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垂丝与地连,归来一醉向溪边。
杨柳垂丝与地连,归来一醉向溪边。
译文:长长的杨柳枝垂到了地上与地相连,溪边归来喝得大醉。
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
相逢头白莫惆(chóu)(chàng)¹,世上无人长少年。
译文:相逢时不要因彼此白发满头而伤感,世上有谁能永远年轻呢?
注释:¹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pānwěi

zhōu tángdài 

yángliǔchuílián guīláizuìxiàngbiān 
xiāngféngtóubáichóuchàng shìshàngrénchángshàonián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¹雾露且雰(fēn)(fēi)²
译文:山又高树又密太阳出得很迟,早餐时雾和露犹如细雨纷飞。
注释:东流:原为县名,在长江南岸,今属安徽东至县。¹食时:古人一日两餐,早餐在日出之后,隅中(太阳当顶)之前,食时指的就是这段时闻。²雰霏:雾露浓密的样子。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马蹄已踏两邮舍¹,人家渐开双竹扉(fēi)
译文:骑在马上已经走过两座邮舍,路旁人家渐渐打开两扇竹门。
注释:¹邮舍:通称驿站,宋代替邮铺或邮台。供传递文书的人员和官员歌宿换马的所在。
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冬青¹(zā)²路野蜂乱,荞(qiáo)麦满园山雀飞。
译文:冬青树环绕驿路野蜂乱成阵,荞麦花开田园里山雀不停飞。
注释:¹冬青:一种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²匝:环绕。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译文:明天早上乘船大江送我东去,万里迢迢天风吹动客子之衣。

  一天,诗人骑着马在东流的驿道上行进。只见四周山高林密,绿色屏障连绵起伏,初升的太阳被遮得严严实实。直到早饭时分,依然雾气迷蒙。诗人策马走过两所邮舍(宋代的邮舍彼此相隔十至二十里)之后,路边的人家才相继打开竹编的门。渐渐地,一切都苏醒了,活闹了。路边的冬青树散发出缕缕清香,惹得野蜂成群而来,上下飞舞;园里的春荞麦有的已经结实,馋嘴的山雀不时前来啄食。置身子这个宁谧幽静而又生机勃发的环境里,倍感身心酣畅,真是难得的享受。诗人转而想到明天就要乘船离去,大江滚滚,天风吹衣,自是气势非凡,然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离开自己的家乡兴国愈来愈远,离开自己熟悉依恋的山区景物愈来愈远,那孤凄惆怅的情怀便会与日俱增。诗的末联语极豪放,但结句“万里天风吹客衣”,着“客”字,顿呈回环跌宕之势,隐隐透露出游子的哀伤,与前六句意脉相连,浑然一体。

  朴素、真切是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开头从山区的常态落笔,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读来倍感亲切,有如身临其境。原因之一是:它真实地展示了山区早晨(严格地说是上午大部分时间)所特有的环境气氛,不加修饰而境界顿出。原因之二是:诗人善于用虚字勾连烘托,使之前后关照,而又承转自然,不着痕迹。如次旬的“且”字除强调雾露稠密,久不消散这一山区特有的景象外,还和第三句的“已”、第四句的“渐”相互映照,起了浓化情境、突出题旨的作用。

  作者王质常以苏轼自况,他的诗放旷不羁,也确乎有点苏轼的气派。以这首为例,脚韵全然合律(除首句押“支”韵,余皆押“微”韵。宋人诗首句常邻韵通押,故不可视为出韵),中间两联对仗也很考究,当是律诗无疑。但平仄的安排不合律处甚多,如首句第二字“高”,四句第二字“家”,当用仄声处却用了平声,纯是拗体,读来自有一种挺拔瘦硬之感,与情韵悠长的唐调不同。

  前三联都是描述“东流道中”景物的笔墨,没有大的起伏跳荡,末联落笔于时空的现场之外,风波突起,境界大异。诗人借助于自己的联想能力和腾挪功夫,使作品显得豪气横生,充分体现了宋诗风格。

参考资料:
1、 严寿澄 贺银海.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912页

dōngliúdàozhōng

wángzhì sòngdài 

shāngāoshùduōchūchí shíshíqiěfēnfēi 
liǎngyóushè rénjiājiànkāishuāngzhúfēi 
dōngqīngfēngluàn qiáomàimǎnyuánshānquèfēi 
míngzhāojiāngsòng wàntiānfēngchuī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人有负盐负¹(xīn)²者,同释重担³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jiè)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qiǎn)争者出,顾¹⁰州纪纲¹¹曰:“以此羊皮可拷¹²知主乎?”群下¹³¹⁴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è)¹⁵,曰:“得其实¹⁶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¹⁷¹⁸而就罪¹⁹
译文: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注释:¹负:背。²薪:柴。³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⁴息:歇息。⁵少时:一会儿。⁶且:将要。⁵行:走。⁷藉:垫、衬。⁸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⁹遣:使,令,让 。¹⁰顾:回头,回头看。¹¹州纪纲:州府的主簿。¹²拷:拷打。¹³群下:部下。¹⁴咸:都。¹⁵盐屑:盐末。屑,碎末。¹⁶实:事实。¹⁷乃:才。¹⁸伏: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¹⁹就罪:承认罪过。

  1.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3.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4.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贪图小利。

  5.合理地推理,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盲目推理。

rényǒuyánxīnzhě

yánshòu寿 tángdài 

    rényǒuyánxīnzhě tóngshìzhòngdànshùyīn shǎoshí qiěxíng zhēngyáng yánjièbèizhī jiǔwèiguǒ suìsòngguān huìqiǎnzhēngzhěchū zhōugāngyuē  yángkǎozhīzhǔ ? qúnxiàxiánzhě huìlìngrénzhìyángshàng zhàngzhī jiànshǎoyánxiè yuē  shí  shǐ使zhēngzhěshìzhī xīnzhěnǎiérjiùzuì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náng)¹初上九重关²,是日清都³虎豹闲。
译文:奏折闯过关卡送达朝廷,恰好这天虎豹被关禁闭。
注释:胡邦衡:胡邦衡,字邦衡。¹囊封: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秘密奏章,都用囊装起,以防泄露,也叫封事。²九重关:指朝廷。³清都:古代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据说清都共有九道门,南虎豹把守。
百辟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百辟(bì)¹动容观奏牍²,几人回首愧朝班?
译文:百官们惊恐地看着密奏,却没有几人为怯懦羞愧。
注释:¹百辟:朝中大臣。²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duò)南州瘴(zhàng)¹间。
译文:胡邦衡公忠义心名高北斗,却身堕南海边毒瘴之地。
注释:¹瘴海:有瘴气的(恶性疟疾流行的)滨海地区。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招贾生还。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招贾生¹还。
译文:用不着几年后公正评议,朝廷会将胡公重新召回。
注释:¹贾生:汉代贾谊,谪居长沙。
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关”,君门九重,极言深不易达。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达帝前之不易。“清都”,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补充第一句之意,因当天守关虎豹被关,所以“封事”能直达殿上。三四句写朝廷上的震动。“百辟动容”指大臣们看到奏牍时受惊之情。四句写奏牍的威力,不知有多少人感到素餐尸位的可耻。胡邦衡当时不过是枢密院编修官,能够挺身直言,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自愧不如,这句写得含蓄。以上四句喷薄而出,写朝廷一面。第五句转到胡邦衡仗义敢言的精神,可与日月争辉。普通夸赞名望高为泰山北斗,这里更说胡邦衡的声名高在北斗众星之上。六句一落千丈,名高北斗,却被贬到南海瘴疠之乡。“堕”字用得有力,和上句北斗星辰紧连,这样的人竞落到这等地步,充满了赞仰、同情和不平之意。一句天上,一句地下,大起大落。末二句又复振起,以贾生比胡邦衡,认为公道是非总不可泯,胡邦衡必然会很快召回朝廷。贾谊为了汉室的久安,上疏直言,受到大臣嫉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又为汉文帝召回。这两句用此典故,但加上“不待”“行”等字,既有对胡邦衡的祝福,对当时朝廷“公议”不出的批评,也含有对奸臣当道不会长久的信念。八句诗既是一气呵成,又极抑扬顿挫之致,大长正气。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834-836页

sòngbānghéngzhīxīnzhōubiǎnsuǒ ·

wángtíngguī sòngdài 

nángfēngchūshàngjiǔchóngguān shìqīngbàoxián 
bǎidòngróngguānzòu rénhuíshǒukuìcháobān 
mínggāoběidǒuxīngchénshàng shēnduònánzhōuzhànghǎijiān 
dàiniángōngchū hàntíngxíngzhāojiǎshēnghuán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小男供饵(ěr)妇搓(cuō)丝,溢榼(kē)¹香醪(láo)²倒接䍦(lí)³
译文: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丈夫倒裹头巾,身旁满满一壶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
注释:¹榼:古代酒器。²醪:浊酒。³接䍦,古代一种头巾。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译文: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诗人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家人垂钓时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读来令人感到温馨有趣。

nánchí

yǐng tángdài 

xiǎonángōngěrcuō xiāngláodàojiē  
chūliǎnggān竿zhèngshí jiāhuānxiàozàinánchí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xuánchánshī

 tángdài 

niántóu mǎnhuàcāngzhōu 
chìshílín qīngtiānjiānghǎiliú 
fēichángjìn bēijīngōu 
shān zhēnsuíhuìyuǎnyóu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¹。黄童²白叟³聚睢(huī)(xū)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注释:¹乌:乌鸦。²黄童:黄发儿童。³白叟:白发老人⁴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¹逢人虽未惯,猿猱(náo)²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译文: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¹麋鹿:鹿类的一种。²猿猱:猿类的一种。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徐房明.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试论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吉安师专学报,1994,3

huànshā ·zhàoshēnhóngnuǎnjiàn

shì sòngdài 

ménshítánxiè dàoshàngzuòshǒu tánzàichéngdōngèrshí chángshuǐzēngjiǎnqīngzhuóxiāngyìng

zhāoshēnhóngnuǎnjiàn lián绿ànwǎncáng huángtóngbáisǒusuī 
鹿féngrénsuīwèiguàn yuánnáowén guījiāshuōcǎisāng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几度¹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²过于诗。
译文: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注释:¹度:次。²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平生不解¹藏人善(shàn)²,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注释:¹不解:不会。²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未见有任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有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的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之善“”,而且又“到处”“逢人”为之赞扬,完美的表现出一种高尚品德。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多次读到你的诗又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首句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所知道的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之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人不直接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物应该重视才德,古今皆然。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我平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份。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的,缄口不言,唯恐人家优秀了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障碍的;诗人于此明确表示“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即不会这样做,他的胸襟度量是超过常人。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并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压制人才,对人才怀着嫉妒之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个人的得失,是否会被人讥笑为“自我标榜”。他的古道热肠,令人钦佩。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这种难得的、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参考资料:
1、 陈长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6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1

zèngxiàng

yángjìngzhī tángdài 

jiànshīshīzǒnghǎo guānbiāoguòshī 
píngshēngjiěcángrénshàn dàochùféngrénshuōxiàng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木兰抱杼(zhù)(jiē)¹,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qī)²,感激强起颜。
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
注释:¹抱杼嗟:握着织布的梭子叹息。²戚戚:悲伤的样子。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lì)¹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译文: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注释:¹隶:属于。这里意为在……写着。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胡沙没(mò)马足,朔(shuò)¹风裂人肤。老父旧羸(léi)²病,何以强自扶³
译文: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己呢?
注释:¹朔:北方。²羸:虚弱。³扶:支撑。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木兰代父去,秣(mò)¹马备戎行。易²却纨(wán)绮裳,洗却铅粉妆。
译文: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
注释:¹秣:喂牲口。²易:换。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¹。朝²(tún)³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译文: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注释:¹干将:代指宝剑。²朝:早上。³屯:驻扎。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夜袭燕支虏(lǔ),更携于阗(tián)(qiāng)。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译文: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老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¹卸巾帼(guó)²理丝黄。
译文: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
注释:¹却:除去。²巾帼:音gou 第一声,古时用于束衣袖的臂套。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¹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译文: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
注释:¹昔:以前。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亲戚持¹酒贺,父母始²知生女与男同。
译文: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
注释:¹持:端。²始:才。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¹
译文: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
注释:¹渝:更改,改变。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¹
译文: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注释:¹殊:不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惊愕不敢前,叹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²
译文: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注释:¹叹:叹息。²灭:泯灭。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lán

 tángdài 

lánbàozhùjiē jièwènwèishuí 
wénsuǒ gǎnqiǎngyán 
lǎobīng shuāihào 
wànxíng yǒushàngshào 
shā shuòfēnglièrén 
lǎojiùléibìng qiǎng 
lándài bèiróngxíng 
quèwáncháng quèqiānfěnzhuāng 
chíjūn kāngkǎixiégànjiàng 
zhāotúnxuěshānxià 宿qīnghǎipáng 
yānzhī gèngxiétiánqiāng 
jiàngjūnshèngguī shìhuánxiāng 
jiànlán chéngbēishāng 
lánnéngchéngyán quèxièjīnguóhuáng 
wèilièshìxióng jīnjiāoróng 
qīnchíjiǔ shǐzhīshēngnántóng 
ménqiánjiùjūn shíniángòng 
běnjiéxiōngjiāo zhànshì 
jīnzhějiànlán yánshēngsuīshìyánmàoshū 
jīngègǎnqián tànchóng 
shìyǒuchénxīn nénglánjié zhōngxiàoliǎng qiānzhīmíngyānmiè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冻笔¹新诗懒写,寒炉²美酒时温³
译文: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注释:¹冻笔:古人书写是用毛笔蘸墨汁,气温降低,把笔头都冻硬了。²寒炉:冬日里的炉火。³时温:时,时常;温,温热。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醉看墨花¹月白,恍(huǎng)疑雪满前村²
译文: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注释:¹墨花: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²前村:应为山村名。

dōng

bái(cún) tángdài 

dòngxīnshīlǎnxiě hánměijiǔshíwēn 
zuìkànhuāyuèbái huǎngxuěmǎnqiánc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