂相配在一起。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译文:列子隐居避世身处困窘,皆因世道混浊无所托依。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译文:众鸟群飞成列成行,凤凰独飞无凭无依。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译文:遇浊世不得志难展宏图,愿隐居岩穴中聊以逃避。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译文:我本想对国事闭口不谈,但曾经受君恩厚重如山。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译文:我独自忧愁心怀怨愤,愁怨无穷无尽恨绵绵。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译文:积愁聚怨已经多年,只望见君一面陈诉忠言。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译文:未赶上贤君无法倾尽衷肠,时世昏暗谁能将真伪明辨。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译文:身卧病整日里忧愁烦闷,感情压抑难以表达忠心。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译文:无人可以同我共论政道,可怜我的忠心难通于君。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译文:尾声: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译文:鸾凤孔雀日益飞向远方,野鸭野鹅却在家中喂养。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译文:呆鸡笨鸭充满殿堂庭院,青蛙悠然游于芳华池塘。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译文:骏马要袅奔走逃亡,骆驼驾车踟蹰道上。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译文:把锈钝的铅刀进献君王,太阿利剑却被远抛一旁。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译文:把玄芝灵草拔除干净,荷花山芋却到处栽种。
乱曰:
乱曰:
译文:橘树柚树日渐枯萎凋零,那苦李却长得枝叶繁盛。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译文:瓦盆陶罐陈列在明堂,周鼎却抛在深渊之中。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译文:黑白颠倒自古就是如此,我又何必怨恨当今世风!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折羽翼兮摩苍天。
折羽翼兮摩苍天。

yán--dōngfāngshuò

zhécāngtiān

合樽促席相娱,计策弃捐不收。
合樽促席相娱,计策弃捐不收。

liùyán--dōngfāngshuò

zūnxiāngjuānshōu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与其随佞而得志兮。不若从孤竹于首阳。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与其随佞而得志兮。不若从孤竹于首阳。

jiē--dōngfāngshuò

qióngyǐnchùxuécángsuínìngérzhìruòcóngzhúshǒuyáng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dōngfāngshuò

chénshìjīnméngōng殿diànzhōngshìquánshēnshēnshānzhīzhōnghāozhīxià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如坈。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如坈。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